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 薇薇安邁爾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業余街頭攝影師、家庭保姆。
薇薇安是法國人後裔,出生在紐約,但在法國長大,後回到美國先後生活在紐約和芝加哥,她一生拍攝了超過10萬張照片。2007年,芝加哥當地歷史學家約翰·馬魯夫發現了她的大量底片並開始整理,此後她的作品登上美國以至義大利、阿根廷和英國等地的報紙。2009年4月21日病逝於芝加哥。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開始在芝加哥進行展出,成為攝影圈中熱議的人物,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1]
中文名
薇薇安·邁爾
外文名
Vivian Maier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法蘭西
出生地
紐約
出生日期
1926年2月1日
逝世日期
2009年4月21日
職 業
家庭保姆、攝影師
主要成就
100,000張攝影作品
② 一個保姆,臨終留下15000張神秘底片,為何震驚了全世界
因為當時她拍的這些照片,看似是生活中的點滴記錄,可是卻直擊心靈,哪怕就算是個外行,也很難不被驚艷到,後來這個照片被上傳到網上,這些精彩的照片令網友們炸開了鍋。相機是記錄我們看到的世界,不管是任何人都可能是藝術家,其實這個故事是發生在2007年的時候。
微微安是一個猶太的難民,他的職業一直是個保姆,每天圍著年齡不同的孩子打轉,而且終身未婚,一直都是單身一個人,而他僅用一台攝像機就能拍得出15,000張照片,他遊走在美國的各個鏡頭拍攝出大量攝人心魄的照片,這些照片展現了60年代芝加哥街頭那些打動人心的畫面。
③ 如何評價薇薇安·邁爾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
在薇薇安眼裡看來,自己過得不是平凡的生活吧,有熱愛的攝影,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不平凡的瞬間,真心熱愛自己所做的事的人是不會覺得生活無趣的。甚至可能對薇薇安來說,並沒有什麼平凡平庸可言,在她眼中世界是扭曲異化卻又充滿色彩並且完整的。我非常羨慕能這樣按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的人,在別人看來她活得乏味單調,潦倒落魄,但是我們哪有資格去評判人家什麼呢,很多人不也是因為她出名了才對她有所改觀的。薇薇安孤獨但是自我,起碼她是喜歡這樣的。
④ vivian maier 什麼相機
是攝影風雲人物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1926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業余街頭攝影師、家庭保姆。
薇薇安是法國人後裔,出生在紐約,但在法國長大,後回到美國先後生活在紐約和芝加哥,她一生拍攝了超過10萬張照片。2007年,芝加哥當地歷史學家約翰·馬魯夫發現了她的大量底片並開始整理,此後她的作品登上美國以至義大利、阿根廷和英國等地的報紙。2009年4月21日病逝於芝加哥。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開始在芝加哥進行展出,成為攝影圈中熱議的人物,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
⑤ 薇薇安邁爾的祿萊相機是什麼型號的
美國業余街頭攝影師,出生在紐約在法國長大,後回到美國,一個在芝加哥工作了40年的保姆她的作品仍然是未知的,直到他們被一個當地的歷史學家,約翰馬魯夫在2007年發現的。
⑥ 《尋找微微安》你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了嗎
大概是今年最後一次觀影,作為一個矯情的討厭形式卻渴望某種儀式感的人,我要看今年最後一部電影,讀今年最後一本書,聽今年最後一首歌。 眼淚只往下掉。明明是紀錄片,情感卻來的猝不及防和洶涌澎湃,也許真實就是比虛構來的更要動人,或者再偉大的虛構也逃不過現實的影子。 但是,誰敢說這就是真實呢?就像《黃金時代》的簫紅,不過是眾人口中和回憶中的簫紅,難道他們眼裡的簫紅竟是真的簫紅?所以他們口中的薇薇安邁爾竟真的是真實的薇薇安邁爾?
一開始的眼淚是因為感動。有點類似於那年讓眾人唏噓的《尋找小糖人》,原本眾人眼中的他或她,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後來他或她某種傑出的才華被揭露,然後眾人紛紛回想起他或她的不同凡響來。 薇薇安邁爾,用一個保姆的身份生存生活,暗地裡卻是一個了不得的攝影家,某一天有人發現這種了不得,邊罵臟話邊驚呼amazing,這多像英國達人或美國偶像的橋段:小人物的大夢想,一想到有人默默無聞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自己不被承認的偷著樂,就覺得這世界真好。
然後因為難過而流眼淚。她並非是刻意隱瞞並不想被人發現的,她曾經試圖與所謂志同道合者交流,試圖沖印自己的作品,想像自己完成了很不錯的作品,然而,"她為什麼終身只有保姆的身份,而沒能以一個攝影師的身份而存在呢?在她的生命里一定存在某種錯誤和謎團"。想想看,怎麼會甘心呢,比如我看趙已然曾經寫的日記:"我本來只是隨便寫的,但一想到我愛的男人或女人也許會看到,於是寫著寫著就當真了",比如卡夫卡 ,臨終前把作品交給好友焚毀,可如果真的像焚毀不被任何人看到,為什麼不自己焚毀?那種想被人了解和觀看的慾望是本能的,無法泯滅的,但真的,你未必有懂你的觀看者。
⑦ 《尋找薇薇安·邁爾》中薇薇安·邁爾的現實原型是怎樣的
我不愛社交,抗拒親密關系,朋友不多,與家人也不親近。與人交往極易產生自卑的情緒,不會說話,也不會做個貼心的人。可以說是個沒有自信,又不願社交,自我封閉的一個 俗人。我曾對很多人笑著說,如果我是一個男孩子,我一定是個直男。
其實我是有點沮喪的。
回家過年的時候,這份沮喪逐漸轉化成抗拒。
這份抗拒在吃團圓飯的時候達到了峰值。
後來我遇到了一些人,也看了一些別人的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東西。
直到我看到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
我覺得我突然也就豁達了。
薇薇安.邁爾一本攝影集子後頭有人說:-如果一個女人,沒有家庭、沒有愛情、沒有孩子,甚至鮮有親人和朋友,她可以不至於崩塌的度過這一生嗎?
-除非,她有信仰,或類似於信仰的愛,或類似於愛一樣讓她著迷的東西。一位保姆,有自己的秘密,怪癖多, 孤僻、神經質、冷靜、警惕、敏感, 拒絕透露,拒絕窺探,拒絕詮釋。
沒有人知道,她拍了那麼多照片;
沒有人知道,她曾穿過那麼多的街道;
沒有人知道,她長相平凡卻做過如此偉大的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改變了我的觀點,改變了我的一生。
⑧ 尋找薇薇安·邁爾的影片評價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hLiMSYh3rQF24Jt7Nxu_Jg
提取碼:00rn
《尋找薇薇安·邁爾》是由約翰·馬盧夫、查理·西斯科爾聯合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13年9月9日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特立獨行的接頭攝影師薇薇安·邁爾在其去世後,她的作品被世人重新所關注的故事。
⑨ 薇薇安·邁爾是如何運用攝影作品來寄託自己的情感的
薇薇安邁爾士要想獲得攝像作品來寄託自己的情感,我認為可以通過攝像更多的作品,而且他可以通過自己左手的作品來獲得情感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