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前蘇聯老相機
LENINGRAD列寧格勒是發條卷片135相機,一次上條可連續拍攝多張,同國產"長城"
ZORKI-3 卓爾基3是1型仿徠卡的改進型
KIEV-3 基輔3型是1型的改進型,自帶測光表配尤比特8/F2/5CM標准鏡頭,並可
更換廣角及中長焦鏡頭.
以上三款相機均為旁軸式135相機.
補充的幾款如 zenit澤尼特應是單反135機.當然是型號越新越好.
本人認為這前三款相機比較,應該是KIEV-3的性能比較好一些.供參考.
zenit澤尼特(天頂的意思)也是蘇聯相機並不低檔,後來就向電子相機方向發展了.
Ⅱ 我想買一個俄產M42口 澤尼特 ZENIT-122相機 這種相機能錄像嗎
不能, 澤尼特 ZENIT-122是膠卷相機, 不具備有錄像功能.
Ⅲ 135單反相機澤尼特122這個型號的怎麼樣與海鷗df2000比哪個能好點
呵呵蘇聯的大老粗,機器虧友賣做工銷逗簡直不敢恭維了。以前我入了一台EM,全身都是松的,沒幾天送人了。
說實話海鷗DF是經歷過考驗的機器,鏡頭沒法和俄產的比,後者抄告雹襲了蔡司,色彩和焦外都不錯;可海鷗使用起來會舒服不少
Ⅳ 求前蘇聯ZENIT澤尼特11相機的使用方法
這相機太老了吧,估計會的人少,只能告訴你光圈應該在鏡頭上,倒膠卷鈕在快門按鈕,外面有一圈鐵圈,挺厚的,按下去就可以倒卷了,不用一直按下,按一次就可以。1、釋放快門;2、用指甲壓下快門桿外面的白圈(費勁!);3、空壓快門。
請注意:如果不操作步驟3,則無法倒卷。
Ⅳ 關於前蘇聯相機
沒想到現在還有人和我一樣喜歡這些老毛子的金屬嘎達啊,哈哈
樓主列出的這6部相機中,澤尼特的兩部是M39口的單反相機,其他則都是旁軸,至於誰好 誰不好,那要看從什麼標准來說了。
要說使用價值,個人感覺澤尼特3好用一些,裝片不那麼費勁,使用上也基本與現代相機相同。要是追求旁軸的味道的話,佐爾基3裝配精密一點,基輔3的鏡頭更有德味,看個人喜好了。
要說收藏價值,都還有一定收藏價值,俄機這兩年藏的人不少,具體這6部誰貴要看具體品相了。
以下是我收集的這6部相機(其實是5部,KIEV2和KIEV3基本一個東西)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ZORKI 3(1951-1954)
ZORKI 3是ZORKI旁軸相機一個真正的轉擂點,機身是LEICA 3型的COPY版,機身體機比之前的ZORKI型號要大一點,但卻有許多之前ZORKI相機所沒有的特色,可調整眼睛視度的疊影對焦機構,使調焦更准確.及全開式後蓋,更方便底片裝卸,更增加了慢速快門機構,多出1,1/2,1/5.1/10秒的快門速度,在之前的ZORKI相機,僅有1/25秒的最慢速度,在陰暗環境幾乎無法拍攝.這點極像LEICA 3C型.
在鏡頭方面,導入仿ZEISS SONNAR的JUPITER 8 50mmF2鏡頭,比之前的50mmF3.5要明亮很多,而且整機機械精度較高,各可動環節動作順暢,就像它的始祖LEICA 3型一樣.
原先ZORKI 3的慢速快門是雙軸式的,原先前蘇聯所設計的雙軸式機械結構並不是很好,但在1954年一個新的單軸設計方案成功,使ZORKI 3的可靠度更加提高.
生產量:
ZORKI 3+3M
88000(1951-1954)
ZORKI 3C
4600091955-1956)
相機原型 1932年LEICA 3型,片幅36X24mm
鏡頭 JUPITER 8 50mmF2,仿Zeiss Sonnar
機身卡口 Leica 39mm卡口
快門 黑色布質簾幕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B,1-1/500秒
對焦 手動疊影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6.7X13.3X6.6 CM
重量 519g 生產廠 KMZ
KIEV 3
1952-1955 完全仿製CONTAX 3型,有測光
具體數據參見CONTAX 3型
ZENIT C
ZENIT 1是KMZ廠第一台單反相機,1953-1956年間共生產了約40000台,機身采M39鏡頭介面,標准鏡是用INDUSTAR 22,與平視取景相機所用INDUSTAR 22是相同的結構,在當時,只是把成像距加長,直接換用.整機也差不多從ZORKI相機變化而來,只是把RF疊影對焦機構換成反射鏡+正像菱鏡,其它部位與ZORKI RF幾乎都相同.因市以RF機身修改而成,又使用M39鏡頭,所以機身小巧,與現代135 SLR因反光鏡尺寸較大,在體積上要小很多.
ZENIT 1並無卷片扳手,與ZORKI 1一樣,使用卷片轉輪,底片計數器在轉輪下部,與轉輪合為一體.計數器歸零須要手動歸零.
底片回卷釋放開關設置在快門按紐前面,須要回卷底片時須往左邊撥,否則卷片輪不會釋放,無法回卷底片.
快門按鈕的外圈是快門按紐鎖,按紐可用快門線.快門段數計有:B,1/25,1/50,1/100,1/250,1/500秒,段數顯得少了一點.
機身並無閃光燈插孔,所以機身上也無閃登插座,整機上因功能較少, 顯的很仆實.
前蘇聯鏡頭場為ZENIT單反相機設計了幾支M39鏡頭,計有37mmF2.8,50mmf3.5,58mmf2,85mmF2,85mmf1.5,
135mmf3.5,180mmF2.8,300mmF4.5都是鋁制白鏡身.
ZENIT C 與ZENIT是同一個機身,但多出了閃燈插孔.
生產年代為1955-1961年.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標准鏡 INDUSTAR 22 50mmF3.5-16
快門 橫移簾幕快門B,1/25-1/500秒
對焦 單鏡反射式毛玻璃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8.8X14.5X7.5 CM
重量 500g
FED 1
這相機是開使於1932年6月,是德國1932年4月LEICA 2正積極投入時,以LEICA 2型為藍本所仿製的,1932年地一批30台原型組裝完成,接著在1933年以相同的模具大量生產,這時是貧窮的農業經濟時期,史達林嘗試著以5年的經濟計劃使前蘇聯快速工業化.在1932年11月,第一台仿徠卡2型機成功並完成研發工作,這相機使用超過300個零件,光學件及原型機是由位於列寧格勒的VOOMP實驗工廠所作,在1934年5月停止生產,大約有500台相機被做出.生產被轉移到為於莫斯科的Geodezia工廠,大約有100個樣機生產出,於1934年12月,約有1800台相機產出,在1934年到1955年間共有700000台FED 1型被製造出來.
這是前蘇聯最具有歷使意義的相機,雖是仿LEICA 2型,但某些部件是不相同的,以使售價更低.實際拍照有人說相值還要高於LEICA 2型,這相機是用以配合前蘇聯群眾市場,而非瞄準例如使用LEICA的西方人士.所以品質並不能提高,僅止於前蘇聯內部人民能自給自足及一般拍攝的要求,沒競爭下的產品.
原由 1932年LEICA 2型完全COPY
機身型式 約6-7種不同的型式,只是機身圖型不同.
鏡頭
FED制, 仿製LEICA MLMAR 50F3.5,
使用LEICA 39mm螺口.最近對焦距離1.5m
快門型式 橫移式黑色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B,1/25,1/50,1/100,1/200,1/500秒
對焦 手動疊影對焦,有額外的取景窗.
底片
標准135卷裝暗盒,片幅36mmX24mm,
可拆式底板,由底部裝卸.
測光 無
體積 6.7X13.2X6.5 CM
重量 630g
總生產數量 700000台(1934-1955)
ZENIT 3
ZENIT 3是在ZENIT 1後新設計的相機,同樣使用M39鏡頭,但加上機械自拍器,生產於1960-1962年.
與ZENIT 1不同的還有電子閃燈插孔,閃登同步時間是1/30秒.
ZENIT 單反相機從ZENIT 3開使有了底片扳手,方便底片上卷及上快門,但底片計數器在 ZENIT 3上仍在底片扳手下方,仍須手動歸零.底片回轉釋放鈕改在快門選擇盤右邊,按下後可回卷底片.
標准鏡頭改為INDUSTAR 50m為鍍膜鏡頭,仍為M39卡口.機身包覆不是皮革,改為黑色橡膠.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標准鏡 INDUSTAR 50 50mmF3.5-16
快門 橫移簾幕快門B,1/30-1/500秒
對焦 單鏡反射式毛玻璃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13.5X9.2X9.7 CM
重量 620g
KIEV2
KIEV 2與KIEV 3基本相同 只是生產年代不同 而型號不同
Ⅵ 澤尼特鏡頭質量
好。澤尼特1鏡頭是前蘇聯生產的,該鏡皮閉納米工藝鍍膜燃衡裂,純手動鏡頭,加上轉接環攔緩可轉接到各個品牌相機上。它很結實,抗逆光效果更好,色彩飽和度較高,濃郁,全金屬材質,耐用,而且鏡頭質量扎實。物美價連。對焦阻尼很舒服。
Ⅶ 有個澤尼特12的相機,很久不用,如何拆解維修
澤尼特 12xp相機結構復雜性能落後,技術指標很低,故障率極高。腔咐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他的快洞圓友門簾幕和慢門機械繫統。澤尼特 12xp的零部件用料納槐很好,機身很多材料都是優質黃銅製作的,齒輪使用特種剛才加工。但用料好歸用料好,其加工精度和組裝工藝實在令人不敢恭維,零件的一致性很不好,甚至相同型號的相機相同的零件而不通用。建議你不要自己拆,不然很可能你會再也裝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