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手拿相機如何攝影

手拿相機如何攝影

發布時間:2022-08-26 03:18:18

『壹』 攝像的基本技巧

攝像的基本技巧

攝像的基本技巧,對於攝影的愛好者來說,平時拿著相機到處攝影只能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其實很多時候這樣是往往不夠的,你會遇到自己的瓶頸期,我們還是要掌握攝像的基本技巧,根本上提高能力。

攝像的基本技巧1

一、拿穩攝影機

最好是用兩只手來把持攝影機,這絕對比單手要穩,或利用身邊可支撐的物品或准備攝影機腳架,無論如何就是盡量減輕畫面的晃動,最忌諱邊走邊拍的方式,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這種拍攝方式是針對特殊情況下才運用的,千萬記住畫面的穩定是動態攝影的第一要件。

家用攝像機(掌中寶)

1、用右手握好攜帶型攝像機,肘部輕抵身體。

2、左手從下方托住機身,穩妥地拿好攝像機。

3、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穩定身體站好。

4、拍攝時同時留意拍攝對象和攝像機的畫面。

5、用左手托住液晶顯示屏也能夠穩定攜帶型攝像機。

大中型攝像機的握持姿勢

大中型攝像機的體積不大,在握持上,只要注意兼顧鏡頭調整,就可以有多種的操作姿勢,既可以像小型機邡樣以高、低角度拍攝,也可以像大型機鄧樣站立肩扛拍攝。

二、持機攝像基本要領

1、一般情況是「穩定壓倒一切」

2、廣角鏡頭相對不宜看出抖動,長焦要注意

3、狀態放鬆、降低重心、注意呼吸

4、盡量以上身的扭曲、移動來代替全身運動

5、走動拍攝時,雙膝彎曲,小步移位

6、定位拍攝盡量利用支撐

三、相機的設置

1、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多少,光圈系數用F來表示。

光圈的作用

1、調節進光量,光圈變大,進光量增大;光圈變小,進光量減小。

2、調節景深效果,光圈與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景深

簡單說來,景深就是對好焦的范圍。它能決定是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還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快 門

快門:快門是相機上控制感光元件有效曝光時間的一種裝置, 與光圈配合使用,共同控制相機內部感光元件的曝光量。

手持相機拍攝時,由於手的震動容易造成畫面模糊,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度,應選擇1/100S以上的快門速度。拍攝運動物體時,一般應選擇更快的快門速度,否則很難抓拍到運動物體的瞬間狀態。具體選擇哪一檔快門速度,要視運動物體的速度和拍攝距離而定。

大多數單反相機還特別設計了一檔不限制曝光時間的快門速度檔位,俗稱B門。拍攝時可根據需要選擇B門,能使用30S以上的任意長度曝光時間進行拍攝。

對 焦

為了獲得清晰的.畫面,拍攝時必須進行對焦。其方式有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兩種。除了個別數碼照相機只有自動對焦方式外,大部分數碼照相機同時具備這兩種對焦方式。

1、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是指拍攝者必須用手去調節數碼照相機上的對焦調節裝置,從而達到對焦准確的目的。這種對焦方式通常是通過相機的對焦調節旋鈕或相機鏡頭上的對焦環來實現的,能獲得十分精確的對焦,被專業攝影師廣泛採用。

2、自動對焦

這種對焦方式方便快捷,拍攝時不需要手動對焦,數碼照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會根據被攝體的遠近自動調節鏡頭的焦距,使之達到對焦准確的目的。

四、選擇拍攝模式

1、全自動曝光

各項參數均由相機自動調節,操作簡單,能滿足攝影愛好者曝光適度的基本要求。相當於照相機的P檔或者自動檔。

2、程序化自動曝光(P檔)

程序化自動曝光模式是指光圈和快門速度均由數碼照相機的電子電路自動調節,拍攝者不必考慮拍攝時如何選用光圈和快門速度,數碼照相機中的電子電路會根據設定的感光度信息,針對被攝體的亮度自動調節一組內定的光圈與快門的組合來達到准確的曝光。需要調節感光度(ISO)、閃光燈

3、光圈優先自動曝光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在攝影中用的最多,使用這種曝光模式時,拍攝者事先調整好光圈值,數碼照相機中的電子電路會根據設定的感光度,針對被攝體的亮度自動調節快門速度,以達到准確曝光。其快門速度是無級變化的,所以曝光的精確度很高。此外,還能很好地控制畫面的景深。

4、快門優先自動曝光

使用這種曝光模式時,拍攝者應事先將要使用的快門速度在數碼照相機上調節好,數碼照相機的電子電路會根據設定的感光度,針對被攝體的亮度自動調節光圈系數以達到准確曝光。快門優先自動曝光能很好地控制運動物體的動感表現。

五、設定存儲格式

使用數碼照相機進行拍攝時,不僅要了解相機的各項參數,數碼照相機的存儲格式也會對拍攝有所影響。目前主流數碼照相機的存儲格式有JPEG、TIFF和RAW(NEF)。RAW是數字攝影高端領域經常使用的存儲格式。如果拍攝的畫面是用於印刷出版,JPEG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只有採用無損壓縮的TIFF和RAW格式,效果才會比較理想。

(一)JPEG 圖像格式的文件擴展名為JPEG

是目前網路中和計算機上最常見的圖像文件格式。它具有更快的存儲速度和更高的軟體兼容性,佔用的存儲空間小,是一種有損壓縮格式,也就是它在壓縮的過程中丟掉了原始畫面的部分數據,而且這些數據是無法恢復的。也是我們推薦日常工作拍攝首選的格式。

(二)TIFF 圖像格式是真正意義上非失真的壓縮格式

它的優點是圖像質量好、軟體兼容性好,一般不會受到處理軟體的限制。但TIFF格式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它有著異乎尋常的龐大數據量,而且在存儲時也需要更多的時間。現在數碼照相機使用這種格式的不多,但是在計算機存儲方面是使用較多的存儲格式。

(三)RAW 是一種數據文件擴展名為RAW

它是CCD或CMOS感光元件在成像時所記錄的原始數據,不經過壓縮,也不會損傷畫面的質量。

由於存儲的是感光元件的原始畫面數據,後期可以對畫面的曝光量、色階曲線白平衡、清晰度、色溫值、銳利度等參數進行調整,為照片的後期處理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

攝像的基本技巧2

1、平視拍攝

攝像機與被攝對象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個角度最適合於人的視覺習慣和觀察景物的視點。它的畫面的透視關系、結構形式、景物大小對比和我們的人眼看到的大致相同,使人在心理上有一種認同感和親切感。

這種角度最適宜於表現人物間的感情交流和內心活動。一般家庭攝像中用得最多的角度就是平視角度。

2、仰視角度

攝像機的鏡頭處於視平線以下,由下往上拍攝。它很適合於表現高大垂直的景物,充分利用畫面的深度來表現景物的高大。仰視拍攝改變了人的視覺習慣,也改變了人眼觀察事物的視覺透視關系,這樣給人以新奇感,尤其是加大了景物的力度,景物本身的線條均向上匯聚,誇張效果明顯。

3、俯視拍攝

與仰視拍攝正好相反,攝像機的鏡頭處於視平線之上,由高處往下拍攝。這個角度非常有利於展現空間、規模和層次,可以使遠處的景物和近處的景物在同一個平面上充分得到展示,層次分明

有利於展現空間的透視和自然之美,表現景物的氣墊,有利於介紹環境、地點、規模和數量,展示物與物之間的關系和物物間的方位感。

4、物視角的拍攝

視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習慣。有些時候,可能需要表現出拍攝主體的視角,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拍攝的高度是高是低,都應該從主體眼睛高度去拍攝。

『貳』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導語:不管學什麼都是從基礎開始學的,把基礎打牢,後面就會越來越輕松,基礎打不牢,後面就會很難。所以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攝影知識。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一、正確持機方法

在拍攝的基本知識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穩相機。無論其它的攝影要素和技術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攝的一瞬間有震動,照片的質量一定會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雖然可以用三腳架來減低震動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時候是以手持相機拍攝為主,而且在「決定性的瞬間」內,往往不允許攝影者再花時間去放置三腳架並固定照相機。

數碼照相機相對於傳統照相機而言,它對拍攝穩定性的要求更高。這是因為,電子元件存儲信息需要一段額外的時間,通常稱為「時滯」。

1、持機的正確姿勢

無論是站立、坐下還是跪下,持機的正確姿勢都應該是:

(1)、右手緊握相機一側的握手位,食指輕觸快門鍵,以備隨時拍攝。

(2)、以左手手掌托住機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機來穩定鏡頭。

(3)、兩手上臂緊貼身體,盡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狀態並向身體靠攏。千萬不要聳起雙肩。因為長時間用聳起雙肩的姿勢拍攝,雙肩關節會出現疲勞感,更難穩定相機。

(4)垂直握持相機拍攝時,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緊貼身體。

2、站立或坐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1)、站立攝影時,雙腳宜微張,或以前後步方式站立,以便將整個身體的重量平放到雙腳上。如果能藉助一些固定的物體作為依靠,例如背靠樹干或牆壁等,則效果更佳。

(2)、坐下攝影穩定性已經很高,但仍可借外物進一步穩定身體。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錯的選擇。

3、跪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跪下攝影時左腳應該弓起,右腳跪地,托起機身底部的左手則支撐在弓起的左腳上。一般情況下,跪姿拍攝較難穩定身體,最好也能藉助固定物體作依靠,如樹、牆等。

4、相機帶的重要作用

將相機帶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繞兩圈再拉緊,以拇指穿過帶圈後再握緊相機,使相機和右手合二為一,不但可以減輕手的顫動,而且可以在不小心鬆手時將相機拉住,不至於掉到地上而損壞。

二、光線的運用

照片是光與影的藝術產品,將光線稱為攝影的靈魂一點也不為過。要拍攝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線這個關鍵的元素。

1、光線的性質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氣里,陽光沒有經過任何遮擋直接射到被攝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會產生明亮的影調,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則會形成明顯的陰影,這種光線稱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會有非常明顯的反差,因此容易產生立體感。

當太陽被薄雲遮擋,陽光仍會穿透白雲擴散,這時所產生的照明反差將會降低,非常適宜於人像攝影。

(2)散射光

在陰天,陽光被雲層所遮擋,不能直接射向被攝對象,只能透過中間介質或經反射照射到被攝對象上,光會產生散射作用,這類光線稱為「散射光」。由於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陰影面不明顯,明暗反差也較弱,光影的變化也較柔順,因此產生的效果比較平淡柔和。

「直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強的光線,致使陰影較濃厚,調子變化較少,所拍出的影像線條及影調較硬。而「散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弱的光線,故陰影較淡,調子變化較豐富,會得出較軟的柔和的影像線條及影調。所以攝影者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光線。

2、光線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攝同一個景物,運用不同方向投射來的光線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順光

從照相機背後而來,正面投向被攝對象的光線叫做「順光」。「順光」照明的特點是:被攝對象絕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陰影面積不大,對象的影調比較明朗。這種光線形成的明暗反差較弱,對象的立體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線反映出來,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現出來。因此立體感較弱。

(2)前側光

從照相機左後方或右後方投向被攝對象的光線叫做「前側光」。受光的對象大部分都會受光,產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調也較明亮,對象不受光而產生陰影的面積也不會太大,但已可以表現出對象的明暗分布和立體形態。這類光線既可保留比較明快的影調,又可以展現被攝對象的立體形態。

(3)側光

來自照相機左側或右側的光線叫做「側光」。它會使被攝對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則處於陰影中,有利於表現對象的起伏狀態。

由於「側光」照明使對象的陰影面積增大,因此畫面的影調不亮不暗,明暗參半,不及由「順光」和「前側光」產生的那樣明快,但亦不會太陰沉。立體形態表現會較好。

(4)側逆光

來自照相機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線叫做「側逆光」。它令對象產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陰影面,所以影調會較陰沉。這種照明方法在對象上產生的立體感會比「順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攝對象背後射來,正面射向照相機的光線。被攝對象絕大部分處在陰影之中。因光線的對比較弱,所以立體感也較弱,影調比較陰沉。可是,「逆光」可以用來勾畫物體的側影和輪廓,還可以突現物體的質感和形狀,清楚地展示對象的線條。在明朗的天氣下使用「逆光」更會創造出一種強烈的反差。

(6)頂光

光線由被攝對象上方而來的謂之「頂光」。日正當中的太陽光便是一個好例子。「頂光」常會在被攝對象上造成強大的陰影,若用於人像攝影,則人臉部的鼻下、眼眶、顎下等處會形成濃黑的陰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於被攝物的下方。這種光線在日常生活經驗中較少見,故有怪異和戲劇性的效果,在一般攝影場合應用較少。

3、光線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攝對象上「最亮」與「最暗」的色調關系。所謂「反差強」,是指光線在主體身上呈現的最亮部位與最暗部位的差別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轉換過程中變化非常劇烈,對比度非常強烈。相對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與最暗部位的差別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轉換過程中變化非常柔順,令色調很豐富。

三、攝影的構圖

構圖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間內處理人、景、物的關系,並將三者安排在畫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畫面特定結構的過程。

構圖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強調及突出主題景物,同時把繁瑣的、次要的東西恰當地安排為陪襯。好的構圖令照片看起來均勻、穩定、舒服、有規律,而且可以引導視線到主題點。構圖不當,會出現雜亂、左右不平衡、頭重腳輕及因主題過多反而變成沒有視覺焦點等問題。

1、構圖注意事項

要獲得好的攝影構圖,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照片不應太過單調,否則照片會顯得呆板。但也不應太復雜,否則會令人覺得混亂。

(2)要選擇適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於襯托主題及突出主角,亦會豐富照片的內容,增添畫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關系,並適當地安排它們,以有效地表達主題,避免喧賓奪主的情況。

(4)要考慮各個景物色彩上的對比。鮮明的對比有助於突出主題,但若顏色混亂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線的照射角度以及所產生的明暗陰影,它們都會影響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視、重疊和影紋的層次變化,這將有助於在平面的照片內增加立體感。

2、以不同的拍攝角度造出不同的構圖

大多數拍攝對象都是立體的,它們呈現出許多面。有正面、側面、背面、頂面及底面。同一個對象,拍攝的方位角度不同亦會令畫面展現出多種多樣的構圖效果。所以在拍攝之前應選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對物體作觀察及比較,從中找出一個最佳、最可表達主題、最生動的視點,以找到最合適的構圖。

(1)正面拍攝。

正面拍攝是一種最常用的攝影角度。正面拍攝可以產生庄嚴、平穩的構圖效果。但平穩的線條、對稱的結構也會因缺乏透視感而顯得呆板。而且很多時候會因為對象的受光情況相似而不能突顯對象應有的立體感。

(2)側面拍攝。

用斜側的攝影角度,畫面上原來的並行線條變成了斜線,具有縱深感,能將人的視線引向深處,增強立體感。而視線跟隨斜線延伸,也會使畫面變得生動。隨斜側方位的角度變化,其透視效果也會出現有趣的改變。

(3)仰視拍攝。

仰視拍攝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進行攝影,多用於拍攝高大的景物。這種拍攝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線條向上匯聚的透視感覺。還可以突出對象的高聳特性,增加壓逼感。

(4)俯視拍攝。

俯視拍攝就是從上向下進行拍攝。在高處作俯視的拍攝可以將大范圍的景物都拍下來,所以在廣角的風景攝影中會經常應用到。在人像攝影中使用俯視拍攝方法,可以為主角帶來一種纖秀的效果。

3、構圖的「三分法」

「三分法」是由希臘的數學家提出來的。攝影者將其運用在照片的構圖上,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諧悅目的照片。具體做法是:用兩條直線和兩條橫線將畫面平均分為9個同樣大小的方格。拍攝時將主題放在直線和橫線的交叉點上。

「三分法」可以應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攝影上。

4、背景與前景的選擇

背景或前景與主題在色彩、形狀、線條、質感、明暗上的不同會造成反差,形成對比,有突出主題之用。

(1)簡單柔和的背景。

簡單的背景不會搶去主題的地位,有利於突出主題。但過於簡單及單調的背景卻會使照片過於呆板。

(2)避免雜亂的背景。

雜亂的背景會使照片看起來非常混亂,更甚者會令人辨別不出主題是什麼。

(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

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將難以突出主體,會嚴重破壞照片的整體效果。

5、攝影構圖的基本模式

(1)構圖均衡平穩

均衡,就是平衡。它區別於對稱。用這種形式進行構圖的畫面不是左右兩邊的景物形狀、數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對應,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狀、數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給人以視覺上的穩定,是一種異形、異量的呼應均衡,是利用近重遠輕、近大遠小、深重淺輕等透視規律和視覺習慣的藝術均衡。當然均衡中也包括對稱式的均衡。

均衡式構圖,給人以寧靜和平穩感,但又沒有絕對對稱的那種呆板無生氣,所以是攝影家們在構圖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攝影構圖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形成均衡式構圖,關鍵是要選好均衡點(均衡物)。什麼是均衡點呢?這要從藝術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當,小的物體可以去與大的物體相均衡,遠的物體也可與近的物體求均衡,動的物體也可以去均衡靜的物體,低的景物同樣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實踐和學習,用好這種藝術技巧。

(2)打破均衡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些新潮的攝影家認為均衡刺激性不強,反映不出新時代的生活節奏和特點,他們主張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實踐他們的觀點,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們把這些作品的構圖形式,稱為非均衡式構圖。生活是多種多樣的,現實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內容的需要和創作意圖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選擇。

非均衡式構圖具有不穩定,不和諧,緊張刺激、動盪不安等特點。從景物形象上來表現動勢較為理想;從心理反映上用來表達煩燥不安的'情緒、不協調的動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優勢;如展示戰爭的殘酷、革命風暴、狼藉現場等場面,亦可取得好的視覺效果。

(3)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是用一些前景將主題框住。常用的有樹枝、拱門、裝飾漂亮的欄桿和廳門等。這種構圖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題上,有助於突出主題。另一方面,焦點清晰的邊框雖然有吸引力,但它們可能會與主體相對抗。因此用框架式構圖多會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調節,使主體周圍的景物清晰或虛化,使人們自然地將視線放在主題上。

(4)直角三角形式構圖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一般是以畫面的一個豎邊為三角形的一個直角邊,底邊為三角形的另一個直角邊。這種構圖大都注意被攝物的方向性。景物的運動方向或面向應該對著三角形的斜邊,使運動物體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間,給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在橫幅或豎幅畫面中均可選用,其特點是豎邊直線可顯示景物之高聳,底邊橫線又具有穩實、安定感,並且富有運動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構圖的雙重優勢,同時左右直角邊靈活多變,很受攝影家們的喜愛,所以使用較多。

直角三角形式構圖的靈便性還表現在底邊長豎邊短或底邊短豎邊長均可選用,只要三個角中有一個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這種形式構圖。

(5)圓形構圖

圓形構圖是把景物安排在畫面的中央,圓心正是視覺中心。圓形構圖看起來就象一個團結的團字,用示意圖表示,就是在畫面的正中央形成一個圓圈。

圓形構圖,除了圓形物體以這種圖式表示其圓外,實際上有許多場景可用圓形構圖表示其團結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願上的。如許多人圍著一個英雄模範在簽名,不少少年兒童正聚精會神地聽老人講故事,小朋友們圍著圓圈做游戲等,均可選用圓形構圖。

圓形構圖給人以團結一致的感覺,沒有鬆散感,但這種構圖模式,活力不足,缺乏沖擊力,缺少生氣。

(6)S形構圖

S形實際上是條曲線,只是這種曲線條是有規律的定型曲線。S形具有曲線的優點,優美而富有活力和韻味。同時,讀者的視線隨著S形向縱深移動,可有力地表現其場景的空間感和深度感。

S形構圖分豎式和橫式兩種,豎式可表現場景的深遠,橫式可表現場景的寬廣。S形構圖著重在線條與色調緊密結合的整體形象,而不是景物間的內在聯系或彼此間的呼應。

S形構圖最適於表現自身富有曲線美的景物。在自然風光攝影中,可選擇彎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徑、礦山中的羊腸小道等等,在大場面攝影中,可選擇排隊購物、游 行表演等場景;在夜間拍攝時可選擇蜿蜒的路燈、車燈行駛的軌跡等等。

(7)十字形構圖

十字形是一條豎線與一條水平橫線的垂直交叉。它給人以平穩、莊重、嚴肅感,表現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為十字最能使人聯想到教會的十字架,醫療部門的紅十字等,從而產生神秘感。

十字形構圖不宜使橫豎線等長,一般豎長橫短為好;兩線交叉點也不宜把兩條線等分,特別是豎線,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長為好。因為兩線長短一樣,而且以交點等分,給人以對稱感,缺少了省略和動勢,會減弱其表現力。

十字形構圖的場景,並不都是簡單的兩條橫豎線的交叉,而是相仿於十字形的場景均可選用十字形構圖。如正面人像,頭與上身可視為垂直豎線,左右肩膀連起來可視為橫線;建築物的高與橫的結構等。也可以這樣講,凡是在視覺上能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選用十字形構圖。

四、光圈、快門、對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決於光圈的大小和快門的速度。要學會手動拍攝就必須學會光圈與快門的設定配合。

1、曝光量與光圈的關系

光圈是照相機鏡頭中可以改變大小的孔洞。它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線量。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光圈開得越大,通過鏡頭進入的光量就越多。這就好比房間里的窗子,它開得越大,進來的光線越多。

光圈的數值通常用f-stop值來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開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門速度不變時,光圈的大小決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會過度,照片就會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會不足,照片就會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與快門的關系

快門是控制光線進入的閘門。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越高,通過鏡頭進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當於開窗子時間的長短。

光圈與快門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們的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並互相影響著。如果將光圈收小一級(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將快門速度調慢一倍(例如由1/60減至1/30),它們的曝光量是一樣的。

3、對焦的重要性

對焦是指將鏡頭對准被拍攝對象後,調整鏡頭的焦距,使圖像變得最清晰的過程。只有對焦正確圖像才可能清晰,否則圖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與光圈、距離、焦距的關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們要拍攝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縱深范圍。當鏡頭對焦於拍攝目標時,這一點對應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後一定范圍內的景物也能被記錄得較為清晰,這個范圍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縱深景物的清晰范圍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縱深景物的清晰范圍也就越小。

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鏡頭焦距及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離:在鏡頭焦距及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越接近拍攝的目標,景深越小,越遠離拍攝的目標,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離及光圈不變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鏡頭的景深大,長焦鏡頭的景深小。

;

『叄』 豎拍時到底應該如何手持相機

使相機保持穩定,拿相機沒有什麼固定姿勢,但左手還是手掌拖住相機,大拇指和食指掌握相機的焦距最好,萬一有變化可以緊急從新構圖

『肆』 怎麼用相機拍照

相機拍照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學會調整ISO,一般來說ISO的數值越低,出來的相片質量也就越好。相片的噪點也會相對來說要少一些。調整好ISO後,就可以對著喜歡的事物進行拍照了。

照相機簡稱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很多可以記錄影像設備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徵。醫學成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等。照相機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

『伍』 如何正確地握持單反相機

如果不正確地握持相機,則會出現手部抖動造成照片會模糊,專業攝影師總結了如何避免這種情況。

為了增加穩定性,將肘部向兩側按壓,並使相機靠近臉部。

五、坐著時如何握住相機

蹲坐方便於拍攝兒童照片或從低角度拍攝照片。為了防止相機晃動,請將手肘放在膝蓋上。

『陸』 怎樣拿相機手不會抖

1.持機的正確姿勢

無論是站立、坐下還是跪下,持機的正確姿勢都應該是:
(1)、右手緊握相機一側的握手位,食指輕觸快門鍵,以備隨時拍攝。
(2)、以左手手掌托住機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機來穩定鏡頭。
(3)、兩手上臂緊貼身體,盡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狀態並向身體靠攏。千萬不要聳起雙肩。因為長時間用聳起雙肩的姿勢拍攝,雙肩關節會出現疲勞感,更難穩定相機
(4)垂直握持相機拍攝時,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緊貼身體。

2、站立或坐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1)、站立攝影時,雙腳宜微張,或以前後步方式站立,以便將整個身體的重量平放到雙腳上。如果能藉助一些固定的物體作為依靠,例如背靠樹干或牆壁等,則效果更佳。

(2)、坐下攝影穩定性已經很高,但仍可借外物進一步穩定身體。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錯的選擇。
3、跪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跪下攝影時左腳應該弓起,右腳跪地,托起機身底部的左手則支撐在弓起的左腳上。一般情況下,跪姿拍攝較難穩定身體,最好也能藉助固定物體作依靠,如樹、牆等。
4、相機帶的重要作用

將相機帶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繞兩圈再拉緊,以拇指穿過帶圈後再握緊相機,使相機和右手合二為一,不但可以減輕手的顫動,而且可以在不小心鬆手時將相機拉住,不至於掉到地上而損壞。

『柒』 手拿相機的正確拿法,怎樣拿相機擺姿勢

正確的手持相機拍片的姿勢,應該是右手握住手柄,右手食指按在快門鍵上。左手托住鏡頭,胳膊肘抵住肋下形成穩定的依託。同時稍微側身。
這樣的姿勢可以保證相機端穩。
另外,有條件的話,最好是將身體依住某個物體,這樣可以更穩定

『捌』 如何使用照相機拍照

想要熟練掌握數碼相機攝影技巧,首先需要對其操作原理與方法加以學習,接下來再進一步熟練攝影的構圖、光線等的運用,在反復地拍攝練習中不斷提升攝影實力,拍出足夠驚艷的作品。接下來主要從設備原理和操作、拍攝構圖及光線應用方面進行一定的技巧講解,幫助大家可以更系統地了解攝影技巧。

一、數碼相機的實用原理與操作

1. 照片設置

在拍攝活動開始之前,相機的一些設置就已經能夠對最終照片或工作流程產生影響。其中,照片設置是大家首先需要考慮的。大家可以根據最終照片的用途,在前期選擇照片的大小和質量,根據所投放的平台(如戶外廣告、網頁、書籍、個人展覽)、觀看設備(如電腦顯示器、投影儀、手機屏幕)或其他用途(如快速預覽、印刷打樣)的具體尺寸需求及解析度需求來調節參數。

一般來說,JPEG文件是比較小的壓縮文件圖片格式,會提供S、M、L等從小到大的選項,以及類似鋸齒形、流暢圓滑形圖標等不同圖像質量的選項。但是,最大、質量最高的文件格式通常是無損源文件RAW格式,每個品牌對應不同的格式名(如Canon品牌對應RAW文件格式為.CR2),這種格式保留的圖像信息最全,在後期處理的工作空間最大。如果大家不明確最終圖像需求的時候,建議設置時選擇JPEG+RAW的格式組合。

2. 曝光組合與應用

照片的基本影調與曝光息息相關,但在實際調整曝光之前,大家需要明確動態范圍的概念。事實上,不同機身所具備的感光元件的性能有著很大差異,大家可以理解為,單次拍攝中相機能夠捕捉呈現的明暗范圍。這意味著動態范圍不僅僅是有限的,且針對不同相機的,其大小是不同的。

然而人眼觀看自然界的明暗范圍是遠大於這些范圍的,所以單純使用常見數碼相機進行單次拍攝所得到的照片的明暗效果和肉眼觀看實際場景的效果不一定一致。

大家可以通過調整光圈大小、快門速度和感光度這三項參數的組合來獲得不同的曝光,以及對其他效果的控制。其中光圈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光孔口徑大小,快門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時間長短,感光度控制相機內部感光元件對光線感應的速度或敏感程度。

『玖』 怎麼用相機拍照片

給相機安裝好存儲卡:
要拍照,肯定要有存儲照片的內容,相機的配件是肯定要的,先檢查下相機的存儲卡是不是安裝好了,單反相機是可以不放存儲卡拍照的,但是不能保存內容。

02
安裝好鏡頭開機:
有些人剛買好相機,鏡頭也沒安裝好,那麼安裝好存儲卡之後,就要按住相機左側的,一個按鈕(安裝鏡頭 )的旁邊,然後看鏡頭的屁股,是白色的小點還是紅色 的,去對准相機的點,放進去扭一下,聽到咔的一下,就安裝好了。

03
選擇簡單的模式利用取景窗開始拍照:
開機之後,取景就利用這個窗口,把眼睛放到裡面去進行取景,液晶屏也是可以的,點擊那個大窗口旁邊,有一個按鈕,旁邊有一個紅點的就是液晶屏取景。

04
快門一開始要半按住:
進行取景的時候,一隻手端住鏡頭,另外一隻手,拿相機的右側手柄,右側的手用手指,按住快門,來進行對焦,取景,進行拍攝的操作。

05
出現紅框,對焦確認滴滴聲後按下快門:
當你取景窗或者液晶屏里的那個框框變成紅色的,同時伴有滴滴滴的快門確認的聲音,就把按快門的手重重的按下去,就這樣,拍攝基本上就完成了。

06
學習手動模式:
一開始大家可以利用自動模式或者半自動模式,比如人像模式、TV模式等等,後續可以學習一下全自動模式,學習光圈和快門的調整,對光線的影響。

07
預覽我們的照片:
拍攝結束之後,我們可以點擊相機儀表裡右下角的那個播放按鈕,來查看我們的照片,我們可以在查看照片的時候看到我們的拍攝日期以及參數。

『拾』 拍攝相片時手握相機有哪幾種姿勢

手手握相機的姿勢有3種
一種是橫向拿相機,左手端住手柄,右手扶鏡頭
另外兩種是縱向,同樣的手相機的方式,只不過是方向不一樣而已

閱讀全文

與手拿相機如何攝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