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怎麼租中畫幅相機

怎麼租中畫幅相機

發布時間:2022-08-07 11:15:42

『壹』 怎麼簡單的區分全畫幅和中畫幅在相機里怎麼看還是看拍出來的照片

這個問題應該查看該型號相機的參數。數碼相機所指的「畫幅」就是感光元件的面積,以膠片的面積作為參考,全畫幅指的是感光元件的面積相當於35mm膠片的面積(36 mmx 24mm),一般感光元件面積比全畫幅大的就屬中片幅(傳統120膠片),比全畫幅小的有許多,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種。

『貳』 請問什麼叫中畫幅和大畫幅相機

大畫幅相機
通常把採用4X5(即97mmX120mm)尺寸以上畫幅膠片的相機,統稱為大畫幅相機。大畫幅攝影是目前世界上追求高品質畫面的專業攝影家的象徵,是廣告專業攝影和風光攝影常用的專業設備,它技術難度大,對攝影師的綜合要求高,因而成功率較低。在追求高品質的風光攝影師眼裡,大畫幅相機是其首選。

4月22日,四川首屆大畫幅攝影作品展在成都開展,共有25位攝影師參加了這次展覽,其中有中國著名攝影家、有資深攝影家、有廣告攝影家也有從影時間不長的新秀。他們從攝影家協會主席、處長、老闆到自由攝影家及高級發燒友,無論是購買相機還是自己製作相機,他們都有一個信念,一幅好的攝影作品,需藝術加技術才會有沖擊力。

因而這次參展作品的底片尺寸最小為6cm×12cm。為保證參展作品質量,全部用反轉片通過數碼放大製作,這是四川首屆高品質的攝影展·同時也是四川攝影家挑戰自我,邁步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個重新定位。

這次展覽,將喚起人們對攝影藝術的重新認識;展示給你的將是一幅幅用傳統的專業技術相機拍攝,通過高科技激光數碼放大的優美。

什麼是大畫幅相機?

大畫幅相機大畫幅相機結構非常簡單,但操作又頗--為復雜,尤其是相機的俯擺、偏移及曝光技巧更是不易掌握。

大畫幅相機的鏡頭與120、135等中、小畫幅的相機鏡頭基本上是不一樣的,中、小畫幅相機的鏡頭需要具有較高的明亮度,具有極高的解像力和相當的反差能力,從而保證相機在弱光的環境中,盡可能用較快的速度來避免震動,以保證快速拍攝時的影像質量。然而對可位移、傾斜和搖擺的大畫幅相機來說,這個問題並不是最重要的,鏡頭的視角才是關鍵。因為它決定攝影師能否有效地發揮大畫幅相機提供的移軸功能。鏡頭視角越大,影像圈越大,大畫幅相機移軸的特性也就越能發揮。

鏡頭視角較大的為100。~105。,主要使用於建築和上業攝影主題。常見的有仙娜龍W(65mm--155ram)、尼-柯爾SW(65mm--150mm)、富士SW(65nun-125ram)等鏡-頭;鏡頭標准視角為70。80。,鏡頭適用於中、長距離

的拍攝主題。常見的有仙娜龍-S(135mm-480mm)、仙-娜龍WS(150mm-300mm)、尼柯爾-W鏡頭(105mm一240mmX視角較小的鏡頭為50。左右,鏡頭的優點在近距離拍攝時,有高清晰度的解像力。例如Marco— Sinaron和Apo-Sinaron鏡頭經過特別的校正,在微距-攝影中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對於大畫幅相機,衡量一個鏡頭優秀與否,除去應有的解像力、明銳度等基本指標外,重要的標準是視角,如仙娜龍SW鏡頭是一個增加視角到72。的標准鏡頭,所以比一般所使用視角僅53。的標准鏡頭有更大的位移距離。

各種大畫幅相機的鏡頭特色各有不同,有時則不完全僅限於視場的優勢,如Macro-Sinaron鏡頭及其他品牌的同類微距鏡頭的主要特點是近距攝影的效果十分突出,場曲校正優秀,對於這種專業鏡頭就沒有必要一定以視場角去衡量優劣,除非另有特殊要求。

在使用大畫幅相機時,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解決光線干擾的問題。例如由亮部所產生的散光(例如逆光)、拍攝物上的亮光等,使用皮腔遮光罩可以消除大量的散

光,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的相機生產,一家生產一種遮光罩遮光框,它具有4個可調襤的遮光簾幕,它們能夠精確地控制調整遮光框的位置,只要攝影師通過塒焦屏仔細觀察鏡頭前的遮光罩化置,就能保lJF遮光框,fi會切斷對焦屏的邊角。另外鏡頭同有的眩光也是光線干擾,也是影響成像質量的因素。觀代高質量的鏡頭設計中對每片透鏡進行鍍膜,從而大大降低了眩光,提高了光線透射牢。現在大多數鏡頭的眩光系數只有2%-3%之間,而有些老式鏡頭卻高達5%-10%。還要注意的是鏡頭鏡片表面,不幹凈或保護膜有劃痕的話,也會增加散光現象,我們常常會低竹這些破壞畫面素質的細節,但它們都是嚴重危害畫面質量的因素。

在大畫幅相機中,長焦距鏡頭很少使用,不僅是因為它們價格昂貴,不是每一個專業攝影師能擁有,更因為它們相對丁135相機來講即使算是超長焦距,但也井不太長,如安裝在8×lO英寸大型相機上的600mm的鏡頭,只相當於135相機上的90mm鏡頭范圍。通常大型相機攝影距離較近,用穩固的三腳架或其他專門器材支撐著,可以從容地取景構圖,不像35毫米相機耶樣經常靠長鏡頭將拍攝主體托近,盡可能地使畫面充滿,充分保證利用膠片使用而積。大型相機可以使用短焦距鏡頭將畫面從容地充滿鏡頭范圍,這樣做還能保證得到更大的鏡頭像場,有助十相機的位移和擺動。我想這可能就是人們會分別製造出大、中、小等多種相機的理由所任。小相機犧牲的是大相機的「高」素質;大相機則沒有了小相機快速拍攝的「靈活性」。

大畫幅相機的鏡頭成像質量與120、135相機鏡頭比較,到底孰優孰劣?相信大多數初學者都會有所誤解,認為大型相機成像素質最高,因為滿街的巨幅路牌廣告畫面已向人們展示出大型相機的特殊魅力。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如果以所呈影像的單位面積評價鏡頭,大畫幅相機的鏡頭質素是最低的,但它拍攝出來的畫面比較一般相機又「高」出許多,主要原因就是成像大,最後的圖片放大比例小的緣故。單就解像力而言,大畫幅相機鏡頭素質不如中畫幅相機的鏡頭,120相機的鏡頭不如135相機的鏡頭。把120相機的鏡頭加用接圈套在135相機上使用,雖然只用了鏡頭中心的一小部分,獲得了較好的均勻性,但理論上畫面中心的解像力一股不應比同一級別的135鏡頭更好。

風光攝影家選擇大畫幅相機的3個理由

1.大畫幅相機的4×5散頁膠片面積是135膠片面積13.5倍;是120膠片(6 x 6)面積的3.7倍。對於放制大幅或巨幅照片來說,只有大底片才能獲得顆粒細膩、質地真實的效果。

2.大畫幅相機鏡頭架和鏡頭沿單軌軌道或折疊基板滑動調節伸縮皮腔,可達到聚集效果,可以調整校正透視,清晰平面分配,表現出橫平豎直的特點。

3.在表現雄偉的山峰、大面積的草原、湖泊、色彩斑斕的森林等場面宏大的拍攝時,表現主題的遠近清晰自然,符合自然透視,優於眼睛透視效果。

『叄』 關於大中畫幅相機問題,請專家和發燒友進

玩中畫幅的人,一般都不會追求便攜性的,因為中畫幅主要應用在商業產品攝影領域上,廠家設計的時候 主要也不會考慮便攜。所以想買到便攜的中畫幅,只能是相對的便攜。另外,相機的生產壽命一般只有1~2年,5年後想必LZ也不會使用今天的相機。
對於中畫幅相機的價格,它不一定是和成像有關的,比如萊卡M9的成像也未必比sony a99的好,然而a99的價格只有m9的一半不到。哈蘇是老牌子,相機中的勞斯萊斯(汽車也不是越貴就一定越快的),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哈蘇有一百多年的製造經驗,如果真的要比,哈蘇中畫幅的成像和全天候適應性也一定是比其他牌子好的。當然抗摔耐寒耐熱 連拍 追焦 對焦 等非畫質問題也要考慮在內。
另外,別說中畫幅,就算是全畫幅也沒有幾千塊的。Technorama 617s III是膠卷相機,哈蘇的是數碼相機,LZ這個也不分清楚,請問現在就想著中畫幅會不會太不腳踏實地了點?

『肆』 中畫幅單反相機

單反中有全畫幅單反(單指36mm*24mm的底片面積大小)、APS-C畫幅單反、4/3系統單反;中畫幅是指介於36×24mm的小畫幅及4×5英寸的大畫幅之間的成像尺寸。
換言之,
所謂全幅就是感測器大小約等於36毫米X24毫米也就是一張底片的大小,數字相機同樣也有感測器尺寸巨大接近120畫幅的(60毫米X45毫米或60毫米X60毫米),這種機器就稱為中畫幅數碼相機。
代表機型有:Pentax/賓得 645D,Leica/徠卡 S2,哈蘇 D3DII-31 等

『伍』 想添置中畫幅相機設備,但不知道買啥好

還有富士GX680 III是中畫幅的終結者了。
我朋友花了四五千弄了台二手的。
超牛。。。出來的片 子振撼。雖然他攝影水平一般。http://www.zycheyou.net/bbs/viewthread.php?tid=15780&extra=page%3D1
缺點是太大太重,只能做室內機用。如果到室外,得有兩個助理。哈哈

本來自己也想弄一台,還沒找到合適的。一萬以內應該能買台相當好的。

『陸』 南寧哪裡可以租相機想租單反用一天,大概要多少錢呢

最便宜的單反單機3000不到,貴的四五萬,這還只是135數碼單反,中畫幅和大幅面單反相機就更貴了。一般家用選擇5000-10000價位的套機即可。佳能60D還不錯,市場報價在7000元左右。你可以去當地的數碼市場上看看。

『柒』 中畫幅的中畫幅相機指南: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的中畫幅系統,我首先回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我主要用相機拍攝什麼?
如果我主要拍攝微距方面的題材並希望放大後仍然有很好的清晰度,我會考慮直接上一台4×5的大畫幅相機,要麼至少也是一台6×7的中畫幅。如果我使用相機主要是一些通用的題材,也許最好的方法是熟悉各種幅面的相機後再選擇。
小型的相機通常便於攜帶。6×6的雙鏡頭反光(TLR)相機和旁軸取景(Rangefinder)相機(如Mamiya 6)可以進行安靜地拍攝。特別是TLR相機,較小的體積,腰平取景器,適合於不被被攝者注意的拍攝場合。645單反(SLR)相機也十分適合於通用的拍攝題材並且易於上手。
現有的6×6 SLR系統由於受到645市場逐步擴大的影響,也紛紛推出了含有自動曝光,點測光,馬達過片器以及645後背等多種選擇配件。用於6×6系統的高速鏡頭的推出,使得6×6系統攜帶性和速度方面也可以和645系統競爭。例如,祿萊推出的用於其6000系列的645後背,使其兼容了6×6和645的優點。
很多用戶在選擇6×6還是6×7上爭論不休,爭論的焦點是關於畫質的提高上。但是似乎沒有人在攜帶性方面做過比較,6×6系統通常便於攜帶和操作。當然,645系統在這方面的優勢更大,熟悉35mm系統的用戶可以找到相似的感覺,同時也享受到了中畫幅帶來的優勢。
下面對幾種系統作一個簡要的概述:
6×7系統具有最高的畫質,同時也便於選擇。
6×6系統具有模塊化的優勢,有大量的配件和鏡頭以供選擇,較之645系統有較大的畫質提高,同時,該系統的價格也是最高的。
645系統可以允許你在提高畫質(相對於35mm系統)的基礎上投入較少的資金,並且都便於攜帶和使用。
我是在真正的比較了大畫幅和35mm的差別之後才得出的上述結論,雖然35mm系統無法照出大畫幅的那種油畫似的色調,但是35mm系統有時可以取得驚人的銳度。如果你希望取得銳度驚人的作品,可以試試用35mm系統,但是你是否能每張照片都達到這種境界?否則,還是考慮大畫幅相機吧(雖然同樣不能保證一致性……) 旁軸、雙反還是單反?
旁軸機通常體積小,重量輕,可以安靜和快速地拍攝。單反相機則可以實現精確曝光並且較堅固,同時大多數單反機可以拍攝各種題材,可以使用高速鏡頭,馬達過片,可以多區域測光,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大 (也就比較困難)。旁軸相機同單反相機類似,有自己特定的外形樣式,建議你找一台試試感覺而不是觀望和猶豫如何選擇。旁軸機比較難於掌握,但也許是唯一能達到你所需要的那種照片的選擇。
雙反相機則更像是一種有趣的折衷,它結合了單反和旁軸的優點。如果資金、體積、重量和安靜是你主要的追求目標,那麼雙反是最合適的選擇。 你是否需要現有的系統?如果不是,你是否能比較容易找到系統的配件和鏡頭?
根據我的經驗,老的系統在整體性能和質量上完全可以和新的系統比美。可能有些人會不認同我的觀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一台舊的系統試試,也許你會很驚訝的。哈蘇的大多數老鏡頭不亞於甚至超過新鏡頭。至少我試過的50/4,150/4,250/5.6(C 和CF 比較,均為T*)是如此。我的Yashicamat 124G在不計光圈的條件下同樣比Rollei 2.8 Xenotar和Rolleicord V Xenar要強(當然除了2.8光圈外)。我看過Graflex XL和Rodenstock Heliogon(記不清是90mm還是100mm)在我的Mamiya 7上拍出的效果幾乎相同。我為其工作過的一個攝影師同樣用Bronica的MC 645(MC 150mm)鏡頭拍出了許多好照片,我測試過Bronca 150mm PE鏡頭,沒有發現它必MC好到哪去。
可以說,一台好的中畫幅設備完全可以達到你所希望的相質。某些老的系統可能比最新的有更好的性能,比如Rollei SL66E,Linhof Technika以及Graflex XL。
選擇的過程可能會導向你最終選擇較新的設備。畢竟像Rollei SL66E以及Bronica S2/EC的波拉(Polaroid)後背非常少見。如果給我時間讓我找一個這樣的後背,也許需要一年的時間。 你准備花費多少?
你可以花費$100買入一台Yashicamat或者&12000購入一台哈蘇205FCC。你必須在你能接受的范圍內消費。同時,你必須考慮如果將來脫手的話,它的價值如何。通常,高端和低端的系統最能保持住價格。以6×6幅面為例,一台成色較好的哈蘇500cm/80/A12至少可以賣到$1100,而Bronica S2或Kowa Super 66也會保持在$350-$500之間。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每張相片的開銷,尤其是彩色相片。中畫幅相機的相片開銷比35mm要高出一倍以上。6×7比645的單張開銷要高出33%。高的開銷是否值得? 我的完整的系統該如何配置,完成這些配置需要多長時間? 你必須考慮你所構築的系統從何開始,何時才能完成。新配件的價格通常每年會有8%~14%上漲。 現時我是否可以租用相機 如果你准備購買一台低端的如Bronica S2或者Kowa 66,你就不必考慮這個問題。通常租用哈蘇設備幾天的費用就可以買一台二手的Kowa 66了。 我對結果抱有什麼期望? 也許最困難的事就是對現有的器材的期望值是否建立在可信的基礎上。一隻$4000的鏡頭也許你認為是一隻很好的鏡頭,那麼與一隻$400的鏡頭相比,其像質是否也有十倍的差距呢?某些時候,便宜的鏡頭也可以達到很高的像質。
鏡頭的區別也許就像兩種電池,一種可以使用1個小時,而另一種可以使用58分鍾。高檔的鏡頭的性能是十分微妙的,選擇與否完全是個人的因素。
這方面你只能多聽取值得你信賴的人對某種鏡頭的評價,或者自己親自體會一下,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選擇。
更簡單地說,別指望使用中畫幅就可以得到放大200×300英寸的清晰的照片。 我經常喜歡抓拍還是經過較多思考才拍照? 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則限定,旁軸相機比較適合偷拍,但是對於運動物體,特別是弱光環境下的拍攝則力不從心(必須用大光圈)。
大多數喜愛思考的攝影者則喜歡使用三角架,從容地進行拍攝活動。 我是否需要連拍? 雖然某些6×7相機可以連拍,但是相對而言,6×6或645相機的優勢大些,有些可以接近35mm相機的水平。當我用6×7相機拍攝兒童時,必須要注意散射光。在運動攝影或望遠攝影中使用6×7相機幾乎是不現實的。 如果我需要填充閃光拍攝,是否要求相機自動設置正確平衡曝光? 這對於大多數婚禮攝影師來說是必須的條件。Bronica ETRsi和Pentax 645,以及Rollei 6000系列,Bronica Sqai/GS1及大多數的哈蘇相機都包含這項功能。Bronica GS1是唯一可以TTL自動曝光的6×7相機;Rollei 6000系列和哈蘇203/205則是中畫幅相機里唯一可以實現35mm系統中填充閃光模式的相機。 是否准備使用室內攝影燈閃光和寶利來後備? Pentax的中畫幅相機需要配備非常昂貴的光纖材料寶利來後背。Bronica的ETR系列由於缺少ISO設定,在使用自動曝光棱鏡時必須設定寶利來後背地ISO值或進行適當地曝光補償。實話說,我至今也沒有使用超過3個自動測光寶利來後背。 我使用鏡頭最大光圈拍攝的幾率有多少? 我幾乎在所有條件下使用最大光圈,我需要高速鏡頭,所以也縮小了我的選擇范圍。大多數人並不需要高速度,如果你需要,則只有Rollei 6000系列、哈蘇的F/FE系列、Mamiya 645、Pentax 67、Norica 66和Bronica S2/EC可供選擇(Pentax 645可以通過轉接接環使用Pentax 67的兩種高速鏡頭)。只有Rollei有高速鏡間快門鏡頭。 <next page> 你對你現有系統的最不滿意的是什麼? 如果你現有的35mm系統聲音太大,則只有TLR相機和Mamiya 6/7比現有35mm系統中聲音最小的還要安靜。其它所有的中畫幅SLR都必35mm系統的聲音要大。
如果你發現你的35mm系統的照片的銳度太低,首先嘗試一下可以配合你的相機的最低速的鏡頭。通常它們可以提供最為銳利的相片(同時也需要很大的花費)。如果仍然不夠,嘗試使用三角架,如果還是達不到你的要求,那就買中畫幅吧。 你最欣賞那位攝影師的作品? 跟進潮流的攝影愛好者如果喜歡Paolo Roversi的作品並希望體驗他這種創作的樂趣,那麼應當使用8×10大畫幅相機。
關注於畫幅尺寸而不是相機的製造本身。通常,在同樣畫幅尺寸及相機類型的條件下,你可以從不同的品牌獲得理想的結果。
再有就是相機的類型:旁軸、雙反還是單反,每種類型都有不同於其它類型的使用規則。TLR的腰平取景和SLR的眼平取景可以造成相片的差異。
旁軸(RF)相機通常有較短的後焦距,因此可以使用廣角鏡頭和魚眼鏡頭。大多數的RF廣角鏡頭對線性畸變得校正比SLR的廣角鏡頭要好。兩種廣角鏡頭會取得不同的視覺效果。
如果你無從了解你喜愛的攝影家使用的何種系統,那就試著比較一下每種幅面的照片的差異,當你完成這項工作以後,仔細研究每種系統的結果差異以及其適用的題材;然後研究一下每幅作品的構圖和光線,那麼你在攝影上的造詣也許比大多數專業攝影師還要高了。 如果你還沒有下定決心,那就讓我們看看各種相機系統的優缺點:

『捌』 關於中畫幅數碼相機的入門了解,請真行家解答

中畫幅一般是拍攝人文、風景、景物題材較多,是的,是因為它本身畫幅的不同勢必導致機身大而重,機動性能比135機器是弱了……所以用哈蘇來拍運動題材的是比較少的,你想你抗著 端著個哈蘇 去搶鏡頭 搶得過135相機嗎?

哈蘇是鏡間葉片快門,快門結構組是 康盤 型的,現在提高1/800已經是很客觀了(對鏡間快門來說)!!

最高感光度800,是否也就不適合弱光環境拍攝?——弱光就要靠感光度調整來拍攝??感光度越高 顆粒越高(數碼同樣的道理),一旦這樣,畫質就下降了,你想得到這樣的結果嗎?

相關的問題 略參考 不是空洞復制,皆原帖
http://..com/question/113561354.html

註:既然你選定了哈蘇,那友情提示 —— 中畫幅機器對腳架的要求更高了一點,建議你在此要好好選擇。有些時候中畫幅機器 離不開腳架——這一重要的攝影附件,好幫手的!

『玖』 中畫幅相機誰最好

任吉的雲吹
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
哈蘇和萊卡,只是現在用的人少了,上個世紀用的人是非常多的。這里有幾個問題,第一,哈蘇和萊卡,在自動方面沒有流行的日本相機那麼好,操作起來沒有那麼便利。比如拍時尚人像的時候,135的連拍速度可以每秒10張以上。而哈蘇就很難做到。第二,價格過於昂貴。而且成像差別也不是那麼巨大。過去中畫幅的哈蘇鏡頭解析力超高。而日產鏡頭的解析力不那麼高。加上膠片時代,在出片的時候要考慮顆粒度。所以高端商業圖片和封面圖片,一般需要中畫幅的底片,所以的用哈蘇的多。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日本的135鏡頭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有些日本相機也採用蔡司萊卡鏡頭。比如松下,索尼。所以差別也只是限於全畫幅和中畫幅區別了。135的進步比全畫幅的速度快。所以,中畫幅在很多方面和全畫幅差別也不是那麼巨大了。當然也還是有很多高端商業用哈蘇和萊卡,相當多的都是租用。而低端商業的拍攝,用日本品牌的135的多一些。畢竟經濟效益是他們考慮的。實際上很少人可以分辨出,14比特的圖片和16比特的圖片差別有多大。第三、』過去都說德國的鏡頭好,出來的色彩好。現在ps可以吧一個發黃的鏡頭調整的無限接近德國鏡頭的色彩。所以,在電子技術的加持下,有些要求不那麼高的商業片,用全畫幅已經完全勝任了。綜合了這些因素,那麼現在中畫幅的拍攝的優勢已經不大了。所以,哈蘇和萊卡慢慢變成高端器材愛好者把玩的東西了。

2條評論

蜀人好攝
博物館研究員 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
這個說法不準確。

哈蘇、飛思中畫幅,現在仍然是高端商用攝影的主力,尤其是廣告,135片幅很難達到哈蘇和飛思成像那種細膩、質感和色彩深度,表現力還不能相比。

至於徠卡,從它誕生起就不是商用機,膠片時代如此,數碼時代也如此。徠卡常被用於人文攝影,現在也被歸於奢侈品行列,那個可樂標被人們當作身份的象徵。

1條評論

攝影的秘密
攝影師 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
誰說的?高端商業攝影師,用哈蘇的很多,用徠卡的沒有,徠卡情懷掃街可以,干商業活還是不行。當然拍淘寶的算是比較初級的商業攝影,用個全畫幅就夠了,不會用哈蘇的

暫無評論

理論物理愛好者
玉林師范學院教師
搞藝術的用哈蘇,賺錢的用日本的,幹活效率高。

暫無評論

黃德澤30
前荊州區文化局副局長
真正的商業攝影師用哈蘇中畫幅相機的很多,甚至還有用大畫幅相機的。只有影樓攝影多用佳能135。

暫無評論

滿世界逛逛
過去拍服裝模特廣告,掛歷一類的分色印刷,棚拍都是用哈蘇甚至仙拿,因為要放大很多倍,起碼都是大櫥窗或一層樓高,膠片用柯達,色彩飽和度高,層次感強也細膩。

現在這方面需求少多了,也不需要那麼大尺寸,所以廣告界用135的多了,短平快還減少費用,網路輸出快,包括32開16開印刷足夠了。

段華為書畫
深圳市致創科技有限公司電商運營 藝術領域創作者
哈蘇沒用過,但據我了解,中畫幅哈蘇在高端商業攝影中絕對在用。徠卡確實很少有商業攝影師用,操作起來效率低,出片質量也沒有好於(或者差於,在硬素質上)比它便宜很多的135單反。也許有一些經典鏡頭確實在現在看來還是很獨特,但價格太高昂了一般人根本沒有理由為了那一點點的好花幾倍的錢。我那些從事商業攝影的朋友告知我,現在的實際情況是:

1、文藝中年人玩膠片,色彩感覺顆粒,不願意向風光的地方跑,喜歡挖掘色彩和生活的細節。

2、商業攝影師用佳能尼康頂級單反加龐大的鏡頭群和影棚,聯機拍攝。幹活為主,一般還有移軸。

3、影樓攝影師中端單反加50,35頭玩得很歡。

4、視頻和VLOG的玩家主要是索尼大法好,甚至用來拍畢業視頻。

4、我這種業余玩票的還是原來的1D系列加一堆定焦頭拍拍娃。

哈蘇之類相機是不適合高強度快速反應的商務攝影的,要出圖還是要單反。

一身清露帶暖陽
我碰到一個用飛思的 你覺得人家還稀罕用哈蘇嗎

1條評論

小葫蘆大西瓜
因為這些是新手的入門機[看]

暫無評論

老貓胡拍
因為機器貴,商業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找錢。你買那麼貴的設備,什麼時候能回本啊z

暫無評論

『拾』 既然有了全畫幅相機了,為什麼還要有中畫幅相機呢中畫幅相機有市場嗎估計沒有什麼人或公司使用中畫幅

全畫幅等於135膠片,中畫幅等於120膠片,所以中畫幅的面積比全畫幅大。現在因中畫幅的相機價格較貴所以只在專業領域使用暫時還不能普及到普通愛好者,但跟著感光元件技術的逐步成熟其價位很快會普及到普通民眾使用。

首先你得知道相機的畫幅是什麼?畫幅指的是感光面積。以35膠片面積為基礎,數字相機等同於35膠片面積的叫全畫幅。APS系統的C畫幅,其面積大約是全畫幅的一半,所以也被稱作半幅或殘幅。1/2.3、1/1.8......1英寸之類的是感光面積多少1/xx英寸的意思。等同於120膠片面積的稱作中畫幅,大於中畫幅的稱作大畫幅,但大畫幅現在還沒有數字感光元件只有膠片。

畫幅是感光元件的大小,在相同的畫質下畫幅越大能解析出來的像素越高,像素越高能印刷的幅面越大。彌散圈是以中心向外擴散,畫幅越大畫面越生動,有些攝影創造不但需要中畫幅甚至需要用大畫幅膠片。

閱讀全文

與怎麼租中畫幅相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