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萊卡相機有多少種

萊卡相機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2023-08-08 02:44:18

㈠ 萊卡相機上怎麼有109有幾款多少錢

1、徠卡相機品種很多;
2、徠卡相機目前有五種系列,即徠卡S系列,徠卡M系列,徠卡T系列,徠卡D系列,徠卡V系列;
3、徠卡在每個系列的相機中,都以Typ(意思為品種、樣式)+數字命名,每個命名只有一款相機,絕無重復。樓主提到的109即徠卡D-Lux Typ 109,歸類於D系列,目前只有黑色一款;
4、徠卡109是松下組裝的便攜相機,使用松下研發的1200萬像素感測器(松下1600萬像素4/3感測器裁切),裝備松下生產徠卡認證的徠卡鏡頭,硬體除圖像處理器和外殼,都和松下LX100(有黑色款和銀色款兩種)完全一樣。在成像方面,109比LX100的像質好一些,因為徠卡的圖像處理技術比松下高明不少;
5、徠卡109目前的價格水貨4600元,行貨5400元。
樓主參考。

㈡ 徠卡的旗下產品

Ur-Leica:巴爾納克的原型徠卡照相機。
Leica I:1925年正式生產。 Leica ISchraubgewinde:1930年39毫米螺旋口,可配愛爾馬50毫米f/3.5、35毫米f/3.5和135毫米f/4.5鏡頭。
Leica II:1932年,配有可與鏡頭聯動測距儀。
Leica III:1933年,配有低速快門,由機身前另一小紐控制。
Leica IIIa:1935年,配有1/1000s的高速快門。
Leica IIIb:1938年
Leica IIIc/IIId:1940年
Leica If/IIf/IIIf:1952年
Leica IIIg:1957年 Leica mini
Z2X中國造
C1中國造
C2中國造
C3中國造
Leica Minilux 40mm日本造
Leica Minilux Zoom日本造
Leica CM 40mm德國造
Leica CM Zoom德國造 M3:1954年—1966年,於1954年德國Foto Kina展覽會上首次發布,總共生產了22萬台。M3是首個使用快速裝鏡頭卡口的徠卡機身(之前III系列的機身是螺紋卡口),其取景器放大倍數為0.92,是所有M系列中最高的。但是只有50mm, 90mm, 135mm 線框。所以不適用50mm以下的廣角鏡。或可採用額外的取景器。所以要用廣角就要買M2,或M4,M6.但用50mm鏡頭取景器里看起來很爽。M3採用現代的過片桿而非之前III系列的旋鈕過片。
MP:第一代經典MP1960年左右產量不多。Alfred Eisenstaede用。他的那台還有快速過片的底蓋,動作快的話可以每秒3張拍攝。那時還沒有自動馬達。
M2:1958年—1967年,M3的廉價版本,其0.72倍放大的取景器成為後續M系列
的標准,M2計數
器沒有自動復位功能,拍完一卷後要自己動手撥回去。不然拍下一卷時會搞混所拍的張數。
M1:1958年—1967年
M4:1967年
M4 MOT:1967年
M5:體積與重量最大的M相機,長相奇怪,俗稱「飯盒」,第一次加入內置的測光表1971年
M4-2:1977年
M4-P:價錢低,用了大量料零件,可靠性最差的M相機《一這里不對,M4-P可靠性很好,職業攝影的選擇
M6:1984年—1992年,在這個劃時代的型號中結合了M3的外形尺寸,先進的沒有運動部件的測光計(之前M5的測光表有類似一個棒子運動部件,在簾布快門前,鏡頭後)和取景器中的LED指示。
M6 TTL:1998年,支持TTL閃光,所增加的電子部件在頂部增加了2毫米的高度。將快門速度撥輪改為了逆時針。
M7:2002年,支持TTL閃光、光圈優先和手動曝光。有.58、.72和.85倍放大的取景器規格,其頂部與M6 TTL類似。
MP:2003年,MP代表「完美的機械相機」(Mechanical Perfection),功能上與M6類似,但其取景器的改進消除了眩光。倒片螺絲改為與M3相同.正面沒有刻字,更低調一點。
M8:2006年,徠卡第一台數碼化的旁軸相機,截幅機1.33放大倍率。性能不行,故障很多。
M8.2:2008年M8升級版。快門的釋放和上弦不在是同時進行(M8),而是中間有時間差,分別在按下和釋放快門鈕時。所以快門更輕聲,快門震動更小。故障很少。藍寶石免劃傷LCD。
M9:2009年M9為首部全幅感光完件的M形數碼旁軸相機(全幅感光完件平方為24mmx36mm),目前(2011年)最小的全幅可換鏡頭數碼相機
M9-P:2011年M9升級版,外觀低調一點,沒有印型號和廠牌,藍寶石LCD表面。
ME:2012年M9簡化版,相對M9去除了數據線介面與取景器切換撥桿。性能與M9沒有區別。
M:2013年初上市,在M9P之後,徠卡此次取消了命名中的數字編號,新機器不再按照順序命名為M10,而直接命名為M。全副CMOS感測器,新M機還首次加入了實時取景以及高清攝像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背部的3英寸92萬像素顯示屏進行實時取景,支持10倍放大用於精確對焦;此外還加入了「峰值實時對焦」功能(Live View Focus Peaking),以紅線顯示的方式幫助用戶進行對焦判斷。徠卡首款M系列兼容R鏡頭的機身,給老徠卡用戶帶來了不小的驚喜! Leicaflex I/II:1964年—1967年,由於尼康F系列的成功帶來巨大的壓力而產生的產品,帶有內置的外部測光計和中央帶毛玻璃的取景器。
Leicaflex SL/SL MOT:1968年,支持TTL重點區域測光。
LEICAFLEX SL2/SL2 MOT:1974年,在SL的基礎上改進了機身造型並採用敏感度更高的測光計,被一些人認為是最堅固的35毫米單反相機。SL2的製造成本比售價還高,這促使徠卡與美能達合作開發下一代電子化的單反相機——R系列。
R3:1976年,徠卡第一款電子化的單反相機,基於美能達XE1/7,在生產少數產品後轉往萊茨在葡萄牙的工廠生產。
R3 MOT:1978年
R4/R4 MOT:1980年,基於美能達XD11,確定了直至R7的R系列相機的基本配置。提供了程序、快門優先、光圈優先和手動曝光模式,支持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
R4s:1982年—1985年
R5:1987年—1988年,進行了電路改進,支持TTL閃光。
R6:1988年,採用機械快門,使得僅有內置測光計需要依賴電池。
R-E:1990年
R6.2:1992年
R7:1992年
R8:1996年,脫離了美能達重新設計,並在德國的工廠生產。
R9:2002年
R8/R9 DMR Digital Mole R:2003年DMR數碼後背,1000萬像素。1.4倍率。適用於R8、R9。是R系列數位化的極佳選擇。 S1:1998年1000萬像素。由於ISO太低,曝光往往需要好幾秒,故只能拍靜態物體。鏈接用好幾台電腦硬碟儲存照片。
S2:2008年器尺寸為30×45毫米,3700萬像素,比全幅大56%。
S: 是S2產品的後續機型,不過在命名上與徠卡M一樣不再使用數字表示.在「徠卡 S2」的成功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提升畫質,設立數碼中畫幅攝影新標准·改善畫質,提升噪點性能、自然色彩再現和白平衡精度;·升級後的自動對焦模塊不僅提升了對焦速度,還有對焦精度;·內置GPS模塊;·操控性能優化。 Digilux
Digilux Zoom…12.7萬像素。
Digilux 4.3……240萬像素。
Digilux 1………400萬像素,富士的姐妹機。
Digilux 2………500萬像素。2004年photonika得獎相機。很好的相機,評價很好,做工極好,(2011)二手價格還是很高,600英鎊。1:2.3片幅,片幅很小,比卡片機大一點點,所以大光圈也拍不出淺景深。日本造。
Digilux 3………750萬像素。M4/3片幅,2006年停產。日本造。 C-Lux系列 卡片式數碼相機,與松下合作後的姐妹機。日本製造。
D-Lux系列 卡片式高端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為16:9畫幅。與松下合作後的姐妹機。日本製造。
V-Lux系列 大變焦系列,與松下合作後的姐妹機。日本製造。
X系列 整個機器完全德國原產製造。鏡頭也是Leica原廠設計製造。 徠卡相機的誕生,使相機更趨小型化和更精密。由於徠卡相機在工藝方面表現出的美學價值,形成了徠卡產品深厚博大的文化內涵。
經典螺口機
經典的螺口徠卡相機無疑是小型相機的代表作。螺口徠卡相機因其在設計上所表現的創造力,整整影響了幾代小型相機的發展。仿製徠卡的產品也由此應運而生。從徠卡Ⅰ型到Ⅲ 型,徠卡螺口相機在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性能完備。其主要貢獻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採用精密程度較高的、適合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鋁合金機身,使相機的小型化和輕量化得以實現;
2、小型焦平面快門和可以控制准確曝光時間的多段位阻尼系統,使相機曝光精度和范圍大大提高;
3、統一機身像面定位距,實現了鏡頭標准化互換機制;
4、創建以機身為中心的多附件體系,大大拓寬了相機的使用范圍;
5、進一步提高了相機的光學水平。
徠卡M3的問世時值1954年,是徠卡相機的鼎盛時期。它一方面繼承了徠卡的優良品質,另一方面為適應時代發展對傳統模式進行了大范圍改良。這情形有些像以後佳能EOS廢棄FD體系一樣。M3的改良主要包括如下6個方面:
1、內裝等倍率亮框取景器和視差自動補償機構;
2、裝備自動復位式膠片計數器;
3、改轉盤式輸片機構為力矩式輸片機構;
4、改螺口鏡頭連接為卡口鏡頭連接;
5、啟用新型不回轉式快門調速盤;
6、新型分體插刀式連動電子測光表。M3之後,徠卡M系列的發展使得徠卡旁軸相機在技術上登峰造極,極大地影響了世界相機工業的發展,因此被公認為相機技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然而,50年代以日本為首的新的相機生產國開始發展一系列單鏡頭反光式相機,並取得了顯赫的成績。這一現實促使徠茨公司在守善M系列相機的同時,開始關注和開發單鏡頭反光相機。但是,此刻的技術創新已不再來自徠卡自身,徠茨公司開始注意學習他人經驗。第一架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的試驗品,與1959年福倫達公司出品的Bessamatic 有些相像。直到1964年,徠卡弗萊克斯相機才正式發售,這也是第一架商品化的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它融匯了徠卡相機精工細琢的工藝品性,在制 造技藝上不同凡響、和同時期的M系列相機相比,徠卡弗萊尤斯的調速范圍更寬,最高快;最高快門速度達到1/2000秒,並使用戶便於裝卸膠卷的大開蓋暗倉和比硒光測光表更為方便的旁軸式硫化鎘測光連動系統,但是,徠卡弗萊克斯相機亦有其缺點,如同其他品牌的單鏡頭反光相機一樣,徠卡弗萊克斯相機的快門噪音較大,取景器亮度不足以與M系列相比,在調焦便捷性和造型總體特色方面也不如M系列相機,體積亦偏大等等。1976年,可能是為了再振徠卡相機雄風,徠卡弗萊克斯系列的換代產品也啟用了「3」字,命名為徠卡R3。R3一改以往徠卡弗萊克斯系列相機的造型特徵,採用了更能體現現代風格的造型。R系列以後的徠卡單反相機全部裝飾了徠卡醒目的圓形紅色徽標,而旁軸系列相機是在M6之後才附有這樣的標志。
R3的出現的確給徠卡單鏡頭反光系列相機添加了幾分生機,但習慣用徠卡相機的人多數依然對徠卡旁軸相機情有獨鍾。他們認為,徠卡旁軸相機才是徠卡風格的源泉所在。其實,從某種程度上看,徠卡單鏡頭反光系列確實是沾足了徠卡旁軸相機的光。但是,徠卡高品質的鏡頭和經典製造工藝依然使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傲視群雄,在高檔相機群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R3相機實際上是徠卡第一架自動曝光相機,以後的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而M系列相機卻一心保持著全機械方式。這一方針似於是徠茨公司在兼顧懷舊與追求品牌、習慣於經典和習慣於快捷操作的幾類人。無可否認,在便利性方面R系列相機要比M系列出色,只是歷經R4、R5、R6、R-6、R7之後,R系列相機的徠卡風格變得越來越模糊,發展到R8時則更像日本相機。這同R4開始滲入日本技術有著密切關系。相形之下,M系列相機受外來技術的影響相對要小得多。
回顧徠卡經典旁軸相機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由徠卡M3發展起來的徠卡M系列相機完全是徠卡自身技術的結晶。雖然測光系統方面對新技術有所借鑒,但基本結構沒有大的變化。以M6為例,其基本造型方面保持了M3以來的一貫風格,可以通用M系列所有鏡頭。而且M6的實際光圈測光方式對於簡化相機結構和提高測光可靠性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時,旁軸相機的鏡頭採用的是實焦距設計,它比單鏡頭反光相機後焦距設計所生產的鏡頭更加小巧和精確。加之M系列運行時的低噪音,難怪徠卡旁軸相機時至今日依然擁有市場。
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的情況有所不同。還在徠卡弗萊克斯系列時期,日本的單鏡頭反光相機已經技高一籌,壟斷了相當一部分國際市場,徠卡R系列的出現已經無法抵擋眾多日本廠家單鏡頭反光相機品種上的優勢。而在高檔旁軸相機領域里,日本廠家則逐漸退出了與徠卡的正面較量,使得徠卡M系列獨領風騷。80年代後,日本單鏡頭反光相機在自動化程度方面發展更為迅速,徠卡R系列相機的單兵獨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步履艱難。然而,R系列產品還是藉助徠卡的文化背景和一流的工藝水平堅守在一方狹小的領地之中。很明顯,R系列的發展如果沒有文化背景的支持是難以生存的。不過,從另一方面看,正是由於R系列在市場上的收斂,相機生產數量不大,加之較高的成本投入,R系列的身價已高於自身的使用價值,其價值含量與日本同類相機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語。恰恰是這一原因,徠卡單鏡頭反光相機也體現出了它的高貴所在。
綜上所述,無論是經典旁軸系列,還是單鏡頭反光系列,徠卡越來越多地凝聚為或表現出一種文化,使用價值對徠卡來說也許已經變得不十分重要,或者說只是徠卡的一個方面。在數字化不斷沖擊傳統的今天,徠卡更容易被看作是傳統。而傳統表述的是一個歷史,沒有歷史也就沒有未來。在整個相機工業的發展歷程中,人們不能不說:徠卡,歷史的象徵!

㈢ 請問有人能說一下徠卡相機系列介紹嗎

徠卡相機系列介紹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類型,分別是:徠卡S系統、徠卡SL系統、徠卡M系統、徠卡Q、徠卡APS-C系統、攜帶型相機。每個類型內還有不同型號的相機,具體的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你要是想了解更加詳細的,推薦可以到徠卡的官網或者專賣店看看,看你自己需要什麼類型的,可以分類查看,選定大致范圍再看看細致的大V測評之類的就會好選很多。總的來看徠卡相機主要勝在鏡頭和成像,成像精緻,復原度高,不太需要後期也能出片,我一開始入的就是Q2,比較小巧,前段時間剛剁手了S系列的定焦頭,還在嘗試中,手感絕妙,推薦~

㈣ Leica相機不同系列的區別

1、產品含義不一樣

M系列:每滲純款M相機在推出時都代表著當時的「技術極限」——只使用攝影所需的基本功能。

S系列:專業相機,高速的中畫幅數碼相機。這款精準性高的攝影系統可以滿足專業攝影者所有的需求和期望:高圖像質量、高叢好咐可靠性和輕巧的機身。

SL系列:無反光鏡,創新性的EyeRes取景器可以顯示成像預覽——甚至是在按下快門按鈕之前。徠卡SL相機在多功能性、操控性以及成像質量方面都設立了新的標准。

Q系列:是首款配有全畫幅感測器和固定定焦鏡頭的緊湊型相機。在各種情況下,它都能以優秀的表現助捕捉眼中的世界,並可通過WiFi功能在數秒內分享照片。

CL系列:在其設計中,徠卡CL體現了徠卡品牌的傳統和手工製作的卓越質量,並將其推向了便攜型系統相機的領域。

TL2系列:它是鋁合金一體成型相機,擁有寬闊的焦距范圍:16-200mm (35mm 格式),以觸摸屏呈現直觀的導航與操控,以及出色的可擴展性。

X-U系列:防水、防震、防塵——堅固耐用和精湛品質的徠卡X-U相機是戶外旅行的理想伴侶。

D-Lux 7系列:具有低調,輕巧和緊湊的結構,並且集一流的光學性能和高端技術於一身。

C-Lux系列:其匹配得恰到好處的部件 - 從感測器到鏡頭,徠卡C-Lux具備了襪友高性能的2000萬像素感測器以及每秒可拍攝10幀的拍攝速度。

D-Lux系列:相機所提供的手動模式與多種自動模式之間輕松方便地進行切換,配有大型感測器和高度匹配的鏡頭。

Sofort系列:是徠卡的第一款一次成像相機。

2、特點不一樣:

M系列:全畫幅、經典設計、傑出的M鏡頭系列、快速、全能、緊湊、旁軸。

S系列: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37.5 [email protected] FPS、雙快門系統、CINE4K視頻、提供專業攝影使用。

SL系列:全畫幅、24 MP@11 FPS、CINE4K視頻、堅固耐用、革命性的EYERES取景器、提供專業攝影使用。

Q系列:快速直觀、德國製造、28mm定焦鏡頭、3.68 MP EVF、速度極快的鏡頭、WIFI功能。

CL系列:德國製造、L型卡口、輕巧便攜、EYERES®、取景器、多功能。

TL2系列:鋁合金一體成型機身、WIFI功能、自動對焦、德國製造、標志性、大尺寸觸摸屏、個性化。

X-U系列:戶外、大尺寸APS-C感測器、德國製造、防震、防水 防塵、任何地點、任何時間。

D-Lux 7系列:極其快速的鏡頭、4K錄像、多功能、輕巧便攜、電子取景器、大型4/3系統感測器。

C-Lux系列: 15倍光學變焦、4K高清視頻錄制、1英寸MOS感測器、集成電子取景器、3英寸的觸摸顯示屏。

D-Lux系列:速度超快的鏡頭、4K視頻、全能、結構緊湊、電子取景器、大型4/3系統感測器。

Sofort系列:快速成像、非數碼、新的生活方式與樂趣、小巧並有創造性、別致。

(4)萊卡相機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2019年6月24日徠卡發布全新入門級M系統相機徠卡M-E,徠卡M-E相機使得M系統相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上手。與其他所有徠卡M相機一樣,徠卡M-E相機系統地反映了徠卡的設計理念,即去繁從簡、還原攝影本質,由此實現更加直觀的操控,並使用戶全神貫注於最重要的事情——構圖和拍攝。

徠卡M-E相機(240型)承襲了標志性設計和高品質工藝。緊湊的機身結構有效抵禦灰塵和水濺,並帶有真皮飾邊。相機頂板和底板採用特別為徠卡M-E相機研發的金屬炭灰色漆層。

與其他M系列相機一樣,徠卡M-E相機的用戶可以受益於該系統的擴展兼容性。它的M卡口與幾乎所有徠卡M系列鏡頭完全兼容,這也是M系列的一個顯著特徵。

閱讀全文

與萊卡相機有多少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9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