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反相機感光度顯示的數值都是多少
我覺得單反相機感光度顯示的數值都是比較合理的,所以不要輕易的改變單反相機的數值。
⑵ 單反相機iso感光度是什麼意思
ISO,即相機的感光度。是控制曝光量的一個重要參數。一般機型都有「自動,高ISO感光度自動,ISO80/100/200/400/800/1600」等幾個配置,高端些的機型還會有最高ISO 3200甚至是ISO 6400的。 ISO數值的大小是DC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通常以ISO數值表示,數值越大表示感光性越強,數值越小表示感光性越弱。
感光度范圍ISO100-ISO3200指相機能設置的感光度是從100到3200。
效果圖:
一般來說,在ISO100-ISO400下,圖像質量較好,ISO800時暗部開始出現輕微噪點,ISO1600下圖像細節進一步損失,到ISO3200時圖像上噪點已經比較明顯。
⑶ 單反拍出圖片很暗是怎麼回事怎麼調整
影響圖像亮度有幾個因素:
1、景物越亮,圖像越亮;
2、光圈越大,圖像越亮,同時景深變淺;
3、快門時間越長,圖像越亮,同時容易造成模糊;
4、感光度越高,圖像越亮,同時噪點越多;
5、焦距越短,圖像越亮;
6、離光軸越近,圖像越亮。
曝光不足或者過度,照片出來就是要麼發暗,要麼一片白。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要選擇不同的測光模式,比如點測光、中央重點加權平均測光、矩陣等等,要麼就是進行曝光補償,改為手動模式,調節快門和光圈。逆光時需要補光等等。如果拍攝前不知道曝光量的話,與被拍攝者角度一致的方向,對著自己手背測光,這個數值基本都能很准確。
⑷ 佳能單反液晶屏亮度多少合適!!!!
是的,一般專業攝影師都很少用液晶的,特別是之前的膠片機攝影師,那真是元老級的,完全憑豐富的經驗來判斷其攝影的好壞。如果是初學者需要液晶的畫,一般2.0以上都可以了,因為相機在預覽照片時都有縮放功能的。
⑸ 關於單反相機亮度問題
光圈最大的意義在於景深的控制,大光圈帶來淺景深,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題,淡化背景,特別是人像拍攝和靜物拍攝的時候,大光圈將背景虛化,使畫面簡潔,看看我用比較大的光圈拍的:
⑹ 佳能450D單反相機液晶屏亮度調到多少好出來的片子跟電腦顯示器效果最接近
電腦的顯示器和相機的顯示屏分辯率不一樣,所顯示的效果也不一樣.亮度只能靠自己把握,簡單的辦法就是拿相機的顯示屏和電腦的顯示器相比.在調相機屏幕的亮度和電腦亮度的差.大致一相同.
⑺ 單反相機在各種情況下,快門調節多少合適呢
一般情況下,相機光圈是F2到F22這個范圍,快門是30秒到1/4000這個范圍。
光圈和快門並不是用室內和室外簡單區分的。這個要看環境的光環境和拍攝內容。
例如,光線較差的時候,無論室內還是室外,都建議用相對大一些的光圈,以保證快速的快門速度,不至於成像發虛;如果光線較好,則盡量用小光圈,保證較少的通光率,使圖像足夠銳;
拍攝內容,如果拍風景和環境人像,則需要小些的光圈,使畫面容納全面的內容,如果拍靜物或者糖水片之類的人像,則需要大一些的光圈,出現美麗的背景虛化效果。
當然,之前的論述都建立在相機用AV檔(即光圈優先),快門隨光圈的變化而變化,光圈越大快門越快,光圈越小快門越慢,當然,這與環境光量有關。
(7)單反相機亮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陰天光圈和快門的調節技巧:
1、陰天單反拍攝照片的時候,可以把感光度設置為200~400的數值就可以了。不要太高,不然太高了亮度太高,效果就可沒有了。而且拍攝照片的時候,建議使用光圈優先。
實際上感光度100也就足夠了,因為陰天拍攝照片效果多少不如晴天好。要是想拍攝出效果好的照片就要找個好天氣拍攝照片,當然也可以用PS軟體進行後期。
2、在正常測光的基礎上,適當增加0.3-0.7的曝光補償,根據照片的質量來調節曝光補償,因為光線不同曝光補償不一樣。
陰天和晚上使用高速的快門,必須留意光圈和ISO的設定以獲得合適的曝光值。如調高ISO到800或1600;或者考慮使用較大光圈如F1.4/F2.8等,但要注意景深。
3、設置合適的快門速度是最關鍵的。一般而言:1/20秒,能獲得較長的雨條;1/60秒,能拍還沒落地的雨條;1/100秒,拍攝到的雨條較短;1/1000秒以上的快門能獲得水滴在空中凝固的狀態。
4、雨天光線變化很大,有時雨景亮度很高,而烏雲密布的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兩者之間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攝時,最好使用測光表測光。
⑻ 佳能相機屏幕亮度調多少好
這個亮度調節,還真就是給你解決第一個問題用的。也就是強光下回放看不清楚的問題。多數相機沒屏幕亮度自動調節,這個在手機上是有的。所以不同環境亮度下,屏幕顯示效果差異很大,我個人喜歡調節為0,即使白天看不清楚也盡量不動屏幕亮度,畢竟只是回放而已。比較麻煩的是液晶屏取景拍攝的,這個時候很多人會用液晶屏模擬出來的最終效果來確定畫面的曝光值,這個時候就會麻煩一點了。我的建議是,自己熟悉曝光控制,不用液晶屏去參考就好了。取景框拍攝好處多,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取景時候的專注,都比液晶屏取景拍攝好多了。
⑼ 單反相機照的相片亮度不夠且偏藍色
單反相機一般都偏於欠曝,也就是相片亮度不夠,這樣做的好處是預留後期處理圖片的空間,如果你覺得你拍出的圖片欠曝的話,可以增曝,按下機身上的那個「+/-」符號,選擇相應的撥輪(前、後撥輪根據相機設置),向右轉是增曝,向左轉是減曝。
偏藍色可能是白平衡的問題,一般來說,多數單反的白平衡設定為自動即可達到正常效果,當然,為了更加精確,也可手動設定為日光、陰天、室內等等,並且多數單反相機有自定義白平衡設置,你可以根據現場光的情況,手動設置白平衡值。
⑽ 關於單反相機亮度的問題,求大蝦指教
1、提高曝光補償,這個用的比較少,因為這個操作在相機中調整我覺得沒有後期用PS可控,這個參數的調整是通過機器內置程序對親拍的照片進行一次處理。
2、ISO,提高可以讓照片更亮,但是犧牲畫質,這個值超出相機能接受的范圍的話畫面會出現噪點,就是麻點一樣的感覺,降低畫面純凈度和效果,一般入門單反ISO需要控制800以內~中端1600以內,全畫幅3200以內還是基本看不到噪點的。
3、光圈,調大光圈能讓照片更亮~同時光圈控制景深,白話說就是背景虛化的程度,其他參數不變,光圈越大背景需要越嚴重。
4、快門速度,慢速快門可以讓照片更亮,但是很多特定條件制約著不能用太慢的快門,比如活動會場宴席攝影,為了抓清楚人物動作快門速度要高於100/1s;快門太慢會造成畫面抖動後產生糊片,正常計算安全快門速度是快門=焦距/1。
5、閃光燈,功率小的如內置閃光燈有效距離2m,外接的有效距離視功率而定,一般4~10m,超出這個距離的攝影用閃光燈無效,在這個范圍內用燈能讓被拍主體的光亮程度明顯高於背景,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同時提高照片光亮。
ISO感光度:一般來說,ISO感光度越大,相機對光線越敏感,快門所需時間就越短,但是圖像會出現較多的噪點,影響成像質量,所以一般只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適當的調大ISO感光度。
快門:快門保持開啟狀態的時間,開啟的時間越長,相機的總進光量越多,但是如果物體在運動會形成拖影,有時可利用拖影製造出絢麗的效果。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需要的快門時間就越短,物體運動速度越慢,快門時間就越長,例如拍星象是,常常將快門時間設置為幾分鍾甚至一兩個小時。
光圈:光圈控制相機攝像頭上孔徑的大小,一般來說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大,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光圈口徑,但是景深會變淺,使用大光圈可以達到虛化背景的效果,如果使用小光圈可以更好的拍攝遠處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