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約瑟夫的相機有哪些

約瑟夫的相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7-11 00:21:40

① 照相機歷史簡介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

(1)約瑟夫的相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系統機構

從完成攝影的功能來說,照相機大致要具備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成像系統包括成像鏡頭、測距調焦、取景系統、附加透鏡、濾光鏡、效果鏡等;曝光系統包括快門機構、光圈機構、測光系統、閃光系統、自拍機構等;輔助系統包括卷片機構、計數機構、倒片機構等。

保養技巧

相機的鏡頭要用專用的拭紙、布擦拭,或以駱駝毛拂 ,以免刮傷。要去除鏡頭上的塵埃時,最好用吹毛刷,不要用紙或布;用嘴吹風時,要小心避免口水沾上鏡片。

要濕拭鏡片時,請用合格清潔劑,不要用酒精之類的強溶劑。鏡頭上最好加裝保護鏡或濾光鏡,可加長鏡頭上透鏡壽命。

② 第五人格怎麼看鏡像約瑟夫技能快結束了

1、首先在游戲中選擇約瑟夫,找人一開始肯定是要拍照,如下圖所示。

③ 對相機的初步認識

佳能單反相機

佳能作為一大單反相機的主流生產廠商,目前已經推出了大量的單反相機的型號。總得來說,佳能單反相機的型號是以「數值+D」命名。而數值越小,機器的性能越好。距離來說,佳能相機1200D就是佳能相機中最入門的級別,而1D系列,則是佳能的旗艦機器,使用了大量的先進的技術,成為了新聞、攝影等行業的利器。目前家用機型,推薦使用兩位數的機器,如60D/70D/80D等,條件好一些或者追求高成像的朋友們可以入手5D MARK3/6D/7D/7D MARK 2等高端機器哦~

尼康單反相機

作為佳能的有利競爭者,尼康單反相機的操作更加繁瑣,但畫質更加細膩,成像也比同等級的佳能相機要稍微好一點~

尼康相機的型號同佳能相反,是「D+數值』的命名方式~,但尼康也尊旭一點,就是機器型號數值越小,相機的品質越好。

如尼康的旗艦機器D3S,D4等,都是專業級別的相機,如果有想入手尼康單反相機的朋友,那麼家用推薦使用D90等雙位數的機器,另外D810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賓得單反相機

賓得相機有點不太像單反,這是賓得相機給人的第一印象,賓得單反相機機身相對於佳能和尼康來說要小一些,而且更加薄一些。目前賓得單反相機的主流高端機器是賓得K-1

萊卡相機

好的,來膜拜下老牌的大哥~

萊卡的產品多以旁軸相機(如同,取景框和鏡頭不在一條直線上)和卡片機器為主,單反相機人家其實並不很感冒出,但是這絲毫無法撼動萊卡相機的地位。相對佳能、尼康的各種復雜的按鍵,萊卡相機的設置可謂簡陋,但是做工相當的嚴謹,成像非常的犀利。擁有一台萊卡,可能是攝影師們的一種追求,但是過高的價格卻讓這成為了一種奢侈的想法~

④ 從隔牆有耳到無處不在,盤點人類相機發展史,成就了數不清的間諜

人類自有戰爭發生開始,敵對雙方就有了間諜活動。遠古時,敵對雙方除了用自己的眼睛偷窺或用耳朵偷聽外,還沒有其他更好的偵察、竊密手段。在漫長的歲月里,間諜的特殊技能的演進,一直左右著諜報活動的軌跡。所謂「隔牆有耳」,「宮中到處都是眼睛」就是對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竊聽、竊視活動的生動描述。

歷史 進入19世紀,有一件事情改寫了間諜活動的方式和手段,那就是 19世紀上半葉,法國人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和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促成了攝影術的創立。世界上第一張照片是尼埃普斯在1827年拍攝的。 他用照相機在塗了一層瀝青的白蠟感光板上,拍下了從書房窗口見到的景物,這張照片的曝光時間長達8小時。1829年,風景畫家達蓋爾和尼埃普斯合作,共同完善相機和照片。1837年,達蓋爾已能在塗銀的銅板上拍出相當清晰和細膩的照片了,他使銀板上的碘化銀感光,然後放入顯影液中顯影,再用蘇打鹼溶液洗定影,於是得到一張清晰的照片。不過,銀板底片的感光度很低,拍一張照片仍需個把小時。

1839年8月15日,法國科學院大廳向 社會 各界展出了達蓋爾拍攝的世界第一張光學照片,轟動了整個巴黎。 此後,攝影者們便開始使用笨重的匣式照相機,相機要安裝在三角架上,還要配上很大的底片。這種情況向間諜們提出了挑戰,他們需要研製出一些不容易被人察覺的、越來越小的照相機,他們還想到在收音機、手提包、打火機、火柴盒、圓珠筆、粉盒和手杖把手等物品上面「做手腳」,用這些日常用品來作為進行偷拍的偽裝物。

進入20世紀,德國的間諜相機也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出現了一種幽靈照相機,德軍把它安放在鴿子身上,然後將大批這樣的「鴿子間諜」放飛,前往法國防線的後方去執行空中偵察任務。

照相機自19世紀中期被發明以來,攝影技術在情報搜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間諜們利用照相機拍攝人、機場或其他軍事設施、橋梁、軍事裝備、飛機模型或文件等。歸納起來,間諜們所使用的這些易於隱藏,能拍攝高質量圖片的間諜照相機 主要有以下3種。

這種照相機體積小,能放在口袋中攜帶,可用於各種目的,如監視攝影、文件復制等。 為了便於隱蔽,一些微型照相機沒有裝配取景器,拍攝者進行偷拍時,必須憑直覺取景拍攝。

在整個微型照相機系列中,最有名、最成功的要數米諾克斯(Minox)照相機。 米諾克斯被說成是立陶宛或原西德的照相機品牌是不對的。第一架米諾克斯照相機是於1937年開始研製、設計,1938年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被製造出來的。米諾克斯相機的發明者是拉脫維亞工程師威特·澤普(WaiterZapp),他少年時便夢想著製造出一種可隨意置於手掌心卻又能拍攝出高質量自然畫面的攜帶型相機。澤普32歲時,與他的設計小組共同製造出了第一台這種照相機。它使用只有標準的35毫米膠片四分之一大小的膠片,暗盒內裝有50張片格。盡管澤普製造米諾克斯照相機的初衷是用於普通攝影,但不久世界各地的情報機構便開始競相要求購買該機,用於間諜攝影。

這樣,這種商業照相機因體積小、性能好、使用靈活而明顯地成為進行秘密拍攝的理想器材,是間諜們最得心應手的機種。一系列配備於米諾克斯照相機的附屬件,使它可以被隱藏起來使用。它一次可拍攝50張照片而不需重新裝片。二次大戰結束後生產的新型米諾克斯相機安裝有析像度極高的鏡頭,這樣,使用更優質的膠片就可以從微型底片上獲取更多、更清晰的信息。米諾克斯照相機首次亮相時,被認為是人類技術史上的奇跡,例如間諜人員可用米諾克斯微型顯影罐沖洗膠片,顯影罐只有小飲料罐那麼大小。

又例如早期的相片放大器用於從微型底片上曬出小張照片,二戰時開發了改進的放大器,能從原有的清晰度更高的膠片上曬出更大的照片。在二次大戰期間,各國情報機構發現很難得到足夠的米諾克斯相機以用於間諜活動。二戰結束後生產的機型配備了多種附件,使得這種照相機被應用於各種諜報工作。 直到90年代初冷戰結束之時,它仍是一種備受間諜青睞的工具。

在間諜行動或隱蔽行動中,各種各樣的間諜照相機被隱藏於某一物體中或偽裝成某一物體, 如手提包、化妝盒、手杖等,或綁縛於身體上,進行隱蔽拍攝的照相機,就是隱蔽照相機。 前蘇聯研製的 F21 和前西德 機械人(Robot)照相機 是兩種被普遍使用的隱蔽照相機。它們都是從二戰前德國設計的一種機型發展而來的,使用的是發條傳動卷片裝置。前蘇聯和西方情報機構都發明、製造了大量各式各樣的用以藏匿照相機的用具。普通照相機只要安裝上特殊的偽裝附件,也可被用於秘密工作。間諜使用隱蔽照相機進行秘密拍照時,照相機可能被隱藏於間諜的衣服內,或偽裝成另一種日常用品。一些微型照相機一般只有一種固定的偽裝,而隱蔽照相機卻常有多種不同的偽裝,如機械人,F21、萊卡等相機各自都有一套隱蔽的方式。

機械人照相機首創於1934年,靠發條傳動提供動力,可連續拍攝而無需人工卷片。 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曾用它來驗證被炸目標的毀壞程度,德國情報組織也曾使用過它。因該機不需在拍攝時手動卷片,所以可隱蔽於各種物體內進行工作,也因此,在冷戰初期,不少間諜都使用這種機型。美中情局在五六十年代曾將隱藏於公文包內的機械人照相機用於監視行動。情報官員將公文包夾於臂下,被拍攝物與拍攝者的走向呈直角,因不能使用取景器,所以要拍攝取景准確的照片,必須事前經過大量練習。情報官員要憑直覺學會如何正確放置公文包,以拍攝到既定目標。拍攝時,操作者隔著公文包按壓快門操作桿。

F21隱蔽照相機的3件最重要的偽裝用具是短上衣、普通相機套和雨傘。 偽裝用短上衣有多種款式,附加於F21相機的面板上裝有一枚假紐扣,能覆蓋住鏡頭。照相機附著於襯里內,同時假紐扣從短上衣前擺的一個孔內突現出來,當輕輕擠壓置於口袋內的遙控快門時,假紐扣的中心部位會快速開啟,迅速完成拍照。作偽裝用的普通相機套也很平常,間諜人員將它掛在脖子上,好像照相機並未被使用。但在套內,一架F21照相機被安裝於側邊,與相機套正前方可呈直角進行拍攝。當間諜按下按鈕時,相機套側面的擋板會開啟,進行拍照。偽裝用雨傘更是別出心裁,其設計可謂巧奪天工。F21照相機被安置於傘的成型木製支桿內,相機鏡頭正對傘套上的小孔,拍攝時,間諜人員按動手柄上的快門開關即可。

德國產萊卡(Leica)是種普通相機,但它又是一種間諜很愛用的隱蔽照相機。 萊卡相機鏡頭蓋上的詞「Leica」曾被間諜精心地鏤空,這樣,即使不取下鏡頭蓋,也能透過鏤空處進行拍攝,而在外人看來,相機並未使用。

這類照相機是專為大量拍攝文件而研製的,有的可連續拍400頁文件,自動化程度高,翻拍速度快,成像質量好。 通常情況下,間諜只有很短的時間來復制秘密文件。雖然普通相機也可用於文件拍攝,但要拍攝出高質量的照片,則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擁有充足的時間。情報機構於是研製出了使用快捷、簡便、可靠的攜帶型特製復制照相機。

復制照相機或趨向微型,或經過偽裝,後者中最著名的有偽裝成筆記本的克格勃滾輪式照相機,它可連續復制40頁文件,而無需重新裝片。 該機隱藏在和間諜經常攜帶的筆記本相似的假筆記本內、使用時、間諜將假筆記本的內脊部位從文件上滾過成刷過、筆記本脊部的小輪便會啟動快門裝置及其內置照明源、完成拍攝任務。克格勃還使用耶東卡C-64復制照相機,它可在多種電壓下工作、包括利用 汽車 蓄電池。該機使用簡便,能拍攝優質的照片。這種稱做「耶爾卡」(Yelka)的相機裝有鉸鏈、不使用時可以折疊起來。

美國情報組織也曾使用過公文包式復制照相機。當公文包被打開時,復制照明裝置便會向外伸展定位,靠主電源或電池供電。改裝後的35毫米定焦公文包式復制照相機使用尼龍齒輪,可進行無聲操作。

為了長期有效地進行監視拍照,人們發明了許多巧妙的偽裝物供間諜隱藏照相機。這些偽裝物的尺寸和偽裝方式大不一樣,但基本原則都是要把照相機偽裝或隱藏起來,讓它看起來像是一種普通物品,不致引起懷疑。但所使用的偽裝物必須與使用它的間諜的生活方式和周圍環境一致。有些偽裝物內裝有餌雷,未經許可而試圖打開它,會導致情報被毀掉。要打開被擰緊的偽裝物時,經常要按順時針的方向旋開,而不是採用通常的逆時針方向。

與間諜照相機相「配套」的是「縮微照片」。前東德國家安全部「斯塔思」(Stasi)使用的微型相機的縮微膠卷只有小姆指蓋大小,它可拍攝3張縮微照片。 這種照相機可直接拍攝出相片,不使用底片,每張縮微照片必須用放大鏡才能觀看。自從19世紀60年代美國內戰以來,各國情報機構一直在使用縮微照片,照片寬度 最小的可達1毫米 ,可藏在日常物品或特殊的偽裝物中。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設計的戒指,可隱藏縮微照片或指南針。用刀切開較厚的明信片的邊沿,也可藏進縮微照片,再依原樣封好寄出。

時光在流逝,人類的 歷史 翻過一頁又一頁。融智慧、 科技 、膽識乃至風俗 時尚 於一體的間諜照相機及隱蔽攝影技術也將一如既往地在那些鮮為人知的 歷史 書頁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⑤ 照相機歷史簡介

19世紀初,一個叫尼普斯的法國陸軍軍官,花了10年時間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終於在1826年成功地將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攝在白錫板上。

這是世界上第1張照片,它的曝光時間長達8小時。第二年,他又和達蓋爾研究照相術,試圖把影像拍攝在玻璃板上。

不幸的是,尼普斯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達蓋爾把玻璃板底片的靈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攝人像。後來,他又發明了銀版照相法——「達蓋爾照相術」。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逗純,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萊卡的前身)、祿來、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

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徠卡單鏡頭旁軸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光學旁軸取景器。

1931年,德國的隱指源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

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在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機生產主要是引進德國技術並加以仿製,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徠卡相機仿製了L39介面的35mm旁軸相機,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製造出了旁軸相機。

PENTAX的前身旭光學工業公司1923年開始生產鏡頭,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擴大,日本軍隊對光學儀器的需求急劇增加,尼康、賓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學儀器廠都接到了大量的軍隊訂單,為侵華日軍生產望遠鏡、經緯儀、飛機光學瞄準儀、瞄準鏡、光學測距機等等軍用光學儀器。

隨著戰爭的結束,這些軍隊訂單已經不再有,戰後軍工企業為生存不得不轉向民用品的生產,光儀廠商尼康、佳能、賓得都先後開始了照相機生產。

1952年賓得引進德國技術並引入德國「PENTAX」品牌,生產出了「旭光學」的第一部相機。1954年,日本第一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在旭光學-賓得公司製成。

1957年作為灶態日本照相機的後起之秀,又製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鏡光學取景的單反照相機。此後美能達、尼康、瑪米亞、佳能、理光等公司爭相仿製、改進單反照相機及鏡頭技術,從而推動了民用照相機技術在日本的發展,世界單反照相機技術重心逐漸由德國轉移到了日本。

1960年,賓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機問世,開創了照相機TTL自動測光技術。

1971年,賓得公司的SMC鍍膜技術申請了專利,並應用SMC技術開發生產出了SMC鏡頭,使得鏡頭在色彩還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兩方面都得到極大改善,從而顯著提高了鏡頭品質。

得益於SMC技術,此後賓得鏡頭的光學素質達到了極大的改善,有多隻賓得鏡頭被職業攝影師們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國頂級鏡頭蔡司鏡頭,成就了賓得相機一時的輝煌。

雖然幾乎所有廠商生產的照相機鏡頭都聲稱採用了SMC技術,但是實測證明,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還是賓得鏡頭。

1969年,CCD晶元作為相機感光材料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上搭載的照相機中得到應用,為照相感光材料電子化,打下技術基礎。

1981年,索尼公司經過多年研究,生產出了世界第一款採用CCD電子感測器做感光材料的攝像機,為電子感測器替代膠片打下基礎。

緊跟其後,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國、歐洲的一些電子晶元製造商都投入了CCD晶元的技術研發,為數碼相機的發展打下技術基礎。1987年,採用CMOS晶元做感光材料的相機在卡西歐公司誕生。

2018年9月,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第62次會議作出了對中國無人機產品有利的決定,將無人機歸類為「會飛的照相機」。

(5)約瑟夫的相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為照相機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

1、達蓋爾

達蓋爾(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國美術家和化學家,因發明銀版照相法而聞名。達蓋爾出生於法國法蘭西島瓦勒德瓦茲省。

他學過建築,戲劇設計和全景繪畫,尤其擅長舞台幻境製作,也因此聲譽卓著。1851年他在距離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紀念碑。

2、吉羅拉莫·卡爾達諾

吉羅拉莫·卡爾達諾(Girolamo Cardano, 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數學家、物理學家、占星家、哲學家和賭徒。

古典概率論創始人, 在他的著作《論運動、重量等的數字比例》(Opus novum de proportionibus) 建立了二項定理和二項系數的確定. 他一生寫了200多部著作,內容涵蓋醫葯、數學、物理、哲學、宗教和音樂。

3、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

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法語: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年3月7日-1833年7月5日),「涅普斯」又譯「尼埃普斯」,法國發明家。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於1827年拍攝出來的,但是現在全世界公認的攝影術的發明者卻是法國的路易·達蓋爾。涅普斯,是未被大眾關注的攝影術發明者。

在那個時期,攝影的產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人們早在亞里士多德和中國墨子年代就已發現了小孔成像的奧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這一原理仍然適用於攝影術,但當時阻礙攝影產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種將影像保留下來的方法仍然沒有被發明。

1825年,涅普斯委託法國光學儀器商人夏爾·雪弗萊(Charles Chevalier)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製作光學鏡片。

並於1824年(有說1826年)將其發明的感光材料放進暗盒,拍攝和記錄下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餐桌」,作品在其法國勃艮第的家裡拍攝完成,通過其閣樓上的窗戶拍攝,曝光時間超過8小時。

1829年與路易·達蓋爾達成夥伴關系,共同研究攝影術。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1839年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宣布路易·達蓋爾獲得攝影術專利。

4、奧斯卡·巴納克

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國照相機設計家,生於德國布蘭登堡州里諾夫鎮。1911年被恩斯特·萊茲光學工廠聘請擔任照相機設計師。

巴納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電影膠卷設計小型照相機。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萊卡相機(Ur-Leica)—35毫米照相機的鼻祖。

1925年萊卡相機I型正式在德國韋茨拉爾市(Wetzlar)的恩斯特·萊茲光學工廠出產。奧斯卡·巴爾納克本人是最早的萊卡攝影家,1920年,韋茨拉爾市發生洪水災難,他用原型萊卡相機拍攝了一系列韋茨拉爾洪災的照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照相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達蓋爾

閱讀全文

與約瑟夫的相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