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業新聞采訪用什麼樣的相機最好
答:尼康D7000經過幾年的市場歷練,價格已大幅下降,是目前市場上購買中端數碼單反相機的好選擇。
尼康D7000雖然相對於全畫幅還是沒得比,但是用來「欺負」老邁的D90,尼康D7000還是綽綽有餘的,除了畫質好、對焦點多,在外觀設計、材質等幾乎所有方面D7000都對D90進行了全面升級。以至於面對APS-C旗艦D300s的時候,D7000在很多核心性能,比如像素、畫質、視頻等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這從側面反映出單反相機「買新不買舊」的原則。
佳能60d諸多參數已經落後,佳能70d(單機身6030元)屬於佳能半畫幅數碼單反的「中端機型」,與尼康D7000同一檔次,是一款檔次低於尼康D7100(尼康半畫幅數碼單反的「頂級機型」)的機子,且佳能70d上市時間不久,價格虛高,性價比低。
『貳』 新華社攝影記者用的是什麼相機
記者一般配備單反相機,佳能,尼康都有,全畫幅的,型號諸如D4,D5,1DX,DX2。最近開始配備全畫幅微單了,索尼a9。
『叄』 報社記者用什麼牌子的哪款相機的什麼型號比較經濟實惠又好用
佳能EOS 1D Mark III
數碼相機類型:單反數碼相機
有效像素數:1010萬
液晶屏尺寸:3英寸
存儲卡類型:SD/CF卡
快門速度:30 - 1/8000秒
尺寸:156×156.6×79.9mm
電源:LP-E4鋰充電電池
感測器類型:CMOS
佳能EOS 1Ds Mark III
數碼相機類型:單反數碼相機
有效像素數:2110萬
液晶屏尺寸:3英寸
存儲卡類型:Type I或II CF卡、SD(SDHC))卡
快門速度:1/8000至30秒(以1/3,1/2級或整級為...
尺寸:150×160×80mm
電源:專用鋰電池LP-E4
感測器類型:CMOS
尼康D3(Nikon D3)
數碼相機類型:單反數碼相機
有效像素數:1210萬
液晶屏尺寸:3英寸
存儲卡類型:CF卡 ( I/II 類型, 與 UDMA 兼容)...
快門速度:30-1/8000秒
尺寸:159.5×157×87.5mm
電源:專用鋰電池EN-EL4a/EL4,快速充電器 MH-2...
感測器類型:CMOS
以上三款屬於比較新的報社記者用相機。也可能只能勉強符合你的要求。
像素要800萬以上的(三款都達到了)
還要防抖動的(這個需要配合防抖鏡頭)
要很經濟實惠的(我覺得價格一點都不高)
對關鍵是好用(見人見智,個人認為比較好用)
照出來的效果要好(見人見智,個人認為好)
最適合報社記者用的(都適合)
價格隨著市場而變動。不好說。可以到網上查詢。
『肆』 祿來相機的歷史
德國的祿來公司是120雙鏡頭反光照相機的鼻祖。中國的攝影記者最早使用的專業相機,大多都是祿來品牌。盡管沒有普通135相機快速輕便,但其高品質的影像質量,已為我們留存了無數的歷史瞬間。
祿來 - 品牌簡介
祿來公司的創始人保爾·弗蘭克和萊因霍爾德·海德克,年輕時就是摯友。他們對光學和機械學十分偏愛,而且具有相當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對企業管理他們了有著共同的興趣和遠見。當然,他們並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無法在那個時候就預測到他們的企業80年後在國際上能夠享有如此高的聲譽,祿來相機會遍布全世界,受到如此歡迎。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弗蘭克和海德克為該企業創立的「祿來精神」,為祿來光學技術公司在20世紀所取得的80年輝煌業績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祿來 - 公司誕生
1920年,弗蘭克和德克二人聯手創辦了Franke&Heidecke公司,也就是現今在國際相機製造業領域頗有權威性的祿來光學技術公司。從選定廠址、購置設備、聘請技術人員,到第一台相機產品的設計推出,他們都非常認真細致地考慮,共同協商,充分聽取專家的意見。有一段日子,他們共同或分別去德國其他城市或到國外去搞市場調查,招募人才,了解國際相機製造或決定都可以說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兩位雙反相機製造的巨人都具有遠見卓識和沉著冷靜的優秀素質。在他們的組織指揮下,經過16個月的艱苦奮斗建廠階段,一個頗具規模,有著450人的祿來廠終於勝利建成並順利投產。從此,世界相機製造業的名單上又多了一家實力雄厚的製造精密相機的公司。
弗蘭克和海德克都是做事一絲不苟,有板有眼,有始有終的人,他們都具有極其嚴謹認真的性格。在建廠之始,他們就要求將工廠建成德國第一流的,要求技術人員和工人,砌每塊磚,構架每根鋼梁都不允許出現「毫米誤差」。投產之前,他們要求每個員工必須牢牢地樹立「對每顆螺絲釘負責」的思想,並貫徹到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投產後,弗蘭克和海德克立即對外宣布「一流質量、一流服務」是祿來公司的經營宗旨並請同行和廣大用戶嚴格要求和監督。幾十年來,祿來公司領導人一代代更迭,但它們的經營宗旨絲毫沒有改變。
祿來 - 環保工廠
建廠之初,弗蘭克和海德克就計劃將工廠建在花園中,在建廠過程中,他們請建築師在廠區專門設計和營造供人們休息的亭閣,並請綠化工人在廠房的四周中種樹、栽花、植草皮、美化環境。弗蘭克和海德克倡導的「工廠就是花園」的計劃在1936年得以全部實現。與此同時,他們不僅關注廠區的環境建設,同時又很重視車間的環保工作,車間設計得寬敞明亮,光線柔和適中。每個車間都安裝了大馬力排氣扇和大吊扇,從而保持空氣清新流通。廠房內機床等設備安排得井井有條,所有的工具和零配件排列得像等待檢閱的士兵那樣整齊。塗鍍金屬後的污水有專門排污管道和設備進行處理,連工人們用的浴室也設計得舒適實用。祿來公司還用重金聘請環保專家作為顧問,請他們對工廠環保工作定期做檢查,並寫出報告供廠方研究。對於這一切,這兩個祿來公司的創始人很有自信地認為,只有在這種文明秤的條件下,產品的質量才有可能達到第一流。
祿來 - 初期產品
1921年祿來公司開始向市場推出它們的產品—「Heidoscope」45/107立體多鏡頭反光相機。當時,祿來公司成為國際上一家專業開發研製和生產多鏡頭反光相機的企業,產品只有「Heidoscope」和「Rolleidoscope」兩種相機,相機的拍攝效果不錯,但價格貴了點。開始時,市場銷售情況還不錯,漸漸地就出現滯銷現象。1923年根據市場情況和顧客需要,祿來公司一方面對45/107立體多鏡頭反光相機作為改進,另一方面組織光學物理專家和機械物理專家共同開發新產品。1929年,祿來公司終於拿出了第一台祿來原型雙反相機,此舉震動了當時的國際攝影界。有人對此評論說,這是一次雙反相機的革命。
原型6×6雙反相機誕生
1929年是祿來公司發展的關鍵一年。該公司各部門協調合作順利,產品質量在國際市場上受到稱贊,就在這一年,祿來公司對外宣布推出祿來弗來克斯原型雙反相機。弗蘭克和海德克將他們的先進設計和立體多鏡頭反光相機的生產經驗充分運用到使用卷片的雙反相機的開發生產之中。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創舉。專業攝影者的攝影愛好者期盼已久的腰平取景器和對於相機使用卷片的憧憬在祿來原型雙反相機上都成為現實。
祿來原型雙反相機亮相以前,有關雙反相機的生產依然採用古典技術。19世紀末,盡管許多雙反相機在攝影實踐中被大量使用,但這些相機大多是木質機身,體積重且大,操作部件簡單,鏡頭也很一般,特別是對焦困難,而且售價不菲。到了1910年左右,雙反相機市場日益萎縮,廠家紛紛撤掉這種相機的生產。祿來公司為了迎合攝影者的需要,一舉推出全新概念的祿來原型雙反相機。這種相機有著結實耐用的金屬機身,鏡頭和快門質量尤為出色,相機操作部件安排合理,使用簡便,特別是明亮的腰平取景器對焦取景特別方便,就連當時最挑剔的攝影師在對祿來原型雙反相機的拍攝質量進行嚴格的鑒定後,都異口同聲地對其表示稱贊。
祿來原型雙反相機的出現,在相機工業領域里再次掀起了一個普及和推廣雙反相機的新浪潮,許多相機生產廠家紛紛以它為藍本,模仿著生產祿來模式的雙反相機。祿來原型雙反相機的攝影鏡頭焦距是75mm,攝影鏡頭口徑為f/4.5,不久改為f/3.8;取景鏡頭口徑為f/3.1,片幅為6×6厘米,使用是的 117膠卷。
祿來雙鏡頭反光相機在20世紀盛行了50年,它為世界攝影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祿來原型雙反相機可以說是20世紀相機工業發展的標志性產品。
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登台亮相
祿來原型6×6雙反相機的問世,在德國乃至國際攝影界都引起了轟動。它結實靈巧的金屬構件,明亮的腰平取景器,加之合理的設計,以及質量一流的天塞鏡頭。這些都讓專業攝影人仕和廣大愛好者愛不釋手,尤其從事新聞攝影的人仕對這種型號相機更是情有獨鍾,當中有不少人幾乎成了祿來相機的義務宣傳員。
質量的魅力使祿來公司接到的相機訂單越來越多,生意紅火。為了滿足市場對相機日益增長的需求,兩位創始人弗蘭克和海德克決定擴建和改造工廠,擴大生產規模。到了1930年,全公司員工由建廠初期的400多人擴展到了800多人。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光學專家和機械製造專家加盟到祿來的行列中來,進一步增強了相機的研製開發能力,提高了祿來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上的競爭力。當祿來公司的聲譽直線上升,祿來相機出現在全球各地的時候,弗蘭克和海德克表現得異常冷靜,他們清楚地知道,對想獲得成功的企業來說,這僅僅是開始,日後的路還漫長呢!他們並不滿足原型相機為公司帶來的利潤和榮譽,繼續帶領員工在搞好原型相機生產的基礎上,研製開發新型號的雙反相機,他們決心要讓祿來相機譽滿全球。
從1929-1932年,祿來公司生產的原型6×6雙反相機共有兩種規格:一種是75毫米,f/4.5;另一種是75毫米f/3.8。二者的取景鏡頭口徑都是f/3.1。這兩款相機後來都受到收藏家的垂青。祿來原型雙反相機的零部件大部分是技術工人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用錘子和銼刀一點點錘,一道道銼,嚴絲合縫地製造出來的。在大批客戶的訂單面前,這種生產方式顯然就跟不上了。這時候,新型相機又正處在緊張設計階段,一旦定型便很快會投產。為了實現祿來事業的發展藍圖,弗蘭克和海德克除大事共商之外,各自工作的重點有所側重。弗蘭克整日和專家在一起抓緊「標准型」相機的設計和研製,為了一個部件的改進,有時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海德克則率領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抓好日常生產,除此之外,重點放在車間流水線的革新的改造上,核心是相機零部件標准模具的設計生產和投入使用。與此同時,祿來公司還派出精兵強將,到世界一些地方,對市場各種牌型號相機的情況和技術走向作了充分的、大量的調查研究,詳盡收集用戶對祿來相機的意見。這些相機商業情報很快被送回總部,供決策人判斷和布署工作。就是這樣,強有力的經營管理機制使祿來公司逐步成為國際知名的相機製造企業。
1932年對祿來公司來說是邁出重要步伐的一年,研製了多年的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終於推向市場,它的優越性能和使用之方便,確實給專業人仕和廣大愛好者很大的驚喜。祿來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除了保持原型相機結實的金屬結構,明亮的腰平取景器和優良的天塞鏡頭等優點之外,重大革新是在卷片裝置的重新設計上。原型相機的卷片裝置是採用圓盤驅動器械,標准Ⅰ型相機則改為搖柄卷片器,這一革新使拍攝者在上片時更為便捷。搖柄卷片器成為祿來雙反相機標志性裝置。幾十年來,搖柄卷片器也幾乎成為其他品牌6×6雙反相機的標准裝置。
自從1932年祿來公司亮出第一台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至1934年,共生產了兩種規格的標准型相機(Ⅰ型和Ⅱ型),二者的區別僅在於Ⅱ型相機最大口徑是f/4.5;Ⅰ型相機是f/3.8。其他指標一樣,使用120膠卷,焦距同為75毫米,安裝的是天塞鏡頭,取景鏡頭口徑是f/3.1,康般鏡間快門,快門級數T、B、1-1/300秒。另外,該公司在1938年又推出了標准Ⅲ型雙反相機,與Ⅰ型和Ⅱ型相比,主要是快門速度和攝影鏡頭有所區別。
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評價
「工藝精良,整體結實,對焦容易,鏡頭銳利,便於攜帶」。但是他們也一致指出祿來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的價位高了,一般的消費者難以承受。
祿來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售價過高」的這一訊息引起了弗蘭克和海德克的高度重視,什麼樣檔次的相機才能贏得市場,才能為一般消費者接受?這些問題在當時是
他們二人和祿來專家們反反復復地展開討論的,盡管當時輿論認為標准Ⅰ型相機價位高了,但是祿來公司接到的訂單還是令其他相機公司羨慕的。經過縝密的分析和研究,公司決策人作出的決定是:「繼續生產標准Ⅰ型6×6雙反相機,抓緊研製和開發既經濟又實用的6×6雙反相機」。在這個重大決策出台之日,一個 「經濟型」相機研製小組也同時在祿來公司誕生。
祿萊2.8C相機
祿萊福萊2.8C相機。它由德國的祿萊公司於1953年製造,編號1299394。造型設計、加工精度、操作性均堪稱絕佳。機身上圓形、橢圓形和方形部件的合理搭配,
弧形和直線的相互襯托,各部件的間隔分布,整體設計的剛柔並濟和疏密相間,均顯示無可挑剔的美感。與日本相機不同,祿萊2.8C加工十分精良,選用優質金屬黃銅製造相機和鏡頭的每一部分。特別是機身上端「ROLLEIFLEX」10個英文字母的凸字商標,大型對焦按鈕上等距離的直條紋,調節光圈和快門的兩個小齒輪上的斜圓花紋,卷軸鎖鈕上的點密花紋,均由手工在金屬黃銅上精雕細琢而成。上述部件全都鍍上一層亮晶晶的金屬鉻(紀念版祿來2.8F則鍍上24K金),在全黑色的機身襯托下,顯得典雅而不失活力,莊重中透著質感。
祿來2.8C最具樂趣和把玩性的是可全手動操控,左右兩只手的手指通過兩個小齒輪,可同時調整光圈和快門的曝光組合,拍攝時可以一邊監察主體,一邊按快門曝光,鏡間快門運作時聲音細弱,震動微小,整個機身輕巧容易把持,手感極佳。讓人驚嘆的是,2.8C這些獨具匠心的造型設計,和按鈕的形狀、分布等,不僅大大增加外觀的美感,更方便了實用操作,讓觀賞性與實用性兼而得之。
科德Ⅰ型6×6雙反相機成世
經濟型」相機定名為祿來科德(Rolleicord),其實生產「經濟型」相機去加強市場競爭的想法在「標准1型」相機還未定型之前,在弗蘭克和海德克的腦海里已漸漸成形,和專家們也作過多次「可行性」討論,當然這僅是意向而沒有到形成決議的地步。當意向變成決議,祿來「經濟型」相機研製小組立即行動起來。
怎樣才能設計出一種被普遍接受的「經濟型」6×6雙反相機?這種相機又怎能保持祿來相機的端莊外形和優良品質?經過反復討論,特別是分析來自市場的調研情況,專家組和兩名公司兩名領導人達成共識,即「經濟型」相機的外型和體積與「標准型」相似,操作性能則向「原型」相機靠攏。很快這一重要的共識變成設計和生產「經濟型」相機的指導思想並付之於行動。
在設計和生產「經濟型」(下統稱「科德Ⅰ型」)相機過程中,祿來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採取如下三項措施貫徹執行關於公司提出的降低成本,保證質量,生產「科德Ⅰ型」相機的決定:
1、由天塞f/3.8(4片3組)鏡頭,改為f/1:4.5(3片3組)特歐塔鏡頭。後者也是由著名蔡司·耶那公司設計的,同樣是採用鏡間快門,快門級數從 T、B、1-1/300秒。由於孔徑相對小了,製造成本降了下來。雖然它的光學素質低於天塞鏡頭,但是它的中心結焦效果非常好,用較小孔徑(f/8- f/11)拍攝的照片影像很清晰。作為經濟型相機仍然採用名牌光學公司的鏡片,可見祿來公司不是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視相機的質量,而是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同時,仍然想方設法保持鏡頭優秀的光學素質,充分體現祿來公司的「一流質量,一流服務」的宗旨。
2、基本保留「標准Ⅰ型」相機金屬機身結構和外形,只是雙鏡頭中的Heidoskop取景鏡頭口徑由「標准1型」的1:3.1改為1:3.8。
3、上片搖柄仍改為圓盤驅動。取消光圈與快門聯動結構,光圈和快門數據顯示按傳統直接顯示在攝影鏡頭兩側邊,由撥鈕分別調控,通過不同的視窗表現出來。
經過嚴格的破壞性試驗(特別是對快門),證實「科德Ⅰ型」相機的質量是比較好的。於是定型投產,並於1933年在市場上與顧客見面。「科德Ⅰ型」保持了祿來雙反相機的「莊重、結實、機械部件設計合理,鏡頭優良和攜帶方便」的特點,拍出來的照片從結焦,層次,反差,色調上也是經得起檢查的。
原來生產「科德Ⅰ型」相機的目的是生產成本較低,多數人買得起的「經濟型」相機。但「科德Ⅰ型」相機的出台並沒有達到預期的銷售成績,究其原因在於該機在機身外表的貼飾上不是採用軟質皮革而是選用黃銅薄板,然後經沖壓加工成橫豎相間的網格斑紋,斑紋又分別作了噴黑和電鍍處理。如此的工藝製作標准自然而然使成本難以降下來。這大概是一次設計決策的失誤,可能是出於經濟型產品不能太經濟化的考慮。第一批的「科德Ⅰ型」相機並未能達到吸引大批消費者的目的。 通過冷靜分析,總結教訓,公司認識到一次不切合實際的設計,在經濟上會帶來多大的損失。從此以後,祿來公司在設計和生產「科德」相機時,就避免了這種浮華設計,於是又贏得市場,獲得非常好的銷售業績。 祿來 - 成功之年 從1932年以來,由一祿來公司推出「標准型」祿來福來相機及「經濟型」的祿來科德相機後,其精湛的製作工藝及出色的成像質量深受攝影界人仕和廣大愛好者的推崇。這樣,也為祿來公司帶來頗豐的經濟效益。1937年初,德國國家統計部門公布一項經濟數字,著重指出五年來,祿來公司共生產祿來相機20萬台。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不少報紙撰文指出,「這不僅是經濟上的輝煌成就,而是對藝術的偉大貢獻,因為祿來相機又武裝了一批天才攝影家和眾多的攝影愛好者。」 就在祿來公司生產蒸蒸日上的同時,法西斯發動的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祿來公司開始接到政府要求,生產軍需用品,如望遠鏡、瞄準器、攝影機、醫療器材,顯微鏡等定貨,相機只能銷往中立國。在這種非常時刻,相機產量當然下降,但優質鏡頭的設計和研製,操作機械部件的改進等,凡是與提高祿來相機質量有關的工作從未停止。例如,可以作多次曝光的「重拍裝置」就是在這段非常時期考慮成熟的。這里還要強調的是祿來公司的合作夥伴,蔡司公司的鏡頭設計人員到處尋覓一流的鏡頭玻璃原料,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反復地,在各種不同條件下試測和考驗這些玻璃的質地,是他們將「普蘭納」鏡頭做到「無可挑剔,無話可說」,從而保證了祿來相機的光學品質。
自從1929年祿來公司推出第一台「原型」相機至1936年這一段日子,是祿來公司的輝煌年代,他們的相機是世界一流的,從世界各地反饋回來的信息認為這種對祿來相機的評價是實事求是,是當之無愧的。正當祿來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第二次大戰終於爆發,世界相機工業生產步伐放慢,祿來當然也不例外。黑暗的日子終於過去,1950年,祿來公司還保持1000名員工,到了60年代,祿來公司又重振雄風,推出一系列優質產品。 祿來 - 中國攝影界使用情況 第一台祿來相機何時登上中國口岸已無據可考。祿來相機可能是在上世紀30年代中後期與中國攝影人結下緣份。不過「祿來熱」是始於50年代,當時攝影記者陣容強大的新華社攝影部為數不多的幾個記者如石少華、陳正青、鄭景康,齊觀山和錢嗣傑等配用祿來相機,後來才輪到我們領用。由於其鏡頭的頂級質量和機械性能的優越,很快在新聞攝影界流行起來,祿來公司打開了中國市場。
從資料上顯示,在我國攝影事業里曾扮演過重要角色的祿來相機有如下幾種類型:
1、f/2.8E型,配普蘭納攝影鏡頭和f/2.8海杜馬三片三組取景鏡頭,焦距80毫米,旁軸硒光電池測光表,康般MXV鏡間快門,快門1秒- 1/500秒,B門,自拍延遲10秒。快門與光圈可以用撥盤輕松聯動調節,拍攝120卷12張,畫幅為2.25英寸×2.25英寸,除了裝有快速卷片手柄和快門鎖鈕,還有多次快門推鈕,重量1220克。
2、f/3.5F型,配普蘭納攝影鏡頭,f/2.8海杜馬三片三組取景鏡頭,焦距75毫米,旁軸硒光電池測光表,康般MXV鏡間快門,1秒-1/500 秒,B門,自拍延遲10秒,快門和光圈可以聯動調節,拍攝120卷12張,畫幅為2.25英寸×2.25英寸,亦具備快速卷片手柄和快門鎖鈕及多次曝光控制推鈕,重量1220克。
3、祿來T型6×6雙鏡頭反光相機,天塞F/3.5鏡頭,焦距75毫米,康般MXV鏡間快門,1秒-1/500秒、B門,自拍延遲10秒,快門光圈可聯動。鏡頭由卡爾·蔡司設計生產,結像清晰銳利,有多次曝光控制推鈕,一般來說,祿來相機測光表精確度一般,提供的測光系數僅供參考,測光表盤大而突出,極易受碰撞而破碎損壞。
4、祿來遠攝型6×6雙鏡頭反光相機,f/4松納鏡頭,焦距135毫米,康般MXV鏡間快門,B門、1秒-1/500秒,自拍延遲10秒,快門和光圈聯動調節,鏡頭素質極佳,系卡爾·蔡司公司設計生產,光圈開至f/4時,結像清晰,反差適中,有多次曝光控制推鈕和硒光測光表。
5、祿來科德6×6雙鏡頭反光相機,這是一款祿來普及經濟型相機,快門與光圈分別調節,卷片是採用圓盤卷片裝置,卡爾·蔡司公司生產的f/3.5特歐塔鏡頭,鏡間快門,1-1/300秒,B測光表。雖說此款相機屬於普及經濟型,但是通過它拍攝現來的照片質量是屬於上乘的,它的機械性能可信可靠,價格為廣大的攝影人仕所能接受,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在日本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盡管第一批推向市場的「祿來科德」相機因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方面沒有達到目的,而告失敗,但這批相機在祿來產品中是獨一無二的,產量又少,隨著歲月流逝,國外收藏家視為「珍品」,也稱之為「金科德」,中國則將這種「科德Ⅰ型」相機稱之為「花皮科德」也是相機收藏品中的精品。
祿來 - 第一台SL 66型6×6單反相機
權威的祿來公司被瑞典的哈蘇勃來德公司和日本瑪米亞公司生產的6×6單反照相機壓得透不過氣來。創業人弗蘭克和海德克已先後去世,公司新的接班人決定研製 6×6單反相機與上述公司抗衡,終於在1973年將SL 66型6×6單反相機投放市場,這個型號相機是供專業人士使用的高檔相機。
具有多達12種不同規格鏡頭供選擇是SL 66型相機特點,焦距范圍從30毫米至1000毫米,有微距、超廣角、廣角、標准、遠攝、超遠攝和折反射等鏡頭。共有五種調焦屏供選擇也是SL 66型相機一大特點。其明亮俯視磨砂玻璃腰平取景器和精確的平視棱鏡取鏡器頗受專業人士稱贊。快門由1秒至1/1000秒共11檔,上下運行簾幕快門,另有B門,X閃光同步為1/30秒。
SL 66型單反相機備有6種片盒。有6×6規格120與220通用片盒,還有6×4.5規格的120和220通用片盒,波波拉(寶麗來)片盒,6×6和6×9 散頁片片盒。SL 66型相機是採用卡爾·蔡司公司生產的鏡頭,鏡頭銳利,鏡間及四周結焦均佳,同時它還有獨特的結構:在鏡頭的前後端均有形狀和尺寸相同的卡口,可以自由地將鏡頭從鏡頭座上卸下,然後倒轉180度,再將鏡頭安裝到鏡頭座上。SL66型中短焦距鏡頭經過反裝後,可以對距離特別近的物體進行攝影,從而對攝影創作提供極大的方便。
SL 66型單反相機的攝影光軸可作上下俯仰的調節,這是6×6單反相機中獨特功能,它能有效利用景深來調節縱向畸變。由於SL 66各鏡頭前後兩端的聯接尺寸一致,又均為卡口,因而只需配一套濾鏡和特殊效果鏡即可,使用方便又不需花費太多,加強了近攝功能,有利於藝術攝影創作,同時省去近攝接圈或附加近攝皮腔等附件。SL 66型相機有多次曝光功能,相機的片盒裝片也極為方便,它的供片軸位於下方,收片軸位於上方,卷片時膠片由下向上通過片窗,非常簡易穩妥。這一設計優於其它6×6單反相機裝片盒。
SL 66型相機也有不足之處,如調焦皮腔伸縮是由單側支承實現,調焦時該構件受力不好,另外,控制皮腔伸縮的齒條由塑料製造,容易形變。另外一不足之處是取景器鎖鈕結構設計也欠妥穩,不小心用兩手指夾住該鎖鈕時,會把取景器取下來,而相機滑脫摔至地上,打開腰平取景器使用倍率放大鏡時,不能將四周遮著升,陽光會從邊旁隙縫射入磨砂玻璃上,降低取景影像反差,影響准確對焦。盡管SL 66型相機還存在一些待改進的地方,但它的出現,仍然使得許多專業攝影家稱贊。
此後,祿來公司陸續推出SL 66E、SLX6×6和近年來生產的6000、6008型單反相機,這些相機都是在SL 66型相機基礎上在許多使用部件上加以改進,大大提高了拍攝效率和效果,例如增國了TTL式自動測光系統等。 祿來 - 相關資料 1921年1月,德國一本頗有影響和號召力的月刊《攝影工業》,以醒目的版面刊登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廣告:「親愛的讀者們請注意,1920年上半年,本公司通過新聞出版界宣布,我們復雜的建廠工作已全部完成。在此新一年開始之際,我廠自行設計和生產的精密產品——『Heidoscope 45/107立體多鏡頭反光相機將要投放市場與廣大消費者見面,我們祿來公司保證,我們祿來人保證,我們一定以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對待出廠的每一台相機,我們完全相信祿來人的聰明才智和負責精神,我們完全有能力將相機製作得盡善盡美,弗蘭克和海德克(Franke&Heidecke)謹啟, 1921年1月。」這則簡短的文字,實際上是弗蘭克和海德克向國際攝影界和廣大消費者的承諾,是他們遵循的治廠和生產的原則,也是此後幾十年來祿來光學技術公司一貫倡導和發揚的,被世人所公認的「祿來精神」。
參考文獻:北京景明影像 來源 hudong.com 2011-01-01
『伍』 新聞采訪用什麼攝像機
如果你是自己用的話,我建議你用SONY PD190吧。鳳凰衛視每個新聞記者站都是用它的。所以每當有突發事件,他們總會在現場。松下的DVC180也不錯。
現在電視台所用的主流攝像機無非以下幾大類
SONY BETACAM SX
SONY MPEG IMX
松下 DVCPRO 50M
『陸』 針對新聞攝影,尼康與佳能相比,哪個更好
很多年前,在單位做宣傳幹事的時候,辦公室里我和我的對桌,也就是我們兩個專門的攝影記者,一個用尼康,一個佳能,我就是那個用尼康的。離開後,我的另一位同事接替了我的工作,今年上半年回去的時候,這兩位還是一個尼康一個佳能,尼康升到了D810,佳能升到了5D3,單位里還有一個搞宣傳的地方,工會,那時的工會用的美能達,現在不知道用啥了,不會是用索尼吧?哈哈。
現在工作的地方,有些大型的活動時,還會有我的身影,然後,我又發現,參加活動的各個單位的攝影同行們,同樣是尼康佳能各有千秋!
講這些個故事的意思就是,在佳能和尼康這兩個品牌上,還真是難分伯仲,特別是在像新聞攝影這種比較專業的行當里,基本上兩家平分秋色。在一些大型活動或 體育 賽事上,看看那些長槍短炮里,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的就是尼康(你要說有索尼,我也不給你抬杠,反正我覺得有也不多),白的就佳能。
但就新聞攝影來講,可能對畫質的要求就不像風光那麼苛刻了,新聞攝影講究的是內容的重要性,首先要拍到、然後才是清晰、構圖、人物表情等,拼的是相機的可靠性、操控性和電池的續航能力。
在可靠性上,佳能尼康都差不多,在高感上尼康秒遜,在寬容度上尼康稍強,在對焦上佳能稍強(一直是佳能的強項),操控上尼康稍占上風(也可能是我一直用尼康的原因,總覺得尼康更順手),尼康比佳能還有一長處,抗造,哈。
這個算巧合嗎?兩位《大眾日報》社的名記,一個佳能一個尼康。
我還真說不上來是佳能好還是尼康好,反正在現階段,這兩家都沒有問題,哈。
我是南方之南,歡迎關注。
又現尼康與佳能對比的問題,這個問題爭論好像從來沒有休止過,所以,正是因為這個關於尼康和佳能孰優孰劣的問題一直是一個討論話題,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兩個品牌的單反相機不分伯仲。
具體到新聞攝影題材,更是尼康和佳能常年以來的必爭之地,凡是在各種重大會議、活動、 體育 賽事舉辦的時候,新聞記者扎堆出現,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長槍短炮,其中多為尼康和佳能,基本上是平分秋色的。
因為他們很容易分辨,它們的長焦鏡頭顏色不同,尼康為黑,佳能為白,一眼望去,記者群體中黑白鏡頭的比例涇渭分明。
對於新聞攝影來說,速度是最重要的。這個速度包含了很多方面,相機從拿起到完成拍攝的反應速度、連拍速度、對焦速度、閃光燈回電速度、機身操控的速度等等都是要求非常嚴苛的,很可能在零點幾秒之間,就錯過了新聞瞬間。因此,單反相機目前仍是最適合新聞攝影的機型。而尼康和佳能的頂級旗艦級單反,就是為新聞攝影設計的。其中尼康d5,佳能1dx系列就是這樣的專業新聞機型。這二者都具備非常優秀的新聞攝影能力,在速度反應上毫無疑問都是王者,畫質上各有特色。但是新聞攝影永遠是拍到、拍准比拍好更重要。我真的不能不負責任地說誰比誰更好,只有個人使用習慣的不同,這兩個相機根本無法說誰更好。
如果說尼康與佳能頂級旗艦級單反的區別,倒是有一些區別的。
首先,尼康與佳能的操控方式不同。尼康需要雙手配合調整參數,調整速度非常快,但需要雙手操作,佳能可以單手完成參數設置,但需要一定熟練度。
其次,同一世代的旗艦機尼康通常比佳能的光學對焦點更多,對焦ev范圍更大一些,而佳能的實時對焦能力比尼康更好,而且是有實質性區別的差距。
再次,尼康的動態范圍比佳能稍微好一些,而佳能的jpeg直出照片色彩調教更討人喜歡。
最後,視頻拍攝能力佳能比尼康更勝一籌。
其實在新聞攝影方面,真的如上文所說,不分伯仲,這個尼康和佳能的爭論估計會一直延續下去。
要說新聞攝影,呵呵,哪家都沒有手機好,管你是啥「康佳」!
新聞攝影,首先講究的是快,快是當今新聞報道的靈魂!請看一下這個「鐵證」:
「 2015年6月5日傍晚,長江湖北監利段大馬洲水域,「東方之星」號游輪被完全打撈出水,准備進入船艙進行清理搜救工作的救援人員佇立岸邊,聽候工作安排。(陳卓攝 長江日報)」
這幅照片就是用手機拍的,而且獲得了當年的新聞攝影大獎。
當別人還在用長槍短炮忙著拍攝的時候,陳卓已在第一時間用手機拍下了這肅穆的一幕並將圖片發到編輯部,全世界也在第一時間目睹了東方之星吊出水面的過程。
事件悲情,畫面唯美。
下面是這篇報道獲獎的記錄。
6月5日下午,長江日報攝影 記者陳卓用手機拍攝了上 圖,並立即發布在長江日報 官方微博上,引起大量轉 發,並受到人民日報等央媒和華爾街日報、 媒的關注。陳卓因此獲得了 長江日報社的總編輯獎,被獎勵三萬元。
新聞攝影,用什麼機器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怎樣把實況用最快的速度發出去。
至於尼康佳能,就性能來說,不論幹啥活,它們都旗鼓相當,對畫質要求相對較低的新聞攝影來說,兩家的任意一款單反都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大家覺得還有深入探討的必要嗎?
新聞攝影應該考慮相機鏡頭豐富的牌子為先。
遇上無法進入的現場時,如高層火災之類的,可能要藉助500mm的鏡頭拉近距離來拍攝。
新聞攝影除了佳能相機外,恐怕沒其它牌子選擇了。
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佳尼?尼佳?幾乎有數碼單反以來就為誰擱前面爭論個不停。也不知道是商家炒作,還是用戶確實想給尼佳、佳尼分個高低,來指導、滿足自己購買的正確性。
先看看外觀,什麼都不說,您自己感受。
對於新聞攝影究竟選佳能還是尼康,這種類比只能在同一個等級的相機之間進行。以旗艦級「機皇」為例吧。
從以上基本技術參數來看,應該說同一價位的「機皇」,尼康略勝一籌。
應該說兩者難分伯仲,都能勝任新聞報道。
如果您還在猶豫,那麼,看看世界上各大 體育 比賽現場那些老記們都在用什麼相機,你就明白了。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又是尼康和佳能的對比,這兩者其實你選哪一個家都是沒問題的,這兩者一直都是難分伯仲。作為行業內的兩家巨頭,也是一直在競爭一直在對比。每隔四年一更新的頂級旗艦。目前佳能是1dx2尼康是d5。
這兩部都是無可挑剔的頂級 體育 ,新聞機。它們在對焦和連拍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佳能的操作和尼康操作完全是不同的,邊焦方向都是相反的,尼康調整參數的時候需要兩只手配合這樣方便而且高效,佳能這是一隻手就可以完成調整,但是需要對機器有極大的熟練度才可以做到。
無論是用尼康也好佳能也罷,機器只是一個工具,能利用好這個工具拍攝出有價值的新聞照片的都是好機器。
在新聞領域雖然對器材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更需要的是你的預判能力,比如國家領導人在什麼時候會握手,哪個選手最快跑到終點,這都需要非常好的預判能力。
所以不要再問哪家的相機好了,你用的順手用的習慣就好。
新聞攝影是佳能尼康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關於誰好誰壞還真是不能說明白,畢竟鏡頭背後的那個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因為攝影師的喜好不同,相機的性能有差異,所以可能有偶然性在裡面,但是也可以從裡面看出一些趨勢,正好每年的荷賽獎公布後都會有一個獲獎攝影師所用相機的統計,這個可以看一下以做參考。
下面是2017年荷賽獲獎攝影師所用器材情況的統計圖表,詳細統計了獲獎作品所使用的器材類型、品牌等。
在新聞專業攝影領域,和其他品牌相比較,佳能依舊具有絕對優勢,不出意外排第二位的是尼康。而在具體的機型方面,共有九幅獲獎作品是使用佳能5D Mark III拍攝的,此外另有五幅作品出自佳能1DX之手。盡管無反相機在大眾消費領域風頭正勁,但是專業新聞攝影用戶仍然使用單反相機,估計較長時間內仍然如此。
從上圖可以看出尼康成為最大贏家。使用率最高的三款機器有兩款來自於尼康,分別是尼康D5和D810,而第三名則是佳能家的EOS 5D Mark III。廠商排名尼康也大幅領先,可以說尼康打了個翻身仗。
但是,總的來說,2017年以前基本上佳能的天下,但是2017年因為D850上市,尼康一時風頭無兩,從而帶動了一大部分人,但是估計隨著D850熱度下降,比例還會發生變化。
如果自己想入手攝影器材,大可不必糾結品牌,按自己的喜歡來選購就好了。
這兩個品牌幹活都很可靠。我偏愛使用佳能。不愛用尼康相機的原因是,在一次較暗環境,不能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尼康不能鎖焦(廣角到中焦)。幸虧怕完成不了任務,帶了EOS50E眼控聚焦(28-135),EOS3(24-70)兩台佳能。操控各方面都不錯,高質量的完成任務。
感覺在陰天,灰度大光比弱的條件下,佳能成像解析好一些,尤其是風光,人像。
原來的鏡頭與5D等機身結合還可以完美使用。尤其是記錄采訪,從不卡殼。
一樣好。
『柒』 坐台式采訪用什麼相機比較好
坐台式采訪用尼康D7000相機比較好。
尼康D7000相機畫質好、對焦點多,在外觀設計、材質等方面均適合於坐台式采訪的環境及燈光等。
采訪指採集尋訪,是新聞界詞彙,即記者為取得新聞材料而進行觀察、調查、訪問、記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活動。是一種媒體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過記者和被獲取信息的對象面對面交流。采訪是新聞工作人員出於大眾傳播的目的,通過觀察和訪談等方法,對可能收到廣泛關注且鮮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動。是新聞寫作的前提,是一種特殊的調查研究。
『捌』 尼康數碼相機單反鏡頭的發展歷史
尼康公司
歷史悠久,創建於1917年7月25日,由三菱財團(Mitsubishi)投資,合並三個光學儀器廠組成。當時,主要為日本國防部生產軍用光學儀器。Nikon的名稱由日文「日本」(Nippon)和「光學」(kogakn)組合而成,所以又有人稱之為日光公司。創建初期,曾聘請幾名德國光學技師,並於1932年開始生產尼柯爾(nikkor)鏡頭。許多照相機生產廠家都選用尼康公司的鏡頭,包括早期的佳能(Canon)。 尼康公司從1948年才開始生產相機,初期產品是德國康泰克斯(contax)旁軸取景相機的仿製品,型號為NikonⅠ。1959年,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Nikon F,這是架可以方便地更換鏡頭、取景器,並備有卷片馬達的專業相機。尼康F以其完備的性能,精湛的工藝以及相對於德國相機較低廉的價格迅速得到廣大專業記者的認可。在越戰中,尼康F被美國隨軍記者所廣泛使用,漸漸成為新聞記者的首選機種。 如果你認真地看過電影《廊橋遺夢》的話,男主角伊斯特伍德所用的相機便是尼康F。尼康F的巨大成功為尼康公司在攝影界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成為135專業單反相機的標准。
『玖』 記者用什麼樣子的照相機 懂行的來
報紙記者用的都是專業單反相機,例如,佳能的EOS1DMIII 或者尼康D3系列,其特點是,反應速度快,連拍快,ISO范圍大, 機身堅固耐用,能夠在惡劣環境中正常使用,並且快門壽命幾十萬次,幾乎按不壞的。采訪相機的話,得看你是什麼用途,假如是業余使用,例如單位內部宣傳資料,卡片機也能用,就是畫質差了點,如果投稿的話,得看要求了,只要不是特別註明,卡片機也能用,不一定非得單反。 5000的預算,單反肯定走不到專業的路子上,專業單反相機的機身價格都在萬元以上,甚至數萬元,再加上鏡頭、閃光燈、三腳架等等附件,費用不菲。專業點的卡片例如,佳能G系列,松下的LX系列等等倒是不超過5000。得看誰出錢了,自己出錢,夠用的就可以了,首選入門單反,套機5000左右,以後根據需要配置鏡頭;公家出錢嘛,看你的報銷額度了,沒准幾十萬的配置都不在話下。 選擇相機,首先要明確你的用途,其次就是輸出要求,只要這兩樣確定,相機就好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