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反相機的UV鏡和星光鏡有什麼區別啊
一、兩者功能不同
1、UV鏡又名紫外線濾光鏡(UltraViolet),是指數碼相機使用的一種濾鏡,起到保護鏡頭,提高畫面質量的作用。
2、星光鏡指的是相機濾鏡的一種。可產生光的衍射作用而形成光芒四射的效果,其多用於藝術攝影。
二、適用范圍不同
1、UV鏡適用於海邊、山地、雪原和空曠地帶等環境下的拍攝,能減弱因紫外線引起的藍色調。
2、星光鏡適用於拍攝夜景和藝術攝影,拍攝出的燈光會變得光芒四射、絢麗多彩。如果是拍攝月光下的湖泊或大海,則會有一種波光粼粼、夢幻般的視覺效果。
(1)相機拍夜景用什麼鏡擴展閱讀:
一、UV鏡
1、鑒別UV鏡質量好壞的方法應該是在黑色背景下,拿UV鏡當鏡子照:什麼也照不出來的就是好UV鏡;能照出自己影子的UV鏡都檔次低,照出影子越清楚,鏡片和鍍膜就越次。
2、在選購UV鏡時,需要注意的是鏡頭不要偏色,並且相機安裝該濾鏡後,廣角端尤其是長焦端都能對焦清晰。
二、星光鏡
1、星光鏡在使用中的光芒效果受焦距、光圈、光點情況的影響。使用長焦鏡頭的效果通常比短焦鏡頭好些。使用F8左右的光圈效果較好;光圈過大,會使光芒線變成斷斷續續的短線;光圈過小,光芒效果也差些。光點越是小而亮,光芒效果也越好。
2、星光鏡根據其上雕刻的細線數目和細線構成的圖案不同,會產生不同效果的星狀閃光。常見的星光鏡主要有:一字、十字、米字、雪花鏡等,特殊的還有:維克多星、北極星等。在拍攝珠寶、水面、星光、燈光等場景時,可以得到不同類型的光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UV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星光鏡
B. 夜景拍攝如何運用濾光鏡
1. 星光鏡。
像高堅系列中的055,056,058,059等各種濾鏡,都可以形成不同的星光效果。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濾光鏡也可以應用在夜景攝影中,比如像高堅的REF059柔光十字鏡等。
2. 柔光鏡。
柔光鏡適合拍攝一些背景與主體有一定反差的景物,所以在拍攝夜景的時候也有一定的作用,加了柔光鏡以後,可以使得夜景中明暗交界處或者亮主體有向夜空中彌散的效果,比較奇特。
3. 超速鏡。
像高堅系列中的217號超速鏡具有成像時一半清晰,一半形象朦朧被拉長的升騰感,彷彿是在快速運動中的物體。如果將“超速”的部分置於景物的下方,就會有種上部清晰,下半部分建築等在夜空中向上升騰的效果.
4. 彩虹鏡。
一般彩虹鏡適合用來拍攝畫面中有強烈點光源的內容,具體的效果為中間是個亮度極高的光點,周圍有一條條彩虹似的光線。但使用時要根據畫面的實際情況,不宜濫用,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
5. 多棱鏡。
多棱鏡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將一個原來簡單的對象通過折光,使得畫面中呈現出幾個相同的對象,像從萬花筒中看景物一樣。但是該濾光鏡也有其不足之處,就是成像質量比較差,畫面容易亂。
6. 偏光鏡。
偏光鏡原來是消除偏振光,從而提高畫面中的色彩飽和度消除非建築物的反光等,在夜景拍攝中,可以明顯將現場光壓暗,以使攝影者能夠選擇更加低的快門速度,通過延長快門速度的時間,從而增加曝光時間,以使膠片對運動中的車燈有足夠的感光時間,形成一種條條光帶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消除一些玻璃上不良的反光。
7. 漸變鏡。
漸變鏡一半有顏色,一半無色,利用漸變鏡主要是為了調節景物上的反差。在拍攝夜景時,如果時間比較早,嫌天空部分的亮度太高,可以藉助中性灰的漸變鏡來將天空壓暗,在天空將暗的時候,使用其他色澤的漸變鏡可以改變天空的顏色等等。
C. 全景相機夜間拍攝要用什麼濾光片
高要求的夜景攝影最好加ND4左右的中灰鏡(老版的攝影教科書說的濾光片即現代所說的濾鏡),它的作用是吸收強度不大的雜光。夜景由於城市燈光等影響,天空極容易出現燈光造成的漸暈,用了中灰鏡能使夜景天空看起來更干凈。
D. 拍夜景是用長焦好 還是 魚眼 還是廣角
這個問題要看您的需求了,推薦您先使用現有的設備去嘗試拍攝(這樣自己需要什麼設備就很清楚了),而不是先選購設備。夜景 這個題材范圍也有點大,如果您說的是城市、建築這種大場景的夜景的話,個人認為大部分有沖擊力的照片用到廣角的比較多(魚眼可以算是一種特殊效果,偶爾追求一些不同的時候用得到,多數情況下比較小眾,個人不推薦),長焦在拍攝遠處的某一景物時比較有用,但整體而言也沒有廣角常用。 希望可以幫到您
E. 夜景街拍適合什麼鏡頭
用過28mm 35mm和50mm,這些都是認為適合街拍的焦段。不過使用下來你會發現,如果你想把現場人物整個拍下來(橫構圖),使用50mm的話離現場稍有距離,像是旁觀,這樣對拍攝現場感受稍差一點,28mm的話又有些近,已經介入到你所要拍攝的場景事件中,35mm感覺正好。
其實這幾個焦段都很經典,我是從35-28-50這樣用過來的,除了50是單反鏡頭以外,28和35分別是兩個我很喜歡的不可換鏡頭相機(理光GR和HEXAR AF),最後使用50是因為想嘗試下更自然的畫面透視。如果只選一個我會選35,28透視感太強,有時候要拍攝半身人像不如35、50畫面透視自然,而且相同距離和光圈下,背景虛化也不如35和50,50的話很多室內環境有些拘束,視角略窄,需要做取捨,35比較萬金油。
一點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到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