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數碼相機還需要買些什麼配件
確定用途:風景照還是人像照?風景用尼康,人像用佳能。不過佳能的伊克薩斯系列既能滿足人像,又能滿足風景。 2.對操作的需求:如果想拍出自己需要的特殊效果,就買帶全手動功能的,如果用不好那些手動功能,那就全自動的卡片機就OK了。 3.參數:不要對像素要求太高,500萬足夠拍4R的相片了。 CCD的尺寸,越大越好(幾比幾) 鏡頭的品牌(蔡斯、萊卡、施耐德等知名品牌佳能的相機鏡頭質量可以保證)。 焦距 其它不太重要的參數(如防抖,防紅眼閃光燈、感光度等)。 電源的耐用情況等。 建議選擇佳能的伊萊克斯系列. 佳能IXUS 80的機器相當不錯,即可拍人像,又可拍風景.操作相單簡單,全自動功能的場景也可滿足各種需求. 佳能IXUS 80 IS 基本參數 數碼相機類型 卡片數碼相機 有效像素數 800萬 最大像素數 800萬 最高分辯率 3264×2448 光學變焦倍數 3倍 感測器類型 CCD 感測器尺寸 1/2.5 感測器描述 佳能DIGIC III數字影像處理器 發布日期 2008年01月 超薄機身 佳能IXUS 80 IS鏡頭 焦距(相當於35mm相機) 38-114mm 對焦方式 9點人工智慧自動對焦、面部優先、中央單點自動對焦、自由移動自動對焦框 普通對焦范圍 30cm-無限遠 微距對焦范圍 (短焦)3cm-50cm, (長焦)30cm-50cm 超微距對焦距離 3cm-10cm 光圈范圍 F2.8-F4.9 鏡頭說明 伸縮式鏡頭 佳能IXUS 80 IS閃光燈 相機閃光燈 內置 閃光模式 自動, 強制閃光, 閃光燈關閉, 紅眼修正 佳能IXUS 80 IS快門 快門速度 15-1/1500秒 佳能IXUS 80 IS曝光控制 曝光模式 程序自動曝光 曝光補償 ±2EV (1/3 EV間隔) 曝光測光 評價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點測 感光度范圍 自動、ISO80、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 白平衡調整 自動, 預設置 白平衡預設 自動、日光、陰天、白熾燈、熒光燈、熒光燈H、自定義 佳能IXUS 80 IS拍攝性能 連拍功能 1.3張/秒 防抖功能 光學防抖 查看三腳架報價 防紅眼 拍攝中"紅眼校正功能"+回放中"消除紅眼功能" 面部識別 臉部優先識別(最多可實現35張人臉的追蹤對焦)+面部優先白平衡 圖像尺寸 3264×2448 2592×1944 2048×1536 1600×1200 640×480 1600×1200(明信片) 3264×1832(16:9) 視頻拍攝 連續拍攝: 640×480 30幀/秒, LP模式 320×240 30幀/秒 160×120 15幀/秒 間隔拍攝: 640×480 0.5幀/秒,1幀/秒(以15幀/秒回放) 佳能IXUS 80 IS取景及顯示 液晶屏類型 TFT LCD"晶炫II"顯示屏 液晶屏尺寸 2.5英寸 液晶屏象素 23萬 取景器類型 LCD取景 佳能IXUS 80 IS存儲格式 存儲卡類型 SD / SDHC / MMC / MMCplus / HC MMCplus 查看快閃記憶體卡報價 照片格式 JPEG 視頻格式 AVI(MJPEG) 音頻輸入 WAV格式, 單聲道 佳能IXUS 80 IS其他特性 回放功能 單張圖像, 縮略圖, 視頻回放 連接類型 PictBridge 1.0/USB 2.0, AV輸出 附帶軟體 驅動程序 隨機附件 電源線、電池充電器、32M存儲卡、鋰離子電池、USB線(IFC-400PUC)、影音連接線(AV-DC300)、腕帶、光碟 電源 充電鋰離子電池NB-4L 充電器CB-2LVE 查看充電器報價 顏色 霞光金、新月銀、晚霞粉、秋夜藍、遠山棕 尺寸86.8×54.8×22mm 查看攝影包報價重量125G
Ⅱ 照相機有哪些附件
主要附件有:
1. 三角架: 主要用來拍靜物或夜景等,快門較慢時,可以防止手拿相機產生的抖動,造成相片模糊;
2. 15%灰度板:用於在復雜的光線環境下,進行手動"白平衡"設置;
3. 反光布: 主要用於拍攝人像時,人面側光或背光下對人面不進行柔性補光;
4. 各中濾光鏡: 如慮發射光的,慮眩光的,慮紅光的...,其用處與名字相同;
5. 測光儀:拍攝精度較高的相片時,可以較快的對需要准確曝光的位置進行測光;
6. 外置閃光燈: 較內置閃光燈具有更遠的閃光距離/閃光方向...
Ⅲ 卡片相機一般用哪種三腳架比較好
建議用伊諾克卡片機三腳架哦,他們家的伊諾克卡片機三腳架在攝影方面幾乎沒得挑,質量很好。而且操作簡單,功能全面。集攝影、藍牙自拍、MP3、移動電源、照明、警示燈等八大功能為一體,貼心為攝影愛好者、驢友、有車一族減負、節省空間。產品的獨創性、實用性與高性價比,奠定了獨一無二的領先優勢。
Ⅳ 買數碼相機的必備附件有什麼
電池、充電器,這是必不可少的;
存儲卡:隨機的存儲卡一般只有16M,只能供測試DC機用,沒有實用價值。得自己另買大容量的卡,如512M、1G甚至2G的;
傳輸數據的連接線:DC機與電腦USB介面相連;
使用說明書:沒有詳細的說明書,許多操作不能進行;
保修卡: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Ⅳ 數碼單反攝影必備的附件有哪些
對於是初次接觸相機的人,既然買了數碼相機,就應該將其運用自如。但是因為相機的附件有很多,所以不知道如何購買。於是,我們收集了攝影初學者常用的數碼單反相機必備的附件,讓你輕松邁出拍照的第一步吧。
靈活控制光線——外部閃光燈
現代相機標配內置閃光燈。數碼單鏡頭相機也不例外。
通常,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8 mm至35 mm,但如果要表現出刻度感,建議使用焦距為20 mm或更小的廣角鏡頭。
Ⅵ 買數碼相機都帶些什麼附件
普遍相機都有的:原裝電池、充電器、產品說明書、保修卡、視頻線、數據線、軟體光碟、安裝光碟
基本就這些了,還有的需要買的,比如說閃光燈、豎拍手柄、對焦屏什麼的!~
Ⅶ 數碼相機配件都有哪些啊
配件之一:三腳架/獨腳架
必要指數:★★★
目前很多數碼相機在進行促銷的時候都喜歡將三腳架與相機捆綁,就三腳架的作用來說,主要是穩定相機,能提供長時間穩定曝光。有人說,三腳架號稱「世界上最實用的防震系統」,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特別是在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數碼相機即便將光圈打到最大,也無法保證手持狀態下照片不模糊,這時候三腳架的作用就體現的淋漓盡致,另外,對於較為高檔的數碼相機來說,三腳架在拍攝夜景、微距的時候用處也很大。
三腳架也是分檔次的,一個比較好的三腳架甚至超過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的價格,而最普通的只需要30-50元就可以買到,它們之間價格落差比較大。我們可以按照三腳架的材料的不同,將它分為塑料、鋁合金/不銹鋼、炭素纖維等幾種,價格是塑料的最便宜,鋁合金/不銹鋼的價格中等,炭素纖維的較貴。
就品牌來分,大家最為熟悉的要數低端的偉峰,而在高端,主要由捷信、瑪米亞和金鍾等廠家組成專業陣營,它們與用傳統材料製作的三腳架相比,不僅重量輕,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震動,這其實也是炭素纖維材料的三腳架最大的特點。
不過針對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的用戶,我建議購買一個100元左右的輕巧型鋁合金三腳架就完全滿足日產使用了,如果你選擇的是尼康CP4600或者索尼的T33之類的小巧時尚機型,那麼沒有必要選配三腳架,這些小機器圖的就是一個輕便,而出門再攜帶體積不小的三腳架,顯然讓人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
有人在這里會問,獨腳架和三腳架有什麼區別,其實它們的名稱就暴露了它們在性能上的區別。獨腳架的作用主要是穩定相機,它不同於三腳架,因為它並不適合長時間曝光的應用,它存在的意義在於:在提供相當程度的便攜性的同時,把快門速度放慢兩到三檔左右。
配件之二:攝影包
必要指數:★★★★★
其實攝影包是中低端用戶在購買數碼相機之後,第一個想到裝備的附件。畢竟隨著武器裝備的數量越來越多,從相機到電池,還有清潔工具和備用存儲卡,如果沒有一個專門的包包整齊的擺放好,在日後使用的時候肯定手忙腳亂,遺漏東西是肯定的事情。
通常,選擇攝影包分為三種,一種是單肩背包,一種是雙肩背包,還有一種是挎包,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配備單肩背包就足以。細節方面,口袋不一定要太多,但一定要設計合理,例如電池和存儲卡,最好要放在里層;大的攝影包最好有隔層,這樣能充分利用空間;製造材料方面,能防水、防磨;內部要有海綿墊著,防止劇烈震動和擠壓對相機造成的損壞。
至於價格方面,攝影包的價格懸殊也不小,有些名牌像樂攝寶的專用攝影包甚至會超過千元,盲目追求高檔次也沒有必要,如何把握好一個尺度就比較重要。通常,購買小巧型數碼相機時,經銷商都會贈送你一個小包包,雖然不是原裝,但體積小,非常實用,這類消費者沒有必要額外去購買。如果你選擇長焦型或者高端消費級數碼相機,建議購買一個體積中等的包,價格在100元左右的,品牌可以選擇仿原廠的產品,因為市面上與相機同品牌的原裝包少之又少,特別像尼康和佳能的,大部分都是仿造的,但質量卻非常不錯,另外還可以選擇像曼富圖這樣的大眾品牌,做工也非常不錯。
總之一句話,千萬別過分迷信名牌,以免花高價買了仿製品。
配件之三:清潔工具
必要指數:★★★☆
鏡頭就像人的眼睛,相機就是通過鏡頭內部的光學原理最終在CCD上面成像。很奇怪,周圍有很多朋友共同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打開相機,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鏡頭,我問他們為什麼,回答不約而同的都是:「看看有沒有臟」。
其實我覺得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要擦拭鏡頭,因為鏡頭表面的指印、灰塵、水漬對於成像並無太大影響,只要不讓強烈的陽光直射到鏡頭上就可以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鏡頭總是越擦越糟,而不是越擦越好,不要指望可以把鏡頭恢復到剛出廠時的狀態。一般日常護理,只需要擦拭一下機身,用氣吹吹掉鏡頭上面的灰塵就OK。不過我們還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全面的清潔工具,也算是個知識普及。
毛刷:主要是用來清潔機身的,通常出現在鏡頭筆的一端,普通用戶不需要配備。
絨布:用來擦拭機身和數碼相機的LCD顯示屏,通常情況下5-10元就可以買到。
鏡頭紙:主要是擦拭鏡頭表面,特別是在有頑固污垢,鏡頭筆無法擦拭的情況下,可以沾少量蒸餾水擦拭表面,不過動作一定要小心,以免刮傷鏡頭,我的建議是能不用就不用。
鏡頭筆:一般用在中高檔次相機的鏡頭上,特別是口徑比較的大鏡頭上,其價格不菲,一般都在80-100元左右,便於攜帶,個人覺得擦拭鏡頭效果最好。
擦鏡布:這是一種特殊纖維織品,它不同於老掉牙的麂皮,不脫毛屑,擦拭也比較干凈,並且可以重復使用,售價在15-20元左右,適合中低端用戶。
麂皮:淘汰產品,雖然價格便宜,但容易掉毛屑,基本上是擦了又吹,吹了又擦,不推薦。
吹氣球:又稱皮老虎,它可清除鏡頭上的灰塵,一般是清潔鏡頭第一道工序使用的工具。通常氣量越大,質量越好,並且可以輕而易舉的把灰塵吹走。它的售價從5-100元不等,最低檔次的就是醫用洗耳球,最高檔次的是瑞士af吹氣球。
鏡頭水:大家見到最多的應該是在清潔三件套中的鏡頭水,不過強烈不建議大家購買這個東西,因為這類套裝多半都是三無產品,並且無色、無味、不揮發,能否擦拭鏡頭上的異物暫且不知道,甚至有可能破壞鏡頭表面。即便真的要用到它,我建議大家購買德國原產的哈瑪鏡頭水或者柯達鏡頭水,價格在60-80元左右。
配件之四:快門線
必要指數:★★☆
早期,快門線只是在單反級別的數碼相機上出現,隨著高端數碼相機對功能完美的追求,以及使用者的確需要這樣的功能,在隨後的一段日子,它也逐漸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中出現,甚至近期理光剛剛推出的准專業便攜機GX8中也出現了快門線介面。
對於它的重要程度,應該視不同的機器來判定,像索尼T系列或者尼康CP5900這樣的小機器,快門線功能可有可無,但像佳能PRO1、尼康CP8800、柯尼卡美能達A2這樣的機器,快門線則是近乎於必備的東西。通過與三腳架的配合,可以在長快門或者B門的時候將震動影響降低到極限。
目前快門線主要有2種,一種是通過普通的連接線來實現對機器快門的控制,像理光GX8,另外一種是通過遙控器來完成控制,例如佳能的G6。通常,通過普通連接線來控制相機可以采過用電子開閉路來完成,這種連接線結構簡單,0和1的原來,稍微懂電子的人都可以DIY製作,另外一種是採用電子解碼,這種快門線暫時無法DIY,只能高價購買原裝貨,黑就一個字!!
配件之五:遮光罩
必要指數:★★☆
遮光罩的作用主要是在逆光、側光時,防止非成像光的進入;在順光和側光攝影時,避免周圍的散射光進入鏡頭;在燈光攝影或夜間攝影時,可以避免周圍的干擾光進入鏡頭;同時還能保護鏡頭。
我們可以從材料上進行分類,有金屬、硬塑、軟膠等多種質地,通常鏡頭焦距越短,視角越大,遮光罩也就越短(否則有暗角)。通常在我們的消費者級數碼相機中,大變焦相機一般配備的是花瓣型的或者橡膠伸縮的。
如果不是原配,我建議大家還是最好帶著機器去咨詢一下商價,不然在實際使用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另外,有一些機器在安裝上轉接環後,無形中起到了一定的遮光罩用,裝的意義就不大。
#6
配件之六:UV鏡
必要指數:★★★★☆
UV鏡其實就是紫外線濾鏡,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作用:第一是防止紫外線,減少透射到感光材料上的藍紫光波,使遠景清晰,提高遠景色的反差及色彩飽和度。第二是保護相機鏡頭,可保護鏡頭不會直接受到污染或損傷,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水邊、濕氣很大的空間里、突發事故現場、尤其是在惡劣的拍攝環境或風沙天氣中,UV鏡可以很好的保護鏡頭。
UV鏡的配備其實在中高端數碼相機中已經非常普遍,按照原理,UV鏡可以濾除紫外光,以便在強光下對鏡頭形成保護,但是如果濾除紫外的能力太強,那麼往往也會隨之屏蔽掉一部分可見光,降低了鏡頭的入光量,所以對於UV鏡的選購相當重要。
通常,我們挑選 UV鏡最重要的標准就是可見光的透光率,這個參數值越高越好,最好要帶有多層鍍膜的那種,這樣對於成像質量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還原度比較高,而採用普通玻璃做的UV鏡逆光拍攝時更容易產生眩光。
目前,市面上中檔次UV品牌中比較容易買的是肯高和包穀兩種,不過肯高的假冒產品實在太多,最簡單的鑒別方式是看UV鏡周圍印刷的字體清晰度,另外包裝的印刷是否精美也是鑒別的方法之一,至於高端,大家聽得比較多的是B+W,不過我並不建議大家購買這一品牌,畢竟4000多元的數碼相機配不上一塊600元的UV。最後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購買那種價低質差的產品,因為劣質UV鏡不但影響變焦鏡頭對焦,也不能起到阻擋紫外線的作用,嚴重的影響鏡頭的成像質量,使焦點偏離。
配件之七:偏振鏡
必要指數:★★★☆
一般情況下,自然光在各個方向上振動是均勻分布的,當物體為非金屬並且有光滑表面的時候,在一定的自然光照射角度下,其反射光除向各個方向振動均勻分布的自然光外,其中的一部分集中在某一個方向振動的光波,這部份光稱為偏振光。這些含有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光線通過相機的鏡頭進入相機後形成影像。當我們觀看照片時,會發現這些光混雜在一起,從而破壞了照片的整體效果。例如,在拍攝櫥窗中的主體時,由於玻璃的反光,導致拍攝出來的照片不但主體不清晰,而且還會將玻璃的反光拍攝進來;在風光攝影中,拍攝的藍天不夠藍,水面有很難看的反光等。
偏振鏡就是一種能消除或部份消除偏振光的附加鏡片。它的作用就是有效減弱或者消除非金屬表面的反光。偏振鏡常用於以下場合:消除或減弱光滑物體的表面反光;使天空色調變暗;兩片相疊代替中灰濾光鏡;以及提高彩色影像的飽和度,提高反差 等等。例如在拍攝水面或玻璃櫥窗內的景物時,可利用偏光鏡消除表面的反光,使用時轉動鏡片外緣,直到看不見景物表面的反光。還有在艷陽高照的海邊或室外,明暗反差很大,可利用它來降低亮度過高的部份,讓畫面的明暗部份獲得適度的平衡。
通常按工作原理,偏振鏡分為線偏振鏡(PL)與圓偏振鏡(CPL),最簡單的鑒別方法就是把偏振鏡靠近眼睛,觀察非金屬場景反光,轉動偏振鏡到某個角度,反光會減弱甚至消失;把偏振鏡反過來作同樣的實驗,PL會看到同樣的結果,而用CPL觀察的場景則基本沒有變化。
就日常使用來看,偏振鏡的使用機會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感覺比較明顯,而且它還能當作UV來使用,所以比較受到大家的青睞。
配件之八:廣角鏡
必要指數:★★★
一般來說,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的廣角是相當有限的,即便是最強勁的尼康CP8400,也只有24mm的廣角,而普通機型多辦都是32mm左右的廣角。由於一機一頭的特點,所以要想增加可視角度,只能購買一個廣角鏡頭來實現,一般的廣角增倍鏡倍率為0.7或者0.5倍,例如一個0.75倍率的廣角鏡被安在38mm焦距的鏡頭上使用,其得到的視角相當於28mm廣角鏡頭,依此類推。
不過任何一個三維物體被記錄在兩維平面上時,必然會產生變形,特別是消費級數碼相機,由於採用附加鏡頭,角的變形、透視誇張和景深增加,會造成畫面的質素。當你將其用在長焦端的時候,因其設計是用在廣角端的,現在用在長焦端,其畫質的劣化更加加劇,因而做成其難以對焦,不過這不是絕對的,如果用手動對焦,還是可以對焦的,而使用在廣角端,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暗角和畫質下降。
所以我並不主張大家額外購買廣角鏡頭,特別是選擇價格低廉的副廠頭。
配件之九:增距鏡
必要指數:★★★☆
一機一頭的設計,所以數碼相機鏡頭的變焦能力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被限制死了,雖然現在有的數碼相機的變焦已經達到了12倍甚至更多,但大多數例如A95這樣的相機依然還是3倍光學變焦,所以有的時候卻仍顯不足。那麼在不能更換鏡頭的情況下,就只能利用增距鏡頭來增加它的變焦能力了。
增距鏡也稱為倍增鏡,它能把相機的聚焦深度提高若干倍 ,從而達到拉近並放大景物的效果。增距鏡的缺點是降低了成像質量。比如使用一個兩倍的增距鏡時,遠來的標准鏡頭的口徑也就相應地降低了兩倍,所以拍攝時,光圈指數應該相應地降低兩倍,所以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取景太暗,聚焦困難,還容易使所攝圖像感光不足。在光線不太明亮時,建議使用三腳架,這樣能盡可能的保證畫面穩定,減少細微抖動對畫面的影響。
大家在選擇增距鏡的,要注意鏡頭的型號,像口徑、倍率等參數都是相當重要,最好帶著機器現場去試用。
配件之十:濾光鏡和濾色鏡
必要指數:★☆
濾光鏡,其實就是過濾正常光中一部分光線的鏡頭。由於光是由強度和頻率這兩個部分組成的,所以濾光鏡也分為兩種:頻率濾光鏡和強度濾光鏡。其中,頻率濾光鏡又叫濾色鏡,因為光線的繽紛色彩正是由其不同頻率造成的,而頻率濾光鏡則有橙色濾光鏡、黃色濾光鏡等。不同顏色的濾光鏡能夠發揮不同的作用。不過如今隨著Photoshop功能越來越強大,濾光鏡和濾色鏡目前在膠片單反中應用還比較多,在數碼相機,特別是消費級中,使用者非常少,這里只是作為知識普及,簡單介紹一下。
配件之十一:閃光燈
必要指數:★★★
數碼相機一般都會隨機配備一個內置閃光燈,但由於功率限制,在拍攝一些大場景或者微距的時候,往往力不從心,所以很多中高端數碼相機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點,裝備著熱靴或閃光燈插孔。配備外置閃光,最大的好處就是功率大,投射閃光的距離較遠,可自由調整,知道滿意為止。
通常,一些相機製造廠商都是隨機生產出一些外接閃光附件,像索尼、佳能,不過價格高的嚇人,一般人是買不起的。我建議有這些需要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一些第三方品牌的專業製造廠商,例如vivitar、sunpark、metz這幾個進口品牌,它們具有更寬泛的使用條件和更強大的性能,當然啦,沒有票票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國產的銀燕、金鷹,價格便宜,普通用用效果也挺好。不過家庭用戶,不建議購買,因為用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且沒有相應的攝影知識做鋪墊,很難拍出滿意的效果。
其實數碼相機的配件還包括電池、存儲卡等。
Ⅷ 又好又便宜的卡片相機有哪些
又好又便宜的卡片機絕對首選松下的FP8。
FP8有28mm廣角、4.6倍光學變焦、1200萬像素、徠卡鏡頭,成像清晰,還支持高清攝像,支持攝像中光學變焦,fp8的POWER O.I.S.防抖技術非常強大,松下是光學防抖技術的開創者!! 而且FP8在不用最大像素拍攝時候光學變焦可以達到9倍,幾乎就是一個卡片長焦了,這些功能在1500元以下的相機中絕無僅有。行貨的價格在1200以下!水貨價格只有950左右,這台卡片機器外形小巧漂亮實用而且便宜!多種顏色可選。全自動操作,簡單易用。堪稱是目前性價比無敵的產品!
特別提醒,fp8據說最近已經停產,不一定能買到了,試試運氣吧,也許有的店還有存貨。
======================
松下FH1,1200萬像素,萊卡認證28mm廣角鏡頭,松下相機的光學防抖效果是所有品牌中最好的,室內和夜景的拍攝成功率更高。支持高清攝像,智能模式,成像很清晰,電池也比較耐用,足以滿足家用。性價比不錯!行貨參考價1200元左右。
佳能IXUS105 ,價格不貴,外觀小巧時尚,1200W像素,28mm的廣角,4倍光學變焦,電池也比較耐用。佳能的成像效果口碑比較好,這款可以說是佳能相機裡面性價比最高的一個了。也是目前佳能人氣最旺的一款相機。行貨參考價1500左右。
Ⅸ 購買卡片相機性能的好壞主要參看相機的什麼測評數據呢
我也正在選相機,也是家用,和你的想法都一樣。最近看了很多資料,和你交流一下吧。 我想我們最看重的應該是畫面質量吧。 而去年網上普遍認為畫面質量好的有佳能710,佳能A630,A640 ,特點是全手動,有的帶有旋轉液晶屏,710有光學防抖。還有去年公認的畫面最好的是富士F30,特點是半自動,帶有快門優先和光圈優先,就是我們想自己感受一下攝影技術也夠了。Iso能夠使用400,800,1600,這一點獨領風騷,在暗光處和夜景的照片,是無機能比的,其他的必須用三角架照,。我是先考慮畫面質量的,那麼其他的相機品牌就都不用考慮了。 那麼這兩個品牌,還有其不同特點。 佳能畫面是細節多,白天拍人效果比富士好。後期如果不處理,效果出不來,但一旦處理後,成像質量領先。液晶顯示解析度小,光線一強就看不清了。有個光學取景,但小的要命,不舒服。 富士是色彩鮮艷比佳能好,而且光線暗的時候效果把別的所有品牌都甩在後,像佳能iso400以上就無法使用了。但是你會感覺富士的細節不好,不細膩,還有什麼紫邊。不後期處理,品牌中最好。還有電池能力強,一次4,5百張。但用貴的XD卡。 我也在這兩個品牌中猶豫,最後選了富士,因為我也是個MM,喜歡它的色彩,它照風景非常漂亮,尤其是女孩子,我相信都喜歡,畢竟咱們不是專業的,顏色更影響畫面質量。而且也不能每張都PS吧,CCD大1.8,還有去旅遊陰天夜天都能拍,如果以後給寶寶在家拍像,室內光線暗,也好用啊。光學防抖是有用,但不是萬能的,不如練鐵手功。佳能的全手動,如果用不好,可能還不如半自動呢。我在等F31 呢,加上了人像識別功能,就是老人小孩一樣拍的好。你呢,可以進各個論壇看看它們的成像圖片,看看自己的喜好。論壇里大家喜歡也不一樣,還有很多瞎說的,我看了許多,才總結這些心得吧。 還有生產商很奸詐,不能把你要的所有功能放一個相機上,必須有失有得。 我是務實的MM了,不考慮外形。如果考慮外型,上述都不是你的口味,你看看索尼的W10, 還有松下的FX01,02吧。 以下為我找的資料 1.液晶屏 液晶屏是預選未來場景及瀏覽相片的小窗口,正是它體現了數碼相機相對於傳統相機的最大優越性。有些廠家就在液晶屏的設計上別出心裁,如賓得330GS(資料 評價 圖片),其液晶屏可以180°翻轉,讓拍攝者充分體會自拍的樂趣。液晶屏一般為TFT彩色液晶顯示屏,大小有1.5~1.8英寸不等。一般來說,液晶屏越大越好,但切不要為追求大屏幕而忽視了其清晰度,而且屏幕越大耗電也越多。液晶屏的清晰度與其像素數相關,液晶屏的像素數有幾萬至十幾萬不等,這方面做得較好的有奧林巴斯μ300。這里特別強調要注意液晶屏上是否有壞像素點,有些壞點在正常光線下根本看不出來,挑選時可用紙張或衣服等遮住光線,仔細從各個方向觀察液晶屏上是否有不正常亮點。 液晶屏是第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項目。 2.CCD效果 CCD:電荷耦合器件,一種特殊半導體器件,上面有很多一樣的感光元件,每個感光元件對應一個像素,所以數碼相機的像素數也就是CCD上感光元件的數量。如果某一個感光元件壞了,該機拍攝的每一張相片都會留下一個壞點,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辨別的方法是通過在黑暗環境中或對著深色物體拍一組「黑色」的相片(當然仔細點的話,還應測試夜間等其他模式時拍攝圖像),將相片輸入電腦並放大,仔細查看,如發現可疑的白點或紅點,檢查其他相片在相同的位置上是否也有這種點,若有,說明該機有問題絕對不能買。如果你不想每張相片都帶有一個或幾個「標志」點,這一步一定要下足功夫。此外,不同相機由於鏡頭、處理方式、感光度等的不同,其拍攝效果也不盡相同,選購時一定要測試各種模式(如自動、手動、遠景、近景、夜景等)下的效果,最好將相片送到電腦中,觀察其色彩是否真實,細膩程度如何。如拍近景時,可以通過拍手紋、手機紋理、人臉等來比較其細膩程度。 3.鏡頭及焦距 鏡頭鏡片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拍攝效果,好的相機鏡頭一般由名牌廠商製造,如施奈德(SCHNEIDER)、賓得(PENTAX)等鏡頭都非常出名。鏡頭由一系列的鏡片組成,購買時要注意鏡頭的光潔程度,表面上是否有劃痕,裡面的鏡片上是否附有灰塵。為長遠打算,還要注意機身的設計是否很好地保護鏡頭。焦距反映可拍攝景物的距離的遠近。變焦分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數碼相機的變焦公式為:變焦=光學變焦×數碼變焦。光學變焦是依靠鏡頭的結構來實現變焦,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越能拍攝較遠的物體。數碼變焦的放大方式是把原來CCD感應器上的一部分像素放大到整個畫面,它以犧牲清晰度來獲得圖像放大,所以放大後的效果就不是很「真實」了。有的相機標榜高倍變焦,購買者還是要弄清它的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各多少,因為數碼變焦是沒必要盲目追求的。 4.功能 喜歡特效的朋友就要注意這一項了,不同品牌的數碼相機所提供的功能模式是有明顯區別的。一般我們較關心的是如是否支持連拍;錄制短片是受時間限制還是受存儲卡限制以及是否有錄音功能;液晶菜單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手動對焦點數,幾種白平衡等。有特殊要求的就要關心相機提供哪些特效了。 5.電池 數碼相機配置的電池有很多種,但常用的有專用鋰電和5號AA電池兩種。對於配置專用鋰電的,可通過檢查電池金屬介面上是否有劃痕來判斷它是新的還是用過的。另外使用者一般還需另購一塊備用,原裝的專用鋰電價格不菲,一般是二百多元或三百多元,1000mA左右,可連續拍200多張照片。相比之下,5號AA電池就實用得多了。 6.存儲卡 一般數碼相機有內置的內存。但不一不定夠用,使用者還要另購存儲卡,一般可選購128MB或256MB。存儲卡的種類很多,有CF、XD、SD、MMC、記憶棒等。這些存儲卡並不能通用,每種數碼相機都指定了一種或兩種存儲卡,如柯達4330、佳能A70、賓得330RS(資料 評價 圖片)是使用CF卡,而卡西歐R3(資料 評價 圖片)使用的是SD卡。不同的卡存儲速度不同,價格也有差別,XD卡速度較快,對連拍的支持更強,而CF卡和記憶棒速度最慢。 7.機身設計 時下較流行的是輕巧、具有金屬質感的機身。漂亮時尚的外表自然受人青睞,但實用性還是要考慮的,主要是注意機身的精密度和設計的合理性,能否很好地防塵防水。當然,相機越薄就越難握緊,這些因素都不能不考慮。 8.配置附件 除了專用電池和內置存儲卡外,常規的數碼相機配件有說明書、軟體光碟、充電器、USB接線、腕帶等,購買時一定要對照說明書一件件檢查是否配齊。有些相機還贈送一些附件,如賓得和三星的有些型號就附送遙控器以方便自拍,銷售商可能會以缺貨等理由拒送,購買者一定在索要齊全後再付款,要不然該附件可能一直「缺貨」。另外使用者可以考慮購買如三腳架等相機配件以方便拍攝。 9.服務承諾 行貨的數碼相機的包換期一般為15日至1個月不等,保修期一般為一年,購買時還要記住問清楚換、修的條件和方式,是否有全國聯保,如果包換期內該產品停產如何處理等。特別是在包換期內,購買者要不厭其煩地全方位地測試相機,以發現其缺點,在發現問題時要理直氣壯地找銷售商更換,但銷售商往往會很刁鑽,以缺貨或延期更換等理由搪塞,這時候,購買者就要發「牛」脾氣或用「持久戰」戰術來應對,使他不得不給你更換。 10.驗證方式 最簡單的驗證產品的方法是:撥打貼在機身上的激游標簽電話,驗明相機來源。另外,一些具有中文菜單的相機,要注意菜單的語言,還有不要忘了查看隨機附帶的記錄單是否是新的,如已寫了日期,那麼該機可能是別人的退貨機了。 以上十方面是購買數碼相機要注意的地方,最後筆者再奉送讀者一招:買相機要找品牌專賣店,那裡的價錢最低,一般在賣方提出的最低價基礎上還可砍下100~200元;如果購買者覺得協商的價格不夠低,那麼盡量索要一些有用的配件,如5號電池、相機袋、洗相優惠券等,或壓低價位購買一些如三腳架、外接鏡頭等選購品。
Ⅹ 買 卡片相機 的附件 有什麼
1、奸商、無奸不商。
實際上以前相機附件包括 小的內存卡,充電器、電池(主要是鋰電)或一次性5#電池AA和AAA電池(鎳氫電池一般不會帶)光碟必須的、說明書保修卡還送一個電池等
現在的都奸了,有的電池、有地不帶充電器、說明書不帶,買時主要看網上公布帶什麼,就清楚了。防止上當。(雖然不值幾個錢)
帶的內存卡也很小,沒有大的用途。一般要買一塊備電,1-2個內存卡。
2、內存卡、記憶卡指的是一回事,叫法不同。而SD卡指的是內存卡(記憶卡)中的一種,還有MNSD卡、MMC卡,CF卡、記憶棒(索尼專用)等不同格式的卡,根據不同的相機配不同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