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旁軸相機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旁軸相機呢
旁軸相機有一個主要特徵和兩個次要特徵,主要特徵是擁有獨立的光學取景器,取景器的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第一個次要特徵是機身內部有聯動對焦機構,通過調節鏡頭的對焦環,讓鏡頭尾部進行伸縮,從而與機身內部的聯動對焦機構產生接觸運動,帶動內部的機械結構去調整取景器內的光學部件,實現對焦的能力。第二個次要特徵就是拆掉鏡頭看不到反光板(這點主要用於區別單反相機)。
旁軸相機是徠卡發明的,在80年代日本單反沒有普及之前,一直是全球攝影的主流相機之一。因為旁軸相機上面的幾個特徵,導致使用旁軸相機必須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不像單反相機那樣普通人都能所見所得,因此在90年代之後逐步退出市場了。
旁軸相機最出名的就是徠卡,徠卡的M系列全部是旁軸相機(包括數碼版的M8\M9\ME等等),蔡司旗下的康泰時也生產旁軸,德國福倫達也一直生產旁軸,日本的尼康、佳能、柯尼卡等品牌都生產多大量的旁軸相機。
旁軸相機一般又分三種,
一種是PS相機即我們說的傻瓜機,早期的傻瓜機是沒有聯動測距機構的,都是採用超焦距拍攝,後來得益於日本廠商的技術革新,引入了電子測距機構,即機身發射看不見的紅外線,通過反射信號得到拍攝物體的焦距,然後自動調整鏡頭焦距進行拍攝,著名的代表有康泰時的T2\T3\TVS系列,理光的GR系列,柯尼卡的巧思,美能達TC-1等等,都是頂級的PS旁軸相機。
一種是不可換鏡頭、手動對焦的旁軸相機,淘寶上大量的福倫達、蔡司老旁軸就是這種,對焦需要手動調節,然後看取景器內的黃斑變化,來判斷對焦准確程度;另外還有祿來35為代表的一系列無聯動對焦機構、需要目測估焦的旁軸相機。
一種是可以換鏡頭的旁軸,著名的代表就是徠卡M系列,柯尼卡巧思RF,康泰時G系列,福倫達R系列,尼康RF系列,以及美能達的CL/CLE等等,可以換鏡頭的旁軸相機,絕大多數鏡頭卡口是徠卡口,也就是傳統的徠卡L39螺紋口和M口,基本上經典鏡頭大多數這兩個口的,其他的還有廠商自己開發的卡口,比如康泰時德國時期的卡口,康泰時日本時期的G口,尼康的S口,福倫達德國時期的專用口等等,比較復雜。
另外富士的X10屬於數碼時代的旁軸,索尼的NEX7不屬於旁軸,因為NEX7不是獨立光軸的光學取景,取景器的圖像是源自鏡頭光軸的,相機的拍攝和取景都依靠一條鏡頭光軸,因此不算。
㈡ 專業攝影師一般用什麼型號的單反
專業攝影師也分很多種類。
體育攝影師和野外動物攝影師用的都是佳能1D和尼康D3、D4之類最頂級的單反。
影樓、影棚里的攝影師用的單反,6D是足夠了,而且佳能也比較多。你要真去這行業接觸的機器也就多了,6D妥妥的,5D2老了。
至於自由職業攝影師,那可就多了,用什麼的都有,單反、旁軸、單電、黑卡,膠片機也有很多人用,老機器也有人用。用6D沒問題,用截幅的也沒問題,就看是不是適合你要拍的東西。
6D和5D2買哪個還要看你的用途。
如果你要拍人、靜物、風景(風景不推薦佳能)之類的,6D完全夠用甚至比5D2要好。
但是如果你要拍運動的物體多一點,比如體育攝影、打鳥,那還是5D2。
6D附加功能多,但比不上5D2專業。可是畢竟5D2老了,你這個選擇讓人很糾結,建議加錢上5D3。
從專業角度講6D不足,但是絕對不會很快過時的,畢竟08年的5D2現在都很多人在用。唯一需要警惕的是將來出5D4了,5D3如果降價降的多,6D估計就沒人買了。
過時也只是沒人買,不好賣二手機器,不代表相機的功能、性能過時。
㈢ 女生攝影菜鳥,麻煩懂得的前輩們推薦下膠片單反或旁軸,主要是比較富士GS645S、GS645W和GL690,謝謝啦
120畫幅,日系相機除了瑪米亞和加德國鬼子康泰時之外,其他都一般般。瑪米亞7-2就不說了,好東西,瑪米亞還有C330可換鏡頭的120雙反,也是好東西,許多紀錄片里老外攝影師都用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重,我曾經有過一套,單機身+80標頭跟一瓶2L可樂差不多重量,女孩子扛不起。康泰時的645也是牛逼哄哄的產品,蔡司鏡頭,唯一缺點就是太貴。
其實5000左右的預算,可以買到施耐德鏡頭的祿來3.5雙反了,祿來的雙反都是載入史冊的,我自己就有三台祿來雙單反。祿來癮君子口供裡面有一段話說的很好
我認為只有文理偏科的人喜歡祿來,當然是偏文科。如果偏文科,恭喜你,你跑不掉了。如果偏理科,提醒你,你選錯了行,那就買一台解解壓吧。 喜歡祿來的人,具備以下品質:懷舊、虛榮、自戀、空虛、敏感、多情、自閉、孤傲。在購買祿來之前,想想你是不是這種人——只要有必要,即使女朋友在千里之外,你也會找到辦法在情人節把一束鮮花送到她面前。喜歡祿來的人,一定是初戀很美好的人,喜歡祿來的人,一定是肯借錢為愛人買鑽戒的人,如果在現實中你寂寞,如果你心裡有一個永遠也放不下的女人,如果你因為過去的歲月沒有你理想的浪漫,那你就買吧,別猶豫了,你是跑不掉的。 我在很多論壇里見過哈蘇和祿來之間猶豫不決的問題,也見過無數准確回答出兩者局部對比的答案。但我覺得,這些基本數字和配置並不重要,在我的眼裡,祿來哈蘇都是好家什,但在我眼裡,祿來就比哈蘇多出一點點感情味兒,祿來更孤獨、更傷感。那麼,你喜歡孤獨和傷感嗎? 如果你理解不了這種孤獨和傷感,那就買哈蘇吧。跟哈蘇比,祿來沒有明天。 為什麼要買一台祿來相機 上回說過,喜歡祿來的人,一定是有攝影基礎的。與那種循規蹈矩,從前期測光一直發奮到後期磨皮的發燒友不同,喜歡祿來的人,大多把攝影愛好到了幾近無聊的境界。我便是如此,比賽、群拍、爭論、泡妞,各一半次以後對攝影漸漸有些失望了,我怎麼拍都不會太差,我不知道怎樣再拍更好,看什麼片都眼熟,別人再好的作品,也覺得自己「以後拍過」。一直到突然看到一張6X6的小品,好久沒對著一張照片心跳,於是一隻普普通通的哈士奇犬的照片,讓我有了買一台祿來的想法,並很快不能自拔。 所以,可以不誇張地說,喜歡祿來的人,十之八九是放棄了攝影。試一下把一個正在用祿來拍照的人稱作「攝影愛好者」或「攝影師」,會顯得很無厘頭。而時至今天我的看法是——祿來跟攝影P關系都沒有。顯然這結論會被認為再次跑偏,希望我最後能把這個說清楚。
㈣ 打算買富士X100旁軸相機,作為平時家庭一般使用,主要拍攝人像、靜物和風景。請教大家幾個問題。
我自己也買了個富士X100,之前用了五六年單反,鏡頭也不下數十個,今年國慶前後買的,7600在金牌店,用了一段時間,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1.35MM的廣角夠用不?有朋友說小了。
35MM是最接近肉眼的焦段,也就是所謂的標頭感念,並不是說超廣角或者廣角,對富士X100這樣的定焦旁軸來說達到所見即所得的創作理念,很便於拍攝。廣角畸變也不好控制。
如果需要拍攝廣角可以用全景拍攝模式,相當於360°魚眼了,所以不存在不夠廣的概念。
2.F2的光圈夠用不,拍攝人像,2M左右的距離,景深會不會不夠虛。
光圈並不是說不能做的更大,但要達到完美的光斑效果跟縮小體積的綜合考慮才設計成F2總的來說夠用,但F2拍微距比較肉,所以F2.8才算可以用,這點跟很多類似的相機差不多如萊卡X1李廣GXR28MM模塊跟50MM模塊。
3.當前價格7000多,值得不?有可能繼續降價到5000多嗎?
不可能,嚴格來講7000買行貨是買不到的,行貨最便宜也就7300,是國慶前的價格,國慶漲了300也就是我買的7600的價格。萊卡X1出了那麼多年沒降過一分錢。
4.價格相當的情況下,富士可能推出廣角更大、光圈更大的同類機型嗎?
不會,富士不可能這么快推出同類的更新產品,因為這不符合這款產品的定位,只有低端產品才會頻繁更新。富士是按照萊卡的模式出的,富士X100相當於萊卡X1的定位,X10相當於LUX5的定位還會出一款類似於M8 M9的定位的相機,暫時叫LX10吧,不過體積跟畫質綜合考慮X100是很不錯的,X10畫質不行畢竟底小
5旁軸有沒有特別的優勢?
相對於單反來說,便攜
這是唯一的優點也是最高的優點,想像一下,如果你去爬山,帶個兩公斤的單反帶個兩公斤的三腳架跟其他東西,你還有興趣拍照么?這就是為什麼X100賣得那麼好的原因。相對小體積獲得高畫質。
6.定焦鏡頭會不會特別不方便使用?
這就因人而異了,我是夠用了,畢竟標頭使用的最多。有些職業的攝影師可能不夠用,但也少數,我覺得,攝影師不會被相機所限制。
最後說幾個缺點
1微距是噱頭,用處不大
2對焦相對中端單反來說慢
3體積還是過大,不過已經相對好多了。
另外給你兩個考慮相機如果你不想買X100的話
1理光GRD4白色限量版(好看死了!!)2:索尼NEX7
㈤ 什麼是平視旁軸取景式照相機
就是旁軸相機,取景器與鏡頭不是一個光路,在旁邊,這種取景方式有視差。
平視,就是取景位置與眼睛一般高,說得確切點叫作眼平取景。
著名的旁軸相機有徠卡相機。
㈥ 相機百科 | 旁軸相機(一)
旁軸相機主題共分三部分:
(上)什麼是旁軸相機以及旁軸相機的早期發展(本篇)
(中)現代旁軸相機的發展以及和單反相機的優缺點的比較(待續)
(下)經典旁軸相機介紹(待續)
延伸閱讀: 相機網路 | 什麼是單反相機?
旁軸相機,也稱為 旁軸取景式相機 ,由於取景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
在整個照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旁軸相機的品類可謂是最為繁多的一種,結構上亦大相徑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從出類拔萃的徠卡產品,到著名的祿萊雙反,再到世界第一台旁軸數碼相機愛普生R-D1等,都是旁軸相機的成員,所以,旁軸相機無疑是相機發展的重要組成。
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旁軸相機,其實基本上都是指 連動測距相機 ( Range Finder Camera ,簡稱RF)。但是它只是旁軸取景系統的一種, RF是旁軸,但旁軸不只有RF 。
在單鏡頭反光結構取景系統被設計出來以前,旁軸取景系統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取景系統,其取景器也是由 早期平視取景器 (或者叫光學取景器,也就是傻瓜機上用的取景器)改進來的。
由於旁軸相機由獨立的取景器取景,所以在近距離時會存在一定的視差,但是一些高級旁軸相機會設計視差補償機構。
由於旁軸相機自身結構的限制,沒有辦法安裝超長焦鏡頭,所以後來被單反相機取代。
旁軸相機由於機身設計小巧,而且沒有單反相機反光鏡工作時的噪音和振動,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遠強於單反相機,所以廣泛運用於紀實攝影、人文攝影以及風光攝影等題材。
在相機產業形成初期,以手工為主的相機產品主要受到來自繪畫暗箱的影響,以毛屏同軸取景方式的產品占據重要地位。
但是,毛屏取景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方面,受早期感光材料發展的制約,拍照需要足夠的環境照度;而另一方面,取景時毛屏影像又極易受外界雜光干擾,由此出現矛盾。
我們知道,矛盾一定會引發變革,於是,這種矛盾最終激勵了取景方式的變革, 旁軸取景就是這種變革中最為徹底的產物。
早期旁軸相機的型式有若干種。從旁軸取景器構造上看,最簡單的一種稱作 框架取景器 ,它可安裝在任何一部 同軸取景相機上 作為附加取景裝置。
由於框架取景器原理簡單,易於製作,且拍攝一定距離以外景物時,其取景精度基本可以被接受,所以早期相機中,裝備框架取景器的產品較為多見,如法國1860年生產的 Chambre Automatique 和1924年生產的 Eka 等等。
看下圖,相機上的框架取景器是不是很簡單,就好像一個瞄準器一樣。
而另一種 在框架取景器基礎上裝有透鏡的取景裝置 被稱為 牛頓取景器 ,它由 負透鏡 (又稱 凹透鏡 )和框架組成,這種取景器的特點是,獲得同樣的視場角時其體積可以打造得小的多,好的透鏡材質還有可能獲得比較明亮的取景。
法國1898年生產的 Le Pascal 、德國1904年生產的 Ernemann Jropical 和英國1922年生產的 Ensign Cupid 都是裝有牛頓取景器的照相機;
雙鏡頭反光式照相機 作為旁軸相機的另一個品種出現在19世紀後期,它的原理是通過一片或一組 正透鏡 (又稱 凸透鏡 )或等效正透鏡和反光鏡將景物成像在光軸90度夾角的毛屏上,取景光路呈現垂直狀態,這種取景裝置由於取景鏡頭和攝影鏡頭軸向平行且相鄰,所以取景誤差大大改觀,這個優點十分突出,所以它很快被普及。
如法國1887年生產的 Kinegraphe 、德國1889年生產的 Krugener Simplex 即屬於雙鏡頭品種的早期產品;
同時期,和雙鏡頭反光相機取景原理相同的反光式取景器也被大量採用,如比利時在1893年生產的 Le Royal Detectif o Ultime Special 、和1903年生產的 Folding Mahogany Rodolphe ;
光亮取景器其實就是反光式取景器的一個變種,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曾流行一時。
它和反光式取景器的主要差別在於用正透鏡取代毛屏,由此可以得到景物的空間影像,取景器變得十分明亮。但是眼睛位置變換往往會影響取景范圍,而且常常造成眼睛不適的感覺。所以,光亮取景器在後來主要被用作附加取景裝置。1905年柯達公司生產的 No.1 Folding Pocket 相機是許多使用光亮取景器產品中的一個。
這種光亮取景器反過來又對推動簡易雙鏡頭反光相機鋪墊了道路。
復合取景裝置是早期旁軸取景相機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它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旁軸取景器安裝在一台照相機上,提供多種取景方式。復合取景裝置的最大特點是讓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餘地。比如,將牛頓取景器和光亮取景器復合在照相機上,以便提供平視取景和腰平取景兩種取景方式;
或者將框架取景器和光亮取景器復合在照相機上,提供同樣的取景需求。
復合取景裝置的出現對日後高級產品的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1949年德國生產的Plaubel Makina III D就是沿革了這種古典復合取景裝置,盡管這一時期的取景技術有了很大改進。
事實上,早期旁軸相機更多的是提供了某種必要的取景方法,美觀、便利和帶動相機小型化則是以後的事(下期將會說到,不要著急)。
下期預告
說到旁軸相機,就不得不說到 Leica,Leica M 系列作為RF相機的最經典代表,它的發展又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二戰之後日本相機工業高速發展,日系的旁軸相機又有那些特點和優勢呢?(不會只有相對於德系相機的便宜吧?)
既然說到旁軸,總不免要拿它來和單反系統比較,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呢?
不要著急,下期通通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