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里。民國時期相機,或清朝時期。用的相機。是屬於什麼相機
是反光照相機。
而反光照相機分為單鏡頭反光相機、雙鏡頭反光相機。反光相機是由反光鏡和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
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攝時,當按下快門鈕,反光鏡便會往上彈起,軟片前面的快門幕簾便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影像)便投影到軟片上使膠片感光,爾後反光鏡便立即恢復原狀,觀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
(1)一條槍那種是什麼相機擴展閱讀:
相關介紹:
單鏡頭反光相機是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不像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棱鏡,再到取景窗;拍攝時反光鏡快速抬起,光線可以照射到膠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而雙鏡頭反光相機採用雙鏡頭結構,兩個鏡頭上下排列,固定在鏡頭架上,上面的鏡頭用於取景,下面的鏡頭用於拍攝。觀察被攝體時,必須豎起遮光罩,俯視照相機。此外,防護罩中的放大鏡有助於齊胸觀察聚焦屏。
『貳』 形形色色的照相機出現在什麼時期
1844年,住在巴黎的雕刻家兼攝影家F?馬頓斯,研製成功了全景搖頭照相機。這種相機依靠鏡頭的旋轉,拍攝角度可達150°。馬頓斯用它在5×17.5英寸的銀版上,成功地拍攝了《巴黎景觀》等風景照片。後來,這種相機也常用來拍攝團體照片。
1851年,D?布魯斯特(D.Brewster,1781~1868)發明了一種能拍攝立體照片的照相機。使用這種相機時,只要把被攝物體左右稍加變動,並拍攝兩次,就能透過立體鏡看到具有立體感的照片。不過,這種拍攝方法,僅限於拍攝靜止的物體。
兩年後,曼徹斯特的J?B?丹塞(J?B.Dancer,1812~1887)和巴黎的A?柯涅特(A.Ouinet),在單鏡頭立體照相機的基礎上,成功研製出雙鏡頭立體照相機。這種相機,鏡頭相距65毫米,能一次拍攝兩幅並列的照片,相當於兩隻眼睛所看到的景物。看照片時,要使用「雙眼看相鏡」,使左眼只看到左邊的照片,右眼只看到右邊的照片。於是,兩眼看到的照片,便匯合成一個立體影像。這種立體影像,前景中的物體非常突出,而背景中的物體則顯得很遠。
1854年,法國人像攝影家A?迪斯德里(AdolpheDisderi)發明了多鏡頭照相機。它裝有4個鏡頭、在一張底片上可拍8幅畫面,如果鏡頭各自的焦距不同,還可以同時拍出全身、半身和頭部特寫等不同景別的照片。它的出現,帶來了「名片肖像」的流行。
大尺寸的照片,看起來更美觀一些,而早期攝影,照片放大又極為困難,因此,要想獲得大幅照片,攝影者必須依靠大型照相機。早期的照相機,機身一般較大。其中,1860年由齊伯爾(Kibble)所製造的照相機,堪稱世界之最。這是一架帶有車輪,必須用馬拉著走的龐然大物。它使用的玻璃底版為44×36英寸,每塊重達44磅。
40年後,這一記錄被一架外號為「猛瑪」(古代一種巨象的名字)的巨型照相機打破。這架相機重635公斤,由15人同時操作,可以拍攝長2.4米、寬1.4米的畫面。它的每張玻璃底片,重達225公斤,需要45公斤葯液沖洗。當時,美國芝加哥奧爾頓鐵路公司,為了把一列最新型的豪華火車,全部清晰地照到一張照片上,特別訂制了這架照相機,並為它專門設計了鐵路貨車運輸。這架相機僅僅使用過一次,拍攝的惟一一張照片,在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上展出,並獲得「世界第一大獎」。
在拍攝大幅照片的同時,人們也沒有忘記研製攜帶方便的小型照相機。1858年,英國的T?斯卡夫(T?Skaife)發明了一種「手槍式照相機」。這種相機形似手槍,裝有一個成像特別清晰的鏡頭,能拍攝直徑1.5英寸的快照。拍攝時,只要扣動扳機,橡皮開關就會引發自動式彈簧,鏡頭便隨即開啟。一次,斯卡夫使用這種相機,對准維多利亞女王拍攝時,竟引起一場誤會,險些以「謀殺女王」的罪名而遭逮捕。赫謝爾曾在評價這種相機時寫道:用這種相機拍照,簡直就像緊急射擊。
也許,赫謝爾從中受到了某種啟示,在這一年,他最先提出了「快照」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