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35單反相機的介紹
135相機就是指35mm相機,它的名稱的由來是根據底片高度為35mm得來的。為了統一相機的標准,柯達公司制定了1XX名稱制定的標准,所以後來有了110相機、135相機和120相機。
② 135數碼單反相機是什麼意思
135不是相機的型號,135相機是因為膠卷而得名的 ;
135相機使用的是135膠卷,也就是 35毫米膠卷。
看你是要買數碼,還是膠卷啦,數碼135。
也就等於現在的FX格式相機;也就是所說的全畫幅相機,因為感光元件的尺寸月等於35毫米膠卷的尺寸,所以叫全畫幅相機。
135單反機也就是FX格式的全畫幅單鏡頭反光拍照機。
現在市面上比較主流的 canon5D2 1D 1D3 nikon D700 D3 D3S D3X 索尼的阿爾法900。
③ 135相機和120相機區別在哪功能有什麼不同
135相機和120相機從功能上講沒有區別,135和120都是光學相機的概念,有些內容被延用到了數碼相機上。135和120光學相機的區別在於135相機使用的膠片所有效拍攝寬度為24mm,而120相機的膠片有效拍攝寬度為60mm。現在數碼單反中的全幅機就是延用了135光學相機的概念,所謂全幅是指這種「全幅」數碼相機使用的數字圖像感測器的尺寸等同或非常接近135光學相機使用所尺寸為36x24mm膠片。這個概念被延用下來是,現在數碼單反相機所使用的鏡頭有一大部分還是為當年光學單反相機設計的,這樣做就既方便了眾多老攝影人使用,不用再去學習一些新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是廠家也節省了巨額的新品研發費用。但沒有「半畫幅」的概念,除「全幅」以外常見於數碼單反的數字圖像感測器的尺寸還有,28.1×18.7mm俗稱APS-H;22.3×14.9mm俗稱APS-C,及松下、奧林巴斯開發的4/3系統,數字圖像感測器的尺寸為17.8×14.3mm。
④ 135單反相機的簡介
135膠卷採用的是35mm電影膠片,35是其寬度,那麼,前面那個1是怎麼回事呢?Oscar Barnack設計的萊卡相機首先使用35mm電影膠片,但是一開始膠片必須先裝進可重復使用的暗盒裡,把片頭剪去,才可拍攝。1934年,柯達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135膠卷盒,這實際上是德國斯圖加特的Nagel相機廠的發明,柯達收購了該廠。柯達於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達彩色膠卷。所以,135的那個1是指有別於可重復使用暗盒的一次性暗盒,135膠卷的完整定義則為「採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膠片」。
135膠卷一般為一卷36張,120因機背不同分有6×6、6×7、6×9、6×10等畫幅,所以120膠卷可以拍9-12張照片。4×5、8×10大畫幅相機使用的是單張的頁片,一次拍一張或兩張膠片。
結論:從取景器中看到的影響是通過:一次反射(面鏡)、二次全反射(五菱鏡)
CCD獲取圖象信息是當拍攝的瞬間面鏡彈起來,然後打開快門暴光的。
常常聽人說「單反相機」,單反究竟是什麼呢?單反就是指單鏡頭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這是當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統,大多數35mm照相機都採用這種取景器。在這種系統中,反光鏡和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確地看見膠片即將「看見」的相同影像。該系統的心臟是一塊活動的反光鏡(如圖淺藍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膠片平面的前面。進入鏡頭的光線(如圖紅色光路)由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一塊毛玻璃上。早期的SLR照相機必須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機並俯視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雖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顛倒的。為了校正這個缺陷,現在的眼平式SLR照相機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裝了一個五棱鏡。這種棱鏡將光線多次反射改變光路,將影像其送至目鏡,這時地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取景時,進入照相機的大部分光線都被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五棱鏡,幾乎所有SLR照相機的快門都直接位於膠片的前面(由於這種快門位於膠片平面,因而稱作焦平面快門),取景時,快門閉合,沒有光線到達膠片。當按下快門按鈕時,反光鏡迅速向上翻起讓開光路,同時快門打開,於是光線到達膠片,完成拍攝。然後,大多數照相機中的反光鏡會立即復位。
反光鏡的這一必要的翻起動作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其他問題:
一、拍攝照片的瞬間,取景器會被擋住。由於被遮擋的時間只是剎那間的事情,因此這對於立即復位的反光鏡來說並不是什麼主要問題。但是,又引出了一些偶然性問題。例如,在使用頻閃光拍攝時,將不能通過取景器看到頻閃裝置是否閃光正常。
二、反光鏡運動的雜訊。這在需要安靜的場所這可能會成為重要問題。由於測距取景式照相機中沒有突然阻擋光路的移動反光鏡,所以不會產生這種雜訊。
三、相機的震動,即由反光鏡的翻起動作所造成的照相機整體的運動。假設用1/500秒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那麼不必擔心。這種震動不至被察覺。但是,如果以較低的快門速度拍攝一幅精確照片的話,比如在微弱的光線下使用遠攝鏡頭進行拍攝時,這種震動對成像就可能很成問題。
除此之外,使用SLR取景還存在另一個問題。比如我們想使用f/32這樣的小光圈進行拍攝,而光圈f/32允許進入鏡頭的光線是非常微弱的,這會導致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也很暗淡,可能會難以聚焦,甚至根本無法進行聚焦。
實際上,SLR的解決方案相當巧妙, 它會先使用鏡頭的最大孔徑讓我們完成取景和聚焦,按下快門時,鏡頭的光圈會立刻收縮到預置的孔徑,完成膠片曝光,在曝光完成的瞬間,光圈又會開到它的最大孔徑,准備下一次拍攝。
一、選擇數碼單反的幾個理由:
數碼單反相機的專業定位,決定了即使是面向普通用戶和發燒友的普及型產品也擁有大量過人之處,這是許多發燒友選擇數碼單反相機的根本原因。我們可以把數碼單反的專業特色歸結成如下幾個方面:
1、圖像感測器的優勢
對於數碼相機來說,感光元件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直接關繫到拍攝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拍攝效果,最有效的辦法其實不僅僅是提高像素數,更重要的是加大CCD或者CMOS的尺寸。無論是採用CCD還是CMOS,數碼單反相機的感測器尺寸都遠遠超過了普通數碼相機。因此,數碼單反的感測器像素數不僅比較高(目前最低600萬),而且單個像素麵積更是民用數碼相機的四五倍,因此擁有非常出色的信噪比,可以記錄寬廣的亮度范圍。600萬像素的數碼單反相機的圖像質量絕對超過採用2/3英寸CCD的8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的圖像質量。
2、豐富的鏡頭選擇
數碼相機作為一種光、機、電一體化的產品,光學成像系統的性能對最終成像效果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的,擁有一支優秀的鏡頭對於成像的意義絕不亞於圖像感測器的選擇。同時,隨著圖像感測器、圖像引擎和存儲器件的成本不斷降低,光學鏡頭在數碼相機成本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於數碼單反來講更是如此,在傳統單反相機的選擇中,鏡頭群的豐富程度和成像質量就是影友選擇的重要因素,到了數碼時代,鏡頭群的保有率順理成章地成了品牌競爭的基礎。佳能、尼康等品牌都擁有龐大的自動對焦鏡頭群,從超廣角到超長焦,從微距到柔焦,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配套鏡頭。同時,由於感測器面積較大,數碼單反相機比較容易得到出色的成像。更重要的是許多攝影發燒友手裡,一般都有著一兩只,甚至多達十幾只的各種專業鏡頭,這些都是影友用自己的血汗錢購買的,如果購買了數碼單反相機機身,一下子就把鏡頭盤活了,而且和原來的傳統膠片相機構成了互相補充的膠片和數碼兩個系統。
3、迅捷的響應速度
普通數碼相機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快門時滯較長,在抓拍時掌握不好經常會錯過最精彩的瞬間。響應速度正是數碼單反的優勢,由於其對焦系統獨立於成像器件之外,它們基本可以實現和傳統單反一樣的響應速度,在新聞、體育攝影中讓用戶得心應手。目前尼康D4s均能達到每秒11張的連拍速度,足以媲美傳統膠片相機。
4、卓越的手控能力
雖說如今的相機自動拍攝的功能是越來越強了,但是拍攝時由於環境、拍攝對象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因此一個對攝影有一定要求的用戶是不會僅僅滿足於使用自動模式拍攝的。這就要求數碼相機同樣具有手動調節的能力,讓用戶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節,以取得最佳的拍攝效果。因此具有手動調節功能也就成為數碼單反必須具備的功能,也是其專業性的代表。而在眾多的手動功能中曝光和白平衡是兩個重要的方面。當拍攝時自動測光系統無法准確地判斷拍攝環境的光線情況和色溫時,就需要用戶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判斷,通過手動來進行強制調整,以取得好的拍攝效果。這也是數碼單反專業性的體現,如EOS10D能夠以每次100K為基準調整色溫值,幫助使用者得到最佳的效果。
5、豐富的附件
數碼單反和普通數碼相機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它具有很強的擴展性,除了能夠繼續使用偏振鏡等附加鏡片和可換鏡頭之外,還可以使用專業的閃光燈,以及其它的一些輔助設備,以增強其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比如大功率閃光燈、環型微距閃光燈、電池手柄、定時遙控器,這些豐富的附件讓數碼單反可以適應各種獨特的需求,而普通的數碼相機則大大遜色。
⑤ 單反相機通常有哪些功能
有兩大功能:
1、拍攝照片,其中有多種模式:全自動模式、全手動模式、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特殊場景等(佳能80D模式轉盤);
2、視頻短片,有不同的精細度,有4K、1080p、720p等。
⑥ 認識135單反相機,學會使用135相機進行拍照片
135相機就是指35mm相機,它的名稱的由來是根據底片高度為35mm得來的。135膠卷採用的是35mm電影膠片,35是其寬度,那麼,前面那個1是怎麼回事呢?Oscar Barnack設計的萊卡相機首先使用35mm電影膠片,但是一開始膠片必須先裝進可重復使用的暗盒裡,把片頭剪去,才可拍攝。1934年,柯達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135膠卷盒,這實際上是德國斯圖加特的Nagel相機廠的發明,柯達收購了該廠。柯達於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達彩色膠卷。所以,135的那個1是指有別於可重復使用暗盒的一次性暗盒,135膠卷的完整定義則為「採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膠片」。
⑦ 為什麼叫「135單反相機」.具體有什麼特徵阿
就是用35mm膠片,只安裝1個鏡頭,使用內部反光板反射進入鏡頭的光線取景的相機。特點就是,看到光和照到膠片上的一樣,即所見即所得(這都是相對於135旁軸相機來說的)旁軸相機鏡頭只負責成像,取景有專門的取景器,其實也是一個鏡頭,因此看到的不是直接進入鏡頭的光線,取景器在鏡頭邊上,光軸不在一起,看到的景物時實際拍到的有偏差。由於沒有反光板旁軸相機更小巧,也更耐用一些。
⑧ 135單反相機由幾部分組成
如果從大方向來說,這個問題還有得說……
135單反相機,大致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鏡頭。
2、機身。
其中……
鏡頭由鏡筒、鏡片、光圈、卡口、對焦機構、變焦機構組成。
機身由卡口、光學取景器、圖像感測器、快門、測光模塊、液晶屏、主板、電池等部分組成。
如果詳細說,那就說也說不清了……
比如相機的光學取景器,就由反光板、五棱鏡(低端相機是五面鏡)、led顯示模塊(在光學取景器里看到的光圈、快門、感光度、曝光指示等各種信息,就是這個模塊顯示的)、目鏡、屈光度調節模塊等組成。
比如圖像感測器,就有好多層結構組成……即使是無低通濾鏡的版本,也不是直接將感光模塊暴露在外的,上面還有很多層結構的……只是,這些東東到底是啥,非專業人士就很難搞清楚了……
所以,如果是專業研究攝影器材的人,可以將相機的結構分析得細致且完整。
對於非專業的愛好者來說,能了解個大概,也就差不多了……至少作為業余愛好,是夠用了。如果想要研究得更深入,那就要付出幾何倍數的精力去鑽研了……
⑨ 什麼是135單反相機
135單反相機是指使用規格為36mm*24mm膠卷的單鏡頭反光取景式相機
其中數字35就是指代35mm膠片,但是實際當中的膠片尺寸為上述尺寸。
135相機因為小巧(相對於120以及大畫幅相機而言),在數碼相機還未出現之前,它是最為流行的民用以及部分專業相機。
⑩ 請問135數碼單反相機是什麼意思
這個135是從膠片機時代開始有這種說法的
以前我們的膠片機,常用的有兩種規格,一種是用24mm*36mm膠片的,叫做135相機,還有一種是120相機,膠片尺寸要大的多,而且兩種相機的內部構造,以及外形也有很大的不同
進入數碼時代以後,數碼相機成像,是用一塊數碼感光原件來模仿膠片的成像過程來獲取數碼影像的,除此之外,內部構造以及外形,都和以前的膠片相機大同小異,沿用以前的135膠片相機的構造和外形的數碼相機,我們今天就統稱為135單反數碼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