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手機拍攝人像和相機相差多少

手機拍攝人像和相機相差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13 00:28:02

⑴ 手機拍照和單反拍照的差別在哪裡

相機基本上就是一個身體上帶洞並且內部裝有一個感光器的盒子。如果能有合適的光線通過洞投射到感光器上面的話,你就得到了一張正確曝光的照片。如果光線過多或者過少了,那麼你就得到了一張垃圾。在程序模式中,你已經知道了你可以通過調整感光度(ISO)來控制感光器的敏感程度,但在手動程序里,你還可以通過調整光線的總量來控制它,這就用到了快門和光圈。

--快門:
快門決定了你相機上的洞開啟時間的長短。打開的時間長,則進入的光線多;打開的時間短,則進入的光線少,就是這么簡單。
好吧,並不單單如此。高速快門意味著你可以捕捉到快速的運動,譬如運動員的動作,四處飛濺的水滴等等。缺點就在於太少的光線進入相機,以至於你的照片會變得很暗。反過來說,你可以用慢速快門來補償暗光條件。那個洞開啟的時間越長,進入的光線就越多,對么?但是這里一樣有個缺點,那就是使用慢速快門時,如果你或者你的被攝主題有任何移動的話,你的照片中就會出現動態的模糊。
在自動模式和程序模式當中,相機自己會決定快門速度。有時候結果剛好就是你想要的,但有時候則不是。譬如說相機不會知道你想要捕捉一個快速移動的目標。他只知道是不是有足夠的光線進入相機來完成曝光。而當相機處於手動模式的時候,由你來控制快門速度從而得到你想要的照片。
你只需要轉動指示盤,同時注意LCD上顯示的數字,就可以調整你的快門速度了。

--光圈:
當快門速度等於相機上的洞開啟時間的長短時,光圈就代表了這個洞開啟的大小。
光圈越大,光線越多;光圈越小,光線越少。光圈的大小用「f」來代表。比較混亂的是,大的f數值代表了一個小洞的開啟,而小的f指則代表了大洞。所以f/4是一個大光圈但是f/11則是一個小光圈.
當相機處於手動模式的時候,按住光圈按鈕來調整光圈大小,旋轉指令盤並且同時觀察顯示在LCD上的數值。
在暗光條件之下你可能想要使用一個大光圈,譬如說f/3.5,但是這會產生一個負作用:景深(DOF)。一個大洞的開啟(小f值)會帶給你淺度景深,而一個小的開啟(大f值)則會給你一個深度景深。

--景深:
那麼景深到底是指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成像畫面的清晰可視范圍。如果畫面的成像清晰范圍大,這就是我們說的大景深。如果清晰范圍小,譬如一張半身人物像,人物主體很清晰,而背景被刻意拍攝得很模糊(背景虛化),這就是採取的淺景深。一幅精彩的肖像畫經常運用淺景深來突出主題,但當你拍攝風景的時候,你還是希望一切都在鏡頭當中的,所以就常採取大景深。
那麼不同的景深效果如何獲得?這主要是通過光圈、焦距、拍攝距離之間的關系來獲得不同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注意:相機上的光圈數值越小的,才是大光圈,如F1.8比F5.6就大)
焦距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小;
拍攝距離越遠,景深越大;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掌握這些關系了,據可依通過靈活改變光圈、焦距、拍攝距離來獲得想要的景深。

--綜合運用快門光圈
現在你已經了解了這兩個參數--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他們從本質上來說有同一個功能:控制進入相機的光線總量。你使用大光圈以及慢速快門所得到的光和你使用小光圈以及高速快門得到的光是一樣多的。明白了么?一個短暫開啟的大洞事實上和一個長時間開啟的小洞基本無異。結果就是幾乎一樣多的光進入相機,或者是相同的曝光。
所以區別在哪呢?其實都在那些我提到的副作用當中。有時候你需要高速快門來定格一個運動,有時候你需要大光圈來得到淺景深,等等。你需要一定量的光線進入你的相機,但是在手動模式之下,你得從你想要的其他效果出發來決定這個量的多少。在自動模式和程序模式之下,相機一般會選擇一個不大不小的光圈和快門來進行適當的曝光,但這樣既不會有任何極端參數,也就更失去了創造的機會。

--感光度
要記住,感光度(ISO)同樣是因素之一。如果你想要拍攝一張室內的運動照片,就像這位勇猛的空中鬥士,你知道你需要使用高速快門。但你同樣知道,你要冒著得不到足夠光線來進行曝光的風險使用這個速度。該怎麼做呢?調高你的ISO!在缺乏光線的室內環境中,如果使用高感光度如ISO800進行拍攝,那麼你的相機將不再需要太多的光線。你同時也該將光圈值設定為最大:f3.5,如果鏡頭允許,甚至是f2.8。如果你按照以上這么做了,你可以在高速快門定格畫面的同時得到一張准確曝光的照片。你的照片可能會有一些燥點,而且淺景深會導致運動員背後的事物變得模糊,但這又如何?總比什麼都沒拍攝來的要好,攝影無非是一個取捨的過程。
另一個例子。假設你想要在白天拍攝一張戶外人像的照片。這時候淺景深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模糊背景中的一切來突出被攝主體,所以使用大光圈,至少要f/4。在這么大的開啟狀態之下,你也有可能將太多的光放進了相機里,以至於照片過曝,甚至幾乎變白。這時候你該怎麼辦?首先,確定你使用了最低的ISO來拍攝。其次,使用高速快門--嘗試一下1/1000每秒。這些參數可以讓你在使用大光圈以及明亮的日光之下進行正確曝光。
不必擔心出錯!試著拍攝一張,然後在相機背後的LCD上適當調整一下。有經驗的攝影師們可以在特定環境下估計出基本准確的參數來進行拍攝,但即使是他們,也會靠查看照片來確認。

--捷徑:優先模式
太多參數需要記住,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相反的f值,快門速度,以及ISO值,在准備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這些參數實在太過復雜。沒准你甚至想要放棄所有的這些,單單使用程序模式拍攝,並且再也不鑽研你的相機了。
千萬別放棄!這里有兩條捷徑可以在減少你需要考慮的參數的同時,仍然讓你得到一張自己想要的照片。你大概想因為我沒有早向你介紹他們而打我一頓了。這兩條捷徑分別是光圈優先模式("A"或者"Av")以及快門優先模式("S"或者"Tv" - "Time" value)。
比如說你現在又開始拍攝籃球運動員了。你最關心什麼?快門速度。那是能幫你將他定格在空中的參數。你為了其他兩項參數操心的唯一原因就是對高速快門進行補償。使用快門優先模式,你可以讓你的相機來幫你做這些事。將指令盤撥到"S"來告訴你的相機:我設定快門速度,而你來調整光圈。當然你仍然需要合適的ISO值,但你的相機會計算它--以室內的光線和你選擇的快門速度來決定,在一個多大的光圈能進行正確曝光。易如反掌!
調整快門的方法和在手動模式時一樣:轉動指令盤並且查看LCD上的數字變化。
光圈優先模式基本相同。當你在明媚陽光之下拍攝人像時,你關心的又是什麼?光圈。這是能使你得到淺景深效果的參數。你調整快門速度的唯一原因是為了進行准確的曝光。同樣的,你的相機可以幫你進行一些工作。將指令盤撥到"A"來告訴你的相機:我選擇了f/4光圈,那麼你,相機先生,將要計算出我所需要的快門速度。就是如此的簡單。你仍需要選擇一個適合的ISO,但是正確的快門速度相機已經幫你算好了。
就光圈優先模式來說,光圈是最主要的參數,所以你並不需要再按光圈按鈕,直接轉動指令盤並且在LCD上查看數值變化即可。

單反相機照人和手機後攝像頭照人一樣嗎

不一樣。

1、單反相機有著較大尺寸的圖像感測器,有著先進的影像處理器,有著高檔的標准(人像)鏡頭,拍出的照片銳度高、畸變小,可以說是人像拍攝的最佳工具;

⑶ 手機錄像跟本人差距大嗎

你好,手機錄像的這個跟本人的區別我覺得不是很大,這個前提有兩個我們不要去開美顏相機,那麼我們露出來就是一樣的,如果你開出了美顏,那麼肯定就是不一樣,還有一個你就是不要用其他第三方的一個軟體來進行錄制,就如b1263,還有一些異甜相機等等的這些來進行錄制,如果你不用上他們的話,你直接用手機上面的這個錄制人像的話還是挺像的,這個距離不是很大的。

⑷ 為什麼手機照片不是跟相機一樣16:9比例呢

手機拍照技巧: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手機都一樣,但是別人拍的照片總是比自己好看。當然,這肯定不是手機的問題,而是你沒有設置好自己的手機。

今天我們先從最基礎的照片尺寸和像素說起。

01
參數怎麼看?

首先打開相機設置,找到「照片尺寸」,點進來後我們會看到:



不同的長寬比,適合表達不同的照片主題。不同的長寬比,會給人不同的視覺和心理體驗。

設置正確的畫幅比例,是拍出好照片的開始。


⑸ 手機拍照效果和微單比,差多少

1.
更大的感測器 在好好拍照片之前,你需要弄明白感測器尺寸的概念。現在的手機在像素上比起以前已經提升了不少,但感測器尺寸一般都在1/3英寸左右;而微單的感測器通常要大很多,以我自己用的佳能微單EOS M5為例,它...
2.
更豐富的拍攝功能 我們在拍攝靜物或人像時,往往會想營造背景虛化的小清新效果,在其他條件固定時,鏡頭的焦段越長、光圈越大,虛化效果...
3.
更好的操控體驗 除了記錄影像,攝影的樂趣還在於我們拍攝的過程,用手機拍照我們唯一能控制的...

⑹ 原相機與真人相差多少

相機里的自己與自己真實顏值有差距,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拍攝時光線沒掌握好,可以嘗試在陰影中拍攝

(二)拍攝角度沒掌握好,可以先對著鏡子看自己什麼角度好看,燈光在哪個方位好。記住了以後自己就按這個擺姿

(三)如果是別人給拍的,可能是拍攝者在拍人像方面不是內行

(四)拍好了應該比自己本人好看
一:客觀差距。

客觀的來說,手機的拍攝質量遠遠不如專業相機的拍攝質量。我覺得這一點毋庸置疑。無論是從感光元器件的尺寸,還是鏡頭的光學成像素質,相機都遠遠勝過智能拍照手機。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手機的像素動輒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遠遠都已經領先了專業相機。其實,這只是片面的理解,真正的成像素質好壞不完全取決於像素的多少。純粹的比畫質,現在幾千萬像素的主流拍照手機未必能勝過只有幾百萬像素的老單反相機。

可能有的朋友還不會死心。其實我再說得直白一點,大家肯定就明白了。一部高端一些的拍照手機價格也就幾千元錢。而專業相機一枚好一點的鏡頭就要上萬塊錢。而且手機真正用於拍照部分的成本還會更少。所以廠家和用戶都不是傻子,誰優誰劣從價錢就可以看出來了。

所以客觀來說,手機拍妹子的畫面質量肯定不如專業相機拍妹子的畫面質量好。

二:主觀差距。

現在之所以有很多人覺得手機拍照比相機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主觀的判斷。說手機拍人像比相機拍人像好的這些人,肯定就沒用過專業相機或者根本就不會使用專業相機。

手機拍攝的人像效果好,主要還是得益於智能拍照手機的AI演算法。說白了我們的很多手機片都是通過手機內置的軟體智能化修圖處理過的,不是真正拍出來的原片效果。那些看似很炫的效果其實都非常粗糙 。不相信的朋友可以把照片放大看畫面的細節就一目瞭然了。

⑺ 單反相機和蘋果手機照相差別大嗎主要是像素

差別大。主要的不是像素的差別。

照片的畫質並不是像素越多效果越好的,影響畫質的是單個像素點的大小。像素數多在提升解析度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噪點,如果機內演算法一般的話還會帶來嚴重的塗抹感,暗光拍攝的照片放大之後畫質很差。而專業相機感光元件尺寸更大,在單個像素麵積上更有優勢,也可以輸出更大幅面的照片而保持高畫質。

(7)手機拍攝人像和相機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1、為了彌補手機拍照的不足,如今已有一些廠商在配件上下了功夫。一些廣角、微距、魚眼的外接鏡售價便宜,平時拿來玩玩也不錯,甚至有些已經集成到手機殼背面。不過即便如此,在焦段范圍廣泛方面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如今手機主打的光學防抖功能,其實在相機鏡頭上早就得到了應用。並且相機鏡頭口徑更大,光學防抖模塊移動空間更大效果更好。而且,如今部分數碼相機還配備了機身防抖,比如奧林巴斯、索尼無反相機上應用的五軸防抖。

3、專業相機功能上不光可以用預設的場景選擇白平衡,還可以使用「灰卡」進行白平衡自定,有些時候為了獲得不同的拍攝效果,色溫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白平衡的准確與否和照片的色彩體驗聯系密切,而手機的自動白平衡有很多時候都會出現漂移,致使色彩表現不準。

4、平時我們使用手機拍照,最多的布光設備就是自帶的LED閃光燈了,由於其面積小,光量弱使得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並不好,一般作為應急使用。但相機則不同,各種離機閃燈、大型影棚燈、長明燈等等一應俱全的布光設備讓室內室外拍攝都游刃有餘。

⑻ 手機攝像頭和相機鏡頭有什麼區別沒有

有的!一般而言,手機鏡頭和單反的相比,差距在於:
光圈固定,無法實現等效f/16等小光圈,拍攝場景受限
即便是世界第一的華為P30P,廣角也沒有等效全幅相機的8mm,以及單反的大炮200mm以上的焦距。
由於手機感光元件太小,所以手機拍攝人像等的虛化,遠不如單反狗頭50mmf/1.8來的簡單和自然。
手機在暗光下的成像,或者數碼變焦情況下的對焦和成像和單反加專業的長焦鏡頭,差距太大太大。

⑼ 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和單反拍出來的有什麼區別

導語:請大神們做一個詳細的講解,最好有照片對比,謝謝。

⑽ 單反相機和手機拍照有多大區別

單反相機是屬於專業的拍照裝備,而手機呢只是為了方便我們使用才有了拍照這樣一個功能,因此專業與非專業肯定是有區別的。打個比方來說就像一位短跑運動員和一位短跑愛好者之間的關系一樣,這兩位能有比較嗎?即便短跑運動員退役了,速度不如人了。但是他的起跑,擺臂,沖刺的姿勢是精確的。這就是專業與非專業的區別。所有單反相機就是專業運動員,手機的像素再高也沒法去比,可以從幾個方面比較一下。

  1. 感光元件大小

感光元件的大小決定了照片的像素多少和成像質量。一般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越大,可容納像素就越多,最終畫面質量也就越高。下圖是相機和手機的畫幅示意圖:

只標注了數字的就是市面上常見的手機感光元件尺寸。大家可以看看這其中差別有多少。

2. 機身防抖

在拍照的時候,由於拍照者的手不穩,很容易產生手指抖動的現象,從而導致畫面產生抖動。越輕的拍照設備,手抖對其拍照的影響就越大,單反相機的尺寸和重量都是經過嚴格設計的,可以很好地應對由於手抖而產生的畫面抖動。

3. 動態范圍

手機感光器的動態范圍無論怎麼提升,都無法做到媲美單反的效果。標准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性能比手機好得多,在相同拍攝條件下,拍攝的細節更多的,動態范圍越廣。

4. 色域

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比手機大很多,感光器上的顏色受體也自然多得多,在拍攝同樣一朵花的時候,感光器越大,獲取的細節就越多,效果就越好,越准確。

5. 感光性能

還是感光器的問題。手機作為微型受光體,其聚光能力非常弱,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很難進行拍照,照片容易模糊。下圖是手機拍攝效果:

6. 景深和虛實

由於景深是由物鏡和感光器之間的距離決定的,手機的焦距太短,幾乎拍不處漂亮的小景深,也就是拍不出很好的虛化效果。不過現在這一點已經有很多手機和軟體克服了,所以也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優勢。

拓展資料:

單鏡頭反光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簡稱:SLR camera)又稱作單反相機(大陸及港澳地區)或單眼相機(台灣),是一種相機的設計型式,其使用一塊放置在鏡頭與膠片間的鏡子把來自鏡頭的圖像投射到對焦屏上。大部分單鏡頭反光相機通過目鏡觀察五棱鏡反射來的圖像,但也有其它形式的取景器,例如俯視取景器。

自從1970年代起,這項技術開始得到廣泛應用,單鏡反光相機成為了高級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的新寵。

單鏡反光相機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稱之為單軸反射式取景。許多現代的單鏡頭反光相機都提供了輔助對焦裝置,包括測距連動裝置和自動對焦功能。為了減少重量,許多現代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用五面鏡代替了五棱鏡。

旁軸照相機使用一個額外的反光系統將影像反射到取景器上,這樣在取景框上得到的影像與鏡頭所拍攝的是有差別的。在攝影者與被攝物體距離較遠時這種差別並無大礙,但是當進行近距或微距拍攝時,這種差別就非常明顯。而單鏡反光相機則因取景和照相是同一光路,避免了近、微距攝像中的視差現象。

大多數單鏡反光相機具有快速更換鏡頭的能力,使相機的用途更加廣泛。同一台照相機可以用於肖像、風景、運動和微距拍攝。一些早期的非單鏡頭反光相機也具有這項能力。

大多數單鏡反光相機使用35mm的膠片,這樣的大小為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和一些專業應用平衡了照片質量、尺寸和成本等因素。注重大圖輸出質量的專業攝影師會使用較大片幅的單鏡反光相機。

閱讀全文

與手機拍攝人像和相機相差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9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