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里的延時攝影您會用嗎
延時攝影
是指長時間定時定格延時拍攝,亦稱低速攝影或定時定格攝影,是以一種較低的幀率拍下圖像或者視頻,然後用正常或者較快的速率播放畫面的攝影技術,是一種定時、間斷記錄並以明顯變化的影像再現景物緩慢變化過程的手段。在一段延時攝影視頻中,物體或者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被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的景象。
在影片中使用延時攝影這個技巧,經常能製作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影片,從自然紀錄片,到生活劇集,再到簡單的故事片等等,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延時攝影通常應用在拍攝城市風光、自然風景、天文現象、生物演變等等題材上。
主要器材:單反相機、三腳架
輔助器材:定時快門線、延時軌道、鏡頭濾鏡等。
主要器材
使用單反相機拍攝延時攝影,需要等時間間隔拍攝一系列照片,不太可能完全用手按動快門。很多相機不具備間隔拍攝功能,這就需要外部定時器了。
延時軌道
裝有步進電機與快門控制器的攝影軌道。通過精密的電子和機械控制,使相機每拍攝一張照片便在軌道上移動一定距離,達到移動拍攝的目的。延時軌道是一種比較專業延時拍攝設備。
鏡頭濾鏡
主要分三種,一種ND鏡,用來過濾光線減低鏡頭進光量;第二種是濾色鏡,用來調整拍攝體的自身色彩;另一張是星芒鏡,用來調整光斑形狀。
三腳架
延時攝影的拍攝需要穩定的拍攝平台,任何的晃動都會造成後期視頻畫面抖動晃動。三腳架可以保證拍攝畫面的穩定。對於大范圍位移延時,三腳架更是不能缺少。穩定壓倒一切。一定要將攝像機牢牢固定在堅固的三腳架上,避免刮風等原因造成攝像機的晃動導致拍攝失敗。
准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儲存卡,延時拍攝一般要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所需素材的時長准備充足的附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接通交流電進行拍攝。
機身設置
M檔,ISO手動。光圈通常不宜過小,小光圈雖然能帶來大景深,但也會帶來鏡頭和CCD上灰塵的印跡以及光線的衍射。F8往上都是比較合適的光圈。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節K值。關閉機身高感降噪、關閉機身自動暗部補償
注意點: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根據經驗,冬季30分鍾內,光線變化最高可達3EV,請適當調整曝光。
快門線設置
只需要設置INTVL選項,這一項是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間。比如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在拍攝天空雲層運動時,依雲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雲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
拍攝時長(分鍾)=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麼拍攝時長為:3×24×20÷60=24(分鍾),拍攝張數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麼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後期的轉場留下空間。
准備充分後就可以開始拍攝了。例如按照24幀的視頻來算,一段15秒的視頻需要360張照片。如果4秒鍾一個時間間隔,則至少需要24分鍾時間來拍攝。
後期製作
將拍攝好的照片導入PS中,使用批處理對全部照片使用相同的操作調整。這里以PS為例,教你進行批處理。
1、打開ps軟體,選擇文件>自動>批處理。
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需要執行操作的動作命令,然後定位到源目標文件夾,即所需要修改大小的圖片所在位置。然後,點擊確定。
② 單反如何設置延時自拍
單反設置延時自拍有以下兩種方法:
1、機身設置
M檔,ISO手動。光圈通常不宜過小,小光圈雖然能帶來大景深,但也會帶來鏡頭和CCD上灰塵的印跡以及光線的衍射。F8往上都是比較合適的光圈。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節K值。關閉機身高感降噪、關閉機身自動暗部補償。
注意點: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根據經驗,冬季30分鍾內,光線變化最高可達3EV,請適當調整曝光。
2、快門線設置
只需要設置INTVL選項(永諾MC-36b),這一項是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間。比如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
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在拍攝天空雲層運動時,依雲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雲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單反拍攝延時攝影技巧3:拍攝過程
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
拍攝時長(分鍾)=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麼拍攝時長為:3×24×20÷60=24(分鍾),拍攝張數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麼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後期的轉場留下空間。
准備充分後就可以開始拍攝了。例如按照24幀的視頻來算,一段15秒的視頻需要360張照片。如果4秒鍾一個時間間隔,則至少需要24分鍾時間來拍攝。
目前,由於單反可以拍攝大解析度的照片,延時攝影被廣泛的應用於4K標准視頻的錄制,很多電視生產商為了展示4K畫面的優勢性,往往使用延時攝影來拍攝風景、食品、器物等,小成本即可獲得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攝像機的視頻效果;
延時攝影在電視、電影中應用也較為廣泛,其壓榨空間的手法,往往表現時間快速流逝的意境,已是眾多影視作品首選的拍攝手法。
③ 延時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時攝影需用能定格拍攝的攝影機,延時自動控制器、穩壓電源、照明燈、光照燈(代替太陽光照),在恆溫攝影室內拍攝。拍攝時還應注意溫、濕度以及光照時間長短對被攝體的影響,並控制好「鏡頭」的動作節奏感。其實對於目前的數碼相機來說,都會有這種現象——拍攝延時。所謂「拍攝延遲」,就是拍攝完第一張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拍攝第二張。這在傳統相機中是不存在的,但數碼相機幾乎都有這種間隔,有些機型甚至在按下快門到相機真正動作之間也有延遲。由於數碼相機拍攝記錄具有延時性,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的數碼相機都適合快速連續拍攝。
那麼這種拍攝延時的原因何在:原來在按下快門後,相機需要花幾秒的時間進行內部處理,生成圖像,進行壓縮,然後把圖像保存在內部存儲器中,CCD清除電荷,最後相機內部進行重新設置。也就是說數碼相機拍攝要經過「光信號→模擬電信號→數字電信號→記錄在存貯介質上」的過程,轉換、記錄都需要花費時間,尤其是記錄耗時較多。由於數碼相機中的存貯緩沖器比較小,所以目前所有的數碼相機的連拍速度都不是很快。等所有的工作都處理完成後,就可以拍攝下一張了。不過隨著相機內部存儲器的增大和壓縮技術的改進,這種延時將會越來越短。雖然許多數碼相機提供了連拍功能,而且也出現了一些支持高速連拍的數碼相機,可以一次拍攝幾幅連續圖像。但您不難注意到,在普通數碼相機中,大多隻能連拍低解析度的照片,因為高解析度照片的數據量是很大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去處理。不同型號數碼相機的拍攝延遲時間不等,從幾分之一秒到幾秒甚至十幾秒。當然,為了不錯過拍攝時機,這種延遲越短,響應越快越好。而且部分廠家提供的連拍數據,實際操作中並無法達到,因而在實際購買時,您應該自己使用一下,感覺一下延遲時間——須用同樣的解析度。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④ 延時攝影怎麼拍
前期准備及拍攝
筆者習慣使用EOS 5D Mark III或EOS6D來進行拍攝。由於拍攝延時多以大場景為主,所以盡量使用全畫幅的單反以獲得更大的景別。鏡頭也多以廣角鏡頭為主,EF 14mm f/2.8L II USM和EF 16-35mm f/2.8L II USM。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准備的器材有三腳架、具有延時功能的快門線、延時攝影軌道(有無均可) 。
拍攝延時攝影所需要的器材
器材都准備好之後,接下來是設定相機模式。
相機模式:M檔,保證曝光量穩定不變。
對焦:手動對焦,拍攝風光調整至無窮遠;如果在狹小條件下拍攝可根據攝距自行調節。
快門間隔:根據個人需要的畫面感而定(比如拍攝雲,客觀的取決於雲運動的快慢,主觀的就是我們希望雲在後期運動的快慢。)
前期拍攝:三腳架固定好,取好景之後,快門線定時好時間間隔(多久看自己需要,切記不要出現時間間隔不均勻否則畫面會跳躍。)設置好張數,一般我會將總張數設置為400-500張,這樣後期導出時會得到15-20秒的素材,便於我後期的剪輯。
只要一切設置完畢,我們就可以開始拍攝了。關於延時攝影的前期拍攝,其實並不復雜,只需按照拍攝風光攝影的經驗取景構圖即可。拍攝過程中要確保相機平穩,不要產生任何偏移。延時攝影的拍攝過程是漫長而孤獨的,若是拍攝夜景或星空,我們需要做好保暖措施。當拍攝結束後,一般我們的儲存卡內會有幾百張照片,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其轉換為視頻。
後期製作:
後期製作是延時攝影的重點,筆者使用的軟體分別為Lightroom、After Effects以及Premiere等軟體。接下來,我將製作過程分解,給大家展示一下。
1、批處理並轉換照片格式
首先,我會在LR里把RAW格式的原圖轉成JPEG格式,並對圖片進行批量處理,調整曝光、對比度等等。
素材在LR里打開,修完照片,截圖為16:9的視頻大小
全選素材,同步。
然後把照片導出來。
2、將多張照片導成視頻
照片好了之後我們打開AE(After Effects),在裡面完成照片到視頻的合成。首先,點擊菜單欄「文件」,點擊「導入」。
【文件—導入】點擊素材的第一張就可以了。
【解釋素材—主要】
彈出的窗口幀速率改為24
然後把導入的那段照片得圖層拉到下面如圖所示的位置
然後就是點擊菜單欄【合成—預渲染】
這里可以更改視頻的大小,現在很多單反實現的都是4K,6K甚至更大的。
然後可以渲染,生成視頻。
3、對視頻進行剪輯及配樂
PR其實很簡單,就可以實現視頻和音樂的合成,素材導入後,往右下的窗口拖動,鏡視頻和音樂分別對應各自的軌道,然後剪輯成自己希望的那樣,最後導出視頻。
⑤ 什麼是延時拍攝用攝像機具體怎麼操作
數碼相機的延時拍攝現象
用過數碼相機的朋友或許都有種感覺,那就是在按下快門後,需要一小段時間的間隔才能繼續拍攝下一張。那麼這種現象究竟是何原因呢?
其實對於目前的數碼相機來說,都會有這種現象——拍攝延時。所謂「拍攝延遲」,就是拍攝完第一張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拍攝第二張。這在傳統相機中是不存在的,但數碼相機幾乎都有這種間隔,有些機型甚至在按下快門到相機真正動作之間也有延遲。由於數碼相機拍攝記錄具有延時性,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的數碼相機都適合快速連續拍攝。
那麼這種拍攝延時的原因何在呢?原來在按下快門後,相機需要花幾秒的時間進行內部處理,生成圖像,進行壓縮,然後把圖像保存在內部存儲器中,CCD清除電荷,最後相機內部進行重新設置。也就是說數碼相機拍攝要經過「光信號→模擬電信號→數字電信號→記錄在存貯介質上」的過程,轉換、記錄都需要花費時間,尤其是記錄耗時較多。由於數碼相機中的存貯緩沖器比較小,所以目前所有的數碼相機的連拍速度都不是很快。等所有的工作都處理完成後,就可以拍攝下一張了。不過隨著相機內部存儲器的增大和壓縮技術的改進,這種延時將會越來越短。
雖然許多數碼相機提供了連拍功能,而且也出現了一些支持高速連拍的數碼相機,可以一次拍攝幾幅連續圖像。但您不難注意到,在普通數碼相機中,大多隻能連拍低解析度的照片,因為高解析度照片的數據量是很大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去處理。不同型號數碼相機的拍攝延遲時間不等,從幾分之一秒到幾秒甚至十幾秒。當然,為了不錯過拍攝時機,這種延遲越短,響應越快越好。而且部分廠家提供的連拍數據,實際操作中並無法達到,因而在實際購買時,您應該自己使用一下,感覺一下延遲時間——須用同樣的解析度。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⑥ 什麼是延時拍攝
延時攝影又叫縮時攝影(英語:Time-lapse photography),在行車記錄儀kyuba上又稱縮時錄影。是以一種將時間壓縮的拍攝技術。其拍攝的是一組照片或是視頻,後期通過照片串聯或是視頻抽幀,把幾分鍾、幾小時甚至是幾天幾年的過程壓縮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以視頻的方式播放。在一段延時攝影視頻中,物體或者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被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的景象。延時攝影可以認為是和高速攝影相反的一個過程。延時攝影通常應用在拍攝城市風光、自然風景、天文現象、城市生活、建築製造、生物演變等題材上。而目前除了相機外,手機、行車記錄儀kyuba也有此功能。用過數碼相機的朋友或許都有種感覺,那就是在按下快門後,需要一小段時間的間隔才能繼續拍攝下一張。
那麼這種現象究竟是何原因呢?其實對於目前的數碼相機來說,都會有這種現象——拍攝延時。所謂「拍攝延遲」,就是拍攝完第一張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拍攝第二張。這在傳統相機中是不存在的,但數碼相機幾乎都有這種間隔,有些機型甚至在按下快門到相機真正動作之間也有延遲。由於數碼相機拍攝記錄具有延時性,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的數碼相機都適合快速連續拍攝。那麼這種拍攝延時的原因何在呢?原來在按下快門後,相機需要花幾秒的時間進行內部處理,生成圖像,進行壓縮,然後把圖像保存在內部存儲器中,CCD清除電荷,最後相機內部進行重新設置。也就是說數碼相機拍攝要經過「光信號→模擬電信號→數字電信號→記錄在存貯介質上」的過程,轉換、記錄都需要花費時間,尤其是記錄耗時較多。由於數碼相機中的存貯緩沖器比較小,所以目前所有的數碼相機的連拍速度都不是很快。
等所有的工作都處理完成後,就可以拍攝下一張了。不過隨著相機內部存儲器的增大和壓縮技術的改進,這種延時將會越來越短。雖然許多數碼相機提供了連拍功能,而且也出現了一些支持高速連拍的數碼相機,可以一次拍攝幾幅連續圖像。但您不難注意到,在普通數碼相機中,大多隻能連拍低解析度的照片,因為高解析度照片的數據量是很大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去處理。不同型號數碼相機的拍攝延遲時間不等,從幾分之一秒到幾秒甚至十幾秒。當然,為了不錯過拍攝時機,這種延遲越短,響應越快越好。而且部分廠家提供的連拍數據,實際操作中並無法達到,因而在實際購買時,您應該自己使用一下,感覺一下延遲時間——須用同樣的解析度,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⑦ 延時攝影是怎麼個用法
6條延時攝影小貼士:
1. 使用魔術貼固定快門線
使用快門線對延時攝影來說有兩大重要作用,首先一般快門線都內置的定時功能讓你省去了計時拍攝的繁瑣;其次,將手從相機快門上解放出來,減少了可怕的機身抖動。 但如果只是隨意得將快門線纏繞在三腳架上,或者連接以後就肆意地扔在一邊就不管不顧,那麼哪怕是一陣微風都可能通過晃動快門線從而導致相機的輕微震動,這就違背了使用快門線和三腳架的原本目的。
解決方案: 將快門線用一塊一塊的魔術貼固定在三腳架上, 這樣就避免了過長的快門線在風中晃來晃去或者纏繞住拍攝者的胳膊。
2. 攜帶記事本
或使用手機做筆記。總之,得有個載體可以隨時記錄點東西,諸如相機設置參數之類的。這個軟體可以讓手機與電腦中信息同步。這就像隨身攜帶了一個攝影資料庫一樣。
4. 攜帶一隻小巧的紅色燈
這是一個適用於夜間拍攝的貼士。在黑暗中拍攝顯然很難,這盞燈小小的燈可以提供快門開啟時間以外的微弱照明。這個小工具在拍攝星星的情況下尤其有用,因為只有將光污染降到最低的情況下才能誕生出最好的天文攝影作品。紅色在黑暗中非常顯眼,並且對相機感測器的影像最小。
5. 娛樂
除非是那種一次使用9台相機拍攝的專業攝影師,否則肯定會面臨漫長的等待時間。所以准備一些娛樂設備肯定是沒錯的。
6. 寒冷天氣拍攝時注意保暖
需要保暖的不僅是你還有你的裝備。多穿幾件衣服,多到在屋內會熱得出汗的程度;在離開屋子的時候,再穿上一件外套。記住,延時拍攝不會有機會到處走動溫暖自己,將一坐下就是在原地靜待幾個小時。
⑧ 怎麼使用單反相機進行延時攝影
前期准備:相機,鏡頭,三腳架,快門線。
相機設置:M檔。鏡頭設置為MF(手動對焦),購買電子快門線。
拍攝方法:
1、相機單張取景,試拍;
⑨ 延時攝影技巧
延時攝影技巧
延時攝影可以認為是和高速攝影相反的一個過程。延時攝影通常應用在拍攝城市風光、自然風景、天文現象、生物演變等等題材上。在一段延時攝影視頻中,物體或者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被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的景象。
延時攝影指長時間定時定格延時拍攝,亦稱低速攝影或定時定格攝影,是以一種較低的幀率拍下圖像或者視頻,然後用正常或者較快的速率播放畫面的攝影技術,是一種定時、間斷記錄並以明顯變化的影像再現景物緩慢變化過程的手段。
在影片中使用延時攝影這個技巧,經常能製作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影片,從自然紀錄片,到生活劇集,再到簡單的故事片等等,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延時攝影通常應用在拍攝城市風光、自然風景、天文現象、生物演變等等題材上。
主要器材:單反相機、三腳架
輔助器材:定時快門線、延時軌道、鏡頭濾鏡等。
主要器材:使用單反相機拍攝延時攝影,需要等時間間隔拍攝一系列照片,不太可能完全用手按動快門。很多相機不具備間隔拍攝功能,這就需要外部定時器了。
定時快門線
延時軌道:裝有步進電機與快門控制器的攝影軌道。通過精密的電子和機械控制,使相機每拍攝一張照片便在軌道上移動一定距離,達到移動拍攝的目的。延時軌道是一種比較專業延時拍攝設備。
延時軌道圖
鏡頭濾鏡:主要分三種,一種ND鏡,用來過濾光線減低鏡頭進光量;第二種是濾色鏡,用來調整拍攝體的自身色彩;另一張是星芒鏡,用來調整光斑形狀。
三種濾鏡效果圖
三腳架:延時攝影的拍攝需要穩定的拍攝平台,任何的晃動都會造成後期視頻畫面抖動晃動。三腳架可以保證拍攝畫面的穩定。對於大范圍位移延時,三腳架更是不能缺少。穩定壓倒一切。一定要將攝像機牢牢固定在堅固的三腳架上,避免刮風等原因造成攝像機的晃動導致拍攝失敗。
准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儲存卡,延時拍攝一般要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所需素材的時長准備充足的附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接通交流電進行拍攝。
機身設置
M檔,ISO手動。光圈通常不宜過小,小光圈雖然能帶來大景深,但也會帶來鏡頭和CCD上灰塵的印跡以及光線的衍射。F8往上都是比較合適的光圈。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節K值。關閉機身高感降噪、關閉機身自動暗部補償(尼康的D-lighting,佳能的高光優先模式、索尼和賓得的.自動HDR)
注意點: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根據經驗,冬季30分鍾內,光線變化最高可達3EV,請適當調整曝光。
快門線設置
只需要設置INTVL選項(永諾MC-36b),這一項是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間。比如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在拍攝天空雲層運動時,依雲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雲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
拍攝時長(分鍾)=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麼拍攝時長為:3×24×20÷60=24(分鍾),拍攝張數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麼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後期的轉場留下空間。
准備充分後就可以開始拍攝了。例如按照24幀的視頻來算,一段15秒的視頻需要360張照片。如果4秒鍾一個時間間隔,則至少需要24分鍾時間來拍攝。
後期製作
將拍攝好的照片導入lightroom或PS中,使用批處理對全部照片使用相同的操作調整。這里以PS為例,教你進行批處理。
1、打開ps軟體,選擇文件>自動>批處理。
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需要執行操作的動作命令,然後定位到源目標文件夾,即所需要修改大小的圖片所在位置。然後,點擊確定。
將連續照片拼合成視頻的軟體很多。比如有:Photolapse 3、VirtualDub、QuickTime Pro、Adobe Premiere Elements、Lightroom、Final Cut Pro、Adobe After Effects。這些都可以製作視頻,且不局限於這些,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和能力去選擇。
當然,後期製作決不只有拼合照片這一點,一段優秀的延時攝影視頻需要加入音樂,而且應用大量的剪輯片段。
那麼面對成百上千張序列照片怎麼能成為一段連續的視頻?下面我們使用PR為大家講解。
連續圖片序列
打開軟體,在導入素材時只需要點選序列導入,導入後的片段就是一段成型的延時攝影,十分簡單。注意,一定要點選序列導入,否則,導入的素材就是單針的靜態圖像,如果出現素材中斷的情況,請檢查你的文件名是否是連續的。
非編軟體導入素材時點選圖像序列,導入後就是一段完整視頻
針對某些視頻需要穩定處理的,我們可以把片段導入到Adobe After Effects中,然後利用AE自帶命令變形穩定器加給片段即可。就這樣,我們把不同的延時鏡頭放在一起進行剪輯配樂,最後就形成一段完整的作品。
;⑩ 索尼ccd數碼相機t5如何設置定時拍照功能
在設置里找到拍照設置,然後進去就能看到定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