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用普通家用數碼相機拍攝閃電啊(如何設置各項參數)
拍攝閃電是要講究技法和機遇的——用普通相機(無手動功能)拍閃電很困難的,特別是家用小型數碼相機!就算抓拍到了閃電,成像的噪點是無法控制到滿意程度的;如果你使用小型數碼相機拍攝,最好的辦法和技巧有:用三腳架固定好相機——把ISO設定到200或400,對准閃電相對集中出現的方位,對焦點調到無限遠,採用長時間曝光(利用B門和多次曝光技術),可以得到多個閃電相對重合的片子;當然這是很靠運氣和機遇的問題,夜晚進行拍攝噪點很大,選效果不好,且在野外拍攝危險性較大!!還得要有防止雷擊的防護措施喲~~~~~
❷ 怎麼拍攝閃電,有什麼技巧嗎
閃電是夏季常見的一種自然景象。每當暴雨降臨之際,大風驟起,烏雲滾滾,頃刻間大雨如注,傾盆而下。雷鳴電閃也隨之而來,轉眼之間,大地變成了另外一種景象。這時候多數人是回到室內躲雨,或者隔窗觀賞室外的雨景。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如何通過攝影來表現這種奇妙的大自然景象?就成了值得探討的問題。
說到閃電,我們常常會聯想起電影、電視中出現的電閃雷鳴現象,殊不知這些大都是人工製造的,並非真情實景。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誰也不會願意花工夫拍攝這種假的電閃雷鳴照片,為什麼電影、電視中都採用假的雷鳴閃電現象,而不去拍攝真景呢?這完全是由於攝制工作的需要,並非是真的閃電不能拍攝。就攝影來說,過去確曾有人拍攝出非常精彩的閃電照片。我們只要掌握了閃電的產生規律和拍攝技巧,是完全可以拍出精彩的閃電照片的。
拍攝閃電,人和照相機的安全都很重要,必須十分注意,不要因為拍照片而招致意外的危險。一般地講主要危險是遭致雷的襲擊,避免的方法是不要躲在大樹下邊、高層建築的邊上進行拍攝活動,以防止在拍攝時遭到雷擊的危險。
雨中拍攝閃電,還要注意不要讓雨水淋濕照相機和鏡頭。特別是變焦鏡頭,如果鏡頭筒上淋上了雨水,一定要盡快將雨水擦乾凈以後,再進行變焦使用,切不可使雨水浸人鏡頭內部,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在雨中拍攝閃電,最好在鏡頭前加用合適的濾色鏡,套上遮光罩(可以防雨水落到鏡頭上),有條件的還可以使用照相機防雨套,或者用塑料薄膜自己加工。確保照相機和鏡頭的安全。使用結束以後,還要細心地檢查、擦乾水漬,方可收起。
❸ 單反相機怎樣拍攝迷人的閃電 閃電的拍攝技巧
如何拍攝閃電歸結為以下四十個字,五句話:
先聽雷聲,後觀雲層。找對地點,支好腳架。光圈要小,快門要慢。耐心等待,大海撈針。野外拍攝,注意安全。
先聽雷聲,後觀雲層。
先聽雷聲?錯了吧?沒有錯!如果有人對你說拍攝閃電是抓拍,是搶拍,請你不要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閃電來得快,去得也快,人是根本來不及反應的。拍攝閃電是等拍。如果有人對你說拍攝閃電要等雷響了後連拍,也請不要相信,因為這也是不可能的。閃電先來,雷聲後到,這是人都知道的常識。我說的先聽雷聲,後觀雲層的意思是: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季節。一年中的第一聲雷一般是在三月份上旬來到,即過了驚蟄節氣之後,聽到雷聲之後,才是拍攝閃電的季節。其次,雷聲是估計閃電離開你有多遠的依據。由於拍攝閃電時的光圈是根據閃電的遠近來估計的(下面會談到),而正確估計雲層的高度對正確曝光是有幫助的。由於光速很大(每秒三十萬公里),我們可以忽略閃電光傳播的時間。而空氣中的聲速是每秒340米。根據看到閃電光到聽到雷聲之間的時間,可以估算出發生閃電的雲層離我們的距離。例如看到閃光後十秒才聽到雷聲,可以大致推斷出發生閃電的雲層離我們3.4公里遠。
找對地點,支好腳架。
拍攝閃電的地點很重要。由於拍攝閃電都用長時間曝光,就必須考慮背景光線的影響。一般要求背景光越暗越好。在城市裡拍攝,往往背景光線太強,曝光時間無法設定得很長,效果不會太好。如果有機會的農村,野外去拍攝,曝光時間可以設定得很長,就有可能得到較多拍到閃電機會。由於是長時間的曝光,當然應該使用比較穩固的三腳架和採用快門線或者遙控器(最好用B門或T門)。單反相機還應該用專用罩把觀景窗(VF)罩起來以免觀景窗漏光。
光圈要小,快門要慢。
光圈數據的決定要根據雷電的強度和雲層的高度。如何估計雲層的高度(閃電離你的距離)前面已經說過了。一般的規律是使用ISO 100感光度,拍攝大約8公里遠的閃電,f/8是最佳光圈選擇。如果閃電是在8公里以外發生的,最好是使用f/5.6光圈;如果是接近5公里,則使用f/11,當然拍攝太近的閃電往往是不安全的。
快門應該採用慢速,B門或者T門。由於不知道閃電出現在什麼時候,曝光時間越長越好,這樣才有更多的機會捕捉到閃電。想要在白天拍攝到閃電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背景光線太亮了。閃電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而且速度非常快。無論你的反應速度有多快,等你看到閃電,按下快門,在光圈打開之前,閃電就已經消失了。而且閃電的發生是偶然的,在同一地點連續發生閃電的機會是很小的。因此,拍攝閃電應在晚上。天空越黑暗,快門允許開啟的持續時間就越長,對拍攝閃電就越有利。
在拍攝閃電時,鏡頭焦距一般取標准鏡頭或略帶廣角。採用手動聚焦在無窮遠處。感光度一般設定為ISO100。
FC和DC哪種相機更有利於拍攝閃電呢?可以說各有長處,FC更好些。由於拍攝閃電是長時間的曝光,就必須考慮記錄介質在長時間,低照度下的特性。DC的記錄介質(CCD)在這種條件下,晶元的熱雜訊問題就變大了。因此,DC相機不可能有太長時間的曝光時間。而FC的記錄介質是膠片,在拍攝閃電時,膠片的倒易律失效會起作用。如果外界條件適合,背景光強足夠小時情況下,曝光時間可以長達十幾分鍾甚至幾十分鍾。這對於拍攝閃電是十分有利的。而DC就不能採取這樣長時間的曝光時間。用DC拍攝,曝光時間以不發生明顯噪點的時間為限(各種型號的DC降噪功能不一樣)。按這個時間來設定曝光時間,即使這次曝光沒有拍到閃電,也應該換下一張再曝光。好在DC的優點是拍攝不用膠片,即使拍了一大堆沒有閃電的廢片,只要有幾張也可以算是拍攝成功了。
這里順便說一說倒易律與倒易律失效。也只能點到為止,不作詳細討論。膠片經曝光後會起化學變化,這種變化的程度是用曝光量來描述的。曝光量是像面照度和曝光時間的乘積。即H=E*T,H就是曝光量,單位是勒克司*秒,E是像面照度,T是曝光時間。當像面照度高時,曝光時間就要縮短;當像面照度低時,曝光時間就要加長。只要總曝光量不變,效果也不變。這種總效果保持不變,像面照度和曝光時間可以互相調整的互易關系稱為倒易律。在照明光源恆定或頻率不太高(1KHz以內)的閃光照明時,這一定律是有效的。此時,膠片的黑化程度只和曝光量H有關,E和T可以互相調節大小。如拍攝運動物體時要求快門速度較高,即曝光時間T較小,則可由加大像面照度,即放大光圈來調節。
但是由於膠片的光化學特性,像面照度低於某個閥值或者曝光時間小於某個值時,膠片並不發生化學變化。也就是說,在特暗的環境下,無法用加長曝光時間來調整得到預定曝光量,在超短脈沖光的照射下,也不能用加強像面照度來調整曝光量。這就是所謂的倒易律失效。倒易律失效是膠片在拍攝夜空(星光,閃電,月亮等)時能採取長時間曝光的主要原因。
耐心等待,大海撈針。
所以我們說拍攝閃電並不是抓拍或者搶拍,DC的快門延遲也變得不重要了。主要是耐心等待,就象大海撈針一樣。如果用FC拍攝,則見到閃電就可以關閉快門(B門是釋放快門,T門是再按一次)。准備拍攝下一張。有些DC有定時拍攝的功能,如美能達D7可以自已設定時間間隔,定時拍攝多達99張照片。也許在這99張照片中會有幾張很好的閃電照片的。在拍攝閃電時,也可以採用多次曝光。也就是在城市裡拍好背景,再到野外黑暗環境里去拍閃電,最後合成能得到很漂亮的照片。
野外拍攝,注意安全。
最後,拍攝閃電時必須注意安全。特別在野外拍攝,由於閃電往往伴隨著大雨,雷擊的危險是存在的。拍攝閃電前,一定要通過觀察,摸清閃電的活動規律,以便作好准備工作。選擇拍攝地點時要遠離制高點;不要在樹下拍攝等等。如果能用紅外線遙控器或較長的快門線(美能達的電子快門線可長達5米)則更好。
❹ 用相機拍攝閃電有哪些技巧怎麼才能拍到
拍攝閃電千萬不要隻身一人在突兀的山頂拍攝,很容易把閃電給吸過來的。拍攝閃電單反相機要略優於微單,因為微單是利用實時取景模式,快門反應要略微慢於單反。拍閃電,首先要支好並固定三腳架,做好防雨應急措施。白天拍攝:連接好快門線,相機設置為連拍模式。相機面向閃電比較頻繁出現的方向,憑感覺,感覺閃電馬上出現或者發現閃電正在發生,馬上按快門,多按一會兒也無妨,因為有快門線,你再著急或者再激動,也是按在快門線上,這樣能保持相機的穩定。
❺ 單反相機怎麼拍閃電
夜間拍攝閃電注意事項:用全自動白平衡;用三腳架;最好用M全手動拍攝模式;光圈設置為(F16或F22);快門設置為(30 秒或B門,可根據拍攝要求及效果而定);用最低的ISO感光度(ISO 100);開啟降噪功能;拍時關閉閃光燈;最好使用快門線或搖控裝置;切勿讓周圍雜光直接進入鏡頭;鏡頭對住閃電高發區域並打開然後等相機曝光完(手動時則等閃電完後關閉快門)。注意並做到如此等等,那相信你的閃電夜景一定會拍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