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富士中幅相機怎麼樣

富士中幅相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3-22 19:15:32

① 有人對比過尼康D850和富士50S中畫幅嗎畫質區別大不大

這兩台機器我都用過 當然富士相機用的並不多,不嚴謹的說說感覺。

這款富士相機是我用過的最小巧的一款中畫幅相機,比全幅單反大不了太多,所以平時如果拿它工作比較OK,沒有正常中畫幅那麼累。

d850我自己也在用 優缺點就不說了 說說富士的這款相機的基本優缺點。

畫質沒的說,畢竟感光元件面積大,帶來畫質的提升是必須的。但50s的感光原件面積並不是標准中畫幅分感光原件面積,所以只能算個中畫幅里的入門機。

拍攝速度真的不理想 這點倒是和傳統中畫幅類似

我的感覺50s比較耗電

還有盡管50s是中畫幅相機但是最高只支持14bit 不支持16bit,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實際畫質比全幅的850好的有限主要就是高感成像比850略好一點,因為850也是最高支持到14bit 。 14 和16看起來只差2 你可以算一下 2的 16次方 比2的14次方大多少,那是大很多很多,所以記錄范圍50s 盡管是中畫幅 但是僅是入門級罷了 關鍵參數和全幅單反一模一樣,而標准中畫幅16bit圖像是必須的。

50s的鏡頭群沒有那麼豐富。

850定位和50s類似 都是高像素相機,其實主要還是利用其低感畫質,所以一般會配合燈光來用,如果選 體育 機肯定是d5或者 1dx2,所以如果讓我去2選1來工作,無疑我會選850 因為更小巧 有龐大的鏡頭群支持,而且畫質尤其是低感畫質不會比富士的差而且便宜。 如果非要選一款中畫幅相機來用 我一定會選傳統中畫幅後背來用,可以很明顯的和全幅相機拉開差距。

兩台機器定位不同,一個是高端全畫幅,一個是低端中畫幅。雖然總像素接近,感測器面積差很多,中畫幅比全畫幅面積大出去大概60%的面積吧,所以有個衡量畫質的硬指標"單位像素麵積"差距就有了,富士的gfx50s有5.3µm大小,而尼康D850隻有4.3µm。理論上更大的單位像素麵積在相同的條件下能夠匯聚更多光線,理論上畫質相關的信號也更純凈,動態范圍更好。

攝影里的畫質,感測器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畫質並不完全由感測器決定,相機的鏡頭,內部系統優化,拍攝環境,拍攝技巧等等決定。兩台機器一個是全畫幅,一個是中畫幅,卡口也不相同,不能使用相同的鏡頭進行對比測試,所以很難做到相對客觀的對比。

下面是一個風景的拍攝對比,尼康D850使用的14-24f2.8G鏡頭,富士使用了GF23mm f/4鏡頭。如果你只是在顯示器上看一眼總體畫面,兩個畫質都非常棒,但是放大以後尤其大幅度沖印以後還是能夠看到一些差距的。

我們再看一個人像對比,尼康使用105mm f1.4鏡頭,富士使用了GF 110mm F2鏡頭。從放大的細節來看富士的畫面銳度和純凈度比尼康要好一些。

同樣環境下同樣像素下如果中畫幅的畫質不能超過全畫幅的話,那麼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兩台機器定位不同,操控速度以及鏡頭群也不同,單純對比感測器畫質不能成為購買機器的理由,很多時候要從需求和預算出發。比如尼康D850對焦系統很強大,接長焦鏡頭拍攝運動題材也很爽,你把中畫幅試試絕對是噩夢。

用過朋友的尼康D850和哈蘇X1D

但並沒有深入使用過

一下是個人對比看法僅供參考

D850對焦速度和連拍速度 遠超我自己的D800 個人比較喜歡850但奈何家裡困難加上D800沒什麼質量問題 目前幹活杠杠的 完全沒有換機的必要

哈蘇X1D 其實並不小巧 最大感覺還是對焦速度奇慢無比 照理說那麼貴的機器 還是無反 對焦應該快的多 結果感覺和手上的A7R對焦速度差不多 優勢在於拍攝的畫面較為純凈 高感3200還很純凈 畫面細節多 畢竟定位不一樣 中畫幅感覺拍商業片或向圖庫供圖較為合適 至於富士的中畫幅 沒用過不評價 好像哈蘇是富士代工的[捂臉]

找不到我當時的照片了 就不上傳圖片了[捂臉][捂臉]

上圖徠卡S中畫幅相機,70mm鏡頭

奧林巴斯EM5一代,90mm徠卡鏡頭(加拿大產的老款)

從上圖來說,同樣的拍攝距離,近似規格的鏡頭,中畫幅沒有見得好到哪裡去。

上圖徠卡S中畫幅相機,70mm鏡頭

奧林巴斯EM5一代,90mm徠卡鏡頭(加拿大產的老款)

從上圖來說,同樣的拍攝距離,近似規格的鏡頭,中畫幅沒有見得好到哪裡去。

我這里兩組照片是從相機的角度來分析。請接著看。大家可以看到兩者感測器的解析度差不多。雜訊也差不多。

我用我剛才回答的另一個問題來從另一個側面回答您。從鏡頭和相機兩個角度。

單反和微單的畫質是如何測量的?

您提出的問題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可惜,絕大部分中國的老師沒有辦法回答你。我來回答。搞清楚這個問題,你就可以為黑鳥設計偵察相機了。

一個相機能拍攝到多麼清晰是由兩方面的解析度來決定的。

第一個方面是相機感測器(現在絕大多數是CMOS)的像素排列決定的。比如某款感測器,是36X24mm大小,拍攝6000X4000像素圖像(摺合2400萬像素)。那麼我們計算得出:

這個感測器單個像素的尺寸是36除以6000=0.006mm。(像素的寬度)

那麼我們用公式1除以(2x像素寬度)=83線對/mm

為什麼要2x像素寬度呢?因為兩個像素的價格正好能分辨出一個黑色與白色相間的點(線)。

也就是這台相機的最高的分辨目標的能力是定死的,而且非常容易計算。上面那台相機就是83線對/mm。也就是它能分辨經過鏡頭投射到感測器上最高每毫米高達83對黑白相間的線條(或者點陣)。是線對數。每條線對均有黑白兩根線。

---------------------------------------------------------------------------------------

上面我們計算了相機的解析度,接下來考慮鏡頭的解析度。分三種情況:

如果鏡頭的解析度高於83線對/mm,那麼對於這台相機來說,相機無法分辨。鏡頭再好也沒有用。是沒有任何用。因為數碼相機的解析度是固定的。(絕大多數設計偏老舊的鏡頭都有這個問題)

如果鏡頭的解析度低於83線對/mm,那麼就會出現鏡頭喂不飽相機的解析度。

第三種情況,也是最糟糕的情況。鏡頭的解析度正好,或者接近83線對/mm。那麼對不起,產生干涉條紋。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摩爾紋。

所以實際上,鏡頭的設計解析度參照標准需要以相機的固定解析度的標准下降50%。比如上面那台相機,實際上按照40線對/mm來設計就已經非常好了。這是最佳的匹配。

數碼相機的像素如果無限制提高(在同一尺寸上無限制分割)對於提高目標分辨能力沒有任何價值。

這里需要了解一點:

相機的解析度是固定的,而鏡頭的解析度是一個無級變速沒有窮盡的指標。哪怕很差的鏡頭,在中心的解析度可能高達100線對/mm,可是離軸幾毫米就會下降到15線對/mm的目標都分辨不出來。

--------------------------------------------------------------------------------------

照相機分辨目標的能力與畫幅其實沒有直接關系的。

因為鏡頭可以根據畫幅進行設計。比如我要設計一個只針對M43畫幅的50mm鏡頭。我可以用針對全幅機50mm鏡頭的方案,把它縮小成奧巴用的25mm鏡頭。兩者盡管結構100%一樣。但是一縮小我就可以提升一倍的解析度。將全幅機的30線對/mm提升到60線對/mm。這樣我們分辨目標的能力,從鏡頭角度又一致了(等效了)。此時,接著就看誰相機的解析度高了。

黑鳥的相機應該如何設計呢?

第一步找出需要分辨地面目標的尺寸

第二步確定偵察高度

第三步根據上面兩個指標推算出需要投射在感測器的解析度線對數,決定感測器的性能何相機的選擇

第四步著手設計鏡頭,來針對這台相機進行匹配

區別確實不是很大,但是體驗感差別很大
4433中畫幅的等效系數是0.75,相對來說可以用用更長的焦距獲得更淺的景深,即使光圈只有2.8,表現出來的焦外質感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GFX50S的對焦速度比較慢,用起來也比較重,實際的體驗反而沒有D850得心應手。
最主要的是GFX50S是14bit adc,並沒有傳統中畫幅的16bit優勢,而且這塊CMOS年歲已高,遠不及更新的D850上搭載的IMX309性能優異,而且鏡頭群來說尼康也更加省心,不必為像場考慮轉接的困擾。
所以
如果你想體驗想體驗中畫幅,二手GFX50R可能是更加經濟實用的選擇。
如果只是傳統的實用黨,只是想拍拍照學學習,D850還是更加全能的。

沒必要對比了,你去比一下120膠片和135膠片道理是一樣的。

差距不大,不必糾結,富士那1個億的gfx100才是意義,畫幅增大的意義就是像素,目前高感都還夠用,如果不糾結極端高感的問題,沒必要,就像全畫幅對比aps-c優勢不明顯,aps-c和中畫幅的組合更好,aps-便攜畫質好,中畫幅像素高,細節多,畫質更好。

可換鏡頭相機便攜性來說最好的是m43畫幅,最差的肯定是中畫幅以上的機器,平衡點最好的是aps-c,所以如果想把工作和日常分開最好的搭配是M43和全畫幅,aps-c和中畫幅,如果是只選擇一台aps-c基本滿足拍攝工作和日常拍攝,比較均衡。

我用

拍風光,靜物,廣告選富士!!!感光元件和尼康,佳能比大挺多!剪片放大就知道了,小片看著差不多,富士相機還是相當不錯的!!!搞專業廣告攝影的應該知道的多點,拍鳥拍舞台攝影買尼康850,鏡頭群也多,拍風光也足夠用的,買相機別較勁!先了解自己到底想拍什麼,須要什麼在下手,否則搞一堆派不上的器材[害羞]

② 為什麼中畫幅相機畫質更好,反而全畫幅相機卻一直是主流器材

中畫幅畫質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中畫幅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體積過於龐大,重量也不輕,移動起來不是很方便。

因為畫幅大,鏡頭口徑挺大,所以配套的鏡頭成本也較高,價格昂貴。

之所以135全畫幅受眾面廣,那是因為早在膠片時代,135系統就已經成為一個很成熟的攝影系統。

35毫米膠卷跟電影膠片是同一個規格尺寸,便於工廠量產。洗印設備也跟電影的沖洗工藝是完全一致的。

因而它的鏡頭從8毫米魚眼到1200毫米超長焦距,還有各種各樣的定焦距鏡頭、變焦距鏡頭等等,加上類似於兔籠的外接收音顯示器設備,潛水防水設備,外接閃光燈,引閃器等燈光系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135攝影體系。這才是它的應用價值體現。

到了數碼時代也一樣,之前大量的膠片時代的鏡頭,可以跟相應品牌的機身進行對接,以此進行復刻生產數碼化的鏡頭,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所以現在數碼攝影時代也是有一個完備的135攝影系統。

一開始由於CCD或CMOS的成本居高不下,先是從小尺寸的感光元件做起,到現在全畫幅已經非常的成熟了,那麼如果要是做中畫幅的話,成本還會更高一些,所以135系統相當於經濟適用房一樣,是新聞攝影, 體育 攝影或一般商業攝影的首選。

現在的攝影,用一句話形容:劣幣驅逐良幣。
當今攝影無主流
什麼是主流?現代的人都急於求成,沒人踏踏實實練習功夫,都期望有槍這種一招斃命的利器來解決一切問題。每天都是微單取代單反,攝像的評價攝影器材,不參賽的對參賽的評頭論足,不是協會的對協會嗤之以鼻。攝影無主流那麼器材就無主流。
中畫幅相機屬於專業器材。
中畫幅數碼相機,設計之初就不是面對普羅大眾的,是面對影棚專業攝影師和部分發燒友的,所以受眾面小,

中畫幅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有點小貴,我非常喜歡中畫幅相機,也預計買一台富士中畫幅,經過我的測算,一台中畫幅機身,帶幾個鏡頭,再加上大容量卡,電腦硬體設施等等,想玩中畫幅的人得10萬元預算起,高於全畫幅5萬的花銷一倍,所以放棄了中畫幅的念頭。

中畫幅應用領域狹窄,不像全畫幅萬金油那種,上拍天文下拍地理的,所以用的人少。

對於不是發燒友來講,中畫幅的畫幅過剩,只拍一個紀念照手機都應付了,沒必要上又大又不好操作的中畫幅。對攝影師來講相機是工具,越細化越好,功能越單一越精,對於老百姓來說越集約越好,功能越多越好。老百姓沒有功底操作越傻瓜越受歡迎。
必須清楚的看到,拿相機的普通人數遠遠超過攝影家。
商品的銷量一定大於同類的藝術品,陶瓷的生活用品銷量大於文物,菜刀的銷量大於龍泉寶劍,勞斯萊斯的銷量永遠也趕不上桑塔納。普通人手裡的玩具銷量也就比中畫幅這種專業工具的銷量大多了。

哪個都知道中畫幅相機好,可是為什麼買的人少呢?因為中畫幅相機價格昂貴,鏡頭更貴,而且體積比較大,外出拍攝,帶著不方便,同時,超高的像素,於普通電腦後期是難以處理。其實,它最主要原因的原因,還是價格太厲害了,一台中畫幅,動不動就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聽說配鏡頭下來可以達到上百萬元,想想,對於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來說,哪個玩得起嘛,除非你是個億萬富豪。

普通的c畫幅和全畫幅,雖然價格也不菲,但是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上萬元到幾萬元錢,絕大部分人都還是拿得起的,畢竟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提高了撒,正常的像素,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後期是可以得心應手的,不管電腦的配置如何,基本上都能工作的撒。一種大眾普及的東西,它當然有它的生存基礎,有它的巨大市場,這就是你說的,全畫幅相機一直是攝影主流器材。

(照片尼康鏡頭1051.4拍攝)

富士1億200萬像素中 畫幅 GFX100相機

中畫幅相機像素高,畫質更好,是各種專業商業攝影機構的首選,也是攝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高端器材。但中畫幅相機卻不是相機市場的主流相機,使用中畫幅相機的影友並不多,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一、價格問題

中畫幅相機圖像感測器,畫幅面積比全畫幅要大出將近一倍多。圖像感測器畫幅越大,製造成本越高。由於早期中畫幅相機的生產成本過高,價格一直高高在上,無法為大多數影友所接受。在2018年之前,中畫幅相機僅機身的售價就將近十萬元,甚至十幾萬元,如果再加上鏡頭,要想用上中畫幅相機,至少要超過二十萬元。這個價格不是一般的影友和攝影機構所能承受得了的。因此,中畫幅相機一直處於市場高端,愛之者眾,問津者少。

近來,由於數碼相機技術日益成熟,圖像感測器的生產成本不斷下降,中畫幅相機的價格也開始越來越親民。目前,中畫幅機身已接近全畫幅的價格,富士1億像素中畫幅套機價格不足7萬元,今後還有會有更大的下降空間。

哈蘇中畫幅相機

二、實用問題

中畫幅的像素雖然很高,有的已經超過了1億像素。但是這么高的像素就有一個實用性的問題。數碼攝影超過千萬像素就可以超過膠片拍攝的效果,就可以滿足高畫質的要求。況且,目前全畫幅圖像感測器的像素已超過了5000萬,APS畫幅的像素也達到了3000萬以上。全畫幅及APS畫幅相機就可以滿足和適應所有的數碼攝影需要。另外,中畫幅的高像素,還帶來了對後期處理設備的更高要求,必須要有更高的計算能力的電腦與之配套。

除此以外,中畫幅還存在體積大,攜帶不便等問題,這與目前相機小型化、輕量化的發展背道而馳。同時,中畫幅鏡頭群小、鏡頭體積大、價格昂貴,也是中畫幅普及的一個障礙。

總結:

中畫幅相機雖然在價格上步入了市場可接受的階段,但從實用性、便攜型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達到取代全畫幅、普及發展的水平。但將會促進專業和高端的中畫幅攝影群體的擴大,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擠佔全畫幅的發展空間。

更多攝影資訊,歡迎關注「畫說攝影」!

這個問題很好解釋。

很多人都抽y的吧

我抽22的x群,這個y口感是真的不錯,愛不釋手,但是味道一定不如四十多的陽光x群和近一百的休閑x群。

大多數人跟我一樣,能承受的就是這個了,再好的,只能看看,沒辦法成為能天天抽天天買的必備品。

所以,最大的市場還是在全畫幅

價格不低,素質足夠,多數人咬牙能承受的起,這就是市場主流

很多時候不是最貴的最賺錢,而是受眾量最大的最能轉化成利益

所以廠商的研發重點,大家的消費方向,都在這里

還有一點就是前面老師所說的技術瓶頸,綜合來看還是全畫幅比較均衡。

這個問題其實只是把兩個不同的畫幅系列攪到一起弄出來的誤會。

全畫幅,是指的膠片機年代的135相機的「底大」,它是24X36mm;中畫幅,是指的膠片機年代的120相機的「底大」,它是60X60mm或60X45mm。

在膠片機年代,相機存在多個系列,多見的就是對應135、120和620膠卷的。135系列的就是徠卡、康泰時之類,這類相機常常配置高品質鏡頭或可置換鏡頭,一般比較貴。120的基本是旁軸相機,多數是襞腔式,鏡頭通常結構相對簡單,因為它們拍出來的照片俗稱「2吋」,不放大也可以看看了,所以普通用戶多數選用這一類。620是早期柯達方匣子用的,焦距10.5cm,拍出來照片接近4吋。

在中國,50年代還是120的祿來相機當道,徠卡、康泰時比較貴,用的人少。後來到70年代單反就漸漸上了位。再晚一點數碼的出來了,因為研製感測器的代價與面積相關,當然也跟產品的售價相關,所以最初的感測器尺寸有小到1/2.7吋的,它的對角線長度只及24X36mm的一小半;把它和24X36mm大小的感測器放在一起顯示,只能縮在一個角落。因此,很長時期內,攝影迷嚮往的就是感測器尺寸能趕上膠片機年代的135膠卷的畫幅。於是這樣大小的感測器就稱為全畫幅。在這個過程中,鏡頭製造也有了很大進展,由於鏡片從材質到工藝都有很大突破,可換鏡頭漸漸地成為普通用戶買得起的東西了。於是,本來只是高端用戶能有的可換鏡頭的機型成了市場熱門的主流品種了。

而120底片的機器60X60mm並沒有到最大值,還有個60X90mm,所以只能叫中畫幅。而既然做成中畫幅的成本要高得多,那麼它也就乾脆走專業高端的路子,機身結構和鏡頭品質也相應的向高端靠攏。於是,中畫幅的機器就是高價精品,非專業用戶也就不必問津了。

全畫幅的「全」和中畫幅的「中」,不是一家人,不說一家話

剛剛完成了一次全幅-中畫幅-全幅輪回,我分享下個人感受吧。

1、全幅中畫幅換機經歷:

前些日子貪戀富士中畫幅的畫質,我把索尼a73滅門,入了富士中畫幅gfx50r一機一鏡,使用了大約兩個月時間,終於還是出掉了富士中畫幅,再入索尼a7r3。

2、中畫幅的優點與劣勢:

優點:畫質真好,層次豐富,質感細膩,全幅機確實只能望其項背,尤其配合原廠鏡頭,真香。

劣勢:①對焦一般,抓拍基本會糊,適合風景或者靜態人像。如果轉接手動頭,峰值對焦准確性不足,要放大了細細對才行。而富士的對焦,在中畫幅里還算最好的。②防抖一般,機身沒防抖,暗光很容易糊片。③機身偏大,gfx50r是最小的中畫幅了,但是比索尼a7系列還是大了一大圈。雖然不算重,但是一大坨,這個看個人喜好吧。④鏡頭偏少,這是最關鍵的,鏡頭群不豐富,鏡頭是攝影創作的核心工具,沒有鏡頭,有些題材你就是拍不了,中畫幅的鏡頭,原廠貴副廠少,鏡頭群不豐富。先說原廠價格高,最便宜的價格都在七八千,新出的最入門的50/3.5原價近八千,特價降到4500,其他頭在8000到兩萬之間,而這么貴的鏡頭光圈最大隻能做到2.8。再說副廠少,我跟某國內光學廠開發人員溝通過,希望他們差異化開發一些中畫幅鏡頭,但他們告訴我,中畫幅市場保有量太少,富士可能不到萬台,工廠設計開模生產銷售,賣貴了沒市場,賣便宜了虧本,所以從市場角度,不如開發市場保有量巨大的全幅鏡頭。

3、個人體會

每個攝友心裡都會想到過:更大的畫幅,更牛的鏡頭。中畫幅應該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的都想體驗的,用了兩個月中畫幅,其間各種研究各種折騰轉接各種購買配件各種題材拍攝,帶給我很多震撼和欣喜,也帶給我很多困擾,我發現我有些陷入到器材的誤區里,沒法舒舒服服安安靜靜的拍照了,在經歷了陣痛後,我做了個艱難的決定,出掉幾乎全新的機器鏡頭,重回全畫幅懷抱,而且就選市場保有量最大,最大眾化的機器。所以回到索尼後,入手了國內第一批騰龍的70-180 f2.8鏡頭,真香。

不在器材上糾結的意義就是可以把更多經歷投入攝影本身。

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中畫幅的畫幅尺寸是43.8mm*32.9mm,而35mm全畫幅才只有36mm*24mm,從尺寸上中畫幅要大上不少。從畫質上來說,自然中畫幅有先天優勢。 但制約中畫幅流行的有三個因素,一個是價格,一個是便攜,三是綜合性能。

我們先說 價格
由於成像單元較大,成本就高。加上配套的鏡頭要求也高,基本上一整套配下來,它的價格將數倍於35mm相機。

再說便攜性
由於畫幅大,機身尺寸也就大,重量就更不用說了,而且由於鏡頭要覆蓋畫幅,像場也就大,因此鏡頭的體積也會大不少。因此整套系統在便攜性能上要差不少。

最後說說綜合性能
同等像素密度下,中畫幅的總像素一定高上不少,比如富士,動則5000萬+的總像素,這必然帶來的後果:連拍速度會降低,高感會差。我們從5DS這個單反時代高像素機來看就明白了,像素越高,對圖像處理器的要求越高,連拍速度如果過快,很可能無法處理那麼大的數據量;像素密度大,高感能力自然低。另外,高像素也將帶來大文件容量,一張raw估計要小100m了,那對於電腦和存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綜上幾個點, 制約了中畫幅的流行。目前中畫幅更多還是發燒友或專業人士使用。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可能下降,而技術瓶頸將解決。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也許中畫幅也將進入尋常百姓手中!

我看還是錢的的問題,如果人民幣太多使用不完,富裕到抓把撒把的程度,是我我還是要購買一套中畫幅數碼相機,高畫質,大畫質,何樂而不為呢?

愛攝影,喜歡著攝影,誰不想擁有更先進的利器呀?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多的攝影人是手裡沒錢,沒有多餘的錢,否則,一定會買一套中畫幅器材,追求攝影。徠卡,愛攝影愛得深的人肯定想擁有,只是因為錢的問題買不起而已。另外,中畫幅器材與之配套的鏡頭群不是很豐富,難以達到攝影人許多要求,這是短板。

因為貴,因為有短板,中畫幅器材的發展與銷量滯後,更多的人是買不起,望而卻步,無奈之下,只好改投它門。

權衡之下,佳能,尼康,索尼等全畫幅135mm數碼相機盛行開來,成為攝影的主流市場與攝影大軍,1萬以上3萬以下的相機,普通大眾還基本玩得起,特別是佳能系的,鏡頭群十分豐富,高中低檔應有盡有,打開了人們愛好攝影的大市場,至少半壁江山的份額。其次是尼康,索尼分食著攝影市場。未來,攝影的主流市場依然是全畫幅當道與流行,其畫質與像素及各方面性能已經成熟,服務於普通大眾,大眾有需求,器材的發展與銷量更會越來越完美。

百年來,中畫幅相機一直是以貴族的身份投放攝影市場,普通人士消費不起,從而遠離市場,脫離更多攝影人的視線,成為廣大攝影人沒有記憶的好產品一一永遠的貴族。

其實,關於中畫幅與全畫幅各自的優劣,大家已心照不宣。選擇時應該考慮的是:個人喜好創作需要畫質表現經濟條件身體狀況等

③ 富士中畫幅相機怎麼樣

從規格和性能來說,中畫幅異常誘人!
從價格來說,雖然在中畫幅中算是很便宜的了,但是對老百姓來說依然高不可攀
另外,這個系列的產品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場接受度,需要時間來檢驗。

④ 富士中畫幅相機gfx50s相加了接圈畫質好不好

好。
採用了43.8mm×32。9mm尺寸的5140萬有效像素中畫幅CMOS感測器(傳統拜耳陣列),最高可拍攝8256×6192解析度的照片,支持14BitsRAW格式。
在低感光度下,這台富士GFX50S展現出了優異的畫質表現。高像素下相機擁有非常好的細節表現力。而搭配的GF系列鏡頭無論是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下都保障了非常好的銳度表現。其畫質表現是相當讓人滿意的。在高感光度下,這台富士GFX50S也展現出了很不錯的實用性。ISO1600,ISO3200這樣的高感光度下相機仍然有很不錯的控噪表現。而且相機在高像素下仍然有非常好的細節表現能力,可以說是一台高感控噪表現非常出眾的相機。

⑤ 富士中畫幅gfx50s二代預設置

預設值是中畫幅。
富士GFX50s II作為5000萬像素的中畫幅相機,擁有強悍的細節解析力,以及出色的高感表現。在實際拍攝時,這台相機非常適合展示擁有豐富細節的畫面內容,哪怕是室內使用高感拍攝,也能帶來極佳的細節和純凈度。
在拍攝時,富士GFX50s II另一大核心優勢,就是優秀的寬容度表現。在各類風光攝影題材中,對相機考驗之一就是如何應對大光比環境。富士這台相機可以在拍攝日出、日落之類場景時,哪怕使用單張照片拍攝,也能通過後期處理實現准確的曝光還原,真實記錄各類大光比的拍攝場景。

⑥ 富士中畫幅微單50 3.5鏡頭怎樣

富士中畫幅微單50 3.5鏡頭,是非常棒的鏡頭!

我們日常習慣了全畫幅相機的高端感覺,認為「全畫幅」就是極致了……其實,一山更比一山高。中畫幅相機,就是比全畫幅相機更牛的存在!

我們不要以為「中」畫幅就比「全」畫幅差……

事實上,富士中畫幅相機的圖像感測器尺寸為43.8x32.9mm,比全畫幅相機的36mmX24mm要大多了,前者是後者的1.7倍!所以,中畫幅相機其實是比全畫幅相機更牛的存在!

富士中畫幅相機,目前來說有兩個系列:

gfx50

這支鏡頭的定位其實並不高……在對這支鏡頭的介紹當中,提到了「輕便小巧」的描述。

事實上,這支鏡頭確實不是很大……48mm的長度,84mm的直徑,62mm的濾鏡口徑,335克的重量……如此狀態,甚至比很多全畫幅鏡頭更加短小輕便。

但是,不要看這支鏡頭體格不壯,它的性能可是非常棒的。得益於中畫幅的加持,這支鏡頭的畫質非常好,如果以全畫幅鏡頭的成像狀態來衡量,這支富士GF50mm F3.5的素質就是高端的存在!

⑦ 富士數碼相機怎麼樣

想像普通相機那樣背面大屏幕貼在機身上取景,對不起,不存在的。對於這樣的機身設計,只能用官方的理念來解釋,那就是:純粹(的攝影)。不再無腦按快門,專注取景器里的一切瞬間,想好了再拍。



所以這樣的設計造成最直接的反饋就是我每次按下快門,都會下意識得看看取景情況,不過由於副屏只顯示參數,我都需要把主屏翻過來查看照片細節,直接改變了自實時取景功能誕生以來的用戶習慣。在隨後的一個多小時的試拍中,作為細節黨的我,一度讓我崩潰。因為我習慣每次拍完照片之後必定檢查一下清晰度、對焦點、曝光是否正常等等,根據前一張照片的反饋實時調整參數,才能提高下一張照片的拍攝成功率。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始終把屏幕向下翻的方式來完成實時取景,不過真這么乾的人我想必定很中二。強行改變主流操作習慣,能否使用戶找回攝影初心,只能交給市場去驗證了。

副屏也是最值得訴說的亮點之一,可以在菜單里設置顯示膠片模式還是參數模式。參數模式就相當於肩屏的功能,顯示效果如下。



如果切到膠片模式,那富士X-Pro3簡直騷到飛起,內置富士原廠膠片模擬效果,手拿相機的我瞬間化身老法師模式,幾款膠片模擬任意選,想拍什麼效果就什麼效果,這很符合富士的情懷路線,滿足每一個攝影愛好者的一切幻想。





現在各行各業玩情懷的案例也很多,但是如果能把屏幕直接翻轉過來,我想會收割更多的用戶,而且由於取景模式的不便,我感覺X-Pro3基本上已經告別了工作機或者需要穩定出片類工作的職業需求,那類人群更適合買X-T系列或之上的機型。X-Pro3的定位,基本就是高端玩家一條路,而且這類玩家通常都會有一台主力機。

其他方面的功能可以滿足攝影愛好者的需求:第4帶感測器和處理器下優秀的色彩管理和成像質量;-6.0EV對焦照度,幾近全黑也能完成對焦;超級好用的光電混合取景器...還有很多功能小幅改進,手感也好,外形方面也一直是135相機界主力顏值輸出,這樣的旗艦機型,我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了。至於大家比較關心的機身價格,官方表示正在跟東京總部做最後的確認,近期將會確認,而且不同顏色機身會有幅度不小的差異。



⑧ 富士中畫幅f110鏡頭與f80鏡頭比較

方法如下:
作為目前光圈值最大的自動對焦中畫幅無反相機鏡頭,富士龍GF80mmF1.7 R WR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的出色,體積和重量也控制的非常好。畫質上,能夠滿足1億像素的GFX相機的解析度要求已經很能說明問題。自動對焦又快又准。最重要的當然是F1.7的最大光圈,其營造的優美虛化是第一無二的,配合其焦段,使其比之前的GF110mmF2 R LM WR更適合拍攝人像作品。因此,對於目前的富士GFX中畫幅無反相機用戶而言,這支GF80mmF1.7 R WR可以說是必入之選了。

閱讀全文

與富士中幅相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