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老相機是什麼意思

老相機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6-08 15:37:41

❶ 老相機鏡頭前的數值代表什麼意思從家翻出來的相機,不會用,希望大

橙色的是對焦環,前端白色的是光圈環,中間的數值是景深范圍

❷ LOMO相機是什麼

Lomo是甚麼?
從一部前蘇聯的古舊相機開始 1984年,在原蘇聯一個專門生產軍事光學鏡片的工廠Leningradskije Optiki Mechanitscheskije Objedi nienie (Lomo)開始研發一種小型、可以隨身攜帶的間諜相機。
1991年,兩個奧地利的學生在布拉格買到了這樣一部造型古舊、頗有原蘇聯社會寫實主義風格的相機,當把它帶回維也納之後,竟然成為地下藝術圈、文化圈的新寵兒。由於需求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兩個學生在1995年跑到聖彼得堡去要求這個早已關閉的工廠重新開張,再生產Lomo相機。
Lomo在當時灰暗的政治及經濟因素下,給予大眾簡約的喜悅,就是那屬於人們的相機。我們跟政治或軍事扯不上任何關系,或者,我們較接近達達主義或那些關於荒誕玄學的學說。Lomo藉即興的創作追求自由。Lomo就是自由地隨意遊走。即興就是自由和快樂的關鍵。
今時今日,如果你還以為「傻瓜攝影」意味著落後,那就是你遠遠落伍了,因為目前在歐洲和日本,這種「 LOMO隨興攝影風格」可是大大地盛行! 想拍什麼就拍什麼,連續拍,不理會正統的攝影規矩,只講究個人的隨意性、真實性。也許你不認為這是藝術行為,只不過是青春期的情緒發泄。但是,你錯了!這就是藝術,是一種新興的攝影藝術!
這些推廣且秘密傳播的 Lomo相機及它拍出來即興的照片的人就是「Lomoer」,全世界從古巴到日本、越南,有無數LOMO人在說:「Lomo不止是一種創作性的攝影,而是一種存在的方式。」Lomo的創作理念是:「要快、不用多想、對周遭的環境張開眼、多吸收,享受溝通。」由創意和動力組成的Lomo,開放予每一位好奇和喜愛按快門的你。藉著Lomo,藝術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滲透出來。
打從奧地利學生和他的朋友們把用 Lomo拍的宴會照片,或日常每天一景一物放在廚房牆上展示後,他們就開始「Lomo Wall」的交流活動。1997年更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第一屆的Lomo世界大會,展示1.5萬張照片,整個展示牆長達108米。 Lomo World Archive把相片拼貼在一起,為我們的社會建構一幅幅動人的馬賽克畫。
Lomo相機的特色是鏡頭寬(32mm)、速度快、色彩強烈、沒有閃光燈,在燈光越暗的情況下照出來效果越好。它還有一種特殊的「隧道效果」:照片的四周會顯得比中間暗很多。不過這些技術上或光學上的特性都不是Lomo的特點。它的主要吸引力反而體現在一種跨地域性的地下創造活動。
擁有 Lomo的名人還真不少(其中不乏搞科技音樂的人),如Moby、David Byrne、Pulp樂團的Jarvis Cocker,甚至Arafat都聲稱他是Lomo地下會社的一員。Lomo的宗旨就是要藉千千萬萬的Snap Shots去紀錄地球上的一事一物。
Lomo一直都在尋找那自然的,即興的美學。這是一種新的攝影取向,構圖與對焦都已過時,模糊與隨機性才是潮流,才是經典。這種Lomo的態度解放了所有傳統意念的追隨者。不要想,只管拍!Lomo人並不會受古老攝影模式所限制。相片就是Lomo的根本。沒有甚麼比新鮮的Lomo相片感覺更美妙的了。Lomo圖片收集、欣賞並展示所有精彩的照片,有神秘的,愉快的,有模糊的,沉悶的,簡單點說,即是生活中的所有。
找個位置,躺下來好好享受。又或者,拿起你的 Lomo相機,與我們分享你的照片!向世界展示你的傑作,你的幸運事情,你奇怪的攝影觸覺,以及你最個人的攝影視野。現在就抽出你的Lomo相機,拍下你身邊的人,把他們扯進你獨特的視野吧!不需要多想,只要快 。
現在就馬上開始,請不要忘記:你就是 Lomoer.

新地下藝術潮 i 引爆 Lomo 新生活!
沒有午夜獨自在網上漫遊,你不會知道,這個城市瘋狂寂寞到什麼程度。有一張網上的黑白照片讓人印象深刻:一個男子伸出手,擋住鏡頭。看不見他的臉,由於拍攝距離太近,整個人有些變形,給人以慌亂、失衡的感覺。照片下附了一句話: 「 其實我一點也不高興,我也不難過,我想怎麼樣我也不知道,我混著! 」
當時看了就有一種發自肺腑的痛感。誰也說不出這幀粗糙、不加修飾的影像怎麼會牽扯出這樣一種情緒,真的太貼切。也許拍攝者只是出於偶然 —— 偶然有個男人映現到他鏡頭中,他不假思索地按動快門,男人本能地伸手去擋,相機略微晃了晃 —— 生活中總有太多太多的偶然。當他把照片貼到網上後,有人看到了,感動了,然後也想拍這樣的照片,於是開始尋覓這樣的相機和這樣的偶然。無數 Lomo 迷都是這樣開始了他們的 Lomo 游戲。

Lomo 的真相

「Lomo 的真相其實是個極其不精密、有缺陷的相機,但是裡面有了人的情感和發揮,就不一樣了。 」
這種粗糙的、毛病很多的老古董相機將很多人從傳統攝影美學的窠臼中解脫出來。不需要去調光圈、焦距,不在意拍攝的角度或者姿態,隨心所欲地拿起來就拍,這時影像被賦予了更深的意義,那就是你在這一瞬間的感覺!而用 Lo-mo 相機拍照的一系列不確定性,也正成為迷人之處:對焦可能不準,色彩可能還原不好,還可能有暗角 …… 相機本身的不確定性,再加上拍攝者在拍的過程中還會隨心所欲地製造一些偶然,比如調整感光度,將正片負沖,等等,所以完全不知道拍出來是什麼效果。這是一個很好玩的過程,甚至連現代攝影早已能規避的暗角,也成為一種帶有復古色彩的流行!
玩 Lomo 的人還熱衷於在相機上添加一些古怪的功能,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意。 SuperSampler 可拍 4 格直下的連續動感照片,配上幾句夢囈,就成了最酷的四格漫畫; Col-orspalshFlash 內置了濾鏡滾動條,可同時放入四張顏色濾鏡,可以隨意選擇喜歡的閃燈顏色,令照片更古靈精怪;最絕的是 Holga ,焦點不實,色彩怪異,而且後蓋不嚴,容易漏光,而廠家居然還理直氣壯地附送 3M 黑色防漏光膠帶一卷,讓拍攝者自己控制是否漏光以及漏光的程度! Lomo 相機普遍價錢不貴,但經常可能遇到螺絲脫落等問題,所以它的短命或長壽似乎也完全取決於運氣。
「 讓意外及命運決定照片的效果 」—— 人是不能對抗偶然的,那麼,就要學會欣賞它!

還原與顛覆

拍照原本是一種極具儀式感的體驗,面對鏡頭,人們充滿著忐忑與期待,不知道那個奇妙的魔盒裡將會誕生什麼。然而,數碼相機的出現,讓攝影徹底蛻變成了一個廉價的消遣。下一秒,你就可以在顯示屏上看到照片的效果,如果不理想的話,那就馬上刪除重拍。
也許,當一件事情變得太容易,就不再有意思了。看似隨意的 Lomo 卻有一個極高的門檻,那就是拍攝者要富於想像力並且不怕麻煩,懂得欣賞過程的美妙。裝膠卷,拍攝,沖底片,掃描,等等,其實非常挑戰人的耐心。 Lomo 在當今社會重生的意義本就不在於其效率,而在於那種返璞歸真、反潮流的精神!
把簡單的過程復雜化,把復雜的美學簡單化,把不完美藝術化,還原與顛覆成就了一種世界性的地下藝術潮流。

LOMO攝影的10大規則:
1. 隨身攜帶 --- Take your camera everywhere you go.
2. 隨時使用 - 無論白天或黑夜--- Use it any time---day and night.
3. LOMO是生命的一部分--- Lomography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your life, but part of it.
4. 拍,隨心所欲--- Try Shoot from the hip.
5. 盡可能地接近你期望中的物體--- Approach the objects of your lomography desire as close as possible.
6. 不要思考--- Don't think.
7. 快速--- Be fast.
8. 你不需要預先知道你會在照片中得到什麼--- You don't have to know beforehand what you captured on film..
9. 隨便組合你的照片--- Afterwards either.
10. 不要理會這些規則--- Don't worry about any rules.

2" Lomo是甚麼?"

Lomographic Society的宗旨就是要藉千千萬萬的抓拍[Snap Shots]去紀錄地球上的一事一物。

作為忠實的Lomo射手,你要能人所不能,任何情況下都能拍出好相片。這些精彩的Lomo照片會製成Lomo牆,並列展示每一位Lomo射手的傑作。

這個偉大的計劃藉Lomo 世界文獻[World Archive]得以具體化,為我們的生活作Lomographic式的記錄。Lomo World Archive把相片拼貼在一
起,為我們的社會建構一幅幅動人的馬賽克圖畫。由創意和動力組成的Lomographic Society,為每一位好奇和喜愛按快門的你敞開。藉著
Lomography,藝術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滲透出來。

Lomo On!

相片就是Lomography的根本。沒有甚麼比新鮮的Lomo相片感覺更美妙的了。Lomography收集、欣賞並展示所有精彩的照片,有神秘的,愉快的,
有模糊的,沉悶的,簡單點說,即是生活中的所有圖景。
找個位置,躺下來好好享受。又或者,拿起你的Lomo相機,與我們分享你的照片!向世界展示你的傑作,你的幸運事情,你奇怪的攝影觸覺,以
及你最個人的攝影視野。
現在Lomography已准備好鯨吞你所有的照片!

現在就馬上開始,請不要忘記:
你就是Lomo射手。

前提是只要你有LOMO相機,你就有了這個自由和名稱,無論照片如何,拍攝的快感是絕對的,只有不停的按快門,只有不停的將生活的瞬間捕捉,
只有不停的上膠卷,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和諧,不必有電腦的連線,不必有顯示屏幕觀看效果,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時代伴隨著LOMO到來,因為沒
有一張照片是正常的,因為偏色效果或者偏光效果的作用,所有的照片都是作品,因為從一開始已經與眾不同。

變異的業余攝影
Lomo:不止是全新的懷舊

由10年前在維也納創辦開始,Lomographic Society一直都在尋找那自然的,即興的美學。這是一種新的攝影取向,構圖興對焦都已過時,模糊
與隨機性才是潮流,才是經典。這種Lomo的態度解放了所有傳統意念的追隨者。不要想,只管拍!Lomographers並不會受古老攝影模式所限制。

Lomography藉即興的記錄和個人的經驗以及一台由俄羅斯聖彼得堡生產的迷你相機,為抓拍[Snapshot]文化展開一場革命。Lomography在灰暗
的政治及經濟因素下,給予大眾簡約的喜悅,就是那屬於人們的相機。我們跟政治或軍事扯不上任何關系,或者,我們較接近達達主義(www.anti-
art.com/misc/tzara.htm)或那些關於荒誕玄學的學說(www.pataphysics.com)。Lomograhpy藉即興的創作追求自由。Lomography就是自由
地隨意遊走。即興就是自由和快樂的關鍵。現在就抽出你的Lomo相機,拍下你身邊的人,把他們扯進你獨特的視野吧!

ANALOG VS. DIGITAL 模擬與數碼的對戰

Lomography是模擬技術[Analog]的死硬派,那麼我們為何上網?

這是數碼化的年代:人工智慧,復制,個人化,限量化......

我們的紀錄可被無限地被復制,清洗,淡化,自動對焦,精確計算,品牌化...影像是一堆數字,音樂就是mp3。還有甚麼可帶給我們驚喜?會是那
從不出錯的電腦程序嗎?

一切都可存檔或下載再沒有值得拍下的東西。若權威能被無限地復制,它還有甚麼價值?

藝術現在喪失著它寶貴的氣味(www.wbenjamin.org/walterbenjamin.html)。現在它只有"軀瞉",吸引著圍觀的人們的瀏覽再瀏覽。藝術必須符
合標准和評級,我們的美學與消費就正被那些市場策劃,繁復的編碼以及傳媒評級所操控著。

當數碼化不斷加速的同時,我們開始相信機械人多於電腦。因為至少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它僅有的失誤。我們從電影"2001 Space Odyssey" 《2001
遨遊太空》和"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體會到機械的脆弱:一次意外,便可輕易扭曲理性的和諧。這種體會竟給予我們安全感。

我們相信從數碼時代帶來革命中,世界各地的人可隨意交流自己的喜惡及情感。然而我們還是需要體驗二元科技的魅力。不管我們的記憶是否數碼,
就讓我們的意念不變。

好象並沒有直接的對戰,完全的並存是人類矛盾內心的寫照,有天使就必然有魔鬼,無論是機械還是數碼被妖魔化的時候,都有對應的潛意識產品
與之對應,如果我們想想在1900年人對機械的態度,就不難明白我們今天對數碼的態度。可是在這個時候什麼才能讓我們暫時擺脫這種對技術的恐
懼呢?!LOMO就是這樣將我們最機械的動作誇大到精神的高度,哲學的高度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警惕,我們對機械的懷念還有多久,我們在拋棄機
械的時候,整個時代的思考方式也終於要改變,是否我們要作出選擇?我覺得大可不必,因為本來一種共存的時代就會一直伴隨著我們這代人生老
病死,如果有未來的化,那就讓LOMO屬於過去,數字屬於未來。如果我要選擇的話,我將更加喜愛這個機械的社會給身體帶來的快樂,並不僅僅是
大腦之中化學的反應。

10 GOLRDEN RULES OF LOMOGRAPHY 金科玉律十條

1. 機不離手
2. 不分晝夜,隨時拍攝
3. Lomo是你生活的一部份
4. 愈近愈好玩
5. 不用思考
6. 要快
7. 拍攝之前不必考慮拍攝效果
8. 拍攝之後也不需要知道拍攝效果
9. 從頭頂或屁股位置拍照
10. 忘記以上守則

"Lomography逐漸興起"

Lomography Society使Lomo相機出現再生神話,但同時亦必須確保它能長遠地發展。Lomographic於1982年聖彼得堡開始興起。Lomo生產商被要
求生產大量間諜相機,造福人民之餘也為蘇維埃增光。

Lomographic熱潮始於1982年聖彼得堡。某陽光普照的早上,General Kornitzky把日本小型相機放在桌上,他的親密戰友Panfiloff(即Lomo蘇
聯軍事及光學製造廠之總監)細看此相機,發現它有清晰的鏡頭、極高的感光度及堅固的外瞉。兩位男士留意到它的特性和潛力,馬上研究如何改善
設計。希望能生產一部全功能全天候的相機,為人們提供樂趣之餘亦萶此紀錄生活及對國家的愛。最後,Lomo LC-A誕生了,百萬部相機迅速售清。
蘇聯、越南、古巴及東德人民於80年代開始一直snap下去,全面記錄共產生活及偶? 栰逗諍f覒虻那板r。

General Kornitzky及Mr. Panfiloff:對科技獨具慧眼。

LC-A是一部小巧、自動的相機,為大眾提供每日攝影之工具。但它簡約的背後隱藏著極大的價值:Minitar 1鏡頭,由Professor Radionor設計,
在廣角鏡頭下拍出鮮明的色彩。一般只出現於貴價專業相機的自動感光功能,讓Lomo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使用,晚上更能創造突出的線條效果。堅居
的外瞉加上硬凈的金屬結構及醉人的蘇聯風味,誰能抗拒?
"Lomo LC-A的出現"
一九九一年五月

當前蘇聯、越南、古巴及東德人民仍活在共產主義下的同時,幾位維也納學生於1991年初夏遠赴布拉格,在炎炎夏日下,初嘗捷克的民主氣息。從此,
LC-A便降臨了。由於當時流行亞洲的高科技電子相機,LC-A已停止生產,餘下的都只能在舊相機內找到。幾位維也納學生興之所至買下LC-A玩玩,
從此LC-A便被發掘出來了。

在燦? 的布拉格街頭,他們以LC-A snapshot一番:從頭頂拍、從背脊拍、從屁股拍......整個旅行就是在啤酒、伏特加和LC-A作伴下完結。

回到維也納後,他們把菲林拿到超市沖曬,看罷相片後非常震驚!那鮮艷、快樂、蒙朧的效果為捷克面貌注入全新感覺,影像效果從未如此過癮過!
一場攝影革命立即爆發!

"Lomographic society之掘起"

看過精彩相片後,所有人都渴望擁有一部Lomo相機!人們? 幭鄰那癊astern Bioc秘密進口這部神奇小玩意。1992年,Lomographic Society於維
也納成立,目的是要向全球發放有關Lomography的訊息。

展覽、派對、旅行的出現讓人們逐步認識Lomography,並溶入Lomographic生活模式;同時,各主要城市亦成立了Lomo大使去舉行及推動當地的
Lomography活動。人們對Lomo相片的渴求使Lomographic Society迅速發展,產生極大的回響。Lomo相片反映了人們的生活點滴:悲傷、愉快、
挫折、甜蜜、愛、熱情、慾望......

日漸增長的需求引起一個嚴重問題:LC-A供不應求。為尋找解決方法,無畏的"Super Wieners"決定親自遠赴位於聖彼得堡的Lomo廠房,經過多番商
議後,終於成功游說廠房阿頭及Mr. Vladimir Putin(之後成為聖彼得堡副市長)再次生產LC-A,確保日後能穩定地為一眾Lomographers提供
LC-A相機。

"地上最強的Lomo世界"

Lomo 牆 = Lomography?
以馬賽克式的並列拼貼方法展示Lomo射手們心目中的大世界及生活日誌,一目瞭然。集體、公開的展覽模式比在藝術館內一件件經人工修飾的作品更
具真實感。Lomo 牆將你的日常生活建構成視覺藝術,讓大眾一同集體回憶。只因Lomography堅守一份信念:一切以你為本。

按好你的Minitar 1鏡頭,身體力行以Lomo紀錄生活,體現真正的Lomo世界。

你也可以參加,因為你就是LOMO射手,你的作品將在世界各地展出,而你就是藝術家,共同分享你的快樂與哀愁,共同分享你的朋友與寵物,共同分
享童年或者老去的時光,共同分享無厘頭和嚴肅的瞬間。照片就是照片,不大的相紙承載著情感和記憶,我們所要珍惜的瞬間。

❸ 我的老相機有4個鏡頭,都是做什麼用的

呃。。。以上回答,讓人十分無語。

首先,這不是相機,而是電影機。而且是非常出名的一款35mm電影機——Bell & Howell 2709。這台電影機1911年面世,在1915-1930年之間美國境內幾乎所有著名電影都是用這台電影機拍攝的,直至1950年代仍有商業電影使用這台電影機拍攝。如卓別林一生拍攝的80多部喜劇影片,大部分都是使用該機拍攝的。

目前不含鏡頭的機身(鏡頭和機身本身是一體的,但有人把鏡頭拆下來賣)售價在3-5萬美元之間,全套應該在8萬美元以上。

四個鏡頭都是英國庫克(Cooke)生產,而不是什麼萊卡。你可以搜一下庫克鏡頭的價格,16mm像場鏡頭的價格都可以輕松上萬。

焦距的區別就是視角不同,說白了就是在同一位置拍人,人的大小不同。

補充:
我看到了你找到的資料的原文:Charles M. Minor (Chicago) made an attempt the Triplet for 1916 more brightly to make by inserting a positivlinse into the first lens gap. This objective of Gundlach as f/1.9 Ultrastigmat (40, 50, 75mm) proced for Film cameras (moving pictures) and distinguished only a narrow picture angle.網上找到的中文翻譯好像只有一個版本,都把「distinguished only a narrow picture angle」錯誤的翻譯成了「這幾個電影鏡頭可以表現出一種很狹長的視角」,而這句話的正確翻譯應該是「只能用於表現一個較小的視角」。
這個視角究竟有多小呢?考慮到35mm膠片電影的畫幅:35mm電影和35mm攝影都使用35mm寬的膠片;電影膠片是縱走,寬高比4:3;攝影膠片是橫走,寬高比3:2;攝影膠片的去齒寬度為24mm,電影膠片比這個還窄一些。簡單計算一下可以得到攝影膠片畫幅略小於24mm*18mm,對角線長度略小於30,與35mm膠片攝影的等效焦距比約為1.44。
也就是說,文中所提到的這三個鏡頭的視角分別相當於35mm膠片攝影中使用的58mm、72mm和108mm,基本屬於中焦到中長焦段了,肯定是一點廣角效果也體現不出來的。

關於製造年代,很多資料表明第一台B&H 2709確實是在1911年售出的,並且當時已經擁有4鏡頭的切換鏡組,甚至連照片都有(http://www.cinematographers.nl/CAMERAS1.htm)。但是Ultrastigmat f/1.9 50mm這個頭是否是在之後生產的2709機身上才有的,替換了之前的某個頭?這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考慮到你查到的資料只表明1916年Minor設計並生產了Gundlach Ultrastigmat f/1.9的三個成品頭,這並不能否定在這之前就已經有使用這種鏡頭的機身。而且幾乎所有新的鏡頭結構都是先在固定鏡頭的機身上實現,若干年後才有成品頭生產。如著名的Hologon結構,使用Hologon結構鏡頭的機身和成品頭的生產年代相差10餘年。

P.S. 普及一下常識,所有鏡頭的像場都是圓形的,與膠片裁切比例無關。另外,目前為止,歷史上所有電影的畫幅長寬比只有兩種——4:3和2.35:1。16:9是寬幅電視的長寬比。

❹ 海鷗老相機4b-191109546是什麼意思,全新的值多少錢

4b是一款上世紀上海海鷗照相機廠生產的120片幅的雙鏡頭反光照相機,而191109546隻是當年的生產序列號(機身號,和汽車的發動機號一樣),沒什麼意思的!現在大概值300-700,這個要看看是誰需要,是收藏者還是其他人!
海鷗4B系列能用645附件,因為使用紅窗計數,有兩種片幅的觀察窗。不使用645附件時可拍12張,使用645附件時可拍16張。

❺ 老相機上的T門是什麼意思

照相機上的快門數字是分級裝置,其中設有「B」、「T」兩級慢門。「B」門在按動快門鈕時就開,放手就關。「T」門開啟後,還須按第二次快門鈕或轉動下一張片子方能關閉。

❻ 前蘇聯老相機

LENINGRAD列寧格勒是發條卷片135相機,一次上條可連續拍攝多張,同國產"長城"
ZORKI-3 卓爾基3是1型仿徠卡的改進型
KIEV-3 基輔3型是1型的改進型,自帶測光表配尤比特8/F2/5CM標准鏡頭,並可
更換廣角及中長焦鏡頭.
以上三款相機均為旁軸式135相機.
補充的幾款如 zenit澤尼特應是單反135機.當然是型號越新越好.
本人認為這前三款相機比較,應該是KIEV-3的性能比較好一些.供參考.
zenit澤尼特(天頂的意思)也是蘇聯相機並不低檔,後來就向電子相機方向發展了.

閱讀全文

與老相機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