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人像攝影你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布光方法
1、正面光:燈放置在緊靠相機的位置,對著被攝者的正面,此時拍出的照片亮面和陰影缺少立體感。
2、45°側光:通常是主燈的放置位置,照片由於強光部分和陰影部分的立體效果,可以有中深度感。
3、90°側光:照片具有戲劇效果,拍攝正規人像通常不把主燈放在這一位置。
4、逆光:把燈放在被攝者身後,對著相機。會使模特頭發周圍產生光環。
5、背景光:把燈放在被攝者身後,對著背景照明,可以拍出剪影照片。
相機的正常位置是鏡頭與被攝者的眼睛齊平。
1、主燈的作用是提供確定強光部分和陰影部分格局的主要照明。
2、主燈的基本位置是在與被攝體方向成45°角那一側。而且其水平位置通常要比相機高兩三英尺。正確放置主燈會產生兩塊明顯的帶有光和影的區域。
3、在遠離燈那一側的臉上產生一塊三角形的亮區。三角形上方應當始於眼睛部位,止於與鼻子下部平行的位置。鼻子下面的陰影從鼻子底下一直延伸到嘴唇外邊緣。
當主燈離相機太近的時候,三角亮區域就顯示不出來。光會向下照亮整個面頰。
當主燈離一側太遠,三角形亮區會消失,遠離燈光的一側會處於陰影之中
如果主燈太高,三角形會向下延伸到鼻子下部還低的位置。
如果主燈太低,三角形會向上收小。
陰影的正確位置是會斜著從鼻子底下延伸到雙唇外邊緣。
主燈離相機太近,鼻子的陰影在鼻子附近
主燈離一側太遠,鼻子的影影分布在左邊,但是沒有延伸到雙唇
主燈太高,鼻子的陰影會向下延伸,達到雙唇的中間
主燈太低,鼻子的陰影會把半邊臉都遮住
作用:柔化陰影,使陰影部分顯現出細節。有助於增添神光。為陰影補充一些光線,以便使陰影的細節突顯出來。 但是,切忌用功率大於或等同於主燈的輔助燈。
位置:盡可能放在離照相機近的地方,高度大約與照相機一樣。放在與主燈相對的一側。放置輔助燈時要確保它不會把相機的影子投射到畫面中,要使燈高於相機。輔助燈應遠離主體。
效果:如果你需要幾乎沒有陰影和反差的效果,你就可以用與主光強度相當的輔助燈。反之,如果你想拍一張有較深陰影的高反差照片,你就應該用較弱的輔助燈,或是乾脆不用輔助燈。大多情況下,我們會追求自然效果,為此,可以使用功率為主燈三分之一的輔助燈。4:1的光比和3:1的光比是專業攝影師在拍人像,靜物,廣告或產品時最常用的。即輔助燈與主體的距離是主燈與主體距離的2倍。
當輔助燈太強,主燈確定的陰影會消失。
當輔助燈太弱,濃重的陰影帶有生硬的邊緣,沒有細節。
位置:對准頭部上方,發際線稍後的地方。
作用:使頭發有質感,陰影並增加了被攝者頭頂閃亮的微光。
黑色頭發適用較強的燈,金黃色適合稍微弱一點的
② 攝影時燈光怎麼控制
人像燈光用法
人像攝影尤其是商業人像,我們的目的是把人物予以理想化。但室內人像對於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燈光排布。當然光照的種類很多,通常大家都知道的有:平面光、側面光、反射光、直射光、分光,還有常用的蝴蝶光等這些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用平面光易把人物拍胖,而側面光(窄光)易把人物拍瘦些。蝴蝶光,就是主光直接放置在臉的前方,投射出一個鼻子陰影和鼻部成一條線。蝶光最成功的用途;是用在正常橢圓型的臉,而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魅力的光,尤其適合年輕女子,蝶光不適用於男人的臉上,因為蝴蝶光是對主體的耳朵加強照明,因而會產生不雅的突出感。
對男士我通常使用單主光加反射光,以便更能突出男士的高雅氣質。或使用兩只分光燈也可增加一些神秘感。而下列三種光在商業人像中很少有人用:窗光、分光、天花反射光。
窗光:通常用的窄光便是窗光。常是日光和補助性的閃光燈結合,才能拍出一張自然、柔和、低色調的人像。主體坐在窗旁;但並非太陽直射的強光,補光(閃光燈)在相機的上方或旁邊、其強度是窗光的一半足夠。如果用彩卷需注意的是補助光的色溫。
分光:主光燈移到主體後面相當的地方,因而只有半截的臉部照到強光:這種方法不太常用,但其作用能產生適度戲劇性的低色調效果。我常用兩個主光的分光,拍一些時尚女孩,或另類男女,非常實用。
天花反射:這種光線優點是特別柔和,它是一種慢反射光,經常適用於補光,很少自為一種主光單獨來用。它不過是三種基本主光的一些變化,當然,單用一種光來拍攝人像是可能的,這也常用以達到一種特殊的效果;但不適於兒童。
人像攝影師們通常都利用不少的燈光替主體照明,由於沒有兩個攝影師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拍攝照片,放在拍攝人像時,應當按照有效一致的方式打燈,各種燈光的安排,可以照下面次序:
1、背景燈習慣於把它放在矮架子上,放在主體背部的中間,其作用為幫助主體和背景間的色調分離。
2、主光燈:一般來說,放在比主體頭部較高的位置,在約與在相機和主體軸線一邊成45°。要證實這種燈光的排列是否適當的方法,是留意眼睛的反光點。從相機鏡頭的位置觀察,這些反光點應當位於眼睛的左右上方,這要看主體面部的方向。
3、補助光:放在靠近照相機鏡頭附近與鏡頭相等高度,並且要在主燈的另一邊,如果主體微笑線條引起不雅陰影,可能是因為所用燈光距離相機或主體遠近距離有關。
4、發燈:這是一盞通常照在主體的上方或後方的小型燈光,在拍攝人像時,差不多是必須品,它可以增加頭發的細節、層次,也是隔離主體與背影的有效方法,發燈位置很多,但主要應盡量避免照在臉上,因為這樣會影響整個畫面,還要調整光比以免影響頭發的顏色。
5、背部光:這種光叫輪廊光,可以隔離同色調的主體和背影,它同樣也能增加頭發的細節,也會出現戲劇性的人像(單用)我們常說這種叫剪影照片,使用這種光線應注意不讓它照到主體的鼻子,否則,可能顯得鼻子不正常。
室內光線的運用:也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和想像性,但要注意它的暴光准確性。要想更能使被攝主體美化,還要根據主體的外表來用光。
下面是幾種特殊臉形的燈光和相機排布法:
缺陷矯正方法
額頭突出: 下巴上仰,放低相機位置。
鼻子過長: 下巴上仰,面部直對鏡頭,放低主燈,放低相機位置。
下巴瘦前: 下巴上仰。
禿頭: 放低相機位置,用屏風遮暗頭部,不用發燈,使頭頂和背景色調相混。
鼻子尖削: 面部轉向相機可以改善。
臉部過寬: 提高相機位置,把臉部,轉到四分之三位置。
臉部瘦削:放低主燈臉有皺紋用散光,放低主燈,採用四分之三姿勢。
雙下巴:抬高主光燈,下巴上仰,相機位置放高。
面部缺陷:放在陰影中。
招風耳:把較遠的一耳藏在頭後,將較近一耳放在陰影里,改照側影。
戴眼鏡:稍抬起鏡架,使眼鏡向下,調整側面補光,令主體抬高或稍放底下巴。
眼睛深陷:放低主燈,用較低光率。
金魚眼:使主體下視,用短光。
身驅肥碩:用低色調光,穿深色衣服,暗化雙肩和身體的色調,使身驅背景色調相混。
室內常用燈光具體步法:
基本布光法
主光一般用順側光。調節主光的高度,使面部產生一個三角形陰影區(從眼框向下延伸,止於鼻底一側)。輔光靠近相機,並與主光對稱,高度與相機一致。主、輔光之比為1∶3至1∶4。背景光、輪廓光、修飾光等根據需要予以確定。
2,蝶形布光法
適於拍攝高調的女性肖像。主光採用高位光,直接放在人物正前方,在人物鼻子下面形成一個蝴碟形的陰影,使女性人像更加嫵媚動人。其它燈光布置與基本布光法一致。運用正面光拍攝女性肖像時,常將主燈的位置放高一點,使人物的眉骨和鼻子底下產生小的投影,既利用正面光掩飾了人臉的皮膚瑕疵,也因投影產生了有效的立體感,這種被稱為蝶形布光的方法在女性攝影中非常流行。但在實際拍攝中應注意一點,蝶形布光法不適合臉龐太瘦或是顴骨太高的女性,否則容易使人臉變得更瘦。
倫伯朗布光法
常用於拍攝低調的男性人像照片,多為四分之三正面像或側面像。主光離相機較遠,使其陰影出現在被攝者朝向相機的半邊臉上。輔光與主光在同一側,其光比約為1∶9。選用深色背景,產生低調效果。45°的前側光在人像攝影中用得很廣泛,它既有一定的照明面積,也使臉部有了凹凸的立體感,影調層次、線條輪廓等都更為豐富。如果臉部呈四分之三的側面,光線從另一面射來,照亮了四分之一臉的全部和四分之三臉的局部,這種用光就是典型的倫伯朗用光法。這種光線,加上深色的背景,會使人物熠熠生輝。倫伯朗用光法較多地用於男性形象,表現一種剛毅有力的氣質。
③ 照相機是通過調節什麼控制光亮的 凸透鏡
是通過光圈。為了適應亮暗不同的拍攝對象,以期在膠片上獲得正確的感光量,必須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和進入鏡頭光線的強弱。於是照相機必須設置快門以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並設置光圈通過光孔大小的調節來控制光量。
④ 拍照是怎麼設置相機的感光度啊
感光度——衡量膠卷需要多少光線才能完成准確曝光的數值。膠卷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這個數值大,膠卷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就強。不同感光度的膠卷適合於不同場合的拍攝,如ISO100的膠卷最適合於在陽光燦爛的戶外進行拍攝,而ISO400的膠卷則可以在室內或清晨、黃昏等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拍攝。 數碼相機雖然不用膠卷,但用於感應光線信號的CCD對曝光量也就有相應要求,這與膠卷同屬於感光靈敏度的問題。因此,CCD也就相當於膠片,有一定的感光度。數碼相機廠家為了方便數碼相機使用者,一般將數碼相機的CCD對光線的靈敏度等效轉換為傳統膠卷的感光度值,因此數碼相機就有了「相當感光度」的概念。 用傳統的衡量膠片感光度高低的分類看,目前數字照相機的「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圍,最低的為ISO50,最高的為ISO6400,多數在ISO100左右。有一些數碼相機的感光度是單一的,加之它的CCD感光寬容度很小,因而對拍攝條件的要求比較苛刻,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情況下,使用效果會很差。另外一些數碼相機的相當感光度在一定范圍內可供選擇,但感光度設置得高時與設置得低時的拍攝效果有一些區別,因此如果對數碼相機的相當感光度不很了解的話,拍攝最好將它置於「最佳感光度」檔上。 選購數碼相機時,CCD的感光度也是一個考慮的方面。如果數碼相機的等效感光度較低,環境光線稍暗一點,相機就只好啟用閃光燈,閃光燈的使用將使背景一片漆黑。較高的等效感光度則會給你帶來委很大的靈活性,比如在室內可以不用閃光燈也能取得自然平衡的拍攝效果,在拍攝高速的體育運動,高感光度更能出現好的效果。 從理論上來講,數碼相機的感光度越高,拍攝效果就會越好。但當前由於CCD製造工藝有限,想提高等效感光度就會使圖像變得粗糙,丟失部分細節,影響圖像質量,這與高感光度的傳統感光材料所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一致的。
⑤ 單反相機在室內燈光下,應該調什麼模式能出好效果
單反相機在室內燈光要進行很好的選擇,才能夠將屏幕拍的比較美麗,一般調成曝光模式或者是測光模式都是可以的,因為光線不同,所以要求模式也會有所不同,才能夠將景物的美感以及朦朧感拍攝出來。
在室內拍攝最難的一點就是白平衡的調整,如果調整的方式不對,後期的色溫也會出現不對,為了讓畫面的效果更好,而且整體的感覺更飽滿一些,可以在電腦上直接調色溫,但是在拍攝的時候還需要進行曝光,這是比較好的經驗。可以發現在室內拍攝主要問題就是整體的構造和室內燈光的調節,還有畫面的比例大小調配。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才能夠將物體的美拍攝出來。
⑥ 照相機利用什麼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的多少
相機利用光圈控制進圖鏡頭光線數量(曝光度)。快門則控制進入鏡頭光線(曝光量)的時間。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用f值。對於已經製造好的鏡頭,不可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並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
快門是照相機用來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時間的機構。是照相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結構、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機檔次的一個重要因素。
⑦ 我們可透過調教相機的光圈大小,來控制每次拍攝的進光量,為了避免所拍照片出現太暗或太亮,以下正確的是
給你介紹一套「陽光16法則」這是歷代攝影大師總結出來的經驗:
暴光口訣
艷陽十六陰天八
多雲十一日暮四
陰雲壓頂五點六
雨天落雪同日暮
室內球場二秒足
客廳戲台快門八
1.陽光十六法則
對於風景攝影而言,過分依靠相機的測光結果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拍攝效果。比如場景中存在大面積暗色景物時,相機的測光系統會增加曝光量,得到的照片效果呈現過曝的效果,天空變成慘白一片,沒有任何細節。
這時如果採用「陽光十六法則」,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陽光的照射強度是相對固定的,在陽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將相機的光圈設定為F16、快門速度為1/125秒(ISO為1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色彩濃烈,曝光正常的風景照片了。根據這個法則,碰到反光較為強烈的環境,比如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F/22光圈,在光線受到減弱時,比如多雲情況下應使用F/11光圈。
2.月光11、5.6法則
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它有規律地發生著變化,從古至今那些美麗的傳說無時不刻使人們對天體產生著遐想,而在夜晚當你面對天空時,月亮又是第一個走進我們的視野。古代,詩人們對月飲酒賦詩,當今在人們享受著現代文明的時候,都喜歡把月亮拍進自己的畫冊。
根據專業人士的測量,滿月時的亮度值為EV15,相機ISO設定在100時,採用1/125秒的快門速度,採用光圈F11拍攝可獲得正常的視覺效果。半月時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曝光組合可設定為ISO100、快門1/60秒、光圈F5.6。而在拍攝月芽時甚至需近1秒長的曝光。細分析起來並不是因為它們大小的變化引起亮度的下降,而是月亮在盈虧變化時所受到陽光照射的角度起著變化。拍攝月亮忌曝光過度,多曝光會成為一個白圈,毫無月亮的感覺,所以稱為月球,是因為它有立體感。
3.相機抖動法則
當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於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麼拍攝抖動時就越可能降低銳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話,快門就要達到1/50秒以上為宜,只有當環境實在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動。
不過如今的數碼相機很多都具備防抖功能,以鏡身防抖技術為代表的佳能和尼康而言,優勢主要體現在長焦攝影能力上,在135mm毫米以上的焦段採用鏡身防抖,效果非常明顯,完全可以替代3檔安全快門(舉個例子,也就是說在200mm端開啟防抖後手持拍攝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30秒)。
採用機身防抖功能的機型的防抖優勢主要體現在50-100mm這段中焦上,以剛發布的奧林巴斯E3為例,它在這個焦段可以實現替代4檔安全快門,也就是說在100mm的焦段下,快門速度1/8秒拍攝的照片也不虛。
4.灰板法則
灰板是拍攝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沒有灰度板怎麼辦呢?可以將手背(手心太白,手背顏色接近臉部)攤開面向陽光,對手背進行測光,然後加一檔曝光。
5.景深法則
當被攝物體比較深的時候,應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1/3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6.快速閃光輸出法則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專用熱靴TTL閃光燈價格昂貴,很多人用售價僅有100多元的通用介面的熱靴閃光等替代。以國產的銀燕閃光燈為例,BY28A的售價在160元左右,不過它確是一款具備燈身自動測量閃光的自動閃光燈。
當我們需要在室外拍攝逆光人像照片時候,為了保證天空的細節和逆光條件下較暗的人臉光比均勻,我們需要用閃光燈對人臉進行補光。
以BY28A為例,我們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相機ISO的兩倍(比如相機ISO100、閃光燈ISO400)。相機採用光圈優先曝光,相機選擇的光圈要和閃光燈上設置的光圈一致。按照天空的亮度進行曝光,經過閃光的照明陰影區的人臉亮度通常比天空的亮度低一檔,照片整體的光比非常合適。
7.捕捉動態法則
這條法則是根據角度與速度的經驗公式而來的。如果物體沿著鏡頭的軸線運動你能夠用1/125的快門捕捉下,那麼它追至於鏡頭軸線的運動能用1/500秒捕捉下來。也就是說,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稱45度運動,只需要1/250的快門速度。
8.日落法則
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是不能讓太陽出現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讓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以在曝光補償中減一檔。
⑧ 單反相機針對不同光線條件怎麼操作
朋友,其實光線適合不同的拍攝題材,很多時候不能強求
下面根據我自己的體會簡單說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我感覺光線在我的攝影活動中分多種,適合拍攝不同題材以及採用不同的「操作」
1、強光、暗光:強光重點注意曝光,不易過曝,同時盡量避免拍攝反差較大的題材。暗光重點注意ISO值的控制,不易過高。必要時用閃光燈幫助補光,可以直閃或跳閃等;
2、順光、逆光:順光比較討人喜歡,拍攝題材較廣。逆光對於創作很有幫助,可以拍攝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大膽多實踐(比如拍攝剪影效果),拍攝時重點注意背景與主體的明暗平衡與取捨。當然,有時為了在逆光下拍清主體,也可以用閃光燈進行補光(快門高速、閃光燈高速同步);
3、直射光、散光及反光:直射光拍攝時重點注意高光區,一般以高光區作為測光的重點。同時注意一些物體的反光即可(有時需要加偏振鏡)。散光拍攝我比較喜歡,尤其是白天拍攝風景及人物時,散光是非常難得的。比如白天拍攝景區的流水,加ND鏡,用慢門,此時散光下效果最佳;
4、當然,還有環境光:拍攝車展MM、婚禮、舞台等經常遇到,盡量用閃光燈對拍攝主體進行補光(舞台除外)。但是有時為了保留環境光,快門不可以設置過快。
⑨ 照相的時候如何選擇角度和光線
攝影入門- -
在書籍雜志上你看到的美妙照片或許已經成百上千。或許你也像大多數人那樣嚮往著:
"但願我也能拍出那種水平的照片!"然而只是觀賞別人的照片實際上無助於你拍出自己的好作品來。原因何在呢?因為你並不懂得該尋求什麼。當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就覺得它的確很美。然而你說不出它為什麼美,你也說不出作者是怎樣把它創作出來的。也許書籍雜志會寫明作者使用的是什麼相機,什麼鏡頭,或許甚至告訴你光圈和膠片。然而這些都是技術細節,並不能幫你拍出佳作來,正像一個盡管知道達·芬奇用的是什麼顏料和畫筆,卻畫不出像《蒙娜麗莎》那樣的名畫一樣。
這裡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需要知道應當追求什麼。而這一點正是我們這本教材即將教給你們的。所以在講課伊始我們就要告訴你們一些簡明的指導原則,並通過教材上的精美照片講解追求什麼的問題。
在通過照片逐步理解這些指導原則的過程中,你會培養出自己的一種意識,懂得在周圍世界該追求什麼。這種能在周圍世界中發現和捕捉到美好畫面的能力就是我們所說的"攝影家的眼力"。
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培養你作為攝影家的眼力吧。我們先回顧一下你剛看過的幾張照片,再運用幾條簡明的指導原則告訴你應當追求什麼。"追求什麼"基本的原則 在討論這些照片時,我們現在只集中討論三條基本原則。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有時也稱之為題材)。或是表現一個人,或是表現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現該題材的一個故事情節。主題必須明確,毫不含糊,使任何觀賞者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2. 一幅好照片必須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換句話說,使觀賞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攝主體。
3. 一幅好照片必須畫面簡潔,只包括那些有利於把視線引向被攝主體的內容,而排除或壓縮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內容。
只要根據這三條基本原則開始思考,你就會發現你作為攝影者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你會用新的標准去觀賞一幅美麗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會用全新的方式去觀察這大千世界,從而用全新的方式捕捉畫面。你會開始運用攝影家的眼力通過取景器去觀察世界!
感光度,光線強度,光圈,快門,測光,聚焦
感光度:底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的一種衡量
光線強度:被拍攝對象的光強
光圈:光線通過鏡頭到達底片要通過的小孔,控制孔的大小可以控制進光量
快門:光線通過光圈的時間
測光:相機了解被攝對象的光線情況,從而作出曝光光圈和快門的判斷
聚焦:對焦,將相機的焦點對在對象上,從而使得成像清晰
當光線強度高的時候,相機使用較快的快門(曝光時間),較低的底片感光度即可使足夠多的光線透過光圈使底片正確曝光。如果要清晰的拍攝運動著的物體,則要使用較高的快門才行。而這就要求環境的光線合適。但是,拍攝環境是多變復雜的,當光線不是很好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如果還要保持較高的快門,就要使用大的光圈,高的iso(感光度),甚至使用閃光燈了,這些措施都是提高曝光量的措施。但是,大的光圈,又會降低景深(有時候要大景深),高的iso對於數碼相機來說又會增加噪點,閃光燈適合拍攝近物,閃光距離是很有限的。所以,綜合來說,需要的是各個參數的合適組合來達到一個好的效果。
測光,在被攝對象光線對比不大,整個畫面比較平均的時候,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是比較常用的方式。當微距還有被攝對象跟旁邊對比強烈(比如逆光的時候)使用點測光能取得正確的測光。
對焦:單點,三點,多點。對焦有個速度問題。不同的鏡頭在不同的光線強度下,對焦速度是不一樣的。三點對焦速度較快。數碼相機對焦的原理是快速的提取ccd感應的畫面,分析畫面的銳利程度。最銳利的一幅畫面就對應著正確對焦的時候。
http://myweb.yzu.e.cn/xbcaogq/shyjiaocheng/shyjch.htm
這是一個很豐富的圖文教程,應該能滿足你的需要~
⑩ 單反拍攝時曝光度、ISO感光度等調節標準是什麼
iso感光度:
是衡量傳統相機所使用膠片感光速度標準的國際統一指標,其反映了膠片感光時的速度(其實是銀元素與光線的光化學反應速度)。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時,選擇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獲得同樣的曝光量。反之,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因此,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往往可以選擇較高的iso感光度。當然,對於單反相機而言還可以選擇使用較大口徑的鏡頭,提高光通量。
通常單反感光度在iso100、200、400、800、1600、3200.....,日常使用一般在100~200之間,偶爾在400~800之間,除非弱光條件或特殊拍攝需要,最好不要超過800,否則噪點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