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手機拍攝夜晚星空技巧 手機拍攝星空的竅門
1、打開手機中的相機,默認是正常相機拍攝模式,往左滑動,看到有個專業模式。
2、選好專業模式後,默認都是自動,我們先來看到EV(曝光補償),這個根據環境亮度去調節,夜晚的話需要增加曝光,將其調整到最大,+2。
3、接下來是ISO(感光度),雖然提高感光度會影響照片的質量,出現噪點,但對於夜間星空而言,並不是什麼壞事,總比漆黑黑一片好的多。建議在這里調整到800,一些人甚至直接設置成3200。
4、然後是WB(白平衡),簡單來說白平衡的目的是還原風景原有的色彩,因為夜間較暗,我們需要把白平衡設置的暖一些,建議閃光燈模式或者日間模式。很多手機都有AWB模式,也就是自動白平衡,拍攝者少去此煩惱。
5、AF/MF,自動或手動對焦,在這里我們當然選擇手動對焦,直接拉到最遠,因為星空真的很遠。
6、S(快門速度)延時攝影,建議設置成8以上,一般15秒左右適宜。
『貳』 延時攝影 星空軌跡怎麼拍,求高手賜教....
你說的那個星軌,我仔細看了,東西做的很精細的,創意也很好。拍攝星軌的部分是現在主流的手法,就是後期拼接,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疊加,把點疊成線,這樣的手法其實原先是考慮減少對cmos的傷害,不過也能做出像視頻里這樣的效果,不過工作量就很大了。
關於星軌,就是用廣角+最大光圈+長時間曝光。我試著給你介紹個鏈接,內容歸作者本人所有。
『叄』 怎麼拍星光的延時攝影
1.選擇合適的拍照地點 星空照情境大致有兩種,一是曠野上的星空,另是城市中的星軌。
2.確定星雲/星空拍攝的方位
(1)拍攝星空:如果你要拍攝星空,那麼你需要掌握銀河星雲出現的位置,如果肉眼無法識別,可以通過以上提及的尋星軟體(如star walk/Stellarium)進行查找定位
(2)拍攝星軌:星軌拉出的線條一般有三種,一種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一種是向南拍攝(產生的上下相對雙曲線),另是向東/向西拍攝(左右相對的雙曲線)。根據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位。
03
3.選擇合適的鏡頭及參數設置
拍攝星空最好選用大光圈廣角鏡頭,如果需要拍攝出完整的星軌則使用焦距較短的鏡頭(焦距較長的情況下只能拍攝到局部)。
拍攝星空需要採用手動模式(M檔),鏡頭切換到MF模式,對焦調到無限(∞符號),如果鏡頭無法進行自動調整,也可以在AF條件下放大畫面手動對焦後將模式調整為MF。
圖片格式同時記錄JPEG和Raw,JPEG格式用於查看而Raw格式用於最終製作,因為Raw可以很方便的調節白平衡曝光的功能參數。
04
(1)拍攝星空:大光圈保證進光亮,快門保持在30s以內,感光度、白平衡則根據現場環境進行調整,城市白平衡3000以下,郊區3400以下。
(參考參數1:曝光20s,快門線控制拍攝間隔25s,光圈f2.8,IOS2000)
(參考參數2:曝光30s,光圈f2.8,IOS1000)
05
(2)拍攝星軌:根據需要的星軌線條長度選擇30s以上的快門時間,模式為B 檔(沒有此撥盤的相機可在M檔中調整快門速度到bulb),光圈f5.6-8,再根據需要調整ISO等參數,以確保曝光准確,通過鎖定快門線控制曝光時間以控制星軌長度。
4.城市星軌拍攝
對於城市星軌拍攝,為避免曝光過度,我們通常通過連續拍攝和後期疊加在實現。對於城市星軌拍攝,我們需要選擇晴朗無雲無霾且肉眼可見星數較多的時候進行拍攝。
拍攝模式調為連拍,快門速度5-8s,通過數千張素材疊加,可實現完整的星軌圖。
後期可選擇Photoshop(復雜/細節處理)或者Startrails(簡便)等軟體進行處理。
『肆』 延時攝影怎麼拍星軌拖尾
1、晴朗的夜空,星星要多些。

(4)延時攝影相機怎麼拍星空擴展閱讀
如何製作延時攝影裡面的拖尾效果:
1、打開AE ,將拍攝好的星空延時素材導入。
2、新建合成,將星空素材拖入時間線,調整好大小。
3、關鍵的一步,在效果里搜「殘影」效果(我用的是AE CC2015),拖入到素材。
4、調整「殘影」里的數值,修改第二項數量為225,修改第四項衰減為0.95左右,將殘影運算符改為「最大值「。
5、星軌是長時間曝光的圖片中,由恆星產生的持續移動軌道。換句話說,攝像機並未追蹤夜空中恆星的移動,恰恰相反,攝像機位置保持不動,隨著時間的流逝,恆星本身發生了移動。由此產生的圖片顯示了恆星在夜之蒼穹下的移動軌跡。
『伍』 星軌、延時必會的間隔拍攝功能怎麼玩
目前很多相機中都有間隔拍攝功能,這個功能怎麼使用,又能拍攝出什麼效果呢?廢話不說,下面就為大家進行講解
間隔拍攝的作用
間隔拍攝的作用在於將一些列拍攝參數輸入到相機中後可以使相機在指定時間內自動進行指定張數圖片的拍攝。
通常在一些需要長時間拍攝的情況下使用,可以極大的減少攝影師的工作量,並且在拍攝過程中可以去做其他事情。同時,拍攝下來的大量單張圖片需要後期進行合成,出現某種效果。
間隔拍攝使用方法
在使用間隔拍攝時需要確定幾個參數,分別是拍攝間隔、拍攝次數、每次拍攝張數和開始拍攝時間。
開始拍攝時間很好理解,一個選項為“立即拍攝”,顧名思義,選中後就會按照您輸入的參數進行拍攝。另外一個選項為設定起始時間進行拍攝,也就是設定一個時間,到了時間自動開始拍攝,無需進行控制。
剩下的3個參數,拍攝間隔、拍攝次數、每次拍攝張數就需要根據您的拍攝計劃來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了。
為了能實現您的拍攝計劃,首先要確定拍攝的總時長,其次要確定在這段時間內拍攝的次數,以此來確定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長,然後再通過計劃拍攝多少張圖片來計算出每次拍攝的圖片數量。通過這樣的順序來依次確定這3個參數。
下面舉個例子便於大家理解這3個參數是如何確定的。
比如拍攝星空,然後通過多張圖片來合成星軌。拍攝階段就可以使用間隔拍攝來實現。
為了能獲得不錯的星軌長度,先確定拍攝的時間,拍攝的時間越長,星星的移動軌跡就越長。
比如計劃拍攝1小時中星星運動的軌跡,並且為了合成後星軌不會斷掉,盡量多一些圖片會比較理想,所以確定一共拍攝120次(為了便於計算,採用60進制),每次拍攝1張。這樣通過1小時(3600s)除以120次,得到間隔時間為30s。於是,間隔時間,拍攝次數,每次拍攝的張數就都確定了,分別是30s,120次,1張。
有幾點需要格外注意:
1.間隔拍攝中每次拍攝圖片的張數是可以設置的,而不是每次只能拍一張。當您每次拍攝設置成多張時,相機會在每次拍攝是自動進行連拍,達到您設置的拍攝張數。一般來講,每次拍攝張數這個選項設置成一張即可。
2.間隔時間的長度不能小於單次曝光時長。因為單次的曝光時長是包含在間隔時間內的。比如曝光時長為5s,間隔時長設置為4s,拍攝次數設置為3次,實際操作下來,相機不會拍攝3次,而是只拍攝2次。
原因在於當相機在4s發送拍攝信號時,相機正在曝光,所以無法執行拍攝指令,只能在第3次拍攝,也就是第8s時,(相機此時沒有進行曝光)才會接收到拍攝指令並拍攝,所以只會拍攝兩次,也就是隔一次拍攝一次。
這里也是該功能設計的不夠人性化的一點,需要各位攝友多多注意,但索尼的相機這點做的就比較好,當曝光時間長於間隔時間時,是無法進行設置的。
3.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之所以建議大家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也是由於第2點提到的問題。由於降噪時間基本等於曝光時間,這就大大增加了曝光時間大於間隔時間的可能性,導致拍攝無法按照預期進行。
往往設置好間隔拍攝參數後忘了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導致拍攝圖片量比預期少了一半,在星空攝影中很有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4.注意存儲卡空間是否足夠放下拍攝的圖片。由於間隔拍攝往往拍攝的圖片量很大,100多張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就需要各位攝友根據自己選擇的圖片質量確定存儲卡的空間是否足夠,否則拍了很久結果沒有存上可就後悔莫及了。
5.注意電池電量。雖說間隔拍攝設置好後就可以離開相機讓它自己工作了,但是如果拍攝時間長,拍攝數量大的話,或者您的電池本身持久性比較差,就需要注意更換電池。防止電池沒電了還以為正在拍攝。
了解了間隔拍攝的設置方法及注意事項,那麼該種拍攝方法可以實現什麼效果呢?
間隔拍攝可實現的效果
1星軌
之前在講解設置時已經提到了,星軌的前期拍攝任務可以通過間隔拍攝來實現,後期則需要使用軟體來對多張圖片進行合成。使用該種方法拍攝的星軌與單次長曝法相比噪點更少,並且星軌線條更粗,容錯率也很低。
下面我們先來設置間隔拍攝參數:
根據上面講過的注意事項,將長時間曝光降噪關閉,並且確定存儲卡容量和電池電量。
然後將相機調整為手動擋,曝光時間選擇在30s以內,注意曝光時間一定要小於間隔時間,為保險起見,小於4s到5s為優。光圈使用您鏡頭的最大光圈,ISO數值盡量低,對焦採用手動對焦,調整對焦距離為無窮遠。
拍攝一張,觀察星空是否清晰並且曝光正常,如果曝光正常,則開始間隔拍攝。
間隔拍攝完成後,將圖片導入電腦進行後期處理。
專門的星軌合成軟體大多不能直接處理RAW格式拍攝的照片,只能處理JPEG格式。而Photoshop可以完成此操作,具體處理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點擊Photoshop文件菜單→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選中需要處理的照片,並勾上“載入圖層後創建智能對象”,點擊確定,然後由計算機進行自動處理,耐心等待後就會生成一個智能圖層,然後在Photoshop圖層菜單中選擇智能對象→堆棧模式→最大值,星軌就能顯現出來了。
第二種方法:在選中要處理的圖片後的界面中,不勾選任何選項,直接點確定。計算後,在圖層操作界面(快捷鍵F7)中選中所有圖層,然後設置圖層模式為“變亮”,星軌同樣也會顯現出來。其效果與第一種方法一樣。
2延時攝影
間隔拍攝這項功能更多的應用是在延時攝影上。延時攝影是以一種較低的幀率拍下圖像或者視頻,然後用正常或者較快的速率播放畫面的攝影技術。
而間隔拍攝同樣是延時攝影的前期拍攝方法之一,拍攝後需要後期進行合成,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延時攝影教程。
延時攝影的前期同樣是通過間隔拍攝實現的,設置方法、思路與上文介紹的星軌拍攝是一樣的。同樣是選擇手動對焦,但是拍攝模式不適用M擋而是建議使用光圈優先。
原因在於星軌拍攝光線條件很統一,一組曝光參數能夠保證曝光不會出現太大偏差。但是延時攝影中的很多題材,比如日出、日落,光線條件變化很大,所以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就可以保證在延時拍攝過程中相機每一次拍攝都會根據實際的光線情況選擇曝光時長,這樣拍攝出的多張圖片就可以保證曝光正確。下面著重給大家介紹下延時攝影的後期方法。
延時攝影的後期
Photoshop CS6延時攝影:
使用版本:Photoshop CS6
操作難易:易
實用性質:★★★★★
Step1
接著開啟Photoshop CS6,選擇功能表 檔案 / 開啟舊檔。
Step2
對著第一張圖片點一下,再把下方的「影像順序」勾起來,接著按開啟舊檔。
Step3
設定影的速率,一般網頁上,設定24~30格皆可。
Step4
載入完成後,在「時間軸」面板,就會看到影片片段,接著點「時間軸」面板下方的箭頭圖示,將影片輸出。
Step5
接著設定輸出影片名稱、位置、格式。
Step6
再按下「演算」,就會開始跑了。
Step7
完成後,在剛的資料夾,就會看到輸出的影片檔。
Step8
雙響後就可直接播放影片,沒想到拍了一個多小時,只有短短五秒鍾XD~
3油畫一般的天空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就發現了,間隔拍攝其實只是一個拍攝工具,用來讓相機按照自己的意圖自動拍攝的工具。拍出來的一系列圖片可以出現什麼風格的圖片就看攝影師的二次創意能力了。
比如下面介紹的油畫天空,同樣是間隔拍攝,但後期處理使用了堆棧進行處理,就出現了藝術效果。也希望大家可以對自己的攝影作品進行更多的後期嘗試。
下面這組圖是藝術家馬特·莫雷,加拿大攝影師通過疊加數以百計的間隔拍攝照片形成的油畫天空效果。
但我告訴大家,油畫天空並不需要太多的圖片就可以堆棧獲得,前提是要在一個有風,並且有雲彩的天氣環境下。當然了,獲得的色彩和效果肯定不及這位藝術家的圖片,畢竟他是花了3年的時間。
看過這篇文章是否對間隔拍攝的設置方法和應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呢?那就拿起相機去嘗試吧,記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啊。
『陸』 紅米note9pro如何拍出星空
打開手機的相機,在拍照界面,我們向左滑動可以看到有專業模式。點擊進入,進入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有非常詳細的參數,點擊右上角的設置按鈕,還可以打開更進一步的設置,由於我們需要拍星空,往往需要使用延時攝影,所以可以設定自動拍攝時間,隨後,我們還需要對曝光率、光圈等數據進一步設置,最後等待成品即可。

配置功能
紅米Note9 Pro採用了雙面康寧大猩猩玻璃蓋板,中置打孔屏,支持6檔120Hz自動刷新,立體聲雙揚聲器,線性馬達,4820mAh,快充功率為33W。
拍照方面,紅米Note9 Pro前置1600萬像素鏡頭,後置108MP主攝(三星HM2)+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200萬像素景深四攝。
『柒』 如何拍攝星空延時攝影
需要三角架. 光圈調到最小. 快門調慢大約1--2秒之間!
『捌』 用阿力為延時攝影怎麼拍星空
摘要
拍攝時機
『玖』 延時攝影拍攝星軌的方法有哪些
璀璨的星空,總讓人浮想聯翩,這么美麗的景色。如何用相機記錄下來呢?那麼,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延時攝影拍攝星軌的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延時攝影拍攝星軌的方法
1、地點選擇:需要找遠離市區的地方,避開光污染。找一個合適的前景,最好可以稍微仰拍,這樣可以避免地平線附近較強的光污染,拍到天頂更明顯的星星。
2、時間選擇:要避開日光,差不多日落後兩個小時開始拍,拍到日出前兩個小時。還要避開月光,農歷15,滿月附近那幾天是沒法拍攝的,初1附近那幾天幾乎整晚都可以拍攝,其他時候可以上網查具體的月出月落時間,避開月亮即可。月光的照射下,月明星稀,星軌會很稀疏,但是地面景物會被照亮,也別具一格。傳統的單次長曝法面對月光下的天空基本沒什麼辦法,最多也只能曝光幾分鍾,而疊加法不受曝光時間限制,可以拍攝很長時間,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色。
3、天氣選擇:必須是非常通透,萬里無雲的好天。注意晚上郊外天氣非常冷,做好防寒 措施 。
4、器材選擇:最好有超廣角,最好有大一點的光圈,機器的高感不要太差。還有一點很重要,定時快門線,用來設定間隔拍攝。最好是有線的,有遙控的也要用那根有線的連線,因為長時間曝光,用遙控容易出現信號中斷。
延時攝影拍攝星軌的技巧
a、對焦:漆黑夜空想獲得星空的准確對焦不容易。而單純的手動擰到無窮遠的方法也未必就管用。中高端機身的中央對焦點是比較強大的,可以對著金星、天狼星等最亮的星星完成自動對焦。這個我用D7000和D700都嘗試過成功了。一旦對上焦之後,就要在對焦標尺上記住位置,下次就可以手動擰到此處了。對於低端機身無法對星星完成聚焦的,在有月亮的時候對著月亮完成聚焦,然後記住位置。或者對著很遠處的燈光完成一次聚焦,然後拍一張星空看看焦點准不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就只能手動擰到無窮遠,然後稍微往回一點,然後試拍校正焦點。
b、測光、構圖:可以先用最大光圈最高感光度短時間曝光(10秒)試拍一張,根據回放直方圖確定需要的曝光量,再根據倒易率計算出實際需要的曝光參數。這樣同樣可以在漆黑的夜晚試驗一下構圖。且對單次長曝法和疊加法都適用。
c、露水:潮濕的夜晚容易結露水,摘掉uv,安上遮光罩都可以有效防止鏡片結露水,不同的鏡頭,結露水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可以適當選用。如果天氣比較潮濕,就要小心定期檢查一下鏡頭是否結了露水。如果實在太潮濕,就不要拍攝,以免損傷相機和鏡頭。
延時攝影拍攝星軌的竅門
1.晴朗的夜空,星星要多些。
2.三腳架並使用快門線,因為需要至少20分鍾以上的曝光時間,手按會抖動並且堅持不久。單反電池必須保持電量全滿。
3.對準星空,光圈可以大些,比如F2-F4;構圖中最好在星空下方放入一些景物,比如山峰或湖面等。但是這些景物不能發光,否則會過曝。清晰對焦。廣角鏡頭更佳。
4.使用定時快門線曝光20分鍾以上。20分鍾的曝光基本上可以使星軌在畫面拖出1/5左右的長度,如果要比較長的,可以拍攝30~50分鍾。
5.如果想在畫面里的星軌圍繞一個圓圈旋轉,那麼要把北極星拍進去,所有星星會圍繞北極星旋轉。記住,不是北斗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