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70年代相機有哪些

70年代相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4 07:11:08

㈠ GREAT WALL DF-2是什麼牌相機

北京照相機廠生產的長城牌DF-2型單反120相機。採用翻斗式快門。

長城DF系列相機是北京照相機廠上個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產品,從DF-2到DF-5共出了四款相機,除了供國內市場還有非常少量的外銷或在當時比較讓人眼熱的華僑商店[友誼商店]或百貨公司的華僑櫃台憑僑務券、外匯券購買。不同型號的幾款長城DF其實變化是非常小的,DF-3是加了自拍、DF-4是加了閃燈插座,而「最高級」的DF-5也是只是加了自拍和閃燈插座。另外DF-4、DF-5有一種牛皮硬套包裝的,也就是所謂的外銷型,產量比較少,做工也相對好一些。

長城相機其實是很簡易的相機,快門是翻斗式的,震動非常大,速度也是只有簡易的5檔,取景器沒有裂像也很暗,據說後期該廠開發了裂像屏,但沒有融入到產品里就不在生產了。鏡頭是4片3組的結構,做工卻很粗,鏡片鍍單層的藍膜。鏡頭同機身沒有光圈連帶機構,所以取景時要全開光圈,而暴光時要收縮到預設的光圈,使用是非常的不方便和極易出差。這種相機除了可以拍6X6、645,後期還開發了135附件,也可以拍135膠卷。其實七十年代北照廠開發的這款DF相機可以說比較成功的,雖然長城DF相機只是日本三十年代一款相機的模仿機,但當年我國的生產能力也就這個水平。這種相機的優點是簡單而不易出毛病。比較其當年其他照相機廠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相機,北照廠雖說起點低但可謂是明智和冷靜的!

優點:快門不易出毛病;鏡頭是4片3組,在國產普通型120相機里是最好的。標頭(M39X1)可以直接連到放大機上當放大頭使用。

缺點:取景器暗、快門震動大、沒有可以直接換的其他鏡頭、光圈不聯動、拍攝中極易失誤

技術性能和規格:

1.鏡頭:F90mm/1:3.5,四片三組式天塞型結構,單層鍍膜,最近拍攝距離為1米;光圈共分七擋:3.5,4,5.6,8,11,16,22;鏡頭可卸,與機身連接的螺紋為M39*1,與濾色鏡連接的螺紋為M52*0.75。

2.快門:為鏡後縫隙曝光式的反光板機械快門(翻斗式快門),快門時間有五擋:B,1/30,1/60,1/125,1/200秒。卷片後逆時針旋轉調速旋扭,使之掛上快門。

3.底片畫幅尺寸:120膠卷可拍6*6厘米的12張,6*4.5厘米的16張,使用帶襯紙的135膠卷時,可拍36*24厘米的36張,32*32厘米的26張或32*48厘米的18張。

4.取景:單鏡頭反光式無視差取景,設有調焦放大鏡,可進行微調;磨砂玻璃成像,除早期Df-1型機外,有成像畫幅度尺寸和十字顯示。

5.卷片:手輪卷片,紅窗計數,設有防重拍機構和多次曝光機構。

6.照相機體積為142*96*122毫米,重量為875克。

㈡ 我有一款海鷗DF-2相機,好多年沒用了,不知道現在可不可以用

海鷗DF-2相機是上海照相機廠70年代生產的產品,使用35mm膠片的機械快門單反相機,取景器裂像對焦,是當時一款比較成熟的產品。
海鷗DF-2相機南邊結構比較簡單,經久耐用,很少出毛病,多年沒用也不會損壞。
您可以卸下鏡頭,檢查一下:如果快門機構沒有問題、鏡頭也沒有霉變,就仍然可以使用。
攝影大師們一直沒有放棄膠片相機的使用,很多大片都是出自膠片相機。現在,不少攝影發燒友都重新撿起過去的老膠片相機,去拍照呢。
您會發現,在眾多數碼攝影大軍中,使用膠片相機是一件極其令人羨慕的事情。

㈢ 你最早使用的是哪款數碼相機

我是1995年開始學習並在工作中使用PHOTOSHOP的,但是那時候數碼相機還非常少,工作上主要還是用掃描儀獲取數碼文件來用PHOTOSHOP、Pagemaker、Coreldraw等軟體進行各種處理、編排和設計。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數碼相機開始出現在中國,有很多新聞單位主要是報社因為數碼相機的快捷而開始使用,價格非常昂貴,我記得我的老同事那時用的是佳能單反D30,花了十三萬,我曾經借來用過一次應急。在2000年,我到香港出差時買了我自己的第一部數碼相機,索尼S-70,卡片機,340萬像素。就是這部相機,讓我完全改變了以往對數碼相機的認識。通過親身體驗,我打破了那時印刷業、廣告業以及攝影界對數碼照片的偏見、誤讀和約定俗成的清規戒律,用索尼S-70拍攝了湖北金龍泉啤酒廠的2002年掛歷,用9兆的數碼圖像印出了35×25厘米的印刷品,效果非常漂亮,按照那時的清規戒律,應該至少使用34兆的圖像。我還在2002年開始將數碼相機應用於大量拍攝廣告,誤打誤撞地成為了家樂福的簽約攝影師,那時家樂福每周在全國五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拍攝商品以製作海報,唯獨我在武漢是用數碼相機拍攝了以後傳到上海的廣告公司,而其餘城市都還是拍攝135反轉片(每個商品用不同曝光拍三張)後送去沖洗,然後把膠片特快專遞到上海,廣告公司再送去電子分色(實際上就是高精度掃描)以後才能得到數碼文件。到了2003年,我拍的數碼照片成為了家樂福公司的樣板片,另外的四個城市也都開始用數碼相機開始拍攝,我也在2003年開始使用了佳能的入門級單反300D。可以這樣說,我是在國內最早把數碼照片大規模用於廣告拍攝的人。這一切,都是起因於那部340萬像素的索尼S-70。

㈣ 我有一台蘇聯的老相機想知道是什麼年代的

這是前蘇聯1970年代生產的「蒼鷹」(Сокол)照相機,這種牌子國內不多,能見到的有普通的平視旁軸型的和費特-5類似的一種,還有一種是帶有嗮光電池測光的自動相機,你的照片不全我不確定是哪一款。
七十年代後,蘇聯相機生產有兩個趨勢,一是向輕型和小型化發展,如:「海鷗」(Чайка)系列、「基輔-30」半格系列、「費德」(Фед)微型半幅系列等。二是向中高檔電子自動化發展,生產了一批自動、半自動相機,如「維利亞」(Вилия)135自動相機、「澤尼特-TTL」單反自動和半自動照相機、「基輔-15-TLL」單反照相機、「費克-2」(ФК-2)搖頭相機。「基輔-17」、「基輔-18」自動相機、「愛列克特羅」電子快門相機、「費德-5」系列全天候微型電子照相機、以及我們的主角:蒼鷹」(Сокол)多程序自動照相機,它生產於70年代中後期,在當時屬高檔產品。

㈤ 拍立得的歷史

20世紀90年代,數碼相機還沒有大行其道的時候,一款同樣可以立拍立現的相機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人們給它起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拍立得」,(也有稱「立拍得」) 一般系美國iGood和日本富士兩個品牌。相機結構看起來比較復雜笨重,「咔嚓」一聲之後,一張有寬大白邊的照片緩緩地從相機口吐出。在很多旅遊景點,一張iGood拍立得快照售價都在二三十元錢,但仍有很多遊客樂此不疲。數碼相機普及後,拍立得相機由於拍攝成本較高,攜帶不便逐漸退出市場,但很多小資男女及相機發燒友仍在收集這種相機。受一些偶像劇浪漫鏡頭的影響,粉絲們也經常在網上求購。但由於iGood相機類商標被大陸一個自然人注冊,所以導致iGood相機不能在大陸銷售,國外銷售火爆,但是國內一件難求。
寶麗來公司由美國物理學家艾爾文·蘭德於1937年成立,1944年研發出即時攝影技術。1948年11月26日在市場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即時成像相機Polaroid 95,當時的售價是每台89.75美元。1972年,寶麗來推出SX-70袖珍型即時成像相機,隨即風靡世界,到70年代中期時共售出了600萬台。
2001年,寶麗來宣告破產。2005年,公司被明尼蘇達州企業派特斯全球集團買下。
在2008年2月,寶麗來宣布停止製造底片,轉往發展數碼相機業務,同年6月,寶麗來大中華代理權被寶麗來亞太收回。而設於荷蘭恩社德的膠片廠也停止生產最後一種寶麗來膠片(T600膠片)。 2010元旦,寶麗來香港辦事處於香港太古城道港島東中心石利洛現址復業。

㈥ 中國70年代上海海鷗牌型號120老式照相機價格多少錢

中國70年代,上海海螺牌的型號120的老式相機,它的價格應該達到80元的標准,還是非常高的

㈦ 70年代的照相機現在的價格是多少

海鷗203產量比較大但做工還是不錯的,全新的大概300左右吧,友誼雙鏡頭上不了兩百,說到收藏價值還是有的,只是價值不會很高。
求採納

㈧ 中國70年代上海海鷗牌型號120老式照相機價格多少錢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回答;一是當時上海廠生產的雙鏡頭120型反光照相機共有四個規格;1.海鷗4型價;168元,2.是.A型【也叫老搖把】184元3.是B型120,4.是C型135元。現代的收藏價格因為因素眾多具體的收購價格不詳。

㈨ 70年代有數碼相機嗎

沒有,那時候用的是膠卷相機,而且函數黑白底片的。

閱讀全文

與70年代相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8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3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