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焦距,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通俗地說,鏡頭的焦距是鏡頭放大的方式。
1、焦距越小,取景范圍越廣,拍攝的畫面視野就越寬,能拍到的景物也就越多,但景物在畫面中也就越小。
2、焦距越大,取景范圍越窄,拍攝的畫面視野就越小,能拍到的景物也就越少,但景物在畫面中佔比卻很大。
焦距相關知識
焦距是以「mm」為單位,一般鏡頭上都會標注出這枚鏡頭的焦距,比如50mm、24-70mm等。如果鏡頭上只標有一個數字,則表示這枚鏡頭是定焦鏡頭,比如50mm的鏡頭,表示這枚鏡頭只能固定在50mm焦距下拍攝,是固定焦段的鏡頭,稱之為定焦鏡頭。
如果鏡頭上標有兩個數字,則表示這枚鏡頭是變焦鏡頭,比如24-70mm的鏡頭,表示這枚鏡頭焦距可以在24-70mm之間隨意調整。超廣角:通常是指焦距小於24mm的鏡頭。這種類型的鏡頭具有寬廣的視角,最適合拍攝風景和建築等大型場景。
35mm/50mm/85mm定焦鏡頭:這三種焦段的鏡頭對大家來說都是很常見的,經常用它們去拍攝人文和人像等題材。
② 照相機中的焦距 多少多少mm 是什麼意思
mm為鏡頭焦距,意思是毫米。
計算方法就是:鏡頭轉換系數(裁切系數)x 鏡頭的實際焦距
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後主點到焦點的距離,是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畫面的透視強弱。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於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根據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
如何選擇鏡頭
1、工作波長、變焦與定焦
視覺系統通常使用環境是在可見光范圍內,這樣的鏡頭是我們最常用的,也有一些系統比較特殊,使用環境是在紫外或者紅外波段,需要選用專門的紫外或者紅外鏡頭。
大多數視覺系統的工作距離和放大倍數是不變的,因此鏡頭焦距也是固定的,但部分系統需要在工作距離變化後保持放大倍數穩定,或者在工作距離不變的情況下獲得不同的放大倍數,這樣我們需要選用變焦鏡頭。
2、遠心鏡頭與標准工業鏡頭
對於精密測量的系統,需要選用遠心鏡頭,它的特點是:物體在景深范圍內移動,光學放大倍數不變,這就避免了測試過程中工作距離的輕微改變導致系統放大倍數的變化,保證了系統規定測量精度。對於一般的工業測量、缺陷檢測或者定位等,對物體成像的放大倍率沒有嚴格要求,只要選用畸變小的鏡頭,就可以滿足要求。
3、靶面大小與解析度
鏡頭成像面大小必須大於與之配套的CCD相機的靶面,這樣CCD相機的晶元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鏡頭的選擇要考慮其解析度要與相機的像元大小等匹配,這樣設計的系統能充分利用CCD相機的分辨精度,還能使系統的經濟性達到最佳。
4、 視場角與焦距
通過系統要求的視場角可以找到對應焦距的鏡頭,而通過系統提供的解析度和相機的像元等參數,可以利用基本的幾何光學原理計算出合適的系統焦距。
下面來看一個實際的鏡頭選型的例子:為視覺檢測系統選擇鏡頭,已知條件是:相機靶面為2/3」,像元尺寸為6.45um x6.45um ,C-mount,工作距離大於200mm,系統解析度為0.05mm, 光源採用白色LED光源。
第一:因為採用白色光源,所以肯定是普通的可見光鏡頭;
第二:工作距離不變,解析度固定,可以知道鏡頭是定焦鏡頭;
第三:相機的Nyquist頻率為:1000/(2x6.45)=77.5,所選用的鏡頭解析度應該不小於77.5lp/mm,這樣才能保證系統解析度最佳;
第四:工作焦距計算:鏡頭放大倍數為M=6.45/(0.05X1000)=0.13,焦距=工作距離*放大倍數/(放大倍數+1)=23mm,選擇25mm焦距的鏡頭;
第五:根據以上說明,我們選擇的鏡頭是:2/3」, C-mount,焦距為25mm,解析度在80-100lp/mm的工業鏡頭。
③ 能夠使景物看起來被放大的鏡頭,稱為什麼鏡頭
如果是象望遠鏡的效果,那就是長焦鏡頭。一般長焦是指的長於100mm以上的焦距,當然越長,放大的效果越強。當然,長焦鏡頭對於比較近的景物也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但是就像望遠鏡,近到一定的距離就不能合焦了,也就是無法看清楚了。
還有一種放大,類似放大鏡或者顯微鏡的效果。就是在很近的距離內,將微小的物體放大。這種鏡頭叫做微距鏡頭,微距鏡頭一般最大的放大比率為1:1微距。也就是說物體有多大,在底片上就有多大。放大成照片後自然很大了。
根據你的補充,你說的應該是長焦鏡頭。通常135相機的長焦鏡頭最常見的焦段最長就是300mm左右,放大倍率基本相當於5-6倍望遠鏡的效果。攝像機的變焦范圍很大,往往可以超過10倍以上。當然,長焦鏡頭也有很長的,比如佳能最長的是1200mm,相當於20多倍望遠鏡的效果。不過價格近百萬了。當然,還有天文攝影使用的天文望遠鏡,通過轉接環連接相機,放大倍率也可以達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但那不是真正的相機鏡頭。
④ 數碼相機拍片時的放大放小功能是調了它的焦距嗎長焦距是指的什麼
數碼相機在拍片的時你所說的放大縮小還是在改變鏡頭的焦距。鏡頭的焦距一般分標准,廣角,長焦其沒有非常明確的界線
在傳統的光學相機中,一般標准焦距是指鏡頭的焦距值大致等於畫面對角線的大小,如135相機的標准鏡頭焦距大致在50MM左右
長焦距一般是指焦距值大於標准焦距,而廣角一般指焦距值小於標准焦距值
由於數碼相機的設計上與傳統的數碼相機有所不同,數碼相機的焦距與傳統相機的焦距標稱值有著一個換算率,也就是在數碼相機上所標的焦距要通過換算才相當於光學相機的焦距值!!
詳細的知識請你多看看相關攝影方面的資料!!謝謝!
⑤ 鏡頭的焦距指的是什麼
鏡頭的焦距是指鏡頭的光學中心到焦平面的距離。
鏡頭的光學中心不一定是在鏡片中,也可能是在鏡頭以外的地方。比如超長焦鏡頭600mm
f5.6的光心就位於鏡頭以外。尼康超廣角14mm
f2.8D的焦距是14mm,但是尼康單反卡口法蘭距就有46.5mm。
焦距的長度反映了一隻鏡頭的視角大小,焦距長,視角小,能把遠物放大。焦距短,視角大,能涵蓋更多景物。
焦距的長短主要有鏡頭的光學設計決定的,是衡量一隻鏡頭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⑥ 相機焦距是什麼
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
如果你在相機的英文規格書上看過"f
=",那麼後面接的數碼通常就是它的焦長,即焦距長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這台相機的焦距長度為8-24mm,同時對角線的視角換算後相當於傳統35mm相機的38-115mm焦長。一般而言,35mm相機的標准鏡頭焦長約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長高於70mm就代表支持望遠效果,若是低於28mm就表示有廣角拍攝能力。
"可對焦范圍"則是焦長的延伸,通常分為一般拍攝距離與近拍距離,相機的一般拍攝距離通常都標示為"從某公分到無限遠",而進階級設計的產品則往往還會提供近距離拍攝功能(macro),以彌補一般拍攝模式下無法對焦的問題。有些相機就非常強調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適合用來拍攝精細的物體。
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光線穿過透鏡時,會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焦距可以調節變化的鏡頭,就是變焦鏡頭。
當一束平行光以與凸透鏡的主軸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會被凸透鏡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凸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焦點。
光心:可以把凸透鏡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我們用的照相機的鏡頭就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膠片(或是數碼相機的感光器件)就處在這個凸透鏡的焦點附近,或者說,膠片與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大至約等於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凸透鏡能成像,一般用
凸透鏡做照相機的鏡頭時,它成的
最清晰的
像一般不會正好落在焦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
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一般不等於焦距,而是略大於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於焦距)。
由於我們照相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相,有時,想照全身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得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
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焦」。
⑦ 焦距,物距,像距分別是什麼意思
物點(要拍攝的主體)離開透鏡的距離稱為「物距」,像點(透鏡的成像)離透鏡的距離稱為「像距」,物點和像點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物距的改變像距也隨之變化,當物點處於無限遠時此時對應的像點叫焦點,焦點離開透鏡的距離叫「焦距」。物距、像距、焦距的關系可近似的用:1/像距=1/物距+1/焦距的公式表示。對焦為當物點不同時要想清晰成像必須移動鏡頭和感光元件之間的相對距離的過程。
鏡頭的焦距一般用毫米來表示,例如我們常說的35mm的鏡頭,50mm的標頭,135mm的鏡頭等等。鏡頭根據它的焦距可以分為廣角鏡,標准鏡頭和長焦鏡頭等等,其實這是根據鏡頭的防大倍率來決定的,更准確的說是根據鏡頭的視角,在35mm膠卷里,50mm的鏡頭的視角相當於人眼的視角,也就是說防大倍率為一,我們把它稱為標頭。
請注意:根據「1/焦距=1/物距+1/像距」的公式,不同的底片其標准鏡頭不同。120膠卷的幅面大於135膠卷的幅面,所以120相機的標准鏡頭是75mm。目前數碼相機的鏡頭劃分一般參照35mm系統。
而焦距小於它的稱為廣角鏡頭,而焦距大於它的則稱為長焦鏡頭,另外還有很多變焦鏡頭,它通過鏡頭各組件之件的變化來改變焦距。小於20mm為超廣角鏡頭,在24mm 到35mm為廣角鏡頭,50 mm為標准鏡頭,80mm至300mm為長焦鏡頭,大於300mm為超長焦鏡頭。由於目前的鏡頭一體化數碼相機較容易做出焦距較大的鏡頭,因此數碼相機的長焦劃分標准要相應提升,指擁有200mm以上焦段鏡頭的數碼相機。如果以光變倍數來計算的話,則為七倍光學變焦以上的數碼相機。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質 應 用
u>2f f<v<2f 倒立縮小實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等大實像
f<u2f 倒立放大實像 幻燈機
u=f / 平行光
u<f / 正立放大虛像 放大鏡
⑧ 鏡頭放大縮小叫什麼
鏡頭放大縮小叫變焦。
為通過攝像頭內部的光學鏡片發生位置移動之後來實現對拍攝景物圖像的放大和縮小,當成像面在鏡頭、物體和焦點之間的水平方向上移動時,視角和焦距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而鏡頭根據這個改變進行變焦讓更遠的景物變得清晰起來,這就是光學變焦。光學變焦倍數越大,鏡頭就能夠看得更遠。
簡介:
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的區別是非常大的,首先光學變焦對應的是相機上的鏡頭即為硬體,而數碼變焦針對的則是虛擬的圖像放大處理,針對的更多的是相機的軟體。
一般一台相機在變焦拍攝的時候會先顯示光學變焦,光學變焦之後相機內部的軟體和演算法會再進行一次數碼變焦,以此達到最佳的變焦效果。此外,數碼變焦處理之後的圖片清晰度一般都不如光學變焦,這也是在攝影的時候大家所必須了解的。
⑨ 數碼相機的焦距是什麼意思
焦距范圍指變焦鏡頭的最大、最小焦距的跨度。現在多數數碼相機使用變焦鏡頭,如一台相機鏡頭焦距相當於35mm相機的38--114mm(物理焦距可能只有數毫米到十幾毫米),38--114就是其焦距范圍。
關於焦距的「相當於」是因為數碼相機的成像面積小,其視角小,為了習慣,折算成相當於35mm相機的焦距。
焦距范圍越大,使用越方便,但對鏡頭質量要求高,質量不高的鏡頭,焦距范圍大,成像反而不好。
當然是35-210 mm的好!
⑩ 攝像機 照相機 中說的焦距是什麼意思啊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