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機攝影 > 相機防抖的鏡頭有哪些

相機防抖的鏡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1 09:29:28

1. 什麼是鏡頭防抖

鏡頭防抖設計就是在鏡頭的光路上增設一個可以高速旋轉的「陀螺鏡組」。利用鏡組的高速自轉慣性來抵消手持的輕微震動。
生活中使用陀螺效應穩定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自行車、子彈等等。
鏡頭防抖的設計對於單反相機來說,優於機身防抖。因為鏡頭防抖的設計可以確保光學取景器的成像穩定,而機身防抖做不到。(例如pentax、索尼的單反,使用長焦鏡頭的時候,取景一直抖啊抖的,很難受。)
另外鏡頭防抖的設計有利於CMOS散熱,所以最近松下的GH5S微單相機也表示不再支持機身防抖,而改用鏡頭防抖的設計。

2. 防抖功能的防抖種類

目前推出過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的數碼相機的廠家有:佳能、尼康、奧林巴斯、柯尼卡美能達、松下和適馬。實現防抖功能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傳統攝影器材中,只有光學防抖一種,數碼攝影、攝像器材中還開發了數碼防抖功能。 作為光學防抖技術 ,並不是讓機身不抖動,它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抖動造成影像不穩定。通過鏡頭組實現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為代表,它們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從而有效克服因相機振動產生的圖像模糊,這對於大變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通常,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並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而通過CCD在實現防抖,目前只有柯尼卡美能達能夠做到,它的原理與佳能、松下的光學防抖動技術相反,是依靠CCD的浮動達到防抖的目的。原理是將CCD先固定在一個能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通過陀螺儀感應相機抖動的方向及幅度,然後感測器將這些數據傳送至處理器進行篩選、放大,計算出可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
光學防抖又有鏡頭防抖和成像器件防抖兩種。
●鏡頭防抖
鏡頭防抖就是在鏡頭中設置專門的防抖補償鏡組,根據相機的抖動方向和程度,補償鏡組相應調整位置和角度,使光路保持穩定。最著名的有佳能EF IS系列鏡頭、尼康VR系列鏡頭,最近適馬公司也成功開發了OS系列鏡頭。這些鏡頭不僅可使用在膠片相機上,而且對於DSLR也同樣適用。而在普通民用數碼相機上,自2000年就已經有機型採用光學防抖功能了,相信奧林巴斯Camedia C-2100UZ和佳能Powershot Pro90 IS這兩款當年風靡一時的經典機型,仍讓不少發燒史超過4年的數碼影友記憶猶新。
●成像防抖
成像器件防抖是在感知相機抖動後,改變成像器件的位置或角度來保持成像的穩定,美能達新推出的DiMAGE A1與A2使用的就是這種防抖技術。該技術在膠片相機時代幾乎無法實現,因為要挪動膠片簡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挪動CCD就顯得相對容易多了。
使用三塊CCD分色成像的攝像機,可以通過調整分色三棱鏡的角度,來實現防抖功能,也應該屬於成像器件防抖。
數碼防抖就是根據相機抖動的情況,在數據取樣和圖像合成時通過軟體計算的方式來彌補抖動所帶來的影響。目前這種防抖功能多應用於攝像機,在數碼相機中很少見。 機身防抖是在機身內部設計一個震動感知器,他能解析手抖動幅度,而將感光組件向反方向移動,以抵消手抖的作用,拍出清晰的圖像。

3. 數碼相機都有哪些防抖方式

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以及自然防抖.其中只有第一個是真正的防抖.後面兩個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防抖.
光學防抖分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前者的防抖核心在鏡頭,後者的防抖核心在機身感測器.原理基本相同,都是靠移動來彌補因抖動而造成的偏差.後面兩個都不是真正的防抖,一個是靠演算法,一個是靠高ISO.都是有損畫質的.

4. 單反相機鏡頭防抖和不防抖區別很大嗎防抖與不防抖鏡頭那個更實用佳能70一200,F4鏡頭一定要買

摘要 1、鏡片位移防抖(鏡頭防抖)和感光元件位移防抖(機身防抖)同屬於光學防抖范疇。前者是自膠片攝影時代傳承下來的技術,後者則是數碼攝影時代的原生技術。

5. 手機攝像頭有哪些防抖的方式

現在一些高像素攝像頭的智能手機像素越來越接近數碼相機了,但是跟數碼相機相比,手機攝像頭因為整個體積有限的原因,卻不含有專業相機的一些光學或機械部件,這種硬體上的缺失,無疑會讓拍照手機的拍照效果比相機差。為了進一步提高手機拍照的效果,在力所能及的空間,大家還是想辦法為手機相機引入了防抖技術。
防抖動技術的引入,可以讓高像素攝像頭的手機拍照效果更接近相機拍照的效果。目前手機攝像頭的防抖動技術主要採用以下幾種: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光學防抖,以下簡稱OIS);演算法防抖;High-ISO等。在所列的幾項技術中,比較常用的是演算法防抖和High-ISO防抖。而OIS,現在也已經在幾家知名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機型上使用了,像諾基亞的Lumia
920。下面小編就來對這幾種常用的防抖方法簡單作下介紹。1、OIS通過鏡頭組實現防抖主要是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從而有效克服因相機振動產生的圖像模糊,這對於大變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通常,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並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一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於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另外在長焦型數碼相機中,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2、演算法防抖演算法防抖又叫電子式防手震技術,這種技術在抖動檢測方面利用了動態向量。根據動態向量來掌握圖像的擺動方向及擺動量,以此為參考使圖像位置平行移動,從而生成無抖動的動態圖像。

6. 相機五軸防抖包括鏡頭嗎

包括。
跟普通的防抖不同,五軸防抖多出來的變化是感測器和鏡頭一樣具有兩個方向的傾斜,所以是包括鏡頭的。
相機的五軸防抖指的是水平、垂直、旋轉、水平偏轉、垂直偏轉防抖。

7. 相機光學防抖分哪幾種哪種好啊

市場上越來越多的DC和DSLR(含鏡頭技術)都把成像防抖功能作為一個熱門賣點在炒作。誠然,防抖功能的出現,對目前數碼相機的普及很有好處,因為它是幫助許多初學者拍出清晰照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這也意味著在購買時大家要付出更多的金錢。所以,防抖技術的發展、原理和功效,就需要我們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鏡頭內置式光學防抖系統
尼康VR(Vibration Rection)防抖系統
佳能IS(Image Stabilizer)防抖系統
松下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防抖系統

適馬OS(Optical Stabilizer)防抖系統
索尼Super Steady Shot光學防抖系統
機身內置防抖系統
電子防抖系統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減震(VR)技術的袖珍相機。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帶有圖像穩定器的鏡頭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穩定系統(Image Stabilizer)的縮寫,這就是我們習慣上提到的「防抖系統」。
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手在膠片或是CCD/CMOS感光過程中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機構來減小由於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 防抖,到目前為止,分三大類型: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

〔光學防抖〕

光學防抖技術的代表性廠商是佳能和尼康。以佳能為例來談談光學防抖的原理。佳能的光學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並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佳能的IS系統僅需要極短的時間就可完成IS鏡片組的移動,所以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通常能有效預防快門時間短於1/60s范圍之內的抖動。
而佳能在第一個在鏡頭中加裝了影像穩定系統後,尼康公司也研發了自己的單反防抖鏡頭系統,後來佳能公司又相繼在它的其它長焦鏡頭也增加了影像穩定系統,加快了其EF系列鏡頭的防抖化進程。
松下電器產業於2003年11月上市的「DMC-FX1」和「DMC-FX5」在袖珍數字相機中首次配備了光學抖動補償裝置。對早已上市的12倍變焦「LUMIX FZ」系列產品所配備的光學抖動補償裝置「抖動補償陀螺儀」進行了小型化設計。該公司採用的技術是由鏡筒中間的抖動補償透鏡裝置根據光軸偏移進行移動。使用磁力滑動懸空狀態的抖動補償透鏡。不僅是照片,還能夠對錄像進行抖動補償。松下防抖系統包括探測、演算、透鏡校準在內的全過程僅需要1/10s的時間,快到無法被察覺。該方式的缺點是由於必須在相機鏡筒中配備抖動補償裝置,因此在過去鏡筒總是很大。
另外,適馬和奧林巴斯也都有他們各自的光學防抖技術的產品,從對於這種技術的趨之若鶩的現象可見,防抖今後也是各個廠商拼比技術的一個方向。

〔電子防抖〕

是針對 CCD上 大約 2/3 的面積進行圖象分析,然後根據抖動, 利用邊緣的圖象,來進行補償,大多數攝象機都採用這種方法,(也有例外的),不過,這種方法,首先是降低了CCD 的利用率,其次,對靜態圖象的幫助不大。

〔CCD防抖〕

對於CCD防抖技術有人也稱之為電子防抖,其代表性廠商是柯尼卡美能達公司。進入數字時代後,針對那些使用了大變焦比鏡頭的數字相機,柯尼卡美能達公司從2001年開始研發獨門的CCD防抖技術(CCD Shift Anti-Shake),它沒有把放抖裝置在鏡頭中,而是設計在CCD上。
其CCD防抖的原理就是將CCD安置在一個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先檢測出是否有抖動,由於使用陀螺感測器,抖動的檢測與其他公司基本相同。然後感測器檢測出抖動的方向、速度、移動量……檢測的信號經過處理,計算出可以足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但是,相比來說水平移動的精度最重要。這樣在操作中只要稍稍傾斜鏡頭,焦點就會馬上清晰起來,CCD在移動的過程中,有時感覺水平線有些晃動。這是驅動調節器造成的,這個驅動裝置的調節器是由X、Y軸兩個調節器組成。驅動調節器在振動的時候,一面緊密的壓住活動部件,一面來回滑動。通電後這個部位就可以有0.1微米的伸縮量,每秒鍾大約有6萬5千次振動周期,這樣的按壓就會產生摩擦,制動性能就好,想停就停。與光學防抖相比,這種結構避免了光學防抖補償方式帶來的球差問題,也同時解決了困擾單反交換鏡頭的諸多體積和由此帶來的成像質量下降的各種問題。CCD防抖技術的應用也就意味著使用任何一款鏡頭也都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時享受著防抖的功能。缺點就是由於對應高精度的機構要求,那麼在確保這種要求的製造技術是有一定難度的。相應的,機身的成本也就增加了。
而且, 由於CCD偏移後,會產生實際成像區增大的問題,可能會造成邊緣成像下降。

總結一下防抖的好處。在一定的快門以下,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我用過OLYMPUS和CANON的防抖, 感覺使用CANON EF70-200mm F2.8L IS,可以降慢3檔快門。小DC上的防抖對於新手來說尤其重要,使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晰的照片。但是,同時,防抖技術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 畢竟鏡頭里多了個浮動的鏡片。這對於要求較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比較不好接受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防抖系統都會有個開關,用戶可以選擇取消或打開防抖。加上防抖系統是非常耗電的,所以我一般不打開防抖開關,而是要用的時候才開。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關鍵還是要盡量使用安全快門,或更快的快門,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好的三腳架。

8. 哪一款配有防抖鏡頭的單反相機比較好呢

現在單反防抖是分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
尼康、佳能是屬於單反鏡頭防抖。
賓得、索尼是屬於單反機身內置防抖

9. 防抖單反相機的設置方法是什麼,推薦幾款相機

1、單反相機的防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機身防抖,與鏡頭無關(比如賓得單反),另一種是鏡頭防抖(比如佳能、尼康單反)。賓得單反的防抖在機身上有一個防抖開關,打開就防抖,關閉就不防抖,佳能、尼康單反則是在鏡頭上設置;
2、單反相機的三大品牌是佳能、尼康、賓得。有人喜歡佳能,有人喜歡尼康,有人喜歡賓得。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要看你看重哪個品牌了。比如佳能的廣告做的最好,社會擁有量最大;而尼康是專門做相機,但廣告做的少;賓得是單反最老的品牌之一,做工扎實。以我的建議,買尼康;
3、同是單反,有各種檔次的機子,價格相差一倍甚至幾倍,這要看你的經濟能力。比如有全畫幅的,有APS畫幅的;感測器有面積大的,有面積小的;像素有高的,有低的;有的單反可以拍攝視頻,有的單反則不可以。差別太多、太大了。你還是要在網上好好學習幾個月的基礎知識,多看看相關文章,多咨詢高手,過幾個月再確定自己買哪個品牌、哪個檔次的單反。不要著急購買,否則可能後悔,就來不及了。
4、買單反機身的同時,還要考慮鏡頭問題,因為單反的鏡頭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的,大部分單反都配有套頭出售(就是和相機機身配套組合出售的),自己要買鏡頭,就要考慮先買什麼鏡頭,後買什麼鏡頭,因為單反用一個鏡頭肯定是不夠的。鏡頭有標准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變焦鏡頭,變焦鏡頭又有各種變焦比的。就是同樣焦距的鏡頭,也有專業級的(紅圈鏡頭),准專業的,普通的,等等。需要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

10. 單反相機中70-300防抖畫質好的鏡頭

佳能的70-300IS胖白和尼康的70-300VR小驢炮都是防抖很好畫質也很好的長焦鏡頭。

閱讀全文

與相機防抖的鏡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