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貴的十大單反鏡頭分別是什麼佳能榜上有名嗎
全球最貴的十款單反鏡頭分別是徠卡Apo-Telyt-R、卡爾·蔡司Apo Sonnar T、佳能EF1200mm、適馬、AF-S尼克爾、佳能EF800mm、佳能EF 600mm、佳能EF 200-400mm、佳能EF 400mm、佳能EF 500mm。其中徠卡Apo-Telyt-R最貴。
7.佳能EF 600mm
這款的價格幾乎和800mm的持平,高達97800元,但不考慮價格因素,這款單反鏡頭還是很強的,焦距600mm,還配有16個專業鏡頭,緩解成像後的色差。
8.佳能EF 200-400毫米
這款佳能單反鏡頭雖然沒有上面那款貴,但是功能也很強。它不僅擁有24組33個鏡頭和4級防抖功能,還配備了測距儀,擴大了應用范圍,但價格卻高達7.69萬。
9.佳能EF 400mm毫米
這款佳能單反鏡頭雖然比較小,但是可以大大保證攝影質量,減輕攝影者的負擔,因為只有3.8 kg,但是價格卻不便宜,達到了7.2萬元。
10.佳能EF 500mm
這是佳能的超長距離對焦鏡頭。它不僅使用了九片葉片和一個大光圈,還具有進光和虛化功能。被視為拍攝野生動物的專業鏡頭,價格達到了6.1萬元。
『貳』 數碼相機的鏡頭哪個牌子的好。
1.卡爾·蔡司鏡頭:卡爾·蔡司鏡頭是來自德國的品牌,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非曰系廠商。卡爾·蔡司是一家歷史相當悠久的光學儀器廠商,其出品的鏡頭在傳統相機領域向來都是「高貴」的代名詞,許多色友以擁有卡爾·蔡司鏡頭為榮。索尼公司在自己的部分數碼相機上使用了卡爾·蔡司鏡頭並以此為賣點。須要注意的,索尼公司一般在自己的高端數碼相機上使用了卡爾·蔡司鏡頭,而中低端產品上則使用普通的索尼鏡頭。
2.徠卡鏡頭:徠卡也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光學儀器生產廠商,其產品在世界相機的名聲一點也不比前面所述的各個品牌遜色,同樣有「極品」之稱。在數碼相機領域,徠卡最突出的成就便是為松下LUMIX系列數碼相機設計生產鏡頭並取得成功。同時,徠卡旗下惟一一款數碼相機DIGILUX
1也使用了徠卡鏡頭...1.卡爾·蔡司鏡頭:卡爾·蔡司鏡頭是來自德國的品牌,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非曰系廠商。卡爾·蔡司是一家歷史相當悠久的光學儀器廠商,其出品的鏡頭在傳統相機領域向來都是「高貴」的代名詞,許多色友以擁有卡爾·蔡司鏡頭為榮。索尼公司在自己的部分數碼相機上使用了卡爾·蔡司鏡頭並以此為賣點。須要注意的,索尼公司一般在自己的高端數碼相機上使用了卡爾·蔡司鏡頭,而中低端產品上則使用普通的索尼鏡頭。
2.徠卡鏡頭:徠卡也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光學儀器生產廠商,其產品在世界相機的名聲一點也不比前面所述的各個品牌遜色,同樣有「極品」之稱。在數碼相機領域,徠卡最突出的成就便是為松下LUMIX系列數碼相機設計生產鏡頭並取得成功。同時,徠卡旗下惟一一款數碼相機DIGILUX
1也使用了徠卡鏡頭。
3.尼康尼柯爾ED鏡頭:尼康是與佳能齊名的世界著名鏡頭生產廠商,其尼柯爾(Nikkor)系列鏡頭以異常優異的成像質量而為攝影愛好者所鍾愛。尼康數碼相機全部採用尼柯爾系列鏡頭,特別是在一些高端型號,還採用了昂貴的ED(超低色散)鏡片以得到完美的影象。雖然這些高端機型價格不菲,但許多攝影愛好者就因為其優良的鏡頭而非尼康的數碼相機不選。
4.奧林巴斯:奧林巴斯(OLYMPUS)生產的全自動相機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佔有率,其數碼相機品牌CAMEDIA也是深入人心。CAMEDIA系列相機全部採用奧林巴斯自行設計生產的鏡頭,其中有幾款採用的鏡頭最大光圈達到了F1.8,在數碼相機中非常少見。奧林巴斯也給這種鏡頭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SUPER
BRIGHT(超明亮)。
5.富士的富士瓏鏡頭:富士除生產行銷全球的膠卷外,它原本還是一家傳統相機生產企業,其鏡頭品牌便是富士瓏。進入數碼時代後,富士便是全力推廣數碼相機的普及。為保證優異的成像質量,富士公司在鏡頭上狠下工夫,在鏡頭上使用了SUPER
EBC塗層,對鏡頭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也足以見富士的用心良苦。
6.賓得鏡頭:賓得的名氣似乎不及前面所提及的品牌響亮,其實不然,賓得不但在135mm專業單反相機領域有很高的造詣,在中片幅專業相機領域更是如曰中天——正是這個原因,他與普通消費者見面的機會並不多。賓得的數碼相機產品雖不多,但是每款相機都採用品質出色的賓得鏡頭,除此以外,賓得還為其他廠商設計及提供鏡頭,如卡西歐。
『叄』 安琴 徠卡 庫 三大鏡頭品牌
這三家其實都是一家的。
卡爾蔡司鏡頭廠商是來自德國的鏡頭廠商品牌,它屬於國際一流的鏡頭廠商。卡爾蔡司鏡頭擁有百年研究與製造鏡片的歷史,在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期各種高新技術出現的前提下,卡爾蔡司是率先開展多領域光學儀器鏡頭研究與製造的鏡頭廠商之一,它擁有百年的技術沉澱與碩果累累的研究成就。在國際相機領域上,卡爾蔡司鏡頭還被譽為相機鏡頭中的「貴族」,國際知名的索尼相機就是採用了卡爾蔡司廠商的鏡頭而聲名大噪的。
徠卡鏡頭廠商是德國除卡爾蔡司以外知名度最高的鏡頭廠商,徠卡鏡頭廠商的前身是徠茲,這家鏡頭廠商誕生於20世界初德國的一個中西部小鎮。徠卡鏡頭廠商致力於國際一流品牌相機鏡頭的研究與生產,徠卡鏡頭廠商擁有差不多百年的鏡頭研究與生產的歷史,在世界范圍內,由它所生產的鏡頭產品可見其在質量上是無所指摘的。徠卡鏡頭廠商的知名度並不亞於使用其鏡頭的相機品牌。徠卡鏡頭廠商還與中國華為手機品牌有產品合作,華為手機的某些高端型號手機使用的就是這個鏡頭廠商的攝像鏡頭。徠卡鏡頭廠商主要生產M與R系列鏡頭,無論哪一款徠卡鏡頭,徠卡鏡頭廠商都能做到精益求精。
『肆』 相機哪個品牌最好
1.佳能(Canon)
單反產品:EOS系列 消費級別:IXUS系列
是一家致力於圖像、光學和辦公自動化產品的日本公司,產品包括照相機、攝像機、復印機、傳真機、影像掃描器和列印機等。該公司是由吉田五郎和他的義弟內田三郎籌劃,而由內田三郎的好友御手洗毅籌資創建於1933年,名為「精機光學研究所」(Seiki-kougaku-kenkyuujo或Precision Optical Instruments Laboratory)。其初衷只是為了研究高品質相機的發展。
2.尼康(Nikon)
單反產品:D系列 消費級別S系列
英文公司名即為日本光學日文發音的略縮語,是三菱集團的關系企業之一。致力於光學和影像產品的研究開發,其產品包括照相機、集成電路製造設備、液晶製造設備、望遠鏡、顯微鏡和測量儀器。
1988年該公司根據旗下暢銷照相機品牌「尼康」(Nikon),更改為目前名稱。至於「尼康」這名稱,則是自1946年開始使用,配合當時新上市的眼鏡鏡片產品系列Pointar。作為老牌軍工企業尼康曾經生產過戰斗機、轟炸機的瞄準具,與潛艇的潛望鏡等等軍工產品。至今尼康的產品仍廣泛被使用在日本及美國的主戰坦克、軍艦和航空航天領域。
尼康其眾多的著名相機產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爾(Nikkor)相機鏡頭、尼康水下照相機(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膠卷單反相機、還有尼康D系列的數碼單反相機,消費性數碼相機Coolpix系列。建議有要買相機者。尼康為首選.因相機鏡頭為相機之最.清晰度極好
『伍』 哪個牌子的數碼相機鏡頭質量最好
質量最好牌子的數碼相機鏡頭有:
索尼在其F系列的產品中使用的則是著名的卡爾蔡司鏡頭;佳能則在其高端產品中率先使用遠近聞名的紅圈L鏡頭;松下使用的則是經典的徠卡鏡頭;尼康使用的是自己的尼克爾鏡頭;柯尼卡美能達使用的是GT HEXANON鏡頭;奧林巴斯使用的是ZUIKO DIGITAL鏡頭;富士使用的是富士瓏鏡頭;就連柯達也使用了在歐洲聞名遐爾的施耐德鏡頭。
一、卡爾蔡司鏡頭
卡爾蔡司公司是全球最古老的光學企業,於1846年在德國耶拿建立,總部設在德國。蔡司公司可以說是精密光學儀器領域的老大,能夠製造包括相機鏡頭、實驗室設備、天文館投影機、交通及醫學用光學器材等一系列光電產品,諸如廣角鏡頭的典範Holgon、大光圈鏡頭的典範Sonnar、專為旁軸相機設計的Bio-gon等等,都是蔡司創造的經典名鏡。光學產品只要沾了蔡司鏡頭的邊就有市場,這就是事實。了解蔡司的人都應該知道,該公司能從工業革命伊始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完全得益於始終固守其最擅長的光學儀器領域,並不斷創新,提高技術水平。如果說在135領域還尚有康太克斯與徠卡抗衡(康太克斯採用卡爾蔡司),但到了120領域卡爾蔡司T*便稱雄天下,要知道哈蘇、祿徠兩大120巨頭都使用卡爾蔡司鏡頭。進入數碼時代,依靠卡爾蔡司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外行的索尼,搖身一變,成為消費級數碼相機的業界老大之一。
使用該鏡頭的數碼相機品牌:索尼 經典產品:DSC-F828
二、徠卡鏡頭
德國Leica的大名我想沒有幾個搞攝影的不知道吧,作為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相機的製造商,以其精湛的技術和工藝,獲得了眾多世界一流攝影師的高度贊揚,確立了徠卡相機和徠卡鏡頭在攝影界內的崇高地位。
從2001年7月開始,徠卡與松下展開了正式的合作,將舉世聞名的Summicron、Elmar和Elmarit鏡頭製造技術結合數碼相機特點,推出了DC VARIO-Summicron和DC VARIO-Elmari鏡頭。而在數碼相機上的合作則從D-LUX開始,從外形上看它極具歐洲風格,典雅、圓潤,與「原型徠卡」是那麼的一脈相承形神俱備,在2002年2月,徠卡發布了第Digilux 1。2003年12月,徠卡發布了新機Digilux 2。具有濃厚感和色彩豐富是徠卡鏡頭最大的特點。
使用該鏡頭的數碼相機品牌:松下 經典產品:LC1
三、尼克爾鏡頭
尼康由1933起開始生產以尼克爾為名的鏡頭,其一直以銳利的成像和高反差效果聞名於世,在業屆有「新聞的尼康,體育的佳能」的說法,直至目前已在世界各地銷售了超過二千五百萬支鏡頭。這么多年以來,已經在攝影工業界上獲得多項突破。例如在1960年,尼康率先設計及生產非球面鏡頭。除此之外,尼康亦發明了ED(超低色散)玻璃,所謂ED,就是採用了Extra-Low Dispersion Glass特低色散玻璃鏡片的鏡頭,能夠大大減輕在長焦鏡頭中經常發生的紅光與藍光無法聚焦於同一平面的色散現象,保證了能夠實現出色的色彩還原效果。在1972年率先使用在300mm f/2.8ED尼克爾遠射鏡頭之上,到了1997年,尼康更成功生產全世界首支供微距攝影使用的自動對焦變焦鏡頭—AF變焦微距70-180mm f/4.5-5.6D ED。 目前ED技術已經成功的運用到民用數碼相機產品上面。 使用該鏡頭的數碼相機品牌:尼康 經典產品:Coolpix 8800
四、L鏡頭
L鏡頭是佳能鏡頭中的貴族,這個L,就取自於Luxury,表示是佳能的高檔鏡頭,俗稱佳能專業鏡頭。L系列鏡頭不一定都加入了低色散鏡片,但L系列鏡頭一定加入了一些高級光學鏡片,並對鏡頭加工公差加以嚴格控制。為了標明它的「貴族」身份,在每一枚L鏡頭上都用紅圈標識。也有些玩相機的朋友親切地稱之為「紅圈鏡頭」。L頭帶有研磨非球面鏡片、UD(低色散)、SUD(超低色散)或者Fluorite(螢石)鏡片,這些是鏡頭出色的光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在鏡頭製造業,螢石是最昂貴的材料致意為它的光學性能極佳,散極低,反映在成像上最顯著的一點是能非常有效地控制紫邊現象,但產量很低,而且非常脆的物理特性使其對加工設備和工藝的要求很高,這些都造成螢石鏡片高昂的身價。迄今為止還沒有完全用螢石製成的相機用鏡頭,只有在高檔專業鏡頭中才可能在關鍵位置放置一到兩枚螢石鏡片,即便這樣鏡頭的成像質量仍然獲得大幅提升。
使用該鏡頭的數碼相機品牌:佳能 經典產品:PRO 1
五、柯尼卡美能達GT HEXANON鏡頭
雖說美能達在攝影器材中使用的人不多,但使用它的人一定是忠實的Fans。美能達的G系列高檔專業AF鏡頭可以說久負盛名,而隨著美能達轉投數碼相機,將生產G系列鏡頭的工藝技術應用於數碼相機的設計中,產品就稱為GT鏡頭。GT鏡頭並不確指某種或某幾種工藝技術,而是指一個高技術設計、生產、管理體系。具體而言,是指美能達設計獨特的多片組合巧妙的鏡頭組件,使用高檔低色散光學玻璃製作鏡片,將色差和變形散光等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圖像處理關鍵技術,其中包含多枚模鑄成型的非球面鏡片等,更為關鍵的是,這套工藝包含一套嚴格得近乎苛刻的質量管理系統,確保每款出廠的產品的高品質,因此,GT意味著完美的成像效果以及較高的生產成本。而HEXANON的是1928年柯尼卡在日本成立的鏡頭公司所推出的品牌,比尼康還要早三年,後來一直應用於柯尼卡的高檔小型相機上,在柯尼卡和美能達合並之後,兩個品牌合二為一,於是有了GT HEXANON鏡頭。
使用該鏡頭的數碼相機品牌:柯尼卡美能達 經典產品:DiMAGE Z3
『陸』 現在有比徠卡技術水平更高的相機公司嗎
玩相機的老司機和器材黨大都對卡爾·蔡司和徠卡兩家德國企業比較熟悉,數碼時代前者雖不再生產Contax那種相機機身,後者依舊製造高端的中畫幅和全畫幅相機。但論光學技術同為德國企業的Carl·Zeiss(卡爾·蔡司)迄今在這一領域是全球公認無人超越的。卡爾·蔡司35mm鏡頭現由日本確善能(COSINA)代工,以前用德國肖特玻璃(SCHOTT),現主要採用日本保谷(HOYA)的玻璃原料來加工普通民用鏡頭供SONY ZA系列,或作為ZE、ZF等副廠鏡頭提供給消費者使用。除非是需要非常特殊的裝配和校正工藝蔡司公司才放在德國原廠製造。舉個例子,超廣角鏡頭的設計難度大於廣角鏡頭的設計難度,更遠大於標准鏡頭,因為超廣角易導致嚴重的畸變成像,所以廠商通常以鏡片來加以校正。一般而言,20mm以下的超廣角用多片甚至十幾片鏡片校正畸變的成像是常事,但蔡司的Hologon鏡頭卻僅用3片鏡片就達到了校正畸變成像的水平,這不能不說是全球頂尖的光學技術。比如,蔡司向徠卡提供的15mm f/8的Hologon鏡頭,蔡司向瑞典哈蘇提供的300mm f/2.8 SA鏡頭,中東某石油富豪向蔡司公司專門定製的8位數價格的天價高品質鏡頭(有興趣的度娘),蔡司為美國NASA登月及多個太空項目提供的光學儀器,好萊塢向蔡司定製的那些成像品質具有超凡脫俗的德味兒電影鏡頭(比如,《指環王》里用到的上百支不同規格的蔡司鏡頭)等等,都充分說明了卡爾·蔡司在全球光學領域的頂級水準。
現在的徠卡P都不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除了M系列,機身設計製作都是由松下完成,鏡頭自從加入L卡口聯盟,也變成適馬換殼。而徠卡的m系列。完全不能適應現在快節奏的工作方式和攝影。等它對焦對上,別人都拍完進下一輪了。
如果把萊卡的相機鏡頭,換一個logo恐怕根本不會有人去考慮。
徠卡是奢侈品沒錯,技術水平最高?玄學吧?一些特殊的技術我不懂,淺顯的分析一下,鏡頭光學設計可以在計算機預演,設計鏡頭專業領域不會太難,有不盡人意的是妥協的結果,鏡片加工納米級都有,實現設計要求在一流廠商不是難事,有好有壞是成本問題,鍍膜技術高低,應該是精度問題,能實現納米鍍膜的,都不差,擁有這些技術的世界級工廠不止徠卡吧?然後,電子技術,徠卡不行吧?算持平可以嗎?數碼相機核心是電子技術,徠卡這方面也沒優勢吧?那為什麼徠卡還這么牛?貴!身份的象徵!所謂德味,個人認為是偏色,因為是徠卡,再加上色彩是玄學[what]很多時候人們會故意調偏!還挺好看。
現在有比徠卡技術水平更高的相機公司嗎?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現在有比徠卡技術水平更高的相機公司嗎?首先我個人不認為徠卡在相機技術方面是最強的,因為目前來看相機市場確實品牌很多,比如日本索尼,佳能,尼康,還有德國的蔡司,他們實際都有自己的實力和特色。而徠卡的實力我們毋庸置疑,但並非是全面的。下面我們具體來說一下:
第一,首先相比徠卡水平更高的相機公司是存在的。因為不管是哪個行業,都有很多品牌存在。就像是手機一樣,雖然很多廠商都在競爭,但是沒有一款手機或者是一個品牌,可以把手機做的很完美,亦或者是沒有缺點,而相機市場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就拿蔡司來說,他相對於徠卡來說就有很多優勢的地方。首先從發展角度來說,比如從從 歷史 的進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蔡司的成立時間是在1846年,當時30歲的Carl Zeiss在德國的Jena鎮成立一個精密光學儀器加工廠(蔡司的前身),而且在1847年生產第一台顯微鏡,當然顯微鏡最重要的就是光學鏡片模組。到了1866年之後,又有了恩斯特·阿貝和奧托·肖特的協助,而蔡司又有開始在顯微鏡領域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也有開始生產光學玻璃。而到了1888年蔡司開始涉足攝影業,包括在二戰時期蔡司就有為德軍提升了包括陸軍和海軍的望遠鏡、測距儀以及射擊瞄準具,以及蔡司的T鍍膜工藝在戰斗機中也有使用,因為這種技術可以減少反光,防止敵人發現。
而徠卡的成立實際是在1849年,當時是有23歲的數學家Carl kellner在德國Wetzlar鎮設立光學研究所,主要生產顯微鏡和相機鏡頭,這個研究所就是徠卡的前身。1865年機械工程師Ernst Leitz成為該研究所的主要合夥人,並在1869年取得經營權,更名為Leitz公司。同時在1913年Leitz研發部主任Oskar Barnack打造出傳奇性的Ur,之後在1954年徠卡發布M3,它跨時代的設計影響了往後50年裡大部分相機的製造。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影響拍照的因素雖然有很多,但是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就是感測器和鏡片素質,包括光學演算法,而在光學方面蔡司的實力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從發展的時間還是說目前他的定位來看,蔡司的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說是光學巨頭。比如我們使用的很多鏡頭結構都是蔡司發明的,著名的柯克、天塞、雙高斯(即普蘭娜)等,目前很多鏡頭設計都是它們的變種或仍沿用它的設計。另外在光學方面的發展,蔡司生產的攝影鏡頭種類很多,產品線極長,囊括電影、電視攝影鏡頭、醫療、軍事、測繪、顯微、天文等各個領域,相機用攝影鏡頭只是它大樹上的一枝。當然我們還要來說一組數據:
1920年德國漢堡天文台的1米口徑望遠鏡為蔡司製造。
1976年蔡司製造了世界第一台採用數位化電腦控制的天文望遠鏡。
1979年蔡司建造完成世界第一個赤經、赤緯軸採用無齒輪摩擦驅動系統的天文望遠鏡,1985年蔡司建造完成卡拉阿托天文台的3.5米口徑望遠鏡......蔡司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不受溫度影響的零膨脹玻璃「Zerore」,客戶包括NASA、歐洲航天局在內的機構,蔡司主要負責製造衛星、太空梭的光學鏡頭,當年美國登月,用的就是蔡司的鏡頭。另外包括目前生產手機晶元的光刻機,其中的光學模組也是有蔡司提供的。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徠卡一無是處,因為我們也知道徠卡確實是曾經的膠片相機生產名廠,其鏡頭和機身的加工工藝在世界上可以說無出其右。另外包括我們剛才提到的UR和M3系列確實對於後續的相機生產和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不過只限於徠卡M和R系列常用的那幾個焦段…如果在一些長焦、超廣、電影鏡頭等等領域,蔡司是秒殺徠卡,另外我們剛才也有提到的影響拍照的幾個因素中,其中鏡頭鏡片確實徠卡和蔡司各有優勢,包括很多人可能會提到的CCD也就是感測器尺寸,但是這個實際是看你用多大的,但是光學特性演算法,這個是需要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的,就像演算法和優化,並不是說一時半會就可以超越的,這就是蔡司的優勢之處。
另外包括索尼,以及佳能和尼康等等這些廠商。實際他們在相機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這里我們就不一一舉例子來說了,因為我們只要知道確實徠卡目前來說雖然有優勢,但確實還不算是的相機行業中的老大就可以了。
我覺得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畢竟現在手機廠商都有和一些大型的相機廠商合作,比如華為和徠卡,以及現在的vivo和蔡司。
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手機和相機還是不同的,畢竟鏡組模塊只有少數幾家方案公司在做,比如舜宇光學,台灣的大立光電等等,感測器和鏡組方案都很成熟,反正都從索尼拿CMOS……每家手機公司可以按照他們現有模組加上自己的定製特性,所以這個是看你下的成本了。
另外不管是徠卡還是蔡司在相機鏡頭或者是光學演算法有多強的實力,他們實際用到手機中之後,優勢就會縮減。所以我覺得並沒有必要去深究,就像華為一樣,雖然有著徠卡的加持,但是實際他最重要的還是依靠著和索尼聯合研發的IMX600以及IMX700系列鏡頭。
而vivo也是如此,依靠著蔡司的T鍍膜工藝,以及包括在光學鏡片方面的演算法實力,而鏡頭方面畢竟還是索尼為主。當然從客觀角度來說,有著大廠的加持,確實相對於一般手機要更好,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手機畢竟尺寸有限,所以鏡頭模組不可能做的很大,更加重要的還是靠著自家實力的支撐,比如vivo為什麼拍照這么強勢,一方是蔡司今年的加持,另外則是自身對於演算法,以及包括最近兩年的微雲台模組防抖加持。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徠卡雖然確實對於現在的相機設計等有著影響。但是說起來影響相機拍照的因素有很多,而在這方面來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徠卡已經不是老大的位置了,可以說每個行業並沒有絕對的老大,因為沒有哪個廠商可以做到全面壓到友商的實力。另外從手機的拍照方面來說,雖然現在很多廠商尋求和一些比較出色的相機廠商合作,但是實際最主要還是取決於他們自身的研發和創新能力。
回答完畢
徠卡的鏡頭還是非常牛的,不能說獨步全球,也確實是最好的鏡頭之列,但是機身,尤其是數碼機身,徠卡數碼機身在技術上沒什麼太先進的技術,很多自動對焦技術也都是源自日本。要說機身,生產於50-60年代的徠卡M3相機,是機械相機的一個巔峰。8枚玉,50F1.2膠片鏡頭也是徠卡的光學巔峰。
其實現代數碼相機的核心技術是掌握在日本生產公司手裡,無論哈蘇、徠卡、蔡司等老牌相機公司沒任何優勢可言。
單純技術水平那徠卡排不上號,徠卡主要是賣品牌。
徠卡相機可以乾的,其它主流相機都能幹。其它主流相機能乾的,徠卡不一定都能幹。
超市5毛錢的黑塑料袋,又大又牢,不容易破。不用的時候還能揉成一團,減少空間。不比上萬萬的LV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