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徠卡和蔡司是一個檔次嗎
在品牌知名度上,蔡司和徠卡差不多,而且蔡司在中國的知名度甚至不如徠卡,因為蔡司已經很多年沒有涉足民用產品了(市面上唯一能被普通消費者看到的東西)是蔡司眼鏡鏡片,目前蔡司的主要產品普遍應用於醫學、天文、半導體等頂級科研領域,如顯微鏡、數碼投影儀的光學模塊、天文天象儀等專業設備相比,普通消費者,遠在天邊。
另一方面,徠卡一直在深耕民用光學領域的產品,比如徠卡相機、單反、鏡頭等,當然它的知名度會更大,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畢竟,華為與徠卡的合作可以說是一塊金字招牌。它為華為和徠卡增加了許多品牌的曝光率。
但在企業技術沉澱方面,蔡司勝過徠卡。由於徠卡只是民用產品的生產單位,其定位更類似薯備於聯想等綜合廠商,但定位更高端。而蔡司則是一家集光學底層研發+產棚春品生產於一體的復合型公司。簡單地說,蔡司能生產出徠卡能生產的一切,但徠卡可能無法生產出蔡司能生產的東西。
萊卡與蔡司是兩家不同的公司。萊卡主要是相機製造。蔡司主要是鏡片製造。
如果看攝影這個圈子的話,徠卡地位超然,逼格拉滿。
如果看光學設計能力,蔡司甩徠卡幾百個身位,真正的世界頂級光學設計廠商,無數傑出的工程師。能制鏈手耐造世界最頂尖光刻機鏡頭,獨孤求敗。
今天拿到蔡司zx1拿來和我的徠卡q2對比了一下……從手感,蔡司更有科技感,徠卡就有一如既往的復古感!蔡司是35的鏡頭,徠卡就是28鏡頭!
拍了一些原圖對比,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你有四萬七……你會買蔡司?徠卡?還是一平方?
⑵ 徠卡相機和蔡司相機哪個更好
蔡司比較厲害。
就攝影領域來說,優秀鏡頭選擇徠卡大於蔡司,因為蔡司離開攝影領域很久了,如今市面上的蔡司鏡頭,都是蔡司授權由第三方生產的,比如索尼吵運猛相機的蔡司鏡頭,就是蔡司授權索尼自己生產打上蔡司logo,比如徠卡M口的蔡司鏡頭則乾脆就是確善能付費購買蔡升橋司LOGO自己生產的。
如果跳出攝影領域,蔡司是NASA的供應商,有零膨脹玻璃技術,太空那支哈勃望遠鏡、各國環地球衛星的鏡頭,好多國家級天文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望,醫學領域有各種光學設備悄罩。
還有好多軍用設備上的光學技術,都有蔡司的身影,而徠卡只有攝影鏡頭和顯微鏡、全站儀。另外徠卡被其他企業首次收購和出售,而蔡司據說是戰略企業禁止出售,所以蔡司比較厲害。
⑶ 徠卡 相機好不好,是什麼樣的牌子
「徠卡」是個德國牌子,這個牌子應該可以算是照梁螞相機里頂尖級的牌子之一了!第一款135膠片的相機就是「徠卡」出的,我家裡有本書,是介紹最經典品牌的相機的,那本書里說「徠卡」的相機可以用從爺爺用到孫子,質量很好念升!並且聽說「徠卡」有個廣告,是一個胖子單腿站在相仔渣老機上,可相機沒事!
雖然我曾經聽人說,「徠卡」相機就是玩兒錢的相機!可我覺得這個牌子能玩兒錢也有它的道理!德國的相機鏡頭應該算是世界上最棒的了!聽說要比日本的還好!並且還聽說「徠卡」相機不是機械化生產的,是手工拼裝的!這應該也代表了德國人的認真!
再說句題外話,就是我聽說美國哈勃望遠鏡的鏡頭是德國的!不是「徠卡」!可什麼牌子就記不清了@_@
⑷ 相機的徠卡是什麼意思
徠卡相機指的是徠卡品牌的相機,徠卡是135畫幅的開創者,第一台135畫幅相機就是徠卡生產的,超過100年的老牌子了,而且徠卡是攝影光學領域里唯一可以與蔡司PK的光學巨頭,在攝影領域屬於泰斗級的品牌,很多名人、著名攝影師都喜歡用徠卡的相機,當然咯價格也是巨高的,一台徠卡M240機身+入門級M50/2標准鏡頭,水貨都要超過4W了。
⑸ 有一個叫卡什麼相機
相機的話有一個叫徠卡得,是德國的牌子,徠卡的相機質量很好,而且高端膠片機相當厲害,多半相機都是卡片機,但性能和單反,微單是森清一個水平的。當然還有一個叫卡爾蔡司的好春雹鏡頭。這不是友帆一種相機,,而是專門給相機生產鏡頭的
⑹ 萊卡和蔡司哪個技術好
徠卡就好比是景德鎮(或者中國其他 歷史 悠久的古窯)陶瓷,蔡司就好比是日本陶瓷。
你說是景德鎮的陶瓷技術高,還是日本陶瓷技術高呢?
在中國,依然有大量中國人認為景德鎮陶瓷世界第一
關於這個徠卡和蔡司的問題,我具體談談:
(我的QQ拼音輸入法,不認識徠卡,也不任何萊卡,唉!)
一、徠卡相機,最具代表性,或者說最純粹的徠卡,是徠卡M系列相機和M系列鏡頭
其他的徠卡,很多都不是純粹的徠卡了,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二、所以,談徠卡,基本上只能談徠卡的M系統
三、那麼,徠卡M系統究竟怎麼樣呢?
a,徠卡M系統,從像素數量來說,是多少萬像素呢?
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詢一下。
b,徠卡M系統,現在很多人還在用膠片時代的徠卡。
現在早就是數碼時代了,膠片時代的徠卡鏡頭,究竟幾斤幾兩,你難道心裡真的沒有一點數嗎?
c,未必日本真的復制不出徠卡鏡頭?
你要明白,攝影鏡頭,並非是什麼真正不得了的高 科技 。
不要把攝影鏡頭神聖化了。
四、當然,光學技術,不只是攝影鏡頭的技術
五、好吧,這里還是只談攝影鏡頭的技術
六、單純就攝影鏡頭的技術來說,還是談談蔡司和徠卡
a,徠卡的攝影鏡頭, 歷史 上來說,就是為10-12寸的照片進行終極優化的。
沒錯,尺寸只是10-12寸,不是24寸,更不是48寸,也更不可能是為電影大屏幕而優化的。
b,蔡司的攝影鏡頭,種類繁多,用途多樣,比徠卡要豐富太多了。
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膠片時代,如果你追求成像質量,你不可能看得上徠卡啊,因為很明顯,祿萊和哈蘇難道是吃干飯的?祿萊和哈蘇,用的是什麼鏡頭呢?
c,為什麼索尼要和蔡司合作?
索尼作為電子 科技 最強大的日本影像廠商,索尼的選擇,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d,天下鏡頭,據說都來源於蔡司?
好像大概是這么回事吧。
高 科技 ,之所以高 科技 ,最關鍵的還是技術原理和技術創新,不是具體的生產製造。
當然,有些東西,你生產製造不出來,不是你生產製造工廠的問題,而是你的技術原理和技術創新的問題,是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問題,不是工人不行。
都什麼年代了,還要鼓吹工匠精神?
難道你真的不知道工匠精神是怎麼回事呀?
科學家是最重要的,工程師次之,工匠最後。
當然,人人平等,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
只是,誰最重要,依然是無法改變的。
你說呢?
我們非要把我們的陶瓷技術吹噓為天下第一?
醒醒吧!
徠卡和蔡司之所以有名,並單單因為這兩家公司已經超過百年的 歷史 ,在於他們的光學產品擁有很好的光學品質,並且不斷地在光學技術上取得突破。
1846年30歲的Carl Zeiss在德國的Jena鎮成立一個精密光學儀器加工廠(蔡司的前身),並於1847年生產第一台顯微鏡。1866年起,在恩斯特·阿貝和奧托·肖特的協助下逐漸在顯微鏡領域有了很大的發展,並開始生產光學玻璃。1888年蔡司開始涉足攝影業。
蔡司在二戰期間蔡司一直為德軍生產光學產品(代號BLC,防止敵方探明生產廠家的位置),包括陸軍和海軍的望遠鏡、測距儀以及射擊瞄準具,還有空軍使用的轟炸瞄準具。舉世聞名的T鍍膜成為了德軍重要的 科技 機密,因為鏡片不會因為反光而暴露位置。在戰爭結束前蔡司的技術被盟軍盯上,生產、研發的人才分別被英美和蘇聯接收,分拆為卡爾·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和卡爾·蔡司·耶拿人民企業(VEB Carl Zeiss Jena),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後才重新合並,成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蔡司。
1849年23歲的數學家Carl kellner在德國Wetzlar鎮設立光學研究所,主要生產顯微鏡和相機鏡頭,這個研究所就是徠卡的前身。1865年機械工程師Ernst Leitz成為該研究所的主要合夥人,並在1869年取得經營權,更名為Leitz公司。
1913年Leitz研發部主任Oskar Barnack打造出傳奇性的Ur。Ur是徠卡相機的原型機,使用電影攝影機的35mm底片,但將格式改為電影格式的兩倍長,成為24x36mm,Ur成為世界第一台135格式的相機,縱橫比也隨之從4:3變為3:2。
1954年徠卡發布M3,它跨時代的設計影響了往後50年裡大部分相機的製造,包括:首款量產插刀接環鏡頭系統、首創上片撥桿、首創觀景窗自動視差補償與自動框線切換,並且首開相機左右2:3的設計風氣,M3的出現全面性的改變了後世相機設計的走向,M3的許多重要特徵依然留存到今天的相機設計上。徠卡(Leica)源自Leitz和Camera,如今徠卡不再局限於相機。
如果僅僅把徠卡和蔡司放在一起做比較顯得形單影只,和他們同一隊列的還有Nikon、Pentax、Minolta、Canon等。比如在1970年代,日本單反相機不僅比徠卡和蔡司在價格上更有優勢,在性能參數上也技高一籌,搶走了很多屬於徠卡和蔡司的市場份額。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現在數碼相機產品分為了日產和德產兩大陣營。日產相機包括松下合作的攜帶型數碼相機Digilux、D/V/V-Lunx系列;德產相機包括傳統的M系列、APS-C畫幅無反可換鏡頭TL系列、全畫幅無反SL系列等等。在經濟全球化的鏡頭,不管是徠卡、蔡司還是其他,所有的零部件不再僅限於一個國家製造,二十來自世界各地。
那徠卡和蔡司兩者的技術來做比較有點矛和盾相比較的意味,他們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短處,僅僅只能拿出各自的產品來做比較。徠卡和蔡司給時代所帶來的巨變和影像是不可磨滅的。他們本身也變成了斑駁 歷史 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他們能不能再堅持100年。
不知道上面的回答都是為什麼而來的,明顯不懂。
如果你問的是單反,那毫無疑問萊卡吊打蔡司,因為蔡司根本不做單反。
不過你既然問的是技術,那應該指的是光學技術了,這么跟你說吧,二者不是同一檔次,我說的是全世界的光學公司都跟蔡司不是一個檔次的,當然指的是同類型,你不能說去拿做光源的來跟做鏡頭的比。
還有一點要注意,做相機鏡頭只是蔡司的一個小小分支,大到哈勃望遠鏡,微觀到顯微鏡,普及到眼鏡,還有你在醫院看到的西門子最新儀器等等,蔡司都是頂端供應商。就連大法天下第一的索尼也要抱一抱蔡司的大腿。
當然萊卡也是十分牛,總的來說德國的光學確實牛,這一點就算美國也不敢託大。
這倆不好比。萊卡主要做棱鏡,精密儀器,和相機。蔡司做相機鏡頭,顯微鏡,天文望遠鏡。業務范圍其實不太一樣,蔡司的眼鏡不錯。
看了各位大神的回答我忍不住說兩句。
這個問題頗有挑起口水戰的意味,就像問尼康好還是佳能好一樣。突然想起台灣有個攝影家的話:「諸君默默,讓圖片說話。」
這兩家的頭都不算普通大眾的消費頭,只是小眾的,當然人家的定位也是面向「專業」人群。在這個全民攝影的時代,這兩家都一直堅持著全手動,光這一條就會失去一大半的潛在消費者,廠家難道不明白嗎?再說價格也不菲,讓大多數普通攝影愛好者都望而卻步。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買得起或買不起,而是值不值得買。花十萬買套徠卡拍出來的圖片就能達到瑪格南大師們的水平嗎?未必。花兩三萬買個蔡師頭就能讓自己的圖片獲國際大獎嗎?也未必。然而花同樣的錢卻有更好的選擇和更多的玩法又何樂而不為?
作為鏡頭的使用者,首先考慮的是這鏡頭能否滿足自己的拍攝需求。我用尼康或佳能的頭是否能滿足自己的拍攝需求?是否有必要花多出數倍的錢升級到蔡司?它們之間的成像差異是不是直接影響到了自己的作品?
脫離作品去分析兩個世界一流鏡頭廠商的技術哪家強太抽象了,至少付上自己的作品對比,這樣也能讓我們這些看熱鬧的有直觀感受。
負責任地說應該是萊卡,蔡司我也有用過,差別不小,萊卡拍出來的清晰度以及細節方面遠遠好於蔡司。
兩者拍攝風格不一樣,萊卡飽和度高,色彩鮮艷,銳度高,拍人文好。蔡司拍風景很不錯,拍藍天大海都不需要後期,解析力強,解析度高。
蔡司的 歷史 更久遠。從圖中詞條「恩斯特·阿貝」就能看出來(源自焦點攝影網路全書,1968,第1頁),德國物理學家,耶拿大學教授,1866年加入蔡司光學廠工作……徠卡的一大核心人物是巴納克,利用當時廣泛生產的電影膠片的便利,設計24*36畫幅的小型相機,一路發展成M系列,徠卡公司的光學研發方面也號稱是最早引進計算機輔助設計……
⑺ 徠卡和蔡司究竟哪家強,來看各領域最強旗艦對比
在光學領域蔡司的實力遠超徠卡,精密光學儀器例如手術用的體式顯微鏡、眼科光學儀器都為蔡司都是第一塊牌子。電影鏡頭領域蔡司不是第一也是第一之一,民用攝影鏡頭領域蔡司也是鼎鼎大名,從135相機到中、大畫幅相機鏡頭均有涉及。相比之下徠卡的業務范圍較小,升碰裂主要是135相機攝影鏡頭,然後還有些測繪儀器等光學設備在賣。
如果將劃分范圍細分到攝影鏡頭領域,吵閉ZEISS的經典代表作是HOLOGON 15mm F8,固定焦距固定光圈的一個超廣角鏡頭,這鏡頭最大特點是只有三片鏡片,其畸變指標是0%!相比之下NIKON14-24 F2.8G在14mm端有+4%的桶形畸變,並且還用了14片鏡片來製造。
LEICA的經典代表作是Noctilux 50mm F0.95ASPH,夜之眼,史上最貴的標准鏡頭,吵肢沒有之一。
⑻ 華為徠卡蔡司什麼意思
蔡司和萊卡是兩個高端相機製造商,意思是華為諾基亞按蔡司和萊卡制定的標准做鏡頭和使用其一些專利技術
⑼ 德國的萊卡和卡爾蔡司的區別
德國的萊卡和蔡司都是世界傳統高叢相機最著名的照相機品牌
萊卡在135傳統相機領域佔有絕對領先優勢
蔡模御司早期生產120相機
二戰中被蘇聯佔領
後來只生產鏡頭
現在的索尼單反相機就有用蔡司的鏡頭
德國的旦念岩鏡頭實在太好了
所以價錢相對較高
不是一般人消費起的
⑽ 「徠卡相機」,」哈蘇相機「,「蔡司相機」哪個最好
蔡司已經接近20年不生產相機和鏡頭了,只提供設計、材料和品牌服務,市場上的蔡司相機、蔡司鏡頭,絕大部分都是OEM的。
徠卡是135畫幅的開創者,代表了135畫幅最高的光學成就,注意是光學,不是相機功能。
哈蘇專注120畫幅,120畫幅里哈蘇就是個豐碑,以前NASA太空計劃裡面總有哈蘇的身影。
因為135畫幅和120畫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所以沒法比較,就像法拉利和悍馬,你是比速度呢還是比越野能力?不同維度,皇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