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要買數碼相機,但是不想買特別貴的,就是平時用用~
你上面例舉的相機,屬索尼630稍好,但他夜間成像不太理想,
建議你買
佳能A4000 IS ¥950
機身特性:消費,卡片,長焦,廣 有效像素:1600萬 顯示屏尺寸:3英寸 23萬像素液晶屏 光學變焦:8倍 等效35mm焦距:28-220mm 感測器尺寸:(1/2.3)英寸 CCD 高清攝像:高清(720P) 產品重量:約130g
操作簡單 輕薄 顏色豐富 濾鏡多 性價比高
⑵ 為什麼有人要花錢買單反相機
都說喜歡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我卻覺得我們每個人所乾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那麼對於花錢更是有原因有動機的了尤其是類似單反相機這樣的奢侈品了。我覺得人們要花錢買單反可以有很多種原因:首先是聽人介紹或是課程需要吧,就拿我們專業來說吧開了一個攝影課由於學校的設備少的可憐學生又多老師就估計我們自己買單反還跟我們推薦了一些品牌,只是搜了下價格就讓我望而卻步了但是我們班還真有幾個聽話的,我有個室友就買了佳能的單反據說是花了八千多…
其次就是拿著相機炫耀一下或是攀比心理吧,我記得有一次我去武大玩耍不能白來一趟啊就想著拍照記錄一下我看到的美景,就用手機在那拍我看到的稀奇花朵同時旁邊有一個小哥哥用單反在那調焦距看起來超專業的,頓時感覺我自己low爆了拿著手機站一邊去了,除此之外啊逛街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人胸前掛著單反好像很酷的樣子,後來課上老師說單反超容易壞的一定要好好保藏切記不要沾灰還說啊那些胸前掛著單反的男男女女大多都是臭顯擺的因為他們不知道單反最忌諱的…說起攀比心理吧我室友就是典型啊我有倆室友都買了單反我倒是沒有多想但是我另一個室友就想著也要買一個單反才有面子每天精打細算的積攢買單反的錢。
最後就是因為真的喜愛攝影吧對攝影的一種追求!我自己沒買單反但是借用過學校的攝影棚,不得不說用單反拍攝的效果是真的好啊跟用手機拍攝絕對是不一樣的心境,並且從畫質上來說也是天差地別的單反拍出來的無論是在手機上還是在電腦上看都賊高清,而用像素再怎麼好的手機拍出來的總是會有馬賽克不清晰的狀況,自從體驗了單反後我也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現在買不起單反但是也是遲早的事!
⑶ 請教單反高手,推薦單反相機和鏡頭,看我這個怎麼樣
佳能那套配的還行,但也只是夠用。
尼康那套要18-200干什麼?一鏡走天涯還攝影師?
另外有兩個問題:
1.機身沒必要這個檔次,600D和D90足夠用,即使是攝影師也夠了,除非必須全副,那也沒必要買D7000和60D,就直接上D700了,你可以搜一下一個荷蘭攝影師的文章:我為什麼不需要昂貴的相機
2.這些配置中沒有一個定焦頭,高手只用定焦頭。另外尼康這套沒有恆定光圈頭。
我的建議:
機身就是600D或者D90,都配上一個50 1.8,加上17-50 F2.8 或者17-40 F4,買個好點三腳架,基本就卡著預算了,其他的學習一段時間再說吧。
⑷ 為什麼我感覺價格相差大的數碼相機性能差不多
理論上說數碼相機使用自動檔拍攝,當你的照片不是放的很大的情況下,相機的解析度,感光元件的感光度,鏡頭的畸變等一些內行參數肉眼是看不太出的,你只能感覺色彩的飽和度,艷度,以及一些很嚴重的紫邊,顆粒等,但是實際上隨著相機的進化,一些並不昂貴的相機也能避免這些問題,所以你要做的是使用手動檔,調節參數,測試一些典型的模型或者軟體才能看到相機性能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買相機要看需求的道理,只有需求越高相機性能就要求越高,如果你只是普通拍攝,昂貴的相機和普通相機的差別並不符合他們之間的價格差
⑸ 既然可以用智能手機,為什麼人們還要購買昂貴的相機呢
如果任何專業攝影師或專業攝影師讀到這篇文章,我很抱歉解釋和理解這些問題背後的痛苦。簡短而簡單的答案是像素。1200萬像素的專業相機在鏡頭和寬度尺寸方面比4800萬像素的相機表現更好。隨著智能手機相機的質量越來越高,與專業單反相機和無反光鏡相機相比,其銷量直線下降。對於新手愛好者來說,這是有意義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不是!
理想情況下,一個人應該嘗試用手機拍照,當結果明顯時,他應該轉向專業的。大多數Instagram愛好者只是在Instagram上或手機上使用預先保存的濾鏡。大多數照片發燒友甚至不檢查ISO和照片的熱度。
然而,對於不在你正前方的圖像,智能手機不能做太多。蒼鷺,今天早上(2020年4月23日)在自然光下拍攝。500mm手動對焦鏡,尼康Df。沒有一部智能手機能拍到這樣的特寫鏡頭。
2019年12月,多佛城堡,夜幕降臨,我的妻子。尼康Df, 50mm f1.4,手動對焦。智能手機無法在如此低的光照水平下對焦或拍攝,它們也無法應對如此強烈的光與暗差異。2018年12月,新森林,鹿。尼康D800, 70-200 f2.8,自動對焦。這是一個瞬間的鏡頭。智能手機無法快速自動對焦,尤其是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而且盡管像素很高,也無法提供這種圖像。
⑹ 單反相機為什麼那麼貴
單反相機貴是因為它的組成元件貴、製作工藝要求也高、而且很多部件是從別的國家購進的。
⑺ 為什麼我不需要昂貴的相機
文並攝/哈傑·楊·坎普斯(Haje Jan Kamps) 編輯 童岱 視覺設計 柴青艷 校對 肖園 在我的Flickr(基於圖片分享的社交類博客)主頁上,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會選擇用450D和550D拍攝呢? 讓我來告訴你一個秘密,現如今即使是市場上最便宜的數碼單反相機也都是很優質的設備,想獲得非凡的作品根本不需要你投入大量的錢。 我錯過什麼了? 有些人可能注意到了,我偶爾會涉足演唱會的表演現場拍攝,這個時候我的550D會偶爾讓我失望。但是憑良心來說,需要如此快速地捕捉影像的時候並不多,除非某些特定的攝影題材。當然我們不排除有的時候,你意識到你正在目睹的這一刻非常棒,想把這一刻的美好永恆定格。於是你狂摁快門,祈禱能夠捕捉到你最想要的畫面。我只想說,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有神在幫忙,否則拍到好片子的可能性很小。 這就是我的550D不能勝任拍攝工作的唯一情形。在適當的照明下,我用550D拍攝的人像作品非常可愛。我也曾帶著它在全世界各地到處拍攝,其中有不少優秀的街拍作品。當然,還有一些情形下你會覺得550D不是那麼好用,那就是體育攝影。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當然,我們都希望能夠拍攝到頂級相機能拍攝的題材,但我們並不需要去擁有它,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拍攝演唱會的照片時,我會記住這些藝術家的動作,然後用自己的辦法讓之重現演繹。毫無疑問,我肯定失去了不少精彩的作品,但是同樣的我覺得這些攝影設備的局限性讓我成為了更好的攝影師。我始終認為先使用初級單反練過手的攝影師,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器材的局限性和攝影技巧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如果再給他一台1D,他肯定拍攝得更加得心應手。 我們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在拍照,而非相機。我知道這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但是我就是這么認為的。 想像這樣一個畫面:你正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拍攝羚羊,陽光從上空打在羚羊身上,透過你的鏡頭,到達你的相機里……事實上,光線進去的僅僅是你的成像感測器。 我不想撒謊:我確實使用昂貴的攝影器材。最近我剛剛砸了幾千美元在照明設備上。我有一些非常誘人的鏡頭,包括佳能50mm f/1.4 USM prime 鏡頭,非常性感的70-200mm f/2.8的鏡頭等等。我說這些是為了要證明很重要的一點,我的錢大部分都花在確實能影響照片品質的設備上。 提升技術是關鍵 真相就是,一台7年前的300D和一台全新的550D並沒有很大的差別,除了後者有更高的解析度。你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可以摁動的快門、一面迅速工作的反光鏡以及一個沒有太多死點的光學感測器。剩下的就完全取決於你的鏡片(例如你的鏡頭)和用光(例如陽光、閃光燈、自然光、柔光鏡、柔光箱、濾光器等等)以及攝影師本身。 即使一個攝影師擁有所有最令人羨慕的設備,但沒有高超的攝影技巧,那他本身就會成為最弱的一環,就別提拍攝優秀的作品了。相反,如果是一位稱職的攝影師,那麼即使他手中拿的是一次性相機,他也能完成就一幅出色的作品。 我的摩托車俱樂部有一句座右銘:「升級你的技能,以符合您的機器。」換句話就是:你的摩托車說不定比你更厲害,你先需要更加聰明以及辛苦的練習,否則有一天會死在車下。總之,我相信死在摩托車上的人總比死在單反相機下的人要多得多,但我仍然要強調:如果你的技術跟不上,請不要抱怨你的工具。 更貴的相機有什麼好處? 目前常用的數碼單反相機主要集中在尼康和佳能兩個品牌。如果你是一位業余或專業攝影師,那麼請拿起手中的相機,首先你會注意到相機的材質,初級單反並不是東拼西湊的劣質品,但機身一般由塑料製成。當你不小心將它們摔落到地上時,將面臨著很大的威脅。而更貴的相機的機身一般由鋁鎂合金製成,這讓它們更加耐用。 更高價格和更高級別的相機往往擁有更好的屏幕、更高解析度的感測器、更高的拍攝和處理速度,以及更多配件以便你拍攝更好的照片。不同技術階段的影友確實需要不同的攝影設備。當你的攝影水平上升到一個層次以後,完成某些項目也確實需要更好的機器。 近幾年來,我還注意到攝影器材國際標准化的步子也邁得越來越大,我曾經和一些從事器材評測的朋友一起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說,事實上微單(介於數碼單反相機和卡片機之間的跨界產品)的質量和它們大個的「前輩」一樣好,除了非全畫幅這一點,而且從性價比上來考慮,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微單。 (本文摘編自《攝影之友》)
⑻ 為什麼攝影師還要買那麼貴的單反相機,不用卡片機
攝影師追求的是高畫質。
卡片機的性能差,滿足不了攝影師的拍攝要求。當然不用啦。
單反相機的性能高,可以滿足攝影師的拍攝要求,所以即使貴,也要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