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富士膠片機所有型號
NATURA CLASSICA、CLEAR SHOT M和KLASSE W(銀)。
KLASSE W(銀)。
富士NATURA系列誕生於2004年,其設計初衷與富士KLASSE系列類似。富士專門為其搭配了感光度ISO 1600的膠片和24mm f/1.9鏡頭,並擁有NP模式。
2007年富士Natura Classica面世,新機主要增加了單鍵彈出閃光燈功能、NP啟動開關、並且對NP功能進行了強化(支持感光度為ISO 800的膠卷),但鏡頭由24mm f/1.9變成了28-56mm f/2.8-5.4。
富士預計NATURA CLASSICA將於9月銷售完畢,推薦用戶使用KLASSE S作為代替。
⑵ 國產膠片相機和膠片單反相機以及說明相機的品牌有哪些
除了鳳凰和海鷗以外,還有虎丘、東方、華夏、長城、青島、百靈、孔雀、甘光、珠江、上海、華鎣、華中、華山、紅梅、牡丹等等。
國產的數碼單反現在還沒有,以上品牌當中,比較出名的除了鳳凰海鷗以外要數上海了,上海有一款相機(忘了型號),外形很好看,像徠卡M1的,比較有收藏價值(個人認為),還有華山AE也是比較受青睞的135旁軸相機,市面上都是很便宜的東西(上海那個要貴些)。
⑶ 求大部分膠片相機品牌和介紹
尼康
佳能
奧林巴斯
美能達
賓得(潘太克斯)
理光
富士
適馬
柯尼卡
雅西卡
柯達
祿萊
林好夫
萊卡
哈蘇
瑪米亞
澤尼特
基輔
國產的:
海鷗
珠江
鳳凰
孔雀
虎丘
牡丹
華夏
東方
紅梅
青島
想不到的等別人補充了。索尼只有數碼相機沒聽說有膠片的。
⑷ 照相機膠卷的規格說是35mm DX 膠片,24 x 36mm,應該買怎樣的膠卷
135膠卷
135膠卷適應於各種型號的135照相機。這種膠卷寬35毫米,長160~170厘米,膠卷兩邊有按規則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攝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張,也有可拍攝20、24、72張的135膠卷。
⑸ 普通膠卷的尺寸規格
常見的膠卷有120膠卷和135膠卷。
經常用的是135膠卷,135膠卷適應於各種型號的135照相機。這種膠卷寬35毫米,長160~170厘米,膠卷兩邊有按規則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攝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張,也有可拍攝20、24、72張的135膠卷。
120膠卷根據不同的120照相機可拍攝出大小不同的畫面,其中有拍攝16張底片的(畫幅為4.5×6厘米);拍攝12張底片的(6×6厘米);還有拍攝10張底片的(6×7厘米)與8張底片的(6×9厘米)。120膠卷的長度一般為81-82.5厘米,寬度為6.1-6.5厘米。120膠卷拍攝幾張底片,取決於相機的型號而各不相同。
(5)相機膠片有哪些型號擴展閱讀:
膠卷的發展歷史
膠片,是一種製成影像物料。現今廣泛應用的膠片是將鹵化銀塗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種膠片為軟性,捲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稱膠卷,當有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鹵化銀轉變為黑色的銀,經顯影工藝後固定於片基,成為我們常見到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則塗抹了三層鹵化銀以表現三原色。除了負片之外還有正片及一次成像膠片等等。
早期的膠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紀晚期塑膠工業技術成熟,壓成薄片的塑膠片取代玻璃成為片基。
膠片以感光速度(din/ISO)來分別,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來說感光度越低,畫質越細膩。最常用的膠卷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膠卷,由於價格,沖片技術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數字攝影興起後,幾乎只有專業人士才會使用。但由於復古風興起的緣故,膠片又再次稍為普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膠卷
⑹ 大畫幅膠片相機都有哪些品牌和型號,哪個最好
仙納
、林哈夫、是國際上知名的大畫幅膠片相機,仙納配件較豐富,電子化程度較高,基本上是金屬件,耐用、精密。屬於120系列的就多了,哈蘇、瑪米亞富士、奧林帕斯、潘泰克斯、日本的騎士等
,但嚴格的說來120型相機不屬於大畫幅相機。不知你滿意否。
⑺ 相機膠卷的規格問題
過去相機膠卷的規格我現在相繼膠卷的規格一樣嗎?----到目前為止只有135卷和120卷仍在生產。
可以通用嗎? ----不是135、120規格的就不能通用了,幾乎是根本不能用。我所知只有620和120規格可以在小小的改動下通用,僅此而已。620和120尺幅面積是一樣的,只是620比120膠卷長度長,就是能拍得更多些。
面前你能購買到的還在生產的也只有這120和135兩種膠卷了
攝影術 照相機的發展至今一百多年,從最先的瀝青版、銀版火棉版到後來的溴化銀膠片直到現在還在量產的膠卷此間過程難以用片言闡述。
曾經量產過的膠卷型號曾經有很多很多種,比如有:868、120、127、126、916、620、135、110等等型號。 簡單列舉的這些膠卷型號好比現在我們常用的1號電池、5號電池、7號電池的意思,指的是每種膠卷的感光尺寸,拍攝張數的不同。現在依然能購買到的膠卷135卷一般通常可以拍攝36張左右24*36毫米畫幅的照片;每卷120膠卷6*6畫幅為12張;6*4.5畫幅為16張。
135,120兩種型號的膠卷目前黑白、彩色、反轉的3種類型的膠卷都能買到。
所以收購古董相機也要注意:目前能碰到比較多的老相機的膠卷規格是:127、110的為多。
有許多規格的相機,因為歷史原因我國沒有什麼引進 進口的數量。
如有收藏方面的信息和心得,同樣有這方面興趣的我,我們可以交流。
⑻ 膠卷相機上什麼膠卷都可以用嗎
不是,要符合尺寸才可以使用。經常用的是135膠卷,135膠卷適應於各種型號的135照相機。這種膠卷寬35毫米,長160~170厘米,膠卷兩邊有按規則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攝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張,也有可拍攝20、24、72張的135膠卷。
120膠卷根據不同的120照相機可拍攝出大小不同的畫面,120膠卷的長度一般為81-82.5厘米,寬度為6.1-6.5厘米。120膠卷拍攝幾張底片,取決於相機的型號而各不相同。
(8)相機膠片有哪些型號擴展閱讀
成像原理:膠片相機從右至左該鏡頭組件依次由透鏡、快門、透鏡組1、透鏡組2以及底片組成。拍攝的影像就是沿著這條光路投射在底片上成像的。
組件中的焦距調節系統和快門系統是由透鏡組1和電子快門構成的,二者是連接在一起。 在電機的帶動下,透鏡組1和快門可以前後移動,進行焦距調節,從而獲得最清晰的圖像,由快門控制曝光時間。
膠卷組成部分:
1、保護膜
保護膜的用處是保護膠卷。因為膠卷的感光乳劑很軟,容易劃傷,所以要在它上面塗一層保護膜以使它不致受傷。保護膜是透明且很硬的。
2、感光乳劑
感光乳劑主要成份為鹵化銀和照相明膠。鹵化銀便是膠卷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膠是鹵化銀的載體,鹵化銀受光的照射後形成潛影,(這時是看不到影像的,所以叫潛影)既鹵化銀中出現了銀原子的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