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微單相機像素多少最合適
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微單相機像素為4240萬像素最合適。微單相機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入門級首選相機,承載了很多攝影小白對於攝影的熱愛和喜歡。而影響相機的最大的因素就在於像素問題。好的像素給攝影者帶來的體驗可以說是有著巨大的差別的,能夠帶來的體驗也是千差萬別的。
像素對於微單相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高像素有利於高畫質的產生,同時也利於更清晰的照片誕生。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微單相機的優點有很多,對於像素的要求只要還可以就行。
㈡ 相機像素高一定好嗎 多少像素才是最合適的
像素高帶來的是解析度的提升,但如果不改變畫幅的大小,一味的去提升像素的話,會導致高感表現下降等問題。目前對手機來說主流像素還是1200-2000w,相機的話因為各種機型的定位不同,就比較多了,1200-5000w都有.
㈢ 數碼照相機一般多少像素比較好
一般來說家用800足夠了。索尼的吧。現在索尼的機器都是保修2年的。質量有保障。如果你是家用的話W170還不錯。1010W像素。5倍光學。28的廣角是它最大的賣點。不管是拍風景還是合影都很不錯。性價比超高。如果你是時尚一族的話就買T300。同樣是1010W像素。3。5超大屏幕。機器的樣式還不錯。比較時尚
㈣ 相機多少像素好
相機像素高就一定好嗎? 相機所說的像素,其實是最大像素的意思,像素是解析度的單位,這個像素值僅僅是相機所支持的有效最大解析度。我們平常選購相機總是希望像素越高越好,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需要的是多少像素。那麼, 多少像素才是最合適的呢?
盡管像素大小並不是決定一款數碼相機檔次的核心指標,但是還是有很多朋友選購數碼相機的時候都會將像素作為參考的依據,畢竟從人們對數字的直觀感受上來說,總覺得2000萬比1000萬要威武霸氣許多,這也導致很多商家將高像素作為噱頭進行宣傳,使消費者很容易就被誤導。
「像素」(Pixel)是由 Picture(圖像) 和 Element(元素)這兩個單詞的字母所組成的,是用來計算數碼影像的一種單位,如同攝影的相片一樣,數碼影像也具有連續性的濃淡階調,我們若把影像放大數倍,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像素」(Pixel)。這種最小的圖形的單元能在屏幕上顯示通常是單個的染色點。越高位的像素,其擁有的色板也就越豐富,越能表達顏色的真實感。
其實對於相機來說,在相同技術水平下,同樣尺寸的感光元件,像素越大,畫質其實越差。一般來說,當影像感測器尺寸相同時,像素越高,像素間距就越小,像素間距小就意味著感光點小。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像素的尺寸越大,它所能接受的光也越多,從而得到更多的信息量。而接受光的面積小了,所獲得的信息量自然也就少了。為了對其加以補償就必須加大電信號,而這么做又容易產生噪點。同樣噪點的程度和動態范圍的大小也會因像素間距的差別而有所不同。
㈤ 相機多少像素比較好
樓主提出了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不太好回答。
1、像素多少與像素密度具有密切關系。像素密度過高,信噪比指數就下降,畫質就不純凈。比如有的1/2.3面積感測器,用了1800像素,密度像素過大,畫面一經放大,慘不忍睹,故像素密度不能過高。而廠商之所以研發高像素卡片機,並非不知道高像素的危害,只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喜歡高像素的口味,只是一種營銷手段;
2、像素多少與成像細節具有密切關系。像素與解析度存在正比關系,像素越高成像的細節也就越豐富,如尼康3600萬像素的D800、索尼3600萬像素的A7R,風景拍攝無敵,成像細節非常豐富,因此,高像素在不降低信噪比指標的前提下,造就高畫質。當然,高像素對拍攝要求也比較高,輕微抖動產生的副作用也會被同樣放大。如D800、A7R如果不用三腳架,隨手拍,遠景模糊的概率極大,因此,高像素必須要求嚴禁的拍攝態度。掃街等不用三腳架拍攝,高像素反而不好。同時,正由於高像素與成像細節具有密切關系,低像素的解析度就會大折扣,成像細節也就沒有高像素豐富;
3、像素密度與信噪比指標具有密切關系。數碼成像,在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電子成像(當然也有光學因素),感測器是數碼成像的核心,而感測器又是電子產品,感測器在工作中會產生熱噪,即所謂的噪點,像素高,單位像素都沒用;點就小,產生的熱噪就多,像素低,單位像素點就大,產生的熱噪就少。因此,像素低的畫質更純凈但細節要少,像素高的畫質噪點多但細節也多,故像素必須與感測器的面積匹配,即像素密度要恰到好處。而像素密度如何才能恰到好處,商家屬於秘密,用戶只能體會,難以用簡單的語言說明白;
4、像素多少比較好,這與像素密度、信噪比、解析度等成像指標的緊密相連,更像4X4接力賽,彼此聯系,彼此依賴,彼此制約,缺一不可。如果有一個豬一樣的隊友,三個劉翔都沒用;
5、根據照相機玩家的體會,不嚴謹地說(嚴謹結論必須經過實驗室評測),全畫幅相機中,一般用戶的相機像素在2000萬左右最佳,如佳能5D3、尼康D610、索尼A7等,兼顧的成像細節和高感噪點,比較均衡,尼康DF用了1600萬像素,畫質非常純凈。對專業用戶來說,3600萬像素更好,成像細節豐富,畫質更好,但需要有嚴謹的拍攝態度,比如用三腳架嚴防抖動,用高解析度的鏡頭確保解析度,用相對低的感光度防止高感噪點。如果3600像素的相機,用於掃街隨拍等不嚴謹拍攝,畫質反而不好,更容易糊片,特別是放大後遠景模糊;
6、在半畫幅相機中,1600萬像素比較合理;
7、在4/3畫幅相機中,1200萬像素比較合理;
8、在1/1.7畫幅相機中,1000萬像素比較合理;
9、在1/2.3畫幅相機中,800萬像素比較合理;
10、當然,以上說的是常態,實際上也有例外,如索尼RX100在1寸感測器中嵌入了2000萬像素,畫質也很好,這歸功於索尼研發感測器的技術力量,這是個案,是高科技,一般廠商沒有這個技術。
回答得不太嚴謹,但總體思路應當是對頭的。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㈥ 相機像素多少才算好
像素高帶來的是解析度的提升,但如果不改變畫幅的大小,一味的去提升像素的話,會導致高感表現下降等問題。目前對手機來說主流像素還是1200-2400w,相機的話因為各種機型的定位不同,就比較多了,1200-5000w都有.
㈦ 數碼相機像素一般多少為好
選擇多高像素的相機,要看用途。即使家庭用,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用途,所以我說說常見用途供您參考。
1、在電腦上看。22寸以上的全高清解析度的顯示器像素數是1920×1080=2073600(200多萬多一點)。所以chinafoxana朋友所說的300萬足矣。網上傳相片也不需要大於整個屏幕。
2、洗相片。家用洗5寸的比較多,洗7寸的也不少,對於7寸相片來說,300多萬像素確實就夠了。相片面積越大,所需的像素數越多。我覺得,一般情況下洗小的就可以了,有時我們也想把某些相片洗成幅面大的,所以需要留有一些餘量。
3、如果想進行圖像編輯,隨編輯的用途不同,對像素數的要求也就不同,只要不印刷或者噴繪,要求就不高。
現在的相機新品,即使是價格低廉的低端產品,大部分都在1000萬像素以上。所以說,都能滿足家用方面關於像素數的要求。就是說,你買相機就不用考慮像素數。
那主要考慮什麼性能呢?高低端相機有什麼區別呢?
不同的相機,盡管同樣的像素數,成像效果(或者說看起來的清晰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廉價的相機,鏡頭和感光成像的元件要差。另外,廉價相機在光線不充足的情況下,成像顆粒粗糙模糊。成像效果是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
怎麼看效果呢?我自己的經驗,是照了像後,輸入到液晶顯示器的電腦上,用看圖或者編輯圖像的軟體,使照片的像素點與顯示器的像素點一比一顯示,這是圖像最清晰的時候,再縮小圖像或者放大圖像都會變得不清楚。常用的看圖軟體有ACD
SEE,編輯圖像的軟體如Photo
shop,都有一比一顯示的功能。如果你對這些軟體熟悉,就很容易對比出各種相機的效果了。如果你熟悉這些軟體,也不能光看相機取景器(一般都是一塊小液晶屏)上的效果,有的相機實際成像效果很好,但是這個取景器效果不好,低端佳能相機就是這樣。有的相機,比如三星,低端相機取景器上看著不錯,實際成像卻不怎麼好,我還發現富士、奧林巴斯,也往往有這個情況。
通過上面所舉實例,你也可以看出來,效果好不好,也不能只看牌子,不是所有的名牌相機都效果好。如果真的不會對比效果,我看也只能認牌子了,說實話,我就是賣相機的,佳能多數產品,高低端,相比其它牌子來說,效果要好些。
影響效果的因素,還有防抖等方面,如果防抖性能好,對拿相機照相時的穩定程度要求就低些,照出的像,就不容易出現虛的情況,也就是容易照得清晰。
需要提醒您的還有兩個重要性能參數:廣角和變焦倍數。廣角能讓你在狹窄的情況下,照出更大的范圍,大變焦倍數(長焦)能讓你能把遠處的小物體照得更大(舉個例子,遠處有個好看的鳥,你離遠了照,太小了,照不清楚,離近了照,他就飛了)。
其它方面,我看不必考慮太多了,不必搞得太辛苦。當然如果你有這個愛好,你就再網上多找找相關資料吧。
㈧ 手機拍照用多少解析度的效果最佳
看干什麼用。如果只用手機看,100萬像素就足夠用,但要上電視機看,最理想是400萬像素,像素越多文件越大,占內存,傳輸也慢,沒有什麼好處。幾千萬像素對相機而言是必須的,但對手機沒有什麼用。
㈨ 照相機多少像素才能是照的好的
像素的多少是沒有標準的,而多少像素算是足夠的要看拍照下來的相片是如何版的使用了。
如拍照的相片基本上都是在電視屏幕、電腦屏幕或是平板電腦上面使用,那麼目前的全高清標準是1920*1080,也就是 207萬像素;而目前最大的電腦屏幕的解析度大概是2560*1600,也就是409萬像素。
最好的顯卡最大可以支持到4096*4096,也就是1677萬像素了,所以電腦解析度假如只是全高清,200萬像素就足夠的。想要達到傳統膠片的效果,每一英寸需要超過300點像素。
照相機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並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記錄影像的設備,它們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徵,比如醫學成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
被攝景物反射出的光線通過照相鏡頭(攝景物鏡)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門聚焦後,被攝景物在暗箱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沖洗處理(即顯影、定影)構成永久性的影像,這種技術稱為攝影術,分為一般照相與專業攝像。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㈩ 微單相機像素多少最合適
目前主流的全幅微單,確實是這三大家,但是它們的像素劃分並不一樣。佳能EOS R是3000萬像素,尼康、 索尼 則都是推出了雙版本,即「2400萬、4200萬+」的高低像素模式。首先我得說,對於普通玩家而言,超高像素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只會增加你的購機成本、後期壓力,因此像尼康Z7、索尼A7RIII這樣的高像素機我個人覺得不是主流。
那麼接著就是2400萬和3000萬選誰這樣的問題了。這時候我們不妨看看價格,eos r和a7iii都是一萬五左右的價格,而z6是一萬八,作為一款2400萬像素級別的全幅,z6的性價比說實話並不高。
如果說是同樣的價位,3000萬和2400萬像素該選誰?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3000萬這一水準作為折中之選。另外,相比索尼A7III而言,佳能EOS R的觸控操作以及四撥輪設計能夠提供更高效的使用體驗,個人覺得EOS R是一個更均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