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如何用氣球做照相機

如何用氣球做照相機

發布時間:2022-08-20 12:22:06

A. 怎樣用小氣球做成蘋果

所用工具:小氣球若干(紅色,綠色)、打氣筒、塑料條若干、圓管1個

1、首先將一個氣球吹起來(以紅色為例),小氣球建議直接用嘴吹,然後將氣球打結。

B. 如何學習攝影

一、認識相機與維護相機
相機是個不透光之盒子,作用為控制光線之進入,使膠卷做不同程度之曝光。相機基本包括機身,鏡頭。機身內置快門,所謂快門(Shutter)是決定膠卷進行曝光(Expiosure)的時間。而鏡頭是由數片透明曲面玻璃等構成組合件通過光線折射,形成影像,而效果「會比透鏡更好」。相機快門負責曝光時間,而鏡頭則負責光線的多少。鏡頭有對焦、光圈(Aperture)調較功能。膠卷是一種可把影像接受下來的感光材料,經過一定的化學葯品處理,能把影像固定下來。
相機維護的注意事項: 1.切勿觸模相機的反射鏡或對焦屏。使用氣球掃清除塵埃。 2.切勿觸摸快門簾。 3.切勿觸摸DX觸點。使用氣球保持它們的清潔。 4.使用柔軟清潔的布清潔觀景器接目鏡。切勿使用酒精。 5.使用氣球掃清鏡頭表面。使用柔軟、清潔的棉質布料或鏡頭紙,並以乙醇(酒精)濡濕,把泥塵及污漬清除。以圈狀的作由中央向外邊拭抹。小心勿留下痕跡及勿觸摸鏡片的其他部份。 6切勿為相機加油 。7.勿過熱。 8.遠離水潮濕。特別鹹水。 9.切勿強烈震動可使相機故障。 10.把相機儲存在乾、涼並遠離樟腦(防蟲劑)的地方。 11.每月要把閃燈閃光數次。

二、名詞
1.焦距: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光線穿過透鏡時,會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焦距可以調節變化的鏡頭,就是變焦鏡頭。在攝影領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鏡頭視角的大小。對於傳統135相機而言,50mm左右的鏡頭的視角與人眼接近,拍攝時不變形,稱為標准鏡頭,一般涵蓋40-70mm的范圍,18-40mm稱為廣角或短焦鏡頭,70-135mm稱為中焦鏡頭,135-500mm稱為長焦鏡頭,500mm以上稱為望遠鏡頭,18mm以下稱為魚眼或超廣角鏡頭,這種范圍的劃分只是人們的習慣,並沒有嚴格的定義。

2.景深 :景深就是照片上圖像前後的清晰范圍。
在進行拍攝時,調節相機鏡頭,使距離相機一定距離的景物清晰成像的過程,叫做對焦,那個景物所在的點,稱為對焦點,因為「清晰」並不是一種絕對的概念,所以,對焦點前(靠近相機)、後一定距離內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這個前後范圍的總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這個范圍之內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攝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光圈大小有關,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其次與鏡頭焦距有關,當拍攝時的光圈大小、被攝體的位置不變時,使用的鏡頭焦距越短,景深就越大;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就越小。第三,與被攝物體遠近有關,拍攝時的光圈大小不變,所使用的鏡頭焦距也不改變時,被攝體越遠,畫面中的前後清晰范圍就越大;反之,被攝體越近,前後的清晰范圍也就相對越小。另外前景深小於後後景深。也就是說,精確對焦之後,對焦點前面只有很短一點距離內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對焦點後面很長一段距離內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大景深可以展現田園的開闊、山河的氣勢以及建築物細節,特別適合旅遊拍攝,大景深要收小光圈,並選用廣角鏡頭。二獲得小景深的主要方法是開大光圈、選用長焦鏡頭。

3.超焦距 :由於鏡頭的後景深比較大,人們稱對焦點以後的能清晰成像的距離為超焦距。傻瓜相機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鏡頭在一定距離之後的景物都能比較清晰成像的特點,省去對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檔的傻瓜相機並不能自動對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

4.AF(Auto Focus)自動對焦:自動對焦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主動式自動對焦通過相機發射一種射線(一般是紅外線),根據反射回來的射線信號確定被攝體的距離,再自動調節鏡頭,實現自動對焦。多用於中檔傻瓜相機。被動式對焦有一點仿生學的味道,是分析物體的成像判斷是否已經聚焦,比較精確,但技術復雜,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條件下難以准確聚焦,多用於高檔專業相機。一些高智能相機還可以鎖定運動的被攝體甚至眼控對焦。

5.AE(Auto Expose)自動曝光:自動曝光就是相機根據光線條件自動確定曝光量。從根本測光原理上分可分兩種:入射式和反射式。入射式就是測量照射到相機上的光線的亮度來確定曝光組合,這是一種簡單粗略的控制,多用於低檔相機 。反射式是測量被攝體的實際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來確定曝光組合,這是比較理想的一種方式。從測光計量方式上分,可以分點測光自動曝光、中央重點自動曝光、多點平衡自動曝光等,各有優缺點,分別適應於不同的光線條件或拍攝目的。從控制過程上分,可分為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混合優先、程序控制、預定模式幾種。顧名思義,光圈優先就是,先確定使用的光圈,相機根據計算出的曝光量確定合適的快門速度,這種方式適用於需要預定景深或者配合閃光燈調配光比的場合;速度優先就是先確定快門速度,讓相機選擇合適的光圈大小,使用於拍攝動體;混合優先是彌補單一優先的不足而先確定光圈或快門的范圍,再由相機確定曝光組合;程序控制是讓相機按照預先編定的控製程序曝光;預定模式,是生產廠家根據幾種常見的光線條件,預設了比較合理的曝光參數供拍攝時選擇,一般有:夜景、風光、人像、運動等幾種。

6.紅眼:指在用閃光燈拍攝人像時,由於被攝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個紅點的現象。

7.白平衡:由於不同的光照條件的光譜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會偏色,例如,在日光燈下會偏藍、在白熾燈下會偏黃等。為了消除或減輕這種色偏,數碼相機和攝象機可根據不同的光線條件調節色彩設置,以使照片顏色盡量不失真,使顏色還原正常。因為這種調節常常以白色為基準,故稱白平衡。

8、光線種類:正面光是攝影者背對太陽,即由攝影機後面射來的光線,亦稱順光。拍攝結果是一張缺乏影調層次的影像。前側光也稱斜射光,光線投射的方向與景物、照相 機成45度左右的水平角度,這類光照出現在上午九、十點 種和下午三、四點種。這種光線比較符合人們日常生活中 的視覺習慣。45度側光可產生光 影間排列,使景物有豐富的影調,突出深度,產生立體感 的效果。尤其能將表面結構的質地精細地顯示出來。 側光即來自景物左側或右側的光線,同景物、攝影 機成90度左右的水平角度。這種光線能產生明顯的強烈對 比。影子修長而富有表現力,表面結構十分明顯,每一個 細小的隆起處都產生明顯的影子。採用側光攝影,可造成 較強烈的造型效果。人物攝影中,也往往用側光來表現人 物的特定情緒。有時也把側光用作裝飾光,突出表現畫面 的某一局部或細部。逆光是指從攝影機相對方向射來的光線,白光勾畫出 景物的邊緣,並與景物之間造成縱深感。頂光即來自頂部的光線,與景物、攝影機成90度左 右的垂直角度。人物在這種光線下,其頭頂、前額、鼻頭 很亮,下眼窩,兩腮和鼻子下面完全處於陰影之中,造成 一種反常,奇特的形態。因此,一般都避免使用這種光線 拍攝人物。

9、把持相機的方法:不可手軟!經常適用的手法是傳統左手將姆子及食指板開成直角,作用就如架一樣托著相機。按快門要領 :⑴)思想集中,全身鎮定,暫停呼吸。⑵ 兩次按快門法:第一次先按到"二道火"上,第二次稍一觸動就完成。要領:人站穩,機靠穩,手把穩。

10、 GN鏡頭:自動閃光控制的鏡頭,稱為GN鏡頭。可以配合手動閃光燈而自動調校光圈,

11、倒易率失效

12、濾鏡因數:鏡頭上加用濾鏡後,要吸收一部分光線,所以必須增加曝光以補償吸收光線的損失。不同性能的膠片和不同性質的濾鏡,都有一定的增加曝光量的數值。這個數值就是「濾鏡因數」。

13、增焦鏡:又叫增距鏡或延伸鏡。增焦鏡是由鏡片組和延伸筒構成,外形像一個很短的鏡頭,它一般裝在機身和鏡頭之間,能按固定倍率將原鏡頭的焦距增加延長。常見的增焦鏡有1.4x、2x和3x,能分別把原鏡頭的焦距延伸1.4倍、2倍和3倍。例如2x的增焦鏡可把原來50mm鏡頭的焦距增加到l00mm。 增焦鏡在增加鏡頭焦距的同時,也使到達膠片的光量減少,因此使用增焦鏡就要適當增加曝光量。加用 2倍的增焦鏡後只需將原來所選的光圈系數乘以 2後即可得到正確的折算曝光量。當然,如果你使用的相機有m測光功能,可以通過鏡頭按自動測光系統確定曝光值。

14、測光:中央重點測光測定的是物體總亮度,把最亮部份和最暗部分綜合起來同時測定,從而提供一個平均亮度值,並以適當的速度優圈組合顯示出來。點測光是只要得到物體上某部分的絕對正確的曝光,以所得的測定值作最終確定曝光的基礎,又叫選擇性測光。

15、"B"門一般要有快門線鎖住快門,以讓相機一直打開快門,進行曝光。"T"門比"B"門方便一些,需要曝光時按一下快門,相機進行曝光,當需要結束曝光時,再按一次快門,結束曝光。

16、光圈:光圈的大小是由一系列的f/系數來表示的。照相機上最常見的f/系數的排列方式:1.4、2、2.8、4、5.6、8、11、16、22、32、45、64等。光圈系數含義:一是「f/」後面的數字越小,表示光圈開得越大,進光量越多;數字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也就少了。二是光圈系數每相鄰一級,它們的進光量就多一倍或是少一半。

17、自動暴光鎖[AE-L]:NIKON F70D 使用方法,先對主體測光;再輕按快門,推動AE-L按紐;重新構圖並拍攝。
自拍:NIKON F70D 使用方法,先按SET並確認在LCD已閃動,轉動指令盤一次;再構圖,完全按下快門拍攝,這時自拍LED會閃亮,快門10 Second 內開啟。取消的話,把電源關掉就可以啦。

18、「反差」:這個詞可用於各種不同的場合,影象反差:是膠片乳劑准確再現的影調范圍。物體反差:是物體表面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的差別。也可以叫作總亮度范圍。光線反差:是指不同光源亮度之間的相對關系,例如主光與輔光的關系。

19、暴光方式:光圈優先式曝光,光圈可由拍攝者自由調節,當光圈被選定之後,照相機中的電子程序會根據測光的結果自動選定合適的快門速度,加上電子快門的速度是無級變化的,就能獲得較為准確的曝光。快門優先式曝光,快門可以由拍攝者自由調節,當快門被選定之後,照相機中的電子程序會根據測光的結果自動選定大小合適的光圈,獲得較為准確的曝光。

20、色調:一指照片的基調;二指景物在照片上再現的深淺。黑白照片的基調概括為:高調、中調和低調。高調指照片上白色和淺灰色占絕對優勢的照片,低調指黑色和黑灰色占絕對優勢的照片,中調指處於兩者之間的照片。高調照片給人輕盈、純潔、明快的感覺,可以表現秀麗風光、兒童、少女、醫生等;低調給人神秘、肅穆、憂郁的感覺。

三、膠片的選擇
初學攝影者接觸比較多彩色負片。但其實膠片的種類很多,
攝影膠片從色調上來分類,可以分為黑白和彩色膠片兩大類。不論是選擇黑白膠片還是彩色膠片,有必要考慮膠片的感光度和顆粒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膠片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對光照的敏感程度, 也稱膠片速度。如感光度為400以上的膠片稱快速片。相反,對光反應比較遲鈍的膠片,如感光度為50以下的膠片稱慢速片。一般比較常用的如感光度為100~200度左右的膠片稱中速片。1980年開始實行國際標准感光度, 它以美國使用的ASA制和德國的DIN制為基礎,符號為ISO, 寫法是ISO100/21°,前面100是ISO(ASA)值, 後面21是DIN值。一般高速膠片需要的曝光量少, 但高速膠片相對顆粒性比較粗糙,用它放大的照片顯得顆粒較粗, 缺乏細節質感。如果要製作放大倍率高, 要求細節豐富,顆粒細膩的照片,便可以選用感光度50或以下的慢速片。
彩色膠片可以分成兩大類型, 即反轉片和負片。彩色反轉片有時也稱為幻燈片,是一種經過反轉沖洗後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膠片。彩色反轉片可以用幻燈機直接將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觀摩,又可以作為原片用來分色製版印刷。彩色反轉片色彩真實飽和, 影像的清晰度、明銳度比較高,不足之處是相對於彩色負片, 曝光寬容度比較狹窄,稍不足或是過度, 都會影響影像質量, 所以拍攝反轉片要求曝光一定要十分准確。彩色負片的優點是曝光寬容度大, 一般曝光不足一級或過度二級, 仍可能得到滿意的影像。另外, 彩色負片對色溫的變化有相當的通用性,在印放照片時可以通過放大機的濾色鏡再次調整色彩平衡和反差。彩色負片的英文品牌的字尾是COLOR(彩色), 而反轉片的字尾是CHROME(克羅姆)。
彩色膠片還有一種專業膠片和非專業膠片的分類。非專業性膠片膠片在出廠時並未達到最佳的彩色平衡, 而是讓它們在以後的一段時間中有一個熟化的過程。專業型膠片卻是在出廠時將彩色平衡設為最佳狀態,使用前需要在冰箱中貯存,以保證其品質。

四、如何學習攝影
學習攝影必須從基礎知識,如照相機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感光材料的原理和應用等等;其次,你最好選中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譬如說,你喜歡風光攝影,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攝影的某一門類的興趣和愛好,並在學習攝影基礎知識的同時,多關心、瀏覽和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等。第三,多看好的攝影作品是學習攝影的最好方法。多搜集,多看,多理解,多體會,在有理解的基礎上再去拍攝。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告戒我們,在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注意三個問題:①照片的主題是什麼?②如何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③如何使作品表現的主題簡潔明了?[1]

五、攝影的構圖規則
構圖能夠表達相當多的創意。基本規則還是需要遵守的。黃金比例規則就是最重要的原則,它是指在高度與寬度上建立了一個理想的比例。重點、焦點的東西防於數學的黃金分割位[0.618法]。大部分膠卷幀都使用這比例,人的上下身、人臉的各個比例都依於這個黃金比例[否則給人感覺不協調]。所以在按快門釋放之前,要盡可能多化些時間,多考慮一會兒,靠近物體,選擇最佳角度及各物體置放角度並想像最終照片,這都會大大改善照片的情況。

六、暴光准確問題
正確的曝光應當使底片能夠接受精確調整的定量光。影響曝光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⑴拍攝時的光線好壞;⑵膠卷或CCD的感光速度(ISO); ⑶鏡頭的光圈設置 ;⑷快門速度的大小 。為了獲得曝光正確的底片,必須使快門速度和光圈的調整協調一致,但為了精確地調整快門速度和光圈,首先必須測量被攝體的亮度。目前大多數照相機本身就具備測光表,從而使測光變得簡單了。

1、了解測光表:大多數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都有一個對中心重點測光的測光表。這種測光表對畫面中心的色調測光比對畫面邊緣的測光更准確。也就是說,當被攝體位於畫面中心時;測光就很准確,如果偏離畫面中心,測光就會產生誤差。對重點部位測光:如果被攝體沒有處在畫面中心,可轉動照相機並對准被攝體,使被攝體位於畫面中心;同時記下此時測光表的指數。然後重新對准原畫面,依照測得的指數用手動的方法調整到正確的曝光組合。
2、注意准確性:所有測光表都將物體假定為18%的灰色,從而導致對明亮的或比較暗的物體測光不準確;當拍攝明亮物體時,應採用比測光表推薦的指數開1-2檔的光圈,而對陰暗物體則要適當減少曝光量。同時在陽光很充足的季節拍照時,照片存在很大反差,所以必須對景物的陰、明部位分別測光,並以兩者的平均曝光指數拍照。
3、使用攜帶型測光表:用反轉片拍攝時,需要對被攝體進行仔細的測光。攜帶型測光表可以用來測量被攝體的亮度。也要注意第二步的准確性問題。
4、無把握的時候,可以使用分級曝光法:就是先按照曝光表的指數拍一張,然後再高一檔和低一檔分別各拍一張。 一般照相未知的因素是光線的照度和物體的反射情況。測定正確曝光實際上就是測定這些未知的變數,並且把測出的數字如測光表裡已有的信息匯合一起進行處理,從而得出一組可以直接用於相機上的最佳速度和光圈。

◆ 人射式測光[ incident-light meter]
入射式測光是從主體位置把測光表對著相機。這種方法主要是測光線的強度,完全不考慮主體反光這個因素。由於人射式測光所測的是投射在平面上的光線,所以測光表的受光角必須很大,足以包括180度的范圍。要做到這一點,可在測光表的測光口上加一個球形散光罩。這樣測出的數字是以主體的平均反射率為17%為基準的。對於反差較高的物體,必須作一定的校正:負片的曝光應比測光表上所所的略多一些,而反轉片則應略少一些。由於這種方式的測光不能進行選擇性側光和點式測光,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得作一些估計工作,還得有一定的經驗。如果光線難於測定,通常需要另測一次反射光,以便和入射光測出的數字互相比較。要是這二者差別太大,就應找出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並對曝光作相應的校正。

◆ 反射式測光[reflet-light meter]
用這種方式測光的時候,總是把測光表從相機的位置對向被攝體。為了得到精確的結果,測光表的測光角和所用鏡頭的視角應大致差不多。測光角如果大大超過鏡頭的視角,就應該把測光表放到離主體較近的地方,使測光表的視場和鏡頭大致一樣。在反射式測光中,測光表顯示的是主體的平均反射光,同時,它還把測光角內一切其它反射光都測量進去了。只要最強的高光和最暗的陰影部份的測定值和整個景物的重點平均測定值相差不大,這種測光方式總能提供准確的曝光值。如果景物中有小塊極亮或極暗部分,所測出的總平均值必須加以校正。 ◆ 物體反差的測定
有些新式測光表的使用范圍很廣:它不僅能測定適當的速度/光圈組合,還可以用來測定物體的反差范圍。 這種反差范圍必須限制在某種程度以下,不然就無法如實地再現主體。

選擇快門速度
?B門:
使用相機支架(如三腳架)。快門開啟時間的長短由按下快門按鈕的時間來控制。適合戶外夜間使用小光圈、大景深的拍攝。如拍攝焰火、閃電……及記錄夜間由移動照明形成的條紋圖案(如行駛著的汽車燈)。
◆ 1和1/2秒:
使用相機支架(如三腳架)。適合在暗淡照明情況下使用小光圈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如現場光或攝影燈照明)。適合拍攝無生命的物體和穩定不動的被攝體。
◆ 1/4秒:
使用相機支架。這是適於拍攝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門速度。適合在暗淡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適合穩定的被攝體。
◆ 1/8秒:
使用相機支架。對於在限定范圍內拍攝成年人比用1/4秒快門速度時更好。適合在暗淡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適合穩定的被攝體。
◆ 1/15秒:
使用相機支架。當相機上安裝標准鏡頭或者廣角鏡頭時,如在曝光時相機能握持得相當平穩的話,那麼有些人能手持相機進行拍攝。適合在暗弱照明條件下,使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和足夠的曝光量。
◆ 1/30秒:
這檔快門速度是在手持相機進行拍攝並在該相機上配以標准鏡頭或廣角鏡頭時,被推薦的最慢快門速度。為了獲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機必須握持的極平穩。這檔快門速度適合大多數現場光攝影。適合在多雲天氣或陰影處用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
◆ 1/60秒:
這檔快門速度適於照明條件不太理想,如多雲的天氣、在陰影處等戶外日光下拍攝照片用。對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來說,該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較明亮的現場光照明的場所也使用這檔快門速度。使用這檔快門速度,相機意外地受到震動而使拍攝失敗的情況要比使用1/30秒快門速度時來得少些。適用於單反相機的閃光燈同步。
◆ 1/125秒:
這是戶外日光下拍攝照片最好的快門速度。在明亮的照明情況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產生很好的景深。使用這檔快門速度,能使來自相機本身的微弱震動減到最小。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動作,如走動著的人,兒童的游戲或是自由活動著嬰孩。對於手持相機並安裝上焦距小於105mm的中焦距鏡頭進行拍攝,該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險性。這檔快門速度被推薦用於某些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用閃光燈拍攝。
◆ 1/250秒:
適合抓住一般速度的運動體,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動著的人、游泳運動員、自行車運動員、在一定距離外奔跑著的馬、檢閱活動、奔跑著的小孩、帆船、棒球運動、以中等速度比賽的足球運動員。當你並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動作的時候,可以在戶外日光照明情況下用這檔快門速度,以使相機的震動程度減至最小。適合於手持相機安裝上250mm焦距鏡頭進行拍攝。
◆ 1/500秒:
適合抓住運動速度較快的動體,例如中等距離外的運動員、奔跑著的馬、跳水運動員、快速騎駛著的自行車運動員、行駛著的轎車或跑動中的籃球運動員。這檔快門速度能用來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動體。
◆ 1/1000秒:
是抓住快速動體的最佳速度。如賽車、摩托車、飛機、快艇、野外和體育場內的比賽項目、網球運動員、滑雪運動員及高爾夫球運動員。因為使用該快門速度時需用比其它快門速度時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這是手持相機安裝上400mm以內焦距的長焦距鏡頭進行拍攝時極好的快門速度。

總的來說首先確認被攝物體的亮度和反差,再根據經驗則需要通過快門、光圈的控制來補償曝光量[白加黑減]。然後確定快門速度。

七、閃光燈的使用
閃光燈可分為內裝式和獨立式兩種:前者與照相機合為一體,不能拆下,功率較小,不適應較遠距離的拍攝;後者指獨立單體的電子閃光燈,使用時與照相機連接,功率較大,功能較多,並能裝在各種照相機上。
目前使用的小型獨立電子閃光燈,具有操作簡便、使用靈活、發光強度較大的優點。它的閃光持續時間極短(1/1000—1/10000秒),為凝固快速的動體提供了便利。選擇閃光燈首先應考慮它的發光功率,閃光燈有發光功率的大小區別,用閃光指數來表示。指數(GN)在18左右的屬於小功率,指數在24—30之間屬於中功率,指數在40以上的就是大功率了。功率大的閃光燈適用的范圍比較大,體積也相對笨重些;功率小的適用性能也少些,但體積小,價格也低。
配用一般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可購買指數為24以上的閃光燈,以適應更大范圍的拍攝需要。買電子閃光燈只要知道它的閃光指數,就可以拍攝了。但要記住一個公式才能運用自如。這個公式很簡單,用閃光燈的指數(GN)除以照相機至被攝體的距離米數,就可得出你所應該使用的光圈大小。舉例來說,你先向被攝體調焦,看一下鏡頭上標出的焦距,大約是在3米處,然後用你的閃光燈指數24除以3,得出8,這個8就是你這時應該用的光圈系數f/8。也就是說,你用閃光指數為24的閃光燈,拍攝距離為3米的景物,只要用光圈f/8,就能獲得比較合適的曝光量。如果人物有前有後,拍攝時可以根據前面的人物曝光,讓後面的人物暗些;也可以讓後面的人物曝光正常,而讓前面的人物曝光多些;當然還可以選擇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兼顧前後的光照。
使用這一公式要注意幾點:一是這個公式是以ISO100/21°的膠卷為准。二是如果計算出的光圈系數介於兩擋光圈之間,對於一般的負片來說,寧可選用較大的那擋光圈。比如算出光圈系數為7,那麼最好選用f/5.6,而不用f/8,讓景物曝光充足些。三是有些國外的閃光燈是以英尺(ft)為計算單位的,要弄清楚,以免計算錯誤。由於外電眼式自動測光的閃光燈是根據閃光的反光來控制輸出光量的,也就是當電眼接收到以較強的反光時,就會自動減少光量的輸出,反之就會增加光量的輸出,而且它是以一般物體的亮度為標準的(18%的灰度),所以當遇到白色或反光很強的黑背景時,反而要略微收小一些光圈,以獲得比較准確的曝光量。
閃光燈使用方便,但在一般情況下發出的都是正面光,光照缺乏立體感,而且容易在人物身後留下生硬的投影。如果你的閃光燈頭是可以上下或左右轉動的,就可以採用反射閃光法來拍攝。拍攝時,可將閃光燈頭搖向天花板或是左右的白牆壁,讓反射的閃光照亮被攝體,這樣不僅能增加立體感,消除投影,而且光線柔和自然,是一種理想的閃光方式。反射閃光的缺點是光線損失失較大,必須使用功率大的閃光燈。在計算反射閃光的曝光公式時,其距離必須是閃光燈到反射物的距離加上反射物到被攝體距離之和,算出的光圈必須開大一擋,以彌補反射物對光線的吸收等損失。
由於閃光燈的光線比較硬,拍攝時還可以在閃光燈上加乳白色的柔光片或充氣柔光球,或蒙上白色織物,以產生漫射的柔和閃光。在閃光燈上蒙了白色手帕之後,在室外的陽光下對逆光中的人物進行補光,可以使畫面獲得了既有逆光照明又有暗部細節的柔和效果。

C. 如何做氣球造型

1、准備長條氣球。

D. 數碼相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數碼相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1、拍外景照片,如果陽光比較充裕,可以將白平衡調整到多雲模式,這樣可以拍出暖色調的照片,而且曝光率也非常平衡。
2、拍照時,可以將閃光燈自由調整,變為手動設置,根據不同的景色和人物,自由的設置閃光燈的開啟狀態。
3、拍外景時,最重要的就是選景,大多數人拍照時,手難免會抖動,可以用三角支架來穩定相機。
注意事項:1、相機鏡頭是非常精密的部件,表面做了防反射、增透的鍍膜處理,一定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手去摸。
2、相機使用後,鏡頭都會沾上灰塵,最好的方法是用吹氣球吹掉,或者是用軟毛刷輕輕刷掉。如果吹不去也刷不掉,那就要使用專用的鏡頭布或者鏡頭紙輕輕擦拭,但要記住一個原則,那就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擦拭鏡頭。千萬不要用紙巾等看似柔軟的紙張來清潔鏡頭,這些紙張都包含有比較容易刮傷鍍膜的木質紙漿,一不小心會嚴重損害相機鏡頭上的易損鍍膜。
3、數碼相機和傳統相機不同,數碼相機對電力的需求特別大。因此,鋰電池和鎳氫電池這些可重復使用且電量也較大的電池越來越受到數碼相機用戶的歡迎。但不論是鋰電池還是鎳氫電池,各種電池的使用、保存、攜帶都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4、數碼相機的電池和手機電板也是一樣的,一般都是不防水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對電池的保護。

E. 科學小發明製作方法,小學生級別的。二年級的

1.我們知道通常我們的抽屜里會發現一些舊電池,但是我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電,如果放進用電器來檢驗很麻煩而且無法知道它電剩餘量。所以,你可以做一個小驗電器。
方法簡單如下:使用一個小燈泡,很小的那種(像掛墜或玩具燈上的,五金店都有賣)。然後用兩根細漆包線分別連接燈上。兩根線的另一端分別用於接你要檢驗的電池的正負極。根據小燈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斷電池的電量了。

2.拿把破雨傘,把布拆掉,拿一條電線,一頭接電視或收音機,一頭接到傘上面,就是一個好好的信號接受器。你想專業一點就在傘上面多繞幾圈鐵絲就行了。這是最省錢,快捷的方法,只是有點搞笑。

3將一根火柴和一根縫被的大針並在一起,用包香煙的鋁箔將它們緊緊地包裹起來,再將有火柴頭的一端的鋁箔彎折過來密封捻緊。然後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裝上定向尾翼,把針拔出,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反沖火箭。
實驗時,把小火箭放在鐵絲架上,點燃一根火柴,對准鋁箔筒包有火柴頭的部位加熱。當溫度升高到火柴頭的燃點時,箔里的火柴匣被點燃,使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氣體從尾口高速噴出。由於反沖作用,火箭筒便從架上向前飛了出去。
如果在鋁箔中包兩根頭對頭放置的火柴,兩端都不封閉。將它放在上,從中部加熱。當筒內火柴點燃後,氣體從兩頭噴出,鋁箔筒仍停留在架上,從而說明了系統的動量守恆.

4把兩個同樣的量角器在圓心處鉚合並能靈活轉動,把上面的量角器沿右端挫一個長l厘米的缺口,量角時,讓它的張開與待測角的兩條邊重合,缺口所指示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畫角時,先將缺口對准規定刻度,再沿張開處畫兩條射線就完成了。這種量角器還能測立體物(如螺帽)的角度。
因這種量角器使用時形似剪刀,我們把它叫「剪刀式量角器」。

5
我把我同學當年的小製作推薦給你吧。
他做的是個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補充了一些 希望你能滿意!
最後祝你製作成功,心情愉快!

一,小天平
溫馨提示:必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啊!

1.先將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開口。C、D的中間開口。

3.將三根細條如圖中插好。

4.將A釘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釘死,要能活動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標板,並標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條用萬能膠水固定在A上,如圖。

7.裁兩個圓片,大小相等。

8.在上邊各扎四個小孔。

9.在A的兩邊各切一個小槽。

10.用細線栓住圓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來就可以發揮你自己的想像,把小天平裝飾一下,做完實驗還可以拿來當小擺設,真是一舉兩得啊

二,演員走鋼絲

演員在走鋼絲表演時總拿一根長長的棍棒。也許人們會想,這不是增加演員的負擔嗎?等你做完下面的實驗,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

一、材料

白色硬紙板一塊,10厘米長鐵絲一根,圖釘一枚,橡皮泥一團,長30厘米寬2厘米薄鐵皮一條,膠帶、膠水、剪刀、尺等。

二、製作

1.用硬紙剪一個小人形狀,畫上五官,塗上色彩,背後貼一張支撐條,小人腳部向前折,支撐條向後折,用膠水粘一枚圖釘,剪去多餘部分,圖釘尖向後折。

2.把鐵絲抹直,用橡皮泥捏兩個相同大小的小球,固定在鐵絲的兩端,再用膠帶將鐵絲中間處粘在小人「雙手」上,小人就能站立了。

3.用尺垂直抵在鐵皮中心紙上,將鐵皮折成直角,角朝下斜放在桌上,再用膠帶固定住,放正小人,釘鉤對准槽溝,小人就能從上端徐徐滑下而保持平滑。

三、揭秘

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個物體的平衡取決於它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長而下垂的棍棒起到降低重心的作用,重量的增加也有利於平衡,因此,演員走鋼絲時要拿根棍棒。

三,熱氣球(孔明燈)的製作

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熱氣球通過電吹風的熱風,可以使它徐徐上升,和真的熱氣球效果一樣。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你可以做會掃地的烏龜嘛,鞋刷有吧,把鞋刷的把柄磨掉,在上面按上斯驅車上的馬達,再在上面粘上蛋糕盤,做一點裝飾,啟動馬達,小烏龜就走啦!
准備好做沙盤的材料和工具:底盤,軌道,顏料,草粉,草皮,硅膠槍,廢報紙,白膠,石膏等。
按需要,可以自己設計軌道的形狀和高度,用熱硅膠拈合起來。(注意:一定要粘的牢,不能有松動或者傾斜)

在軌道上粘上美紋紙,以防在製作過程中有雜物進入,不宜清除。用廢報紙塑造事先設計好的造型,可以用美紋紙固定,然後蓋上石膏綳帶,噴上清水。
基本形狀固定好之後,再澆上石膏,這樣會使整個造型更堅固,也便於上色。(注意:在澆石膏時小心避開軌道)

在已製作好的造型上粘上建築物。
上色,上色是注意要先畫深色的再畫中間色,最後畫高光,被風化效果,再種上植被。

種上植被,撒上草粉後,基本上完成了簡單沙盤的製作,最後別忘了用砂皮打一下軌道,這樣就完成了
做個孔明燈吧!
它自己可以飛起來!
2.1取材和製作
①取一隻大號極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處剪平。
②取一根長約60cm的細銅絲(可用多股軟銅線中的一股銅絲),兩端分別系在方便袋口子兩邊。
③在細銅絲中間包上適量棉花,簡易孔明燈便製成了。如圖。

2.2放飛

選擇沒有風的地方(室內也可),一人兩手分別捏住方便袋底部兩角,使之開口朝下,並使包有棉花的細銅絲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適量酒精,點燃酒精,幾十秒鍾後,孔明燈便會騰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總質量(方便袋、細銅絲、酒精棉花的總質量)在5g以下較易起飛。

②細銅絲長度要適當,以使酒精燃燒後不致溶化塑料袋為好,並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來,事先可在細銅絲中間再系一根細銅絲讓它下垂
演員在走鋼絲表演時總拿一根長長的棍棒。也許人們會想,這不是增加演員的負擔嗎?等你做完下面的實驗,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

一、材料

白色硬紙板一塊,10厘米長鐵絲一根,圖釘一枚,橡皮泥一團,長30厘米寬2厘米薄鐵皮一條,膠帶、膠水、剪刀、尺等。

二、製作

1.用硬紙剪一個小人形狀,畫上五官,塗上色彩,背後貼一張支撐條,小人腳部向前折,支撐條向後折,用膠水粘一枚圖釘,剪去多餘部分,圖釘尖向後折。

2.把鐵絲抹直,用橡皮泥捏兩個相同大小的小球,固定在鐵絲的兩端,再用膠帶將鐵絲中間處粘在小人「雙手」上,小人就能站立了。

3.用尺垂直抵在鐵皮中心紙上,將鐵皮折成直角,角朝下斜放在桌上,再用膠帶固定住,放正小人,釘鉤對准槽溝,小人就能從上端徐徐滑下而保持平滑。

三、揭秘

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個物體的平衡取決於它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長而下垂的棍棒起到降低重心的作用,重量的增加也有利於平衡,因此,演員走鋼絲時要拿根棍棒
做針孔照相機
方法:
針孔照相機
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製成小孔成像儀,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圖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裝上感光底片,還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來,這就成了針孔照相機;不過這得要做一個「快門」和一個裝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製作一般的小孔成像儀要求更嚴格些。
針孔照相機的構造如圖10.6-l所示,機身全部用馬糞紙粘合而成,分前蓋和後罩兩部分。
【製作方法】

按圖10.6-2、10.6-3、10.6-4的尺寸(δ為馬糞紙的厚度)畫在馬糞紙上,並沿各圖的實線剪開,再用小刀沿各虛線輕輕刻過,切勿刻透,以便在折彎時折出一個直棱來。然後將各片的兩面均塗上黑色。
將剪下的前蓋外層展開圖(圖10.6-2)沿諸虛線折彎90°,圍成一個五面紙盒,(小舌粘在盒的外側)用膠帶紙條粘好。再把一片120膠卷黑色襯紙貼在開有圓孔的一面上,用針在圓孔中心襯紙上刺一個小孔,直徑約0.4毫米(12號縫衣針直徑約0.4毫米)。再按圖10.6-1所示,在小孔的側邊張貼一紙槽,紙槽內插一硬紙條,既可充當快門,又可保持小孔清潔。

將剪下的前蓋內層展開圖(圖10.6-3)沿諸虛線折彎90°,使之成一個方筒,並將介面處粘好(小舌粘在方筒內側)。再將有缺口的一端諸梯形小舌折倒成一紙框,並把加固框(圖10.6-4)拿來對准缺口粘在一起。按加固框的尺寸再用硬紙片剪一個紙框,對齊缺口附在加固框上,並用膠帶條在外部把這個紙框與方筒粘牢,加固框與硬紙框之間就形成一個紙槽,底片即可從有缺口的一邊裝進或取出,缺口是為裝卸底片方便而設的。內層做好後,應與外層粘在一起,即將方筒另一端的各梯形小舌沿虛線折彎90°,塗好膠水,對齊缺口,邊套進外層,邊在各面的內外層之間插一馬糞紙片,以保證各面內外層的間隙相同,待內層前端與外層有圓孔的一面粘牢後,再抽出插進的馬糞紙片,前蓋就做好了。

關於後罩的製作,除側邊寬度為80+26毫米和底面無小孔外,其他都與前蓋外層製作相同,參照前蓋外層展開圖和相應的尺寸下料製作即可。

【使用方法】

1.針孔照相機的像距約64毫米和透光孔徑0.4毫米都是固定的,因此光圈也是固定的,實驗得知光圈數約為160。當被攝景物亮度不同時,只能用曝光時間來調整。由於一般照相機的光圈數為22左右,查不出光圈160的曝光時間來,因此可根據曝光時間之比等於光圈比的平方(即t1:t2=(F1:F2)2)來確定。例如,攝某景物時,用光圈16曝光時間為1/30秒,則用針孔照相機光圈160時曝光時間就應為3.3秒。最佳曝光時間還應該通過實驗來確定。

2.用針孔照相機拍照片時取景方法如圖10.6-5所示。用一隻眼睛貼緊一邊中點,向對邊兩端點「瞄準」看出去,那麼,夾在這個角內的部分就是被攝取的范圍。移動相機與所攝景物間的距離,可改變像的大小。

3.曝光:取好被攝景物,計算好曝光時間,把遮蓋小孔的硬紙片拉開,到預定曝光時間關閉即可。

4.裝片和卸片:單張60×60毫米2的底片常不易買到,需用大的底片加以裁剪。裝片,卸片,裁剪底片都要在不透光的暗室中進行。

【注意事項】

1.製作時要仔細,不能有漏光現象。

2.針孔要圓而且邊緣要光滑。

3.由於曝光時間較長,故以拍靜物為宜

既輕便、又不彎腰的拖地工具—— 鞋拖。

製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條作鞋底上的拖把條,拖把條上面釘一層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殼和防水布做成鞋幫,鞋幫的後根安上一條拉鏈,穿脫方便。把鞋幫和鞋底連起來,鞋拖就做成了。

F. 小販賣的氣球能飛多高,可不可以綁住相機吊起來,航拍!

可以飛到高樓大廈那麼高,然後就會慢慢的往下吊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氣球做照相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