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50c中畫幅相機多少錢

50c中畫幅相機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3-03-27 11:44:35

A. 中畫幅相機會普及嗎

不會。目前全畫幅相機還沒普及,就是因為價帶明格高,一般消費者買不起。中畫幅相機相比全畫幅相機結構更復雜,機身更租升笨重,價格也更昂貴,生產中畫幅的廠商也不多(哈蘇、富士、賓蠢型告得),它面對的消費人群是專業攝影師和部分有錢人。

B. 中畫幅的中畫幅相機指南: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的中畫幅系統,我首先回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我主要用相機拍攝什麼?
如果我主要拍攝微距方面的題材並希望放大後仍然有很好的清晰度,我會考慮直接上一台4×5的大畫幅相機,要麼至少也是一台6×7的中畫幅。如果我使用相機主要是一些通用的題材,也許最好的方法是熟悉各種幅面的相機後再選擇。
小型的相機通常便於攜帶。6×6的雙鏡頭反光(TLR)相機和旁軸取景(Rangefinder)相機(如Mamiya 6)可以進行安靜地拍攝。特別是TLR相機,較小的體積,腰平取景器,適合於不被被攝者注意的拍攝場合。645單反(SLR)相機也十分適合於通用的拍攝題材並且易於上手。
現有的6×6 SLR系統由於受到645市場逐步擴大的影響,也紛紛推出了含有自動曝光,點測光,馬達過片器以及645後背等多種選擇配件。用於6×6系統的高速鏡頭的推出,使得6×6系統攜帶性和速度方面也可以和645系統競爭。例如,祿萊推出的用於其6000系列的645後背,使其兼容了6×6和645的優點。
很多用戶在選擇6×6還是6×7上爭論不休,爭論的焦點是關於畫質的提高上。但是似乎沒有人在攜帶性方面做過比較,6×6系統通常便於攜帶和操作。當然,645系統在這方面的優勢更大,熟悉35mm系統的用戶可以找到相似的感覺,同時也享受到了中畫幅帶來的優勢。
下面對幾種系統作一個簡要的概述:
6×7系統具有最高的畫質,同時也便於選擇。
6×6系統具有模塊化的優勢,有大量的配件和鏡頭以供選擇,較之645系統有較大的畫質提高,同時,該系統的價格也是最高的。
645系統可以允許你在提高畫質(相對於35mm系統)的基礎上投入較少的資金,並且都便於攜帶和使用。
我是在真正的比較了大畫幅和35mm的差別之後才得出的上述結論,雖然35mm系統無法照出大畫幅的那種油畫似的色調,但是35mm系統有時可以取得驚人的銳度。如果你希望取得銳度驚人的作品,可以試試用35mm系統,但是你是否能每張照片都達到這種境界?否則,還是考慮大畫幅相機吧(雖然同樣不能保證一致性……) 旁軸、雙反還是單反?
旁軸機通常體積小,重量輕,可以安靜和快速地拍攝。單反相機則可以實現精確曝光並且較堅固,同時大多數單反機可以拍攝各種題材,可以使用高速鏡頭,馬達過片,可以多區域測光,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大 (也就比較困難)。旁軸相機同單反相機類似,有自己特定的外形樣式,建議你找一台試試感覺而不是觀望和猶豫如何選擇。旁軸機比較難於掌握,但也許是唯一能達到你所需要的那種照片的選擇。
雙反相機則更像是一種有趣的折衷,它結合了單反和旁軸的優點。如果資金、體積、重量和安靜是你主要的追求目標,那麼雙反是最合適的選擇。 你是否需要現有的系統?如果不是,你是否能比較容易找到系統的配件和鏡頭?
根據我的經驗,老的系統在整體性能和質量上完全可以和新的系統比美。可能有些人會不認同我的觀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一台舊的系統試試,也許你會很驚訝的。哈蘇的大多數老鏡頭不亞於甚至超過新鏡頭。至少我試過的50/4,150/4,250/5.6(C 和CF 比較,均為T*)是如此。我的Yashicamat 124G在不計光圈的條件下同樣比Rollei 2.8 Xenotar和Rolleicord V Xenar要強(當然除了2.8光圈外)。我看過Graflex XL和Rodenstock Heliogon(記不清是90mm還是100mm)在我的Mamiya 7上拍出的效果幾乎相同。我為其工作過的一個攝影師同樣用Bronica的MC 645(MC 150mm)鏡頭拍出了許多好照片,我測試過Bronca 150mm PE鏡頭,沒有發現它必MC好到哪去。
可以說,一台好的中畫幅設備完全可以達到你所希望的相質。某些老的系統可能比最新的有更好的性能,比如Rollei SL66E,Linhof Technika以及Graflex XL。
選擇的過程可能會導向你最終選擇較新的設備。畢竟像Rollei SL66E以及Bronica S2/EC的波拉(Polaroid)後背非常少見。如果給我時間讓我找一個這樣的後背,也許需要一年的時間。 你准備花費多少?
你可以花費$100買入一台Yashicamat或者&12000購入一台哈蘇205FCC。你必須在你能接受的范圍內消費。同時,你必須考慮如果將來脫手的話,它的價值如何。通常,高端和低端的系統最能保持住價格。以6×6幅面為例,一台成色較好的哈蘇500cm/80/A12至少可以賣到$1100,而Bronica S2或Kowa Super 66也會保持在$350-$500之間。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每張相片的開銷,尤其是彩色相片。中畫幅相機的相片開銷比35mm要高出一倍以上。6×7比645的單張開銷要高出33%。高的開銷是否值得? 我的完整的系統該如何配置,完成這些配置需要多長時間? 你必須考慮你所構築的系統從何開始,何時才能完成。新配件的價格通常每年會有8%~14%上漲。 現時我是否可以租用相機 如果你准備購買一台低端的如Bronica S2或者Kowa 66,你就不必考慮這個問題。通常租用哈蘇設備幾天的費用就可以買一台二手的Kowa 66了。 我對結果抱有什麼期望? 也許最困難的事就是對現有的器材的期望值是否建立在可信的基礎上。一隻$4000的鏡頭也許你認為是一隻很好的鏡頭,那麼與一隻$400的鏡頭相比,其像質是否也有十倍的差距呢?某些時候,便宜的鏡頭也可以達到很高的像質。
鏡頭的區別也許就像兩種電池,一種可以使用1個小時,而另一種可以使用58分鍾。高檔的鏡頭的性能是十分微妙的,選擇與否完全是個人的因素。
這方面你只能多聽取值得你信賴的人對某種鏡頭的評價,或者自己親自體會一下,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選擇。
更簡單地說,別指望使用中畫幅就可以得到放大200×300英寸的清晰的照片。 我經常喜歡抓拍還是經過較多思考才拍照? 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則限定,旁軸相機比較適合偷拍,但是對於運動物體,特別是弱光環境下的拍攝則力不從心(必須用大光圈)。
大多數喜愛思考的攝影者則喜歡使用三角架,從容地進行拍攝活動。 我是否需要連拍? 雖然某些6×7相機可以連拍,但是相對而言,6×6或645相機的優勢大些,有些可以接近35mm相機的水平。當我用6×7相機拍攝兒童時,必須要注意散射光。在運動攝影或望遠攝影中使用6×7相機幾乎是不現實的。 如果我需要填充閃光拍攝,是否要求相機自動設置正確平衡曝光? 這對於大多數婚禮攝影師來說是必須的條件。Bronica ETRsi和Pentax 645,以及Rollei 6000系列,Bronica Sqai/GS1及大多數的哈蘇相機都包含這項功能。Bronica GS1是唯一可以TTL自動曝光的6×7相機;Rollei 6000系列和哈蘇203/205則是中畫幅相機里唯一可以實現35mm系統中填充閃光模式的相機。 是否准備使用室內攝影燈閃光和寶利來後備? Pentax的中畫幅相機需要配備非常昂貴的光纖材料寶利來後背。Bronica的ETR系列由於缺少ISO設定,在使用自動曝光棱鏡時必須設定寶利來後背地ISO值或進行適當地曝光補償。實話說,我至今也沒有使用超過3個自動測光寶利來後背。 我使用鏡頭最大光圈拍攝的幾率有多少? 我幾乎在所有條件下使用最大光圈,我需要高速鏡頭,所以也縮小了我的選擇范圍。大多數人並不需要高速度,如果你需要,則只有Rollei 6000系列、哈蘇的F/FE系列、Mamiya 645、Pentax 67、Norica 66和Bronica S2/EC可供選擇(Pentax 645可以通過轉接接環使用Pentax 67的兩種高速鏡頭)。只有Rollei有高速鏡間快門鏡頭。 <next page> 你對你現有系統的最不滿意的是什麼? 如果你現有的35mm系統聲音太大,則只有TLR相機和Mamiya 6/7比現有35mm系統中聲音最小的還要安靜。其它所有的中畫幅SLR都必35mm系統的聲音要大。
如果你發現你的35mm系統的照片的銳度太低,首先嘗試一下可以配合你的相機的最低速的鏡頭。通常它們可以提供最為銳利的相片(同時也需要很大的花費)。如果仍然不夠,嘗試使用三角架,如果還是達不到你的要求,那就買中畫幅吧。 你最欣賞那位攝影師的作品? 跟進潮流的攝影愛好者如果喜歡Paolo Roversi的作品並希望體驗他這種創作的樂趣,那麼應當使用8×10大畫幅相機。
關注於畫幅尺寸而不是相機的製造本身。通常,在同樣畫幅尺寸及相機類型的條件下,你可以從不同的品牌獲得理想的結果。
再有就是相機的類型:旁軸、雙反還是單反,每種類型都有不同於其它類型的使用規則。TLR的腰平取景和SLR的眼平取景可以造成相片的差異。
旁軸(RF)相機通常有較短的後焦距,因此可以使用廣角鏡頭和魚眼鏡頭。大多數的RF廣角鏡頭對線性畸變得校正比SLR的廣角鏡頭要好。兩種廣角鏡頭會取得不同的視覺效果。
如果你無從了解你喜愛的攝影家使用的何種系統,那就試著比較一下每種幅面的照片的差異,當你完成這項工作以後,仔細研究每種系統的結果差異以及其適用的題材;然後研究一下每幅作品的構圖和光線,那麼你在攝影上的造詣也許比大多數專業攝影師還要高了。 如果你還沒有下定決心,那就讓我們看看各種相機系統的優缺點:

C. 為什麼中畫幅相機畫質更好,反而全畫幅相機卻一直是主流器材

中畫幅畫質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中畫幅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體積過於龐大,重量也不輕,移動起來不是很方便。

因為畫幅大,鏡頭口徑挺大,所以配套的鏡頭成本也較高,價格昂貴。

之所以135全畫幅受眾面廣,那是因為早在膠片時代,135系統就已經成為一個很成熟的攝影系統。

35毫米膠卷跟電影膠片是同一個規格尺寸,便於工廠量產。洗印設備也跟電影的沖洗工藝是完全一致的。

因而它的鏡頭從8毫米魚眼到1200毫米超長焦距,還有各種各樣的定焦距鏡頭、變焦距鏡頭等等,加上類似於兔籠的外接收音顯示器設備,潛水防水設備,外接閃光燈,引閃器等燈光系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135攝影體系。這才是它的應用價值體現。

到了數碼時代也一樣,之前大量的膠片時代的鏡頭,可以跟相應品牌的機身進行對接,以此進行復刻生產數碼化的鏡頭,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所以現在數碼攝影時代也是有一個完備的135攝影系統。

一開始由於CCD或CMOS的成本居高不下,先是從小尺寸的感光元件做起,到現在全畫幅已經非常的成熟了,那麼如果要是做中畫幅的話,成本還會更高一些,所以135系統相當於經濟適用房一樣,是新聞攝影, 體育 攝影或一般商業攝影的首選。

現在的攝影,用一句話形容:劣幣驅逐良幣。
當今攝影無主流
什麼是主流?現代的人都急於求成,沒人踏踏實實練習功夫,都期望有槍這種一招斃命的利器來解決一切問題。每天都是微單取代單反,攝像的評價攝影器材,不參賽的對參賽的評頭論足,不是協會的對協會嗤之以鼻。攝影無主流那麼器材就無主流。
中畫幅相機屬於專業器材。
中畫幅數碼相機,設計之初就不是面對普羅大眾的,是面對影棚專業攝影師和部分發燒友的,所以受眾面小,

中畫幅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有點小貴,我非常喜歡中畫幅相機,也預計買一台富士中畫幅,經過我的測算,一台中畫幅機身,帶幾個鏡頭,再加上大容量卡,電腦硬體設施等等,想玩中畫幅的人得10萬元預算起,高於全畫幅5萬的花銷一倍,所以放棄了中畫幅的念頭。

中畫幅應用領域狹窄,不像全畫幅萬金油那種,上拍天文下拍地理的,所以用的人少。

對於不是發燒友來講,中畫幅的畫幅過剩,只拍一個紀念照手機都應付了,沒必要上又大又不好操作的中畫幅。對攝影師來講相機是工具,越細化越好,功能越單一越精,對於老百姓來說越集約越好,功能越多越好。老百姓沒有功底操作越傻瓜越受歡迎。
必須清楚的看到,拿相機的普通人數遠遠超過攝影家。
商品的銷量一定大於同類的藝術品,陶瓷的生活用品銷量大於文物,菜刀的銷量大於龍泉寶劍,勞斯萊斯的銷量永遠也趕不上桑塔納。普通人手裡的玩具銷量也就比中畫幅這種專業工具的銷量大多了。

哪個都知道中畫幅相機好,可是為什麼買的人少呢?因為中畫幅相機價格昂貴,鏡頭更貴,而且體積比較大,外出拍攝,帶著不方便,同時,超高的像素,於普通電腦後期是難以處理。其實,它最主要原因的原因,還是價格太厲害了,一台中畫幅,動不動就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聽說配鏡頭下來可以達到上百萬元,想想,對於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來說,哪個玩得起嘛,除非你是個億萬富豪。

普通的c畫幅和全畫幅,雖然價格也不菲,但是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上萬元到幾萬元錢,絕大部分人都還是拿得起的,畢竟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提高了撒,正常的像素,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後期是可以得心應手的,不管電腦的配置如何,基本上都能工作的撒。一種大眾普及的東西,它當然有它的生存基礎,有它的巨大市場,這就是你說的,全畫幅相機一直是攝影主流器材。

(照片尼康鏡頭1051.4拍攝)

富士1億200萬像素中 畫幅 GFX100相機

中畫幅相機像素高,畫質更好,是各種專業商業攝影機構的首選,也是攝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高端器材。但中畫幅相機卻不是相機市場的主流相機,使用中畫幅相機的影友並不多,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一、價格問題

中畫幅相機圖像感測器,畫幅面積比全畫幅要大出將近一倍多。圖像感測器畫幅越大,製造成本越高。由於早期中畫幅相機的生產成本過高,價格一直高高在上,無法為大多數影友所接受。在2018年之前,中畫幅相機僅機身的售價就將近十萬元,甚至十幾萬元,如果再加上鏡頭,要想用上中畫幅相機,至少要超過二十萬元。這個價格不是一般的影友和攝影機構所能承受得了的。因此,中畫幅相機一直處於市場高端,愛之者眾,問津者少。

近來,由於數碼相機技術日益成熟,圖像感測器的生產成本不斷下降,中畫幅相機的價格也開始越來越親民。目前,中畫幅機身已接近全畫幅的價格,富士1億像素中畫幅套機價格不足7萬元,今後還有會有更大的下降空間。

哈蘇中畫幅相機

二、實用問題

中畫幅的像素雖然很高,有的已經超過了1億像素。但是這么高的像素就有一個實用性的問題。數碼攝影超過千萬像素就可以超過膠片拍攝的效果,就可以滿足高畫質的要求。況且,目前全畫幅圖像感測器的像素已超過了5000萬,APS畫幅的像素也達到了3000萬以上。全畫幅及APS畫幅相機就可以滿足和適應所有的數碼攝影需要。另外,中畫幅的高像素,還帶來了對後期處理設備的更高要求,必須要有更高的計算能力的電腦與之配套。

除此以外,中畫幅還存在體積大,攜帶不便等問題,這與目前相機小型化、輕量化的發展背道而馳。同時,中畫幅鏡頭群小、鏡頭體積大、價格昂貴,也是中畫幅普及的一個障礙。

總結:

中畫幅相機雖然在價格上步入了市場可接受的階段,但從實用性、便攜型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達到取代全畫幅、普及發展的水平。但將會促進專業和高端的中畫幅攝影群體的擴大,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擠佔全畫幅的發展空間。

更多攝影資訊,歡迎關注「畫說攝影」!

這個問題很好解釋。

很多人都抽y的吧

我抽22的x群,這個y口感是真的不錯,愛不釋手,但是味道一定不如四十多的陽光x群和近一百的休閑x群。

大多數人跟我一樣,能承受的就是這個了,再好的,只能看看,沒辦法成為能天天抽天天買的必備品。

所以,最大的市場還是在全畫幅

價格不低,素質足夠,多數人咬牙能承受的起,這就是市場主流

很多時候不是最貴的最賺錢,而是受眾量最大的最能轉化成利益

所以廠商的研發重點,大家的消費方向,都在這里

還有一點就是前面老師所說的技術瓶頸,綜合來看還是全畫幅比較均衡。

這個問題其實只是把兩個不同的畫幅系列攪到一起弄出來的誤會。

全畫幅,是指的膠片機年代的135相機的「底大」,它是24X36mm;中畫幅,是指的膠片機年代的120相機的「底大」,它是60X60mm或60X45mm。

在膠片機年代,相機存在多個系列,多見的就是對應135、120和620膠卷的。135系列的就是徠卡、康泰時之類,這類相機常常配置高品質鏡頭或可置換鏡頭,一般比較貴。120的基本是旁軸相機,多數是襞腔式,鏡頭通常結構相對簡單,因為它們拍出來的照片俗稱「2吋」,不放大也可以看看了,所以普通用戶多數選用這一類。620是早期柯達方匣子用的,焦距10.5cm,拍出來照片接近4吋。

在中國,50年代還是120的祿來相機當道,徠卡、康泰時比較貴,用的人少。後來到70年代單反就漸漸上了位。再晚一點數碼的出來了,因為研製感測器的代價與面積相關,當然也跟產品的售價相關,所以最初的感測器尺寸有小到1/2.7吋的,它的對角線長度只及24X36mm的一小半;把它和24X36mm大小的感測器放在一起顯示,只能縮在一個角落。因此,很長時期內,攝影迷嚮往的就是感測器尺寸能趕上膠片機年代的135膠卷的畫幅。於是這樣大小的感測器就稱為全畫幅。在這個過程中,鏡頭製造也有了很大進展,由於鏡片從材質到工藝都有很大突破,可換鏡頭漸漸地成為普通用戶買得起的東西了。於是,本來只是高端用戶能有的可換鏡頭的機型成了市場熱門的主流品種了。

而120底片的機器60X60mm並沒有到最大值,還有個60X90mm,所以只能叫中畫幅。而既然做成中畫幅的成本要高得多,那麼它也就乾脆走專業高端的路子,機身結構和鏡頭品質也相應的向高端靠攏。於是,中畫幅的機器就是高價精品,非專業用戶也就不必問津了。

全畫幅的「全」和中畫幅的「中」,不是一家人,不說一家話

剛剛完成了一次全幅-中畫幅-全幅輪回,我分享下個人感受吧。

1、全幅中畫幅換機經歷:

前些日子貪戀富士中畫幅的畫質,我把索尼a73滅門,入了富士中畫幅gfx50r一機一鏡,使用了大約兩個月時間,終於還是出掉了富士中畫幅,再入索尼a7r3。

2、中畫幅的優點與劣勢:

優點:畫質真好,層次豐富,質感細膩,全幅機確實只能望其項背,尤其配合原廠鏡頭,真香。

劣勢:①對焦一般,抓拍基本會糊,適合風景或者靜態人像。如果轉接手動頭,峰值對焦准確性不足,要放大了細細對才行。而富士的對焦,在中畫幅里還算最好的。②防抖一般,機身沒防抖,暗光很容易糊片。③機身偏大,gfx50r是最小的中畫幅了,但是比索尼a7系列還是大了一大圈。雖然不算重,但是一大坨,這個看個人喜好吧。④鏡頭偏少,這是最關鍵的,鏡頭群不豐富,鏡頭是攝影創作的核心工具,沒有鏡頭,有些題材你就是拍不了,中畫幅的鏡頭,原廠貴副廠少,鏡頭群不豐富。先說原廠價格高,最便宜的價格都在七八千,新出的最入門的50/3.5原價近八千,特價降到4500,其他頭在8000到兩萬之間,而這么貴的鏡頭光圈最大隻能做到2.8。再說副廠少,我跟某國內光學廠開發人員溝通過,希望他們差異化開發一些中畫幅鏡頭,但他們告訴我,中畫幅市場保有量太少,富士可能不到萬台,工廠設計開模生產銷售,賣貴了沒市場,賣便宜了虧本,所以從市場角度,不如開發市場保有量巨大的全幅鏡頭。

3、個人體會

每個攝友心裡都會想到過:更大的畫幅,更牛的鏡頭。中畫幅應該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的都想體驗的,用了兩個月中畫幅,其間各種研究各種折騰轉接各種購買配件各種題材拍攝,帶給我很多震撼和欣喜,也帶給我很多困擾,我發現我有些陷入到器材的誤區里,沒法舒舒服服安安靜靜的拍照了,在經歷了陣痛後,我做了個艱難的決定,出掉幾乎全新的機器鏡頭,重回全畫幅懷抱,而且就選市場保有量最大,最大眾化的機器。所以回到索尼後,入手了國內第一批騰龍的70-180 f2.8鏡頭,真香。

不在器材上糾結的意義就是可以把更多經歷投入攝影本身。

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中畫幅的畫幅尺寸是43.8mm*32.9mm,而35mm全畫幅才只有36mm*24mm,從尺寸上中畫幅要大上不少。從畫質上來說,自然中畫幅有先天優勢。 但制約中畫幅流行的有三個因素,一個是價格,一個是便攜,三是綜合性能。

我們先說 價格
由於成像單元較大,成本就高。加上配套的鏡頭要求也高,基本上一整套配下來,它的價格將數倍於35mm相機。

再說便攜性
由於畫幅大,機身尺寸也就大,重量就更不用說了,而且由於鏡頭要覆蓋畫幅,像場也就大,因此鏡頭的體積也會大不少。因此整套系統在便攜性能上要差不少。

最後說說綜合性能
同等像素密度下,中畫幅的總像素一定高上不少,比如富士,動則5000萬+的總像素,這必然帶來的後果:連拍速度會降低,高感會差。我們從5DS這個單反時代高像素機來看就明白了,像素越高,對圖像處理器的要求越高,連拍速度如果過快,很可能無法處理那麼大的數據量;像素密度大,高感能力自然低。另外,高像素也將帶來大文件容量,一張raw估計要小100m了,那對於電腦和存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綜上幾個點, 制約了中畫幅的流行。目前中畫幅更多還是發燒友或專業人士使用。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可能下降,而技術瓶頸將解決。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也許中畫幅也將進入尋常百姓手中!

我看還是錢的的問題,如果人民幣太多使用不完,富裕到抓把撒把的程度,是我我還是要購買一套中畫幅數碼相機,高畫質,大畫質,何樂而不為呢?

愛攝影,喜歡著攝影,誰不想擁有更先進的利器呀?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多的攝影人是手裡沒錢,沒有多餘的錢,否則,一定會買一套中畫幅器材,追求攝影。徠卡,愛攝影愛得深的人肯定想擁有,只是因為錢的問題買不起而已。另外,中畫幅器材與之配套的鏡頭群不是很豐富,難以達到攝影人許多要求,這是短板。

因為貴,因為有短板,中畫幅器材的發展與銷量滯後,更多的人是買不起,望而卻步,無奈之下,只好改投它門。

權衡之下,佳能,尼康,索尼等全畫幅135mm數碼相機盛行開來,成為攝影的主流市場與攝影大軍,1萬以上3萬以下的相機,普通大眾還基本玩得起,特別是佳能系的,鏡頭群十分豐富,高中低檔應有盡有,打開了人們愛好攝影的大市場,至少半壁江山的份額。其次是尼康,索尼分食著攝影市場。未來,攝影的主流市場依然是全畫幅當道與流行,其畫質與像素及各方面性能已經成熟,服務於普通大眾,大眾有需求,器材的發展與銷量更會越來越完美。

百年來,中畫幅相機一直是以貴族的身份投放攝影市場,普通人士消費不起,從而遠離市場,脫離更多攝影人的視線,成為廣大攝影人沒有記憶的好產品一一永遠的貴族。

其實,關於中畫幅與全畫幅各自的優劣,大家已心照不宣。選擇時應該考慮的是:個人喜好創作需要畫質表現經濟條件身體狀況等

D. 中畫幅相機有什麼好的推薦

5月23日,富士在日本發布了新機—GFX100。這也就是富士繼GFX 50S、GFX 50R之後發布的第三款中畫幅相機,和GFX 50S、GFX 50R相比,GFX100最大的提升是像素。GFX100的像素為「1億200萬」,而GFX 50S、GFX 50R的像素才5000萬。

1億200萬像素的機子,肯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讓大家看看是一款什麼樣的機子。

富士GFX 100相機

富士GFX 100相機

一、感測器

GFX100採用了43.8mm x 32.9mm 的中畫幅感測器,正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底變大了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畫質的改變,還有出色的解析能力、更大的寬容度等。

而1億200萬像素的照片解析度非常高,畫面的細節會非常豐富。可能我光說大家沒感覺,我找富士發布的GFX100的樣片來給大家看一下,看了就能感受到1億200萬像素是什麼概念了。

富士發布的GFX100樣片

放大一點:

再放大一點:

再再放大一點:

有時間的朋友可以數數人物嘴角的汗毛有多少,畢竟看得很清楚。用實例來展示,大家應該能感受到1億200萬像素的魅力了。

二、5軸5.5擋防抖

5.5檔防抖補償是GFX100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它可以讓大家手持GFX100進行拍攝,極大方便了拍攝。另外,GFX100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款搭載了機身防抖的中畫幅相機。

支持5軸機身防抖

三、焦平面相位檢測對焦

GFX100採用了相位差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充分利用了遍布感測器的376萬相位差像素,從而進一步提升了GFX100的精準度。富士的人在發布會上說GFX 100相機的自動對焦速度是GFX 50R速度的210%。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對焦快並且精準。

另外,富士還給GFX100加入了眼控對焦,當大家拍攝人像時GFX100能鎖定人物眼睛,從而實現快速對焦。這項技術放在中畫幅相機中還是有很高的突破性的,你用著可能有點微單的感覺。

覆蓋幾乎整個畫面范圍的相位對焦點

四、連拍/4k視頻

GFX100的連拍速度是每秒5張,對比一下之前的GFX 50S最高連拍是每秒3張、1 億像素的哈蘇 H6D-100c 為每秒 1.5 張。所以GFX100每秒5張連拍,絕對算得上優秀了。

應該沒什麼人拿著中畫幅相機去拍攝,但是GFX100還是支持4K30p視頻錄制,再加上之前就有的麥克風等配件,拍視頻是能滿足需求的。

富士GFX 100相機

五、價格「親民」

GFX100的售價為9,999美元,摺合人民幣68990元。可能有人會說:7萬的價格還叫「親民」?這配置、這價格肯定是親民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哈蘇、飛思,都是1億級別的像素,哈蘇、飛思要二三十萬,你說7萬的GFX100價格是不是很「親民」嘛。

總結:機子出來後大家吐槽的點莫過於管44 33叫「大畫幅」的宣傳,以及機子顏值不在線,其它沒什麼其它槽點,畢竟這機子也找不出什麼槽點。

對於廣大攝影發燒友來說,未來可能要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買一台一億像素的相機。

看了一下朋友們的推薦,都很好,就是不太平民化,我現在用的是M4/3奧林巴斯,而它最新一代的是E M1X,性能出眾,雖然像素低一點,但是用特有的手持高解析度拍攝,可達5千萬。機身5軸防抖看達到7.5檔補償,關鍵是價格不到2萬,而奧族鏡頭卻是可選性最多,為你的攝影提供更多支持,有興趣不妨看看資料。

攝影新人類,左手飛思,右手富士。買台好相機,為了讓攝影圈的親人們都有快門按!

錢包鼓哈蘇、飛思,畫質沒得說;論性價比的話,選富士吧,gfx100,加幾只鏡頭配齊的話,10多萬。

如果不差錢我建議哈蘇X1DII50c。個見[握手]

首推富士GFX50S2,4433c的大底,5140萬像素,畫質、寬容度碾壓全畫幅。原有的價格、操控不便等劣勢也已不再存在。25900元的價格,低於一些全畫幅相機。帶五軸防抖,重量與全畫幅單反差不多,900克,外觀與自家1億像素GFX 100S相同,完全值得一試。如果還是覺得貴的話可以考慮二手的50R或者50S,10,000多點,買個轉接環就可以用起來。

中畫幅機器,首推哈蘇和飛思!這幾乎是中畫幅里最好到機器了!但是價格也最好,貴的要死!考慮到你自己玩,不搞商業!建議還是優選富士GFX50和賓得的645Z,兩款機器各有特點,顏色相對都比較艷!645z德味重一點,畢竟有德國血統在裡面!富士機器一直延續它自己體系的風格的艷麗!還有賓得機器因為推出時間長,所以鏡頭種類超過富士,甚至賓得645膠片機鏡頭也可以用在645z上,富士因為推出時間短,鏡頭品類有點少,產品線暫時略短!

口袋裡銀子足夠的話,中畫幅相機首選哈蘇!

有米的話可以上飛思或者哈蘇。飛思的後背是目前世界最好的民用數碼後背,但是不如哈蘇這么全面。個人建議是可以買飛思的後背組合哈蘇的系統。如果你是技術流,可以上阿爾帕和飛思後背的組合。

如果沒米的話就選富士殘幅吧,性價比擺在那。要是拍人像推薦哈蘇X1D 2,鏡間快門可以達到2000/S同步閃光,而且機器的工藝和逼格都遠勝富士,價格也差不了多少。

中畫幅機器,首推哈蘇和飛思!這幾乎是中畫幅里最好到機器了!但是價格也最好,貴的要死!考慮到你自己玩,不搞商業!建議還是優選富士GFX50和賓得的645Z,兩款機器各有特點,顏色相對都比較艷!645z德味重一點,畢竟有德國血統在裡面!富士機器一直延續它自己體系的風格的艷麗!還有賓得機器因為推出時間長,所以鏡頭種類超過富士,甚至賓得645膠片機鏡頭也可以用在645z上,富士因為推出時間短,鏡頭品類有點少,產品線暫時略短!

E. 單反相機一般多少錢

目前的中端單反一般指機械性能較強的C畫幅相機,單機價格都在5000-8000這個區間。佳能、尼康的是比較推薦的,因為這兩家比較普及,入門以後的進階會很方便,鏡頭選擇跟更多而且擁有的人更大,二手好出好入。

兩家目前市售最便宜的是D90,單機四千多。最貴的是7D,單機八千多。不過D90有點老,像素略低,機身性能等屬性也有點跟不上時代了。比較推薦60D或D7000這樣的比較標准而且相對較新的中端機。60D五千多,D7000六千多,水貨還要便宜些。

機身的選擇其實差不多就行,都是C畫幅,畫質的差異主要還是得靠鏡頭來提現。這兩家中端機的套機頭都是18-105和18-135這樣的大變焦倍數的狗頭,雖然焦段用起來方便,但沒有大光圈,畫質也一般,建議如果機身預算緊張,就買60D那類機身相對便宜的,把更多的錢投入到鏡頭中。比如尼康家直接上16-85,佳能家配17-40L,都是很好的選擇。(只要不是望遠鏡愛好者,這兩只頭的焦段覆蓋了廣角和人文,還帶一定的人像焦段,是日常足夠用的)雖然暫時多花了些錢,但是長遠看很久不會被換掉,實際上是省錢的。
另外的選擇就是尼康家可以收一隻18-70的頭配合機身,會得到接近牛頭的效果,這頭是個典型的以下犯上的鏡頭,後來尼康因為它影響高端頭銷量而停產了,很值得收一個二手。

推薦的中端搭配:
推薦:一:尼康D7000+18-70(18-70為二手) 價格在7000左右。(最推薦的組合,用這套組合找到方向後再進行升級也可以,不升級也足夠好用)
二:佳能60D+17-40L 大概在9000左右(但包含了一個紅圈頭,非常值得,以後升級全幅這頭還以做為廣角頭用)
三:尼康D7000+16-85/17-50F2.8 價格在一萬左右,有點貴了,但算是比較一步到位。
四:佳能60D套機+一隻50mm1.8鏡頭。價格八千左右,算是我推薦的最低順位吧,這套機好處就是即可以一鏡走天下,也可以用50mm1.8鏡頭拍拍大光圈的趕腳,壞處就是那個套頭很快就會被換掉,麻煩一些。

F. 全畫幅相機和中畫幅相機區別

全畫幅相機和中畫者讓幅的相機區別主要在感光元件的大小上。

全畫幅也稱為135畫幅,其大小為36mmX24mm,和膠卷時代常用的135膠卷檔喚大小一致。全畫幅的講法是相對於APS-C畫幅、半幅而言的。

中畫幅是指介於36×24mm的全畫幅及4×5英寸的大畫幅之間的成像尺寸。中畫幅常用的成像尺寸有645、6X6、6X7、6X9,645是指6X4.5(cm)。


提示:

各種畫幅感光元行嫌凱件大小示意圖:

藍色線為全畫幅,粉色線為中畫幅,黑色邊為大畫幅。

G. 哈蘇x1d-50c 中畫幅無反數碼相機好嗎

第一:你是棚拍還是外拍?
第二:你現在有什麼相機,有升級器材的必要嗎?
第三:這台機器適合你嗎?
X1D這台相機還是很不錯的,各種功能wifi,電子取景器,自動對焦,實時取景,中畫幅,像素的解析力都很棒,關鍵是機身小巧。哈蘇本來就是中畫幅領域的佼佼者,這台相機很好的詮釋了中畫幅也可以小到如微單一般的體積,想來哈蘇是下了不少功夫。沒有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H. 哈蘇歷史上那些經典相機,你是否曾擁有

在中畫幅相機領域,縱觀攝影界的歷史,哈蘇在其中的地位可以說是不言而喻。早期多次伴隨NASA登上太空,在月球上牢牢地盯上了名字,加之當時眾多明星的追隨,哈蘇中畫幅相機可謂占盡風光。

經典的產品總是不隨時間推移而變得黯淡,至今仍有不少用戶在使用哈蘇的經典產品,標志性的造型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除了廣為流傳的登月款500EL之外,你還知道其他嗎?

強大的圖像傳輸功能再配合哈蘇打造的圖像處理軟體Phocus 3,方便隨時查看成像質量,是為呈現出更加完美圖像的助力引擎。符合人體工學的簡約設計,不但帶來視覺上賞心悅目的體驗,而且在觸覺上帶來了更加平衡的感受。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演繹

長達 76 年的相機歷史,深耕於中畫幅相機的哈蘇,打造了龐大完整的中畫幅相機系統,沉澱了多年在相機領域的技術,從鏡間快門到焦平面快門,從膠片到1 億像素,變的是看得見的外觀,不變的是對影像的極致追求。

I. 哈蘇x1d ii 50c三代上市時間

哈蘇x1d ii 50c三代上市時間是2019年6月20日,現在售價為39990。X1D II 50C是一款緊湊輕巧的中畫幅無反相機,延續了上一代的設計風格,機身重量僅為 650g。配有50MP CMOS感測器,具有16位色彩深度和14級動態尺槐范圍。通過集成在相機系統中的哈蘇自然色彩解決方案技術,可以提供與人眼相似的逼真色調。哈蘇還為其升級了電子平台,包括一塊3.6英寸觸控顯示屏以及369萬像素的OLED電子取景器。支持60 FPS刷新率,擁有2.7FPS的連拍速度,可減少46%的啟動時間。同時遲彎,雙SD卡插槽也支持了更快的UHS-II標准陵旦友。

閱讀全文

與50c中畫幅相機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