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的基本構成單位是 和 。
現在的相機都是數碼相機,其實單反相機也是數碼相機的一種,也是數碼相機中最為特殊的一種,它代表著專業高端。
單反相機是單鏡頭反光相機,又稱作單反相機,是指用單鏡頭並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
單反相機是由單反機身和單反鏡頭組成的,單反機身是調節單反相機參數的載體也是處理圖像的載體;而單反鏡頭使景物成倒象聚焦在光感元件上。為使不同位置的被攝物體成象清晰,除鏡頭本身需要校正好象差外,還應使物距、象距保持共軛關系。為此,鏡頭應該能前後移動進行調焦。
在單反相機的結構中,最為重要的是照相的反光鏡和相機上端圓拱形結構內安裝的五面鏡或五棱鏡。拍攝者正是使用這種結構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由單鏡頭反光相機的構造圖可以看到,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拍攝者就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單反相機的最主要優勢在於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許多現代單反相機都提供了輔助對焦裝置,包括測距聯動裝置和自動對焦功能等。大多數的單反相機具有快速更換鏡頭的能力,這樣可以按照需求選擇各種不同的焦段,使相機的用途更加廣泛。
2. 相機mp是什麼意思
演示機型:佳能EOSR6系統版本:v1.5.0
相機mp是指百萬像素。像素是相機感光器件上的感光最小單位,其數目是由相機的光電感測器的光敏元件數目所決定,一個光敏元件就對應一個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著光敏元件越多,成像的質量便越高。數碼相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相機像素的發展。
3. 相機膠卷的單位是什麼
普通攝影相機的135膠卷單位是張,便准全畫幅膠卷相機使用135攝影膠卷一卷為36張,半格相機使用則為72張。120畫幅的膠卷一卷為12張(成像部分高6CM總長72CM,以6X6計算是12張,如果是6X7畫幅則是10張,645畫幅則是16張)。如果是135級別的電影膠卷,也可以用在普通照相機上的,電影膠卷的單位比較多,有幀為單位,一幀約等於1/2張135膠卷,也有以時間為單位的,一秒24幀(一卷135攝影膠卷在電影機上也就是3秒的拍攝長度而已),也有以米為單位,最小封裝的一卷大約100~120米,最長封裝可以300多米。以上為個人了解到的信息,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4. 相機的長度應用什麼做單位
相機的尺寸,一般用mm(毫米)來標注。
5. 1、照像機的單位是「台」還是「架」 2、攝像機的單位是「台」還是「架」
台!早期的照相機用過「架」,因為那時的照相機是純機械的,而且離不了三腳架。照相機的「架」就跟「一架飛機」這樣的用法類似;
現代的照相機、攝像機,已經屬於電器類了,所以用台
6. 照相機的單位是啥
一般說部,或者台
說相機成像方面說的是像素,或者解析度比較多。
7. 照相機的單位是什麼
數碼相機的成像器件主要分為兩類:
CCD——英文Charge Couple Device的縮寫,中文名稱「電荷耦合器件」。
CMOS——英文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ctor的縮寫,中文名稱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CD是目前主流的成像器件,主要分為:
(1)R-G-B原色CCD:這是數碼相機上應用的最多的CCD。
(2)C-Y-G-M補色CCD:早些時候尼康部分數碼相機使用過這種補色CCD。
(3)R-G-B-E四色CCD:這是索尼最新發布的CCD,它比RGB原色CCD多出一個E(Emerale,翠綠)的顏色。
(4)Super CCD:是曰本富士公司的專利技術,中文名稱為超級CCD,由CCD演變而成,目前已經發展到第4代。
3)CMOS:作為數碼相機成像器件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但發展卻非常迅速,大有與CCD分庭抗爭之勢,其基本結構中的像素排列方式與R-G-B原色CCD並沒有本質差別。佳能是CMOS陣營的主要支持者。
CCD技術成熟,成像質量好,畢竟它是現在應用的最廣泛的成像元件,但它也有其缺點:
1) 耗電量大。早期的數碼相機有「電老虎」的「美譽」,主要原因之一便來自CCD。雖然現在採用低溫多晶硅顯示屏等低能耗的部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機的功率,但CCD依然是數碼相機的耗電大戶——CCD從數碼相機一開機便隨時保持著工作狀態,更是無謂地消耗大量的電能。
2) 工藝復雜,成本較高。CCD復雜的結構決定了它製造工藝的復雜性,因而到目前為止,CCD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電子產業巨頭能生產。
3) 像素提升難度大。CCD前兩個缺點也直接導致了這一個缺點,CCD像素提升無非是通過兩個途徑:第一,保持感光元件單位面積不變而增大CCD面積,在大面積CCD上集成更多的感光元件。但是這種方式會導致CCD成品率降低,製造成本更高,功耗更大,在民用領域這是不現實的;第二,縮小感光元件單位面積,在現有水平的CCD面積上集成更多感光元件。但是這種方法會減少感光元件的單位感光面積,降低CCD整體的靈敏度和動態范圍,影響畫質。
CMOS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相當不錯,大有與CCD分庭抗爭之勢——就連目前最頂級的DSLR(單鏡頭反光數碼相機)柯達(Kodak)DCS 14n與佳能(Canon) EOS 1Ds均是採用CMOS成像。
相比CCD,CMOS有兩個最突出的優點:
1) 價格低廉,製造工藝簡單。CMOS可以利用普通半導體生產線進行生產,不象CCD那樣要求特殊的生產工藝,所以製造成本低得多。而且CMOS尺寸與成品率都不如CCD有很多限制。
2) 耗電量低。雖然CMOS的濾鏡布局與CCD差別不大,但在感光單元的電路結構上卻有很大差別。CMOS每個感光元件都具備獨立的電荷/電壓轉換電路,可將光電轉換後的電信號獨立放大輸出——這比起CCD將所有的信號全部收集起來再放大輸出,速度快了很多。而且CMOS的感光元件只在感光成像時才會工作,所以比CCD更省電。但CMOS同樣存在缺點,如果在使用數碼相機時成像動作較多,那麼CMOS在頻繁的啟動過程中會因為多變的電流而產生熱量,導致雜波並影響畫質。
感測器尺寸——是指感光元件對角線的長度,常用單位為英寸。常見的有1/1.8英寸、1/2.5英寸、1/2.7英寸、2/3英寸等。一般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越大,元件的性能與成像效果就越好。另外,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一般採用4:3的長寬比,比較特殊的則有3:2。
8. 相機的量詞單位是什麼
相機的量詞單位是:一台、一部、一款。
9. 相機快門速度單位是
單位是秒。
快門是攝像器材中用來控制光線照射感光元件時間的裝置。
快門速度也就是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快門速度數值小,快門打開著的時間少,那麼進來的光的量自然就少,被感光元件讀取的光量也自然很少;相反,快門速度數值大,則被感光元件讀取的光量也多。快門速度一般的表示方法是1/100s、1/30s、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