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數碼相機有哪些構成

數碼相機有哪些構成

發布時間:2022-06-03 16:22:50

數碼相機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光線通過鏡頭或者鏡頭組進入數碼相機,通過數碼相機成像元件轉化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過影像運算晶元儲存在存儲設備中。數碼相機的成像元件是CCD或者CMOS,該成像元件的特點是光線通過時,能根據光線的不同轉化為電子信號。

Ⅱ 數碼相機的構成

我有相機的切面圖
可以給你看
數碼相機是由鏡頭、CCD、A/D(模/數轉換器)、MPU(微處理器)、內置存儲器、LCD(液晶顯示器)、PC卡(可移動存儲器)和介面(計算機介面、電視機介面)等部分組成,通常它們都安裝在數碼相機的內部,當然也有一些數碼相機的液晶顯示器與相機機身分離,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討論一般數碼相機的原理。數碼相機中只有鏡頭的作用與普通相機相同,它將光線會聚到感光器件CCD(電荷耦合器件)上,
CCD是半導體器件,它代替了普通相機中膠卷的位置,它的功能是把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對應於拍攝景物的電子圖像,但是它還不能馬上被送去計算機處理,還需要按照計算機的要求進行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ADC(模數轉換器)器件用來執行這項工作。接下來MPU(微處理器)對數字信號進行壓縮並轉化為特定的圖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最後,圖像文件被存儲在內置存儲器中。至此,數碼相機的主要工作已經完成,剩下要做的是通過LCD(液晶顯示器)查看拍攝到的照片。有一些數碼相機為擴大存儲容量而使用可移動存儲器,如PC卡或者軟盤。此外,還提供了連接到計算機和電視機的介面。下面結合選購和使用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討論數碼相機的各個部件。

Ⅲ 數碼相機的構成有哪些

數碼相機組成部件:
數碼相機的部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鏡頭模組包括鏡頭、分色鏡、控制鏡頭變焦的馬達、馬達驅動晶元;CCD/CMOS圖像感應器將光線轉換為數碼信號。微控器(MCU)控制輸入輸出界面並輸出圖像到液晶顯示屏,同時生成操作界面,就是數碼相機的菜單;還可以控制相機的自動曝光、白平衡、自動對焦、光圈。圖像處理單元(DSP)對圖像進行JPEG或其他格式的編碼壓縮,對聲音進行數字模擬轉換和壓縮,同時生成可以輸出到電視的NTSC/PAL信號。

dc構成器件?

dc的構成器件有:鏡頭、光電轉換器件(coms/ccd)、模/數轉換器(a/d)、微處理器(mpu)、內置儲存器、液晶屏幕(lcd)、可移動儲存器、介面(計算機/電視機介面)、鋰電池等。

什麼是像素?

「像素」(pixel) 是由 picture 和 element這兩個字母所組成的,是用來計算數碼影像的一種單位,如同攝影的相片一樣,數碼影像也具有連續性的濃淡階調,我們若把影像放大數倍,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像素」(pixel)。

什麼是單反數碼相機?

單反數碼相機就是指單鏡頭反光dc,即digital數碼、single單獨、lens鏡頭、reflex反光的英文縮寫dslr。市場中的代表機型常見於尼康數碼相機、佳能數碼相機、賓得、富士,等。

什麼是快門?

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秒數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松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出來。

什麼是紫邊?

數碼相機的紫邊是指dc在拍攝取過程中由於被攝物體反差較大,在高光與低光部位交界處出現的色斑的現象即為dc的紫色(或其它顏色)。紫邊出現的原因與相機鏡頭的色散、ccd成像面積過小(成像單元密度大)、相機內部的信號處理演算法等有關。

什麼是光圈范圍?

光圈英文名稱為aperture,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數」,是相對光圈,並非光圈的物理孔徑,與光圈的物理孔徑及鏡頭到感光器件(膠片或ccd或cmos)的距離有關。

Ⅳ 數碼相機有哪些零件組成

鏡頭:
主要功能是把光線會聚到CCD(電荷耦合器件)上;
CCD:
其功能是把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
ADC(模數轉換器):把模擬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把數字信號轉化為圖像;
JPEG編碼壓縮器:
把得到的圖像轉換成JPEG格式;
存儲器:可以是一張卡,也可以是軟盤,可以是活動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用於保存圖像;
LCD(液晶顯示器):通過LCD來取景或是查看拍攝到的圖像。
埠:
連接埠可以把相機連到電視機、PC機或其他設備;
電池或穩壓電源:
為數碼相機提供電源。
閃光燈:
與普通相機閃光燈的功能完全一樣。

Ⅳ 傳統相機和數碼相機由哪幾部分組成

成像原理:傳統相機使用銀鹽感光材料(即膠卷)作為載體,拍攝後的膠卷要經過沖洗才能得到照片,在拍攝過程中也無法知道拍攝效果的好壞,而且不能對拍攝照片進行刪除。數碼相機不使用膠卷,而是使用電荷耦合器CCD/CMOS元件感光,然後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再經模/數轉換後記錄於存儲卡上,存儲卡可反復使用。另外,由於數碼相機有液晶屏,所以拍照的時候我們可以「即拍即得」,並可隨時對照片進行刪改處理。
存儲介質:數碼相機的圖像以數字方式存儲在磁介質上,而傳統相機的影像是以化學方法記錄在鹵化銀膠片上。目前的數碼相機存儲介質有MMC、SD、XD、SM卡、CF卡、SONY記憶棒和IBM迷你小硬碟。
輸入輸出方式:數碼相機的影像可直接輸入計算機,處理後列印輸出或直接製作網頁,方便快捷。傳統相機的影像必須在暗房裡沖洗,要想進行處理必須通過掃描儀,而掃描後得到的圖像質量必然會受到掃描儀精度的影響。如果接Video
Out端可在電視上顯示。

Ⅵ 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相機各由哪些部件組成

數碼相機由光學攝影鏡頭、DSP數字信號處理器、CCD影像感測器、光學取景器、LCD液晶屏、閃光燈、存儲卡、電池等主要功能部件組成。

數碼攝相機主要是由取景系統和成像系統兩大部分所組成的。其中,取景系統由反光板、五棱鏡、取景器3部分組成,而成像系統則是由快門單元和圖像感應器所組成的。

(6)數碼相機有哪些構成擴展閱讀:

單反數碼相機不僅支持更多的支持鏡頭,而且比普通數碼相機具有更高的鏡頭指數。首先,例如廣角效果,普通數碼相機拿35毫米~ 38毫米,主要是少數高端相機模型支持28毫米寬,但是數碼單反相機通常使用原始鏡頭可以拍廣角視圖的照片令人欣慰,有特殊廣角鏡頭甚至可以繼續擴大視覺范圍。

後跟一個數碼相機震動很敏感,即使是輕微的震動產生接觸的過程中模糊的圖片,如果沒有高功率普通數碼相機變焦鏡頭模型,他們中的許多人沒有動搖一個實用功能,數碼單反相機可以退化+鏡頭拍攝,以防止不穩定抖動。

鏡頭部分和圖像質量也密切相關比較大多數普通數碼相機和數碼單反相機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普通數碼相機鏡頭很小,和管直徑比例,有些型號的鏡頭只是管直徑的1/3,和數碼單反相機鏡頭和鏡子基本管直徑,也創造了兩個光學性能之間的巨大差異表達系統。

總之,多選擇一個鏡頭就可以保證拍攝時間。一個好的鏡頭可以使拍攝工作很容易完成。

Ⅶ 數碼相機的主要組成部件有哪些

數碼相機是由鏡頭、CCD、A/D(模/數轉換器)、MPU(微處理器)、內置存儲器、LCD(液晶顯示器)、PC卡(可移動存儲器)和介面(計算機介面、電視機介面)等部分組成。

Ⅷ 數碼相機由哪些主要部分構成

1、鏡頭(可更換鏡頭):收集被攝體所反射的光線,被收集的光線在圖像感應器平面上進行成像。

2、信號處理:數碼單反相機記錄數據的流程分為3個階段。透過鏡頭的光線照射在圖像感應器上,轉換成電子信號。然後由數字影像處理器進行多種圖像處理。

3、存儲:完成信號的數據化並傳輸至存儲卡保存,存儲卡僅起到儲存數據的作用。

4、取景器:分為光學取景(就是相機上通過眼睛看機身背後頂端的小鏡片)和液晶顯示器取景,單反還包括五棱鏡(反光用的)

5、顯示屏。

(8)數碼相機有哪些構成擴展閱讀:

數碼相機的鏡頭一般分為光學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對於消費級數碼相機來說,光學變焦鏡頭成像質量比定焦鏡頭要好很多。

這一點和單反鏡頭是相反的,因為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中,定焦鏡頭的做工、材料一般都不如光學變焦鏡頭。

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一體化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和傳輸等部件,具有數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和實時拍攝等特點。

光線通過鏡頭或者鏡頭組進入相機,通過數碼相機成像元件轉化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過影像運算晶元儲存在存儲設備中。

網路-數碼相機

Ⅸ 數碼相機有那幾部分組成

相機分為膠片機相機和數碼相機。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數碼相機。

數碼相機主要部分為:
1、鏡頭部分:包括鏡片組和鏡筒以及鏡頭內部的驅動馬達等,還包括光圈系統;
2、機身部分:主要是指機器框架,是說機身是超薄的還是壯碩型的,當然還包括各種操作按鈕。
3、感測器系統:主要是指CCD;
4、取景器:分為光學取景(就是相機上通過眼睛看機身背後頂端的小鏡片)和液晶顯示器取景,單反還包括五棱鏡(反光用的);
5、快門系統:主要包括快門按鈕,快門卷簾;
6、影像處理系統:主要是指相機的數據轉化和存儲系統,涵蓋硬體和軟體;
7、電源部分:主要是內置電池和外置電源介面等;
8、外接設備介面:只要是各種外部介面,比如USB,熱靴,AV端子等,各種卡插槽。

Ⅹ 數碼相機由哪些主要部分構成

數碼相機的發展,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似乎仍顯不足,因為隨時都可能有新品問世,可能有技術突破。近一段時期,報刊雜志的宣傳炒作得沸沸揚揚,網上資訊推波助瀾,足令關心數碼相機的朋友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目前的各種宣傳介紹多從「數碼」的角度切 入,「即拍即得」,「記錄介質可重復利用」,「圖像可加工性、 可傳輸性」......不一而足,但是,數碼相機歸根結底是「相機」, 形成優質圖像才是最終目的,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相機的角度,對數碼相機來個多點透視,必要時,對宣傳介紹來個「逆向思維」,到也不難排除干擾,撥雲見日。

本文章轉載自白鳥攝影(http://www.pagki.com)

一、成像器件
談相機不能不談膠卷,數碼相機的「膠卷」就是其成像器件,而且是與相機一體的,成為其心臟,就更不能不談。目前市場上常見數碼相機的成像器件是CCD(電荷偶合器件)CCD的解析度---像素數---常被用作劃分數碼相機檔次的主要依據。誠然, CCD的解析度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數碼相機成像的質量,但是,正象顆粒度不能完全概括膠卷的質量一樣,解析度也不是評價CCD質量的唯一標准,其色彩深度,晶元本身的製造水平等,對最終成像質量帶來的影響都不容低估,售價高達十五萬元的專業數碼相機 Kokak DCS520(佳能EOS D2000)的CCD解析度也不過兩百萬像素, 與號稱一百五六十萬像素的普通數碼相機相比,其成像質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撇開其它因素,單單CCD質量的差距也由此可見一斑。 據網路資料介紹,幾款市場流行的號稱百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像質常常不如人們所希望的那麼高,與之相比,解析度只有八十多萬像素 的Olympus C-1000L 相機所拍的照片色斑少,色彩還原好,像質似乎還好一些。若單從CCD晶元製造工藝的角度考察,其晶元面積越 小,集成度越高越好,但若從攝影的角度,筆者認為,在鏡頭光學 解析度有限,CCD像素數一定時,晶元面積越大,成像質量越好, 這與中幅相機成像優於35毫米相機類似。

本文章轉載自白鳥攝影(http://www.pagki.com)

二、鏡頭
筆者一貫認為鏡頭是相機的靈魂,數碼相機當然也不例外。雖然由於數碼相機的CCD解析度有限,對鏡頭的光學解析度也要求較低,但另一方面,由於數碼相機的成像面積較小(相對於傳統35毫米相機而言),還需要鏡頭保證一定的成像素質,舉例來說對某一確定的被攝體,水平方向需要100個像素,才能完美再現其細節,如果成像寬度為10mm,則光學解析度為10線/mm的鏡頭就能勝任,如果成像寬度為1mm,則要求鏡頭的光學解析度必須在100 線/mm以上。另一方面,傳統膠卷對紫外線比較敏感,外拍時常需要加裝UV鏡,而CCD對紅外線比較敏感,鏡頭增加特殊的鍍層或外加濾鏡也會大大提高成像質量。鏡頭的物理口徑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且不管其相對口徑如何,其物理口徑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成像質量也就越好。至於數碼變焦,實際就是局部圖像的放大,是軟體插值運算,與鏡頭無關,而且沒有太多實用價值,因為在圖像處理軟體中對圖像進行切裁、縮放,只是彈指之勞,更為方便、精確。具備大口徑、多片多組、包含非球面透鏡的高質量鏡頭、可加裝濾鏡的數碼相機是對圖像質量敏感的用戶的明智之選。

三、對焦
數碼相機一般都有自動對焦,方便實用,但手動對焦畢竟自由度更大,在近攝時尤其重要,可惜,除了價格高不可攀的專業數碼相機,普通數碼相機中提供手動對焦的機型太少了,筆者所知只有SONY FD-7,Kodak DC260等。與傳統相機的自動對焦類似, 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也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主動式,就是相機主動地發射紅外線,根據目標的反射對焦;被動式,就是相機不發射任何射線,根據目標的成像對焦。一般來說,主動式對焦較容易實現, 但拍攝者不能觀察對焦的情況,且較易產生誤對焦,而被動式對焦 則讓拍攝者可以觀察到對焦的全過程,不過可能比較慢。

四、取景
與傳統相機相比,除光學平視旁軸取景和單鏡頭反光式 TTL取景之外,數碼相機的一大特點就是一般均帶有一塊可供取景的液晶顯示屏,的確方便不少,從原理上講這其實也可算是一種TTL (Throgh The Lence通過鏡頭)取景方式。TTL取景較之平視取景, 沒有取景視差,在近拍時幾乎是必須的。對於用慣了傳統相機的朋 友來說,用液晶屏一開始可能不太習慣,而且,液晶屏的顯示精度有限,不能觀察被攝體的細節,因此,單鏡頭反光式取景還是攝影發燒友所心儀的。有趣的是,Olympus 的C-1000L,C-1400L系列數碼相機,採用了結構獨特的棱鏡,不需要反光鏡,也實現了單反方式的取景。

本文章轉載自白鳥攝影(http://www.pagki.com)

五、感光度、曝光控制與色溫控制
與膠卷有感光度相同,數碼相 機也有不同的光線靈敏度,一般相當於ISO50--200不等,個別機型甚至在ISO100--1600間可調,極大拓寬了拍攝范圍。手動曝光也是攝影發燒友甚為關心的,可惜有此功能的數碼相機不多(不過曝光補償功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們對曝光調整的需求)。在傳統攝影中,尤其在彩色攝影中,色溫控制一直是一件令人十分頭痛的事,這方面數碼相機要方便一些,因為它們一般的都有自動色溫控制,亦即「白平衡」,而且在圖像處理軟體中調整色調易如反掌, 倒不必多慮。

六、拍攝延遲
所謂「拍攝延遲」,就是拍攝完第一張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拍攝第二張,這在傳統相機中是不存在的,但數碼相機幾乎都有這種間隔,有些機型甚至在按下快門到相機真正動作之間也有延遲。雖然許多數碼相機提供了連拍功能,但您不難注意到, 在普通數碼相機中,大多隻能連拍低解析度的照片,因為高解析度照片的數據量是很大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去處理。不同型號數碼相機的拍攝延遲時間不等,從幾分之一秒到幾秒甚至十幾秒,當然,為了不錯過拍攝時機,這種延遲越短,響應越快越好。凡是響應快的機型,廠商在宣傳中會作為一種優點來介紹,反之,若宣傳資料對此避而不談,您就要合計合計了。

本文章轉載自白鳥攝影(http://www.pagki.com)

七、其它
變焦范圍、快門速度、閃光燈等與傳統相機無二,可根據各人的需要與喜好考慮,若能使用外接的閃光燈,將大大方便您在室內進行攝影創作。與傳統相機不同的是,數碼相機都是耗電大戶,電源配置也不可忽視,外出拍攝時電源耗盡,與使用傳統相機沒了膠卷沒什麼區別。

綜上所述,CCD解析度固然是決定數碼相機質量的重要因素,但決不是唯一因素,鏡頭質量也是重中之重,其它功能各依所好,備品附件的配置也不可掉以輕心。 從理論上講,傳統化學成像的質量要高於數碼相機。而普通消費者所得到的照片在經過相機、膠卷、沖擴 等一系列「衰減」後,質量與化學成像的理想水平早已不啻雲泥,筆者實際對比發現,即使用普通的照片質量噴墨列印機輸出,一般七八 十萬像素的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的質量與上述照片相比絕對有過之而 無不及,對數碼相機成像質量持懷疑態度的朋友盡可放心。但對於攝 影發燒友目前市場流行的非專業數碼相機有很多方面還不盡人意,要 從本文所及的「相機」的角度出發,品評比較,慎重選擇。

閱讀全文

與數碼相機有哪些構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