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徠卡相機為什麼這么貴的離譜

徠卡相機為什麼這么貴的離譜

發布時間:2023-05-15 04:30:38

A. 徠卡相機為什麼會那麼貴比尼康等品牌好在哪

嗯,這個很難回答。我使用過大多數的徠卡旁軸相機,也是用過尼康和佳能單反,本身就是個職業攝影師和圖片編輯,也拍攝了不少項目,長期的和短期的。我把個人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首先徠卡的貴的原因並不是它一定就比尼康,佳能要好多少,這個好與壞其實要看是否適合你自己的拍攝習慣!最早尼康和佳能也是生產旁軸相機,和德國的徠卡競爭,後來在旁軸領域不敵徠卡,專項了單反直到現在!在大畫幅相機,中畫幅之後,誕生的小徠卡能不吸引人嗎!徠卡機身很結實,但現在的型號也會有些小問題,和原來的相機比做工要水一些,徠卡的鏡頭毋庸置疑,肯定比尼康佳能要來的更有個性,徠卡很小巧,輕便,做工相對精良,並且快門壽命很長相對於尼康和佳能。

但是,徠卡畢竟是個旁軸相機,比如 體育 ,風景這類題材,我想單反要來的更加實惠,單反相對便宜很多,而且鏡頭群龐大,可以適應多種拍攝風格。是個多面手,所以看問題要看你個人究竟適合什麼器材,徠卡更適合街拍和長期紀實項目。

LV為什麼那麼貴?

蘋果手機為什麼那麼貴?

貴的東西不一定好用,好用的東西不一定貴。

徠卡作為德國百年企業,大部分產品還是秉承著德國人的嚴謹來生產,徠卡相機很早就登上了 歷史 的舞台,要不是日本相機的快速崛起,說不定現在的相機發展還不會那麼快,徠卡相機在二戰的時候幾乎是每個戰地記者,新聞記者的最愛,直到現在,徠卡最具有代表性的M系列依然保持著手動對焦,並且在參數上實在是不能和日系廠商的產品相比。

徠卡相機自己知道自己的對手其實並不是佳能尼康,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進行生產,並且進軍藝術領域和 時尚 圈,成為相機界的奢侈品牌,徠卡基本都是慢拍,即便是微單相機,也是體積巨大,充分保證光學成像,因此在以前,徠卡常常作為禮品進行贈送,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身份的象徵,即便徠卡一點也不好用。

因為徠卡是老牌的光學品牌,而且德國人造東西還是比較扎實,所以,徠卡鏡頭的品質很好,結合了最優秀的光學設計,鏡頭用料也足,因此使用徠卡相機,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徠卡不好用,但是也非常想擁有一台徠卡相機,身份的象徵,華為手機拉徠卡入伙,就是想凸顯自己的高品質,借了徠卡的殼。

打個比方:如果為了遮體保暖不一定買阿瑪尼衣服,如果僅為了裝東西不一定買LV包。

這個問題,有點明知故問的感覺了,你怎麼不問LV包包愛馬仕絲巾為什麼貴呢?不過,也確實有很多人是真的想要刨根究底,看看徠卡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看看徠卡是不是真的要比佳能尼康更好。

你非要說徠卡Q有多好,我覺得確實有點閉著眼睛說瞎話了

對於這種相機,品味一下徠卡文化,就夠了

從功能和性能的角度來說,其實徠卡相機真不值得這個價錢,尤其是上圖最中間的這個徠卡SL,買了的基本上都後悔,有點坑爹的意思了,關鍵是沒啥收藏價值。最起碼,徠卡M10MP還有收藏價值嘛!

殊不知,國內現在很多東西,一旦評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價格飆升了。當然,徠卡不是死的固定不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徠卡是活著的在變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拋開價格,具體來談談徠卡都有哪些特點吧:

A,徠卡的精華在於M系列旁軸相機,這個旁軸相機曾經代表了世界照相機工業的最新潮流,不過,旁軸相機已經被單反相機徹底取代,這也是 歷史 事實。

B,徠卡的精華在於攝影鏡頭,並且是徠卡的旁軸相機的鏡頭,而不是徠卡的單反鏡頭。嗯,徠卡也生產過單反。

徠卡的旁軸的鏡頭,相對於單反鏡頭來說,確實先天就有一些設計的優勢。同時,由於徠卡不妥協,或者說,徠卡不致力於為窮人製造照相機和鏡頭,所以,就被立志普及照相機的日本廠商給基本淘汰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都用得起照相機,日本廠商確實功不可沒,這個必須要承認。但是,在追求普及的同時,日本廠商也只能不斷的妥協了。而徠卡堅持高標准,絕不妥協。

因此,從鏡頭的角度來說,徠卡確實可以發揮出更大的空間。

C,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其實還是單反更實用,或者說廉價的照相機更實用。

D,從成像質量的角度來說,畢竟徠卡相機的橡樹也並不是很高了,不能和尼康D850索尼A7R3這些相機相比的了。

你最多隻能說徠卡鏡頭有一種特殊的德味,至於整個系統的成像質量,還是說不上頂級的了。

E,從功能的角度來說,徠卡的旁軸相機,也都是手動對焦為主了。小型徠卡一體機或者徠卡微單,雖然也可以自動對焦,但是性能應該是非主流的了。

我用徠卡,隨便感受下徠卡的成像,為了讓你們看得更直觀,有的是直出片,有的經過一款名叫k22的膠片調色軟體簡單調色。多說無益,只要你用日式相機和鏡頭拍出這樣的片子我就無話可說。

徠卡是德國著名光學品牌,已經有了100多年的 歷史 。最早它生產35毫米旁軸取景膠片相機,後來也生產膠片單反相機、固定鏡頭袖珍相機、傻瓜相機等。進入數碼時代,徠卡也生產全畫幅M系列數碼相機、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APS-C畫幅數碼相機等。徠卡產品歷來以優質優價著稱,產品比同類型、同檔次日本產品如尼康、佳能貴出不少。這有幾個原因:

1. 最主要原因是品牌價值。徠卡這個名字,懂攝影的人一聽就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這是100多年多款經典產品累計下來的,代表著優異的質量、良好的耐用性和優雅的藝術品位。它已經脫離了攝影工具,而成為一種藝術品;

2. 徠卡產品的確有著頂尖的質量,尤其是機械質量和光學質量。它的理念與日本產品截然不同,不惜成本追求一種極致。從材料、做工處處以頂尖為標准,而不是日本廠家的既追求質量又追求性價比。比如,徠卡的一些數碼相機機身由一整塊鋁合金切削而成,半塊磚大小的鋁合金最後只剩薄薄的一層機身外殼,90%都切削掉了。這樣只是為了既輕又結實美觀。因此,它的成本也比日本產品高,從而造成了價格高;

3. 最近20多年來,相機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自動對焦、自動測光等越來越復雜。尤其是數碼相機,其核心就是電子圖像處理。而這些都不是傳統徠卡相機的強項,只能與日本廠家合作,購買感光元件、自動對焦組件、機身防抖系統等部件或技術。這也增加了相機成本。

總之,徠卡相機雖然貴,但貴有貴的道理。

徠卡誕生和發展的 歷史 我就不多說了,各種傳奇式資料都能夠在網上搜到。現在就圍繞問題談談。

徠卡從一開始製造35mm相機之時,就秉承著一定要製造小巧高畫質的鏡頭與之匹配,特別是其M系列旁軸相機可以說是徠卡相機的代言人。而M系列的鏡頭都是利用當時最先進的光學設計,和最優秀的鏡片製作而成,為進一步提高畫質,又加入改善平面像場的非球面鏡片,矯正對焦准繩度的浮動對焦設計,還有apo色差矯正設計,還有自家制鍍膜,這四項都是徠卡鏡頭獨步於天下的最大原因。因此,現在江湖上所講的徠卡相機基本上就是人們籠統地徠卡所有都好。其實這是片面的。我個人認為,徠卡旁軸M系列相機才是徠卡最傳統的繼承者。

至於尼康、佳能、索尼(美能達)、賓得、理光等日系廠商,只要稍懂一些相機發展史的人都知道,以佳能、尼康為首的廠商一開始都是以模仿徠卡的機身發展。恰逢當時日本在戰後高速發展,卻只能在機身模仿,光學設計和鏡片材料而未如徠卡造詣深厚。直到今天,日廠因為追求批量化、標准化才大規模佔領市場。如果單單從畫質、體積、設計、材料上看的話,徠卡可謂是依然保持極高水準——代價就是產量低、價格高。

德國相機工業在電子對焦時代已經消失了。

徠卡相機M系列就是松下相機直接換個logo。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日本代工的。

徠卡好在哪?和日系機同款,LOGO不同而已。當然因為價格貴,有時候某些參數會高些。

徠卡為什麼貴?是情懷。但不誇張地說,肯定是尼康或佳能或富士或賓得的某款機,換個LOGO而已。當然銷量小也是貴的主要原因。

德國不會造CCD感光器件,不會做自動測光系統,不會做電子快門,僅僅剩下手工鏡頭,讓你體驗下德系的色彩。其實六十年代的德國鏡頭已經大部分是日本代工的。

現在日本松下、索尼、京瓷這些廠商經常會發布暢銷機的德國貼牌機。CONTEX乾脆就是京瓷。

尤其是數碼時代的新秀松下、索尼會搞個德國認證鏡頭。而佳能、尼康、賓得、富士早已經不需要德國鏡頭的噱頭了。

膠片時代的萊卡很貴是因為成本和商業運作,數碼時代的萊卡很貴純粹是商業噱頭。

萊卡膠片相機好在質量過硬故障少,要說使用功能簡直不能和單反相比。

順便再說一個話題,所謂「濃郁的高反差德味」,也是近些年徠卡數碼化之後吹出來的,其實根本不是事實。在黑白膠片時代無所謂色彩,在1936年愛克發推出水溶性彩色膠片後,德國風格的彩色風格是低反差、低飽和度、色調偏暖調,這種色調歐洲人很喜歡,完全有別於美國柯達克羅姆那種濃郁的外偶式反轉片的色調。下面這張照片的風格才是真正的「德味」。

B. 徠卡為什麼那麼貴

徠卡設計做工無與倫比、方便攜帶、非常有范兒的德國相機品牌,已經有102年的歷史了。

雖然日系單反相機在市場銷量和智能方面被大眾市場佔有。但是徠卡相機,一直在百年來保持著少量精作的最初品質,這一點,任何智能單反,都無可比擬。

C. 徠卡相機為什麼那麼貴有什麼特別的嗎

首先性價比這個詞和徠卡本身就不太沾邊。因為它的同等價格在別的品牌力可以買到比它高很多的配置力。但是徠卡之所以這么貴而且還被人認可。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我總結為
1、品牌的沉澱,因為徠卡已經有百年歷史力,光是品牌的價格就要比別的牌子高,這個好理解吧。而且它還有一個自己的時代135就是因為它而來的。
2、它的畫質,因為徠卡的相機大多都是CCD感光元件的。這種感光元件目前全世界可以生產的也沒幾家,成本也比CMOS高很多,所以徠卡相機的本身成本就比其他品牌的高。
3、一種對徠卡的情懷,因為徠卡相機一直在延續膠片機時代的風格,它的復古,它的旁軸都是它的經典。買徠卡的人也都是為了找回當初玩膠片機的感覺才買的。
4、徠卡已經是相機里德奢侈品來,所以買來徠卡也是品牌與地位的一種象徵。

D. 徠卡相機為什麼那麼貴一個相機16萬裡面有金子也不至於那麼貴和小米合作出的手機偷工減料了吧便宜

徠卡是奢侈品,價格和普通消費品不是一回事。小米合作只是徠卡認證,跟徠卡的相機沒有1分錢關系。

E. 徠卡相機為什麼那麼貴

徠卡相機為什麼那麼貴
1、百年傳承品牌
徠卡相機為什麼那麼貴,徠卡相機已經具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一路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一直堅持品質的創新與發展,徠卡相機原始的設計理念:小型、使用簡便、低調不顯眼、隨時可用的照相機,被一直延續到今天,因此徠卡相機的尺寸和外觀變化並不大,改變的只是性能。
2、旁軸獨特設計
小巧的體積可以輕松放入口袋,用於拍攝時也不會引起拍攝對象的不安,安靜的快門聲則不會引發周圍的注意。旁軸相機採用的是聯動測距模式,相機上的測距儀和鏡頭的對焦調動聯動此做使用,比手動單反的磨砂對焦、棱鏡對焦甚至裂像對焦都要更快速准確。
3、德國品質製造
徠卡相機始終堅持德國製造,選用過高品質的材料,全程大部分通過手工製作。徠卡引以為豪的鏡頭採用手工裝配,對機器生產的鏡片、鏡頭零件進行配對,組裝的時候再根據鏡片之森段衡間的微小差異,再進行人工微調,每一枚徠燃仿卡鏡頭,在拆卸後都無法復原到原來的光學性能,必須回原廠重新測試調整。

F. 徠卡x2為什麼那麼貴

徠卡X2是德國經典相機品牌Leica於2012年推出的旗艦全畫幅固定鏡頭數碼相機,它的價格昂貴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品牌需求導致的高檔定位——徠卡作為相機市場上頗具歷史和聲譽的品牌之一,其相機所具有的技術含量和生產工藝可謂慶燃拆是世界一流。因此,徠卡相機的品牌溢價較高。

2. 全畫幅感測器配合精選鏡頭——徠卡X2搭載的是全畫幅CMOS感測器以及配合優質35mm鏡頭,這樣的搭配能夠獲得較高的畫質表現和拍攝藝術性,但壓縮了了成本效益,價格自然也就升高了。

3. 手工製造,極品生產難度挑戰——所有徠卡相機都由徠卡手工製造,每一部相機都需要經歷費時費力的工藝生產與檢驗過程,以保證品質和性能都在最好狀態,並且這種生產方法天生阻礙了生產規模化和成本降低。

因此,徠卡段銷X2相機因為其品牌溢價、全譽棗畫幅感測器和精選鏡頭、手工製造工藝等多種因素,所以價格昂貴,價格高昂是徠卡相機一貫的特點之一。

G. 徠卡相機為啥這么貴

徠卡相機為啥這么貴,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對於萊卡相機來說它的手感非常好。面對一台菜卡相機,可以不把她當作一件攝影工具,而是作為一件傳世的藝術品,所以每種菜卡相機都有著一定的收藏價值。

H. 徠卡相機為什麼比主流相機貴很多它貴在什麼地方

一架序列號為105的徠卡0系列原型機被拍賣出了1440萬歐元的天價,摺合人民幣約1個億,創下了全球拍賣相機的最高記錄,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牌子,聽說更多的是尼康相機,徠卡相機憑什麼能賣這么貴?

徠卡堅持機械工藝,其機械素質遠非一般相機可比,據說有一隊北極探險隊在極地拍攝照片,他們使用的是清一色的徠卡機械相機。因為在那樣的低溫環境下,大多數電子元件都失靈了,只有機械相機才能正常的工作。徠卡旁軸相機沒有五棱鏡和反光鏡系統,加上做工相當嚴格的布簾快門,使之實際可用快門可以突破單反的“安全快門”的限制,使其使用起來比尼康等單反相機更好用,更精準清晰。現在的徠卡有了高檔奢侈品的屬性,每一款都有工匠手工打造,是身份和財富地位的象徵,自然使其價格不菲!

I. 萊卡m9為什麼貴

萊卡m9相機昂貴侍歷蠢的原因:萊卡相機是德國萊茨公司生產的,屬於奢侈品。它以結構合理,加工精良,質量可靠而聞老陪名於世。是世界各國競相仿製生產的名牌相爛渣機,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萊卡的做工用料都優良,人工投入大,生產數量少,生產成本高。而且相機功能定位特別,數碼旁軸相機(聯動測距)的競爭對手少,幾乎沒有能夠完全替代的產品。

閱讀全文

與徠卡相機為什麼這么貴的離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