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為夜間攝影設置相機參數
有些人仍然認為只在白天拍攝漂亮的照片是很容易,而且根據你的需要照片拍攝出好效果的可能性更高。這種方法不能說是正確的,因為僅在白天拍攝,你就失去了利用日落,傍晚和夜晚之美工作的機會-有趣的神秘時刻,充滿了從暖光到冷霓虹燈的不同陰影。
因此,在你看來,夜間拍攝框架是經驗豐富且專業的攝影師的工作,對於初學者而言是無法做到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肯定地知道適應這種條件將非常簡單,主要是練習和嘗試不同相機的設置。
② 佳能野外70多人的合影相機怎麼設置參數
如果只是問參數:
1、首先要調整到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光圈值調整到F8-F11之間(保證全景深和各各人的清晰度)。
2、另外要看具體拍攝環境的光線,如果是在日光下,要注意順光還是逆光來選擇拍攝地點,如果不是一定要固定的背景拍攝地,盡量選擇側光或順光拍攝,如果一定要逆光拍攝,一定要選擇閃光燈補光(那樣人臉才清晰,不會臉部太暗)。
3、根據上面光線環境選擇ISO,如果快門速度太慢就要提升ISO,一般白天400-600的ISO絕對夠用的了,再高,就會擔心噪點太大,除非你的機器是全畫幅那另當別論。
4、一定要用三腳架,如果想拍好照片,尤其是大合照,選擇三腳架是很好的保證。
5、選擇RAW+JPG的最高質量模式拍攝,為後期可以調整各種參數提供保證。
6、選擇連拍模式,拍攝大合照一定要選擇連拍模式,恐防有人眨眼睛之類,所以要連拍多張,保證一次拍攝OK。
以上6點是一點經驗分享,希望能幫上忙!
③ 請問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用佳能5D相機如何設置光圈
這個提問有些暗示含義:光線暗對應的理當是大光圈!
而攝影本身都是帶有目的性的,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光線與光圈的對應關系,我以為
在環境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有多種解決曝光不足的方法,光圈調大隻是其中之一,
通常我會首先選擇,調高一檔或兩檔iso感光度,再來決定使用什麼快門模式,是否使用輔助閃光燈,所以不一定首先是調整光圈值,光線一暗下來就調整光圈的做法是比較幼稚低級的。
數碼相機時代到底比膠片機有優勢,那就是可以隨時調整感光器件的ISO,這是膠片機無法辦到的。
④ 拍運動照片怎麼調相機
1、將相機拍攝模式調整為速度優先,即TV檔或S檔;
2、並根據現場的光源情況確定快門值,一般需要在1/800至1/1000秒以上;
3、用盡量低的感光度,ISO800以內;
4、測光模式調整為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
5、對焦模式設定為自動追焦模式AF-C,單點對焦;
6、建議設定連拍。單張也可以,連拍更好。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⑤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作為一個經常使用單反相機進行拍照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嗯。因為提到的在黑暗條件下啊拍照的問題我也遇到過。最後就是成功解決了。
4.加大光圈。這也是治標的一個辦法。大光圈可以允許更多光量的進入。比如經濟實惠的小痰盂,就有f/1.8的大光圈。
⑥ 在光線和光線暗的環境下分別怎麼調整光圈和快們
1. 光圈值f值與進光量成反比
光圈大小是用f值來表示,數值越大光圈孔徑越小,數值越小光圈孔徑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因為光圈孔徑大),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
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在買鏡頭時,光圈的大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響價格的高低,擁有大孔徑光圈的鏡頭在價格上比那些小孔徑光圈的鏡頭貴很多,大光圈在光線暗的環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現,在不改變快門速度的前題下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線,從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
應用:
現在專業型的變焦鏡頭光圈一般都能開到F2.8,定焦鏡頭比如CANON50MM能開到1.4!大光圈除了能獲得更多的光線外,還能獲得淺景深的效果(所謂景深,就是當焦距對准某一點時,其前後都仍可清晰的范圍)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說得比較俗就是拍攝的主題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這樣突出主題,在拍人像時常用到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後景都比較清晰,適合拍風景照。當然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關,還跟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有關
2. 快門與進光量成正比
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一種機械或電子裝置,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控制進光時間,這是快門的基本作用。它與光圈配合,解決曝光量的需要。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們也可以把快門說成是讓相機保持當前設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時間。對於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應的數字來進行設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們分別表示讓當前設定的光圈孔徑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時間。
應用:
拍攝運動中的物體比如一場球賽,飛翔的鳥兒,快門一般就要設在1/300秒以上,這樣才不至於拍出來的照片是糊的!
拍靜止物體時一般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30秒,因為據統計手持相機拍攝,手的穩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這個時間范圍內
4從右側圖庫拖動圖片到此處
3. 快門、光圈組合應用
在拍攝不同狀態下的風景、人物對快門或光圈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組合是可以得到同樣的曝光量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來解釋吧,有這樣兩組曝光組合,A.快門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為5.6。B.快門速度為1/60秒,光圈F值為4。雖然這兩組的光圈和快門值都不相當,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樣的,但並不能證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樣!
4. 感光度ISO的定義及應用
所謂感光度,就是指對光線的感應能力,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個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一般來說,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況下,畫面更清晰,更細膩,細節表現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則可以在暗光環境下應付自如,不過高ISO會便照片上的燥點增加!所以在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使用低ISO。使用數碼相機拍照一般都是調節這三個參數,拍照時最先考慮的是光圈大小,然後是快門速度,ISO是最後考慮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況下,ISO值的設定一般都是根據快門速度來定的。
⑦ 我要在夜間的室內拍攝 燈光很昏暗 要怎麼設置相機
根據你所說的情況,我覺得,似乎你只能用閃光燈了(根據需要配置相應閃光指數的閃光燈),原因解釋如下:
昏暗條件下拍攝可行辦法是
1、穩定,包括被攝者穩定和攝影者穩定,二者缺一不可
2、曝光,光圈、快門和iso
3、外界光線,比如閃光燈
針對你的情況,
1、穩定是不可能了,被攝者都不穩定,加上防抖的效果基本沒用。
2、高iso就有噪點,你可以選擇換個相機,但這個成本不值得。同時,我現在不知道你的快門和光圈是多少,你自己可以試試,首先你用現有鏡頭的最大光圈同時用你能接受的最大iso,固定住這2個參數,試一下多少快門才能拍攝到清晰的舞者(根據舞者的移動速度來的),然後你再固定住光圈,降低快門速度(不管舞者是否模糊),看看快門降低幾檔才能得到你滿意的曝光效果。這樣就可以得到期望的結論:你快門降低了幾檔,那麼你的光圈就應該升高幾檔。根據這個你就能知道如果買1.8的鏡頭能不能夠用。我感覺,你都能用1600的iso了,估計1.8的光圈恐怕不夠用,或者將將夠用(臨界)。
3、因此建議你用閃光燈,外置的,如果距離不遠,內置的也可能夠用,但如果想把人物和背景都拍亮,可能還得是外置的。但是如果環境要求不讓用閃光的話,你就只能糾結了。
總結如下:根據第二條就能預估你如果購入1.8的光圈是否可滿足你的要求。但最簡潔靠譜的做法還是用閃光。如果既不能用閃光,1.8的又不能滿足,那麼你只能放棄了,就類似於想讓火箭飛的高,運輸的衛星還要沉,提供的燃料還要少,是不可能的。
另外告訴你:光圈、快門、iso的關系:快門越快,光圈越小,iso越小,曝光就越少。而且,固定住一個的話,另外兩個改變的檔數是相同的,舉例說明:
固定住iso不變,把快門提高(快門變快,分母變大,你懂的)1檔,那麼必須增大光圈(光圈變大,數值變小,你懂的)1檔,才能保證曝光相同,如果快門是提高2檔,那麼光圈就要增大2檔,以此類推。
如果固定住光圈不變,把iso降低1檔,那麼快門必須降低1檔。iso降低2檔的話,快門就必須降低2檔,以此類推。
如果固定快門不變,把iso降低1檔,那麼光圈必須提高1檔。iso降低2檔的話,光圈就必須提高2檔,以此類推。
另外外告訴你,光圈的一檔相差根號2倍,快門一檔相差2倍,iso一檔相差2倍
另外外外告訴你,如果你的設備能滿足要求,那麼當你調好曝光之後,由於舞者在到處動,焦距也是不好調的,你可以選擇3種方法:1、離舞者遠點,那麼舞者移動的幅度相對就小了,對焦以後舞者就算動了,焦距不準也模糊得有限。2、我知道有的相機有那種可以對移動物體對焦的功能,如果你的相機有此功能,請打開用。3、如果2的功能你沒有,1的效果你還不滿足,那麼可以嘗試用超焦距的方法,至於怎麼用,搜一下吧,很簡單。
⑧ 請教各位大師.我想拍奔跑的人時 相機是怎麼設定的
1,如果拍瞬間凝固的畫面,就要用高快門。具體的快門速度依據不同的運動速度與光線環境而不同。如果掌握不好快門、光圈、感光度的合理配合值,那就用「光圈優先」,或場景中的「運動模式」。
2,如果拍攝運動員清晰、背景動感的畫面,首先要告訴你,拍攝成功的幾率很低。這需要用小光圈、慢快門、三腳架+靈活的雲台、中灰鏡、外接取景器(你說「用的是專業相機」,我的理解就是單反吧,一般外行都管單反叫專業相機,所以必須配外接取景器,否則慢快門時你什麼也看不見)。
拍的具體方式:把雲台縱向鎖定,橫向調松,用1-2秒慢門,外接取景器跟蹤運動員。如果光線很強,需要在鏡頭前加中灰鏡減弱感光。這就可見拍攝成功的幾率有多低了,二樓「跑步、轉身拍攝」的答案純粹是開玩笑。
補充問題:
連拍時用高速快門,一般問題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