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京東相機拍9r為什麼偏紅

京東相機拍9r為什麼偏紅

發布時間:2022-08-25 04:01:54

A. 攝像機效白問題

現在數碼攝像機與數碼相機一樣,新品不斷,不僅功能越來越強大,體積也越來越小巧。但是消費者面對琳琅滿目的數碼攝像機該怎麼下手呢?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往往在選擇和購買中對存在很多誤區。 下面列出一些誤碼率區供你參考:
一、高像素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

現在的數碼產品越做越先進,數碼攝像機已經具有了照像功能,因此許多朋友在購買數碼攝像機時喜歡購買高像素的產品,想做到一機兩用,既可以用來拍照,也可以用來攝像。但是當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達到完美的兩機合一,許多產品只是在CCD像素數這一方面達到了要求,再好也無法跟真正的數碼相機相比,所以一般家庭使用80—100萬像素左右的機器來進行日常家庭攝像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為了追求高像素的拍照功能而多花數千元。對於家用數碼攝像機來說,我們只需要進行動態圖象的記錄功能,沒必要對它的靜像效果要求這么高,如果想玩攝影,還是買一部300萬像素以上的數碼相機比較合適。

二、高倍數碼變焦,不是能變就是好

現在的數碼攝像機的數碼變焦數值都相當之大,500、700倍數碼變焦已經司空見慣,廠家也在產品宣傳單上大張旗鼓的進行宣傳,讓許多消費者覺得數碼變焦真是「作用大大」!其實,數碼變焦實際上是一種畫面的電子放大,把原來CCD影像感應器上的一部份像素放大到整個畫面,通過數碼變焦,拍攝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卻下降了。所以應該重點考慮的是機器的光學變焦倍數,因為光學變焦是通過攝像頭的鏡片移動來使要拍攝的景物放大與縮小,光學變焦的倍數越大,拍攝的景物就越遠,而且不會失真,或者是畫面質量下降。

三、相信品牌,但是要更結合需要

購買數碼攝像機時,很多人會考慮什麼牌子的機器好,隨後就認准這個品牌的產品購買,卻忘了考察它好在哪裡、與其他品牌同檔次的產品又有何差異。最終可能落得個「名牌不實用」的情況,好象現在市場上就有「有錢買索尼,沒錢買松下」這樣一句話;其實品牌信譽度固然很重要,但並不是絕對的,現在國內市場上的數碼攝像機廠商非常多,索尼、松下、三星、佳能、JVC、夏普等產品質量都相當不錯,功能方面各有所長。每個廠商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根據自身需要選對了機型,可以帶來無盡的樂趣,而盲目的追求品牌效應是不實際的,一個品牌好並不代表它所有的機型都好。
四、多功能等於無謂的多花你的錢

目前數碼攝像機的附加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可以這么說,現在的數碼攝像機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用來攝像的范疇,許多附加的娛樂功能讓我們眼前為之一亮。但是,代價是多犧牲若干大洋。買攝像機的目的主要是用來攝像,應該把錢花在提高圖像質量上,而不是花在一些不實用的功能上。攝像畫質的好壞才是我們在購買時最應該重視的問題,在選擇數碼攝像機時,不必過分看中這些「華而不實」的附加功能,至於那些復雜的編輯功能,我個人看來沒有什麼必要。

五、夜視功能並非萬能

現在很多機器都宣稱擁有夜視功能,那麼什麼是夜視功能呢?顧名思義,所謂夜視功能,就是在光線十分昏暗甚至一點光線都沒有的情況下,數碼攝像機也能夠拍出可以被肉眼看得到的影像。乍聽起來,這一功能非常實用,因為我們在攝像時經常會遇到光線不足的情況,如果「夜視」功能真的如此神奇,那麼我們在拍攝夜景等場面時就放方便多了。

目前市場上的各大廠商生產的數碼攝像機都具有「夜視」功能,例如:索尼的「紅外線夜攝」和「超級紅外線夜攝」、松下的「彩色夜視功能」和JVC的「彩色數碼夜眼」等,許多用戶在購買前對於「夜視」功能很感興趣,但是買回家以後就發現其實沒什麼用處,這個功能拍攝的影像要麼是單色的,要麼是不連續的,畫面嚴重拖尾,看起來的感覺一個字——累!所以說在光線不足時,應該盡量進行補光,而不是過多的依賴「夜視」功能。

六、最後

以上所說的五點誤區是消費者在購買數碼攝像機時容易遇到的幾個方面的問題,而實際上在購買期間,會遇到的問題還遠遠不止於此。因此,大家在購買時不要被宣傳中那些華麗的功能所迷惑,只要牢記住自己買數碼攝像機的主要用途,圍繞著這個來選的話,就會選到一款適合你自己使用的數碼攝像機的。

B. 我買的IR濾鏡是波長720的,拍出來的照片怎麼是紅色的,不是魔幻白啊

一樓估計是沒玩過紅外攝影.
R-720拍攝出來確實是紅色的
魔幻白都是後期處理
其實方法很簡單
把紅色通道和藍色通道的數值對調即可, 詳細方法你搜索一下
infrared photography
就能找到很多教程了

C. 數碼相機里的色溫是什麼意思`

色溫
colo(u)r temperature
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此光源的色溫。低色溫光源的特徵是能量分布中,紅輻射相對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後,能量分布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准燭光為1930K(開爾文溫度單位);鎢絲燈為2760-2900K;熒光燈為30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4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2000-18000K。

在討論彩色攝影用光問題時,攝影家經常提到「色溫」的概念。色溫究竟是指什麼? 我們知道,通常人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7種色光的光譜所組成。但其中有些光線偏藍,有些則偏紅,色溫就是專門用來量度和計算光線的顏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紀末由英國物理學家洛德·開爾文所創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演算法,而其具體確定的標準是基於以一黑體輻射器所發出來的波長。

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純黑物體,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產生輻射最大強度的波長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暗紅色(某紅色波長的輻射強度最大),達到1050一1150攝氏度時,就變成黃色……因而,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溫度相對應的。色溫通常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而不是用攝氏溫度單位。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通常我們所用燈泡內的鎢絲就相當於這個黑體。色溫計演算法就是根據以上原理,用K來對應表示物體在特定溫度輻射時最大波長的顏色。

根據這一原理,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顏色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顏色印象的產生,是由於時斷時續的光譜在眼睛上的反應,所以色溫只是用來表示顏色的視覺印象。

色溫在攝影中的應用:

彩色膠片的設計,一般是根據能夠真實地記錄出某一特定色溫的光源照明來進行的,分為5500K日光型、3400K強燈光型和3200K鎢絲燈型多種。因而,攝影家必須懂得採用與光源色溫相同的彩色膠卷,才會得到准確的顏色再現。如果光源的色溫與膠卷的色溫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濾光鏡來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溫,使與膠卷的色溫相匹配,才會有準確的色彩再現。

通常,兩種類型的濾光鏡用於平衡色溫。一種是帶紅色的81系列濾光鏡,另一種是帶微藍色的82系列濾光鏡。前者在光線太藍時(也就是在色溫太高時)使用:而後者是用來對付紅光,以提高色溫的。82系列濾光鏡使用的機會不如81系列的多。事實上,很多攝影家的經驗是,盡量增加色溫,而不是降低色溫。用一枚淡黃濾光鏡拍攝最平常的日落現象,會產生極其壯觀的效果。

美國一位攝影家的經驗是,用微紅濾光鏡可在色溫高達8000K時降低色溫,而用藍濾光鏡可使日光型膠卷適用於低達4400K的色溫條件。平時,靠使用這些濾光鏡幾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時候進行拍攝,並取得自然的色調。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當色溫超出這一范圍之外時,就需要用色彩轉換濾光鏡,如琥珀色的85B濾光鏡,可使高達19000K的色溫適合於日光型膠卷。相反,使用燈光型膠卷配以82系列的濾光鏡,可使色溫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膠片在用鎢絲燈照明的條件下拍攝時,還可以用80濾光鏡。如果當時不用TTL曝光表測光的話,須增加2級光圈,以彌補光線的損失。而當用燈光型膠片在日光條件下拍攝時,就需用85B濾光鏡,需要增加2/3級光圈。

然而,目前市場上通用的濾光鏡代號十分混亂,不易識別,並不是所有的製造廠商都用標準的代號和設計。因此,在眾多的濾光鏡中,選出一個合適的濾光鏡是不容易的。為了把濾光鏡分類的混亂狀況系統化,使選擇濾光鏡的工作簡化,加拿大攝影家施瓦茨介紹了國際上流行的標定光源色溫的新方法。

光譜中長短波長光線比例為色溫。

如何選擇合適的色溫:

色溫是人眼對發光體或白色反光體的感覺,這是物理學.身理學與心理學的綜合復雜因素的一種感覺,也是因人而異的。色溫在電視(發光體)或攝影(反光體)上是可以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的,例如在攝影上我們用3200K的白熾熱燈(3200K),但我們在鏡頭上加上紅色濾光鏡濾通過一點紅光線使照片看起來色溫高一點;相同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電視上減少一點紅色(但減太多多少也會影響到正常紅色的表現)讓畫面看起來色溫高一點。
在色溫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這跟我們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關,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溫是在11000K(8000K(黃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較喜歡高色溫(看起來比較真實),相反的,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平均色溫約6000K)的人就比較喜歡低色溫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說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溫的電視去表現北極的風景,看起來就感覺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溫的電視去看亞熱帶的風情,您會感覺有點偏紅,
電視或者顯示屏的色溫是如何界定的呢?因為在中國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溫約在8000K~9500K之間,所以電視台在節目的製作都以觀眾的色溫為9300K去攝影的。但是歐美因為平時的色溫和我們有差異,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溫約6000K為製作的參考的,所以我們再看那些外來的片子時,就會發現5600K~6500K最適合觀看。當然這種差異使我們也會因此覺得猛的看到歐美的電腦或者電視的屏幕時感覺色溫偏紅,偏暖,有些不大適應。
就是色溫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藍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藍 6500K藍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 咱們中國人看了就是偏黃

D. 攝影中色溫是怎麼回事

色溫的概念 1、色溫----光的顏色標志 用黑白膠片拍照片,只要根據光的強弱 (物體的亮度) 定準光圈進行拍攝就行了。但用彩色膠片和彩色攝像機拍攝,除了正確曝光之外,還要考慮照明被攝對象光線的色溫,否則拍出的彩色照片或彩色電視圖像就會偏色,不能正確還原景物的色彩。什麼叫色溫呢?色溫的概念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它並不是「色的溫度」。色溫是表明白光光源光譜成分的標志。 前面我們講了,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生活中的可見光多數是熱輻射體發出的。如太陽光、燈光和蠟燭光等,都可以看做是白光。但白的程度是不同的,這是因為這些光源所含的光譜成分不同 (光譜成分即光的色彩成分) 原故。色溫的量值是怎樣規定的呢?科學家把某一光源發出的光和絕對黑體加熱到某一溫度時發出的光相比較,當二者色成分相同時,就把這時絕對黑體的溫度定做該光源的色溫。絕對黑色也叫完全輻射體。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把它上面的輻射全部吸收的物體。由實驗得知,當黑體連續加熱,溫度不斷上升時,所發出的光並不是白光,而是帶有顏色的色光。隨溫度升高變化的順序是由紅-黃-白-蘭。 色溫的單位用 K 表示 (開爾文第一個字母 kehvin) ,用攝氏-273 ℃為起點,每升 1 ℃為 1K(國際會議上規定不寫度 K ,也不寫 K 度)0 ℃=273k,3200k=2927 ℃,人眼對不同色溫的光有不同的色感,光源的色溫越高,越偏蘭,越低越偏紅色 。 色溫這個概念雖然是由熱輻射體 (絕對黑體) 加熱後發出的光線彩色成分表示的。但實際上,可以認為光源的色溫和光源的物理溫度無關。道理很簡單,一盞鎢絲燈發出光的色溫大約是 3200K,蒙上一層蘭紙發出的光色溫就升高了,變成 5600K了 (升高多少根據蘭紙的深線而定) 因為加一層蘭色透明紙後,投射出來的光色彩成分變了,蘭光多了,紅綠光被藍紙吸收了,但燈的溫度並沒有變化。冷光源色溫高,但本身的溫度並不高。 彩色攝影和彩色攝像和色溫的關系甚為重要。黑白攝影和攝像不存在色溫問題。無論是拍彩色照片、彩色電影、電視都必須注意照明光源的色溫。才能使電視畫面色彩得到正確還原,或控制畫面色調。 拍彩色照片,用日光型彩卷只能在太陽光照明條件下進行拍攝,用燈光型彩卷只有在燈光 (3200K) 照明條件下進行拍攝。目前我國拍電影用的膠片全是燈光型彩色膠片。要求色溫條件為 3200K左右。因此在太陽下拍攝時,必須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上降低色溫的濾色鏡,這種濾色鏡的顏色呈琥珀色,能使太陽光的色溫 (約 5500K) 降低到 3200K。 2、一日之間太陽光的色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間的變化進行著有規律的變化。早晚偏低、中午偏高。太陽光的平均色溫是5600K,人工光源也各有不同的色溫指數。電影攝影由於一日之間色溫的變化引起的畫面偏色,可以在印製正片時,用配光的方法加以校正。在電視攝像中,主要靠調整黑白平衡的方法加以解決。調整黑白平衡的具體方法(略)。室外自然光和室內自然光都是5600K左右的高色溫光,室內主要是天空光,比太陽光的色溫要高。室內自然光的色溫和採光好壞無關。 晴天太陽直射光在9-15時之間,陽光中含紅、綠、蘭三原色比率基本相等,各佔1/3。因此給人以白色的感覺。鎢絲燈、民用燈泡色溫較低。其中含紅的成分較多,給人以偏紅的感覺。熒光燈含蘭綠成分較多。給人感受偏蘭綠。 燈光的色溫隨電壓高低而變化,電壓高色溫高,電壓低色溫側偏低,標准電壓220V時的概數。電壓低3-2V影響不大,不會被人眼所察覺。 3、光源色溫對景物色彩再現的影響 我們平常看到各種物體的顏色是在白光下呈現的顏色。這是因為人們基本上是處於白光照明環境下生活的緣故。用不同色光照明有色物體,物體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對這種變化人眼不太敏感,因為人眼有色覺適應現象,但對彩色攝像機卻十分敏感。 4、色溫平衡——不同色溫光源混合使用 在拍攝現場,有時碰到兩種不同色溫的燈光混合照明,比如在室內自然光照明條件下,室內自然光的色溫較高,主要是窗戶射進的天空光和室外景物反射光。如果室內自然光亮度不夠或不理想,需加人工光進行補充和修飾,這時色溫較低的燈光和色溫較高的室自然光不一致。這時把兩種色溫的光線的色溫統一起來就叫色溫平衡。色溫平衡的方法有兩種:一、可以在低色溫的燈前加一張藍色燈光紙,使低色溫(3200K)燈光的色溫接近於室自然光的色溫,也可以用高色溫燈(如鏑燈)這是拍電影電視劇經常用的方法。二、將內自然光的色溫向燈光靠攏,將窗戶用橙黃透明紙糊上,使用這種方法在窗戶面積較小的情況下可使用,其優點是提高了燈光的效率(不必加紙)加透明紙後會降低燈的亮度。第二個優點是減弱了窗戶的亮度有利於亮度平衡。 5、各種攝影(攝像)光源色溫概數比較表 人工光自然光 光 源 色溫(K) 光源 色溫(K) 蠟燭光 1900 日出日落 1850 煤油燈 2000 日出日落前半小時 2350 普通民用燈泡 2650 9時至15時 5500 碘鎢燈 3200 9時至15時後 5000-4800 鎢絲燈 3200 平均日光 5500 照像強光燈 3400 夏季中午直射光 5800 鏑燈5500 秋季中午直射光 6000-6500 萬次閃光燈 5000--6000 藍天陰影中 12500 藍天空光 19000-25000 薄雲天空光 13000 雲霧天空光 7500-8500 陰天空光 6400-7000

E. 相機鏡頭為什麼泛紅色或紫色

是迎光會有紅色或紫色反光么?如果這樣子那是鏡頭鍍膜的關系。自從佳能發布了鏡頭單層鍍膜技術之後,鏡頭科技有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而賓得SMC多層鍍膜的面世成為鏡頭技術的一個轉折點,這之後光學大廠(除了徠卡)相繼開始搞關於鍍膜技術的科研,SMC也和後起之秀的富士龍EBC(現在經過改良叫做superEBC)技術和蔡司T*技術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並稱世界三大鍍膜技術,這三家的鍍膜技術在科技發達的現在來看依然是先進的。可以說在「鍍膜革命」以後在產的鏡頭幾乎都有鍍膜的,而鍍膜不同顏色的反光有著不同的出片效果。
具體看看這個你就知道了:http://wenku..com/link?url=-Km3seTO3S1R---N1b_DseNKu

F. 單反相機色彩模式怎麼設置

一.色溫與白平衡

色溫:表示光線中包含顏色成分的一個計量單位。從理論上講,色溫是指絕對黑體從絕對零度( -273℃)開始加溫後所呈現的顏色。黑體在受熱後,逐漸南黑變紅,轉黃,發白,最後發出藍色光。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黑體發出的光所含的光譜成分,就稱為這一溫度下的色溫,計量單位為「K」 (開爾文)。

sRGB 與 Adobe RGB 范圍比較

其他色彩空間范圍比較與常規用途

G. 相機里的色溫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可就復雜了!所謂色溫,簡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黑體物質,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便會因受到熱力的高低而變成不同的顏色。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暗紅色,達到1050-1150攝氏度時,就變成黃色,溫度繼續升高會呈現藍色。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熱力溫度是相對應的,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這個溫度就用來表示某種色光的特性以區別其它,這就是色溫。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色溫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們對它並不陌生。鎢絲燈所發出的光由於色溫較低表現為黃色調,不同的路燈也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天然氣的火焰是藍色的,原因是色溫較高。萬里無雲的藍天的色溫約為10000 K,陰天約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溫約為6000 K,日出或日落時的色溫約為2000 K,燭光的色溫約為1000 K。這時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則偏紅。某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溫高時,說明該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反之則偏紅;同樣,當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時說明該色光的色溫偏高,反之偏低。搞清楚了色溫,後面的就比較好解釋了。相機里的色溫調節叫白平衡,由於各種光線下的色溫不同,在相機鏡頭前面一張白紙並不是純白色的,它會偏不同的顏色(如黃昏時它稍微黃一點,陰天它又稍微藍一點),相機本身並不能區分,那麼此時我們就要告訴相機它是白色的,只要讓相機把白色的東西還原為白色,那麼其它顏色也就會自然還原成它本來的顏色。拍攝人像當然也要看當時的色溫情況,是室內燈光還是室外自然光?好在現在的相機都有白平衡調節功能,可以調成燈光、太陽光、陰天等各種色溫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色彩真實還原(但要與真實環境色彩完全一致那是不可能的),實在不行調成自動白平衡也行(如有偏色也可以用軟體後期處理)。

H. 京東購買的相機,打開後發現有問題可以退貨嗎

這個機器沒有問題,你把強光拍進了畫面 ,這是炫光。
你再多拍點其它場合的照片,看看有沒有類似問題。我覺得機器應該是好的。
當然,如果真是質量問題,可以退換貨的,前提是你要確定是質量問題。

閱讀全文

與京東相機拍9r為什麼偏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