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眼在貴州什麼地方
天眼指的是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Ⅱ 「中國天眼」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1]。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2]。截至2020年11月,「中國天眼」發現脈沖星數量超過240顆[3]。
中文名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外文名
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接收面積
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
邊框
1.5千米
地址
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沖星
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沖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藉助「中國天眼」,我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中國新聞網 2020-11-05
快速
導航
索網結構
項目介紹
承擔單位
工程概況
意義價值
應用價值
首要目標
世界紀錄
政策文件
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1993年,東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包括中國在內的10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他們期望,在全球電信號環境惡化到不可收拾之前,能多收獲一些射電信號。建造FAST的動機肇始於此。[6] [7]
1994年7月,FAST工程概念提出。在這一背景下,原北京天文台提出了利用中國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建造阿雷西博型LT的中國方案,最初起名為KARST。[7]
1995年11月,以北京天文台為主,聯合國內20餘家大學和科研機構,組建了「大射電望遠鏡」中國推進委員會,由南仁東研究員任主任。[7]
2001年,FAST預研究作為中科院首批「創新工程重大項目」立項,並得到中國科學院及科技部的支持。
2001年10月,知識創新工程首批重大項目「FAST預研究」總體驗收。
2007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建議書,原則同意將FAST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FAST工程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2008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復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FAST工程進入初步設計階段。
2009年2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初步概算獲得貴州省發改委批復。
2011年3月,FAST工程開工報告獲得批復,工程開工項目初步設計和概算獲得中國科學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的批復。
工程於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6年9月竣工,工期5.5年。望遠鏡台址挖掘完工,基地、主動反射面的建造均於2013年內動工。總投資概算為6.67億元。[8]
2015年2月4日上午,位於貴州平塘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安裝了最後一根鋼索,索網製造和安裝工程結束。這意味著FAST的支撐框架建設完成,進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裝階段。[8]
2015年國慶前夕,隨著長度3.5千米的10千伏高壓線纜通過耐壓測試、變電站設備調試完成,中科院國家天文台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項目綜合布線工程完成,具備供電條件,這標志著「天眼」的神經系統已經成型,FAST工程進入最後的沖刺階段。
4月10日拍攝建設中的500米口徑FAST工程
2015年11月21日,在貴州黔南安裝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饋源支撐系統進行首次升艙試驗,6根鋼索拖動饋源艙提升108米,並進行相應的功能性測試。[9]
Ⅲ 天眼在貴州的哪個地方
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
」天眼「介紹: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3)水印相機天眼在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天眼的意義:
中國天眼的建立,讓中國在這個領域,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射電儀器,這對於中國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
中國天眼的建立,使中國的天文觀測有了很大的進步。天眼自建立以來,順利運行了指向、跟蹤、飄逸等多種觀測模式,科學家們利用中國天眼,探測到了二十個優質脈沖星候選體,使中國在脈沖星家族有了自己的星體。
中國天眼的建立,使中國對於外星文明的探測有了可能。搜尋外星文明,是中國天眼的目標和使命。中國天眼具有非常先進的探測技術,利用天眼,可以觀測到遙遠的星系,尋找到外星人,是有可能的。
中國天眼的建成,具有歷史意義。在1994年,中國就有了建立天眼的構想,經過了12年的努力,花費了40億人民幣的,終於在貴州建成。中國天眼彌補了中國在天文學研究的空白,使中國天文的研究有了更好的條件。
Ⅳ 中國的天眼在哪個位置
中國天眼在貴州平塘球面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中國天眼」由中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
Ⅳ 中國「天眼」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5)水印相機天眼在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窪坑作為望遠鏡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擁有30個標准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FAST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全新的設計思路,加之得天獨厚的台址優勢,使其突破瞭望遠鏡的百米工程極限,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
Ⅵ 天眼在哪個省哪個市
一、中國天眼地理位置
「中國天眼」位置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二、中國天眼科普基地景區地理位置
天眼景 區地址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
三、游覽「中國天眼」景區遊客須知
為維護「中國天眼」的正常運行,方便參觀者作好游覽「中國天眼」景區准備,特予以告知。
(一)參觀「中國天眼」須知
1.在「中國天眼」景區觀景台參觀「中國天眼」實行免費參觀。因「中國天眼」特殊運行環境的需要,遊客須通過安檢後乘坐經專業檢測、特殊改裝的低頻柴油擺渡車前往,往返距離50公里,車費50元/人。景區擺渡車售票時間:08:30—16:00(每天16:15停發擺渡車)。擺渡車票可現場購買或在「中國天眼網」、驢媽媽、攜程網等網站預定。
2.根據《貴州省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保護辦法》的規定,進入景區觀景台參觀「中國天眼」的遊客不得攜帶電子設備,包括但不限於手機、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充電器、充電寶、手錶、智能手環、車鑰匙、感應門鑰匙、對講機、遙控器等一切電子產品;香煙、打火機、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及其他違禁品。景區遊客服務中心為您提供免費寄存服務,乘坐擺渡車前請自覺寄存上述產品。
3.參觀者可自行攜帶機械相機拍攝(相機型號為尼康FM2/FM3,入園前請配合景區進行檢測)。「中國天眼」景區在觀景台提供經專業檢測的機械相機拍攝服務,可自費選擇服務。
4.景區觀景台海拔較高,台階陡長,行動不便或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遊客不建議前往;未成年人參觀「中國天眼」須有成年家人陪同。
(二)參觀互動體驗項目及其他景區提示
1.為方便廣大遊客了解射電望遠鏡及天文學相關知識,平塘天文小鎮建有天文體驗館、球幕影院、動感影院等項目,遊客可自費選擇前往體驗。
2.平塘縣境內有「天書」、平塘天坑群、牙舟陶文化園、甲茶景區、京舟養生樂園、六硐景區等眾多景區景點,遊客可上網或與各大旅行社咨詢,自由安排旅遊行程。
Ⅶ 中國的天眼在哪個省
中國天眼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Ⅷ 中國天眼具體在哪個位置
中國天眼指貴州平塘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
Ⅸ 中國天眼的具體位置
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9)水印相機天眼在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應用價值
1、能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據下行速率提高100倍。
2、脈沖星到達時間測量精度由120納秒提高至30納秒,成為國際上最精確的脈沖星計時陣,為自主導航這一前瞻性研究製作脈沖星鍾。
3、進行高解析度微波巡視,以1HZ的分辯率診斷識別微弱的空間訊號,作為被動戰略雷達為國家安全服務。
4、基於FAST的強大功能,如果銀河系(直徑約為15萬光年)內存在外星人,他們的信息就很可能被發現。國際科研項目「搜尋外星人計劃」(SETI)的首席科學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裝設備,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號。
參考資料:網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Ⅹ 天眼在那裡每個人的位置還不一樣嗎
您好,很有幸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天眼和天眼通不是一回事,天眼的位置是在印堂的正上方,前額正中,這個地方確實是穴位,叫天目穴。但是,必須說明,天目穴不是一個穴,而是同一位置的三個穴位。您找一個人的側面頭像,三個穴位是這樣的排列:前額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印堂正上方手能摸到的那個地方,這個叫「天」,現在假設您的手指能垂直地從這個位置穿破,伸到頭腦裡面,伸進去一個指節的位置,這個位置就叫「目」,這個「目」很有講究,美國的科學家確實在這里發現了退化的視覺神經,很讓他們驚異,他們懷疑人類最早這里是有眼的,但是退化了,這個報道是我在初中時期看到的,估計現在的網上搜不到,但我也信佛,且目前身在寺廟,所以絕不是妄語。
說到第三個穴,位置在哪裡,我真的不記得了,只知道是和「天」,「目」兩個穴在同一直線的位置,但是多前多後真不記得了,不敢胡說。
其實說到的是天眼通,這天眼通是一種神通,而不是真的要一個什麼天眼才能看得見,而天眼是實際的東西,是要有這種眼才能有這個功能,天眼通的能力大過天眼,我們所說開天眼是開天目這個穴位的功能。所以不是一回事。
二樓應該是對密教有了解的朋友,但所謂的六輪不是穴位,密教我不熟不敢亂加評論,但實際上根據印度的瑜珈功法所述,人體的輪不止六個,是七個輪,就是加上一個叫海底輪,也叫生殖輪的位置,用中醫的說法這個位置叫「會陰穴」,這個輪修的是轉化生殖的能量,因為人的性慾是與生俱來,這是物種繁衍的本能,所以這種慾望很大,它的能量也很大,瑜珈師認為,如果把這種能量轉化,人能超凡入聖。瑜珈功法在佛教產生前就有了,而佛教產於印度,它包含有印度本土教法的一些內容。我有幸於寺中學習《印度佛教史》,上述是我所學而知。七個輪不是穴位,接現在的說法就是人體的七個能量區域,如果七個輪是穴位的話,那麼喉輪也成穴位了,這就不對了,我們都知道,喉嚨是要害,但不是穴位。瑜珈修行的思想是通過修煉,強化這七個能量區,從而產生神通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