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反相機買什麼牌子的比較好
單反相機的品牌有很多,我覺得佳能的很不錯,我推薦佳能這個品牌的單反相機。攝影呢要求有一雙會發現美麗的眼睛,還要有好的設備呢。好的設備能夠幫助照片畫質更加好,拍出來的照片有質感。在單反相機市場上有許多品牌,讓人眼睛都看花咯,接下來我就給你說說這三個不錯的單反相機品牌吧。
一、佳能。佳能品牌的單反相機性價比是很不錯的,機身非常的好看大氣。佳能的色彩更加符合大眾喜歡,我用佳能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顏色非常的好看,都可以不用後期了,非常的方便原片直出。最讓我喜歡的是,佳能品牌的相機是可以接受大部分的鏡頭,不用擔心鏡頭不符合的問題,旅遊的話隨便帶上幾個鏡頭就可以了,很方便。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三個單反相機的品牌。
⑵ 什麼牌子單反相機好用
單反相機理光,佳能,尼康,徠卡都不錯,主要是看你經濟基礎,干什麼用,各款相機有各自的優勢,你根據自己的需求到市場多了解一下,最終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⑶ 我想買個單反相機。什麼牌子好
比較好的單反相機品牌有理光、奧林巴斯、哈蘇、徠卡、松下。
1、理光
理光是全球的數字辦公設備解決方案領導者,也是世界知名的照相機生產企業。理光單反相機有著豐富的外觀配色,還配備著光學防抖設計,整體而言,理光單反相機還是具有不少令人欣喜的優勢。
選購注意:
1、買自己預算內最貴的
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攝影是一種興趣愛好,想要在興趣愛好上有所發展的話,建議直接購買最好的單反,但是高端相機的價格普遍較貴,所以可以根據自己手裡的錢多少。
2、買全畫幅
預算內,能買全畫幅就買全畫幅,全畫幅帶來的畫面尺寸更大,照片質量也是半畫幅所不能比的,當然,購買全畫幅是建立在你預算內的。
⑷ 單反相機買哪個牌子的好
選擇單反,應該先把品牌定下來,然後再選型號,因為各品牌單反的成像風格差異較大,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好簡單的說哪個好哪個不好。
比如說,佳能、尼康成像色彩艷麗,稍有偏紅,不過稍有誇張的色彩比較討人喜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選擇這兩個品牌的一個原因。兩者比較起來,尼康較銳利,佳能較柔和,直接出片尼康的成像效果稍好些。
再比如說,賓得成像更為自然、柔和,成像有些偏黃,德國風味十足,有不少賓得的愛好者就是喜歡這種調子。
所以,建議樓主去蜂鳥論壇看看不同品牌機器的樣照再決定。
至於其他品牌的單反,實在不看好,不推薦!
---------------------------------------------
既然不要求太專業,入門單反就可以了。以下我給你推薦幾款不錯的入門級單反機:
佳能500D(單機身價格4500左右,套機5000左右)。這款機器可以說是入門單反中的旗艦了。機器使用了先進的第4代晶元處理器,同時擁有1500萬的高像素、高清攝像,高清攝像功能提供在攝像中自動對焦的功能,非常實用。該機器是廣受好評的佳能450D的升級版,從上市以來基本上沒有任何負面評價,是相當不錯的機器,只是新機器總的來說價格還是稍貴了一點點,性價比不算太高。
佳能450D(單機3900左右,套機4400左右)。這款機器從上市以來就一直廣受好評,由於上市有段時間了,性價比較好。當然了,如果比較在意攝影功能、不在乎多花個幾百元還是考慮500D吧。佳能的單反可以兼容所有佳能EF、EF-S的鏡頭,不存在尼康那樣的鏡頭兼容性問題,在鏡頭選擇和升級方面會更方便。
尼康D60(單機3500左右,VR套機4100左右,非VR套機4000左右)。如果都是用套機(即18-55mm的鏡頭)的話,成像效果上尼康D60略好於450D,畢竟同樣都是套頭,尼康的鏡頭素質比佳能得好(尼康素有狗頭不狗的美譽,可見尼康的低檔鏡頭成像還是不錯的)。不過尼康D60由於無機身對焦馬達,以後配原廠鏡頭的話只能配AF-S的,一些老款的AF頭(主要是定焦鏡頭如50mm
f1.8D\1.4D、85mm
f1.8D等)是無法在D60、D40、D5000、D3000這些機器上自動對焦的。使得以後在鏡頭選擇方面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當然如果樓主就打算買套機玩玩的話D60還是不錯的,不過目前該機器停產後有所漲價,價格已經和D3000差不多了。
尼康D3000(單機3500左右,套機4000左右)。作為D60的升級版,價格基本上和D60差不多,不過11點對焦系統比起D60的3點對焦強不少,加入了攝像功能,其他的有用的改動不多(同樣沒有機身對焦馬達)。不過是新機器,剛上市不到一個月,究竟怎麼樣還缺少真實用戶的使用後的評價,並且除了官方給的樣照外,可以看到的樣照不多,如果不急可以觀望觀望。
--------------------------------------------
鏡頭方面:
推薦就選擇18-55mm套頭,體積小重量輕很適合旅遊用,畫質方面也還可以。佳能套頭乘以1.6系數後等效35mm的焦距:28.8-88mm(如果是尼康、賓得則都是乘以1.5系數)有點廣角,基本包括了最常用的焦距段,而且隨機器一起買價格一般只有500左右,非常便宜,對於新手來說值得擁有。
很多人總認為18-55mm得套頭很便宜,一定不好,這是一種誤解。其實各廠家在變焦的這個焦距段上研究得最透徹,技術最為成熟,所以18-55mm套頭絕對是各廠家的經典之作,其效果雖及不上牛頭,但絕對是十分不錯的風景頭。
新手買鏡頭很容易出現買的鏡頭並不適合自己,因為對單反並不了解,對焦距的遠近也沒什麼概念,沒用過單反的人很難搞清楚18mm、55mm究竟是什麼樣的視角。所以先買個套頭練練手是很好的選擇,熟悉了之後自然就知道以後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鏡頭了。
----------------------------------------------
補充一下,D3000套機配的是尼康18-55mm
VR防抖套頭,佳能的話盡量選擇18-55mm
IS的防抖套頭吧,價格和普通套頭差不多,差價不大但成像效果防抖頭好一些,同時有防抖總比沒有要好。
有什麼問題歡迎補充!(我一般白天都在線。)
⑸ 單反相機那麼多哪款最好
佳能: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從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憑借光學技術起家,並以製造世界一流相機作為目標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後...
2.徠卡相機:是德國原裝手工製作的相機。徠卡相機在現今生產的專業相機中,打開後蓋可以看到,徠卡機身用料的厚度,真得用錘子碰才能毀壞...
3.尼康:是日本的一家著名相機製造商,成立於1917年,當時名為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
⑹ 單反相機哪款比較好
佳能單反相機比較好用。
佳能6D採用的是鎂合金機身,並且經過了防水滴防塵工藝處理,在做工上沒有因為定位下降而馬虎對待,機身設定與60D類似,也新增了很多屬於6D自己的元素。小巧扎實的機身是6D的賣點。雖然我更相信是對定位的一種妥協,但容易攜帶一些倒真的是一個優勢。況且它沒有像入門單反那樣小型化到極致,對操控也有一定影響。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是不多不少剛好就手的全幅相機。
⑺ 初級入門單反相機,哪款好
EOS 600D不錯 1800w像素的機身,是佳能的入門級單反中性價比很高的機身,如果入手的話,可以直接入手一個18-135的套機,不過價格會有點超預算,但是基本可以達到一鏡走天下了。
D3200是尼康的入門級機身,像素是2100w,機身比600D輕,出去玩玩帶著非常不錯,入手套機的話,推薦18-105鏡頭的套裝,價格比600D來的低一些,不過也是很實用的。
D3100是D3200的上一代入門級設備,這邊就不多做贅述了,像素和圖像處理性能相對3200較弱,但是基本滿足日常的攝影需求,性價比較高。
⑻ 佳能半幅相機哪款最好
從目前來說,佳能最好的半幅相機就是90D。這款半幅單反相機在佳能目前的半幅相機產品線當中具備最高的性能,是最好的一款半幅相機了。
佳能90D,具備3250萬像素,45點對焦,10張/秒的連拍速度,以及最高25600的感光度。這個規格,在單反相機當中處於高端的存在。在半幅單反相機中,處於最頂級的狀態。
本來,佳能最好的半幅相機是旗艦機半幅機7D系列……但是由於微單相機取代單反相機成為佳能發展的重點,所以7D系列的最新款7D2一直沒有升級。於是,本來定位中端的90D就成為佳能性能最好的半幅單反相機了……當然了,因為技術的進步,90D的絕對性能也確實夠得上最好的半幅單反這個稱號……
未來,佳能r系列半幅微單相機肯定是要發布的……那時候,r系列半幅微單相機,應該就是最好的佳能半幅相機了……
⑼ 什麼單反相機比較好用
佳能單反相機比較好用。
佳能6D採用的是鎂合金機身,並且經過了防水滴防塵工藝處理,在做工上沒有因為定位下降而馬虎對待,機身設定與60D類似,也新增了很多屬於6D自己的元素。小巧扎實的機身是6D的賣點。雖然我更相信是對定位的一種妥協,但容易攜帶一些倒真的是一個優勢。況且它沒有像入門單反那樣小型化到極致,對操控也有一定影響。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是不多不少剛好就手的全幅相機。
⑽ 最經典,最好用,最實用的佳能單反相機是哪款
1. 徠卡M3
徠卡M3
素以浪漫著稱的法國人曾經拍攝了一個短片:一位盲人被人攙扶著走在街頭,一位妙齡少女走過,他嗅了嗅說:「夏奈爾」;路經一輛豪華轎車,車門一響,他隨口說:「賓士!」路邊一位攝影者按下了快門,快門清脆而柔滑地一響,他不假思索地說:「徠卡!」
徠卡?對,就是徠卡,相機中的勞斯萊斯!一個曾經與賓士、萬寶龍並稱為德國工藝三大代表的品牌,一個代表男性沉穩、歷練、勇氣以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等諸多品行的品牌。徠卡擁有令人艷羨的貴族般傳統:目前最流行的135相機最初就出自徠卡的門下,這大大改變了攝影的生態環境,攝影記者們終於扔下了笨重的大畫幅相機,拿起徠卡奔赴火線。
上世紀30年代之後,國際環境日趨惡化,先後爆發了中國「九一八事變」以及西班牙內戰,這成就了以羅伯特·卡帕為代表的戰地攝影記者以及以堅固耐用、成像質量優異、便於維護的徠卡相機。當時很多美國部隊隨軍攝影師都配發了徠卡相機,著名的巴頓將軍就是徠卡用戶中的一員。根據美軍規定,遇到緊急情況(如即將被俘)時必須破壞隨身的裝備,相機也在其列,一般情況下美軍士兵往往用錘子或槍柄砸毀相機,不過這對徠卡相機來說卻並不實用,使用徠卡的隨軍記者往往需要將手榴彈綁在相機上才能炸毀徠卡相機。
M3就是在這樣的傳統中誕生於1954年——當時歐洲剛剛走出了戰爭後的蕭條。徠卡將積累的全部技術儲備都用在了這台相機之上,相機採用了堅固的黃銅製作機身,各項技術指標都首屈一指,他不僅確立了徠卡M系列相機的地位,也奠定了戰後測距式相機(俗稱旁軸相機)時代的基本格局,從1954年投產到1966年停產期間,累計產量超過20萬台。
徠卡M3推出以來,不僅在攝影界,甚至在政治界、演藝界等各個圈子裡,都是身份、地位、品位的象徵,一些用戶對黑色相機邊緣磨出的黃銅色情有獨衷,而另外一些用戶則對徠卡M3特有的快門聲無法釋懷,攝影界的攝影大師們更是將徠卡M3視為掌上明珠。至於說到M3的用戶則令人咋舌。
除了創造「決定性瞬間」理論的著名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外,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聯邦德國第一任總理阿登納也赫然在列。德國聯邦政府一度曾經將徠卡列為贈送給國際友人的外交禮品,這在其它攝影器材品牌歷史上恐怕也是沒有的。
2. 哈蘇503CW
哈蘇503CW
1939年4月,歐洲戰事正酣,一架德國轟炸機墜毀於瑞典,軍方在清理飛機殘骸時發現了一台摔變形的偵察相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拍相機,瑞典國防部長立即將著有《候鳥的旅程》的鳥類學者、攝影家維克多·哈蘇先生,問他能否為瑞典皇家空軍仿造一部,哈蘇先生語驚四座:「不能!但我能造一部比他更好的相機!」於是,第一台哈蘇相機HK7誕生了。
哈蘇的中畫幅相機採用了一種模塊化的設計,以機身為基礎,可以根據需要搭配不同的鏡頭、後背、取景器等等,亦可使用卡爾·蔡司、施奈德、羅頓斯克等一流鏡頭生產廠商提供的不同鏡頭,這一技術理念在當時堪稱前衛。不過,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哈蘇的相機銷售總是不溫不火,真正讓哈蘇一夜成名的還是上世紀60年代全力以赴發展阿波羅登月工程的美國航空航天總署(NASA),當尼爾·阿姆斯特朗用哈蘇500EL相機為奧爾德林拍攝的登月照片傳遍世界時,哈蘇這個品牌就成為一個釘在太空中的永恆的名字了。
哈蘇最後一代V系統相機中廣為公眾所熟悉的就是503CW了。他繼承了500系列諸多傳統,亦繼承了哈蘇幾乎全部的文化傳統和設計元素,堅守6×6厘米畫幅,因其超高性價比而獲得了圈裡人、圈外人的青睞。不過隨著哈蘇公司易主、換帥,哈蘇的重心轉移到採用6×4.5厘米畫幅的H系列上,2006年初傳來哈蘇推出最後一批捆綁了數碼後背的限量版套機503CWD的消息,一個傳奇般的時代結束了,從此哈蘇的名下只有日本富士為之代工的哈蘇H系列相機了!
3. 祿來2.8FX雙反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