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薦幾款好的旁軸膠片機,掃街用!
口碑最好的幾款PS自動便攜旁軸,是柯尼卡HEXAR AF、CONTAX T2、CONTAX T3、理光GR1V/S、美能達TC-1、富士月光機,可以說是最頂級的自動便攜旁軸,這里的每一台,其鏡頭都可以稱得上PS機最強鏡頭,尤其是HEXAR AF、CONTAX T3、理光GR1V/S、美能達TC-1的鏡頭,都可以直接PK同參數的最頂級的鏡頭群。
如果要全手動,掃街就沒那麼多樂趣了。全手動的話我只建議祿來35系列和米諾時35,不過這兩款相機是沒有測距功能,需要你自己估焦拍攝,鏡頭也屬於頂級鏡頭之列。
其他什麼七劍我就不推薦了,人雲亦雲的東西,比鏡頭不知道被秒到哪兒去了。想便宜的話,推薦奧林巴斯U2,400多的價格,但鏡頭值1000塊錢。還有就是比較少見的雅西卡T3,用的是原裝蔡司鏡頭,以前價格是1000多點現在不知道了。
② Contax T3相機怎麼樣
好東西啊。
CONTAX T3是膠片時代最好的袖珍相機。其實有這一句話說它就夠了。 由德國著名的跑車和設計公司「保時捷」設計的,本著「小型、輕型、易於攜帶、緊湊、提供高精度拍攝」的產品概念,最早在1984年推出了Contax T;接著是1990年的Contax T2,這兩款相機在市場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銷售總量超過220,000台,於是CONTAX於2000年2月推出Contax T3。T3用的是新開發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鏡頭。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鏡頭廠商,ZEISS設計其鏡頭的著眼點永遠是一隻至少10年不會過時的產品,新的T3鏡頭更是如此。
在光學表現上,T3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要比 T2的Sonnar T* 38/2.8好的多的多。Sonnar T* 35/2.8在反差和環境光的再現都很優秀,邊緣實際沒有畸變,明亮、色彩還原非常高貴、細部表現柔和,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隻最好的35毫米鏡頭相比。T3外形尺寸為105(W) x 63(H) x 30.5(D) mm,比Contax T2小,也輕了大概20%。
聽說Contax T3有什麼5點高精度AF系統,用過之後沒明白。最迫對焦距離0.35m,非常有用。 T3在AF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場合,可以切換到預設焦點的手動對焦系統,也不錯,在抓拍的時候也有用。
Contax T3配備了所謂「鏡間雙重快門」,快門速度可以從1/1200s~180s,最高快門速度幾乎是其他袖珍相機的2倍還多,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選擇高速片和大光圈拍攝的時候,因為T3的大光圈成像非常的好,我要經常用。T3的慢門可長達180s,在黑夜和暗光中拍攝也很方便。
T3有兩種曝光模式,光圈優先和程序自動。當然有+2~-2EV的曝光補償,可按1/3EV來設定,也可以通過用戶自選功能將曝光補償設定分級從1/3EV改成1/2EV。不過調起來沒有T2那麼方便,鬼知道CONTAX 的設計師是不是喝了酒設計的!
T3是昂貴的,但是昂貴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對於Contax來說,T3不僅是一個攝影工具,它是基於強調握持手感和耐用的產品理念來設計的,外殼採用輕型、結實和防腐蝕的鈦金屬製造,取景器採用高硬度玻璃製造,以防止刮花和保證年代久遠依然明亮。快門釋放按鈕採用多晶體藍寶石,牛!手持T3的感覺絕對的不同尋常。
我實際上是從GR1S轉到T3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幾乎T3是全面的超越了GR1S的。
什麼是現在袖珍機里最好的鏡頭,用用T3就知道,我什麼都不用說。T系列堅持出35毫米我覺得深以為是,如果兄弟們有對此不服的也不用爭論,多數年輕的攝影師在更長10歲後會喜歡更接近35或者50毫米的鏡頭。當然,把超廣角做風格的人例外,但這樣的人其實很少。
類似的知識你可以上色影無忌之類的論壇看看,很多的。
③ contaxT3用的什麼膠卷
用的是135規格的膠卷,也就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那種,圓柱體金屬外殼的普通攝影膠卷。不過既然是T3這個級別的相機了,建議買135膠卷里的反轉片(正片)來用更好一點,比普通負片貴幾十塊錢而已,效果絕對讓你驚嘆。
④ 有人懂膠片機的么 contax t3還是美能達tc1
我個人使用過美能達的tc-1,和康泰時的T2,我簡單講一下使用感受,首先兩枚鏡頭都是非常出眾,但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能達,小巧精緻,但是鏡頭出來的畫質驚人,我收到5.6,我自己掃描的片子,都非常銳利,而且帶點暗角的感覺配合美能達濃郁的色彩非常棒,綜合來說素質非常高,所以出了復刻版。contaxT3沒玩過,但是那段時間也看了一些片子,素質也是不錯,所以接下來就看你對焦段的選擇,畢竟一個是28mm一個是35mm,在我看來,28mm也是可以拍人文的,雖然要靠很近,但是畢竟小巧隱蔽,換過來,35mm要拍點風景就比較累了。所以要我選肯定是選美能達。但是你要小心一個問題,一是美能達的電路似乎容易出問題,看到很多的抱怨,好像很難找到維修了,索性在我手裡沒出問題。那t3也是,據說買雙齒會比較牢靠一點。不過電子機,買了就爽快的用,不要顧慮這么多了,供你參考吧。要不我就放點美能達的片子,是我自己掃描的,供你參考。
⑤ 佳能T3單反相機多少錢
Canon佳能EOS Rebel T3單反數碼相機套機(含EF-S 18-55 IS鏡頭) 4390元
⑥ contax t3價格
COO3的價格的,這你要去網上查查這個價格的那個。
⑦ contax t3 多少錢
一般箱說全的,4~5K,看成色和配件。
箱說全的黑色版,一般都要6K左右。
裸機一般2K8~3K6不等,視乎成色、配件。
我前前後後有過5台T3,最便宜的裸機一台,2K7賣了,最貴的黑T3箱說全,所有原廠配件UV天光黃鏡紅鏡遮光罩大皮套鏡頭蓋閃燈手柄快門線日期後背等全部齊全,一大套,8K賣了。
⑧ Contax T3和Contax tix 除了膠卷不同 其他還有什麼差別嗎 外觀
在體積上,T3比tix要大,外殼大家都是鈦合金,按鈕也都是人造藍寶石,設計上也是延續T系列的保時捷設計理念,外形上兩者相似度很高。而本質上差別是巨大的,兩台機器是兩種不同的標准。
T3鏡頭是35/2.8,用的是傳統135畫幅膠卷,換算到現在數碼相機的概念,就是全畫幅,鏡頭等效35MM。
tix鏡頭是28/2.8,tix使用的是APS膠卷,比傳統135膠卷體積更小,現在數碼相機流行的APSC畫幅,就是從APS膠卷的畫幅規格延展過來的,如果按照現在APSC微單畫幅與鏡頭焦段換算比例來說,tix的28MM鏡頭需要乘以一點五倍到兩倍,意味著等效焦距40~50MM,這顯然不是標注的28MM鏡頭,而是一枚接近50焦段的標頭了。
APS膠卷已經停產十幾年了,市面上基本很難找到APS膠卷,即使你找到保存良好的APS膠卷,最大的障礙在於APS膠卷的沖洗工藝跟普通膠卷完全不同,工藝和葯水以及設備都是專用的與傳統膠卷沖洗不兼容,在APS最輝煌的年代國內也沒幾家能沖洗的店,現在你去哪兒找設備和專用葯水?又有誰還記得APS的沖洗工藝?所以tix買來只是玩把和擺設,是無法工作的玩具,T3買來至少目前還有大量的在產135膠卷支持,沖洗服務國內也有持續提供。
⑨ contax tvs iii怎麼樣
TVS3是CONTAX便攜相機里最高端的機型,這個最高端是指銷售價格,當年TVS3的銷售價格比T3還要高了3000多日元。採用的是蔡司重新設計的30-60焦段的索娜結構鏡頭,雖然鏡片只有蠶豆大小,但成像的解析度非常高,僅比T3少許弱一點,比T1、T2、TVS1、TVS2都要高,更難能可貴的是解析度提高了之後,仍然保留傳統蔡司的成像風格,色彩濃郁、層次分明,反差較低,與T3追求高解析度高通透但色彩弱化、反差增大的現代蔡司風格截然不同。色影無忌論壇上有專門的TVS3討論,洋洋散散2000多條回帖,各種比較和樣片,你可以去看看。
這個機器的優點很明顯,不輸於T3的高解析度鏡頭,30-60變焦更適合日常使用,少見的現代生產卻有幾十年前傳統蔡司的成像色彩和風格。同樣缺點也很明顯,光圈最大F3.5,對比同門的T2\T3\TVS1\TVS2都要小了一檔,某些弱光場合如果不使用高速膠卷的話,需要鐵手才能發揮。還有就是這個相機的對焦機構弱於T3,反差不明顯的場景(一片白牆,一片玻璃,或者白色到黃白色這種顏色變化輕微的地方)有時候不能一次對不上焦,需要反復幾次。
⑩ 佳能EOS T3單反相機的好與壞大概多少錢
太差,其實還不如佳能1000D,目前套機價二千六左右。
佳能入門機都比較差。
入門機單反比較多,選個性價比最高的,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產品。
賓得K30,完全中端機配置,入門機價格。2012年5月上市,行貨套機(18-55)不到四千元
賓得K30的配置秒殺尼康、佳能最強入門機如D5200、D5100、D3200、700D、650D、600D等,這些所謂最強機都是入門機的標准配置:廉價五面鏡、低畫質、低快門、低連拍、無馬達、無防抖等。
賓得K30優勢:雙波輪+防水防塵+馬達+防抖+100%視野五棱鏡+9個十字對焦點+金屬骨架+高畫質+連拍6張/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