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看相機焦距,焦距是鏡頭到相機什麼地方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感光元件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焦距越長看的越遠,空間會被壓縮,焦距越短視野越大,同時會產生廣角畸變。
在相機上看照片,一般按方向下鍵會出現不同的信息,裡面就有焦距,單位是mm,電腦上查看照片點擊屬性也可以查看,拍攝過程中,鏡頭上標有的數字就是焦距,例如下圖中的鏡頭,金色字體24-120就是這支鏡頭的焦段,點所指的數字就是焦距,視窗內的數據是物距。
② 怎麼看鏡頭的焦距70-200 mm是什麼意思
70mm和200mm是鏡頭的焦距,就是指從鏡頭的最外面一片鏡片到相機的感光材料(膠片或者電子元件)平面之間的距離。
焦距一般用mm(毫米)表示,70-200mm就是指鏡頭的焦距能在70mm和200mm之間變化。70-200mm鏡頭的優勢在於長焦大光圈的虛化和焦段長能夠挑戰更惡劣的環境。
如果在鏡頭上只標注有一個數字的就是定焦頭,比如:50mm,就表示這是一隻焦距為50mm的定焦頭。
如果在鏡頭上標注有兩個數字的就是變焦頭,比如:18-55mm,就表示這只鏡頭焦距覆蓋了從18mm到55mm的整個焦距段。
鏡頭焦距分類較常見的有: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還有長達2500mm超長焦望遠鏡頭。
焦距越小,視野越寬,取景范圍也就越廣;能拍攝的畫面就越多,但是畫面中的景物在畫面中的佔比就越小。
焦距越大,視野越窄,取景范圍也就越窄;能拍攝的畫面就越少,但是畫面中的景物在畫面中的佔比就越大。
③ 數碼相機怎麼看焦距啊
針對你的問題,這樣來講吧,CM是厘米,自己換算一下就OK了。比如30CM,就等於300MM。不過是單位的標准有所區別,這可能和你相機,或軟體等等設置有關吧。
而虛化來講。光圈大小可以影響虛化,光圈越大虛化越大。但你主要關心焦距,那麼這樣講吧:焦距越長,背景虛化相對越大。為什麼是相對越大,而不是絕對,這就存在一個關鍵問題--你和拍攝體的距離,也叫物距。
如果你用長焦對著很遠的大山拍攝,不會有明顯的虛化,因為距離太遠。相反,背景是大山,你站在一顆離你1米的樹前,焦點對准樹,這時,背後的大山就虛化得很厲害。可以自己試試。
所以,理論上,光圈越大虛化越大,焦距越長虛化越大,被拍主體距離越近遠方的背景虛化越大,但是要綜合考慮,相互協調才能拍出你想要的照片。
④ 怎麼看相機光圈值
就是F值啊,F多少就是指光圈數值,注意,值越大,其實光圈越小,比如F22.
⑤ 單反鏡頭的焦距是怎麼算的相當於多少倍變焦
單反相機的焦距是鏡頭光心到焦點的距離,或者任何鏡頭都是這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畫幅上表現的視角不同。
而多少倍變焦的說法,是消費級數碼相機的簡化術語,用最大焦距除以最小焦距,來形容焦距變化范圍,是不夠科學的。比如18-55是三倍(近似),70-200也是三倍(近似),這兩個鏡頭的視角完全不一樣,或者說放大的倍數都不同。
⑥ 照相機中的焦距 多少多少mm 是什麼意思
mm為鏡頭焦距,意思是毫米。
計算方法就是:鏡頭轉換系數(裁切系數)x 鏡頭的實際焦距
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後主點到焦點的距離,是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畫面的透視強弱。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於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根據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
如何選擇鏡頭
1、工作波長、變焦與定焦
視覺系統通常使用環境是在可見光范圍內,這樣的鏡頭是我們最常用的,也有一些系統比較特殊,使用環境是在紫外或者紅外波段,需要選用專門的紫外或者紅外鏡頭。
大多數視覺系統的工作距離和放大倍數是不變的,因此鏡頭焦距也是固定的,但部分系統需要在工作距離變化後保持放大倍數穩定,或者在工作距離不變的情況下獲得不同的放大倍數,這樣我們需要選用變焦鏡頭。
2、遠心鏡頭與標准工業鏡頭
對於精密測量的系統,需要選用遠心鏡頭,它的特點是:物體在景深范圍內移動,光學放大倍數不變,這就避免了測試過程中工作距離的輕微改變導致系統放大倍數的變化,保證了系統規定測量精度。對於一般的工業測量、缺陷檢測或者定位等,對物體成像的放大倍率沒有嚴格要求,只要選用畸變小的鏡頭,就可以滿足要求。
3、靶面大小與解析度
鏡頭成像面大小必須大於與之配套的CCD相機的靶面,這樣CCD相機的晶元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鏡頭的選擇要考慮其解析度要與相機的像元大小等匹配,這樣設計的系統能充分利用CCD相機的分辨精度,還能使系統的經濟性達到最佳。
4、 視場角與焦距
通過系統要求的視場角可以找到對應焦距的鏡頭,而通過系統提供的解析度和相機的像元等參數,可以利用基本的幾何光學原理計算出合適的系統焦距。
下面來看一個實際的鏡頭選型的例子:為視覺檢測系統選擇鏡頭,已知條件是:相機靶面為2/3」,像元尺寸為6.45um x6.45um ,C-mount,工作距離大於200mm,系統解析度為0.05mm, 光源採用白色LED光源。
第一:因為採用白色光源,所以肯定是普通的可見光鏡頭;
第二:工作距離不變,解析度固定,可以知道鏡頭是定焦鏡頭;
第三:相機的Nyquist頻率為:1000/(2x6.45)=77.5,所選用的鏡頭解析度應該不小於77.5lp/mm,這樣才能保證系統解析度最佳;
第四:工作焦距計算:鏡頭放大倍數為M=6.45/(0.05X1000)=0.13,焦距=工作距離*放大倍數/(放大倍數+1)=23mm,選擇25mm焦距的鏡頭;
第五:根據以上說明,我們選擇的鏡頭是:2/3」, C-mount,焦距為25mm,解析度在80-100lp/mm的工業鏡頭。
⑦ 如何看相機焦距是多少倍
如果你是變焦頭,就看焦距,比如24-70mm,就用70除以24,結果是2.92,這個就是鏡頭的光學變焦倍率。
⑧ 變焦相機 目前焦距是多少怎麼看(leica v-lux 4)
1、徠卡 v-lux 4是一款長焦機 25倍光學變焦 焦距(相當於35mm):25-600mm 具體的某點焦距是沒法看到的。
2、這個相機是採用的小尺寸1/2.33英寸的CMOS,要比asp-c畫幅還要小的很多。
其實這款相機是松下FZ200的徠卡版,但因掛的是徠卡LOGO所以價格比松下FZ200貴了許多。
⑨ 怎麼看單反相機變焦倍數
單反相機鏡頭的變焦倍數,就是鏡頭的長焦端的焦距數除以廣角端的焦距數。例如18MM---135MM的鏡頭,就是135除以18,就是7.5倍變焦鏡頭。鏡頭的變焦倍數越大,適用的拍攝范圍約廣,但是,變焦倍數約大的鏡頭,往往成像質量也有所下降。
⑩ 相機自動對焦怎麼看
要搞清楚兩種模式
單反相機自動對焦系統有兩種模式構成:一個是AF區域模式,一個是AF對焦模式。這兩種模式怎麼回事?如何設置?不少新手會一腦子漿糊,拍照對焦也沒有清晰的選擇,憑的是感覺,靠的是運氣。跑焦了、拍糊了,往往歸咎於手不穩,或者歸罪於相機、鏡頭。
其實,AF區域模式、AF對焦模式沒那麼復雜。只要用心了,把概念搞清楚了就能熟練的設置,准確的對焦,拍出好照片。
1.什麼是AF區域模式
說AF區域模式有點讓人費解,文縐縐的是吧?那咱們這里換一種說法,你一聽就明白:AF區域模式=焦點的選擇。
AF區域模式中可進行焦點的設定(單點和多點)來選擇相機對焦點,只要能依照拍攝主體選出最佳設定,就能更准確的對焦。
具體講,AF區域模式(焦點選擇)分為4種:
(1).單點模式。只用選擇的一個點對焦。
(2).動態區域模式。只用選擇的對焦點對焦(51點還是11點)。
(3).自動區域AF模式。相機自動選擇對焦點對焦。
(4).3D追蹤模式。相機自動用11個對焦點進行跟蹤對焦。
2.什麼是AF對焦模式
對AF焦模式應該不難理解,就是對焦方法。AF對焦模式=對焦方法。
AF對焦模式(對焦方法)
(1).AF-S(單次伺服自動對焦)。在半按快門對焦時,就會鎖定焦點(對焦距離不再改變),適用於拍攝風景和靜物等靜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