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旁軸相機,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旁軸相機也就是旁軸取景相機。也就是說此類相機的鏡頭和取景器是分開的,取景器內的所見並非和鏡頭中的一樣,而是存在一定的視差。由於快門就設計在鏡頭上,由於機械聯動的關系,大多旁軸相機不能更換鏡頭。而單反的取景通道通過反光鏡,和在膠片(或者數碼最終)的成像相一致,也就是所見即所得。 快門: 單反:檔數比較多,現代單反相機的快門速度可以從30秒到1/8000秒;相對而言震動比較大,聲音也比較大。 旁軸:檔數少,一般是1秒到1/300。少數高檔機到1/500。震動小,聲音小。 取景: 單反:沒有視差 旁軸:存在視差 鏡頭: 單反:可換鏡頭 旁軸:不可換鏡頭 對焦: 單反:對焦准確快速 旁軸:對焦相對困難 閃光同步: 單反:同步速度比較慢,一般的橫走布簾為1/60,縱走為1/125,最快為1/250。 旁軸:全程同步。 體積方面: 單反:體積較大,比較重 旁軸:體積小,輕便。 拍攝的時候: 單反:因為反光板翻上來,擋住了光線通過五棱鏡到達取景器。所以拍攝的瞬間取景器是黑的 旁軸:因為使用不同的光路,任何時候通過取景器都能看到景物。適合需要連續觀察拍攝對象連續運動的場合 而消費級數碼相機(DC)有一些不同。數碼相機大多沒有光學取景,光線通過鏡頭到達CCD以後通過轉換在液晶屏顯示。實際上也沒有視差了。也可以說相當於單反的模式了。而且DC的快門和傳統的快門是不一樣的。沒有機械式的快門。是通過電路設計來實現「快門」功能的。DC的快門聲音是設計者為了適應人們攝影的傳統習慣專門設計的,好告訴拍攝者:「我已經拍了。」 數碼單反相機和傳統相機是相似的,只是把膠片的位置換上了CCD或者COMS
記得採納啊
Ⅱ 什麼是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也稱為旁軸取景式相機,由於取景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在整個照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這種相機的品類是最為繁多的一種,結構上亦大相徑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從出類拔萃的徠卡產品,到著名的祿萊雙反,再到世界第一台旁軸數碼相機愛普生R-D1等,都是旁軸相機的成員,所以,旁軸相機無疑是相機發展的重要組成。 旁軸相機是在單反取景系統出來之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相機,其取景器也是由早期平視取景器(或則叫光學取景器,也就是傻瓜機上用的取景器)改進來的。旁軸相機的取景方式和單反相機不一樣,不是通過鏡頭取景,而是通過獨立取景器取景,所以近距離時取景會存在一定視差(高級旁軸有視差補償機構)。 旁軸相機可以更換鏡頭,高級的帶有聯動測距機構,這與傻瓜機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但由於旁軸相機自身結構的限制,沒法安裝超廣角或者超長焦鏡頭,所以後來被單反相機取代。但是旁軸相機也有其優點,主要就是機身設計小巧,而且沒有單反相機反光鏡工作時噪音和機振,所以最廣泛適用於紀實攝影、人文攝影等題材。
Ⅲ 旁軸相機取景是取景器看到什麼拍到就是什麼嗎
不完全是。旁軸取景相機因為取景器窗口的位置一般在鏡頭的上方或左上和右上,通光中軸與鏡頭通光中軸有距離上的差距,雖然使用了各種糾偏系統,實際使用上還總是有差距的,尤其在近距離拍攝差距更大一些。
Ⅳ 旁軸相機是什麼意思
旁軸相機,也稱為旁軸取景式相機,由於取景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
在整個照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這種相機的品類是最為繁多的一種,結構上亦大相徑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從世界第一台旁軸數碼相機愛普生R-D1,到著名的祿萊雙反,再到出類拔萃的徠卡產品等,都是旁軸相機的成員,所以,旁軸相機無疑是相機發展的重要組成。
旁軸相機優點
旁軸相機攜帶更方便,由於沒有反光鏡和五棱鏡的模塊。機身可以設計的稍微輕薄一些。特別是伸縮鏡頭式的小型自動旁軸相機。其次是拍照時機身震動小,噪音小,由於沒有了反光鏡,拍攝的時候,就避免了反光鏡起落的震動和比較明顯的聲音,也更利於在低速快門時手持拍攝出清晰的影像。
旁軸相機不像專業單反相機那樣給人一種壓迫感。旁軸相機小巧的機身沒有一點侵略性可以得到更自然的拍攝效果。
使用旁軸相機拍攝是街頭攝影等人文主題很合適的器材。最後一點是構圖改變更自由旁軸相機取景的時候,和鏡頭不是一個視野。而是通過不同的框線來截取鏡頭對應的視野的。所以,當我們構圖的時候,不單可以看到實際拍攝的框內的景物,同時還可以看到周邊的景物,從而得以快速的調整構圖。
Ⅳ 相機百科 | 旁軸相機(一)
旁軸相機主題共分三部分:
(上)什麼是旁軸相機以及旁軸相機的早期發展(本篇)
(中)現代旁軸相機的發展以及和單反相機的優缺點的比較(待續)
(下)經典旁軸相機介紹(待續)
延伸閱讀: 相機網路 | 什麼是單反相機?
旁軸相機,也稱為 旁軸取景式相機 ,由於取景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
在整個照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旁軸相機的品類可謂是最為繁多的一種,結構上亦大相徑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從出類拔萃的徠卡產品,到著名的祿萊雙反,再到世界第一台旁軸數碼相機愛普生R-D1等,都是旁軸相機的成員,所以,旁軸相機無疑是相機發展的重要組成。
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旁軸相機,其實基本上都是指 連動測距相機 ( Range Finder Camera ,簡稱RF)。但是它只是旁軸取景系統的一種, RF是旁軸,但旁軸不只有RF 。
在單鏡頭反光結構取景系統被設計出來以前,旁軸取景系統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取景系統,其取景器也是由 早期平視取景器 (或者叫光學取景器,也就是傻瓜機上用的取景器)改進來的。
由於旁軸相機由獨立的取景器取景,所以在近距離時會存在一定的視差,但是一些高級旁軸相機會設計視差補償機構。
由於旁軸相機自身結構的限制,沒有辦法安裝超長焦鏡頭,所以後來被單反相機取代。
旁軸相機由於機身設計小巧,而且沒有單反相機反光鏡工作時的噪音和振動,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遠強於單反相機,所以廣泛運用於紀實攝影、人文攝影以及風光攝影等題材。
在相機產業形成初期,以手工為主的相機產品主要受到來自繪畫暗箱的影響,以毛屏同軸取景方式的產品占據重要地位。
但是,毛屏取景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方面,受早期感光材料發展的制約,拍照需要足夠的環境照度;而另一方面,取景時毛屏影像又極易受外界雜光干擾,由此出現矛盾。
我們知道,矛盾一定會引發變革,於是,這種矛盾最終激勵了取景方式的變革, 旁軸取景就是這種變革中最為徹底的產物。
早期旁軸相機的型式有若干種。從旁軸取景器構造上看,最簡單的一種稱作 框架取景器 ,它可安裝在任何一部 同軸取景相機上 作為附加取景裝置。
由於框架取景器原理簡單,易於製作,且拍攝一定距離以外景物時,其取景精度基本可以被接受,所以早期相機中,裝備框架取景器的產品較為多見,如法國1860年生產的 Chambre Automatique 和1924年生產的 Eka 等等。
看下圖,相機上的框架取景器是不是很簡單,就好像一個瞄準器一樣。
而另一種 在框架取景器基礎上裝有透鏡的取景裝置 被稱為 牛頓取景器 ,它由 負透鏡 (又稱 凹透鏡 )和框架組成,這種取景器的特點是,獲得同樣的視場角時其體積可以打造得小的多,好的透鏡材質還有可能獲得比較明亮的取景。
法國1898年生產的 Le Pascal 、德國1904年生產的 Ernemann Jropical 和英國1922年生產的 Ensign Cupid 都是裝有牛頓取景器的照相機;
雙鏡頭反光式照相機 作為旁軸相機的另一個品種出現在19世紀後期,它的原理是通過一片或一組 正透鏡 (又稱 凸透鏡 )或等效正透鏡和反光鏡將景物成像在光軸90度夾角的毛屏上,取景光路呈現垂直狀態,這種取景裝置由於取景鏡頭和攝影鏡頭軸向平行且相鄰,所以取景誤差大大改觀,這個優點十分突出,所以它很快被普及。
如法國1887年生產的 Kinegraphe 、德國1889年生產的 Krugener Simplex 即屬於雙鏡頭品種的早期產品;
同時期,和雙鏡頭反光相機取景原理相同的反光式取景器也被大量採用,如比利時在1893年生產的 Le Royal Detectif o Ultime Special 、和1903年生產的 Folding Mahogany Rodolphe ;
光亮取景器其實就是反光式取景器的一個變種,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曾流行一時。
它和反光式取景器的主要差別在於用正透鏡取代毛屏,由此可以得到景物的空間影像,取景器變得十分明亮。但是眼睛位置變換往往會影響取景范圍,而且常常造成眼睛不適的感覺。所以,光亮取景器在後來主要被用作附加取景裝置。1905年柯達公司生產的 No.1 Folding Pocket 相機是許多使用光亮取景器產品中的一個。
這種光亮取景器反過來又對推動簡易雙鏡頭反光相機鋪墊了道路。
復合取景裝置是早期旁軸取景相機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它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旁軸取景器安裝在一台照相機上,提供多種取景方式。復合取景裝置的最大特點是讓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餘地。比如,將牛頓取景器和光亮取景器復合在照相機上,以便提供平視取景和腰平取景兩種取景方式;
或者將框架取景器和光亮取景器復合在照相機上,提供同樣的取景需求。
復合取景裝置的出現對日後高級產品的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1949年德國生產的Plaubel Makina III D就是沿革了這種古典復合取景裝置,盡管這一時期的取景技術有了很大改進。
事實上,早期旁軸相機更多的是提供了某種必要的取景方法,美觀、便利和帶動相機小型化則是以後的事(下期將會說到,不要著急)。
下期預告
說到旁軸相機,就不得不說到 Leica,Leica M 系列作為RF相機的最經典代表,它的發展又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二戰之後日本相機工業高速發展,日系的旁軸相機又有那些特點和優勢呢?(不會只有相對於德系相機的便宜吧?)
既然說到旁軸,總不免要拿它來和單反系統比較,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呢?
不要著急,下期通通告訴你。
Ⅵ 旁軸相機是什麼樣的原理是什麼
旁軸相機的取景方式和單反不一樣,不是通過鏡頭取景,而是通過獨立取景器取景,所以近距離時取景會存在一定視察(高級旁軸有視察補償機構)。旁軸相機可以更換鏡頭,高級的帶有聯動測距機構,和傻瓜機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像徠卡M8就是旁軸相機,圖片可以在網上找到。
旁軸相機是在單反取景系統出來之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相機,其取景器也是由早期平視取景器(或則叫光學取景器,也就是傻瓜機上用的取景器),改進來的。雖然可以更換鏡頭但由於自身結構限制,沒法安裝超廣角或者超長焦鏡頭,所以後來被單反相機取代。但是旁軸相機有也比價大的優點,就是沒有單反那麼嚴重的機振現象,所以可以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手持拍攝(這也是徠卡迷們比較引以為豪的地方)。
Ⅶ 什麼是平視旁軸取景式照相機
就是旁軸相機,取景器與鏡頭不是一個光路,在旁邊,這種取景方式有視差。
平視,就是取景位置與眼睛一般高,說得確切點叫作眼平取景。
著名的旁軸相機有徠卡相機。
Ⅷ 什麼是旁軸相機
由於取景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
因為取景結構是獨立的,所以取景器看出去的景物,只是大致符合鏡頭拍攝的景物而已,單反的取景則是直接通過鏡頭,取景器看到的就是鏡頭拍攝的。因為旁軸是所見不一定所得,單反則是所見即所得。
另外旁軸相機取景是看不到景深、光線明暗的,單反通過鏡頭取景是可以看到景深以及光線明暗對比,這對於攝影初學者來說想對容易判斷不同的光圈快門組合、判斷不同的景深。
旁軸跟單反一樣,都能換鏡頭,只是幾乎所有的單反都能換鏡頭,而旁軸只有高級貨比如徠卡、蔡司IKON、CONTAX G、HEXAR RF、美能達CLE、福倫達R等才具備換鏡頭的能力,一般的旁軸都是固定鏡頭的。
旁軸對比單反的優點在於,焦平面更加接近鏡頭,法蘭距更短,因此旁軸在廣角、超廣角鏡頭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這一點只要看看哈蘇實驗室測評的數據,在超廣角鏡頭領域上榜的基本清一色是旁軸,單反由於機器內部有反光板,鏡頭離焦平面較遠,廣角鏡頭的邊角成像較差(越是大廣角,越容易有暗角,就是因為光線在鏡頭邊緣位置的光量不足,這個時候只有焦平面越接近鏡頭才能減少光線的損耗),這個是結構限制,在同級別的旁軸和單反上,並不為鏡頭設計和製造所能改變。另外就是旁軸沒有反光板,所以機身體積上比單反要小一點,更輕巧一點。
旁軸對比單反的劣勢在於,同樣是焦平面問題(法蘭距越短,廣角越好,法蘭距相對越長,中長焦越好),導致旁軸在中、長焦方面的成像不如單反,另外由於旁軸取景器的結構限制,比如用135焦段鏡頭的話,徠卡M6(0.85倍率機型)取景器內,也就只有手指甲大小的一個構圖框,並不是取景器滿屏取景,所以對焦、構圖沒有一定經驗基本無法拍攝,另外旁軸很少有變焦鏡頭(迄今為止所有品牌 旁軸加起來,好像只有不到5枚變焦),因為變焦的話取景器很難判斷鏡頭在什麼焦段,這點單反做的很好,直接鏡頭取景,鏡頭什麼焦段取景器就如實呈現這個焦段。另外在景深的可視、光線變化判斷光圈快門組合、構圖所見即所得方面也不如單反。
總的來說,旁軸適合有較強攝影功底的人,因為所見非所得,所以對於測光、測距、構圖等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才能操作自如。但話說回來,旁軸的優勢就是廣角,特別是徠卡在35焦段的人文攝影上是當之無愧的皇者,就沖廣角這點,旁軸麻煩一點也是非常值得的。因為不管多牛逼的攝影師,總會有一台徠卡,配上35焦段或者21以上更大的超廣角,用來解決單反不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