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碼相機的成片的顆粒變粗怎麼辦是哪裡的問題
檢查ISO值設置,不要高於400,檢查相機的照片大小設置,最好用相機的最高像素。
2. 為什麼美顏相機拍出來胳膊粗
角度問題或者離的太近
和拍攝角度、光感、視覺都有關系。很多人照片拍出來都感覺比本人胖。後期用PS調調吧,下次再拍先找好角度。拍攝人像的時候,鏡頭的焦距十分關鍵,拍攝全身的一般用50cm,拍攝半身的用75厘米,拍攝臉部特寫要用100厘米左右的焦距。這個相機的焦距值在機器上會詳細顯示出來,最簡單講,拍人像要用比較長的焦距,如75cm焦距試試,離人物稍遠一點。用廣角拍人像會不知不覺離人很近,廣角段的的桶形畸變又比較厲害,所以拍人會發胖。
3. 佳能SX60 HS屬於單反什麼焦段的鏡頭
看圖,容易懂點兒,焦距代表著視角,焦距的變化代表視野的變化范圍,長焦鏡頭可以把遠處的物體比例放大成像在相機感測器上面。
SX60 HS不是單反,是長焦距高倍變焦數碼相機。
單反相機鏡頭沒有那麼大變焦倍數的,即使能做,廠家也不會做,丟手藝,因為長度和直徑的限制,要麼很粗很大而且天文數字價格,體積小了成像會很差,體積大了不現實。
單反鏡頭的焦段都是分段購買的,那樣畫質能有一些保障。
如果您有單反,想拍演唱會,直接購買長焦距大光圈鏡頭就可以了,但是大光圈的長焦鏡頭價位稍高。
比如買300mm左右焦距的鏡頭即可滿足拍攝需要(觀眾席前部)。
4. 單反相機照的相片人物變粗
一般是鏡頭畸變造成的,用廣角鏡頭就容易看著被拍物體變寬。用50MM左右的中焦距就會好一些。
5. 如何善用柔焦鏡頭
順光:比較平淡的用光,相對於其他用光顯得不夠立體,質感不是很強,
逆光:體現線條的光,突出輪廓。
側光:提煉、抽取拍攝主體的線條,強調質感。
側逆光:即體現輪廓又對線條有一定的表現力。
頂光:光由上至下,呈漸變狀,對於人像集中突出頭部,顯得嚴肅、神聖的感覺。
關於傻瓜相機及使用技巧
攝影很大程度上要受環境的制約,而傻瓜機要受的制約也就更多。所以,用傻瓜 機拍照,很多時候是一個藏拙的工作,一定要明白,什麼時候傻瓜機能拍出好照片, 什麼時候不能拍(拍了也白拍)。
總的來說,傻瓜機在性能上與非傻瓜類的相機最大的區別在於:鏡頭的通光量很 小,在一般的攝影鏡頭的1/2到1/16之間,這是由於價格與便攜性不得不這樣的。鏡頭 的價格與通光量(最大光圈)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同一牌號的鏡頭,大一級光圈 (通光量大一倍)的鏡頭至少要貴上一倍到兩倍,也重一兩倍,粗一倍。同樣,通光 量大一倍的傻瓜機也要貴上一兩倍。如溫所說,最貴的幾款傻瓜機都是定焦,大光圈 的(由於既滿足大光圈,又滿足便攜性,所以價格高昂)。
一、變焦傻瓜(P&S)(Point and Shoot)
一般來說,變焦傻瓜機體積越大,質素越好;越小巧,越花哨,則越不好。鏡頭的變焦比越大,則鏡頭越不好,最好是35-70mm的鏡頭,其次是28-80mm左右的, 超過這個范圍的鏡頭在長焦端基本是擺設(通光量極小)。
溫說長焦端最大光圈常在5.6到7之間,這是非常好而少的情況了,一般在9-11之 間,如果說miu-2的光圈f/2.8最大通光量是1,那麼最大光圈為f/11的鏡頭通光量是 1/16,f/8是1/8。而有些專業35mm鏡頭的最大通光量,是miu-2的4倍(最大光圈是 f/1.4),光圈序列按根號2——即1.4遞增,數字每增一檔,通光量少一半(是前一檔 的1/2):f/1, f/1.4, f/2, f/2.8, f/4,f/5.6, f/8, f/11, f/16, f/22, f/32……
其實,普通相機也是同理,越大越沉的越好,變焦鏡頭變倍越大,質素越差。當 然,要在同代的產品里比,由於機械、電子、光學的進步,現在的大變焦頭可能比從 前的小倍變焦頭質量好也不奇怪。
最好的變焦傻瓜是奧林巴斯的IS系列,佳能也有一款差不多。◇其實它們是 鏡頭不可拆卸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得到了很多別的P&S所沒有的東西,付出的代價 是損失了部分便攜性。
二、照出來的風景總是比看到的要小的多
可能的原因還有:旁軸相機視野率通常比單反相機小,比如單反機通常在90% 以上,有的專業機可以做到100%,而旁軸相機(幾乎所有的P&S都是旁軸機)通常 在85%左右,比如Nikon F70單反機是92%,而Ricoh GR1隻有83%。也就是說,旁軸 機有更多的在取景器看不見的畫面會被攝下來,所以主體在畫面中的比例會比在 取景器中看到的要小。
對於初學者的一個好傻瓜建議就是:取好景後,向前大邁一步,再按快門。
三、藍天與白雲
天要藍雲要白的同時是人的臉也要正常,其實這是很難的,特別是陽光強烈時。 人的臉比天色要暗,如果按人的臉測光,則藍天過暴,天不藍,白雲倒是白的,不 過,如果藍天不藍,那麼白雲也不會白(注意,很多人覺得白雲不白,其實是藍天 不藍,白雲一般是足夠白的,再白也就是和相紙基色一樣白了,是藍天對比得白雲 更白,如果是灰天,白雲再白你也不覺白)。對著天測光,除非人足夠近,可以用 閃燈補光,否則人臉會暴光不足,黑黑的象包公。
最好是照人不照景,照景不照人。◇如果一定要有人,最好人也作為景的一 部分(人比較遠,比較小,不在正中,該干什麼干什麼等等,那時看片時並不關心 人的臉黑不黑,而關心在干什麼)。
四、閃光燈。
不同的P&S的閃光燈指數不同,要拿說明書好好查查,不過無論哪一隻,都不足 以在夜裡照景(包括在有彩燈的溶洞里),除非是有三腳架、長時間暴光時用來照 亮主體。當然,人很近時照人不照景時可以,還是一句話:照人不照景,照景不照 人。
幾乎不要指望傻瓜機的閃燈來作為主光源。指數小,而鏡頭的光圈也小, 可想而知,有多少光線能反射到膠卷。也就是說,晚上算是不能拍的。
五、攝影的光線
攝影最佳的光線是斜射光,也就是光線在一早一晚的時候(具體來說,可以簡 略地認為是早上十點以前,下午三點以後)。有角度的光線照射在主體上顯得有質 感、立體感,陽光照到照不到就有明有暗,對於攝影,就是要用光線的多樣性來表現 主題,在光線斜射的時候,攝影者可以運用順光、側逆光、逆光等光源照射來表現, 如果是正午,光線從頭頂下來,也就沒什麼可選擇的了。想想那主體投下的影子—— 傍晚可以有一道長影,而正午,就什麼也沒有了。 另外,一早一晚時色溫低(比較橙紅,相對地高色溫就比較藍紫),低色溫相對 比較討好,顏色也比較豐富(天空中可能還是藍的,但雲霞是橙的,太陽卻是金黃的)。 正午時的陽光卻是一片蒼白,常可以看到早上的藍天到了正午就死白一片。而樹木、 草叢在正午時都蔫蔫的,毫無生氣。 所以,正午的陽光最強烈, 對於通光量小的P&S來說本來是適逢其時,但是又沒 有好的風景,真是矛盾。正午關機,是很多風景攝影師的習慣。P&S的通光量小,一 般來說早晚的光線雖好,但是常導致快門過慢,畫面模糊,使用三腳架吧,又失去了 便攜性。兩難。
六、反轉片與負片
反轉片在國外照起來成本比負片還要低,只是負片在國內特別便宜(樂凱的原因?),反轉片的所有優點都是負片缺點,只有一點:你拍出來的片子不能放在相 冊里給朋友看了,只好聚在一起打幻燈看,反轉拷負片與直印都太貴。
但是並不推薦初學者用反轉,必竟反轉片最後要打在牆上看,常在一米見方的 大小,一般的P&S都不能滿足暴光與清晰度的要求,而且比起3R的擴印片,所有的 缺點都是一覽無疑的。
只要看過反轉片拍的景,再看同時同地用負片拍的,保證不想要照片了。簡單 的比喻是看電影與看畫冊,在銀幕上的光影與細膩不是死沉沉的畫冊能比的。
總結一下P&S不可以發揮的場合:夜晚、快速活動的人或物。難以發揮的場合: 光線復雜、純白色或純黑色占畫面大部分、需要精確構圖時。溫說的,和我以上所 說的,只是希望拍出一張中規中矩的技術合格的照片:構圖平穩、暴光正常、對焦 清晰。
技術合格與拍得好照片還差得很遠,那不是技術(工序)能夠完成的。
七、攝影不是由器材決定一切的,比器材更重要的是器材後的眼睛。照片要拍得好, 要多練習,多想失敗的原因——注意,不要統統歸罪於器材,另外,多想別人的照片 為什麼好——注意,好照片的成功因素很大的部分在主題立意、構圖、瞬間把握上。 想想作者要在那裡守候了多久才拍到了預想的照片,為此付出的早出晚歸,肩扛膀挑, 吃干糧喝雪水。這樣一想,就算照片拍得不好,也不會有什麼心裡負擔了:必竟,我 們出遊不是為了專業攝影,所以做得沒有那麼好,也沒什麼可恨的(◆付出得少,得 到的也少,很公平◇)。
必須要指出的是:風景攝影者往往看到了最好的風景,雖然為此吃了很多的苦。 如果要象他們一樣看風景,就得早出晚歸,起早貪黑;就得風雨雪無阻,常抬頭看天; 就得認定一個好地方,在那等待日出或日落;就得在看風景時爬高趴低;就得走那些 大家不走的小路、歧路,鑽那些別人不鑽的山洞岩壁;就得住那些充滿虱子的牛舍、 忍受長時間的不洗不涮;就得食無定時,隨便填填肚子。
有了我教你的,你也能做一名攝影師了
6. 手機有什麼軟體可以讓圖片線條變粗,變顏色
wordsoffer
7.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
很多小夥伴們可能自己空有一身肌肉,在自拍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把自己拍的又小又圓,和自己本人一身精煉的肌肉完全不能對比,為什麼會拍成這樣呢?其實拍肌肉,不僅需要一身肌肉,拍照的技術和濾鏡才是更重要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不妨來看看小編的自拍肌肉技巧吧!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和濾鏡
1.千萬不要打開美顏自拍,這樣把你本來就不多的細節給磨平了。強如PANDA也扛不住啊!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2.朋友幫你拍,比你對著鏡子自拍拍出來的效果要大很多,如果只能自拍,可以試試前置攝像頭。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3.修圖的時候,增加一下對比度,可以增強細節。有些軟體的濾鏡也很棒,例如MIX的古舊HDR,很多人應該都用過,雖然有些修得太過。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燈光上的技巧
有一個好的光源,基本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好的光源,能把你的輪廓照得更分明,基本可以拍出體脂-5的效果,相反的,一個差的光源,同樣也可以拍出體脂+5的效果。
那麼,什麼樣的燈光算好呢?
1.角度:好的光源最好是從頭頂直射下來的匯聚光束,這樣能把胸肌、肩膀拍得更立體,也能讓血管更明顯。而差的光源,就是那種發散的自然光,把身體全部照亮,很難有區分度。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上面兩張圖中,身材都不怎麼樣,但是好在燈光自上而下,且匯聚集中!
2.色溫:好的光源色溫最好還是偏暖,比冷光源更好,當然,你可以通過後期的濾鏡稍微改善下效果。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服飾選擇
服飾這個問題,如果健身小有所成,基本都會懂一些,但是也是越想越讓人頭疼的部分。很難選到一件完美的衣服。
有的人說,想顯身材就穿小一號或者緊身啊!這真的是十分幼稚的想法!沒錯,穿緊身的或者小一號的,確實可以看得更凹凸有致,但這也帶來了兩個問題。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1.顯得頭大肩窄。你也可以反駁,人家巨石強森不也一直穿UA緊身衣嗎?但是人家頭小,肩寬,最重要的是,本來就很大啊!相比現在健身房裡那些1米7左右整體就喜歡穿個緊身衣的瘦猴,強壯到不知哪裡去了!
拍肌肉用什麼相機什麼濾鏡 自拍肌肉暴漲的小技巧
2.顯得上身小下身粗大。雖然上身有了形狀,但是由於小了一號,衣服長度不
8. 數碼相機佳能 ISO1600和尼康ISO6400的意思我不懂。請朋友指點迷津
ISO,即相機的感光度。
傳統相機用的膠卷有不同的感光度,ISO不同,膠卷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相應地,數碼相機也用不同的ISO值來設定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數碼相機與傳統攝影膠卷所標注的ISO值相同,是控制曝光量的一個重要參數。
ISO數值的大小是數碼相機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通常以ISO數值表示,數值越大表示感光性越強,數值越小表示感光性越弱。
數碼相機各個不同品牌型號,會有不同的ISO能力。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25、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等。
我們在使用數碼相機的時候,要合理地進行ISO設置。
通常說來,在相同的拍攝條件下,數碼相機的ISO數值設置越大,拍出來的照片畫面質量越差,主要體現為噪點過多。因為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多為CCD,每個CCD元件都有其固有的感光度。當數碼相機的曝光量增大時,CCD通過放大電路加大增益,但這種增大的負面效果是畫面噪點也相應地被放大,結果使拍出來的照片畫面質量變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顆粒變粗。而且ISO值越高,顆粒就越粗。
一般我們在拍攝風光、人物、微距等相對靜止的東西時,只要光線允許,就可以採用比較低的ISO,比如ISO100;在拍攝夜景時也應採用低ISO,架上三腳架拍攝,效果會比直接採用最高ISO好得多。
在拍攝瞬間效果的時候,比如體育比賽、現場搶拍等,為了保證照片清晰度,快門速度就得提高。這時就可以用高ISO設定,比如ISO800;為防止照片細節損失太多,可以多拍幾張看看,然後再作調整。
在拍攝老年人或工人時,有時為了表現他們飽經風霜的臉部或手,我們可以設定高ISO來拍攝,這樣照片上噪點很多,顆粒也比較粗,能表達出特殊的效果。
經上述解釋,「佳能
ISO1600和尼康ISO6400的意思」應該能明白了吧。
9. 單反相機的鏡頭粗細,有什麼不一樣!粗的有什麼效果,細的又能咋樣
你好!鏡頭的粗細其實和成像沒有直接影響,但常見的粗鏡頭,通常也長,例如小白,通常鏡頭想變焦大都會做的比較長,但出現一個問題,鏡頭做那麼長,無形中光圈做不大了,光圈小了不能拍出淺景深效果,也不利於暗光線下抓拍!怎麼讓它即能大變焦又能大光圈呢,只能加大鏡頭直徑,達到大光圈目的。拍攝的效果多跟相機感光元件大小,鏡頭素質,鏡頭光圈等因素有關,跟鏡頭粗細沒有關系,只是為了達到上述的一些要求鏡頭多數會做成那樣的結構而已!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