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數碼相機卡套什麼構造

數碼相機卡套什麼構造

發布時間:2022-09-21 03:00:39

⑴ 尼康數碼相機用的存儲卡是什麼樣子的

尼康數碼相機用的存儲卡如下所示:

尼康相機用XQD存儲卡是一種採用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卡格式,基於PCI Express規范允許寫入速度超過125MB/s。XQD是針對CF卡的缺點而進行設計的,擁有更小的體積、更快的寫入以及更大的容量等等優勢,盡管它的出現是為取代CF卡,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始終未能做到完全替代。

無論是XQD卡還是CF卡面向的都是高端用戶,相比價格更為親民的SD卡來說在中低端市場的佔比就更低了。未來SD卡新增支持PCI Express與NVMe傳輸介面的SD Express存儲卡規格,讀寫速度提升至最高985MB/s,並支持NVMe協議當中的HMB主機內存緩沖特性。

(1)數碼相機卡套什麼構造擴展閱讀

XQD此格式最初由SanDisk、Sony和Nikon在2010年11月發表,並立刻被CompactFlash協會提取作為發展目標,最終的規范在2011年12月發布。

新的格式是針對高解析度的攝影機與數碼相機開發,提供了500MB/s的讀取速度與125MB/s的寫入速度,儲存容量可超過2TB。

雖然被CompactFlash協會作為發展目標,但該卡無法向下相容CompactFlash。該卡的長寬略小於CompactFlash、大於現今常用的SD卡。

⑵ 簡單介紹一下數碼相機的結構

1.工作原理
數碼相機是以電子存儲設備作為攝像記錄載體,通過光學鏡頭在光圈和快門的控制下,實現在電子存儲設備上的曝光,完成被攝影像的記錄。數碼相機記錄的影像,不需要進行復雜的暗房工作就可以非常方便地由相機本身的液晶顯示屏或由電視機或個人電腦再現被攝影像,也可以通過列印機完成拷貝輸出。與傳統攝影技術相比,數碼相機大大簡化了影像再現加工過程,可以快捷、簡便地顯示被攝畫面。

2.品牌
目前,數碼相機已有近百個品種,國內市場上常見的品牌有:柯達、奧林巴斯、佳能、卡西歐、索尼、富士、尼康、美能達等。

3.成像質量
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除鏡頭質量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像晶元的像素水平。像素點數目越多,像素水平就越高,圖像的解析度也就越高,被攝畫面表現的也就越細膩、清晰、層次分明。低檔數碼相機的像素水平一般較低,像素點只有幾十萬;中高檔數碼相機的像素水平較高,像素點大都在200萬以上。像素水平和解析度越高,相機的檔次與價位也就越高,成像質量也就越好。
在選購數碼相機時,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解析度越高當然越好。但也不要一味追求高解析度,而應根據使用用途量力而行。一般來說,如果拍攝是用於在電腦屏幕上顯示,或應用在網頁上設計,那麼選擇如200萬像素的經濟實用型相機就可以了;如果想輸出影像,要求照片相對清晰、逼真,則應選擇中檔以上解析度的相機(如300萬像素以上的機型);而專業攝影師或編輯記者,對圖片質量要求較高,則應選擇高解析度的相機(如500萬像素以上的機型)。

4.存儲媒體
數碼相機存儲容量的大小決定所能拍攝的張數,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存儲量越大越好。目前,多數相機可配套使用移動式存儲卡,它給容量的擴充帶來方便,能像底片一樣,拍完後換上另一個存儲卡繼續拍攝,大大增加可拍張數。

5.自動變焦功能
早期的數碼相機類同於低檔的傻瓜相機,聚焦精度差,曝光方式單一且范圍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數碼相機採用了CCD、TTL自動聚焦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聚焦精度,使畫面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曝光模式上,快門先決式自動曝光、光圈先決式自動曝光、手動曝光模式均有,消費者可根據習慣愛好及自身攝影技藝而選擇。

6.鏡頭品質
目前大多數數碼相機都採用了內置變焦鏡頭,並在鏡面中使用了非球面鏡片,光圈的檔位數也由2-3檔提高到6檔左右;鏡頭的口徑也明顯加大,變焦鏡頭已有多種產品,使拍攝的靈活性和成像質量有了較大提高;有的相機還具有電子變焦功能,可提高超遠拍攝能力,對野外科考人員特別適用。
數碼相機在拍攝和處理圖象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電腦的普及對電腦圖像處理技術的認同,數碼相機不再是一種時髦的玩意,而逐漸進入實用階段。那麼它的關鍵技術與普通相機有哪些異同呢?

鏡頭

相機的鏡頭對成像質量的好壞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原則就是較有名氣的相機製造公司(如尼康、奧斯巴斯、富士和Minolta)所製造的鏡頭較好。

用過光學相機的朋友都知道,一部相機最昂貴的部分往往是它的鏡頭。數碼相機的鏡頭和普通光學相機鏡頭有相通之處。不過因為數碼機機的感光單元CCD相對於普通的35mm膠片來說要小很多。因此比較短的鏡頭就可以完成較大的變焦范圍。所以我們看到的數碼相機大多很小巧。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說NlKON的專業數碼相機D1的CCD大小就接近於35mm膠片,所以D1可以採用NIKONl35mm相機所用的各種鏡頭,能更換鏡頭是高級相機的必備功能,但是它的價格也不菲。

在數碼相機的各項指標中,大多數碼相機都有光學變焦鏡頭,但其變焦范圍非常有限,很少有超過10倍的,所以這類相機一般都可以安裝附加的遠距照相鏡頭和過濾器。有一些數碼相機還有數碼變焦功能,可以使變焦范圍再度擴大。但是你千萬不要被這所迷惑。因為數碼變焦只是將像素點擴大,而實際的解析度卻絲毫未變。

快門

快門的速度是數碼相機的另一個重要參數,在民用數碼相機中快門速度最快的恐伯要數OLYMPUS的C—2500L了,它具有1/10000秒的快站。其它的民用數碼相機的快門大多在1/1000秒之內,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數的日常拍攝。快門不單要看「快」還要看「慢」,就是快門的延遲,比如C—2020Z最長具有16秒的很快門,用來拍夜景了夠了,但是快門太長會增加數碼照片的「雜訊」,就是照片中會出現雜條紋。還有更高級的相機採的了「B」快門,但很少,好象最新推出的NIKONCP990具有B快門。

解析度
數碼相機的解析度取決於它總的像素,而不是每英寸的像素數,這和計算機監控器的解析度相似(如VGA格式的13英寸監控器和17英寸同樣格式的監控器它們的解析度就是相同的)所以,數碼相機製造商採用了監控器的常規術語:VGA為640×480像素(307,200總像素)8GA為800×600像素(480,000),VGA為1024×768像素(768,432)顯而易見,100萬和2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遠遠超過了監控器可達到的解析度。事實上,大多數標為200像素的數碼相機都超過了監控器可達到的解析度。事實上,大多數標為200像素的數碼相機都超過了200萬像素。

但是,一些宣稱高解析度的數碼相機其像素指數並不是完全精確值。很多製造商吹棒其高解析度,而這很可能是通過軟體處理得到而不是通過相機本身。所以在選擇時有一點要明確,解析度並非是衡量數碼相機質量與價格的標准。價格貴的相機質量不一定好。市面上有許多解析度不同或相差較遠的相機,其零售價卻都一樣。如130萬像素的SonyMVC-FD88.Marica、160萬像素的柯達DC-265,211像素的尼康Coolpix950和210萬像素的奧林巴斯2000Z其標價都為999美元。為什麼,各有巧妙不同嗎。

可操縱性

相機的可操縱性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好的數碼相機的控制按鈕能方便操作,並且只用手就能感覺出不同功能的按鈕。如對焦距、曝光度等相機上可調節的功能進行調節,是使用相機外部的按鈕,還是通過顯示屏上的菜單模式設定調節起來更得心應手呢?與愛克發、尼康、菲利浦的系列產品一樣,SLR型數碼相機具有旋轉接頭設計,它的鏡頭和閃光燈像可旋轉的LCD一樣,可作270度的旋轉,使多角度拍攝更為簡單。

一般說來數碼相機除了自動拍攝模式外,還必須具有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光圈的大小,然後相機根據環境光線和曝光設置等情況計算出光門的大小。這種模式比較合適照靜止物體。快門.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快門的速度,然後數碼相根據環境計算出合適的光圈大小來。快門優先模式比較適合拍攝移動的物體,我個人也比較喜歡用這種模式,特別是數碼相機對震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使輕微地晃動相機都會產生模糊的照片,在實用長焦距時這種情況更明顯。

關於數碼相機的尺寸,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考慮。如果是一部傻瓜式相機,可以方便的放在衣袋裡,但如果是一個帶有變焦鏡頭的數碼相機,就要考慮到它的重量、以及鏡頭的位置(在相機的前部還是旁邊),以及是否可以放在衣袋裡等等。

電源

電源是數碼相機的關鍵配置,數碼相機不像攝錄機那樣要求使用大的電池,它一般使用的是AA可充或不可充電池,所以它的重量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但是,數碼相機的耗電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須配備額外的電池。而大多數數碼相機並沒有包括可充電池,你必須另外購買。所以如果你想減少其它費用,最好是選擇帶有充電電池和充電器的數碼相機。

現在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都是具有一個小的LCD取景器,一般為2英寸或更小,用來預覽或游覽拍攝的圖像。當發現拍攝的不太好的圖像時,就可以立即將其刪除,所以LCD又可作顯示屏使用。當然,有些數碼相機還備有傳統的光學取景器。LCD顯示屏通常為彩色的,需要耗費大量的電池,有一些具有傳統目鏡取景器的數碼相機,為節省電池,可以關掉LCD顯示屏。

現在數碼相機技術發展很快,新產品層出不窮,基本上每周都有新產品推出,隨著萬像素級別的數碼相機大量出現,數碼相機的拍攝的照片品質基本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所以這里只能把數碼相機與普通相機的關鍵區別要點說清楚,以便朋友們在選購數碼相機時可以舉一反三,而不會被一些數據所迷惑。

⑶ 數碼相機的主要組成部件有哪些

數碼相機是由鏡頭、CCD、A/D(模/數轉換器)、MPU(微處理器)、內置存儲器、LCD(液晶顯示器)、PC卡(可移動存儲器)和介面(計算機介面、電視機介面)等部分組成。

⑷ 數碼相機的內部結構是什麼

相機分為膠片機相機和數碼相機。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數碼相機。
數碼相機主要部分為:
1、鏡頭部分:包括鏡片組和鏡筒以及鏡頭內部的驅動馬達等,還包括光圈系統;
2、機身部分:主要是指機器框架,是說機身是超薄的還是壯碩型的,當然還包括各種操作按鈕。
3、感測器系統:主要是指CCD;
4、取景器:分為光學取景(就是相機上通過眼睛看機身背後頂端的小鏡片)和液晶顯示器取景,單反還包括五棱鏡(反光用的);
5、快門系統:主要包括快門按鈕,快門卷簾;
6、影像處理系統:主要是指相機的數據轉化和存儲系統,涵蓋硬體和軟體;
7、電源部分:主要是內置電池和外置電源介面等;
8、外接設備介面:只要是各種外部介面,比如USB,熱靴,AV端子等,各種卡插槽。

⑸ 簡述數碼相機的基本構造

數碼相機的基本構造,差不多就是以下的狀態:鏡頭、感光元件、成像元件、對焦模塊、測光模塊、取景器(顯示屏),以及各種操控按鈕或者撥桿。

具體來說,數碼相機的基本構造是由以下幾部分部件組成的……

首先,鏡頭負責接收光線,並且成像。……在此過程中,對焦模塊和測光模塊工作,完成對焦和測光,從而得到清晰銳利、曝光准確的圖像。

然後,鏡頭所成的像落在圖像感測器上,圖像感測器接收光信號並且將其轉換成電信號。

再然後,圖像處理器將圖像感測器的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數碼照片。

再再然後,這個數碼照片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到數碼相機的存儲卡當中,並且將照片顯示在顯示屏上。

至於取景器,是用戶在拍攝時取景用的……通過看取景器,用戶可以知道鏡頭所成的像到底是啥樣,然後才可以構圖……對於有的數碼相機來說,並沒有取景器,而是用顯示屏取景的……雖然操作不一樣,但是顯示原理差不多……

⑹ 詳解數碼相機都有哪些構造

膠片相機與數碼相機在結構原理上是大同小異的,最大不同點就是感光與儲存介質的不同。
膠片相機採用膠片來感光成像,影像也同時儲存在膠片上。而數碼相機採用電子感測器來感光成像,影像儲存在內存卡中。

膠片機的原理及優缺點:
以黑白膠片為例,膠片在感受光線後,其基片上的感光介質會根據光線強弱產生化學變化,再經過後期定影操作,沒有受光的區域會被洗去,半受光的區域會殘留半層,強受光的區域會留下,這樣在基片上就形成了與拍攝畫面一至的深淺圖像(只不過深淺是反的),這樣一張有圖像的膠片就成型了,後期可以利用於相片沖印。
基於以上原理,膠片得到的圖像相對「原始」,明暗過渡自然,並且由於感光介質的技術發展,寬容度越來越高,得到的圖像也越來越細膩,在小尺寸膠片上也能實現精細的成像。
但是膠片是一次性的,屬於消耗品,在攝影成本上佔了較大的比重。由於成像介質的原因,畫面會有輕微的顆粒感。並且膠片機在拍攝時無法實時顯示圖像,雖然單反淘汰雙反從而解決了取景問題,但攝影師還是需要憑經驗和測光設備來判斷曝光的調整,這在拍攝的前期工作上會消耗很多時間,拍攝效率很難提高。另外膠片的保存也是比較講究,否則時間長了容易發霉或刮花。

數碼機的原理及優缺點:
數碼相機在光學結構上與膠片機是相同的,特別的地方在於把膠片換成了電子感光感測器,感測器感受光線後會生成電信號,然後經過機內處理生成數字圖像,再儲存到儲存卡上。
感測器可以近乎「無限」的成像,不是消耗品,這在拍攝成本上要明顯降低很多。最重要的是可以實時顯示圖像,並且具備主動測光系統,攝影師從此不再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和謹慎的按下快門,工作效率有了質的提升。
但是數碼相機生成的圖像是數字形式,由像素組成,如下圖:

要想使畫面看起來更精細就必需用更多的像素來組成圖像。

數字圖像還有另一大問題,就是分階級,如下圖:

在色彩過渡上會有階梯現象,雖然目前的數碼技術已經可以在高端設備上做到16bit,也就是65536級,基本上可以騙過人眼,但終究還是分了階級的,與膠片那種自然的層次表現還是有區別的。

另外,數碼相機灰階寬容度不夠高(就是從最亮到最暗的表現范圍),人眼看上去還不算刺眼的亮度,在數碼機上就已經過曝了,人眼看上去還不算很暗的環境,在數碼機上就已經漆黑一片了,高光與暗部細節很難在一幅圖像中同時得到,這也是與膠片表現力的最大差距

最後,數碼相機的感測器像素只能捕獲亮度值,要表現彩色圖像必需由紅綠藍三種像素進行合成,每三個像素一組進行插值合成,細節色彩其實是靠軟體演算法「猜」出來的,不同的演算法造成了不同廠商的色彩特點,這種工作原理也導致了在色彩表現上與膠片效果有本質的區別。

從以上兩者的對比來看,數碼淘汰膠片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它降低了拍攝成本和技術門檻,簡單易用,使數碼機在普通大眾中迅速普及開來。而在圖像效果上,數碼技術也已經能做到接近膠片效果,至少在家用級領域都是綽綽有餘了。
當然,膠片做為留傳了百年之久的影像技術,其影響是深遠的,即使是目前的數碼相機,其結構原理和規格標准都還是傳承於膠片機,膠片特有的顆粒感和色彩效果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不可代替的經典

⑺ 數碼相機的詳細構造

照相機構造原理
(1)――照相術與照相機的形成
攝影,不僅被廣泛地應用於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領域,而且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現代文明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照相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墨子(公元前468~376年)在《墨經》一書中提到的小孔成象原理,以及元代趙友欽的針孔成象匣。在歐洲,16世紀著名畫家達芬奇便發現:在一個房間的窗板上戳上一個小孔,然後關上所有的門窗,使房間變得一片黑暗,這時便可看到窗外的景色透過小孔,清晰地倒映在室內的牆壁上。這就是物理學上的「小孔成象」原理。後來其他畫家把白紙掛在牆壁上,照著倒映著的線條復描,當畫家移動掛在牆壁上的白紙與小孔的距離,便可將倒映在白紙上的圖象放大或縮小,解決了當時復描圖畫技術上的一大難題。

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隨著玻璃工業的發展,人們製成了平板玻璃、玻璃透鏡。有人利用暗室小孔成象的原理製成一個暗箱,箱上裝了一塊凸透鏡以代替小孔,箱子的另一頭裝了一塊磨毛了的平板玻璃。凸透鏡把投射進來的光線聚焦,人們用畫筆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畫下各種大自然的景色。這暗箱,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機。光學家為改善象質,在透鏡上不斷地做文章,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鏡頭,這就是現代人所稱的照相物鏡。機械設計師不斷完善和改造那個笨重的木頭暗箱,這就是現代攝影者所稱的照相機機身。但是用畫筆來摘下倒映在玻璃上的景色,畢竟太麻煩了,這就需要發明一種能夠感光的「照相紙」。1813年法國的涅普斯發現了一種地瀝青受曬後會變色,具有一定的感光性能,便使用它作為感光劑。具體方法是:把地瀝青溶於薄荷油中製成溶液,然後塗在金屬板面上;曝光後浸在煤油中,使薄荷油溶於煤油,於是在金屬板上便顯出影象來了。不過得到的影象仍然是十分模糊的。後來,法國畫家達蓋爾與漢普斯共同進行研究。直到1839年在達蓋爾解決了顯影、定影等技術難關後,世界上才公認從那時起發明了照相術。

那時的「膠片」便是碘化銀感光板,感光性能實在太差了,加之照相機用的多是用一二塊透鏡組成的長焦距鏡頭。造成進入暗箱的光線很弱,因此拍攝一幅照片需很長時間,形成的影象也太模糊。人們決心進一步提高感光板對光的敏感程度,即感光度。1871年發明的溴化銀明膠干版法是採用明膠代替硝棉膠,用溴化銀代替碘化銀,塗在玻璃片上,製成干版。這樣感光度可大大提高,曝光時間縮短為幾分之一秒、幾十分之一秒,乃至更短的時間。

為了適應感光底板感光度的迅速報高,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人們在照相機中裝上了快門。這樣人們使能拍攝到飛鳥、奔馬之類的快速運動物的照片。當有了鏡頭、快門、膠片、機身等一系列主要部件後,一個現代照相機的雛形隨著照相術的發展就初步完善了。
(2)――照相機的基本組成
一、鏡頭

鏡頭使景物成倒象聚焦在膠片上。為使不同位置的被攝物體成象清晰,除鏡頭本身需要校正好象差外,還應使物距、象距保持共軛關系。為此,鏡頭應該能前後移動進行調焦,因此較好的照相機一般都應該具有調焦機構。

二、取景器

為了確定被攝景物的范圍和便於進行拍攝構圖,照相機都應裝有取景器。現代照相機的取景器還帶有測距、對焦功能。
三、控制曝光的機構——快門和光圈

為了適應亮暗不同的拍攝對象,以期在膠片上獲得正確的感光量,必須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和進入鏡頭光線的強弱。於是照相機必須設置快門以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並設置光圈通過光孔大小的調節來控制光量。

四、輸片計數機構

為了准備第二次拍攝,曝光後的膠片需要拉走,本曝光的膠片要拉過來,因此現代照相機需要有輸片機構。為了指示膠片已拍攝的張數,就需要有計數機構。

五、機身

它既是照相機的暗箱,又是照相機各組成部分的結合體。可用框圖表示照相機的最基本組成部分。

其實,就照相機這個基本功能而言,無論是早期的「銀版照相機」,還是今日已經高度電子化、自動化、電腦化的照相機,其基本原理都沒有多大區別。
(3)――照相機的分類
(1)按照相機使用的膠片和畫幅尺寸

可分為35mm照相機(常稱135照相機)、120照相機、110照相機、126照相機、中幅照相機和大幅照相機等。135照相機使用35mm膠片,其所拍攝的標准畫幅為24mm X 36mm,一般每個膠卷可拍照36張或24張。

(2)按照相機的外型和結構

可分為平視取景照相機和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此外還有雙鏡頭反光照相機、折疊式照相機、轉機、座機等等。

(3)按照相機的快門形式

可分為鏡頭快門照相機(又稱中心快門照相機)、焦平面快門照相機、程序快門照相機等。

(4)按照相機具有的功能和技術特性

可分為自動調焦照相機,電測光手控曝光照相機,電測光自動曝光照相機等。此外還有快門優先式、光圈優先式、程序控制式、雙優先式、電動卷片(自動卷片、倒片)照相機,自動對焦(AF)照相機,日期後背照相機,內裝閃光燈照相機等。

有時也可按照相機的用途來分,如一步成象照相機,立體照相機;有時也可按鏡頭的特性分為變焦或雙焦點照相機。實際上一架現代照相機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特徵,因此應以綜合性的方式來定義。
(4)――攝影光學基礎
照相機的工作過程,概略地說是應用光學成像原理,通過照相鏡頭將被攝物體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將粗略地介紹攝影光學成像原理: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光線的傳播及透鏡成像原理。

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在整個18世紀中,光的微粒流理論在光學中仍占優勢,人們普遍認為光是微小的粒子組成的,從點光源發出並以直線向四面八方輻射。19世紀初,以楊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為代表逐步發展成今天的波動光學體系。如今對光的本性認識是:光和實物一樣,是物質的一種,它同時具有波的性質和微粒(量子)的性質,但從整體來說,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們的混合物。

從本質上,講光和一般無線電波並無區別,光和電磁波一樣是橫波,即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一個發光體就是電磁波的發射源,發光體發射的電磁波向周圍空間傳播,和水波波動產生的波浪向四周傳播相似。強度最大或最小的兩點距離稱為波長,用λ表示。傳播一個波長所需的時間稱為周期,用T表示,一個周期就是一個質點完成一次振動所需要的時間。1秒內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用ν表示。經過1s振動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用「v」表示。波長、頻率、周期和速度之間有如下關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見,光的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實際上光波只佔整個電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波長在400~700nm的電磁波能夠為人眼所感覺,稱為可見光,超過這個范圍人眼就感覺不到了。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在我們的眼睛中產生不同的顏色感覺,按照波長由長到短,光的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相同的傳播速度,數值是c=300,000km/s。

光既然是電磁波,研究光的傳播問題,應該是一個波動傳播問題,但是在設計照相機鏡頭及其他光學儀器時,並不把光看作是電磁波,而是把光看作是能傳播能量的幾何線,叫做光線。光源A發光就是向四周發出無數條幾何線,這無數條具有方向的幾何線就叫做光線。這樣在幾何光學中研究光的傳播問題,就變成了一個幾何問題、數學問題,問題簡化多了。
照相機的工作過程,概略地說是應用光學成像原理,通過照相鏡頭將被攝物體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將粗略地介紹攝影光學成像原理: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光線的傳播及透鏡成像原理。

人類對於光的本性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在整個18世紀中,光的微粒流理論在光學中仍占優勢,人們普遍認為光是微小的粒子組成的,從點光源發出並以直線向四面八方輻射。19世紀初,以楊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為代表逐步發展成今天的波動光學體系。如今對光的本性認識是:光和實物一樣,是物質的一種,它同時具有波的性質和微粒(量子)的性質,但從整體來說,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們的混合物。

從本質上,講光和一般無線電波並無區別,光和電磁波一樣是橫波,即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一個發光體就是電磁波的發射源,發光體發射的電磁波向周圍空間傳播,和水波波動產生的波浪向四周傳播相似。強度最大或最小的兩點距離稱為波長,用λ表示。傳播一個波長所需的時間稱為周期,用T表示,一個周期就是一個質點完成一次振動所需要的時間。1秒內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用ν表示。經過1s振動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用「v」表示。波長、頻率、周期和速度之間有如下關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見,光的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實際上光波只佔整個電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波長在400~700nm的電磁波能夠為人眼所感覺,稱為可見光,超過這個范圍人眼就感覺不到了。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在我們的眼睛中產生不同的顏色感覺,按照波長由長到短,光的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相同的傳播速度,數值是c=300,000km/s。

光既然是電磁波,研究光的傳播問題,應該是一個波動傳播問題,但是在設計照相機鏡頭及其他光學儀器時,並不把光看作是電磁波,而是把光看作是能傳播能量的幾何線,叫做光線。光源A發光就是向四周發出無數條幾何線,這無數條具有方向的幾何線就叫做光線。這樣在幾何光學中研究光的傳播問題,就變成了一個幾何問題、數學問題,問題簡化多了。
(5)――照相鏡頭特性及分類
照相鏡頭是照相機的最重要部件之一,一般由多片正透鏡、負透鏡、膠合透鏡組,以及固定這些光學元件的金屬隔卷和鏡筒組合而成。它的作用是把被攝目標清晰地成像在感光膠片上。

一、照相鏡頭的光學特性

照相鏡頭的光學特性可由三個參數來表示,即照相鏡頭的焦距f、相對孔徑D/f和視場角2ω。其實就135照相機而言,其標准畫幅已確定為24mm X 36mm,則其對角線長度為2η=43.266。照相機鏡頭的焦距f和視場角ω之間存在著以下關系:
tgω=η/f
式中:2η——畫幅的對角線長度;
f——鏡頭的焦距。

照相機鏡頭的另一個最重要的光學特徵指標是相對孔徑。它表示鏡頭通過光線的能力,用D/f表示。它定義為鏡頭的光孔直徑(也稱入瞳直徑)D與鏡頭焦距f之比(圖1-2-9)。例如有個照相機鏡頭的最大光孔直徑是25mm,焦距是50mm,那麼這個照相機鏡頭最大相對孔徑就是1/2。相對孔徑的倒數稱為鏡頭的光圈系數或光圈數,又稱F數,即F=f/D。

在照相機的鏡頭上都應標有光圈數。國家標准按照光通量的大小規定了各級光圈數的排列次序是0.7,l,1.4,2,2.8,4,5.6,8,11,16,22…但國家標准允許鏡頭的最大相對孔徑標記可以不符合標准系列中的數字。當焦距f固定時,F數與入瞳直徑D成反比。由於通光面積與D的平方成正比,通光面積越大則鏡頭所能通過的光通量越大。因此當光圈數在最小數時,光孔最大,光通量也最大。隨著光圈數的加大,光孔變小,光通量也隨之減少。光圈每差一級(其數值比都是1.414),其光通量就相差一倍,如果不考慮各種鏡頭透過率差異的影響,不管是多長焦距的鏡頭,也不管鏡頭的光孔直徑有多大,只要光圈數值相同,它們的光通量都是一樣的。對照相機鏡頭而言,F數是個特別重要的參數,F數越小,鏡頭的適用范圍越廣。
二、照相鏡頭的分類

照相鏡頭的分類方法很多,但通常按下述的方法來分類:

(l)按鏡頭的焦距或視場角來分類,把鏡頭分成:標准鏡頭,短焦(廣角)鏡頭,長焦(望遠)鏡頭三類。

一般照相機出售時,大都配置有標准鏡頭。標准鏡頭的焦距和底片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基本相等。其視場角雖仍有大小差別(一般在45°~55°之間),但大都接近人眼的視角。因此用標准鏡頭拍攝的照片,其畫面景物的透視關系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由於標准鏡頭的焦距、視場角、拍攝范圍、景深,以及在相同拍攝距離上所獲得的影象尺寸等均比較適中,因而這種鏡頭應用最廣泛,最適合拍攝人像、風光、生活等各種照片。

廣角鏡頭就是短焦距鏡頭。根據焦距的長短又有廣角與超廣角鏡頭之分。其特點是:焦距短、視場角大、拍攝景物范圍廣。在環境狹窄無法增加距離的情況下,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擴大拍攝視野,在有限距離范圍內拍攝出全景或大場面的照片。廣角鏡頭還具有超比例地渲染近大、遠小的特點,有誇張前景的作用。在攝影中可充分利用其所創造的特殊透視關系,來誇大景物的縱深感,突出所強調的主體部分。廣角鏡頭的焦距較短,景深較長,拍出的照片遠近都很清晰。因此,它比技適合於抓拍一些來不及從容對焦的活動,比較適宜拍攝大場面的新聞照片,或在室內拍攝家庭生活照片等。由於廣角鏡頭的祝場角大,景深范圍大,在風光攝影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攝影鏡頭。目前市場上一般的塑料自動照相機都裝配了廣角鏡頭。

中焦距鏡頭屬於長焦距鏡頭一類,中焦距鏡頭的焦距約為標准鏡頭焦距的兩倍,長焦距鏡頭其焦距則更長一些。其共同的特點是:焦距長,視場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離上能拍得比標准鏡頭更大的影象。它適合於在遠處拍攝人物或動物的活動,拍攝一些不便於靠近的物體,從而獲得神態自然、生動逼真的畫面。由於中、長焦距鏡頭的景深范圍比標准鏡頭小,利用此特性有利於虛化對焦主體前後雜亂的背景,而且被攝主體與照相機一般相距比較遠,在人象或主景的透視方面出現的變形較小,拍出的人象會更生動,因此人們常把中焦鏡頭稱為人像鏡頭。一般的民用用戶很少使用長焦鏡頭,這是因為長焦鏡頭的鏡筒較長,重量重,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而且其景深比較小,在實際使用中較難對准焦點,因此常用作專業攝影。

(2)按鏡頭的聚光能力分為超透光力鏡頭,照相物鏡其相對孔徑的大小應達到1:2.8以上;強透光力鏡頭,1:3.5~1:5.8;正常透光力鏡頭,1:6.3~1:9;弱透光力鏡頭,小於1:9。

(3)按鏡頭的焦距能否變化,又可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兩類。

由於光學設計水平、光學玻璃熔制技術的迅速提高,手頭比較富有的攝影愛好者已有可能選用焦距可在一定范圍內改變而保持象面不動的光學系統。這種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變換焦距值、從而得到不同寬窄的視場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圍的照相機鏡頭稱之為變焦距照相物鏡,簡稱變焦鏡頭。變焦鏡頭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變動焦距來改變拍攝范圍,因此非常有利於畫面構圖。由於一個變焦鏡頭可以兼擔當起若干個定焦鏡頭的作用,外出旅遊時不僅減少了攜帶攝影器材的數量,也節省了更換鏡頭的時間。目前,國外生產的高檔全自動傻瓜照相機幾乎都配置有小變倍比的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根據變焦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單環式和雙環式兩種。單環式變焦距鏡頭,變焦和調焦使用同一拔環,推拉它變焦、轉動它調焦;優點是操作簡便、迅速。雙環式變焦距鏡頭,變焦距和調焦面各用一個環,分別進行;優點是變焦和調焦兩者互不幹擾,精度較高,但操作比較麻煩。在目前上市的變焦距鏡頭中,有些在鏡頭前圈上還標有"Micro"字樣,意為可作微距攝影,也可作超近攝影,這樣的變焦距鏡頭更具有多用性。

但是,變焦距鏡頭由於其光學系統和機械結構較為復雜,因此加工和製造比較困難,受價格、體積和重量的制約。變焦鏡頭的相對孔徑不可能做得很大,有時為減小體積或為保證象差,鏡頭往往只能變孔徑。
(6)――像差和鏡頭等級
像差對成像質量的影響
照相鏡頭的等級標准

日常使用的照相鏡頭由於受光學設計、加工工藝及裝調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要對一定大小的物體成理想像是不可能的,它實際所成的象與理想像總是有差異,這種成像的差異就稱為鏡頭(或成像光學系統)的像差。

像差是由光學系統的物理條件(光學特性指標)所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光學系統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像差,而且從理論上來講總也不可能將它們完全消除。肉眼和其他光能接收器也只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只要像差的數值小於一定的限度,我們就認為該系統的像差得到了矯正。下面我們簡單扼要介紹照相鏡頭的像差分類、形成和矯正方法。

透鏡的像差可以分成兩大類:單色像差及色像差。

一、單色像差
如果鏡頭只對單色光成像,那麼共有五種性質不同的像差.它們是影響成像清晰度的球差、彗差、象散、場曲,以及影響物象相似程度的畸變。

1、球差
由光軸上某一物點向鏡頭發出的單一波長的光線成像後,由於透鏡球面上各點的聚光能力不同,它不再會聚到象方的同一點,而是形成一個以光軸為中心的對稱的彌散斑,這種像差稱為球差,球差的大小與物點位置和成像光束的孔徑角大小有關。當物點位置確定後,孔徑角越小所產生的球差也就越小。隨著孔徑角的增大,球差的增大與孔徑角的高次方成正比。在照相鏡頭中,光圈數增加一檔(光孔縮小一檔),球差就縮小一半。因此在拍攝時,只要光線強度允許,就應該使用較小的光圈拍照,以便減小球差的影響。
2、彗差
光軸外的某一物點向鏡頭發出一束平行光線,經光學系統後,在象平面上會形成不對稱的彌散光斑,這種彌散光斑的形狀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邊緣拖著一個由細到粗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寬大、暗淡、模糊。這種軸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稱為彗差。彗差的大小是以它所形成的彌散光斑的不對稱程度來表示。彗差的大小既與孔徑有關,也與視場有關。在拍攝時與球差一樣,可採取適當收小光孔的辦法來減少彗差對成像的影響。

攝影界一般將球差和彗差所引起的模糊現象稱為光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軸外點的光暈比軸上點要大。由於軸外像差的存在,我們對於軸外象點的要求不應該比軸上點高,至多一致,即兩者具有相同的成像缺陷,此時我們稱等暈成像。隨著相對孔徑的增大,球差和彗差的校正將更加困難,放在使用大孔徑鏡頭時,應事先了解鏡頭的性能,注意到那檔光圈漸暈最小,在可能情況下,應盡量縮小光孔,以提高成像質量。

3、象散
象散也是一種軸外象基,與彗差不同,它是描述無限細光束成像缺陷的一種像差,僅與視場有關。由於軸外光束的不對稱性,使得軸外點的子午細光束的會聚點與弧矢細光束的會聚點各處於不同的位置,與這種現象相應的像差,稱為象散。子午細光束的會聚點與孤矢細光束的會聚點之間距離在光軸上的投影大小,就是象散的數值。由於象散的存在,使得軸外視場的象質顯著下降,即使光圈開得很小,在子午和弧矢方向均無法同時獲得非常清晰的影象。象散的大小僅與視場角有關,而與孔徑大小無關。因此,在廣角鏡頭中象散就比較明顯,在拍攝時應盡量使被攝體處於畫面的中心。

4、場曲
當垂直於光軸的物平面經光學系統後不成像在同一象平面內,而在一以光軸為對稱的彎曲表面上,這種成像缺陷稱為場曲。場曲也是與孔徑無關的一種像差。由於象散的存在,子午細光束所形成的彎曲象面與弧矢細光束所形成的彎曲象面往往不重合,它們分別稱為子午場曲Xt和弧矢場曲Xs。用存在場曲的鏡頭拍照時,當調焦至畫面中央處影象清晰,畫面四周影象就模糊;而當調焦至畫面四周影象清晰時,畫面中央處的影象又開始模糊,無法在平直的象平面上獲得中心與四周都清晰的象。因此在某些專用照相機中,故意將底片處於弧形位置,以減少場曲的影響。因為廣角鏡頭的場曲總是比一般鏡頭大,因此在拍團體照時將被攝體作圓弧形排列,就是為了提高邊緣視場的象質。

5、畸變
畸變是指物體所成的象在形狀上的變形。畸變並不影響象的清晰度,隻影響物象的相似性。由於畸變的存在,物空間的一條直線在象方就變成一條曲線,造成像的失真。畸變分桶形畸變和枕形畸變兩種。畸變與相對孔徑無關,僅與鏡頭的視場有關。所以在使用廣角鏡頭時要特別注意畸變的影響。
(7)――鏡筒與光闌
一、鏡筒

與一般光學儀器相比較,照相機鏡頭的結構較為復雜,往往由相當數量的鏡片所組成。這些鏡片在進行光學設計時,其相對位置都是當作完全理想情況來進行設計處理的。設計時的象質是在完全同心和無間隔偏差這樣完全理想條件的前提下完成像差校正存在不同心度和間隔誤差,影響鏡頭裝配後的象質。所以對一個好鏡頭而言,它應具有良好和合理的鏡框和鏡筒設計。而且還應該為它設計一個好的裝配方法,以使各鏡片連接後的同心度誤差和間隔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保證各鏡片組合後具有良好的成像質量。

通常具有三種鏡筒結構設計方式,即互換法鏡筒結構設計、修配法鏡筒結構設計、調整法鏡筒結構設計。對於大批量生產、結構簡單、要求一般的鏡頭都採用互換法鏡筒結構設計。它是將鏡片直接放置在鏡筒內,利用鏡片間的疊合、間隔墊圈或鏡筒內的尺寸間隔關系,保證各鏡片的同心度與空間間隔。同心度的保證是依靠單個零件的加工精度,各鏡片與鏡框連接可在專用裝配車床上,通過定中儀對准、定中後保證同心度要求。空間間隔的保證是通過加工時控制尺寸鏈來達到。

修配法的鏡筒結構基本特點是鏡片間同心度與空間間隔通過統一基準面,一次定位加工獲得,定位精度高,沒有積累誤差。但它加工復雜,成本高,適用於優質且結構復雜的高檔照相機鏡頭,電影攝影鏡頭等。

調整法鏡筒結構主要是利用鏡頭光組中比較靈敏的環節,即對象差校正和補償影響較大的鏡片組,加上調整環節,進行調節補償。

上述三種鏡筒結構設計,在實際應用時,有時是相互結合使用的,在可能情況下應盡量使用互換法。

照相鏡頭的最後調試是廠家藉助專門的測試儀器,如光具座、鑒別率測試儀來完成的。出廠前都經過逐個檢查,以保證成像質量。若最終發現象質有問題,應交專業維修人員檢查,切勿自行拆卸以防不測。
二、光闌

照相鏡頭的光闌可分為視場光闌和孔徑光闌兩大類。

視場光闌的作用是限製成像范圍,如照相機膠片前面的畫幅框(又稱片框)限制了象面視場,則片框即為鏡頭的視場光闌。照相機中一般所述的光闌,俗稱光圈是指照相機的孔徑光闌,用以控制膠片上的照度和獲得不同的景深。鏡頭孔徑光闌的位置,在鏡頭開始設計時便被確定了。若移動光闌與鏡片的相對位置,鏡頭的成像情況將發生改變。基於象差的原委,光闌一般都安置在鏡頭的中間。近年來小型35mm鏡頭快門照相機不斷追求小型袖珍化,為便於鏡頭專業化大批量生產,在許多塑料相機中已將光闌移至鏡後,即鏡後快門無後組方式,稱單邊結構形式。

光闌是由光闌葉片、光闌動圈、定圈組成,並通過光圈調節環及傳動控制機構來控制光闌葉片的運動。當轉動光圈調節壞時,光闌葉片隨之轉動,葉片之間圍成的孔徑面積發生變化,改變了鏡頭的相對孔徑值,調節了象面的照度。

由於象面的照度與(D*D/f*f)成正比,要使象面照度降低一半,D(入幢直徑)必須縮小1.414倍,即D'=D/1.414,此時才有(D'*D'/f'*f'=D*D/2*f*f)。可見攝影鏡頭的光圈數F是按1.414的倍數來變化的。光圈數可由公式F=1.414*1.414*…,n=0,1,2,…來求得,這樣得到的F數系列為1,1.4,2,2.8,4,5.6,8,11,16…但鏡頭的最大F數如F1.7、F3.5等可以不在系列光圈值內。光圈數系列的制訂,保證了光圈改變一檔,象面照度變化1倍。這樣一檔光圈便與一檔快門速度對應起來。轉動光圈調節環,還可以發現各檔光圈之間的轉角是相同的,這是現代照相機鏡頭結構的又一特點,這種結構稱為等間隔可變光闌。光闌值每差一檔,光圈調節環就轉動一個固定的角度。調節環的等角度轉動,不僅使操作手感相同,而且能方便地把光闌變化信息通過線性電位器轉換成電信號,傳送到測光(或自動曝光)控制系統。

以上所述的光圈,稱之為F制光圈,它僅僅考慮了鏡頭的有效孔徑D和鏡頭焦距f之間的幾何關系。實際上光線通過光組時,由於鏡頭對光線的吸收或反射將會造成光能的損失,此時即使鏡頭具有相同的光圈數(F值),仍有可能使膠片獲得完全不同的曝光量,甚至相差達l~1/2檔。因此需要根據整個鏡頭的實際透射比來標定鏡頭的光圈,用以替代單純焦距和有效孔徑D的幾何關系,並考慮鏡頭中對光的吸收和反射所引起的光能損失,這個光圈稱之為鏡頭的T制光圈。它與F制光圈的關系為式中:τ——鏡頭的透過率。

目前照相鏡頭中採用的光圈值仍以F值表示,而在自動曝光照相機中,已應用T數系統進行調節和顯示。

(8)――標准鏡頭常用的形式
本文簡單扼要介紹一般照相機標准鏡頭經常採用的光學結構形式。

一、單片或雙膠合透鏡構成的簡易鏡頭

這種簡易型鏡頭由於只採用單片或雙膠合透鏡構成,因此其像差不可能完善校正,孔徑也很小,只能在強光下使用。但由於此類鏡頭價格特別低廉,特別是近年來已普遍使用光學塑料(PMMA)替代光學玻璃,使其製造成本更為降低。因此,目前市場上的玩具相機、一次性相機大多使用這種簡易鏡頭。

二、三片三組柯克〔Cooke〕型鏡頭

早期由三片分離透鏡組成的柯克型鏡頭,其光闌位於透鏡之間,這種光學結構型式是鏡頭像差能得以初步校正的最簡單結構,象質基本上滿足一般普及型相機的要求(鏡頭等級為2~3級),且價格比較低。近幾年來為了適應自動、袖珍照相機的發展,把通常三片型柯克鏡頭的光闌由鏡頭中間移至鏡後,使透鏡之間密接緊靠。由於光闌後移造成的光焦度失對稱,使系統存在有較大的軸外球差,不得而已只能採取攔光的辦法來保證

⑻ 數碼單反相機由哪幾大部分構成

單反相機的拍攝模式根據具體型號不同而不同,一般都有P(程序自動曝光)、Tv(速度優先自動曝光)、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M(手動曝光)、B(Bulb),有些相機還有如:風光、人像、運動、微距、夜景等拍攝模式。

⑼ 數碼相機裡面的卡都有什麼他們有什麼區別

SD卡和MMC卡近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們的體積小,容量大(現在市場上已經有1GB的SD卡和512MB的MMC卡),速度也還不算慢,因此很多數碼相機、手機、PDA、隨身聽等都使用SD卡和MMC卡,盡管因為近來缺貨,SD卡價格有所上漲,但總的來說,現在的SD卡和MMC卡仍然很便宜(比年初已經跌了很多),值得選購。要注意的幾點是:

1.SD卡和MMC卡的形狀相同,結構相似,但SD卡的介面不同於MMC卡,很多數碼設備既可以使用SD卡,也可以使用MMC卡,但並非所有設備都是如此,在購買之前請先確認一下。

2.外形上,SD卡比MMC卡厚,所以在一些設備,比如諾基亞3650上,只能夠安裝MMC卡,不能夠安裝SD卡。

3.MMC卡存在著不同的規格,如果對這個和自己的設備不了解,建議購買時帶機現場試用。

4.有些手機和PDA對SD卡/MMC卡的兼容性較差,所以即使是要購買sandisk、松下這樣較為可靠的名牌SD卡/MMC卡,建議還是帶上自己的設備現場試用最好。

現在市場中SD卡/MMC卡最多的便是PQI(勁永)、Sandisk、EagleTEC(鷹泰)、Transcend(創見)、TwinMOS(勤茂)、Samsung(三星)、Kingston(金士頓)、Panasonic(松下)等品牌

SM卡是一種使用了很久的存儲卡,大而且薄,過去一般用在MP3播放器、奧林巴斯和富士相機上,現在已經用得越來越少,因此也就只介紹一兩種。注意SM卡及設備有3.3V和5V電壓之分。
xD卡是一種比較新的小型存儲卡,用在奧林巴斯和富士相機上,現在已經有了512MB的型號。xD卡體形輕巧、耗電量小,而且速度也可以和高速CF卡媲美,和CF卡不同的是,CF卡容量大的速度會慢一些,而xD卡則是容量大的速度更快。目前xD卡主要是Olympus(奧林巴斯)和Fujifilm(富士)等幾種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常使用的存儲卡主要有SecureDigital簡稱為SD卡、MemoryStick簡稱為記憶棒、CompactFlash簡稱為CF卡、SmartMediaCard簡稱為SM卡、MultiMemoryCard簡稱為MMC卡、XDPictureCard簡稱為XD卡。

SD卡就是SecureDigitalCard—安全數碼卡,由松下公司,東芝公司和美國SANDISK公司共同開發研製的,具有大容量、高性能、安全等多種特點的多功能存儲卡。它比MMC卡多了一個進行數據著作權保護的暗號認證功能(SDMI規格)。主要用於松下數碼攝像機、照相機,佳能和夏普攝像機、柯達、美能達、卡西歐數碼相機等廠家使用。尺寸為32mm×24mm×2.1mm,比MMC卡略厚一點容量則要大許多,已經生產出1G的容量。此卡的讀寫速度比MMC卡要快4倍,達2MB/秒。同時兼容MMC卡,SD卡的插口大多支持MMC卡。

MMC卡就是MultiMediaCard多媒體卡,是由美國SANDISK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共同開發的一種多功能存儲卡,它具有小型輕量的特點,外形尺寸是32mm×24mm×1.4mm,重量在2克以下,並且耐沖擊,可反復進行讀寫記錄30萬次。驅動電壓為2.7-3.6V。目前最大容量為128M多用於JVC數碼攝像機。

記憶棒MemoryStick是索尼推出的數碼存儲卡。MemoryStick採用了單一平面的10針獨立針槽設計,易於從插槽中插拔而不易損壞。從規格上看MemoryStick有普通棒、高速棒MemoryStickPro和短棒MemoryStickDUO三種,其中普通棒和高速棒的外型尺寸同為50mm×21mm×2.8mm,不同在於高速棒在存儲卡中加入了MagicGate版權保護技術,擁有更高的讀寫速度,存儲容量上限也有所提升。而短棒將記憶棒的體積進一步縮減,長度約為普通棒的1/2,通過一個適配器,可以像普通棒一樣使用,長棒不能在短棒的機型上使用。記憶棒目前主要在索尼數碼攝像機、照相機上使用,索尼今年的HC系列攝像機及T1、T3、T11等數碼相機都是用短棒。

CF卡是由SanDisk公司於1994年研製成功的,有可永久保存數據、無需電源、速度快等優點,價格低於其他類型的存儲卡。常見的有兩種規格,其中CFTypeI型卡的尺寸為42.6mm×36.3mm×3.2mm,而CFTypeIICF卡自身帶有記憶體和控制器,存儲容量也可以做得更高。目前市面上CFTypeI型卡的常見容量有32MB、64MB、128MB、512MB、1GB、1.6GB等不同的規格,II型卡的最大容量目前可達到3GB。此外,磁介質的MicroDrive的最大容量目前可以達到4.2GB。CF卡主要在佳能、柯達、尼康等數碼相機上使用。

XD卡是富士和奧林巴斯聯合推出的一種專為數碼相機使用的小型存儲卡,採用單面18針設計,外型尺寸僅有20mm×25mm×1.7mm,是目前體積最小的存儲卡。XD卡的理論最大容量可達8GB,目前市場上見到的XD卡有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不同的容量規格。

SM卡是日本東芝推出的小型存儲卡,具有22針的介面,尺寸為45mm×37mm×0.9mm,重量為1.8g左右。與大部分數碼存儲卡不同的是,SM卡由塑膠製成,控制器被內置到了數碼相機中,由於相機的兼容性不強,所以並沒有被廠商廣泛推廣,產品的最大容量也非常有限,SM卡的最高存儲容量只有128MB。奧林巴斯的老款數碼相機以及富士的老款數碼相機多採用SM存儲卡,新推出的數碼相機中都已經沒有採用SM存儲卡的產品了。

數碼相機中使用較為普遍的是CF卡和SD卡,記憶棒主要在索尼的數碼相機中使用,XD卡主要用在富士和奧林巴斯的數碼相機。從讀寫性能的實際比較中看,不同規格的存儲卡在平均讀取性能方面差異並不十分明顯。

閱讀全文

與數碼相機卡套什麼構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