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反打鳥用什麼模式
你好:
1,單反相機打鳥,要使用長焦或超長焦鏡頭的。
2,拍攝模式選擇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都可以。如果是拍攝飛鳥,最好是快門優先模式。
B. 索尼A7r4配索尼70-350鏡頭拍鳥怎樣設置
摘要 您好,首先,拍鳥的話,建議使用S檔或者P檔,如果你對於相機有一定了解,建議使用S檔,也就是快門優先檔位。快門速度建議不低於320/1,最大光圈,ISO自動就好。
C. 怎樣拍攝飛鳥
拍攝野生動物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拍攝飛翔中的鳥類也是如此。但如何拍好飛鳥,仍然需要堅強的毅力,並能熟悉你所使用的器材,還要多練以摸索經驗。
許多被攝體是靜止,或者至少他們能處於你的控制之下,在按快門之前,可以花較長的時間進行構圖和決定曝光。而大多數的自然攝影卻不然,被攝體快速運動,不容你有富裕的時間構圖,必須尋找機會抓拍。尤其是一些鳥類很機警,一旦感覺到你的存在就會溜之大吉。因此,除了具備攝影師應有的技巧外,還要善於隱伏跟蹤。
拍攝飛鳥重要的是選擇器材。器材必須輕便。適應長途旅行,相機和鏡頭必須易於追蹤飛鳥。另外,必須了解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對天空測光。出於這些條件,選擇帶有馬達和光圈優先的35 毫米相機是比較理想的。通常,拍攝飛鳥往往受到鏡頭的限制,開大光圈的同時,你還必須盡可能使用高速度,以便捕捉飛鳥的雙翅和身體運動的動作,選擇鏡頭也很重要,理想的鏡頭是,焦距盡可能地長,重量盡可能地輕,光圈盡可能地大。許多飛行鳥的體型都很小,要得到一個相當大的影像,需要很大的放大率。為了防止顫動和輕便,300毫米鏡頭是比較理想的鏡頭。比較而言,400毫米以上的鏡頭不易對焦,而且也容易晃動,而反射式長焦鏡頭卻很實用,它輕便,易聚焦,操作方便,唯一令人不滿意的是口徑偏小,而且只有一個光圈值。由於使用長焦鏡頭時相機和鏡頭加起來重量較大,拍攝飛鳥又要長時間等待、構圖,所以手持相機堅持不了多一會兒,最好是把相機支在三角架或獨角架上。
湖畔和海邊,樹林和水庫是飛鳥經常出沒的地方,拍攝前應對被攝鳥類和地點有所了解,掌握最佳拍攝時機,另外,要了解季節,光線對拍攝鳥類的影響,了解什麼樣的光線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A:拍攝靜止的鳥
就從拍攝靜止的、或者是移動緩慢的鳥說起,拍鳥的第一技術要素便是手穩,我們都知道拍攝鳥兒這種靈活的物體需要足夠的快門速度才能凝聚瞬間的影像而使照片不模糊,但是要知道「足夠的快門速度」很大程度上是相對於手的穩定性而言的。手晃動得厲害,對快門速度的要求自然更高,這點尤其在使用300mm以上的超長焦時格外重要!想保持手穩,關鍵功夫可不僅僅在手上,而更在於身體的姿勢,只有保持最平穩的坐姿或站姿手也才能端穩相機。一般來說如果不使用三腳架的話,採用半蹲或坐姿拍攝是最有助於手穩並且相對省力的。
如果手持姿勢得當,則不必使用很高的快門速度就能把靜止的鳥拍清楚,這樣意味著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和較低的ISO值以得到更好的畫質!就以我為例通常如果是坐姿手持拍攝的話,200mm的焦距使用1/125s的快門速度都是可以的。
當然也有很多人拍鳥都會選擇使用三腳架支撐相機,但是我是不推崇使用三腳架拍鳥的。對於拍靜止的鳥,如果實在對抖動要求很嚴格的話,帶上個三腳架還是很保險的(當然如果不嫌沉的話),三腳架在天色昏暗的時候尤其有用,因為這時快門速度會更慢,手持拍攝會相當困難。
然後要說的是拍什麼,靜止的鳥雖然相對好拍,但是並不等於靜止的鳥容易拍好!比如你經常去動物園拍一種鳥的靜止狀態,則到最後很有可能發現自己拍到的全是千篇一律的鳥——照片里就是鳥,什麼也沒有!那麼這種照片就只可能是一種簡單的記錄,彷彿全都是在說明:「看!我拍到了一隻鳥!」
為了避免機械性的記錄般地拍片,拍攝者就必須嘗試從不同角度、配合不同背景、帶有目的地拍攝一張鳥片,給這張鳥片賦予一定創意和意義,而靜止的鳥可以任由你去構思如何拍攝,這是再好不過的了。於是,拍攝靜止的鳥時,不要把它當作「一隻鳥」,而就當成是你的一件作品,比如你肯定有某些方面的照片拍得好,那拍鳥也帶著同樣的期待去拍,這樣往往拍到的鳥片才會令自己感覺是攝影作品而不是科考記錄,自己的鳥片才會不斷進步。
B:拍攝飛行的鳥
拍攝飛鳥是拍鳥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就我所拍攝的鳥片中的鳥在多數情況下都是處於飛行狀態的。與靜止的鳥不同,飛行的鳥很容易離開鏡頭的視線,於是這里需要最考驗技巧與毅力的追蹤拍攝,鏡頭焦距越長、飛鳥速度越快、相機距離飛鳥越近,就需要越快越精準的追拍。
好在當今有了數碼相機,它功能強大,拍攝照片沒有數量限制,我們便可以更大膽地按下快門,但是追拍飛鳥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對焦,對焦無法成功則即便追拍再精準拍出來的照片也是模糊的,這就需要我們對手裡數碼相機的對焦模式有所了解。包括數碼單反在內,現在的數碼相機基本都有兩種對焦模式:第一種是單次對焦,即半按快門之後對焦完成就不再改變;第二種是連續對焦,此模式下即便半按下快門,對焦也不會確定,而是隨景象變化而不斷重新調整焦點,連續對焦模式特別針對運動物體設計,如果視野中出現移動物體,則對焦感測器的對焦識別將以運動物體為准,試圖對焦在運動物體上。
在看過相機說明書後,很多人第一次嘗試拍攝飛鳥可能會選擇把對焦模式設為連續對焦,但其實連續對焦是恰恰不能追拍飛鳥的!如上已經講到,連續對焦的設計特別針對畫面中的運動物體,而追拍飛鳥時,飛鳥在畫面中是相對靜止的,畫面中相對運動的是背景而不是飛鳥,如果追拍時使用連續對焦模式結果就會發現照片全部對焦在了背景上而不是飛鳥!那你就會問,難道用單次對焦模式嗎?
答案是使用單次對焦!但是用法和一般情況有所不同:一般我們拍照片都使用的是單次對焦模式,半按下快門完成對焦後焦點就會鎖定,此時我們可以重新構圖,然後再把快門按到底,於是就拍出了一張焦點和構圖都符合我們需要的照片;然而追拍飛鳥時使用單次對焦模式,一但對焦完成,我們根本沒有時間重新構圖,因為飛鳥還在運動,相機與飛鳥的距離每一刻都在變化,於是在使用單次對焦模式追拍飛鳥時需要在一開始就把快門按到底並繼續保持追蹤——相機在沒有合焦前是不會拍照的,只要繼續保持對飛鳥的穩定追蹤,相機最終就肯定會對焦在飛鳥上,而對焦完成的一瞬間,快門才會釋放,就在對焦完成的一瞬間釋放快門,就會拍到清楚的飛鳥照片!這就是拍攝飛鳥最核心的關鍵所在!
快門按到底並繼續保持追蹤,合焦的一瞬間相機才釋放快門!
畫面中有不止一隻鳥時也要用單次對焦模式,連續對焦只會猶豫不決
當背景很復雜以致可能幹擾對焦識別時也不要慌張,始終保持追蹤就會讓背景在視野中處於相對運動狀態,相對靜止的鳥依然是可以成為准確對焦主體的
這種拍法大至飛機,小至麻雀,只要能確保准確追蹤,一切規則飛行的物體都是能拍清楚的。
現在就要講手上功夫了,上面我拍的這些照片很多使用的是達到500mm的超長焦鏡頭,裝在數碼單反上視角不足1°,我只憑手持還能夠准確追蹤飛鳥!很不可思議是不是?原因一點不深奧,就在於練!我介紹一下我的練習過程吧:
一開始練習追拍飛鳥可以嘗試藉助一個轉動靈活的三腳架架起相機,一手握三腳架的轉動把手,另一手控制快門按鈕或最好有快門線。當一隻飛鳥從左向右飛過時,立刻轉動相機對准那隻鳥,我用的是單反相機,所以是右眼取景,左眼不能閉上,要時刻留意飛鳥的動向,我用的是200mm的焦距,嘗試始終追蹤飛鳥並不讓它離開鏡頭的視野,一開始會發現非常困難,但是熟練以後使用更長焦距的鏡頭也就具有基本功了。如果您用的是傻瓜機那更好,可以直接盯住顯示屏並轉動三腳架追蹤,有些時候比單反相機還要容易!
但是我說了,我是不推崇使用三腳架的,就像我現在拍攝飛鳥無論用多長焦距的鏡頭都不使用三腳架,原因是三腳架對於拍攝飛鳥有個致命缺陷:三腳架限制了相機的視角!當飛鳥快速越過你頭頂時如果你還在使用三腳架就要完全丟掉這個機會!再比如拍攝野生鳥類時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你的前後左右有多個目標可拍,你需要時刻環顧四周並且快速把相機對准其中的某一處以捕捉飛鳥的動作,如果使用三角架則會極大程度上喪失了主動性,缺乏機動性就意味著效率要大大減低——試想你不遠萬里帶著三腳架跑到一個地方拍攝野鳥,因缺乏主動性且視角受限而錯過了許多精彩的照片,結果同行的人卻因為是手持拍攝的而最大限度地捕捉到了這些瞬間,難道你會為補回那些照片的遺憾而再來一次、兩次或者更多次來達到和人家只來拍攝一次就得到的同樣的成果嗎?
所以我拍飛鳥是不用三腳架的。可是這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那就是你需要更高超的技術,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還是練!既然我能做到你肯定也能做到!
手持拍攝就是為了獲得最廣的視野,最大的機動性,和最高的效率!這對於拍攝飛鳥很多時候都會成為成功的關鍵!
當然,手畢竟是有抖動的,這需要提高快門速度來抵消,把相機的ISO值提高是很好的解決方案,數碼單反使用ISO1600甚至ISO3200都是問題不大的,傻瓜機也可以把感光度設到400以上,這樣就能用很快的快門速度了。
這里還有一個非常值得一說的操作,就是使用連拍。現在的數碼相機基本都有連拍功能,從一些傻瓜相機的每秒1張至高級單反的每秒10張甚至更快不等,拍攝飛鳥建議使用連拍的原因不僅僅在於你一次按下快門可以捕捉到數個瞬間的鳥的飛行姿態,更重要的是連拍也可以彌補手抖的不足——一張沒拍清楚就再來一張,反正連拍幾張裡面肯定有清楚的!我拍飛鳥時使用高速連拍大概每秒6張左右,我每次按快門大約拍攝2張至4張不等,這樣就足夠挑出精彩的飛鳥照片了!不過有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連拍對相機的損耗也是巨大的,我的數碼單反剛買來時就由於連拍用得太狠兩個月就拍到了18000張結果快門廢了,重新更換了快門……
總之合適的相機設定配合熟練的手上功夫是拍好飛鳥的必要條件。
鳥兒迎面飛來其實是比較難拍的,不過只要沉著冷靜相信自己可以拍好那還是能拍好的。追蹤時不僅要留意飛鳥的動向,還要注意背景中出現的東西,追蹤時等待畫面中出現與飛鳥具有強烈反差的景物是突出飛鳥的絕佳手段。
飛行是鳥類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拍攝飛行的鳥是非常有意義的,攝影者可以拍攝特定情景下的飛鳥以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
同時留意飛鳥的動向和背景的變化,在滿足自己預期效果的時候按下快門,那這張照片便被你賦予了內涵。
C:沒有真正的「抓拍」
很多朋友看了我的鳥片都評論「抓拍得真棒」之類的話語,其實我早就想說,拍鳥是談不上「抓拍」的,因為鳥的動作真的太快,以致當你發現時總是來不及把鏡頭對准它,更不必說還要有零點幾秒來按下快門並對焦了!所以絕大多數時候拍鳥憑的都是預測,預測它們下一刻可能的行為動作或移動方向。
可是你會問具體怎樣預測?連那種鳥都從未見過怎麼能預測它們的行為?所以這就需要長期的觀察積累,你對一種鳥觀察越久,就會越了解它們的行為習性,自然下一次拍攝時對其行為的預測就會更准啦!懂得預測鳥的行為活動,才是源源不斷拍出精彩鳥片的終極保證!而這個我也確實沒什麼具體可說的了,世界上鳥太多,想拍哪種那就自己去了解、觀察吧!只要記住,拍鳥不存在真正的「抓拍」,某次拍到了一張精彩的鳥片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因為如果那隻是抓拍到的,自己又不增進對鳥的了解與認識,則這張照片就很可能不具有可重復性了——你還想拍出一張卻發現再也拍不到了……
學習預測是學習拍鳥過程中真正最長也是永無止境的環節。即便達到鳥類專家的水準也是不可能100%預測出一種鳥在下一刻的具體活動的,不過總比一點都預測不到要強得多!真正的震撼就在於某一瞬間,所以我給自己定的拍鳥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預測並捕捉這些瞬間……嘗試預測,這是拍攝鳥類必不可少的技術,但是這種技術要遠遠高於僅僅是照相層面的一般技術。
D. 用單反相機拍海上飛翔鳥用什麼參數與注意事項
摘要 您好,關於拍攝操作我整理了以下步驟,您可以參考下
E. 尼康D850拍飛鳥時如何選擇對焦模式
尼康D850拍飛鳥,可以選擇單點對焦+3D追焦+連續伺服的對焦模式。也可以選擇多點對焦、組對焦+連續伺服的對焦模式。……作為高端相機來說,提供的對焦模式選擇是很多的,用戶只要根據個人狀態,選擇最適合自己,自己用著最順受的那種對焦模式,就可以拍出最理想的照片了。
飛鳥,是不斷運動的狀態,而且是高速運動的狀態。……這類拍攝,是難度最大的。
相應的,拍攝飛鳥需要的設置,也是很獨特的……必須能夠確保在高速移動的狀態下准確合焦。……這就需要相機做出合理的設置……一般來說,單點對焦是最准確,也是最容易掌控的。所以,選擇單點對焦是比較適合拍攝飛鳥題材的。……另外,飛鳥不斷移動,用單次伺服模式很難准確合焦,所以需要連續伺服模式。……另外,尼康還擁有3D追焦技術。……將這幾個設置組合起來,就是最適合拍飛鳥的對焦模式了。
F. 單反相機如何拍鳥
單反相機拍鳥主要是看鏡頭的,如果是長焦鏡頭,以穩定為主,需要上三腳架,如果短焦,就要小心靠近鳥再拍。
G. 怎樣拍出飛鳥,單反拍飛鳥的參數設置
飛鳥的特點是飛行速度快,而且運動狀態不規律。於是,用單反相機拍攝飛鳥就需要使用適當的參數設置才能拍好飛鳥。
一般來說,拍攝飛鳥應該用大光圈、高速快門、高感、高速連拍的設置。
之所以要用大光圈,是為了確保足夠的進光量。
之所以要用高感,是為了給高速快門提供條件,避免高速快門狀態下曝光不足的狀態。
這樣的參數設置,可以凝固瞬間,抓拍到飛鳥最漂亮的飛行姿勢。
但是,攝影的魅力就在於不拘一格。
如果大家都用同樣的參數來拍攝,那就沒有意思了。只有用與眾不同的拍攝技法,才能拍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因此,拍攝飛鳥,可以用另外的參數設置……比如,大光圈、高感、高速連拍,適當慢速的快門。
與一般的參數設置不同,這樣的參數組合使用的並不是高速快門,而是慢速快門……之所以這樣設置,是為了營造出動感效果,在拍清楚飛鳥的前提下,充分展現飛鳥的動感,讓照片更具魅力。
H. 佳能相機拍鳥怎樣設置
佳能相機有很多規格。並不是所有佳能相機都能拍鳥。
拍鳥,如果是靜止的鳥,只要焦段夠。不需要特別設置,但因為焦段長,需要的快門速度要快一些。例如1/200a或更快。
如果是飛行中的鳥,除了焦段夠長,還要對焦速度夠快,必要時使用高速連拍。快門速度需要更高如1/1000 以上。
I. 如何抓拍鳥類6個瞬間教你搞定
起飛
通常,鳥兒在起飛前會有明顯的行為特徵,如果是群鳥,在起飛前往往會集體抬頭張望,並朝向同一方向,通常是逆風向,因為鳥人逆風起飛會消耗更多的體力。而很多鳥類,比如涉禽,在起飛前往往會先排便。此外,任何鳥兒在起飛前一般都會有身體前傾的行為。一旦你發現這些行為,就要高度注意了,時刻保持按動快門捕捉起飛瞬間的准備。對於許多拍鳥初學者,可能反應要慢一些,所以在鳥兒出現這些行為特徵時提前按下連拍快門,知道鳥兒起飛結束為止。
起飛聚焦
在拍攝鳥兒起飛瞬間時,確保焦距准確是關鍵,否則會功虧一簣。因為鳥停歇的環境一般比較雜亂,所以不適合使用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等追蹤對焦模式,鳥兒周圍的樹枝、雜草等會干擾追蹤對焦功能,反而增加聚焦難度。
飛行
鳥兒因為種類不同,其飛行的特點也各不相同,這就為我們的預判和拍攝帶來了難度。只有充分了解不同鳥類的飛行姿態,才能成功的預判他們的飛行方向、飛行動作、飛行速度,才能捕捉到精彩的飛行瞬間。
飛行聚焦與曝光
鳥在飛行中,單次自動對焦較難成功,選擇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可以對持續接近和遠距離相機的主體進行追蹤對焦,方便有效。此外,對焦點應選擇多點對焦模式,在背景單一的畫面中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鎖定目標,准確聚焦。如果相機和鏡頭具有防抖功能,在橫向搖拍時要選擇垂直防抖功能,關閉水平防抖功能,否則相機會將橫向飛翔的鳥兒也當成是一種抖動而防抖,反而是鳥兒虛化了。
降落
鳥類會有比較固定的停歇地點,像露出水面的岩石、木樁、乾枯的樹枝,以及鳥巢等,發現後不必用鏡頭追著鳥兒拍,只需要將對焦點置於停歇點上,構好圖,並控制好景深范圍,靜心等待鳥兒降落的一刻即可。
降落聚焦
鳥兒降落的環境一般比較雜亂,同起飛時一樣,自動追蹤對焦模式會因為停落處周圍的雜草、枝葉而產生對焦偏移和無法對焦的情況,延誤拍攝時機。所以,在拍攝降落畫面時,適合使用手動對焦模式。若相機同時具有超聲波馬達功能,就可以使用單次自動對焦模式,在發現對焦不準時,可以不進行對焦模式切換,而直接進行使用手動對焦輔助聚焦,清晰畫面,迅捷有效。
關於如何抓拍鳥類?6個瞬間教你搞定,環球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J. 拍攝鳥類攝影怎樣設置相機參數
沒有一款可以通用所有鳥類攝影的相機設置參數,每款相機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文中提出幾個鳥類攝影相機的設置方式,給你一些思路上的啟發。
快門可以更寬或更小,重點更多地放在快門速度上。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例如 1/1000 或更快。應該將 ISO 設置得足夠高以支持快速快門。
對於創意飛行模糊,必須進行的主要更改是設置較慢的快門速度。快門優先是此處選擇的最佳模式,將其設置在 1/15 到 1/100 之間的任意位置。在這里,當使用長快門速度拍攝時,可以降低 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