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本相機攝影知識
攝友們覺得自己一路走來,學習攝影容易嗎?入門很簡單,就那些知識點,難的是堅持創作,運用簡單的知識拍攝出滿意的作品,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拍攝的思考。
是的,攝影基礎也就那些知識,今天分享這些知識,TONY JK不講會讓人瞌睡的理論,用通俗易懂的白話將這些知識點講出來,如有不周,還請各位攝友指正出來,一起交流。
1、曝光:圖片的亮暗程度,曝光過度就是畫面過亮,曝光不足就是畫面偏暗,曝光正確就是正常亮度。
2、光圈:鏡頭上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孔徑大小,它是一個系數,光圈越大,進光越多,畫面越亮;反之光圈越小,畫面越暗。
3、快門速度:就是進光的時間長短,時間越長,進光越多,畫面越亮;反之時間越短,畫面越暗。高速快門就是快門速度快,曝光時間短;慢速快門就是快門速度慢,曝光時間長。
4、感光度:就是感受光的能力,感光度越高,對光越敏感,畫面越高;反之感光度越小,畫面越暗。
5、互易律(倒易率):我們曝光不變的情況下,光圈、快門、感光度的多種組合,比如光圈開大,進光量增多,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減少相應的進光量,達到平衡的一個關系。
6、景深:就是我們畫面中清晰范圍的大小,景深淺說明清晰范圍小,這時背景會虛化;景深大就是清晰范圍大,說明前景背景都很清晰。
7、對焦:使我們拍攝主體成像清晰地一個操作。有多種對焦模式,手動對焦就是人為控制,自動對焦就是相機控制對焦操作,單次自動對焦就是對焦一次,智能伺服自動對焦就是隨著物體移動而保持對焦操作,全自動對焦就是相機完成對焦操作。
8、測光:對畫面光線進行測量,提供正確的曝光參數:快門光圈感光度等。有多個測光模式,評價測光是對畫面全部區域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是對畫面中央1/3區域測光,點測光是對單點一小塊區域測光。
9、白平衡:使畫面呈現出和現實更相近的色彩色調。畫面偏黃時,調低K值,畫面會趨近正常色;畫面偏藍時,調高K值,畫面會趨近正常色;當我們想要偏黃暖調時可以調高K值,當我們想要偏藍冷調時可以調低K值。
10、曝光補償:在我們設置好曝光後,對整體畫面進行增加曝光補償,增大亮度;降低曝光補償,減少亮度。
11、JPEG和RAW:是相機圖像的存儲格式,JPEG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查看傳輸、RAW格式可以完整記錄各項參數方面後期,但不能直接在電腦上查看。
12、廣角和長焦:廣角鏡頭焦距短,可看到的視角更大,容納更多的內容到畫面中;長焦鏡頭焦距長,可看到的視角小,但可以拉近與拍攝對象的視覺距離,好像被放大一般。好比我們大拇指按住食指成一個圓圈,廣角就是我們將圓圈靠近眼鏡看到的景象,看到的更多;而長焦就是這個圓圈遠離我們,透過圓圈看到的畫面變少。
13、曝光模式:全自動擋是由相機自行控制,程序自動是可以調整曝光補償來完成拍攝,光圈優先是控制光圈而快門速度感光度自動,快門優先是控制快門速度而光圈感光度自動,手動M擋是由人為控制全部參數。
14、多重曝光:多張圖片通過相機內部演算法疊加在一塊的創意圖片。
15、HDR:是高動態范圍,可以通過多張不同曝光的圖片合成各部分曝光都正確的功能。
16、構圖:畫面主體的分布,不同的分布有不同的藝術美感。
17、按快門:我們的快門按下有兩個操作,半按快門和完全按下快門,半按快門正常會進行對焦和測光,完全按下快門後釋放快門就會完成拍攝。
18、攝影濾鏡:偏振鏡消除反光,減光鏡減弱光線,中灰漸變鏡拍攝大光比時保證亮暗部曝光正確,紫外線過濾鏡uv鏡過濾紫外線。
19、三腳架:穩定相機的設備,慢門和遠距離拍攝時常用。
20、快門線:通過快門線設置定時連拍、減少抖動等。
以上是整理的對入門小白比較有用的知識點,沒有展開具體說明,將這些弄清楚,基本就能入門啦,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加油學習!
『貳』 製造單反相機都需要哪些成熟的技術呢
現在我國的很多相機都是產於日本。這是為什麼呢?日本的單反相機因其成熟的技術,以最可靠的質量,一直在國際領域上占據了一定市場。佳能和尼康已經生產了數十款數碼單反相機。雖然索尼和賓得是嶄露頭角的人才,但他們並不是太多能夠與資深競爭對手競爭。所以這些主要的品牌的競爭非常激烈。
現在我國那些工廠的數控機床、加工儀器還全部都是進口的,設計軟體更是如此。就算是號稱美國矽谷的中關村進口的產品也比比皆是,在微電子方面,我們更是被美國日本甚至是韓國遠遠甩在後面 ,我們可能連台灣的水平都達不到。
雖然我們經濟現在領先了,但是我們的精密儀器還是需要進口,先進技術還是遠遠落後。所以說技術強大才能使國家更強,國家更強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安全。未來國家應該多多培養技術人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自己也能製造出單反相機。那時候我們肯定是無比自豪的。
『叄』 數碼相機有哪些技術參數
1.像素與解析度像素是數碼影像最基本的單位,每個像素就是一個小點,而不同顏色的點(像素)聚集起來就變成一幅動人的照片,數碼相機經常以像素作為等級分類依據,但不少人認為像素點的多少是CCD光敏單元上的感光點數量,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目前不少廠商通過特殊技術,可以在相同感光點的CCD光敏單元下產生解析度更高的數碼相片,比如:富士的SuperCCD、愛普生的HyPic技術。像素與解析度之間究竟有什麼關系呢?選購時又該如何解讀這兩項數字呢?
★圖片解析度越高,所需像素越多,比如:解析度640×480的圖片,大概需要31萬像素,2084×1536的圖片,則需要高達314萬像素。
★解析度可有多個數值,相機提供解析度越多,拍攝與保存圖片的彈性越高。
★圖片解析度和輸出時的成像大小及放大比例有關,解析度越高,成像尺寸越大,放大比例越高。
總像素數是指CCD含有的總像素數。不過,由於CCD邊緣照不到光線,因此有一部分拍攝時用不上。從總像素數中減去這部分像素就是有效像素數。因此閱讀產品說明書時,切記要注意可用於實際拍攝的有效像素數,而不是總像素數。
2.鏡頭和快門鏡頭的好壞直接影響相機的好壞。一般情況下,有著傳統相機深厚背景的廠商,其數碼相機的鏡頭也會比較優秀。
★焦距由於數碼相機的鏡頭規格比較特殊,無法由這個數據預測可以拍攝的景物范圍,廠商大多會在鏡頭焦距參數後增加相當於35mm傳統相機焦距數值。如果是旅遊紀念或生活照,只需購買定焦鏡頭機型,如果有多樣化需要,擁有三倍或更多光學變焦能力的相機會更適合。焦距也稱焦長,通常是指透鏡軸心線上的中心點至影像可清晰成像時的距離長度,在相機中則指整個鏡頭組的焦距,單位是mm(毫米)。焦距越長,鏡頭可視范圍的角度越窄,但具有放大、接近的效果,就像望遠鏡的鏡頭一樣;焦距越短,拍攝范圍就變大,相對物體會較小,適合在近距離拍攝較大的場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廣角鏡頭。對於數碼相機而言,焦距越長,鏡頭組的深度也越長,另外還可以從相機鏡頭上找到f=5.5mm或5.5mm之類的數據,不過,由於數碼相機的鏡頭焦距普遍比一般的35毫米相機短很多,所以廠商多會在說明書上註明類似:相當於35mm相機的36mm鏡頭的字樣,供用戶進行對照比較。
★光圈范圍光圈越大就越能適應不足的光線,如果能有兩種以上的光圈值,相機的應用彈性會較大。光圈是影響曝光的重要機制之一,通常指鏡頭組內約5到9片的金屬薄片所組合的控制裝置,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圓圈以控制進入鏡頭內的光線多少。光圈越大,單位時間進入的光線越多。光圈的大小以數字表示,數字越大表示光圈越小,也就是進入的光線量越少。而鏡頭所標示的都是指該鏡頭的最大光圈,也就是全開狀態下的值,比如:1:3.2,但在變焦鏡頭上則會看到9.2-28mm1:2.8-3.9的標示,表示在焦距為9.2mm時的最大光圈是F2.8,而焦距為28mm時的最大光圈則為F3.9。
★快門數碼相機快門能支持2~1/1000秒已經可以符合一般需求,當然如果能有更寬廣的快門范圍,那麼更能符合各種嚴格的拍攝條件,如拍攝高速移動的物體或靜夜星空等。快門用來調整相機的曝光時間,單位是秒,是以倒數來表示的,例如:30、250的意思是1/30秒、1/250秒,所以數字越小快門速度越慢。快門速度越快,越容易捕捉高速移動的影像,一般拍攝時也不容易因晃動而導致影像模糊,不過速度快可能導致進光量不足,通常高速快門必須在光線較強時使用,或將光圈配合放大。而光線不足時,速度慢的快門就比較適合,但可能需要三腳架輔助。
3.微距拍攝微距就是將要拍攝的主題拉近、放大,重點在於將微小物體拍成你要的大小,在微距模式方面,各種數碼相機能力不一,有的甚至可以貼近至0.1厘米左右來近拍。
4.其他功能其他如消除紅眼閃光、白平衡、曝光補償等功能,對於各種環境下的拍攝會有較大彈性。
★自動白平衡修正數碼相機的感光部分相當於傳統相機的底片,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是固定不變的,因此需藉助白平衡修正能力來反應光源所產生的變化。它主要針對不同環境下的感光程度而設計,不同的光源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顏色偏差,可能使顏色偏藍、偏黃,而白平衡修正可將其修正過來。
★曝光補償由於相機的自動曝光功能以中灰色所反射光線的進光量為比較標准,因此在拍攝畫面中,如果白色太多(反射光多)時,進光量會高於測游標准值,所以相機便被誤導,以為光線很強而縮小光圈,造成照片曝光不足現象,白色部分變得不夠白。而曝光補償則針對這種情況,將曝光度往上加1或2格,才能有明亮、正確的影像。反過來,大部分是黑色狀況下,需把曝光量下降1或2格。
許多消費者因為不了解數碼相機,片面地認為,像素高的就好。其實不盡然。選購數碼相機時,要兼顧它的數字特性和光學特性。
1、數碼相機的鏡頭。設計優良的高檔相機鏡頭由多組鏡片構成,並含有非球面鏡片,可以顯著的減少色偏和最大限度抑制圖形畸變、失真,材質選用價格昂貴的螢石或玻璃來做鏡片。而家用和半專業相機的鏡頭為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採用的是用樹脂合成的鏡片。
2、數碼相機CCD的像數值。CCD是數碼相機的心臟,也是影響數碼相機製造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也成為劃分數碼相機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准。目前,入門級的是300-500萬像素級產品,而商用及半專業用戶則傾向於500-1000萬像素以上的產品。
3、數碼相機的變焦。光學變焦是實打實的變焦,不會影響照片的成像質量;而數字變焦是電子變焦,是以損失照片清晰度為代價的局部放大。
4、數碼相機的電池及耗電量。數碼相機因帶有LCD 顯示屏及內置閃光燈,因而電池消耗量比傳統相機大。使用5號電池價格便宜,隨時隨地可以買到,但照不了多久電池就沒電了。因此,最好選擇配備可充電鋰電池的機型,目前主流數碼產品皆已設計為鋰電池,同時提供齊全的充電設備作為配件。
5、附加功能。功能越多,意味著使用數碼相機的樂趣更多、用途更廣。例如許多數碼相機有視頻輸出功能,可以接到電視上瀏覽照片;有的可以像手機一樣自行設置開機圖片和快門聲音;有的可以有短時的數碼錄象功能。數碼相機的驅動程序的安裝應當十分簡便,並能夠快速下載圖片、擁有照片預覽等。例如佳能數碼相機附帶的軟體功能就十分的完善,可以分類管理圖片,列印時的設置更是多種多樣,還可以簡單修改圖片等。
影像感應器是相機性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情況下,影像感應器的像素值應大於實拍圖像的最大像素值。有些廠家為了彌補影像感應器像素的不足,採用軟體插值法加大圖像的像素值,實際上,這種插值法在幾乎所有的圖像處理軟體中都能實現,因此實際意義不大。選購時一定要以影像感應器的硬體像素值而不是輸出圖像最大像素值為依據。
數碼相機將攝影信息記錄在稱為CCD(電荷耦合元件)的半導體元件中,而不是銀鹽相機的膠片上。CCD尺寸與電視機一樣是指對角長度,用英寸來表示,如「1.27英寸(注)」。CCD越大,像素就越多,感光度也就越高。所以,像素數相同的情況下,CCD越大,畫質也就越好。·CCD尺寸1/2.7英寸(4.0mm×5.3mm)1/2英寸(4.8mm×6.4mm)1/1.8英寸(5.19mm×6.91mm)2/3英寸(6.6mm×8.8mm)註:1英寸等於2.54cm,數碼相機的CCD,採用與電視機顯像管一致的表示方式。
『肆』 攝影的基本技術有哪5個
反光率
反光率表示物體反射光線的能力,是反射光強度和入射光強度的比值,它是由物體自身的質地及其吸光的能力等所決定的,同時它還受光照條件和光照角度的影響。不同質地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反光率,如白雪反光率為98%,而黑碳的反光率則僅為 2%。不管是晴天還是陰天,相機的測光系統將測光區域中的所有不同物質的反光率都視為 18% 的標准灰。攝影的曝光控制主要就是根據物體表面的反射光來進行操作的,而物體的反光率對於相機的測光系統有著重要影響。不同質地的物體反射光線的能力也不一樣,鏡面的物體要比粗糙面的物體反射的光線多。要獲得正確曝光,就必須在相機測光值的基礎上靈活地加以調整曝光補償。
『伍』 攝影都要有哪些技術
一般來講攝影最注重曝光,但是現在已經數碼時代了,這已經不是什麼難題,所以目前想拍出令人觀之耳目一新的攝影作品,那就要注意構圖,構圖是最重要的是注意黃金分割點,黃金分割點應該曉得吧,初中數學已經講過了,呵呵,黃金分割點是最符合人的審美標准,比如一個人的眼睛長的不在臉的黃金分割點附近的話,那個人會是很醜的,所以你觀察人的臉時候,老是會先觀察到眼睛,這就是說臉的主體是眼睛,拍攝照片的時候注意把主體放在黃金分割點上。 其實攝影的技術太多了,我是學攝影的,你不說個具體點也沒有辦法一一跟你講,如果想了解更多最好是多瀏覽一些攝影網站,比如蜂鳥網、攝影部落、橡樹攝影網、中國攝影在線等。呵呵那就講究技術了攝影師很注重光線和色彩但這些最終還是由構圖來決定的拍東西的時候盡量不要讓鏡頭直對光線強烈的照射體比如太陽或燈泡之類的而且要會抓拍拍人像是講時機的一般的留念照也是要抓最好的表情也是長期的練習得來.其實攝影是一門藝術光要嘴說是不行的攝影師都是經過長期的專業學習培訓的一般人想達到那種地步並不是聽一兩句話或一兩天的學習就可以的.不過想拍好照片多去看一些攝影展覽多了解一些專業的照片多模仿 模仿那也是快速進步的一個渠道.
『陸』 數碼相機需要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數碼相機的核心技術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傳統的光學既是 另一部分就是光電轉化技術 就是將光學信息轉化為數碼信息的技術!
『柒』 現代相機集成了哪些主要技術
數碼感應和存儲技術、微電子集成技術、精密機械製造技術、尖端光學測評和對焦技術等等。
『捌』 現代相機集成了那些主要技術
電子技術、光學、機械、人機工程學、圖像處理、圖形識別、材料工程。、可靠性工程等
『玖』 數碼相機有什麼核心的技術
單反好壞關鍵其實不在乎你對機器本身的追求,操作其實很容易TV,AV,M檔都能拍出好照片,關鍵看你對被攝體的自我認知,情感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