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年代的舊理光照相機現在值多少錢
100-200元左右。理光屬於機械相機中的低檔產品,不值錢的
『貳』 1937年德國蔡司牌120照相機一部,現在價值多少錢
收藏級古董,成色好的話是無價之寶,很難具體定價的,可以到拍賣行問一下看有沒有人收藏
『叄』 80十年代紅梅黑白照相機有收藏價值嗎到現在值多少錢呢
收藏價值不大,原因是此類相機產量巨大。好品相的可以收藏一個,沒事的時候把玩把玩也是一種享受,但增值空間不大。
紅梅相機在上世紀80年代是名牌產品,曾風靡全國。型號很多它屬於使用膠卷的傳統相機,不分黑白相機和彩色相機,膠卷分為全色膠卷(黑白)和彩色膠卷,想得到什麼樣的照片就使用什麼樣的膠卷照片。記得當年電視上某型紅梅相機的廣告詞是:「紅梅相機,電子測光,彩色照片最理想」。呵呵,當年我在保定讀中專,省吃儉用花了二百多元買了一台紅梅JG304,為我留下很多珍貴的回憶。
『肆』 哪些相機的收藏價值高
3、價值最高的古董相機是那些品牌?
世界上價值最高的古董相機數量還真不少,一般來說古董相機的價值包含:品牌、產地、數量、年代、工藝、品相、款式……及人文內涵等等因素。如1840~1860年達蓋爾濕板相機(滑箱式相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偵察用的信鴿相機。1948年日本可裝女人絲襪吊帶上的間諜相機(吉尼斯大全上最小的相機);1893年愛迪生助手威兼·迪克森設計的懷表相機;1944年柯達公司生產二戰中美軍諜報人員使用過火柴盒相機;1899年德國生產偵察用立體相機;1886年德國生產的裝在背心鈕扣上從鈕扣眼露出的鈕扣相機;1880年英國P·MAGER生產望遠鏡型相機;1890年比利時ARMAND LEDOCTE桃花芯木的限量干板相機;1904年柯達公司生產使用123新型膠片、金屬鍍金的外拍相機;1890年美國紐約生產「格馬」翻拍干板相機;這些相機似乎台台上萬美元,甚至幾十萬也談不上到頂了。古董相機的價值從低到高,幅度相當寬,少則數百元一台,多則幾十萬,是世空見慣的事,這也給古董相機收藏愛好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也給我們尋尋覓覓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欲速而不達,功到自然成」古董相機收藏完全是這樣,尋找最有價值的古董相機也是這樣,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十多年前,我在相機收藏館整理藏品,一位老先生提著一隻大旅行包問我「您是不是高氏相機收藏館高老先生」我說:「是呀,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助?」結果呢,這位七十多歲的香港老人,專程來杭,為的是了卻他父親的一個心願——把一台破爛不堪的木質老相機轉讓給我,我一看心都快蹦出來,英國滑箱式相機一捆木板,二隻鍍金的英國銅鏡頭,鏡頭中間有條隙縫插一黑紙板,紙板中心有手工剪的小孔——光圈的鼻祖,這是台珍品中的極品,我立馬把老伴、兒子叫來,把當時銀行存款全部取出加上現金才湊足貳萬元,老先生留給我們了貳仟元,說我「對相機已入迷入痴了,但日子還要過……」還說「我找到真主人了……」我高興得兩個晚上睡不著覺,十多年後的今天看這台相機,它的價值何止幾萬?就是拿二十萬我也不會轉讓。這正應了「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句古話。而這類相機就是收藏價值最高的相機。
中國攝影報、中國收藏雜志曾刊登我們的撰稿「當年80元,今朝成絕品」。
當年八十元相機 今朝成稀世絕品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一個小國,但卻是工業國,所以生產照相機,放大機等照相器材。中國在五十年代初進口相機來源主要是前蘇聯的相機和前東德的相機,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照相機,本身產量不高,所以只有很少量出口到中國,以120雙鏡頭反光相機fidret為主。捷克唯一仿「萊卡」相機——奧比瑪OPEMA,出口到中國,在當時僅僅是幾百台而已,比「萊卡」的數量要少得多,所以我們在相機收藏圈裡也難得一見。其珍稀程度可見一斑。
杭州高氏相機收藏館歷經三代人,七十多年收藏歷史,館長高繼生已有四十年相機收藏歷史,一共收藏了中外一千多台相機,卻沒有另一台能達到五位同號11111或者是55555,看來世界各國對汽車,相機號碼的同位還是非常在意的。這台相機是1971年,高繼生當時在杭州鋼鐵廠參加高爐上料自動化技革小組,去上海買荷重感測器零部件時,在上海淮海路一舊貨店買進,價格是80元,是他全月總收入的二倍。至於它現在的收藏價值,普通「奧比瑪」相機市場商店從未見過,96年我只在「上海相機收藏研究會成立展」的珍品中有一台但不出售,而五位同號的「奧比瑪」因為是珍品中的絕品,任何拍賣會上未露過臉,價值也就無從談起了。對相機收藏,我們的經驗,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炒作得沸沸洋洋的中外名機,經過一次再一次的炒作,價位可能已經超過價值。有兩年我搞證券分析,經常寫股評文章,深得體會—歷經多次炒作的股票喊聲欲聾贊聲一片時風險也就最大了。而名不見經傳,有題材、內容、業績又好的原始股才是投資人真正應該關注的黑馬。回過來我們再分折這台奧比瑪相機:
2002年北京一次古董相機拍賣會上,紅旗2O也只拍到2萬元。2003年12月19日上海照相婚紗城,上海市相機鑒定委員會,上海市相機收藏研究會,上海黃浦拍賣行,四家單位聯手舉辦的拍賣會:東風三頭三背套機無人舉牌;紅旗20+90mm/F2頭,起拍價22000元,拍賣結果22000元;上海58Ⅰ起拍價4200元,拍賣結果4300元;蔡司·康太福來克斯135雙鏡頭反光相機拍賣結果14000元。綜上所述,經過近十年古董相機收藏拍賣實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抄作得多的古董相機並不一定是收藏價值最高的相機,如東風、紅旗、上海58Ⅰ幾次拍賣會情況看,升值潛力不大,甚至下降,而呼聲並不高的上海58Ⅱ卻在成倍的加價,96年滬上買一台上海58Ⅱ,400~600元,而最高拍賣價已近2000元,八年裡漲了四、五倍,假設96年買一台紅旗或東風的錢2-4萬元,買了上海58Ⅱ,500元/台,可以買40台到80台。2003年紅旗、東風價格維持不變,40-80台上海58Ⅱ轉讓出則是8萬和16萬了。所以說現在的古董相機收藏人是更明智、理性了,更會算帳了。
中國第一批相機生產廠家是大躍進前後(1956年-1959年)興建的,共有七家,他們的主要產品是:
北京照相機廠生產:「大來」、「長虹」、「天壇」、「長城「等。
天津照相機廠生產:「幸福」、「七一」、「晨光」、「東方」等。
上海照相機廠生產:「上海」、「海鷗」、「紅旗」、「東風」等。
廣州照相機廠生產:「五羊」、「廣州」、「珠江」。
哈爾濱照相機廠生產:「熊貓」、「孔雀」。
杭州照相機廠生產:「西湖」。
南京電影機械廠生產:「紫荊山」。
中國第二批照相機生產廠家1965年-1969年出現:
兵工部重慶照相機廠生產:「華鎣相機」。
江西光儀廠生產:「鳳凰」相機。
中國第三批照相機生產廠家出現生1973年-1975年,共十家:
常州照相機廠生產:「紅梅」。
無錫照相機廠生產:「太湖」。
武漢照相機廠生產:「友誼」。
青島照相機廠生產:「青島」。
福州照相機廠生產:「風光」。
鄭州照相機廠生產:「華中」。
哈爾濱電表廠生產:「孔雀」。
丹東照相機廠生產:「牡丹」。
蘇州照相機廠生產:「虎丘」。
無錫光學儀表廠生產:「湖光」。
據資料顯示1957年-1982年這二十五年裡我國累計生產照相機374.18萬台,這就是我國早期生產照相機總量。
『伍』 關於前蘇聯相機
沒想到現在還有人和我一樣喜歡這些老毛子的金屬嘎達啊,哈哈
樓主列出的這6部相機中,澤尼特的兩部是M39口的單反相機,其他則都是旁軸,至於誰好 誰不好,那要看從什麼標准來說了。
要說使用價值,個人感覺澤尼特3好用一些,裝片不那麼費勁,使用上也基本與現代相機相同。要是追求旁軸的味道的話,佐爾基3裝配精密一點,基輔3的鏡頭更有德味,看個人喜好了。
要說收藏價值,都還有一定收藏價值,俄機這兩年藏的人不少,具體這6部誰貴要看具體品相了。
以下是我收集的這6部相機(其實是5部,KIEV2和KIEV3基本一個東西)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ZORKI 3(1951-1954)
ZORKI 3是ZORKI旁軸相機一個真正的轉擂點,機身是LEICA 3型的COPY版,機身體機比之前的ZORKI型號要大一點,但卻有許多之前ZORKI相機所沒有的特色,可調整眼睛視度的疊影對焦機構,使調焦更准確.及全開式後蓋,更方便底片裝卸,更增加了慢速快門機構,多出1,1/2,1/5.1/10秒的快門速度,在之前的ZORKI相機,僅有1/25秒的最慢速度,在陰暗環境幾乎無法拍攝.這點極像LEICA 3C型.
在鏡頭方面,導入仿ZEISS SONNAR的JUPITER 8 50mmF2鏡頭,比之前的50mmF3.5要明亮很多,而且整機機械精度較高,各可動環節動作順暢,就像它的始祖LEICA 3型一樣.
原先ZORKI 3的慢速快門是雙軸式的,原先前蘇聯所設計的雙軸式機械結構並不是很好,但在1954年一個新的單軸設計方案成功,使ZORKI 3的可靠度更加提高.
生產量:
ZORKI 3+3M
88000(1951-1954)
ZORKI 3C
4600091955-1956)
相機原型 1932年LEICA 3型,片幅36X24mm
鏡頭 JUPITER 8 50mmF2,仿Zeiss Sonnar
機身卡口 Leica 39mm卡口
快門 黑色布質簾幕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B,1-1/500秒
對焦 手動疊影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6.7X13.3X6.6 CM
重量 519g 生產廠 KMZ
KIEV 3
1952-1955 完全仿製CONTAX 3型,有測光
具體數據參見CONTAX 3型
ZENIT C
ZENIT 1是KMZ廠第一台單反相機,1953-1956年間共生產了約40000台,機身采M39鏡頭介面,標准鏡是用INDUSTAR 22,與平視取景相機所用INDUSTAR 22是相同的結構,在當時,只是把成像距加長,直接換用.整機也差不多從ZORKI相機變化而來,只是把RF疊影對焦機構換成反射鏡+正像菱鏡,其它部位與ZORKI RF幾乎都相同.因市以RF機身修改而成,又使用M39鏡頭,所以機身小巧,與現代135 SLR因反光鏡尺寸較大,在體積上要小很多.
ZENIT 1並無卷片扳手,與ZORKI 1一樣,使用卷片轉輪,底片計數器在轉輪下部,與轉輪合為一體.計數器歸零須要手動歸零.
底片回卷釋放開關設置在快門按紐前面,須要回卷底片時須往左邊撥,否則卷片輪不會釋放,無法回卷底片.
快門按鈕的外圈是快門按紐鎖,按紐可用快門線.快門段數計有:B,1/25,1/50,1/100,1/250,1/500秒,段數顯得少了一點.
機身並無閃光燈插孔,所以機身上也無閃登插座,整機上因功能較少, 顯的很仆實.
前蘇聯鏡頭場為ZENIT單反相機設計了幾支M39鏡頭,計有37mmF2.8,50mmf3.5,58mmf2,85mmF2,85mmf1.5,
135mmf3.5,180mmF2.8,300mmF4.5都是鋁制白鏡身.
ZENIT C 與ZENIT是同一個機身,但多出了閃燈插孔.
生產年代為1955-1961年.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標准鏡 INDUSTAR 22 50mmF3.5-16
快門 橫移簾幕快門B,1/25-1/500秒
對焦 單鏡反射式毛玻璃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8.8X14.5X7.5 CM
重量 500g
FED 1
這相機是開使於1932年6月,是德國1932年4月LEICA 2正積極投入時,以LEICA 2型為藍本所仿製的,1932年地一批30台原型組裝完成,接著在1933年以相同的模具大量生產,這時是貧窮的農業經濟時期,史達林嘗試著以5年的經濟計劃使前蘇聯快速工業化.在1932年11月,第一台仿徠卡2型機成功並完成研發工作,這相機使用超過300個零件,光學件及原型機是由位於列寧格勒的VOOMP實驗工廠所作,在1934年5月停止生產,大約有500台相機被做出.生產被轉移到為於莫斯科的Geodezia工廠,大約有100個樣機生產出,於1934年12月,約有1800台相機產出,在1934年到1955年間共有700000台FED 1型被製造出來.
這是前蘇聯最具有歷使意義的相機,雖是仿LEICA 2型,但某些部件是不相同的,以使售價更低.實際拍照有人說相值還要高於LEICA 2型,這相機是用以配合前蘇聯群眾市場,而非瞄準例如使用LEICA的西方人士.所以品質並不能提高,僅止於前蘇聯內部人民能自給自足及一般拍攝的要求,沒競爭下的產品.
原由 1932年LEICA 2型完全COPY
機身型式 約6-7種不同的型式,只是機身圖型不同.
鏡頭
FED制, 仿製LEICA MLMAR 50F3.5,
使用LEICA 39mm螺口.最近對焦距離1.5m
快門型式 橫移式黑色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B,1/25,1/50,1/100,1/200,1/500秒
對焦 手動疊影對焦,有額外的取景窗.
底片
標准135卷裝暗盒,片幅36mmX24mm,
可拆式底板,由底部裝卸.
測光 無
體積 6.7X13.2X6.5 CM
重量 630g
總生產數量 700000台(1934-1955)
ZENIT 3
ZENIT 3是在ZENIT 1後新設計的相機,同樣使用M39鏡頭,但加上機械自拍器,生產於1960-1962年.
與ZENIT 1不同的還有電子閃燈插孔,閃登同步時間是1/30秒.
ZENIT 單反相機從ZENIT 3開使有了底片扳手,方便底片上卷及上快門,但底片計數器在 ZENIT 3上仍在底片扳手下方,仍須手動歸零.底片回轉釋放鈕改在快門選擇盤右邊,按下後可回卷底片.
標准鏡頭改為INDUSTAR 50m為鍍膜鏡頭,仍為M39卡口.機身包覆不是皮革,改為黑色橡膠.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標准鏡 INDUSTAR 50 50mmF3.5-16
快門 橫移簾幕快門B,1/30-1/500秒
對焦 單鏡反射式毛玻璃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13.5X9.2X9.7 CM
重量 620g
KIEV2
KIEV 2與KIEV 3基本相同 只是生產年代不同 而型號不同
『陸』 praktiflex單反相機,1938年生產的,現在值多少錢
Praktiflex一般認為是M42口相機的始祖,但戰前Praktiflex的第一代是用M40.5,戰後仍然沿用很很長時間,一直到1948年的第二代才改用真正的M42介面。你的這台應是戰前版本,生產量不是太多,前幾年2手價格也不算很高,最近受老相機收藏熱影響,如果是附件齊全、功能完好、品相較新的價格應在15000元人民幣以上。我於月前在北京五棵松見到過一款很新的帶Steinheil Cassar S 50/2.8標頭的此款相機,商家要價17000,呵呵,嚇死人。
『柒』 海鷗120老式相機值多少錢
這個是120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如果是國產的海鷗之類的大概可值幾百塊錢,如果是進口的就不一定了,從一千到幾萬都有可能的,現在有人專門收藏這類相機,所以價格越來越高。祝你好運
『捌』 海鷗4b型號120膠片相機40年前(1978年左右)多少錢它的膠卷當年多少錢
海鷗相機那個時候很便宜的,但是那時候的錢很值錢。那時候的海鷗照相機只是二三十塊錢但是我感覺上在拍照的時候,還要是在早晨或者是傍晚,太陽系鞋或者身體的時候才可以,拍的清楚一點,到以後都想一點一點的進步了,拍照的技術也不用那麼高了,她找出這相片的效果還挺好。
『玖』 我有一架二戰德國蔡司8×30望遠鏡,編號是2387656,有誰知道是那一年的,值多少錢
沒找到 不好查啊 這是一下蔡司資料
世界的軍用望遠鏡中,德國蔡司以其卓越的品質,多年來在世界望遠鏡領域獨領風騷。
蔡司公司的創始人卡爾弗雷德里希蔡司原先是一位出色的技工,1846年,蔡司在德國歷史名城耶拿創立了卡爾,蔡司公司。這家公司起初主要是生產顯微鏡和其它一些光學儀器。
1866年,蔡司聘用了當時年僅26歲的耶拿大學教授阿貝為公司的研究員這個了不起的決定使得蔡司公司由一間規模很小的工場逐漸成為馳名全球的世界性大型企業。
1910年前後,蔡司研製出6×30規格的和7×50規格的望遠鏡,它們都是極為成功的望遠鏡,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均大量裝備過這些望遠鏡。二戰期間 ,蔡司公司亦生產了很多軍用望遠鏡,其中為德國潛艇部隊生產德8×60望遠鏡非常出名,它具有極為優異的光學性能,至今仍是資深望遠鏡收藏家追求的極品之一,二手交易價格甚至超過6000美元。
每一架都是精品,蔡司望遠鏡在鑒別率方面要高出一籌,清晰度高,無論從顏色,還是形象上看,不容易失真;在零件裝配組合,以及外觀設計上,蔡司都做得「非常德國」,即考究、細致。一絲不苟。可以這么說,每一架出廠得蔡司都是精品。
在1902年左右,蔡司製造了第一個6X30望遠鏡,6X30開始被認為是理想的狩獵用望遠鏡,最先製造的是中心調焦的型號,有著很重要的革新,採用鑄鋁的鏡體和寬大的棱鏡室。盡管它被認為非常合乎海軍的要求,但並沒有證據表面它曾在德皇時代的的德國海軍中服役過,當然,有些海軍軍官私下裡很喜歡使用這種小巧的「狩獵用望遠鏡」。公司1907年9月小冊子詳細描述了這種「新式的,小巧的,特別明亮的航海用望遠鏡」,並且將它推薦給帝國海軍的軍官們。
一封1908年4月的信箋是這樣描述早期的ZEISS 6X30:尊敬的閣下,我們誠懇的向您推薦得到海軍部門好評的海軍型ZEISS軍用望遠鏡,請看附帶的詳細列表,6X21和6X30雙筒望遠鏡被推薦給帝國海軍,6X21被認為可以滿足海軍陸戰隊的使用,6X30被認為適合在艦上使用。此外,您可能對這樣一個事實感興趣,我們已經製作軍用望遠鏡長達14年之久,有130000架以上優秀的望遠鏡得到了廣泛使用,真誠的Carl Zeiss,Jena 1908年2月敬上
到了二戰期間,有M(海軍)標記和鷹徽的蔡司6X30海軍型得到了廣泛使用,但是對於海軍來說,6X30的地位已經遠不如它在一戰時那麼重要了。
在一戰後的所有軍用望遠鏡中,6X30的規格在海軍和陸軍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還是德國陸軍中最普遍使用的望遠鏡,在德國軍方報告中指出:作為德國各軍種的標准雙筒望遠鏡,6X30必須帶有十字分劃.....1000米距離的視場要求達到150米寬。
由於它的重要性和巨大的數量需求,6X30雙筒望遠鏡的製造數量遠遠超過了後來任何一個時期。在1919年11月29日的一份軍方報告中,一份一戰後步兵需要裝備的光學儀器清單被列了出來,Fernglaeser 03, 08成為6X30和10X50的軍方編號,在1939年3月的一份報告中,帶有十字分劃的望遠鏡也僅列出了6X30和10X50兩種。在1944年6月的一份技術資料中,也提到了6X30和10X50使用的皮掛帶。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希特勒上台,夢想稱霸世界,其戰略部署之一就是大力發展光學工業,,德國以製造光學儀器出名,德國的照相機占據世界市場。1937年,蔡司的優先發展項目進行了很明顯的調整。在德累斯頓,民用照相機的生產受到了影響,逐漸地,民用品的生產和研究開發就讓位於生產滿足當局急切需求的諸如轟炸瞄準鏡之類的軍用產品了。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時,德國國內洋溢著一派對戰爭的樂觀情緒,大多數蔡司產品仍和過去一樣,驕傲地刻著它的商標和原產地。然而,不久一切就變得非常清楚了,盟軍是有能力識別和轟炸德國的目標的。因此,在1942年的2月,德國軍工部門為那些從事軍事裝備生產的廠家編制了一種由3個字母組成的代碼,用以掩飾其生產廠家和產地。如卡爾蔡司耶拿曾使用的產品代碼就有「blc」,徠卡使用過「beh」等等。
蔡司的光學器材在許多成功的武器系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具有耐水壓功能,供潛艇使用的用於傳送目標方位的雙筒望遠鏡;超廣角大口徑雙筒望遠鏡,用於指揮一些令人生畏的諸如88mm反坦克炮等武器的體視測距機等等。在這場戰爭初期被刊載最多的照片之一,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在華沙城外,通過一架炮隊鏡觀察已被德國空軍和地面炮火夷為廢墟的華沙城區。
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裡,德國軍隊的個人用望遠鏡可以由軍人自己選擇購買,在1929年7月15日的一份軍方報告中提到:關於個人使用的望遠鏡價格,一架6X30望遠鏡及其附件在1929年7月1日的定價是115.50馬克(依照1925年3月7日頒布的No 2882/2 Wa 4 IV命令,軍人個人使用的望遠鏡由自己購買),但這種狀況並沒有持續下去,到了二戰期間,軍人不容許使用自己購買的望遠鏡,但是最後階段,老兵和受過傷的人又被特許了。
最普遍的雙目調焦6X30望遠鏡的設計都是參照Zeiss著名的Silvamar型設計,它們之間只有微小差別,6X30的不同製造廠和生產年代的差異導致了很多變化,起初使用的代價高昂的黃銅鏡體,最後被鋁合金所代替,鏡體表面的飾皮,最後被漆紙甚至黑漆所代替。
在30年代,由於德國成熟的軍用望遠鏡製造技術,幾乎所有的軍用望遠鏡上的金屬部件都開始用鋅來製造,以節約寶貴的銅和減輕重量,然而,直到二戰爆發後,仍有相當數量的銅制望遠鏡被製造並且服役
另外兩個重要的改動也使望遠鏡的重量有所減輕,一種新的合金(鎂鋁合金)被開發出來,用它製作的民用蔡司被稱為Federleicht(最輕量級),所用材料的量也大大減少了,所以,即使是同一種型號,它們的重量也可能是不同的。在1940-1941年間,在軍中服役的望遠鏡都沒有被刻上製造廠商的商標,而是以一種特殊廠家代碼來代替,一般是三個小寫字母。這種式樣一直被使用到戰爭結束,偶爾的既沒有商標也沒有廠家代碼,只有軍方代號,這種也是戰時出品。因為很容易注意到它的表面飾皮被黑漆所代替,這是戰爭中才有的做法。
在戰爭時期,某些細節部分的製造被忽略了,某些無關緊要的部件甚至用電木代替,因為在戰爭的最後階段,連黑漆都難以保證供給,某些時候,沙漠黃色經常用來取代黑漆,這也是一種標準的歐洲戰場的偽裝色,在非洲軍團中,望遠鏡理所當然的也是這種沙黃色。在那個年代,有關戰地的新聞中常有這么一句「在6X30望遠鏡的注視下」。
蔡司的6X30的皮盒出廠形式通常有以下幾種:a.盒內墊木上有墊布。b.有木卡子固定在鏡盒上。c.在真皮鏡盒內包上一層人造革墊,這些細節有利於判斷鏡盒的生產年代。另外,在1939年8月7日的軍內新聞上,還特別提到了可以利用電木製作鏡盒
在1942年9月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瞭望遠鏡用皮掛帶的短缺「6X30和8X30,1.將來只有50%的望遠鏡可以裝備皮掛帶。2.軍隊現在只能得到沒有皮掛帶的6X30和8X30,以後皮帶的配發另行通知。3.已經丟失的皮掛帶參照命令1執行。」對望遠鏡皮掛帶的使用,1944年6月15日的一份條令指出:關於6X30和10X50的皮掛帶,從今往後必須在皮帶上開出5個掛梢固定孔,以方便軍人調節掛帶的長短,已經配發的,將交各單位軍械士按照附圖進行改造。
Busch的「Bakelitglas」型6X30是一種不一般的型號,它擁有非常好的光學質量,還有其他廠商服役的望遠鏡所沒有的詳細說明書,在它的鏡軸連接處螺絲孔中有古怪的金屬嵌入物件以保證光軸的平行。每邊的兩個棱鏡尺寸也是不一樣的,入射的光線需要更大的棱鏡來匯集。另外,它的棱鏡還有一個設計特別的抗震襯墊(這種設計在1916年的Voigtlaender軍用望遠鏡上被採用過)。這種不尋常的望遠鏡被很巧妙的大量製造,所用的金屬也很少,在它的結構重量中,大約200克是電木的重量,140克鏡片和棱鏡的重量,只有200克是鐵和鋅或者鋅合金。這種型號的廠家序列號是407,000到426,000。
在二戰中,鏡片鍍膜並沒有應用到軍用的6X30望遠鏡上,當時的觀點認為,軍用的望遠鏡不值得用如此昂貴的加工工藝,例外的是,在後期的ZEISS 6X30海軍型上(有M標記),使用了特殊的充氮工藝,並且有部分在目鏡和物鏡有鍍膜(非外表面)。二戰前的光學玻璃與戰後的不同,戰前的光學玻璃和現在的玻璃板的成分相近,屬於蘇達玻璃,容易被水慢慢溶蝕,易焦化。鏡片焦化後有變白、變藍兩種。變白像毛玻璃,透明度降低無法使用;變藍的則能防止反射光,增加透光率,從鏡片焦化變藍的舊望遠鏡中看物體反而更明晰,在這樣的啟發下,專家們加以研究形成瞭望遠鏡、照相機鏡片鍍膜技術。
在德軍中主要是裝備蔡司6 x 30,部分8 x 30,炮兵觀察員配有10 x 50望遠鏡。 蔡司8 x 30是在6 x 30基礎上改進而成,其精巧的外觀,寬闊的視場光學性能,尤其是蔡司8 x 30的色彩還原度高。成像十分干凈清澈,沒有光暈,色差和像散也小很多,亮度均勻。使人感嘆蔡司的精湛技藝,不愧為馳名世界的優秀產品。
從冰天雪地的俄國前線到烈日炎炎的北非沙漠,蔡司8 x 30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德國國防軍第98步兵師的一名中尉軍官如此描述他心愛的蔡司:「我的8倍蔡司望遠鏡觀測效果如此之好,難以想像它經過了1941年俄國炎熱乾燥的夏天和吞噬一切的冬季的可怕折磨,要知道我隨時需要撲倒在地上或緊貼住掩蔽物,這個時候我不得不粗野地將它壓在身下。」
在二戰中,7×50的蔡司望遠鏡綜合技術指標較高(特別是解析度、幾何光率),堪稱「蔡司之冠」。
第一部7X50的軍用望遠鏡設計於1905-1910年之間,在蔡司的產品宣傳冊子中,7X50望遠鏡 已經在1911年被大量生產前出現了。
蔡司7X50後來成為數以千計的的海軍型望遠鏡的先驅,在一戰中它們普遍被刻上了帝國海軍的標記。
在一戰中幾乎所有的7X50望遠鏡部件都是銅制,只有棱鏡室是鋁制的。在這之後,2型被設計了出來,這個系列中包含了銅制的鏡身有飾皮的7X50。Leitz最終確定要將這一系列發展成為適合海軍使用的軍用望遠鏡,它們最終在海軍中服役了近50年。它們中大約有一半被刻上了海軍的M記號和帝國的徽記。在一戰的舊照片上還可以看到7X50在潛水艇上也得到了使用。
在第三帝國時期,急劇擴充的軍隊需要大量的軍用望遠鏡,因此,蔡司對7X50製作了很多改型,每個型號的中軸上都有一個利於快速瞄準的古怪的環型準星。最早的一批這種型號棱鏡室蓋是銅制的,由3個螺絲固定。後期,幾乎所有的金屬部件都改為鋁制(它一直生產到了二戰結束),這些海軍型號在棱鏡室上蓋上都設置了放硅膠的乾燥倉,可以很方便的用特製工具打開,這種做法在三四十年代的軍用望遠鏡上很流行。
在30年代末期直到戰爭結束,蔡司的7X50海軍型都有鍍膜。在那個時期,蔡司還生產了一種特別的系列,它的目鏡構造有所改變,而且外表包了層很厚的橡膠,其他裸露的部分被塗上了一種特別耐磨的黑漆,這種型號通常被刻上「beh」的標記,它們的上棱鏡蓋上也都有乾燥倉。
戰時製造的 7 x 50的質量是很好的,但還不是非常好,現存的大多都有起霧現象,有的棱鏡部分也有損壞,可見棱鏡的抗震系統設計的不是很好,而且,在環境溫度急劇變化時,棱鏡與框架有分離的現象。
這一時期之後,的7X50繼續大量製造並作為軍用望遠鏡一直服役,它仍然是鋁制的鏡體。在早期,蔡司的7X50是銅或鋅制的鏡體,但到了三十年代,鋁開始成為製造業中最重要的金屬,它使軍用望遠鏡變的更輕,飾皮逐漸在德國軍用望遠鏡上消失了,取代它的是一種粗糙的黑漆。
在戰前甚至戰時,好幾種特殊的7X50型號被設計了出來,對海軍用望遠鏡來說,最大的威脅是潮濕的空氣,因此,棱鏡室被一種特殊的套筒包裹起來的型號就誕生了,當然,它也一樣配有乾燥倉,海軍的7X50通常在外麵包上一層橡膠。
15×50的蔡司望遠鏡倍率大,可遠距離觀察戰場形勢,為高級指揮員專用,通常由參謀人員攜行,在部隊中裝備比例較少。還有蔡司25-40x80、20-31-50x80型。她們都代表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1944年11月之後,由於勞動力和原材料的極度緊缺,蔡司不得不採取重點保障某些產品的生產的方式降低其它產品的工藝水準)來維持生產。這點從以下的例子中就不難看出:我們可以看到一架當時生產的做工良好,光學性能優異的蔡司7×50望遠鏡,它甚至還配備了包括縫制考究的皮鏡盒、掛帶、目鏡蓋,兩片濾色鏡在內的全套附件;而同期生產的其它型號的蔡司望遠鏡不但未配備附件,就連飾皮也只得用黑漆替代。
盟軍空軍在歐戰即將結束之際所面臨的最後幾項選擇之一就是:究竟是轟炸施因福特滾珠軸承廠,還是耶拿的蔡司工廠。最後,盡管施因福特五家工廠大約35%的生產能力已被疏散,它仍被選中成為轟炸目標。
在這場戰爭中,大多數的德國城市都遭到了轟炸。例如,斯圖加特就在1944年被襲,它的中心城區在轟炸中被徹底摧毀,在這次空襲中位於Henslack區的蔡司公司工廠僅遭輕微破壞。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耶拿遭到美國陸軍第八航空隊的數次空襲,其轟炸強度日漸加劇。蔡司公司的部分建築物也因此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
這里有一個事例,表明了由於原材料的緊缺以及運輸困難,所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45年3月,德國軍方所急需的一批「獵虎」坦克殲擊車,因為蔡司不能及時交付該殲擊車128mm火炮所配備的可抗劇烈振動的精密光學瞄準系統而遲遲無法完工。
1945年4月11日,美第三軍佔領了布痕瓦爾德,在那裡有部分囚徒勞工裝配生產包括著蔡司軍用望遠鏡在內的各種產品。在4月11日那一天,囚徒們將所生產望遠鏡扔給了經過工廠圍牆外的盟軍士兵,以這種方式慶祝自己的解放!
美國第三軍繼續挺進,45年4月13日第80師的的一支部隊進佔了耶拿,他們發現蔡司的工廠依然保存了下來,在報告中他們還對「轟炸所造成的損害之輕微」表示了驚奇。
德國戰敗後,進軍中的盟軍部隊獲得了許多德國在各領域花了極大精力研發的令人感興趣的產品,其中也包括光學儀器。這些戰果中就包括「解放」了至少一架蔡司出品的200mm口徑,重達1200磅的雙筒鏡。這些戰利品至今仍被美國政府扣留在華盛頓。
二戰中國的軍用望遠鏡同其他軍械一樣,多由德國進口。柏林葛爾茨望遠鏡公司和蔡司公司都曾專門生產過中國訂制的望遠鏡,而以蔡司最多。僅1930年到1935年間,國民黨政府向蔡司公司進口軍用光學器材就耗用國幣455萬元。
1937年,柏林大學公費留學生龔祖同奉命到德國實習,在威德特教授的指導下,與金廣路一起設計了6×30(即放大倍率6倍,物鏡直徑30mm)雙筒軍用望遠鏡。1939年1月,昆明22兵工廠(後與51兵工廠合並改為53兵工廠)開始試制雙筒望遠鏡。3個月後,試裝出中國第一具雙筒軍用望遠鏡,從1939年至1949年,共生產了2萬余具。這種望遠鏡曾以當時軍政部部長何應欽的號「敬之」命名,後改稱「中正式」。這種望遠鏡左右目鏡均可按需要調焦,右目鏡中有密位分劃,用於測量,鏡體上飾硫化皮製的防熱層,花紋大面凸現,外觀粗獷。「中正式」及「軍政部造」的橢圓形標記用極細的金屬絲嵌入鏡體端面.
無論是國民黨軍的「中正式」還是不同時期進口的德國、美國以及英國和加拿大的軍用望遠鏡,都曾被我人民解放軍大量繳獲,成了為我所用的戰利品。例如,紅軍有中央蘇區反「圍剿」中繳獲的一具德國8倍「蔡司」,抗日戰爭時,一直為周恩來所使用 ;彭德懷元帥指揮西北解放戰爭時,一直使用的是一具德國6倍「蔡司」.解放戰爭中我東北野戰軍繳區美式望遠鏡較多,如羅榮醒元帥使用的是M3型6倍望遠鏡;指揮塔山阻擊戰聞名的胡奇才中將使用的是M167倍望遠鏡,抗日戰爭中,我軍繳獲侵華日軍6倍軍用望遠鏡多種,其中標明「富士」的日本望遠鏡,其實是德國「蔡司」的翻版,我八路軍――五題首戰平型關即繳獲日軍根據板垣師團第21旅團裝備的此種望遠鏡。
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依據雅爾塔協定耶拿劃歸前蘇聯佔領。一些撤退到西德的前蔡司(耶拿)的高層管理人員,在斯圖加特附近的Oberkochen興建了新廠,並於1947年恢復了生產,這就是西德蔡司的由來。而原先的卡爾*蔡司(耶拿)公司在1948年經國有化成為東德的一家大型國營企業,也稱東德蔡司。
1954年西德蔡司為德國國防軍生產了一型8×30軍用望遠鏡,這也是西德蔡司戰後開發的第一型望遠鏡。
東德蔡司在生產規模上要比西德蔡司大了很多,戰後東德蔡司在繼續生產一些老型號望遠鏡的同時,也開發了一些新品,如原東德人民軍裝備的著名的D.F和EDF7×40型軍用望遠鏡。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人民解放軍裝備的望遠鏡多是引進蘇聯、捷克和民主德國的,如50年代進口蘇聯的Б-6(6×30)和Б-8(8×30)望遠鏡,捷克的ХЪК6×30、30ХЪК8×30望遠鏡,以及民主德國耶拿(JENA)製造的「蔡司」6×30、8×30及7×50、10×50、15×50幾種望遠鏡,50年代,中國進口的軍用望遠鏡,無論是光學系統還是外觀,德國「蔡司」最好,蘇聯次之。中蘇交惡後,我國失去了從蘇聯和東歐進口望遠鏡的渠道,為滿足部隊的需要,我國參照蔡司8×30設計生產了62式軍用望遠鏡,參考7×50望遠鏡設計了74式望遠鏡。74式望遠鏡性能大致同蔡司7×50相當,主要裝備海軍部隊。
兩德統一後,一度是前東德最大國營企業的東德蔡司陷入可極大的困境。1991年7月西德的私有化當局把東德蔡司的望遠鏡部門出售給了西德的Docter光學公司
『拾』 請問80年的照相機現在值錢么那個時候60幾塊錢買來的
看具體型號了,大多數相機是貶值的,比如在97 年左右2-3千元的進口膠片相機 現在幾十元到一百多元很普遍——而且是全新的(商場撤櫃貨)
但如果是一些高檔品牌 比如徠卡什麼的 那麼還要漲價;
80年那會倒是有不少國產傻瓜機 有的現在甚至連60都賣不出 但有的型號可以翻N倍
如果你的機器是 海鷗 長城 青島 鳳凰 珠江 虎丘 紅梅 東方 長江 等老相機那麼基本上也就是百十來塊 個別型號 比如德國散件組裝的青島6 能賣上200塊, 長江巴爾達 記者版能賣上800,鳳凰JG301 也能賣上價,海鷗4A天賽出口版 現在成色新的也得好幾百 幾乎上千了;
但其他大多數型號 都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