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上的K歌軟體哪個比較好用
51Mike麥克瘋是一款免費的K歌軟體,即俗稱的電腦K歌軟體,在線K歌軟體,網路K歌軟體,目前該款軟體以其強大的功能,史無前例的完善表演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卡拉OK唱歌迷,他們紛紛下載使用並視為至寶。目前該款軟體完全免費下載,而且免費使用。 http://www.51mike.com/fddown.do?minor=392&sid=10181免費K歌軟體麥客瘋說明:
「個人歡唱」——足不出戶就可以盡情 K 歌、練歌,一展歌喉
「錄音上傳」——打造自己的音樂專輯,分享給所有網友
「唱歌評分」——獨一無二的語音評分系統,給傳統的卡拉 OK 帶來競技,使每個網友在麥客網的音樂社區內都有自己的地位
「在線包房」——網上 KTV ,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互動演唱,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卡拉 0K 聚會的樂趣。
2. 什麼牌子相機比較好
個人建議和觀點供你參考: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有個沒有爭議的答案.
消費級DC產品上,佳能第一,索尼第二,尼康第三.
單反產品上,佳能第一,尼康第二,索尼第三.
佳能A2000IS、(佳能A2000IS有6倍的光學變焦),佳能IXUS80、85IS、索尼W130、W150價格在1300-1400元左右,是採用伸縮式鏡頭的卡片機,最終成像效果要比採用潛望式鏡頭的卡片機的成像效果要稍好些.
佳能A2000IS、佳能IXUS80、85IS、索尼W130、W150是全自動相機,針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拍攝環境,無法通過手動調節光圈、快門等參數來獲得精確的曝光,只能通過機內預式的各種拍攝模式來應付各種復雜多變的拍攝環境,特別是光線較差情況下,尤其在拍攝夜景時,成像效果會顯得不怎麼理想,但一般家用都完全能勝任.
佳能A590IS,價格在1300元左右,性能上更好點,最主要的優勢在於除機內預置的多種拍攝模式外,更有全面的手動拍攝功能,在拍攝時可以更多融入你自己想要的效果,拍攝的樂趣和空間會更大,尤其在拍攝純夜景相片時,通過手動調節曝光、光圈、ISO等參數後,得到的相片畫面效果清徹潔凈無任何噪點,是那些時尚全自動卡片機用類似夜景模式之類的所謂程序模式(俗稱傻瓜模式)相機拍攝的成像效果無法相比的.
佳能新推出的幾款機型如佳能IXUS95、100、110、950、990和佳能IXUS80、85、90、860、870、970舊機型上,索尼新推出的幾款機型如索尼T90、T900、W210、W220、W290和索尼T系列、W系列舊機型上,最主要的成像器件感光器晶元CCD尺寸幾乎相同,都在1/2.3英寸左右,雖然有的有幾百萬像素數的提升,實際成像效果上無任何大的實質性區別,基本是同類型、同檔次機型,都是全自動相機,屬新瓶裝舊酒,無任何突出的功能,僅多了些對提升成像效果亳無影響的花哨功能而已,因剛推出,價格偏高,目前性價比較底.
買相機和買電腦一樣的,適合你用的就是最好的.你可根據自己的價位、喜愛,在網上查下資料對各款比對下
3. 本田車和豐田車哪個好
眾所周知本田和豐田都是日系車,從這兩個品牌進軍中國市場的時候就開始爭論開了,究竟那個的質量更好一點。兩個品牌都在中國收獲了大批的粉絲,所以一直爭論不休,也沒有爭論出來一個所以然來。就讓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看豐田和本田這兩個日系品牌那個的質量更好一些,更受消費者喜愛。
2、本田,說到本田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是本田的引擎。為什麼本田的因為那麼的好吶,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本田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了,因為創始人是一位痴狂的賽車手和摩托車手。所以也把自己的愛好帶到了品牌上,也就早就了本田的發動機在汽車企業里名列前茅,因為其可靠性高,油耗低。受到廣大車主的追捧。本田和豐田不一樣它更注重技術的研發,特別是長處發動機。所以一些追求速度的人都選擇了本田。
總的來說就是豐田穩健保守,本田激進張揚。喜歡省心保值的會選擇豐田,對動力和操控喜歡的會選擇本田。質量的話,我更喜歡豐田。
4. 公司起名怎麼起比較好
企二哥為你解答公司如何起名比較好:
1、公司名稱要簡單好記,朗朗上口
2、公司名字兩個字雖好,但容易出現重名,建議使用多個字組合,可使用「ABB」的形式,這樣也好記,例如「拼多多」
3、公司名稱要規范,只能由簡體中文組成
4、公司名稱不能混淆知名公司,否則無法通過公司核名。
如果不知道如何起名,可以使用一些公司起名工具,合理使用工具能減少一些麻煩。
5. 相機哪個好
個人建議和觀點供你參考:
索尼T700、T900是採用潛望式鏡頭的卡片機,成像效果要比採用伸縮式鏡頭的索尼W230、佳能IXUS95、110IS卡片機要稍底些.
索尼T700、T900、索尼W230、佳能IXUS95、110IS都是全自動相機,針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拍攝環境,無法通過手動調節光圈、快門等參數來獲得精確的曝光,但能通過機內預式的各種拍攝模式來應付各種復雜多變的拍攝環境,但光線較差情況下,尤其在拍攝夜景時,成像效果會顯得不怎麼理想,但一般家用完全能勝任.
注重外觀,索尼T700、T900更精巧時尚些,其中索尼T700性價比較好些.從成像效果的角度來說索尼T900和索尼T系列舊機型一樣,沒有提高,都並不理想.
其實索尼索尼T700、T900上,作為最大買點的92萬像素的3.5英寸觸摸屏,僅是在回看拍攝的相片時的養眼與否的區別,對實際的成像效果毫無影響,大尺寸的顯示屏會消耗更多的有限電量.
注重成像效果,佳能IXUS110IS較好些,佳能IXUS110IS最大的買點是有28mm的廣角,家用消費級DC相機上,不要太在意廣角的有無,有了廣角,實際的成像效果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沒有了廣角,實際的成像效果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
佳能新推出的幾款機型如佳能IXUS95、110IS和佳能IXUS80、85、90、860、870、970IS舊機型上,索尼新推出的幾款機型如索尼T90、T900、W190、W210、W220、W230、W290和索尼T系列、W系列舊機型上,最主要的成像器件感光器晶元CCD尺寸幾乎相同,都在1/2.3英寸左右,雖然有的有幾百萬像素數的提升,實際成像效果上無任何大的實質性區別,基本是同類型、同檔次機型,都是全自動相機,屬新瓶裝舊酒,無任何突出的功能,僅多了些對提升成像效果亳無影響的花哨功能而已,因剛推出,價格偏高,目前性價比較底.
索尼T700、T900、索尼W230、佳能IXUS95、110IS的價位上,不妨關注下索尼W300、佳能IXUS980IS、性能更好,不愧是索尼W系列、佳能IXUS系列中的旗艦級機型,價格在2300元左右,最主要的優勢在感光晶元CCD尺寸比較大,為1/1.7英寸左右,(索尼T700、T900、索尼W230、佳能IXUS95、110IS僅為1/2.3英寸),大尺寸的感光晶元配合千萬以上的高像數,能真正帶來更高質量的成像效果,除機內預式的多種拍攝模式外,更具有全面的手動拍攝功能,在拍攝時可以更多融入你自己想要的效果,拍攝的樂趣和空間會更大,尤其在拍攝純夜景相片時,通過手動調節曝光、光圈、ISO等參數後,得到的相片畫面效果清徹潔凈無任何噪點,是索尼T700、T900、索尼W230、佳能IXUS95、110IS用類似夜景模式之類的所謂程序模式(俗稱傻瓜模式)相機拍攝的成像效果無法相比的.
佳能A590IS、A650IS、A720IS,價格在1300-2000元左右,性能也較好,最主要的優勢是和索尼W300、佳能IXUS980一樣,具有全面的手動拍攝功能.
其中佳能A650IS更好,最主要的優勢在感光晶元CCD尺寸比較大,為1/1.7英寸,大尺寸的感光晶元配合約1200百萬以上的高像數,能真正帶來更高質量的成像效果.
買相機和買電腦一樣的,適合你用的就是最好的,你可根據自己的價位、喜愛,在網上查下資料對各款比對下
6. 太原工業學院與陝西理工哪個好
就整體而言,陝西理工學院好一點!
想請看下面的!
陝西理工學院(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英文縮寫SNUT)是一所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由原陝西工學院和漢中師范學院合並組建而成。學院校園佔地約1741.2畝,建築總面積491301陝西理工學院校徽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7479萬元。學校坐落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譽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編輯本段]師資力量
陝西理工學院是一所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和管理學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地方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以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新增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職教育、繼續教育的多層次辦學格局。學校現有8個二級學院、11個系、1個教學部和2個中心,設有漢語言文學、數學、英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52個本科專業。學校建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18個校級重點學科和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2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下設71個實驗(實訓)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385萬元。學校館藏圖書150.80萬冊,中外文期刊3450種。學校教學科研設施齊全,條件完備。 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富有敬業精神的教職工隊伍。現共有教職工名,教師總數1131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354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及省級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獲得者27人。各類在校學生2.12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82萬人。 陝西理工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辦學,堅持深化改革、從嚴治教,積極適應社會需求,調整專業布局,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課程建設,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學科、專業、課程結構,建立了完備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近5萬名合格人才,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編輯本段]院系設置
文學院
文學院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漢中大學中文系,由於種種原因1966年學校停辦,中文系也因此停止招生。1975年陝西師范大學在漢中設立分校,中文系恢復招生。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漢中大學並改名為漢中師范學院,歸屬陝西省領導,批准設立中文、數學等5個系,從此中文系進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2001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原陝西工學院和漢中師范學院合並組建為陝西理工學院,中文系師資和學科建設進一步加強,經過多年努力,陝西理工學院於2006年1月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中文系的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成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隨後經過學科整合,中文系成為陝西理工學院的二級學院——文學院。 文學院現有教師幹部5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人,副高級職稱17人,中級職稱24人,初級職稱5人,專任教師50人。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29人,其中博士5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24人,在讀碩士4人,另有外聘教師11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人。 文學院現有三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文秘教育和廣播電視新聞學,兩個高職(專科)專業:語文教育、新聞采訪與製作。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為校級名牌專業,文藝學和中國古代文學為就、校級重點學科,一門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一門校級精品課程——外國文學。 文學院堅持以質量求生存,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和認可,近幾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左右。在新的世紀,文學院將乘著申碩成功和學科調整之東風,以本科教育為主,努力辦好碩士研究生教育,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為陝西理工學院大發展以及科教興國、科教興陝作出積極貢獻。
經濟與法學院
經濟與法學學院是在原政法系、社會科學部、思想品德教研室的基礎上,於2006年元月整合組建的教學部門。整合前的三個教學部門在48年的辦學歷史中,有著深厚的精神和成果積淀,這使得經濟與法學學院有著較高的發展平台。至2007年8月,學院有專任教師12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5人,講師64人。學院資料室擁有中外文藏書2.8萬余冊,中外期刊雜志200餘種。有模擬法庭、人力資源管理實訓、多功能多媒體教室等為教學科研提供基礎設施。教學手段、學術研究、資料搜集、數據分析、對外交流等手段和方法有較大的改善和提高 目前學院設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等四個專業,承擔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品德課公共課教學。2007年6月底,全院在校學生1182人。學院建有校級重點學科4個,校級名牌專業1個,校級精品課程門,校級優秀課程4門,校級重點課程4門。目前有近20門課程採用多媒體教學,5門課程採用雙語教學,已開發和正在開發中的6門教學課件正在試運行中。目前,學院正總結經驗、查找差距,認真做好各項 教學工作,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著力建設本科教學質量的各項標志工程。 目前,由經濟與法學學院教師主持的國家級立項課題3項,省部級立項課題12項,省教育廳及漢中市立項課題9項。相關科研工作和成果獲省、市多項政府科研成果獎,並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學院有關教師率先提出了陝南經濟發展的綠色產業道路的構想,在省、市政府立項資助下,其研究成果對漢中市形成綠色產業戰略起到了理論先導和積極推動作用,對陝南經濟發展的綠色取向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目前,學院積極整合科研力量,明確科研方向,以省部級以上立項、重大科研成果為標志性工作,著力建設優勢學科。 學院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努力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大學教育。學生的考研、四、六級外語考試以及「口才協會」等社團活動、科研立項、體育比賽和文藝演出等,都有突出的表現和成績。 經濟與法學學院將認真貫徹學校辦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本,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本科教育為主,注重科學研究,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為我院培養合格的本科畢業生提供良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積極准備申報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品德教育、區域經濟學三個學科碩士點,並為其它學科申碩創造條件。經過十年左右努力,使學院具有申報博士點的基本條件。
藝術學院
1997年3月成立漢中師范學院藝術系,學校根據漢中市政協委員的提案,認為為地方基礎教育服務是學校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決定成立藝術系,設置藝術類專業。遂安排專人起草增設專業論證報告,招聘專業教師,購置教學設備,調整教學用房。當年招收美術學(師范類)專業新生 32人。2002 年因院校合並更名為陝西理工學院藝術系,2006 年因學科整合,成立藝術學院。 辦學條件:擁有專業教學樓,面積7557.87平方米。 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42.27萬元。 專業圖書資料10947冊。 專業教學用計算機72台,鋼琴82架,石膏教具一批,演出服裝300多套,名族樂器一批,名族樂器一批,多媒體教室1個,專業照相機3部,攝象機2部,投影儀3台等教學硬體,有力地保證了專業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在校學生936(音樂學專業289人;美術學專業284人;藝術設計專業363人)。 辦學條件: l 學校投巨資( 600 余萬元)在 2001 年建成藝術教學樓; l 院成立之初有鋼琴 6 架, 2000 年購鋼琴 30 架, 2001-2002 購 15 架, 2003 年購 20 架, 2004-2005 年又增購 10 架。 2006 年購三角鋼琴 1 台,目前共有鋼琴 82 架; l 2007 裝修了音樂廳和美術作品展廳; l 藝術專業的教學對設備特殊的要求,近年來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先後購置了演 出服裝 300 多套、攝像照相器材、計算機、圖書、電子出版物等等,從根本 上保證了藝術學院專業教學過程的規范。 l 購置教學用石膏教具、展覽用畫框、版畫印刷機、攝像機、照相機、建設多 媒體教室,有力地保證了專業教學活動規范有序的開展。
體育學院
陝西理工學院體育學院是在陝西理工學院體育系和陝西理工學院基礎課一部公體教研室、基礎課二部公體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的。原陝西理工學院體育系的前身是漢中師范學院體育系,至今已有32年的辦學歷史,先後為國家培養中學以上體育師資、各級教練員、體育管理人才2000餘人,其中40餘人考上碩士研究生,歷屆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和好評,許多畢業生已成為體育教育、訓練和管理等行業的骨幹力量。 體育學院現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兩個專業,同時承擔著陝西理工學院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體育學院現有學生512人,教職工80人,專任教師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人,講師27人;國家級裁判員2人,國家一級裁判員15人。現擁有國際標准田徑場、游泳池、綜合體育訓練館等現代化的體育場館,體育設施較為完善。 體育學院歷來注重將教學、科研、訓練融為一體,始終不渝地貫徹「嚴謹、求實」的治學方針,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有一支專業能力強、科研水平高、愛崗敬業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幾年來累計出版專著31餘部、在國家級、省級、各大體育院校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0餘篇,還承擔有國家級、省級、院級科研項目。現有院級精品課程、重點若干門 體育學院更新教育觀念,開拓創新,以辦學定位為立足點,以培養目標為依據,完善和修訂教學計劃,推進教學改革,不斷探索辦學新路子。幾年來,體育學院在學校率先推行了掛牌教學,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都有了明顯的轉變,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其前身為陝西理工學院化學系,始建於1958年,先後經歷了漢中大學農化科,漢中師范學院化學系,陝西理工學院化學系等階段,2006年經學校學科整合,組建了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現有化學(師范類)專業、應用化學專業、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等五個專業。擁有一個校級優秀名牌專業(化學專業)、兩個校級重點學科(分析化學、物理化學)、一門校級精品課程(無機化學)、三門校級優秀課程(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和一門校級重點課程(化工原理)。 學院現有教職工60人,專任教師50人,教師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高級實驗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36人,師資隊伍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合理。在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學科建設工作、科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30餘篇,多篇論文被SCI和EI收錄,11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陝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和學校科研成果特別獎,34項研究課題獲省市、學校等部門立項資助,學院建立應用化學研究所,為地方的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服務。 學院一貫重視教學研究,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版各類教材、科研專著二十餘部,獲得省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10餘項;教師教風嚴謹,教學效果好。學院從1958年至2007年累計輸出畢業生2378人,畢業生遍及國內外各個行業,大部分已成長為單位的骨幹力量,為國家和地方的科技、教育與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實驗中心近年來有了大的發展,2007年被學校評為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有基礎化學實驗室、現代化學實驗室、化工與應化實驗室、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16個實驗分室,實驗設備總值553.94萬元,能滿足師生的教學科研需要。實驗室向學生開放,近年來,在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同時,實驗中心利用現有設備積極為地方經濟服務,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學生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重視教育實習基地和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現建有南鄭中學、九冶中學等規范的教育實習基地、四川川化集團、南鄭化工總廠、漢中理想化工、漢中環境監測站、略陽鋼鐵公司、略陽電廠、漢中污水處理廠等生產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實習扎實、規范,效果明顯。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工作。以專業為基礎,學院學生社團綠色衛隊,多次對漢江流域進行科學考察,開展環保科普活動,受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好評和關注,綠色衛隊獲得國際福特基金立項資助。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陝西理工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建於1958年5月,為漢中大學生物農業科,同年11月改為生物科。1978年4月,國務院批准恢復漢中大學並改名為漢中師范學院,1979年增設生物系,設生物教育專業,學制四年。2000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漢中師范學院和陝西工學院合並組建陝西理工學院。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已有近50年的辦學歷史,現設有生物科學(師范類)、生物工程和食品質量與安全3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542名,生物科學專業被評為陝西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植物學(資源生物)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動物學被評為省精品課程,院級優秀課程植物學和重點課程生物化學.同時建有陝西省生物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陝西省資源生物重點實驗室、陝西省漢中市GAP工程中心;2005年12月植物學獲我校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近年來,學院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迅速發展,現有教職工43人,正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碩士學位15人,形成了一支職稱、學歷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學院堅持教學科研並重,正副教授承擔主幹課程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積極開展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更新,出版教材或專著10餘部,專業質量穩步上升。同時,以秦巴山區生物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為主要科研方向,承擔省、市科研項目60餘項,發表論著836篇(部),取得技術成果30餘項,生物科技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隨著生物學世紀的到來,伴著西部開發的春風,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將踏入新的征程,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400餘人。 「材料加工工程」是我校首批具有碩士授權的學科專業點之一,「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為省級名牌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為校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獲批2008陝西省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材料成型技術基礎」2009年被評為陝西省精品課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4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3名;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3名,歸國訪問學者2名。 材料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從嚴治學,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被陝西省教育廳多次評為「創佳評差最佳單位」。已為國家培養了2000餘名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材料學院擁有鑄造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功能材料、復合材料、金屬強韌化等五個研究所,一個中心實驗室。其中「材料檢測實驗室」為校級實驗示範中心。實驗室建築面積2610m2,現有教學實驗設備880台套,價值692萬元。實驗中心擁有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差熱分析儀、紅外光譜儀、顯微硬度計、熱壓燒結爐、冷等靜壓機、真空燒結爐等大型儀器設備35台(套)。 材料學院重視科學研究,先後完成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1項,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項目4項,院級科研項目2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12項,轉讓科研成果8項;獲廳(局)級科研成果獎6項;編寫教材12部;在核心期刊發表教學 、科研論文300餘篇,被SCI、EI收錄60餘篇。目前,承擔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承擔國家「十一五」教學研究課題子課題1項,陝西省教學改革課題1項,其它各類項目30項。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由原機電工程系、儀器科學與技術系和基礎課一部的制圖教研室於2006年合並組建而成。其前身機械繫成立於1978年。學院現設有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源與動力工程等7個教研室及機電研究所、圖書資料室和實驗中心。學院依託「數控加工技術」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面積7200多平方米,大型儀器設備40餘台套,800元以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78.12萬元。經過長期努力建設,學院實驗中心於2007年7月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現開辦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熱能與動力工程(汽車工程)」4個本科專業和「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檢測技術及應用」3個高職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2007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測控技術與儀器」為校級名牌專業。學院擁有「機械設計及理論」陝西省重點學科,「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與機械」2個校級重點學科,其中「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2006年成為學校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實驗師等高級技術職稱25人,講師等中級技術職稱4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為社會培養了本、專科(高職)畢業生26屆、6000多名畢業生。目前在校學生2460人。 機械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作風嚴謹,教學、科研成績突出,多次受到教育部專家、省上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肯定和好評。多年來,學院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狠抓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創建名牌專業、精品課程、優秀課程、重點課程為突破口,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優良傳統。已建成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優秀課程3門、校級重點課程6門。先後有30餘人次受到省部級及以上表彰,2人享受國務院有特殊貢獻的專家津貼。近三年來,有3位教師獲得校級教學名師稱號,6位教師獲校級「十佳教學能手」稱號。學院連續多年被評為陝西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2004年被評為陝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近年來,機械工程學院完成並通過省部級技術鑒定的科研成果10餘項,制定國家標准1部,獲國家專利13項,科研成果30餘項。發表論文500餘篇,多篇被SCI、EI等收錄,出版專著3部,編寫教材30餘部,其中4部教材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機械工程學院長期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發展」的辦學理念, 更新觀念,強化管理,形成了「守正出新、精工博藝」的院風,教學、科研成績突出。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社會競爭力,供需比一直在1:5以上,長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的主要領導、技術骨幹或研究生導師。2007屆本、專科畢業生577人,就業率98%。
[編輯本段]科學研究
《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均為全國優秀期刊。近5年來,學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各級政府和企業科研等各類項目647項,發表學術論文4600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46部,具有一批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成果。
[編輯本段]對外交流
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18所高校開展了合作與交流,與美國英語學會、英國語言會長期合作。近3年來,學校先後派出41名教師出國進行學術訪問、考察和進修。常年聘請外籍專家及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任教、講學,開展學術交流。目前,學校以申碩成功為契機,整合辦學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質量謀發展,求實創新、開拓進取,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編輯本段]聯系方式
黨委書記:張義明 院長 :何寧 地址:陝西省漢中市朝陽路(南校區)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河東店鎮(北校區) 電話:(0916)2641855(南校區) (0916)2291022(北校區) 傳真:(0916)2212866(南校區) (0916)2291023(北校區) 網址:http://www.snut.e.cn
太原工業學院2007年3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更為現名。學院現已成為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六大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現設有12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自動化系、化學與化工系、計算機工程系、環境與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學系、管理工程系、外語系、設計藝術系、經濟與法學系;3個教學部:繼續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與素質拓展部。共設有29個本科專業和14個運行專科專業。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與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合作辦學,今年有會計、應用電子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共三個專科專業招收合作辦學學生。 學院佔地768畝,建築面積21.1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93億元 。現有教職工800餘人,其中教師460人,教授15人,副教授158人,高級職稱占教師總數的37.6%;教師中取得博士、碩士學位的193人,占教師總數的41.96%。學院長期特聘客座教授28人,其中兩院院士2人。學院建有47個專業實驗室、22個基礎實驗室、3個研究所、4個實習實驗工廠及網路中心、電教中心、計算中心、語音訓練中心、CAD中心等。
學校佔地768畝,建築面積21.1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58億元,現有教職工7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450餘人,教授、副教授165人。全日制本、專科在校學生5300餘人。 學院現設有12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自動化系、化學與化工系、計算機工程系、環境與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學系、管理工程系、外語系、工業與藝術設計系、經濟與法學系、3個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與素質拓展部、繼續教育部。目前我院設有本科專業29個.學科專業建設初見成效,由建校初期比較單一的化工類兵工專業,發展成為工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等六大學科門類的33個本科專業、19個專科專業。高分子 材料加工專業和化工工藝專業分別於93年和98年被批准為國家級試點專業。目前該院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院級精品課程24門,重點建設專業10個,重點建設試驗室10個。 近幾年我院實驗室建設採取增加投入、擴大規模、調整布局、改革體制、理順關系等措施,建成實驗中心18個,其中包含實驗室(所)78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已達5400餘萬元,實驗室及校內實習場所總面積38142平方米。 科研實力逐步加強,近年參加「973」、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1項、自主研發180項,獲省部級科技獎項18項,通過鑒定的14項,申請專利8項。其中三項經省級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科研論文被國際上頗具影響的SCI、EI、IDTP、ISIT檢索工具收錄25篇。完成省部、院級教學改革項目86項,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項,校極教學成果獎65項。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大賽獲獎率,畢業生就業率,本科生考研率和英語四級通過率等學生培養的主要質量指標均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其中2004屆本科畢業生王瑞斌同學被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十佳三好學生標兵」 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發揚成績以勵再戰,為把我院建設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現代化大學而努力奮斗。
專業教學改革成效顯著,高分子材料加工專業和化工工藝專業先後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試點專業。其他專業的教學改革也已初見成效。學院努力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所有基礎課與技術基礎課實驗室(中心)均獲得山西省「合格實驗室」稱號。學院先後與北京燕山石化總公司、中國第一拖拉機集團總公司(洛陽)、中信重型機械公司(洛陽)、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多所全國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關系。 「嚴謹、勤奮、務實、創新」是該院的校風。目前,學院正面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繼續深化改革,不斷提高學校整體辦學實力和辦學質量,為祖國培養大批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學院誠望五湖四海的有志學子進校深造。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屬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批次錄取。 校訓 至精、至嚴、至善、至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