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相機鏡頭有幾種類型
按不用分類標准,有定焦、變焦;廣角、標准、中長、長焦等
㈡ 單反相機的鏡頭都是有那幾種
有很多種分法
一般都是按焦距來劃分
(是按35MM標准焦距來換算)
魚眼鏡頭
16MM以下
特點是視角可以達到180度
超廣角鏡頭
24MM以下
主要用於風景拍攝
廣角鏡頭
24-38MM
一般的風光拍攝
標准鏡頭
40-60MM
和人眼的視角比較相似
中焦鏡頭
70-135MM
比較適合拍人像
長焦鏡頭
135MM以上
比較窄的視角
可以拍攝遠距離的物體
超長焦距
400MM以上
一般都是有特殊的用途才會用到超長焦鏡頭的
能照多遠完全是根據鏡頭的焦距來確定的
現在焦距最長的鏡頭(5000MM)可以拍幾十公里外的物體
㈢ 關於單反相機的鏡頭分類大概分那些啊
1、廣角鏡頭:
本意義上的廣角鏡頭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鏡頭,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鏡頭。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鏡頭都稱為超廣角鏡頭了。
2、標准鏡頭:
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鏡頭視角跟人眼最接近。
3、中長焦鏡頭:
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鏡頭一般是微距鏡頭。
(3)相機鏡頭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單鏡片鏡頭在早期的相機使用,成像可以比針孔銳利,光圈也更大,基本可以手持拍攝。工作光圈大概在f/12左右。由於當時使用大底片,效果可以接受。
從雙鏡片再到三鏡片,鏡頭的光圈更大,成像也相當銳利,Cooke Triplet是目前已知的最好設計。如果是四片鏡片,成像已經相當好。
比如Zeiss Tessar(天塞),四片三組結構,其中兩片粘在一起形成一組。四片結構的天塞鏡頭唯一的問題是光圈不能做得太大,不然像質會下降。對於35毫米相機,天塞結構的頂限是f/2.8,即使使用當前最好的光學玻璃。要光圈更大,就要更多鏡片。
速度(即最大光圈)不是唯一的問題。視角越大,需要的鏡片越多。一支低速小視角鏡頭,例如Leitz 560mm f/6.8 Telyt,只用了兩片鏡片。50mm f/1.4一般需要6或7片,21mm f/4.5 Zeiss Biogon使用了8片。更多的鏡片使鏡頭更大更重也更貴。
網路-單反鏡頭
網路-單反相機鏡頭
㈣ 鏡頭總共有多少種類,說全部就給採納
鏡頭的型號和種類很多,根據不同作用和用途分為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變焦距 鏡頭、近攝鏡頭等等,除了變焦距鏡頭外,其他鏡頭均稱為定焦距鏡頭。
一、標准鏡頭
焦距長度與底片對角線長度基本相等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常見135照相機幾種標准鏡 頭的焦距為45mm和58mm等多種規格。120照相機標准鏡頭的焦距為75mm、80mm、 90mm等多種規格。用視角來劃分,鏡頭視角從40°到55°之間,均為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用途最為廣泛,不管是人物攝影,風景攝影,還是在產品廣告攝影中都可使用。 用標准鏡頭拍出的照片,視角與人眼視角相近,透視比例也與人眼相似,所拍攝物體的大小比 例和透視關系與實際情況非常接近,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比較普遍。
二、廣角鏡頭
焦距長度小於底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稱為廣角鏡頭。135照相機的廣角鏡頭種類繁多,焦距、視角不等,根據不同功能可分為普通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魚眼鏡頭等三種。普通廣角 鏡頭的焦距一般大於250mm,視角在90°以內;超廣角鏡頭的焦距在16~25mm之間,視角在 90°~180°之間;焦距小於16mm,視角超過180°,則稱為魚眼鏡頭,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魚眼鏡 頭,視角可達220°,這種鏡頭可以得到最大的視場,中於鏡頭的第一片透鏡像魚眼一樣突出在 外面,形狀像金魚眼睛而得此名。
廣角鏡頭在新聞攝影及風景攝影中應用較為廣泛。廣角鏡頭的視角大,視野寬,景深大, 對於拍攝距離小而場面大的新聞事件或較為寬廣的風景點,表現極為方便,而標准鏡頭在這種 場合就難以勝任了。廣角鏡頭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包容很多環境因素,它提供了相當大的景深 范圍,尤其適合於在狹小的室內或者是環境擁擠的場合使用。但要注意由於畫面內融進過多 的環境因素而削弱畫面主題的表現力。要經常有意識地關注畫面的興趣中心,問問自己想要 表達的主題內容是什麼?要盡可能地用構圖的手段將觀眾的視線引導到要表達的中心主題上 來。
廣角鏡頭也同樣存在許多不利因素。比如人物看上去要比真實的情況略有鬆散,環境的 變形也比較嚴重,距被攝物體越近,這種變形的程度就越大。廣角鏡頭常常會誇張畫面內物體 之間的距離,將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誇大了,使得稍遠一點的物體會顯得非常渺小。
三、望遠鏡頭
望遠鏡頭也稱為遠攝鏡頭或長焦距鏡頭,這類鏡頭的焦距比較長,要比底片的對角線大得 多,可以把遠處的景物拍得較大而得此名。目前常見的135照相機望遠鏡頭,就有焦距 135mm、150 mm、200mm 、250mm 、300mm、500mm、1000mm 等多種。由於望遠鏡頭焦距長短相 差懸殊,根據它們的不同特點又可分為中焦鏡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三種。中焦鏡頭的焦 距一般在150mm以內,視角在20°左右;長焦鏡頭的焦距一般在150mm到300mm之間,視角 在10°左右;超長焦鏡頭的焦距在300mm以上,視角在8°以內。
望遠鏡頭非常適合於拍攝人不能接近的物體,如抓拍鳥獸,戰爭和運動場面等,在新聞攝 影和藝術攝影中也常常使用望遠鏡頭,用它拍攝的人物畫面效果比真實。望遠鏡頭在一些特 殊的條件下也具有其他鏡頭不能替代的優勢,比如在一些遊行和集會的場合,當你只能在固定 的地點進行拍攝時,望遠鏡頭的優勢就充分地發揮出來了。
望遠鏡頭視角小,結像大,可以使底片面積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望遠鏡頭拍出的照片前後 景物的大小變化不大,即透視感較弱。望遠鏡頭由於焦距長,景深范圍比較小,所以在調焦的 時候要非常仔細,只有調焦准確了,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來。
同時也要意識到,望遠鏡頭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弱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感,拍出的遠處的景 物常常會比實際的物體看起來稍大。望遠鏡頭拍攝人物的效果與廣角鏡頭相反。
四、變焦鏡頭
顧名思義,變焦鏡頭就是可以變化焦距的鏡頭。這是一種結構比較復雜的鏡頭,其變焦的 功能是依靠轉動變焦環帶動鏡頭中間的活動鏡片組前後移動來實現變焦的。使用時,轉動變 焦環,使活動鏡片組向前或向後移動,活動鏡片離底片愈遠,焦距愈短,離底片愈近,焦距愈長。
變焦鏡頭的最大優點是在不必移動照相機位置的情況下,通過改變焦距的方法,對近的或 遠的物體進行恰當選擇,安排合適的構圖畫面,使底片面積得到充分的利用,這對於135照相
機來說,尤為重要。其次,使用變焦鏡頭還可以在較遠的位置上拍攝較小的物體,避免變形並 得到較好的透視效果。還有,當現場需要不斷改變焦距來滿足拍攝要求時,不必來回調換鏡 頭,有利於及時掌握拍攝時機。最後,可利用曝光瞬間的焦距變化來創造特殊效果。
五、近攝鏡頭
這是一種專供近距離拍攝使用的鏡頭,它有別於半身鏡和附加接筒,是一種直接安裝在照 相機上的鏡頭。近攝鏡頭內有一種特殊的近攝裝置,它的鏡筒能向外延伸許多,可以在很近的 距離內拍攝較小的物體,它的最近拍攝距離可以達到25mm,能拍出1:1的物像,像與實物大 小完全相同。近攝鏡頭拍出的影像具有較好的透視效果,即使在很近的距離內拍攝也是這樣, 它的最大優點就是不會像半身鏡或接筒那樣,在近距離內拍攝時出現變形現象。
近攝鏡頭的攝影距離很短,景深極小,使用時要用三腳架支撐好照相機,用快門連動線或 照相機上的自拍機構來啟動快門,防止拍攝吋照相機抖動,從而確保成像質量。
㈤ 單反相機鏡頭有哪些分類
分定焦和變焦鏡頭,定焦鏡頭是指鏡頭焦距固定不變的鏡頭,使用時一旦確定好拍攝距離,則拍攝畫面的視角就無法改變了。如果要變換視角,需要前後挪動拍攝位置。定焦鏡頭的光學品質一般非常好,優於一般的變焦鏡頭,特別是焦距、拍攝條件相同時,可以看出兩者拍攝效果的明顯差別。定焦鏡頭對拍攝畫面四周的變形抑制能力很強,比變焦鏡頭要好一些,特別是在大廣角焦段,它可達到的最大光圈較大,如F1.2、F1.4等超大光圈一般只出現在定焦鏡頭上。另外,定焦鏡頭還有重量較輕、便於攜帶的優點。雖然定焦鏡頭的光學品質較好,但當前使用率更高的還是變焦鏡頭,變焦鏡頭可以增加攝影作品的多樣性,利用變焦鏡頭可以拍攝出爆炸效果等特效,並且在拍攝位置比較固定的情況下,變焦鏡頭可以將被攝主體拉近或拉遠拍攝,滿足不同作品的需求;當然變焦鏡頭與定焦鏡頭相比,所拍攝作品的畫質可能有一些欠缺,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當前許多變焦鏡頭的畫質已經逐漸逼近了定焦鏡頭,可以拍攝出畫質絕佳的攝影作品。
㈥ 單反相機的鏡頭分為哪幾種
1、廣角鏡頭
本意義上的廣角鏡頭是指的焦距在35mm以下的鏡頭,比如28mm、24mm甚至是16mm的鏡頭。一般來說,24mm以下的鏡頭都稱為超廣角鏡頭了。鏡頭的焦距要乘以1.5或者1.6,所以,對於這類單反來說,16mm的才能算超廣角鏡頭。
2、標准鏡頭
一般來說,焦距是50mm或者85mm。50mm的鏡頭視角跟人眼最接近,但也只能因為如此,想用好標頭很難,因為它不像超廣角或者微距鏡頭那樣,能拍出人眼無法感受到的畫面。85mm的鏡頭則一般是人像鏡頭。
3、中長焦鏡頭
一般是100mm或者135mm。其中100mm的鏡頭一般是微距鏡頭,135mm的鏡頭也是人像鏡頭,只不過側重於半身人像,而85mm更側重於全身的人像。
(6)相機鏡頭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利用長焦鏡頭可以把遠處的拍攝物體拉近適用於拍攝遠處的景物或者是拍攝不易接近的被攝物體,例如拍攝野生動物體育賽事舞台演出或者是特寫長焦距鏡頭能夠明顯的壓縮畫面的空間縱深距離使畫面變得扁平,獲得較淺景深的畫面效果。
雖然長焦鏡頭能夠使處於雜亂環境中的被攝物體得到突出,但同時給精確調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在拍攝時焦距稍微不精確,就可能造成主體模糊。
㈦ 相機鏡頭分類有哪些
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使生產出的照相機花樣百出、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機械精密,新產品層出不窮。
無論各種照相機如何變化,結構如何紛繁,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一致的:
一是要具備將特體結成光學影像的成像系統,即鏡頭;
二是要具備由鏡頭至膠片之間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三是要具備一架能將各部件承裝起來的載體,即機身;
四是要具備一個能盛裝感光膠片的裝置,即後背。所以,一切照相機的基本結構均為四個部分--鏡頭、暗箱、機身與後背。關於這個四個部分,詳述如下:
①鏡頭部分
用光學玻璃製成的鏡頭,把進入鏡頭的光線匯聚起來,在感光膠片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影像。比較復雜的鏡頭由兩片或更多的光學玻璃組成的透鏡,叫做透鏡單元。透影單元組成一個整體,這就是攝影鏡頭。
照相機的鏡頭包括透鏡組、光圈、快門三個部分。
鏡頭是由透鏡構成的,透鏡片數與組數的多少,決定著鏡頭的質量與優劣。
光圈是由多片多屬葉片組成的。它用控制鏡頭納光孔的大小,達到控制進入膠片光線的多少。在控制葉片的伸縮中,使得進光孔變大變小,從而來控制通過鏡頭投向膠片光束的大小。這種光孔大小的數值用光孔號碼或f /值標注在鏡頭上。
快門是由金屬片或膠質綢布製成的。它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即控制進入相機的光線和投射到膠片反經歷的時間。正確的曝光,可使被攝對象獲得清晰的影像。
鏡頭的種類:
鏡頭的種類很多,不存在一種「最好的」鏡頭。因為各種鏡頭都有獨特的功能、適用范圍和優點,針對拍攝需要去選擇鏡頭,才是正確的。
依據拍攝畫面的不同效果及照相機鏡頭焦距的長短,通常鏡頭的種類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遠攝鏡頭、魚眼鏡頭、反射式鏡頭、變焦鏡頭和特殊鏡頭等。
●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屬於校正精良的正光鏡頭,其焦距長度等於或近於所用底片畫幅的對角線,視角與人眼的視角相近似。如135相機的畫幅為56×56mm, 那麼其標准鏡頭焦距則為50mm。因而,標准鏡頭的成像效果,諸如攝取景物的范圍、前後景物的大小比例帶來的透視感等,都與人眼觀看的效果類同,畫面影像較為真切自然,其成像質量相對來說比較高,故而在各種攝影中應用廣泛,適應力強。凡是要求被攝景物必須符合正常的比例關系,均需依靠標准鏡頭來拍攝。它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鏡頭。
●廣角與超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的特點是:焦距短、視角廣、景深長,而且均大於標准鏡頭。其視角超過人們眼睛的正常范圍。
凡視角在70度至90度左右的鏡頭,即為廣角鏡頭;其視角為100度左右的,即稱為超廣角鏡頭。這類鏡頭其最大的優點為在較近距離內拍攝較大的場景。
它具體的特性與用途表現在:景深大,有利於把縱濃度大的被攝物,清晰地表現在畫面上;視角大,有利於在狹窄的環境中,拍攝較廣闊的場面;景深長,可使縱深景物的近大遠小比例強烈,使畫面透視感強。其缺點是,影像畸變差較大,尤其在畫面的邊緣部分,因此在近距離拍攝中應注意變形失真。
●遠攝與超遠攝鏡頭
這類鏡頭也稱長焦距鏡頭,它具有類似望遠鏡的作用。
這類鏡頭的焦距長於、視角小於標准鏡頭。如135相機,焦距在200mm左右,視角在12度左右稱為遠攝鏡頭,焦距在300mm以上,視角在8度以下稱為超遠攝鏡頭。
這類鏡頭具有的特點表現在:景深小,有利於攝取虛實結合的形象;視角小,能遠距離攝取景物的較大影象,對拍攝不易接近的物體,如動物、風光、人的自然神態,均能在遠處不被干擾的情況下拍攝;透視關系被大大壓縮,使近大遠小的比例縮小,使畫面上的前後景物十分緊湊,畫面的縱深感從而也縮短;影象畸變差小,這在人像中尤為見長。
●魚眼鏡頭與反射式鏡頭
魚眼鏡頭是一種極端的超廣角鏡頭。對135相機來說是指焦距在16mm以下,視角在180度左右,因其巨大的視角如魚眼而得名。它拍攝范圍大, 可使景物的透視感得到極大的誇張。它使畫面嚴重的桶形畸變,故別有一番情趣。
反射式鏡頭是一種超遠攝鏡頭,外觀短而胖,比相同焦距的遠攝鏡頭短一半,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它的缺點是只有一檔光圈,故對景深控制不利。
●變焦鏡頭
變焦是鏡頭可以改變焦點距離的鏡頭。所謂焦點距離,即從鏡頭中心到膠片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上的距離。焦距決定著被攝體在膠片上所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點距離愈大,所形成的影象愈大。
變焦鏡頭是一種很有魅力的鏡頭。它的鏡頭焦距可在較大的幅度內自由調節,這就意味著拍攝者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能夠在較大幅度內調節底片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說,一隻變焦鏡頭實際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鏡頭的作用。世界上第一隻用於攝影的變焦鏡頭是1959年問世的,焦距變化為36--92mm,用於135相機。現代變焦鏡頭的種類已越來越多, 成像質量也越來越高,日益倍受攝影者親睞。
1.變焦鏡頭的種類
現代變焦鏡頭的種類繁多,總體來說有自動變焦和手動變焦兩大類。前者用於自動聚焦相機,後者用於手動聚焦相機。無論自動變焦或手動變焦,從廣角變焦鏡頭直至遠攝變焦鏡頭應有盡有。有關變焦鏡頭種類的實用常識包括以下方面。
變焦范圍--從變焦范圍的角度看,基本種類有:20--35mm左右的廣角變焦鏡頭,35--70mm左右的標准變焦鏡頭、70--210mm 左右的中遠變焦鏡頭,200--400mm左右的遠攝變焦鏡頭等。
變焦倍率--從變焦倍率的角度看,基本種類有2倍、3倍、4倍、5倍、 6倍等。2倍的主要有20--35mm,25--50mm,28--55mm,35--70mm, 75--150mm,100--200mm,200--400mm等;3倍的主要有28--85mm,35--105mm,70--210mm,85--250mm,100--300mm等;4倍的主要有50--200mm,150--600mm等,5倍的主要有28--135mm,50--250mm等,6 倍的主要有35--210mm,50--300mm等。
變焦方式--手動變焦有「單環推拉式」與「雙環轉動式」兩種。
「單環推拉式」的變焦環也是聚焦環,前後推拉為變焦,轉動為聚焦。具有使用方便、有利快速拍攝的優點,但也存在缺點,如俯拍、仰拍時鏡頭簡易滑動;當聚焦在先、變焦在後時,易使焦點發生偏移而影響成像清晰度。
「雙環轉動式」的變焦環與聚焦環各自獨立,轉動操作互不影響,因而不存在單環推拉式的上述缺點,但操作不如單環式簡便,尤其當採用「變焦拍攝爆炸效果」的特技時,不如單環推拉式。
2.變焦鏡頭的優缺點
變焦鏡頭最大的優點是一隻變鏡頭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鏡頭的作用,因而攜帶方便,使用簡便,既不必在拍攝中不斷更換鏡頭,也不必為攝取同一對象不同景別的畫面而前後跑動。
變焦鏡頭的主要缺點是它的口徑通黨較小,黨會因此而給拍攝帶來麻煩,如想用高速快門速度時、想用大光圈時等,往往不能滿足需要。使用變焦鏡頭後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鏡頭明亮,還常常會使裂像聚焦指示失靈。此外,在生產技術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變焦鏡頭的成像質量總比定焦鏡頭要差些。
3.變焦鏡頭的選擇
配備一隻變焦鏡頭--除非專門為了遠攝的需要,通常配備一隻變焦鏡頭宜選擇包含廣角、標准與中焦的鏡頭,如28--85mm、28--135mm、35 --70mm、35--105mm、35--210mm等。「35--70mm」的雖然變焦倍率較小,但以輕巧見長,價格也相對較低,也能足以應付大量的日常拍攝需要,現代有些相機已將這種變焦鏡頭取代原先定焦的50mm標准鏡頭。「28--135mm 」的焦距變化范圍是較為理想的,但偏重些,價格也相對較高。「28--85mm」對常有室內拍攝的攝影者較為理想;「35--210mm」雖然變焦范圍極大, 適用性也相對較大,但體積過大過重,黨給拍攝帶來不便,僅考慮變焦倍率大小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方法。
配備兩只變焦鏡頭--手中有兩只變焦鏡頭幾乎能滿足各種拍攝需要。選擇兩只變焦鏡頭的基本考慮是包括所有常用的焦距,並不使兩只變焦鏡頭的變焦范圍有過多的重復。從這一指導思想出發的基本選擇有「35--70mm」加上「70--210mm」、「28--85mm」加上「85--250mm」、「24--50mm」加上「50--250mm」等。如果你的鏡頭主要用於遠攝,那麼「150--600mm 」是理想的,可以再配上「28--135mm」或「35--105mm」。
盡可能使兩只變焦鏡頭的變焦操作方式一致也很重要。「推拉式」和「轉動式」各有優缺點,只要一致,熟能生巧,便於使用。
㈧ 鏡頭種類有哪些
鏡頭的分類又可依焦距、依光圈分和依鏡頭伸縮調整等方式分類:
1、依據焦距分類有固定焦距式、伸縮式、自動光圈或手動光圈等類型。
2、依據焦距數字大小區分分類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等類型。
3、依據光圈分分類有固定光圈式 ( fixed iris ) 、 手動光圈式 ( manual iris ) 、自動光圈式 ( auto iris ) 等類型。
4、依據鏡頭伸縮調整方式分類有電動伸縮鏡頭、手動伸縮鏡頭等類型。
(8)相機鏡頭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鏡頭一般表現手法:推鏡頭、移鏡頭、跟鏡頭、搖鏡頭、旋轉鏡頭、拉鏡頭、甩鏡頭、晃鏡頭等
鏡頭是影視創作的基本單位,一個完整的影視作品,是由一個一個的鏡頭組成的,離開獨立的鏡頭,也就沒有了影視作品。
通過多個鏡頭的組合與設計的表現,完成整個影視作品鏡頭的製作,所以說鏡頭的應用技巧也直接影響影視作品的最終效果。
㈨ 相機有哪些鏡頭
鏡頭分類
鏡頭主要分為變焦和定焦,還有增倍鏡。
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我們剛才已經試用了,就是焦距可變,也就是可以推拉的鏡頭。除此之外還有定焦鏡頭,就是焦距不能變只有一個焦段,或者說只有一個視角。
在鏡頭外觀上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定焦鏡頭只有對焦環(就是控制清晰度的,稍後介紹),而變焦鏡頭擁有兩個環,一個對焦環(控制清晰度)和變焦環(控制視角,即推拉)。
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因為其焦距固定,因此比較好分類:
廣角鏡頭:一般低於35mm的鏡頭為廣角鏡頭,低於28mm的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視角廣,縱深感強,景物會有變形,比較適合拍攝較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集會等。
中焦鏡頭:一般在36mm到134mm的鏡頭為中焦鏡頭。中焦鏡頭比較接近人正常的視角和透視感,景物變形小,適合拍攝人像、風景、旅遊紀念照等。
長焦鏡頭:一般高於135mm以上的鏡頭為長焦鏡頭,也被稱為遠攝鏡頭。其中,大於300mm以上的為超長焦鏡頭。長焦鏡頭視角小,透視感弱,景物變形小,適合拍攝無法接近的事物,如野生動物、舞台等,也可以利用長焦鏡頭虛化背景的作用,拍攝人像。
變焦鏡頭因其焦段變化,不好一概而論。假設其焦段在廣角、中焦、長焦的一段或者兩段間變化,也可以稱為廣角變焦鏡頭、中長變焦鏡頭等。
可參見<非常攝影手記--2天玩轉單反相機>(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
增倍鏡
增倍鏡是能夠增大相機光學變焦倍數的鏡頭。如果光學變焦倍數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倍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上,那麼這台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4倍變為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但是會降低相對應的有效光圈,如2倍增倍鏡就會降低相當於2級的有效光圈。但多數對應的鏡頭仍能完成自動對焦下的拍攝。
維護
一般情況下,建議使用吹氣皮囊將其吹掉。也可以配合使用專用的軟毛刷輕拂鏡頭表面。一般來說,鏡頭表面有一些灰塵其實並不會對成像的清晰度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因此,若是沒有影響到拍攝效果,盡量不要擦拭鏡頭。
如果鏡頭表面有霧氣出現,最好將相機翻轉,使相機鏡頭朝上,讓霧氣自然散去。如果必須擦拭,也最好使用專用的鏡頭紙對鏡頭表面進行"沾吸"。
如果鏡頭表面有沙粒或其他硬性顆粒附著,很容易造成鏡頭表面的劃傷,這時,我們就必須對鏡頭進行清潔處理了。
在擦拭鏡頭時,絕對不能使用普通的軟布或紙質物質,這些都極易劃傷鏡頭表面。也要慎用一些專門的鏡頭紙,因為有些鏡頭紙是經過化學處理過的,如一些眼鏡專用類清潔用紙,很有可能對鏡頭表面特殊的保護膜造成傷害。因此,在清潔鏡頭時,最好的選擇是採用該數碼相機專用的清潔工具。可以到相機專營店選購,根據實際情況,配合鏡頭專用清洗液,從而得到比較滿意的清潔效果。
對鏡頭最好的維護就是在平常使用時加倍地呵護,在拍攝過程中養成及時蓋好鏡頭蓋的習慣。因為這才是維護鏡頭最有效的方法。
㈩ 相機鏡頭分為哪幾種
相機鏡頭分為變焦鏡頭、定焦鏡頭。
照相機簡稱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很多可以記錄影像設備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徵。醫學成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等。照相機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被攝景物反射出的光線通過照相鏡頭(攝景物鏡)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門聚焦後,被攝景物在暗箱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沖洗處理(即顯影、定影)構成永久性的影像,這種技術稱為攝影術。
數碼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的照相機。與普通照相機在膠卷上靠溴化銀的化學變化來記錄圖像的原理不同,數字相機的感測器是一種光感應式的電荷耦合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在圖像傳輸到計算機以前,通常會先儲存在數碼存儲設備中。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一體化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和傳輸等部件,具有數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和實時拍攝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