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攝像機拍攝過程怎麼克服手抖
一、執機技術
(一)執機姿勢:操作攝像機時,首先要有正確的執機姿勢。否則會影響攝像的效果,也影響攝像機功能的發揮,家用攝像機依大小分為肩扛型和袖珍型兩種,執機方式有區別。
1、肩扛執機姿勢
用單手執機,把攝像機扛在肩上,右手握住手柄,並操作電動變焦鍵、錄制鍵、左手配合右手操作,如扶助或轉動錄像器,手動變焦,手動光圈等。拍攝時雙言睜開,右眼盡可能 貼近尋像器眼罩,左眼看拍攝物和周圍環境,認真構圖,調好清晰度,雙腿張開,雙膝微曲。
2、袖珍機執機姿勢
利用握柄手套套住右手,穩定地握住攝像機。這樣右手拇指能方便地操縱開始/暫停按紐。在拍攝時,右手肘緊靠身體,左手手掌托住家月攝像機夏布,油煙穩定自然地靠在尋像器眼罩上,或是雙眼觀看液晶顯示屏。
在低位拍攝時,可把尋像器或液晶顯示屏轉向上方,用左手控制開始/暫停鍵。
(三) 執機要領
1、掌握好攝像機的重心。
執機拍攝時,攝像機的重心要穩妥地落支撐點上。拿肩扛執機姿勢來說,要看攝像機的重心是否完全穩當地落在自己的肩上,執機拍攝時能利用的固定支撐要盡量利用桌椅、牆壁、樹枝等,以保持執機平穩。當然能用三腳架拍攝畫面質量會更好。
2、掌握好拍攝姿勢
不管採用哪種拍攝姿勢,都要保持身體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這樣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拍攝。通常採用站姿、坐姿、跪姿、全蹲姿,這些姿勢比較穩定。如上所述,依靠一些固定支撐物效果會更好。最忌似站非站,似蹲非蹲,否則時間很長就會發抖,使畫面不平穩。
邊走邊拍時,為減輕因走路產生的晃動,雙膝應略彎曲,腳與地平行擦地移動,放慢速度,減小步幅。
3、掌握好呼吸
拍攝時要注意控制呼吸,因為忽視時身軀的起伏必然會影響到攝像的穩定。控制呼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屏息法,即在拍攝過程中屏住呼吸。正確的屏息法是:先深呼吸,再慢慢呼出多半,開始屏息,同時開始拍攝。另一種是腹式呼吸法,即拍攝時胸部屏住不動,腹部呼吸要勻,要淺,頻率可以快一些,不做大幅度深呼吸。
二、攝像操作的技術要領
(一)平、穩、勻、准
攝像機的操作手法很多,各有各的要求。但共同的要求就是這「平、穩、勻、准」四個字。這是電視製造界公認的一個標准。
1、平:平就是要求攝像機拍出的畫面水平線與地平線要平行。絕大多數畫面中不是有水平線,就是有垂直線,如把地平線、電線桿、樓房的邊緣、站直的人等,不能拍的橫平豎直,就會給觀眾造成主觀的錯覺。我們常見到一些運動鏡頭,起幅不平,或起幅平落幅不平,這些都不受看。
2、穩:穩就要求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平穩,無論是固定鏡頭還是運動鏡頭,都要避免無目的的晃動。畫面上下、左右晃動,會使人心煩意亂,同時感到拍攝者的幼稚。
② 怎樣避免拍攝中相機的抖動(例舉2種以上方法)
一般來說,人們總結出了拍攝相對清晰照片的規律,就是相機快門速度,最好不慢於所使用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採用的相機鏡頭是50MM,那麼相機的快門速度只要不低於1/50秒,就能拍攝出相對比較清晰的照片。相機的鏡頭焦距是200mm,則相機所用的快門速度就不要低於1/200秒。依次類推。因此,只要掌握這個規律,在注意以下一些問題。就能手持拍出相對清晰的照片了。
1、如果光線比較暗,在不在乎照片的顆粒度的情況下,可以盡量提高相機的感光度ISO值,如許多數碼相機都能提高到400以上。這樣就能得到相對比較快的快門速度,照片就會相對清晰一些。
2、如果相機是變焦鏡頭的,要注意盡量採用廣角段來拍攝,這樣能夠得到相對清晰照片所要求的快門速度也會相應降低。
3、如果光線實在暗,還是要使用閃光燈為好。
4、注意持機姿勢。左手托住相機底部,左胳膊肘貼住身體,最好有所支撐,屏住呼吸,右手食指輕輕按住快門,緩緩按下,等快門釋放後一定要保持片刻才離開快門。許多人按快門很用力,往往會造成相機抖動,拍攝模糊。
③ 照相機防抖動系統是如何做到的
當今照相機的防抖系統 有兩種,一種既是鏡頭防抖技術,一種是機身防抖技術。其中最早實現鏡頭防抖技術的是尼康,於1994年在其袖珍相機上使用,稱為VR技術。隨後佳能推出了第一隻帶防抖的單反相機用變焦鏡頭,佳能把該技術成為IS。機身防抖的發明者是日本的美能達公司。從2001年開始研發獨門的CCD防抖技術,應應用在隨後的數碼單反相機中,當然以後的索尼也萬全繼承了該技術,再以後賓得等其他廠商也採用類類似的技術。
鏡頭的光學防抖技術原理是,設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由於震動所造成的光軸移動,會將信號迅速傳至處理器,處理器經過計算,迅速通過補償鏡片組補償及位移量,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機身防抖技術,也稱感測器防抖技術,和鏡頭防抖技術類似,也是通過陀螺儀測得震動所造成的光軸移動,然後驅動感測器上下左右的位移來補償因震動而帶來的光軸位移。另,前幾年還有一種所謂的」電子防抖「,很多小DC相機採用,其實這種所謂的防抖技術純屬噱頭!它只是強制把你的感光度調的很高,並使用最大的鏡頭光圈,以獲得較高的快門速度,避免因抖動造成的模糊。這個技術是個動向及原理的都知道。
防抖鏡頭的技術稱謂各不相同,尼康稱VR、佳能稱IS、適馬稱OS、騰龍稱VS、松下稱O.I.S。
④ 相機拍照的時候怎麼較少抖動尤其在按快門的那刻。。
防抖只是一種補救措施,拿穩你手中的相機才是最重要的。好的攝影師可以做到1/8秒曝光時間放大到7寸看不出抖。首先,你要站好位,雙腿分開與肩膀同寬,不要單腿站立。其次拿卡片機是是雙手,右手食指控制快門、變焦。左手穩定機身。拿單反有更加詳細的步驟。可以上網搜。按快門時身體不要晃動,更不可走動。還有,如果實在怕快門影響機身可以把快門時間設為2秒延遲。另外,藉助地面上的固定物也可以達到穩定效果。
⑤ 怎樣讓手持拍攝更穩定:拍照時防止手抖的方法
1、正常呼吸,然後在呼氣即將轉換成吸氣的臨界點,按下快門。
2、按快門時,食指動,手腕不動,以保持相機平穩,畫質清晰。
3、按下快門後,不要急於抬起手指,並且繼續端穩相機。
4、雙手肘部(防抖靠肘)貼在兩側;或者使用取景窗取景;或者伸直雙臂把相機帶拉直綳緊……直到拍照完成之後,再去欣賞照片。
(5)相機拍照如何做到抖動擴展閱讀
夜景拍攝小技巧:
1、拍攝時,首先要保持夜晚氣氛,保持燈光照射的真實性,要使用三腳架,快門線等附件,利用一次或多次曝光的形式。拍攝清晰景物時,須光圈小一點,快門放在B門或T門上,根據光的明暗去曝光。
雨景拍攝小技巧:
1、拍攝雨景時一般都要用較大的光圈及較慢的快門速度,才使雨景有足夠感光為顯出景物空間中還沒有落地的雨條和能掌握雨中動態,應站在較高的位置拍攝。
2、一般用1/60秒的快門速度拍攝雨景,就能顯現出空間中還沒落地的雨條,如果使用較快門速度拍攝雨景空間的雨條變較短,使用更慢的快門速度能獲得較長的雨景,便景物中的動態可能就會不夠清晰。
城市拍攝小技巧:
1、低角度的拍攝方法
很多朋友拍美景的時候可能只是站著,但是低角度拍攝出來的照片總會讓人大吃一驚,只不過可能需要你蹲著或者趴著,用這個角度拍攝出來的效果是超乎尋常滴。
在拍攝之前要先選好拍攝的對象,然後找一個比較好的低角度進行拍攝,也可以通過手機的支點在地面上保持平穩避免抖動。有時也需要利用到畫面中的一些元素,比如列車軌道,或者其他的一些點,這都能更好的點綴照片。除了這種角度的拍攝技巧,還需要你的想像力,把手機放在任何地方用低角度的方式進行拍攝,把手機倒放可以讓視角更接近地面。
2、仰角拍攝方法
如果你不知道拍什麼,也可以通過周圍的一些事物來尋找拍攝素材,而常見的基本上都是建築,樹還有天空。不管你是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上,還是在一片生機的樹林里,都可以通過仰角拍攝的方法來捕捉不一樣的畫面。
⑥ 攝影中如何避免相機抖動
拍攝照片的一剎那最害怕抖動情況的發生,因為也不想看到模糊不清的照片。初學者在沒有完全對相機性能熟悉之前,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如何在拍攝中穩定相機。
一、什麼時候要避免抖動
造成相片模糊的原因除了拍攝者自身控制穩定之外,相機快門速度沒有趕上也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例如當快門速度超過1/125s時,如果不是特意抖動相機,那麼抖動問題已經不算明顯。是否任何時候都不能讓相機抖動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還是用照片實例來說明比較直觀。
拍攝工程中有很多辦法能夠避免相機抖動,這里推薦帶上一隻微型三腳架。折疊後的腳架可以輕易放到相機包中,而需要時伸展開來也有30cm-40cm的高度,在一些難取景的場合非常適用。不過自身練就穩定功夫也很重要,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1/15s慢快門下都能夠拍攝出穩定清晰的照片。
⑦ 如何控制拍攝時的抖動
所謂的抖動是在相機的快門速度比被攝體或相機抖動速度低時發生的現象。由於被攝體的運動產生的抖動被稱作「被攝體抖動」。而當被攝體是風景等靜止物體時,由相機搖晃產生的抖動被稱為「手抖動」或者「相機抖動」。雖然這些現象在畫面中都表現為被攝體模糊,但由於產生原因不一樣,需要將兩者區別對待。對於這些抖動,有效的對策就是提高快門速度。為了提高快門速度我們可以使用高ISO感光度或選擇大光圈鏡頭。但是,使用大光圈鏡頭有時也不能完全消除抖動。使用搭載IS影像穩定器具備防抖功能的鏡頭對於抑制手抖動非常有效,但即使是使用搭載IS影像穩定器的鏡頭也並不能防止被攝體抖動,而只能對手抖動起到一定的效果。還有,抖動給畫面帶來的不一定都是負面影響,它對於展現被攝體的動感非常有用。在拍攝運動時,如有意識地使運動員的手、腳等身體的某一部分因運動而產生模糊,就能拍出更有沖擊力的照片。綜上所述,能夠同時靈活運用抖動與靜止這兩者對照片表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原則上來說,可以容忍的是被攝體的抖動,而手抖動只要不是有意運用,應當盡可能避免其發生。所以,拍攝時建議運用防抖機構,在抑制手抖動不利影響的同時掌握靈活運用被攝體抖動的高級拍攝技巧。
三腳架和快門線非常有效
在拍攝夜景時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拍攝是一般的攝影常識,但是在使用三腳架的同時使用快門線減輕相機的振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能使用反光鏡預升減輕相機內部的微小振動,並在反光鏡升起的幾秒後釋放快門,效果還會更好。
了解有利於減輕抖動的功能
和抖動有關的功能高速快門大光圈高ISO感光度IS 影像穩定器快門線反光鏡預升拍攝
拍攝方式手持拍攝--
使用三腳架拍
被攝體抖動---
要抑制被攝體抖動時,盡量選擇高速快門,開大光圈,提高ISO感光度拍攝比較有效。
⑧ 數碼相機時怎麼實現防抖功能的
(一)在目前具備防抖動功能的數碼相機中,主要是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
1,光學防抖:通過鏡頭的浮動透鏡來糾正「光軸偏移」。其原理是通過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然後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這種防抖技術對鏡頭設計製造要求比較高,而且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一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於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特別在大變焦相機,效果就更為明顯了;因為一般變焦越大的情況下,就算是極輕微的抖動也是非常易見的,對於長焦情況下對防抖的功能需求就更大了。做得最好的是松下。
2,電子防抖:使用CCD偏移來實現防抖,其原理就是:首先把CCD安置在一個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然後當陀螺感測器檢測到抖動的時候,就會把抖動的方向、速度和移動量等參數經過處理,計算出足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和光學防抖技術相比,CCD防抖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因補償方式所帶來的球差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困擾單反交換鏡頭的體積限制。而且也不會因為防抖技術而局限了鏡頭的設計了, 所以理光R3和R4就能做到28-200mm焦距7.1倍廣角光學變焦鏡頭了。但效果沒有光學防抖的好。
所以,如果想獲得真正好的防抖效果,那麼應該選擇具有光學防抖的數碼相機;或者是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兼備的數碼相機。
(二)通過對防抖功能的認識,我們可以知道,防抖功能的使用,能有效地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當然啦,如果你有一雙鐵手的話,沒有防抖也一樣好使。還有呢,即便有防抖功能,但在拍夜景時,依然是不頂事的,依然是必須使用三腳架--這才是最好的防抖工具了。所以,如果你常常使用三角架的話,有沒有防抖無所謂,三角架比防抖功能還要管用的。如果你沒有使用三角架的習慣的話,為了避免把照片拍虛了,有防抖就比沒防抖的好多了,特別是長焦機。
其次,在目前的數碼相機中,適合家用的機型可以說佔了絕大多數了。廣角、長焦、防抖、大屏、卡片機、全自動、全手動、多功能等等,五花八門的,選什麼,就看你的喜歡和投資量了。推薦:
第一,松下FX01-廣角+防抖+超強動畫+精緻小巧。
(1)相比前代機型FX9,FX01最大的改進是具有28mm廣角拍攝能力。在超小體積上實現了相當於35mm相機28mm~102mm的廣角變焦鏡頭,再結合內置薄型感光器,,光學變焦也提高到了3.6倍。是目前全球最小的28mm廣角的數碼相機。
(2)FX01採用了1/2.5英寸的600萬像素CCD,最大記錄像素2816×2112,3:2的畫面最大可以拍攝2816×1880,16:9照片最大拍攝2816×1584像素。採用了3.6倍光學變焦的LEICA DC VARIO-ELMARIT鏡頭,ISO 800-1600高感光度,快門8~1/2000秒,最大光圈為F2.8-5.6。場景模式有肖像、運動、風景、夜景、夜景肖像、焰火、聚會、雪景、自拍肖像。
(3)機身的背面採用了2.5英寸像素高達20.7萬像素低溫多晶圭液晶屏,屏幕的顯示效果非常的好,給取景和照片瀏覽帶來很大便利。
(4)FX01擁有松下獨有的O.I.S光學防抖系統,再結合最高達到ISO1600的高感光度,有效防止了拍攝時因抖動而造成的影響模糊,防抖效果特別的好,大大提高照片拍攝的成功率。此外FX01具有超強短片拍攝功能,它最強悍的地方是支持拍攝解析度高達848×460/30fps的寬屏幕動畫,拍出來的畫面流暢自然清晰。如此高的短片拍攝像素在卡片機型裡面僅有FX01一家獨有。
(5)存儲方面,FX01採用松下開發的同時也是目前價格最低廉的SD卡,給用戶節省了後期成本;採用鋰電池供電,電池續航能力也得到提高,一次充電可拍攝的照片約320張。
(6)FX01的外觀尺寸為94.1×24.2×51.1mm(寬度×厚度×高度),重量大約是160g,一共有銀色、珍珠白、水晶黑和粉紅色4種顏色的外殼可供選擇。做工精緻,用料上乘,手感很好,拿著穩當舒服,也許這要比那些第一薄第二薄的好拿得多。其菜單設計合理,操作便利,性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模形是越看越中看,莊重之中流露出時尚,小巧中不乏大氣。目前報價是2800元。作為一款亮點多多的新機,這樣的價格是較為平易近人的了。
第二,入門級相機當中,佳能A系列是有口皆碑的了。佳能A系列相機素來都以低價位高性能著稱,具有良好的手動功能,支持快門優先、光圈優先、手動曝光模式,給用戶更多的創造空間,很適合初級攝影愛好者使用。A700/A620/A610/A540/A530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
(一)A700。特點是長焦+微距。是A系列中最高端機型。目前價位是2300元左右。
第一,6倍光學變焦鏡頭。A700是佳能第一款配備6倍光學變焦鏡頭、具備200mm以上長焦拍攝能力的A系列數碼相機,。其焦距相當於35mm照相機的35-210毫米,適合於風光、人像等各種題材的拍攝。鏡頭的光學結構是7組9枚鏡片,含一片非球面鏡片,具有出色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獨特的鏡頭設計實現了大變焦比鏡頭的小型化。
第二,出眾的影像質量。A700採用1/2.5英寸CCD, 有效像素達600萬,最大解析度可以達到2816×2112,可拍攝高分辨照片。同時佳能先進的DIGIC II影像處理器,確保了優越的影像質量和高效的處理速度。
第三,1cm超級微距。A700具有超級微距功能,最近拍攝距離達1cm,非常適合拍攝花卉和靜物。
第四,強大的功能。A700的2.5」LCD,約11.5萬像素,取景清晰,缺點是不可旋轉。不僅能以16:9比例拍攝富有電影效果的動態短片(達到:640×480像素、30幀/秒拍攝能力,效果很好),還可拍攝16:9比例的照片。相機新增的高感光度ISO800功能,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也可拍攝清晰的照片。支持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和全手動曝光操作,共有19種場景拍攝模式,9點自動對焦系統,支持2秒或10秒自拍延時。另外它採用了類似於數碼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可以不通過LCD只通過光學取景器就可以進行精確的手動設置,這也是A系列相機的一個創新,也是A系列數碼相機里的頂級產品。
第五,佳能A700和其它A系列數碼相機一樣有著不俗的外觀設計,銀白色的機身無疑是時尚的象徵,這也是佳能的一大特色。整體機身尺寸為94.5×43.4×66.5mm,重量200g,在家用攜帶型機型中算是比較小巧了。使用2節AA電池供電,方便出遊旅行。其出色的色彩表現及較低廉的價格都使這款產品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二)A610。特點是性價比突出。
這是佳能去年9月發布的一款入門級數碼相機,採用了獨特的2.0英寸的旋轉LCD,給用戶取景帶來很大的便利,鏡頭和最新的DIGICⅡ處理器也能保證畫質,手動功能更能滿足業余攝影愛好者的需要。目前不少商家報價為2300元上下,但附送512M SD卡、2000mAh的充電寶、讀卡器、三角架、相機包,算起來已經實際不足2千元了,確實非常實惠了。
A610在外觀上,是銀色的金屬材質機身,半專業的大手柄造型,手感相當的不錯,配合機頂的大功能撥盤操作,專業感十分強烈,就憑借這一點,就能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的眼球。值得一提的是佳能A610還載入了佳能特有的,一般只用在佳能單反等高端機型的DIGIC II圖像處理晶元,可以有效提升反應速度並提高色彩表現能力。
A610採用了1/1.8英寸CCD,有效像素500萬,高質量4倍光學變焦鏡頭,變焦范圍相當於35mm相機35mm-140mm,最大光圈F2.8-F4.1,ISO為50/100/200/400。快門為15 - 1/2500 秒,最近拍攝距離達到1cm。配備了一塊可旋轉2.0英寸11.5萬像素LCD,其良好的顯示效果讓用戶的拍攝更加順暢。
A610提供了手動、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模式,給用戶創作帶來更大發揮空間,另外支持人像、風景、夜景等8種場景模式,使用戶無須過多設置,便可以拍攝出令人滿意的照片。此外A610新增「我的色彩」模式,可以在拍攝前設置照片的特殊色彩效果,在拍攝動態短片時也可以使用,給拍攝帶來了很多樂趣。
A610佳能採用AA電池供電方式,一次工作需要使用4枚電池。內置了16M的存儲空間,並且支持SD卡擴充。數據介面類型USB 2.0。三圍是:104.8*66*49.1mm,較為笨重些。
此外A610還支持640×480、30FPS的不限時短片拍攝,高達640×480的解析度加上30楨每秒的速度,所拍短片圖像流暢清晰自然,效果很不錯。第三,中高端的消費級長焦機型中,可選索尼H2(3000元)、H5(4000元)、佳能S3 IS(3650)、松下FZ7(3500),都是防抖長焦新品,當然也都是目前的熱銷品了。
⑨ 照相機防抖的原理是什麼
有光學防抖和數碼防抖之分,光學防抖大概是有個內置的陀螺儀,根據地球引力作用糾正,數碼防抖是通過軟體糾正照片的抖動。
相機自身有感應抖動的感應器,當感應到抖動的時候,它會發出指令,驅動鏡頭里一片懸浮的鏡片向向反的方向移動,這就是光學防抖。
電子防抖是提高相機本身的,感光度,也就是ISO值,然後讓相機快門速度,實施防抖的。
相機的防抖有兩種,一種是機身防抖,一種是電子防抖。電子防抖就是指提高相機的ISO值來提高快門速度,從而達到防抖的效果,但是高的ISO對畫面有影響,會產生噪點。
機身防抖又分兩種,一種是鏡片防抖比如佳能,一種是CCD防抖比如索尼
鏡片防抖是指通過鏡片的相對位移來達到防抖的目的。
CCD放抖是指通過CCD的位移來達到防抖的目的
⑩ 相機拍照時抖動怎麼辦
其實正確的持機姿勢對於拍出清晰照片是很重要的,然而很多初學者卻發現想要拍出一張清晰明亮的照片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光線充足的室外還好,一旦到了黃昏、室內使用手持拍攝,相機總是抖個不停,拍出的相片模糊不清,人物還時不時有重影現象。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往往會想到購買支持光學防抖功能的數碼相機產品,其實除了光學防抖之外還有一種效果非常顯著的防抖方法,那就是正確的相機握持姿勢。
握持相機的方法不當是導致相機抖動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在使用相機時右手的拇指應放在相機的背後,如果相機設有拇指槽,則將拇指按在拇指槽上即可。
光學防抖配合正確的握持姿勢將會更加穩固
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依次放在相機的前面偏下,食指則自然的放在快門按鈕上。而左手的姿勢則如下圖所示,大拇指與食指成90度的直角,緊貼在相機的左側,以提供有力的支撐。
光學防抖配合正確的握持姿勢將會更加穩固
當使用鏡頭比較沉重的單反相機時,右手姿勢不變,左手用掌心穩穩的托住鏡頭。而使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操作對焦以及變焦撥環。這樣,左右手就共同組成一個防止相機抖動的穩定支架,起到了一定的防震作用。
單反相機握持姿勢
同時合理的藉助拍攝環境依然能夠起到很好的防震動效果,例如將身體倚靠住牆體或者柱子都將使手臂更加穩定,從而拍攝出清晰的相片。
對於沒有提供光學防抖支持的數碼相機來說,正確的握持姿勢不但具有專業氣質,更是保證了相機的穩定從而提升了拍攝成功率。
藉助拍攝環境倚靠拍攝更穩定
最後告訴大家,對於已經擁有了光學防抖技術的相機來說,如果再使用正確的握持姿勢則能夠應對絕大多數不利光線下的拍攝,所以正確的相機握持姿勢不但是我們學習攝影的基礎,也是攝影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