㈠ 相機成像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系
你好! 像素不是選擇數碼相機的主要因素。 本人使用的第一台數碼相機「柯達DC260」就僅為180萬像素,當時可是花了7千多。但「柯達DC260」成像畫質很好,清晰度高、色彩豐富,沖印3R照片的畫質一點都不比現在的千萬像素機型差。當然,如果要沖印大幅面的照片就無能為力了。 一、首先看一下像素與照片大小的關系:
沖印3R、4R照片300萬已經足夠;
列印A4幅面的照片就要500萬左右;
列印或噴繪A3以上幅面的(有掛歷大小了)照片,有800萬像素也足夠了。 在感光元件面積尺寸一定的情況下,配置像素有一定的極限值,如果超出這個極限值,感光元件的會產生電子熱漂移效應等不良影響,反而會導致成像畫質下降。 家用數碼相機使用的感光元件(CCD)目前最大面積只不過是1/1.7英寸左右。就目前的製造工藝水平來說,在此面積大小的CCD上,設計為1200W像素以下是恰如其分的。有部分新機型升級到了1500W像素,已經屬於開始超出CCD的像素容納極限了。
所以,盲目追求高像素是既不明智,也不現實的。
目前市場上3千多元的消費類頂級機型,比如佳能的G系列、松下的LX 系列,配置的感光元件均為1千萬像素左右 --- 目的就是追求高畫質。 二、影響數碼照片質量的關鍵因素: 1、CCD面積的大小。
為什麼普通家用數碼相機的照片質量遠遠比不上數碼單反相機的照片質量--- 就是數碼單反相機的CCD面積比家用機大得多。接受光信息多,照片就自然清晰得多。一般普通家用機CCD面積一般有1/1.8、1/2.5英寸等。同等條件下1/1.8面積的CCD當然比1/2.5英寸成像質量好。 2、鏡頭的直徑大小和製作質量。
世界名牌鏡頭倍受推崇就是因為製作質量高,成像好。
另外,鏡頭的直徑大,光通量自然比小直徑的鏡頭大,光通量大小也就決定了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信息的多少。
㈡ 哪些因素會影響大疆御Mavic 2 行業雙光版測溫的准確率
A.大氣的影響:大氣的溫度和濕度越高,測溫誤差越大。
B.相機與被測物體的距離:距離越遠,測溫誤差越大。
C.物體的發射率和背景溫度:當被測物體表面發射率低,背景溫度高,就會引起很大的測溫誤差。
㈢ 跟蹤誤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復制誤差
首先是由於指數基金無法完全復制標的指數配置結構帶來的結構性偏離。當指數基金的某些成分股因流動性不足而難以以公允的價格買到時,指數基金將只能採用抽樣復製法,增加交易活躍股票的權重,減少流動性差的股票權重。在這個過程中,指數基金的管理團隊需要通過建立一系列的數量模型來控制、修正跟蹤誤差。對復制誤差的修正是非常考驗管理者能力的。
2.現金留存
另一個誤差產生的因素則是基金組合中的現金留存。這一點ETF基金則佔有一定的優勢。由於ETF是採取實物申贖的方式進行一級市場的交易,因此組合中的現金存量一般會非常低,基準指數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與現金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不一致而導致的跟蹤偏離會更小。
3.管理費及其它各項費用
(1)管理費是運營ETFs、復制基準指數的成本,也是基金管理人付出勞動所應得到的報酬。管理費一般占基金凈值的一定比例,如美國ETFs的年度管理費率一般占基金凈值的0.08%-0.99%不等。管理費一般是逐日計算、逐月計提。從表1管理費的計算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管理費是如何減少基金單位凈值從而加大ETFs跟蹤誤差的。
(2)很顯然,管理費越高,ETFs組合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就會越低,從而跟蹤誤差就會越大,因為基準指數是「不收任何管理費」的。
(3)另外,其他包括印花稅、扣繳稅(WithholdingTaxes)、經紀傭金、買賣報價價差、市場沖擊成本、股利拖累成本、外匯波動成本、注冊登記費、指數使用費和其他交易成本等各項費用成本,在ETFs復制基準指數時,也都會造成凈值跟蹤誤差。
4.收入及再投資差別
1.首先,ETFs與基準指數在成份股的股利分配數量和登記分配時間上存在著差別。採用抽樣法復制基準指數的ETFs所獲得的股利收入與基準指數所獲得的股利收入數量不一致,因為ETFs持有成份股的只數與所持股數與基準指數是不同的。同時,ETFs與基準指數在登記股利分配的時間上也不相同(股利分配一般經歷宣布日、除權日、登記日和支付日,此處指登記日)。比如MSCIiShares系列ETFs是在股票除權當日登記股利收入的,而MSCI指數則是將股利收入按12個月進行分攤後再作登記的(自2001年以後MSCI指數也採用了股票除權當日登記股利收入的做法)。
2.其次,關於股利等收入再投資。ETFs的股利等收入再投資除了受到ETFs結構影響外,比如上面談到單位投資信託結構的ETFs不能在除權後支付日立即進行再投資外,還受經紀人是否提供「股利分配自動再投資」業務的限制。比如美國ETFs的經紀人有的提供此項業務,有的則不提供,而持有人通常不能夠用數額較少的股利去購買非整數單位的ETFs,只有經過經紀人的特殊處理後才能實現再投資。這樣,ETFs在股利等收入再投資方面或多或少都會與其基準指數不同步,往往形成現金拖累。結果,在上漲行情中,ETFs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可能會微低於基準指數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而在下跌行情中,則會微高於基準指數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從而形成跟蹤誤差。
3.再次,關於ETFs本身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分配,很多ETFs每個季度向股東支付一次股利,就像股票股利分配一樣。在除權日,ETFs的價格會受到股利分配數量的消極影響。因此,在該季度內,ETFs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可能會超過其基準指數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體現為資本增值,形成二者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偏差。但當股利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被正確地計入恰當的投資期內時,二者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偏差就會立刻消失。同樣,資本利得的分配也會導致類似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偏差。顯然,這種偏差不屬於真實的跟蹤誤差。
5.估值效應
估值效應是指,因採用不同的估值模型對基準指數中交易不活躍的成份股估值有差別從而導致的跟蹤誤差。也就是說,當基準指數中含有交易不活躍的成份股時,若ETFs的基金經理採用不同於基準指數組合的估值模型的話,就會導致對同一隻成份股形成兩個估值,從而導致凈值跟蹤誤差。
㈣ 影響數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幾個因素
影響數碼相機成像主要有四大因素。
影響數碼相機成像一般有感光元件對成像的影響、鏡頭對成像的影響、色彩深度對成像的影響、及其它因素的影響。
感光元件的影響:
1)像素的影響:像素越高解析度一般越高,對成像細節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放大觀看的情況下。
2)感光元件的個數:3CCD的感光元件每一個負責一種顏色的感光,色彩更好,堆棧式的感光元件多層疊加增加了光線的利用率在暗光條件下成像更好。
3)面積:感光元件面積大成像虛化效果好,高感光情況下噪點更少畫面更純凈。
鏡頭對成像的影響:
鏡頭越好,聚焦越准照片越清晰,解析度也就越高,部分好鏡頭控制畸變和炫光能力也越好。
1)鏡頭材質影響成像:鏡頭光學結構很復雜,合適的材質比如ED超低色散鏡片可以有效減輕色散等問題。
2)焦距對照片的影響:不同焦段鏡頭有不同的用途,例如廣角用於風景攝影比較多,中焦人像用的比較多,長焦和超長焦體育攝影和拍攝野生動物比較多,如果用廣角的焦距來拍動物肯定就不合適了。
3)變焦能力:變焦能力一般用於取景和構圖,但是技術沒有革新的情況下太大的變焦倍數會造成鏡頭體積過大也會對成像素質有影響。
色彩深度的影響:
色彩深度也叫色彩位數,該參數反映了相機能夠正確記錄的色調的多少,色彩位數越高則色彩的分辨能力越強,越能真實還原亮部和暗部的細節。
一般的色彩位數有16位,24位和32位,一般情況下24位就能很好的反映真實細節肉眼已經難以區分所以也叫真彩色。
其它參數的影響:
1)白平衡,一個物體在不同色溫時表現的顏色是有所不同的,對拍攝到的顏色信號進行一定的修正從而反映真實的顏色就叫白平衡,白平衡做的越好越接近真實的顏色。
2)ISO感光度:感光度范圍越高可以適應的場景越多,低光照情況下照片的可用性強,在光線好的情況下低感光度畫面純凈度越好。
㈤ 影響攝像機標定的因素有哪些
攝像機標定是指確定攝像機的幾何和光學參數,以及攝像機相對於世界坐標系的方位。攝像機標定精度是用重投影誤差來表示,即根據標定結果計算世界坐標點的成像點坐標與真實的圖像點坐標的差值,而攝像機的標定精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機器視覺系統的精度。
美國TEO從多年從事攝像機的生產與研發著手,為熱愛攝像機的朋友們總結了影響攝像機標定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圖像處理演算法:當選擇的成像數學模型一定時,圖像坐標和世界坐標的精度是直接影響攝像機標定精度的因素。
2、標靶精度:圖像坐標:標靶特徵點的圖像處理檢測精度,目前系統採用子像素檢測技術,達到誤差小於0.02個像素的精度。
標靶:特徵點加工精度,系統標靶加工精度誤差小於0.1mm。並進行二次測量獲取更高精度的特徵點坐標值。
3、相機鏡頭標靶硬體搭配:
①同樣視場范圍內相機的解析度越大,標定精度越高;
②鏡頭決定視場范圍,標靶大小小於視場的1/5時會減小攝像機的標定精度。
4、操作技巧:
①將標靶放在測量區域內,調節好鏡頭焦距和光圈,使標靶能夠清晰成像;
②標定是將標靶放在測量區域內進行標定,在哪兒測量在那兒標定;
③標定時標靶處於靜止狀態或小幅度的晃動,減少由於相機的曝光時間引起的運動模糊造成的誤差;
④使標靶盡可能多的放置在系統測量范圍內不同位置進行標定;
⑤在測量范圍的深度方向上(Z方向)有一定的平移,或繞X軸和Y軸有一定的旋轉;
5、外界環境干擾:
①光線過亮或過暗,標靶特徵圓與背景對比度低,會引起檢測不到標靶,或檢測精度低;
②光照不均勻,使得標靶部分過亮或過暗會也引起檢測不到標靶,或檢測精度低;
攝像機標定可以分為傳統的攝像機標定方法和攝像機自標定方法兩大類。傳統的攝像機標定需要標定參照物,基本方法是在一定的攝像機模型下,通過對特定標定參照物進行圖像處理,為了提高計算精度,還需確定非線性畸變校正參數,並利用一系列數學變換公式計算及優化,來求取攝像機模型內部參數和外部參數。而自標定法利用攝像機本身參數之間的約束關系來標定,相對於傳統方法有更好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㈥ 學單反你不得不了解的基礎知識——測光模式的原理以及影響因素,你知道嗎
現在的數碼單反至少有3種以上 的測光方式,如評價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局部測光等。不管哪種測光方法,原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18度灰原理。
所以,相機給出的測光值只是一個參考,我們還是需要進行人工干預測光,以及選擇正確的測光模式。
㈦ 影響數碼相機影像質量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樓主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影像數碼相機影像因素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
設備,
相機的像素大小
鏡頭的好壞
燈光的瓦數
都是影響畫質的因素
其次,
技術,
底子打的扎不扎實
手拿相機最少在多少速度下拍攝
對焦距段的選擇
對燈光的擺放
也是影響畫質的因素
再次,雜光和空氣的透光率也是決定影像畫質的因素
雜光的漫反射會讓鏡頭吃光
陰天的透光率
比
晴天的透光率差
乾燥的空氣比雨後的空氣透光率差,以及夏天的透光率比冬天的透光率差。
最後,
其實這些條件最最重要的就技術……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不懂得問題歡迎再M
㈧ 哪些因素會影響相機拍攝所得的顏色的准確度
呵呵,本來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就不太準的,所以有時要手動調。不過也可以人為的調整白平衡或者高級些的機器直接調色溫。比如要「黃昏」的感覺就把色溫調低,3000k以下或者白平衡用「陰天」、「陰影」。「清晨」就調高,5000k以上或者白平衡「用日光燈」、「鎢絲燈」,照片發藍。單反的話,存RAW可以後期調整,只要曝光正確就成了。
㈨ 影響單反相機清晰度的因素有哪些
所有單反都是一樣的,只要是單反,就會存在下面問題。
單反的類型,入門,中端,高端,都沒有區別。部分硬體條件,例如鏡頭和機身的問題,越高級越難出現,越是原廠的越南出現。
拍攝時的安全快門是否達到最低標准。
是否在安全快門的前提下,持穩單反。
安全快門達到後,被拍物體是否在拍攝瞬間以快於調好的安全快門速度移動過。
鏡頭馬達是否損壞影響對焦精度,如有需調焦校準。
鏡頭是否有調焦誤差,本身就跑焦。
機身馬達驅動鏡頭是否有計算錯誤,也是跑焦一種。
對焦點選擇錯誤,或是單反自行選擇,導致選擇微略偏差。
部分近攝光圈太大,導致虛化。
部分集體照或有距離分成的照片因光圈太大,虛化導致不夠清晰。
鏡頭起霧,發霉,嚴重導致光線散射,不夠清晰。
鏡頭濾鏡透光率低,劣質,導致畫面清晰度微略下降。
本身像素不高。
長期使用的老機器,感光元件受損。視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