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碼相機中的感光度與曝光值,兩個參數有什麼區別
數碼相機中的感光度與曝光值的區別:
1、用途不同: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於光的靈敏程度,由敏感度測量學及測量數個數值來決定,最近已經被國際標准化組織標准化。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於光的靈敏程度,由敏感度測量學及測量數個數值來決定,最近已經被國際標准化組織標准化。
2、應用效果不同:
感光度對攝影的影響表兩方面。其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獲得更快的快門速度,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其二是畫質,越低的感光度帶來更細膩的成像質量,而高感光度的畫質則是噪點比較大。
曝光值的增加對應於更快的快門速度和更大的f值。因此,明亮的環境或是較高的感光度(一般稱作ISO)應當對應於較大的曝光值。
(1)相機光感度高低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感光度等級應用:
1、低感光度:
ISO800(2017年)以下為低感光度,在這一段可以獲得極為平滑、細膩的照片。只要條件許可,只要能夠把照片拍清楚,就盡量使用低感光度,比如,只要能夠保證景深,寧可開大一級光圈,也不要把感光度提高一檔。
2、中感光度:
ISO800~6400(2017年)屬於中感光度,在這一段,需要認真考慮這張照片做什麼用,要放大到什麼程度,假如你能夠接受噪點,中感光度設定降低了手持相機拍攝的難度,提高了在低照度條件下拍攝的安全系數,使成功率提高。
3、高感光度:
ISO6400(2017年)以上是高感光度 在這一段噪點明顯,使用這樣的設置,拍攝的題材內容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影像的質量,畢竟有的時候拍攝的條件太差,拍到一張質量稍差的照片,總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
B. 相機感光度是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在照照片的時候,只要不會發生抖動模糊,使用感光度越低越好。
因為感光度越高,雜訊越多,噪點越多畫面變差。
而相機的感光度,分為可用感光度和理論感光度。
可用越高越好,比如尼康全幅單反可以達到3200或者6400的可用感光,使用那樣高的感光度畫面仍然和小dc的iso200差不多。這種感光度可能讓你在以往無法拍攝的情況下拍出精彩照片。
理論上的參數沒有太大意義,小dc的3200感光度慘不忍睹,大多隻能可用到400.
人眼的感光度為iso800,但是最牛逼的是人眼的解析度和動態范圍,我想動態范圍是相機永遠達不到的。
C. ISO調高和調低有什麼區別
相機中的ISO是感光度的意思,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時,選擇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獲得同樣的曝光量。反之,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因此,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往往可以選擇較高的ISO感光度。當然,對於單反相機而言還可以選擇使用較大口徑的鏡頭,提高光通量。而對於一般數碼相機因為採用的是固定鏡頭,惟有通過提高ISO感光度來適應暗淡光線情況下的拍攝,特別是在無法使用輔助光線的情況下。
當現場光線條件不好時應當首先考慮輔助光(閃光燈和反光板)的應用,在無法使用輔助光時再考慮三腳架的使用和防抖,最後才考慮提高ISO感光度的辦法。
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把ISO調高的話會降低快門速度也就是說可以讓照出的照片不是很模糊; 但是有得必有失,高的ISO使照片顆粒感很強的,低的ISO會是畫面細膩。常用的數值分別是ISO100、200、400、800、1600等;數碼相機有自動功能的會自行選擇ISO數值。
D. 單反相機 是不是感光度越低越好
單反相機是感光度越低越好。
1、低感光度拍照片不會出噪點,那麼在光線不足或者夜景時,仍可以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不論是拍運動物體還是手持拍攝,都會大大提高出片率。
2、不是所有時候都使用低感光度,平時拍攝最好還是使用ISO100-800,除非特殊情況在提高感光度,那麼在提高感光度之後還能保持非常好的照片質量就看相機等級了,一般都是感光度越高相機品級越高。
3、拍攝飛鳥,高速運動如賽車,冰上項目等,還有晚上頑皮的孩子,都需要低感光度下支持的高速快門。
E. 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對圖像有何影響
1)感光度就是相機上的ISO參數,感光度簡單的說就是相機對光線的感應能力,現在數碼相機的感光度是可以隨著當時的拍攝環境所調整的,一般光線好的時候可以調低相機感光度,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相機,讓相機拍攝的照片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到了夜晚或者光線不好的時候就調高感光度,從而提高相機的拍攝速度,確保照片不會模糊不清,以上就是相機感光度的主要作用。
2)感光度即為感光的速度,對以前的膠片來說有感光度100、200、400……的多種膠片,數字越大感光速度越快,如曝光相同的時間,那麼400會比200的效果亮很多,所以在夜晚我們會用稍高些的感光度,白天會用底些的感光度。
3)至於對相片質量的影響,感光度越快,出現噪點的可能越高,所以原則地應該用最低的感光度為好,只有沒辦法的時候才提高感光度,如光線不夠的時候(光圈快門又不能滿足時)才提高。
數碼也是一樣的道理,目前一般相機在高感光度方面還是不理想,但單反相機又有比較滿意的效果,有的可以開到1600都沒明顯的噪點。
4)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的作用 。既然工SO的提高可以有效減少CCD感光時間,那麼這就為我們在弱光下的拍攝提供了方便。因為通常在弱光或夜晚拍攝時會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一旦曝光時間過長,手的抖動就容易對拍攝清晰度產生影響,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三角架來固定相機。但畢竟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隨時攜帶一個三角架出去娛樂可不是一件方便的事。另外有時是一些發生在夜晚的突發事件,要想獲得較亮的拍攝效果,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採用高工SO值,這樣拍攝效果就會更好。高工SO值適用的場景包括有夜景、弱光環境和快速抓拍等。
5)並不是感光度越高就越好,因為雖然ISO值小的照片亮度最弱,但是它的畫質細膩度是最好的。而ISO過高的照片穎粒感最明顯,噪點更多。因此工SO較高的設定不適用於要求品質較高的數碼照片,尤其是人像拍攝、靜物拍攝以及特寫之類。
F. 數碼相機感光度高低有什麼區別
為了簡單起見, 我舉個例子
假如為了拍攝出一張好的照片, 需要100個光量的話
而我這里把100個光量定義為此時快門時間為1/100秒
如果感光度為ISO100, 那麼相機需要100個光量, 快門速度1/100s
如果感光度為ISO400, 那麼相機則需要50個光量就足夠了, 快門速度1/200s
這就是感光度高的好處, 能夠提高快門的速度
快么速度越高, 照片糊掉的概率越低.
但是高ISO的後果就是噪點多, 色域窄, 動態范圍窄, 所以拍攝照片的原則是
在保證足夠快門速度的前提下, 盡可能的用低的ISO
G. 相機感光度是什麼
感光度是什麼
感光度就是指相機膠片或者是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用ISO表示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對光線就越敏感,也就越容易拍攝出明亮的畫面,我們常用的感光數值一般在,ISO100~ISO3200之間,如果感光度的數值增加一倍,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也會增加一倍。
我們要對常見拍攝場景的感光度設置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在晴天的戶外可以使用ISO200,在陰天或者室內可以將感光度設置成ISO450~iso800,如果是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中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就算使用iso100也能拍攝出明亮的照片。
感光度越高,噪點越多
在數碼相機時代用高感光度拍攝的照片而產生的便是噪點,造點式感光元件,感知信號被放大而導致的信號失真,還原到畫面上,就形成了細小的雜色塊,感光度越高,產生的信號就被放大得越多,帶來的失真也就越多,畫面中的噪點也就越多,單單就以觀感而言,比起一張曝光嚴重不足的廢片,一些有噪點的照片還是可以被接受的,一方面為了獲取最好的畫質,在保證出片率的前提下,我們要使用盡可能低的感光度,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出片率,在弱光環境或者是需要使用高速快門的情況下,要果斷提高感光度。
低感光度也會產生噪點
在低感光度下長時間曝光拍攝也會產生噪點,這是因為長時間曝光過程中感光元件受到了大量的信號,這些信號並沒有完全被相機正確處理,那些少量失真的信號就成為了噪點,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相機自帶的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開啟降噪功能的相機會拍攝完一張照片之後,自動拍攝一張同樣的照片,通過內置程序對兩張照片進行比對,並且進行噪點修復,由於需要長時間進行降噪處理,因此相機在此期間不能進行再次拍攝這樣處理過的照片,可能會損失一些銳度。
越大的相機高感性能越好
感光元件的大小和相機的高感性能密切相關,感光元件面積越大,能感知的光線就越多,全畫幅相機的像素點要比APS-c畫幅相機的像素點要大,所以感光度也會增加不少,此外畫幅越大,為了處理更多的信號,相機內部的CPU性能也會越強。
H. 拍照時高感光與低感光度有什麼區別勞煩大夥了
感光度:感光元件(ccd cmos)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像素越低,質量越差。越光度越低像素越高,質量越好,但感光元件的像素數決定了最佳感光度,一般為100.廠家就這么設計的
I. 數碼相機中的ISO感官度是什麼意思它的高低程度代表什麼呢
比較好理解的說法,就是滿足成像要求時,需要多少光照的量。
感光度較高的情況下,比較少的光線也能滿足曝光要求,因此在比較暗的環境下,你可以提高感光度從而拍攝出比較理想的照片。
但是這種提升不是沒有代價的,通常來說感光度越高畫質越差,在特別高的感光度下甚至會出現難看的噪點。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即光線明亮時)應該盡量用低感光度。
感光度的數值是每級翻倍,也就是說200比100大一級,800比400大一級。而每大一級,對感光的影響相當於增大了一級光圈(即F值減少根號2倍)或者曝光時間延長一倍,你可以根據這個對應關系靈活調整感光度、光圈、快門速度這三者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